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双腕臂底座
接触网实训报告

毕业实习报告姓名学号 2院、系、部专业电气系自动化2012年3月30日毕业实习报告一、实习目的马上要毕业了,实习显得尤为重要了。
实习就像是军队上的演习,讲究能够接近实际情况,能够和现实相契合。
我们能够在毕业之前去以后工作的单位实习也算是毕业前的一次练兵吧。
在毕业实习期间,我们主要的任务就是学习了接触网的安全规则。
我们应单位要求,来到了中铁电气化秦沈段实习,在这里我们学习到了很多,并对自己未来的工作有了一个更好的认识。
二、实习内容第1条在接触网运行和检修工作中,为确保人身、行车和设备安全,特制定本规程。
本规程适用于既有线工频、单相、25kv交流及提速200—250km/h接触网的运行和检修。
第2条牵引供电各单位(包括牵引供电设备管理、维修单位和从事既有线电气化牵引供电施工单位,下同)在接触网作业中要贯彻“施工不行车,行车不施工”的原则;经常进行安全技术教育,组织有关人员认真学习和熟悉本规程,不断提高安全技术管理水平,切实贯彻执行本规程的规定。
第3条各级管理部门要认真建立健全各级岗位责任制,抓好各项基础工作,依靠科技进步,积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不断提高和改善接触网的安全工作和装备水平,提高接触网运行与检修管理工作质量,确保人身和设备安全。
第4条所有的接触网设备,自第一次受电开始即认定为带电设备。
之后,接触网上的一切作业,均必须按本规程的规定严格执行。
侵入建筑限界的接触网作业,必须在封锁的线路上进行。
第5条从事接触网作业的有关人员,必须实行安全等级制度。
经过考试评定安全等级,取得安全合格证之后(安全合格证格式和安全等级的规定,分别见附录1、2),方准参加与所取得的安全等级相适应的接触网运行和检修工作。
每年定期按下表进行年度安全考试和签发安全合格证。
第4条所有的接触网设备,自第一次受电开始即认定为带电设备。
之后,接触网上的一切作业,均必须按本规程的规定严格执行。
侵入建筑限界的接触网作业,必须在封锁的线路上进行。
(建筑电气工程)电气化铁道接触网零件第部分旋转腕臂底座精编

(建筑电气工程)电气化铁道接触网零件第部分旋转腕臂底座TB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行业标准TB/T2075.39-2002电气化铁道接触网零部件第39部分:旋转腕臂底座FittingsforoverheadcontactsystemofelectrificationrailwayPart39:hingedcantileverbase2002-05-17发布2002-08-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发布TB/T2075.39-2002前言TB/T2075《电气化铁道接触网零部件》分为54个部分:——第1部分:接触线吊弦线夹;——第2部分:承力索吊弦线夹;——第4部分:双横承力索线夹;——第5部分:接触线中心锚结线夹;——第6部分:承力索中心锚结线夹;——第7部分:杵座鞍子;——第8部分:钩头鞍子;——第9部分:吊环;——第10部分:长吊环;——第11部分:耳环杆;——第12部分:悬吊滑轮;——第13部分:定位线夹;——第14部分:支持器;——第15部分:长支持器;——第16部分:定位环线夹;——第17部分:定位器;——第18部分:特型定位器;——第19部分:软定位器;——第20部分:特型软定位器;——第21部分:定位管;——第22部分:线岔;——第23部分:连接器;——第24部分:定位环;——第26部分:套管双耳;——第27部分:套管铰环;——第28部分:铜接触线接头线夹;——第29部分:承力索接头线夹;——第30部分:UT型耐张线夹;——第31部分:杵座楔形线夹;——第32部分:双耳楔形线夹;——第33部分:双环杆;——第34部分:接触线终端锚固线夹;——第35部分:承力索终端锚固线夹;——第36部分:坠砣;TB/T2075.39-2002——第37部分:补偿滑轮组;——第38部分:补偿棘轮;——第39部分:旋转腕臂底座;——第40部分:特型旋转腕臂底座;——第41部分:调节板;——第42部分:压管;——第43部分:杵环杆;——第44部分:软横跨固定底座;——第46部分:特型拉杆底座;——第47部分:钢柱拉杆底座;——第48部分:腕臂;——第49部分:接触线电连接线夹(斜型);——第50部分:接触线电连接线夹(垂直型);——第51部分:电连接线夹(方型);——第52部分:电连接线夹(长方型);——第53部分:接地线夹;——第54部分:接地线连接线夹。
接触网设备零部件介绍及验收要求

