机电产品创新设计(二)模板

合集下载

《机电产品创新设计与制作》课程标准

《机电产品创新设计与制作》课程标准

《机电产品创新设计与制作》课程标准****教务处制二〇二二年九月一、课程信息注1:指参与课程标准制订的主要成员,包括校外专家。

二、课程性质1.课程类型本课程是工业智能控制技术专业群必修的一门专业拓展课程,是在学习了电工电子技术、电机与电气控制技术、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等课程,具备基本电路分析、组装、调试相关知识和技能基础上,开设的一门拓展的课程,其功能是对接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对创新型人才需求,围绕机电产品创新设计的理论、方法和工具,面向以嵌入式微控制器为核心的机电产品创新设计与实践,让学生了解嵌入式单片机系统的硬件、软件及系统调试相关知识和技能,为后续《机器视觉应用技术》《工业互联网与智能产线》《机电设备与自动线岗位实习》《毕业实习》,拓展学生知识技能的专业拓展课程。

2.课程功能定位三、课程目标与内容1.课程总目标通过以工作任务导向,使高等职业学院的机电类专业的学生理解创新、创新设计含义及特点,掌握创新思维和创造技法,了解机电产品设计开发中常用嵌入式微控制器、外围电路、程序编写及相关KEIL 、Proteus 、Altium Designer 10等软件的知识与技能,能够进行机电产品整体方案设计,硬件电路设计、安装与调试,以及软件设计,并能够对产品进行联机调试、诊断与排除故障等,培养学生具备从事机电产品创新设计、调试、维修的工作技能,为学生未来从事专业方面实际工作的能力奠定基础。

2.课程具体目标注2:每个任务(单元)最多不超过12学时3.课程目标体系图图1 课程知识、能力、素质(含思政)目标体系图四、课程考核本课程考核采用形成性考核(即过程考核)、终结性考核、增值性考核相结合,其中形成性考核占50%,终结性考核占40%、增值性考核10%。

形成性考核包括课堂考勤、课堂测试(提问)、单元测验、作业、学习时长、中期测验、项目考核。

终结性考试采取以实践考核为核心的理实一体考核。

增值性考核主要通过对比每个项目实施前后学生进步程度进行赋分。

机电产品创新设计

机电产品创新设计

机电产品创新训练任务书姓名:学号:指导老师:时间:学院:飞行器工程学院目录1、引言---------------------------------------32、创新方案的提出----------------------------4-53、产品概念以及原理介绍----------------------53.1、产品原理图----------------------—--63.2、零、部件草图----------------------—-—-6-94、产品具体参数及结构计算-------------------9-195、实训总结与心得----------------------—-—206、参考资料及文献----------------------—-———--217、附录:运动简图1.引言为期两周机电产品创新实训拉开了帷幕,我们小组经过三次小组会议讨论,总共规划了三种方案,经过与老师的讨论和论证,最终确定创新产品为“多功能行星轮搅拌机”。

经过分工与讨论,初步确定了机构的原理图,并且设计出了整套传动机构的方案,并且论证了其可行性,符合机电产品创新设计要求。

小组成员:组长:组员:2.方案提出:在现今日益发展当今社会,到处林立着高楼大厦,而在混凝土结构中,混凝土的制造工艺和水平,往往直接影响着房屋结构的质量,而在混凝土的制造中,混凝土搅拌机的性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一方面,旧式搅拌机在结构设计上有很多不合理之处:1)结构型式过于粗糙,传动支架与上横梁采用灰口铸铁,这种薄壁支架强度低,在复杂的施工现场极易在碰撞中断裂,没有配件则整机瘫痪。

