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读书》讲义

合集下载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谈读书》课文详细解析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谈读书》课文详细解析

《谈读书》课文详细解析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

其怡情也,最见于独处幽居之时;其傅彩也,最见于高谈阔论之中;其长才也,最见于处世判事之际。

练达之士虽能分别处理细事或一一判别枝节,然纵观统筹,全局策划,则非好学深思者莫属。

读书费时过多易惰,文采藻饰太盛则矫,全凭条文断事乃学究故态。

读书补天然之不足,经验又补读书之不足,盖天生才干犹如自然花草,读书然后知如何修剪移接;而书中所示,如不以经验范之,则又大而无当。

狡黠者鄙.读书,无知者羡.读书,惟明智之士用读书,然书并不以用处告人,用书之智不在书中,而在书外,全凭观察得之。

读书时不可..尽信书上所言,亦不可..寻章摘句,..存心诘难作者,不可而应推敲细思。

书有可浅尝者,有可吞食者,少数则需咀嚼消化。

换言之,有只须读其部分者,有只须大体涉猎者,少数则须全读,读时须全神贯注,孜孜不倦。

书亦可请人代读,取其所作摘要,但只限题材较次或价值不高者,否则书经提炼犹如水经蒸馏,味同嚼蜡矣。

读书使人充实,讨论使人机智,作文使人准确。

因此不常作文者须记忆特强,不常讨论者须天资聪颖,不常读书者须欺世有术,始能无知而显有知。

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人之才智但有滞碍,无不可读适当之书使之顺畅,一如身体百病,皆可借相宜之运动除之。

滚球利睾肾,射箭利胸肺,漫步利肠胃,骑术利头脑;诸如此类。

如智力不集中,可令读数学,盖演题须全神贯注,稍有分散即须重演;如不能辨异,可令读经院哲学,盖此辈皆吹毛求疵之人;如不善求同,不善以一物阐证另一物,可令读律师之案卷。

如此头脑中凡有缺陷,皆有特药可医。

(①《谈读书》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品味】开头一句话用高度概括的语言指出读书有三种不同的目的,下面分别阐述这三种目的。

“足以……足以……足以……”,排比的方式表明读书的作用之多、之大。

画线句是比喻论证,说明读书对人天赋的作用以及经验的作用,强调了读书的重要意义。

《谈读书》优秀PPT教学课件

《谈读书》优秀PPT教学课件
网络文学优势
网络文学具有更新快、互动性强等 优势,读者可以通过在线阅读、评 论、打赏等方式与其他读者交流互 动,共同分享阅读乐趣。
03
阅读方法与技巧
快速阅读法
预览
先快速翻阅全文,了解大 意和结构。
跳读
根据需要跳过无关内容, 集中注意力在重要信息上。
扫读
快速扫视段落首尾,抓住 主题句和关键词。
精读法
参考同行评价
同行评价是判断专业书籍价值的重要依据之一,读者可以通过查阅相 关书评、论文引用等方式了解书籍的学术价值和实际应用情况。
网络文学资源介绍
网络文学平台
如起点中文网、晋江文学城等, 这些平台汇聚了大量优秀的网络 文学作品,为读者提供了丰富的
阅读选择。
网络文学类型
网络文学类型繁多,包括玄幻、武 侠、言情、科幻等,读者可以根据 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适合的类型进 行阅读。
选择合适读物
根据自身水平、兴趣爱好选择合适的读物, 提高阅读兴趣。
分享阅读成果
通过写读后感、书评等方式分享阅读成果, 提升阅读效果。
06
读书活动的组织与推广
校园读书活动策划与实施
策划校园读书节、阅读周 等活动,制定详细的活动 方案和时间表。
邀请作家、学者进校园举 办讲座、签售等活动,激 发学生阅读兴趣。
01
如纸质笔记本、电子笔记软件等,根据个人习惯和需求进行选
择。
提炼关键信息
02
记录书名、作者、出版社等基本信息,以及章节概要、重要观
点等关键内容。
标注个人感悟
03
在读书过程中,及时标注自己的感悟、疑问或思考,有助于加
深理解和记忆。
读书笔记的整理与归纳
分类整理