(四)支撑装置、定位装置典型缺陷
缺副帽 螺栓紧固 时不对称, 单边过紧
腕臂弯 曲变形
腕臂底 座倾斜
承力索保护条 缺失、承力索 座铜衬垫缺失
施工中踩踏接 触线
双腕臂底座倾 斜
定位钩与 定位管开
裂
三、接触悬挂
正线:JTMH120(15kN)+CTAH150(21.75kN); 联络线: JTMH95(15kN)+CTAH120(15kN); 站线:JTMH70(15kN)+CTAH85(10kN); 供电线采用LBGLJ-185/25,回流线采用LBGLJ-185/25。
单边过紧 C、把止动垫片揋到位 ,检查开口销角度
3、承力索座
单槽承力索座
承力索
3 1
5,6,7,8 4
9 10,11 5,6,7,8
D H
2
• 1─承力索座本体;2─耳环盖板;3─鞍形支座;4─压线夹 板;5─螺栓;6─螺母;7─平垫圈;8─弹簧垫圈;9─固定 轴;10─销钉;11─开口销;
• 螺底座本体
适用范围 ø350环形等径预应力混凝土支柱
H型钢柱 格构式钢柱
吊柱
备注 孔外安装,预留防滑孔
预留孔
1─腕臂底座本体底座,2─旋转平双耳,3─开口销,4─螺栓销、销钉, 5─螺栓(M20)、螺母、垫圈、弹簧垫圈
腕臂底座的验收:
A、腕臂底座与支柱密贴,底座槽钢(或方刚)呈水平,顶端 管帽封堵良好。
(2)定位管吊线应顺直,任何情况下定位管吊线与另一支 接触悬挂线索的空间距离不得小于100mm。
(3)定位器安装符合设计要求,在平均温度时垂直线路中 心线,温度变化是,偏移量与接触线在该点的伸缩量应一 致;
(4)限位定位器倾斜度与定位管的坡度符合设计要求,限 位间隙允许偏差为±1mm;
腕臂及底座安装技术交底

共6页
分。
截取时需反复复核长度值)。
6.5、腕臂上定位环位置:由斜腕臂安装棒式绝缘子侧端部到定位
环中心的距离。
7、腕臂选型:路基段侧面限界小于3.4m采用20#型5mm厚无缝
钢管,限界大于3.4m采用加强腕臂;桥上采用20#型7mm厚无缝钢管。
8、预配完成后由技术人员根据《腕臂预配表》再次复核腕臂尺寸,在平腕臂带孔侧用记号笔工整的写上区间、上下行、支柱号。
9、腕臂安装:
在安装腕臂前首先安装棒式绝缘子,安装前复核腕臂上编号与支
柱号一致。
10、腕臂安装后用铁线将腕臂在支柱上固定,避免风吹摆动。
11、腕臂安装位置及连接螺栓紧固力矩符合设计要求。
在平均温
度时应垂直于线路中心,温度变化时的偏移不得大于计算值。
腕臂无
弯曲,承力索悬挂点距轨面的高度符合设计要求,允许偏差±20mm。
二、安全注意事项:
1、进行安装作业时必须按要求设置防护,所有人员必须佩戴安全帽。
2、施工用的工具材料(如滑轮、绳索、钢丝套等)在作业前必须
经过仔细检查,无缺陷的方可投入使用。
3、登杆作业必须系好安全带,穿不滑的工作鞋,禁止穿皮鞋。
4、登杆前检查随身工具插挂是否牢靠,避免工具坠落伤人。
不得
上下抛掷工具、材料。
5、作业时应注意线路其它施工车辆和行人,当有车辆和行人经过
时应立即停止一切作业,待车辆和行人通过后方可继续作业。
三、附表二(螺栓紧固力矩)
附表一:
附表二:
上部施工螺栓紧固力矩。
格库W-04附加线肩架及腕臂底座安装