2)皮带轮安装在传动支架内部轴承座与上横梁之间,而上横梁与支撑架为螺栓连接,这种不稳定的支架结构对设备损害极大,两轴承之间的纵向位移将使轴卡死或损失动力能。

对于常规单铲叶片式搅拌机,在冲击载荷大和单纯双螺带式搅拌装置中易出现“抱轴”现象,这会会严重影响电动机的工作,甚至出现烧毁电动机的事故。

创新产品设计,机电创新大赛作品

创新产品设计,机电创新大赛作品

创新产品设计,机电创新大赛作品创新产品设计,机电创新大赛作品2010-07-04 21:121助立椅参赛学校:华南理工大学参赛者:毕经元、龙志健、万明远,指导教师:张铁、李杞仪作品内容简介本作品是一张方便老年人或者腿脚不便的人站立的椅子。

主要是通过使用者上肢的运动来带动一面的动作,从而可以调整人的坐姿与重心,来减少下肢的运动来实现站立姿势。

本机构主要用到了平面连杆以及其它一些机械结构来实现椅面的调整,来带动使用者的行动。

并且如果使用者需要的话,在坐下来的时候也可以起到减少其下肢运动的作用。

主要创新点我们主要是考虑到老年人或者其他腿脚不方便的人群,在站起来的时候总是很费力;而且往往在坐下来的过程中也是一屁股就坐了下去。

为了改变这样的状况,我们将人站立过程中的手脚并用,该为手起到主要作用,方便特殊人群。

推广应用价值我们的社会对老年人的关爱渐见凸现,在这样的背景下,对老年人日常行动的关爱也就更为重要了。

而且对于特殊群体,比如下肢受伤,残疾等等的人群,我们的设计也可以助他们一臂之力。

方便了使用者日常行动,而且也减轻了子女或者看管人的看护负担。

这样的话,他们坐下就不愁再站起来了。

2自动搀扶助步车参赛学校:青岛大学参赛者:王新刚、曹志强、郑虎阶、徐晟、孙海峰,指导教师:师忠秀、庞严英作品内容简介本产品主要应用于腿部残疾、腿部骨折处于恢复期的病人。

主要运用了自动检测和电器控制的原理;巧妙地将助步车和动力装置结合起来,实现了动力助步;并添加了单片机系统、光电检测装置以及继电器,可以自动检测病人的行动意图,并且实现了车随人动。

该车充分考虑了不同使用者的需要,设置了多种不同的工作模式;另外,本车增添了多处人性化设计及安全保护措施,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产品的可靠性高;创新地利用支撑板代替双拐,这样可以减轻病人长时间拄拐带来的劳累;由于该车操作的方便性以及车身对人体的搀扶作用,病人可以独立使用,从而大大减轻家人及护士的负担。