《谈读书》课文课件

《谈读书》课文课件

修辞手法的运用
比喻
课文中使用了大量的比喻手法,通过比喻来形象地说 明读书的好处和作用。例如,“读书如吃饭”,通过 比喻让读者更加直观地理解了读书的重要性。
排比
课文中也使用了大量的排比手法,通过排比来增强文 章的气势和节奏感。例如,“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博 彩,足以长才”,这句话使用了排比手法,增强了文 章的气势和节奏感。
要点二
学习建议与改进方向
学生建议老师在讲解时更加生动有趣,同时希望老师能 够提供更多的阅读材料和指导,帮助自己克服阅读中的 困难和障碍。
改进方向与建议
教学内容与目标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求, 调整教学内容和目标,更加注 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习惯 ,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水平

教学方法与手段
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反馈,改 进教学方法和手段,更加注重互 动交流和实践操作,提高教学效 果和质量。
修辞手法解析
明喻
将读书比作采蜜,形象地描绘了读书需要勤奋和耐心。
排比
在列举读书的益处时,使用了一系列的排比句,增强了语势和说服力。
03
课文主题探讨
读书的意义与价值
读书的意义
读书是一种获取知识、提高自我素质的重 要途径,能够开拓视野、增长见识、培养 思维、提升能力。
VS
读书的价值
读书不仅能够提高个人素质,还能为社会 创造价值,促进人类文明的发展。
分享自己最喜欢的书籍 分享自己在阅读中的收获和成长
06
课文总结与反思
教师教学总结
教学内容与目标
教学重点与难点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谈读书》这篇课文, 教学目标是帮助学生了解读书的意义和方法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习惯。
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中关于读书的 意义和方法,教学难点是帮助学生克服阅读 中的困难和障碍。

《谈读书》ppt课件(26页)

《谈读书》ppt课件(26页)

第二部分:谈读书的方法。
1、读书要思考。 2、读书的不同方法。 3、读书与讨论、作文的关系。
第三部分:谈读书的作用(益处)。
1、正面论说读书可以塑造人的性格。 2、反面论说读书可以弥补人精神上的缺陷。
探究问题
1、探究课 文运用的论证方法,体味其表 达效果。
(1)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
2、课文的语言有何特点?试举例分析。
(1)语言精辟,表意透彻、富有智慧,用词简 明、含义深刻。
如:书有可浅尝者,有可吞食者,少数则咀嚼消化。
“浅尝、吞食、咀嚼”三个词准确生动写出了不同的书 需不同的读法.
再如:读书使人充实,讨论使人机智,作文使人准确。
句子分别以“读书”“讨论”“作文”为例论述了学以 致用的观点,句式整齐,使论证更为有力。
——【苏】高尔基
一本新书像一艘船,带领我们从狭隘的地方,驶
向生活的无限广阔的海洋。
——【瑞士】凯勒
不好的书也像不好的朋友那样 , 可能会把你戕
(qiāng)害。
——【英】菲尔丁
任何时候我也不会满足,越是多读书,就越是深 刻地感到不满足,越感到自己知识贫乏。
——【德】马克思
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
书是人类的精神食粮!当你看见 “读书” 这个话题时,你应该怎样读书?是“眉毛胡 子一起抓”?还是……..?
谈读书
(英)培根
作家简介
培(根Fr:ancis
Bacon,1561-1626) 英国著名的唯物主义哲 学家、现代实验科学的 始祖,作家。著有《随 笔》《新工具》等。
《随笔》共58篇,是英 国文学中的首创体裁。
——贾平凹
如果把生活比喻为创作的土壤,那么阅读就像阳光。

《谈读书》说课稿3篇

《谈读书》说课稿3篇

《谈读书》说课稿3篇《谈读书》说课稿1一、说教材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中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中的一篇自读课——15课《短文两篇》的第一篇《谈读书》。

《谈读书》一文主要谈论了读书的益处。

围绕这一中心话题,又谈了读书要与经验互补,要讲究读书的方法,要根据不同的性格和需要做不同的选择等相关问题。

__从三个层面展开论述:首先是谈读书的益处;其次谈读书的方法;最后,作者援引古罗马诗人(奥维德“凡有所学,皆成性格”)的观点对读书的益处加以强调和提升,使__立论更加完整。

新课标明确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所以对于课文的阅读,应该以此原则为指导,尊重学生的阅读体验,允许他们对作者的主张进行质疑,鼓励他们去补充创新,使学生主动热情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到自己成了阅读的主人。

我认为对于《谈读书》这篇__进行阅读教学的关键就在于凸显精致的语言这个“点”。

二、说三维目标1、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体验,感受读书的乐趣;培养学生热爱读书的品质,陶冶高尚情趣。