施工技术交底书
本表一式二份,交底单位和接受交底单位各一份。
交底内容:
接触网支柱金具安装高度
一、各种肩架及底座安装高度
1、正馈线(AF线)肩架(混凝土支柱为增高肩架、桥钢柱为单肩槽钢肩架)安装高度从柱顶向下100mm处。
信号机处采用砼柱单肩槽钢特长V型肩架。
车站软横跨钢柱安装高度距地面10500mm。
2、上腕臂底座安装高度距轨面(以轨面设计高程为准)7310mm。
3、接地跳线肩架混凝土支柱安装高度距轨面(以轨面设计高程为准)6510mm,双腕臂不需要安装跳线肩架。
软横跨钢柱安装高度距轨面7960mm。
4、回流线(NF线)及保护线(PW线)肩架混凝土支柱安装高度距轨面(以轨面设计高程为准)6010mm。
软横跨钢柱处安装高度距轨面7460mm,信号机处采用C型肩架。
5、下腕臂底座安装高度距轨面(以轨面设计高程为准)5510mm。
6、号码牌肩架混凝土支柱安装高度距轨面(以轨面设计高程为准)5010mm,软横跨钢柱安装高度距轨面5460mm。
安装时主角钢在大里程侧,螺栓由大里程穿向小里程。
7、单独架空地线肩架软横跨钢柱安装高度距地面5960mm,与回流线、保护线合架架空地线肩架软横跨钢柱安装高度距轨面5960mm。
8、所有肩架安装均不得低头。
二、螺栓紧固力矩
三、正馈线、保护线、回流线、架空地线对地面及相互间距离(mm)
四、正馈线、保护线、回流线、架空地线肩架选用形式参考附表
附加线图号对应表.
xlsx。
关于腕臂底座安装高度的 技术通知20201106

技术通知
接触网一、二、三分部
现对本线腕臂底座高度进行明确,由于本线采用水平腕臂,接触线高度5300mm,结构高度1600mm,承力索高度6900mm,以上高度都是以两轨连线的中心位置为基准,承力索座高度为110mm,所以腕臂底座安装高度也以两轨连线的中心位置为基准,安装高度如下:
1.隧道外
支柱上腕臂底座6790mm,底座间距1800mm,上底座可在6750mm至6850mm之间;
2.隧道内
吊柱全部是单底座,中间柱和关节内工作支上腕臂底座安装高度为6800mm,底座间距1800mm,关节内抬高支腕臂上底座高度为7250mm底座间距1800mm
3.个别曲线区段吊柱在曲内的正定位会根据计算结果进行调整。
4.腕臂计算时需转换为腕臂底座距低轨的高度。
工程部
2020年11月6日。
京沪高铁接触网零部件技术规格书

序号 1 2 3 4 5 6
京沪高速铁路接触网零件技术规格书
项目
材料
标准
限制架本体、连接角钢、支撑角钢、固定抱箍
Q235A GB/T700
固定角钢、连接方钢管
Q235B GB/T700
限制导管
20#
GB/T699
H型钢柱坠砣限制架与H钢柱直接相连的螺栓、螺母 A2-70 GB/T3098.6、GB/T3098.15
京沪高速铁路接触网零件技术规格书
序号
项目
材料
标准
1 承力索用棘轮下锚底座、接触线用棘轮下锚底座 Q235B
GB/T700
2 H型钢柱下锚底座用螺栓、螺母
A2-70
GB/T3098.6、GB/T3098.15
3 φ350环形等径钢管柱用螺栓、螺母、垫圈
Q235A
GB/T700
4 H型钢柱下锚底座用垫圈
8 M28、M24螺母
9 M20螺栓销、M16螺栓
10 M2O螺母、开口销、M16螺母、垫圈16、弹簧垫圈
2.1.3 棘轮补偿装置结构图
材料 ZL114A(T6) 06Cr19Ni10 浸沥青复合钢丝 绳Q345B ZG270-500 Q235B Q345B Q235A 06Cr19Ni10 12Cr18Ni9
2.3.1.2 腕臂底座性能 (1)腕臂底座性能见表 6 表6
5
序号 1 2 3 4
性能 垂直最大工作荷重(对于单支腕臂) 水平最大工作荷重(对于单支腕臂) 水平破坏荷重(对于单支腕臂) 垂直破坏荷重(对于单支腕臂)
京沪高速铁路接触网零件技术规格书
数值 6kN 10kN ≥30kN ≥18kN
(2)双支或三支腕臂底座在单支腕臂的最大水平工作荷重作用下,底座本体的挠度 不大于 0.7%L(L 为底座本体的长度)。
11-腕臂装置