机电产品创新设计与制作报告

机电产品创新设计与制作报告

机电产品创新设计与制作报告机电产品创新设计与制作报告一、产品概述本报告介绍了一款机电产品的创新设计与制作过程。

该产品是一台智能家具,通过结合机械和电子技术,实现了智能化控制和人机交互功能。

二、设计原则1. 实用性:产品设计应满足用户的实际需求,能够提供便利和舒适的使用体验。

2. 创新性:产品应具备独特的创新特点,与市场上已有的产品有所区别和竞争力。

3. 安全性:产品在设计和制作过程中应考虑到安全因素,确保使用过程中不会对用户造成伤害。

三、设计过程1. 需求分析:通过市场调研和用户反馈,确定了智能家具的需求和功能要求。

2. 思维导图:使用思维导图的方式对产品功能和结构进行了初步规划和设计。

3. 创意激发:通过头脑风暴、讨论和使用创意工具等方式,激发设计团队的创意。

4. 集中研究设计:根据需求和创意,进行深入研究和设计,制定详细的设计方案。

5. 原型制作:根据设计方案,制作产品的实物模型,进行功能测试和调整。

6. 优化改进:根据原型测试结果,对产品进行优化改进和再设计,以达到最佳效果。

7. 制造和生产:根据最终设计方案,进行产品的制造和生产工作。

并进行质量控制和检测。

四、技术应用1. 机械设计:通过CAD软件对产品的结构进行设计和模拟分析,确保产品具有稳定和可靠的结构。

2. 电子控制:使用单片机和传感器等元器件,实现产品的智能化控制和人机交互功能。

3. 软件开发:开发相应的控制软件,对传感器数据进行处理和响应,并实现远程控制和联系功能。

4. 制造与加工:使用CNC机床和激光切割等工艺,进行产品的精确制造和加工。

五、产品特点1. 智能化控制:可以通过手机APP或遥控器对家具进行控制,实现自动化操作和场景切换。

2. 人机交互:通过触摸屏或语音控制等方式,实现与智能家具的交互和操作。

3. 空间节约:通过多功能设计和智能布局,实现空间的高效利用和节省。

4. 安全保障:产品在设计和制造过程中严格遵守安全规范,并配备安全保护装置,确保使用的安全性。

机电设备创新设计方案

机电设备创新设计方案

机电设备创新设计方案
背景
近年来,我国机电行业快速发展,市场需求不断提升。

如何推陈出新,满足市场需求,成为了机电企业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设计目标
本方案的设计目标是提出一种机电设备的创新设计方案,实现以下目标:
- 提高机电设备的精度和效率;
- 减少机电设备的维修和保养成本;
- 增加智能化和自动化的实现。

方案内容
1. 选用高精度传感器和控制器,提高机电设备的精度和效率。

2. 采用自动化设备对机电设备进行保养和维修。

3. 使用智能化系统对机电设备进行控制和调节,提高生产效率。

实施步骤
根据设计目标和方案内容,我们可以进行以下实施步骤:
1. 确定机电设备的改造方案和实施计划。

2. 选用高质量的传感器和控制器,进行现有设备的升级改造。

3. 引入自动化保养和维修设备,降低维修和保养成本。

4. 针对不同的机电设备引入智能化系统控制,实现智能化和自
动化的实现。

结论
本方案提出了一种机电设备的创新设计方案,实现了提高机电
设备的精度和效率、减少维修和保养成本、增加智能化和自动化的
实现。

通过实施步骤的实施,可以有效地提高机电企业的生产效率
和市场竞争力。

机电产品设计方案模板范文

机电产品设计方案模板范文

机电产品设计方案一、引言此部分简要介绍机电产品设计项目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阐述项目的来源、项目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以及项目的主要任务和目标。

二、产品需求分析本节主要分析市场需求、用户需求和产品功能需求。

通过市场调研,了解同类产品的性能、价格和市场份额等信息,明确产品的竞争优势和差异化特点。

同时,针对用户需求,对产品应具备的功能进行梳理和分类,为后续设计提供依据。

三、技术方案设计本节主要涉及技术方案的选择和设计。

根据产品需求分析,确定关键技术路线和实现方法,选择适合的技术标准和规范,制定相应的技术实施方案,以满足产品的性能指标和质量要求。

四、结构设计本节主要对产品的整体结构进行设计。

根据技术方案要求,进行整体结构布局,设计合理的结构形式,选择适当的材料和工艺,保证产品在实现功能的同时,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安全性和耐用性。

五、控制系统设计本节主要涉及控制系统的设计和优化。

根据产品需求和功能要求,设计合适的控制系统,包括硬件和软件部分。

对控制系统进行仿真和测试,优化控制算法和系统性能,保证产品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六、材料与工艺选择本节主要针对产品的材料和工艺进行选择。

根据结构设计的要求,选择适合的材料类型和规格,对材料进行性能测试和分析。

同时,确定适合的工艺方法和工艺流程,保证产品的制造质量和效率。

七、安全与可靠性设计本节主要涉及产品的安全与可靠性设计。

根据产品使用环境和安全要求,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和安全设计。

同时,对产品进行可靠性分析和测试,制定相应的维护和保养方案,以提高产品的使用寿命和稳定性。

八、经济性与市场前景分析本节主要对产品的经济性和市场前景进行分析。

根据产品成本估算和市场调研数据,制定合适的产品定价策略和销售策略。

同时,对产品的市场需求和发展趋势进行预测,评估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市场前景。

九、结论与建议本节对整个设计方案进行总结与评估。

概括产品设计的重点与特点,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改进措施,对产品设计中存在的不足进行补充说明,同时给出展望和设想,以及可供借鉴之处等。