2、引导学生积累、感受、体验语言意韵美和形式美,学会读书。

3、引导学生掌握运用论据论证论点的方法。

三、说教法、学法1、积累、赏析,体验语言美感。

改变单纯的识记模式,组织学生依据文本信息编写《读书名言精评》,学生在兴趣盎然中赏析语言,在溢美的氛围中积累语言。

积累课外书中的名言引导学生跳出文本,也教给了学生阅读的方法。

2、自主、感悟,体验成长的快乐。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鼓励学生对课文进行自我解读和个性表达,让阅读的全过程自始至终都伴随着心与心的对话和交流,并呈现出学生成长的轨迹,从中体验成长的快乐。

3、合作、探究,体验发现的快感。

给学生最大的思维空间,让学生在合作中探究,在合作中比较,在合作中质疑。

四、说教学构思(一)谈话导入“行万里路,读万卷书。

”十年寒窗,伴着馥郁的书香,我们一天天长大了。

《谈读书》PPT优秀课件

《谈读书》PPT优秀课件

个性阅读理文思
1、正面阐述:目的有 怡情 、 傅彩 、 长才 。
读书的目的 2、反面阐述:读书的 三种偏向 。
3、论述 读书 与 经验 的关系。

读 读书的方法 读书不可__尽__信_书__上__所__言__,要_推__敲__细__思__;

对不同的书,作者主张_采__用__不_同__的__读__书_方__法__。
字词过关人人清
怡( )情 统筹( ) 藻( )饰
狡黠( ) 诘( )难 要诀( )
蒸馏( ) 劝诫( ) 滞( )碍
吹毛求疵( )
豁( )然贯通
个性阅读理文思
请大家选择喜欢的方式,认真读课文,把课文 中的关键语句勾画出来。
看看作者围绕着“读书”做了哪些论述?理清 论述思路。
阅读小指南:边读边圈点勾画,不动笔墨不 读书。如有所悟,作出批注。
➢ 读书名言精评: ➢ 我喜欢的名言: ➢ 我的精彩点评:
➢ 读书名言精评: ➢ 我喜欢的名言: ➢ 我的精彩点评:
拓展交流味无穷
1.你最喜欢文中哪一句读书名言?请以 它作为论点说一段话。
2.文中有没有你不同意的观点?勇敢地 站出来与培根“对话”。
读书名言我积累
➢ 尽信书不如不读书。 ➢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 学而不思则罔,思 ➢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
而不学则殆。
梯。
➢ 热爱书吧,这是知 ➢ 读书有三到:谓心到、
识的源泉!
眼.
目录
1.坦诚相告话读书 2.走进培根小档案 3.个性阅读理文思 4.讨论比较思路清 5.拓展交流味无穷 6.读书名言我积累
坦诚相告话读书
“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十年寒窗, 伴着馥郁的书香,我们一天天长大了。

《谈读书》精品PPT教学课件

《谈读书》精品PPT教学课件
12
中国现代文学经典导读
《呐喊》
鲁迅的短篇小说集,通过 生动的人物形象和深刻的 社会剖析,揭示了旧社会 的黑暗和人民的苦难。
2024/1/24
《子夜》
茅盾的长篇小说,以中国 民族工业的发展为背景, 展现了20世纪30年代中国 社会的复杂矛盾。
《家》
巴金的长篇小说,通过一 个大家庭的衰落和新生, 反映了封建家庭的腐朽和 青年一代的觉醒。
文化的传承和弘扬。
2024/1/24
03
应对数字化时代的挑战
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人们的阅读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阅读推广需
要适应这种变化,引导人们正确使用数字阅读工具,提高数字阅读素养

24
图书馆在阅读推广中的作用
2024/1/24
提供丰富的阅读资源
图书馆收藏了大量的图书、期刊、报纸等阅读资源,能够满足不 同读者的阅读需求。
发现新问题
在写作过程中,我们可能会发现一些之前阅读中没有注意到的问题或 者新的思考角度,这会促使我们进一步深入阅读和思考。
2024/1/24
17
如何将阅读与写作相结合
2024/1/24
以读促写
在阅读过程中,可以有意识地寻找写作的灵感和素材,将阅读中获得的知识和信息转化为 自己的语言进行表达。
以写促读
BIG DATA EMPOWERS TO CREATE A NEW
ERA
2024/1/24
19
阅读中的人生哲理
1 2
书籍是智慧的载体
通过阅读,我们可以汲取前人的智慧,理解人生 的真谛。
阅读中的思考与领悟
阅读不仅仅是获取知识,更是一种思考和领悟的 过程。
3
阅读中的价值观塑造