机械创新产品设计方案模板

机械创新产品设计方案模板

机械创新产品设计方案模板一、背景介绍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机械行业需要不断创新才能脱颖而出。

本设计方案旨在提出一种创新的机械产品设计方案,以满足市场需求,并带来更高的性能和效率。

二、产品概述本设计方案的创新产品为一款名为“X机”的机械产品。

该产品具有以下特点和功能:1. 高效能:采用先进的动力系统和节能技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消耗;2. 高精度:利用最新的精确度控制技术,保证产品的高精度加工和制造;3. 多功能:具备多种操作模式和功能,适用于不同领域的工作需求;4. 人性化设计:结合人工智能和人机交互技术,简化操作流程,提高用户体验。

三、技术参数以下是“X机”机械产品的主要技术参数:1. 工作电压:220V;2. 功率:1000W;3. 加工精度:±0.01mm;4. 工作速度:0-1000mm/s;5. 最大工作负荷:100kg;6. 外观尺寸:1000mm × 800mm × 1200mm。

四、创新亮点“X机”机械产品相较于传统机械产品的创新亮点包括:1. 采用全新材料:采用高强度、高耐磨的新材料,延长产品使用寿命;2. 智能操作系统:集成智能化软件和控制系统,实现自动化操作和远程监控;3. 可扩展性设计:设计轻便模块化结构,方便根据客户需求进行功能扩展;4. 环保节能:优化设计,降低能源消耗和对环境的影响。

五、应用领域“X机”机械产品的广泛应用领域包括但不限于:1. 制造业:用于加工和制造各类零部件;2. 建筑业:适用于建筑物的结构加固和模具加工;3. 汽车制造:用于汽车零部件的生产和装配;4. 医疗行业:可应用于医疗器械的生产和组装。

六、市场前景“X机”机械产品在市场上具有良好的前景。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对机械产品的需求与日俱增。

同时,高效能、高精度和多功能等特点也使得“X机”能够满足各行业的需求,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

七、竞争对手分析目前市场上已有类似机械产品,竞争对手主要包括A公司和B公司。

机电一体化产品创新的概念设计

机电一体化产品创新的概念设计

机电一体化产品创新的概念设计
机电一体化产品指的是将机械与电气控制系统结合在一起,实现机械工作的控制、监
测和自动化。

机电一体化产品的创新概念设计是以满足用户需求为基础,结合最新的科技
和工艺融入产品设计中,实现产品性能、功能和效率的提升。

1. 用户需求分析:通过市场调研和用户反馈了解用户的需求和痛点,分析用户的使
用环境和场景,为产品设计提供基础。

用户对于机电一体化产品是否需要实现远程控制、
自动化程度的要求等。

2. 科技创新:将最新的科技融入到机电一体化产品的设计中,实现产品性能的提升。

采用先进的传感器技术实现对机械设备的高精度测量和控制,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实现智能
化的决策和优化。

3. 工艺创新:在机电一体化产品的生产过程中,采用先进的工艺和设备,提高产品
的生产效率和质量。

采用机器人自动装配和检测,减少人工操作的误差和成本。

4. 人机交互设计:优化产品的人机交互界面,使用户能够方便地操作和监控机电一
体化产品。

设计易于操作的触摸屏界面、声音提示和智能语音交互等。

5. 智能化设计:利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分析技术,实现机电一体化产品的智能化。

通过学习用户的使用习惯和数据,自动调整产品的工作参数和优化产品的性能。

6. 环境友好设计:考虑产品对环境的影响,采用环保材料和设计,实现能源的节约
和减排。

采用低能耗的电机和控制器,优化能源利用效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电产品创新设计(二)课程设计题目(宋体三号,居中)学院(全称,宋体三号,居中)专业(全称,宋体三号,居中)班级(宋体三号,居中)学生(宋体三号,居中)学号(宋体三号,居中)指导教师(宋体三号,居中)二〇一年月日(宋体三号,居中)目录(黑体小三,中间空四格,居中,段后1行,1.5倍行距)1前言(宋体小四) (1)1.1 (宋体小四)×××......××× (1)1.2 ×××......×××.. (1)1.3 ×××......×××.. (2)1.3.1 (宋体小四)×××......××× (2)2×××......××× (3)2.1 ×××......××.. (3)2.2 ×××......××× (4)2.2.1(宋体小四)×××......××× (4)2.2.2(宋体小四)×××......×××. (5)∶∶2.5 ××× (9)∶∶5结论(宋体小四) (20)致谢(宋体小四) (22)附录(宋体小四)................................. . ...... ...... .. (23)(目录中汉字的一级标题为小四号宋体,英文的一级标题为Times New Roman 小四;其他级别标题为小四号宋体。

阅后删除。

)1前言(黑体小三,1.5倍行距,段后1行,新起一页,居中,独占行,末尾不加标点)1.1××××(黑体四号,1.5倍行距,段前0.5行,独占行,左侧顶格书写,末尾不加标点)×××……×××××××××××××××××××××××××××××××××××××××××××××××××××××××××××××××××……××××××××××××××××××××××××××××××××××××××××××××××××××××(正文:段落起始空两个字符,宋体,小四(英文、数字:Times New Roman,小四),1.25倍行距)1.2××××(黑体四号,1.5倍行距,段前0.5行,独占行,左侧顶格书写,末尾不加标点)×××……××××××××××××××××××××××××××××××××××××××××××××××××××××(正文:段落起始空两个字符,宋体,小四(英文、数字:Times New Roman,小四),1.25倍行距)1.3××××(黑体四号,1.5倍行距,段前0.5行,独占行,左侧顶格书写,末尾不加标点)×××……××××××××××××××××××××××××××××××××××××××××××××××××××××(正文:段落起始空两个字符,宋体,小四(英文、数字:Times New Roman,小四),1.25倍行距)1.3.1 ××××(黑体小四,1.5倍行距,段前0.5行,左侧顶格书写,可根据标题的长短确定是否独占行,若独占行,则末尾不使用标点,否则,标题后必须加句号。

)(1)×××××××××××××××××××××××××××××××××××××××××××××××××××××××××××××××××××××××××××××××××……(正文:段落起始空两个字符,宋体,小四(英文、数字:Times New Roman,小四),1.25倍行距)(2)×××××××××××××××××××××××××××××××××××××××××××××××××××××××××××××××××××××××××××××××××……(正文:段落起始空两个字符,宋体,小四(英文、数字:Times New Roman,小四),1.25倍行距)[附:课程设计正文格式要求:1.正文:段落起始空两个字符,宋体,小四(英文、数字:Times New Roman,小四),1.25倍行距。

2.量和单位必须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标准GB3100~GB3102-93。

非物理量的单位,如件、台、人、元等,可用汉字与符号构成组合形式的单位,例如件/台、元/km。

3.图、表、公式等前后与正文之间各有一行的间距;文中的图、表、公式一律采用阿拉伯数字分章编号,如:表1.1、表1.2……,图1.1、图1.2……;公式(1.1)、(1.2)、……等。

若图或表中有附注,采用英文小写字母顺序编号。

4.公式:字体用宋体五号(英文和数字用Times New Roman),居中书写,公式的编号用圆括号括起放在公式右边行末,公式和编号之间不加虚线。

5.表格一般采取三线制,必要时可加辅助线。

表格居中,字体用宋体五号(英文和数字用Times New Roman)。

表序与表题之间空一个英文格式的空格,置于表的上方正中。

表中参数应标明量和单位的符号。

表身内的数字一般不带单位,百分数也不带百分号(%),应把单位符号和百分号等归并在栏目中。

若表格内全部栏目中的单位均相同,则可把共同的单位表示在表格顶线上方的右端,不写“单位”二字。

若一栏单位相同,应将该单位标注在栏目中,不写“单位”二字,格式如“直径/mm”或“速度/(mm•s-1)”所示,表格允许跨页,可在下页接写,表题可省略,表头应重复写,并在右上方写“续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