培根《谈读书》PPT课件

培根《谈读书》PPT课件
16
忽视阅读中的思考与判断
阅读过程中缺乏独立思考和判断 能力。
容易受到他人观点的影响,缺乏 自己的见解。
无法对文本内容进行客观评价和 批判性思维。
2024/1/28
17
05 如何提高阅读效率与质量
2024/1/28
18
制定合理的阅读计划
明确阅读目标
在开始阅读前,明确自己的阅读 目标,有助于集中注意力并筛选
2024/1/28
阅读也可以让我们从书中人物的经历和命运中汲取人生智慧,提升我们的人生境界 和修养。
9
正确的阅读方法
03
2024/1/28
10
精读与泛读相结合
01
精读
对重要文本进行深入研读,理解作者观点、论证逻辑和 语言表达。
2024/1/28
02
泛读
广泛涉猎不同领域和主题的书籍,拓宽视野,培养跨学 科思维。
2024/1/28
14
只读不思
盲目追求阅读数量, 忽视阅读质量。
无法将所读内容与自 己的知识和经验相结 合。
2024/1/28
缺乏主动思考,只是 被动地接受信息。
15
囫囵吞枣,不求甚解
阅读时只关注故事情节或表面信息。
缺乏对文本内容的深入分析和理解。
2024/1/28
对文本中的深层含义和作者的意图不 加思考。
们产生新的想法和解决方案。
通过阅读,我们可以学习到不同 领域的知识和方法,从而拓展自
己的思维方式和创新能力。
2024/1/28
8
陶冶情操,提升人生境界
阅读可以让我们感受到文字所表达的情感、思想、意境等,从而陶冶我们的情操。
通过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我们可以提升自己的审美能力和文学素养,更好地欣赏 和理解文学艺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求甚解
原意是读书只求领会要旨,不 必在字句上花费太大的工夫。 现多指只求懂得个大概,不求 深刻了解。
——《 现代汉语词典》
整体阅读思考:
1、对方的观点是什么? 2、作者的观点是什么?
3、作者是怎样反驳的?
4、作者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树靶子(对方的观点)
对任何问题不求甚 解都是不好的。
2、作者的观点:
驳论文的文体知识:
• 议论文从论证的方式上看 ,可以分为立论和驳论。
• 立论的定义:立论是就某 一事件或问题,提出并阐 明自己的见解或主张。
驳论的定义:驳论是就某 一事件或问题发表议论, 批驳片面的、错误的甚至 反动的见解或主张。
在批驳别人观点的 过程中,阐述自己的 主张。
考考你?
你是怎样理解“ 不求甚解”的含义?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名人论读书
▲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宋】苏轼
▲书籍是人类知识的总结,书籍是全世界的
营养品。
——【英】莎士比亚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籍一面启示着我 的智慧和心灵, 一面帮着我在一片烂泥塘里 站了起来,如果不是书籍的话,我就会沉没在 这片烂泥塘里,我就要被愚蠢和下流淹死。
培根
1.把握短文的观点和证明观点的方 法。
2.联系自己的读书体验学习这篇短 文,把短文中的精华化为自己的东西。 摘录并学会运用课文中名言警句。
谈读书
——培根
腹有诗书 气自华
开卷有益
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
名人论读书
好(hǎo)读书时,不好(hào)读书, 好(hào)读书时,不好(hǎo)读书。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第五步:自己的主张
书必须反复阅读,每读一
次都会觉得开卷有益。强调重 要的书要反复阅读。
虚心,读活,多读,勤读。
《随笔》共58篇是英国 文学中首创。 名言:知识就是力量
作者的文题为《谈读书》,那 么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谈的呢?
读书目的 读书方法 读书作用
Hale Waihona Puke 划分文章的层次, 并概括每一层的意思。
足以怡情

正面阐述 其好处:
足以傅彩
足以长才

正 反



费时过多—易惰

反面指出 其偏向:
藻饰过多—则矫
凭条断事—学究
读史—读诗—数学—科学 举例论证 读 —伦理学—逻辑修辞之学
书 作
皆成性格
用 各种运动
各种不善及其应对
弥补缺陷 比喻论证
第三层(从“读史使人明智”到结 尾),阐述读书的作用(能塑造人的 性格和弥补精神上的各种缺陷)。
先说明各种学科的书籍,阅读后都 有塑造性格的作用;再说明人的精神 上的缺陷,可以用读书来弥补,就像 身体百病,可以用运动驱除一样。
不能盲目地反对不求甚解
第一步
•树靶子(对方的观 点) •对任何问题不求甚 解都是不好的。
第二步: 射靶子 指出“不求甚解” 出处
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好读书,不求甚解, 每有会意,欣然忘食。”
“好读书”、“会意”和“甚解”的关系
首先,要养成“好读书”这个习惯。只有
“好读书”,才能谈到“求甚解”这个问
题。其次,读书的要诀全在于“会意”,
而“会意”十分不易。所以陶渊明每有
“会意”,就十分高兴。因为“会意”不
易,所以陶渊明只好说“不求甚解”。
层近
层近
不懂 会意 甚解
陶渊明的读书观:
不求甚解的两层含义:
1、虚心,别骄傲自负。 2、不咬文嚼字,前后贯通。
第三步(5-6):提出虚 心的“不求甚解”的读书 态度,并举例加以说明。
主张 或浅尝

或吞食


或细思




提倡
读书、讨论、 作文相结合

第二层(从“读书时不可存心诘 难作者”到“始能无知而显有 知”),阐述读书的方法。
指出读书要仔细思考,反对故意挑 刺、迷信书本和仅限于文字推求。主 张对不同的书采用不同的读法,或选 读,或浏览,或通读,或精读,有的 书可只读摘要。在分析读书、讨论和 作文的不同作用后,提倡读书和讨论、 作文、做笔记结合起来。
第一层(从开头到“全凭观察得 之”),阐述读书的正确目的。
先从正面说,读书有三种不同的目 的:怡情、傅彩和长才。重点阐述读 书的好处。而后从反面指出读书中的 三种偏向,并论述读书和经验的关系: 相互补充、相辅相成。最后指出只有 明察事理的人才能够读书用书,而用 书的智慧是在观察生活中得来的。
推敲细思
——【苏】高尔基
名人论读书
▲不好的书也像不好的朋友那样,可能会把你
戕害。
——【英】菲尔丁
▲任何时候我也不会满足,越是多读书,就越 是深刻地感到不满足,越感到自己知识贫乏。
——【德】马克思
▲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 ——【德】歌德
培根 (Francis Bacon, 1561-1626) 英国著名的 唯物主义哲学家、现代 实验科学的始祖,作家。 著有《随笔》, 《新工 具》等。
本文的结构思路
读书目的
正面阐述其好处 反面指出其偏向
正反对比
主张
读书方法
提倡
皆成性格 读书作用
弥补缺陷
比喻论证 举例论证 比喻论证
句段欣赏
1、读书足以怡情,足以 傅彩,足以长才。其怡情 也,最见于独处幽居之时; 其傅彩也,最见于高谈阔 论之中;其长才也,最见 于处世判事之际。
2、读史使人明智,读诗 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 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 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 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 格。
句子仿写
…… 使…… ……使…… …… 使…… ……使……


有 会 意
读 书
便

欣 然 忘
求 甚


不求甚解
马南邨
邓拓 ( 1912~1966 ) 福建闽侯(今 福州)人
邓拓,原名邓子健,邓云特, 笔名马南邨、向阳生等。建 国后历任《人民日报》总编 辑、社长,“文化大革命” 一 开 始 即 遭 迫 害 , 1966 年 5 月18日含冤去世,主要著作 有《中国救荒史》、《燕山 夜话》、《论中国历史的几 个问题》等,并与吴晗、廖 沫沙合写《三家村札记》, 1944 年 主 持 编 辑 了 第 一 部 《毛泽东选集》。
第四步(7-8):全面解释 “不求甚解”,指出读书 不是死抠字眼儿,不因某 一局部而放弃整体。
作者所选的事例有什么特点?
1、列宁批评普列汉诺夫 从态度上说明
2、诸葛亮的读书方法
从方法上说明
3、引陆家山的话
进一步证明
三处例证、引证,或外或中,或今或
古,或正或误,信手拈来,自由骋笔,又 恰到好处。选例典型,论说周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