整体式腕臂安装使用说明书人员说明及要求:所有执行本产品安装、调试、及维护的人员必须具有以下所述的资格和经验:1、已经详细阅读本说明书下述的内容。
2、按照图纸或以图纸的相关要求为基础工作。
3、避免伤害及安全规则。
4、调试方法和调试步骤。
5、急救知识请参阅有关规范。
一、产品用途及说明用途:用于在铁路电气化铁道接触网系统中支撑、悬挂接触网。
本零件为整体式结构。
线路结构高度为950mm。
二、产品组成及示意图整体式腕臂装置由以下零部件组成:水平腕臂、斜腕臂、抱箍型定位环、腕臂支撑、定位管承力索座等组成。
本装置中不包含定位器装置。
整体式腕臂装置按照适用类型分为正定位腕臂装置、反定位腕臂装置和非工作支腕臂定位装置三种基本形式。
其基本结构如下图所示,但不限于此种形式(线路具体安装形式的选用以施工安装图为准):1.正定位腕臂结构示意图正定位腕臂装置,由下述产品组成:1.平腕臂 2.斜腕臂 3.整体式定位管 4.抱箍型定位环 5.承力索座2.反定位腕臂结构示意图反腕臂定位装置,由下述产品组成:1.平腕臂 2.斜腕臂 3. 承力索座4. 整体式定位管5.抱箍型定位环6.腕臂支撑3.非工作支腕臂定位装置结构示意图非工作支腕臂定位装置,由下述产品组成:1.平腕臂2.斜腕臂3. 承力索座4. 整体式定位管5.抱箍型定位环6.腕臂支撑三、机械性能腕臂系统整体机械性能:该参数为日本新干线接触网系统参数。
四、安装方法1、整体式腕臂的预配:1)每套整体式腕臂装置的水平腕臂、斜腕臂、腕臂支撑、定位管上面都刻有支柱号。
在预配之前对每根支柱的水平腕臂、斜腕臂、腕臂支撑、定位管与工点图上面设计尺寸进行复核。
根据工点图检查零部件是否齐全;检查零件是否有影响使用的质量缺陷或变形;检查紧固件之间的配合是否灵活。
2)尺寸复核无误及零件齐全后方可进行后续的预配安装。
2、平、斜腕臂的安装:1)平腕臂与斜腕臂通过焊接连接板连接,连接螺栓为两件M20X95的圆头螺栓销连接,拧紧螺母,并装配开口销,然后活动斜腕臂,观察斜腕臂在活动过程中是否有卡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H型钢柱双腕臂底座框架(平行架)
人员说明及要求:所有执行本产品安装、调试、及维护的人员必须具有以下所述的资格和经验:
1、已经详细阅读本说明书下述的内容。
2、按照图纸或以图纸的相关要求为基础工作。
3、避免伤害及安全规则。
4、调试方法和调试步骤。
5、急救知识请参阅有关规范。
一、产品用途及规格说明
1、用途:本零件适用于绝缘、非绝缘转换柱,且转换柱为H型钢柱处安装双腕臂底座用。
2、规格型号
二、零件组成说明表
三、机械性能
本产品为日本新干线结构产品,铁标无明确说明,具体性能指标及试验参照铁标同类产品双腕臂底座的指标。
腕臂上底座:(1)最大垂直工作荷重为7.4kN(对于单支腕臂)。
(2)破坏荷重应不小于23kN(对于单支腕臂)。
腕臂下底座:(1)最大垂直工作荷重为4.9kN(对于单支腕臂)。
(2)破坏荷重应不小于15kN(对于单支腕臂)。
螺栓紧固力矩表(参照TB2073):
注意:图纸M20螺栓紧固力矩为80-120 N·m系日本紧固力矩标准,本线路安装建议取120 N·m。
其他螺栓如果存在力矩与图纸不统一时,以铁标规定为准。
螺栓销一般无紧固力矩要求,除非特殊说明。
四、安装方法
1、根据安装示意图或零件组成说明表检查零部件是否齐全;检查零件是否有影
响使用的质量缺陷或变形;紧固件之间的配合是否灵活。
2、通过螺栓将立柱固定在槽钢上,每根立柱用4个M20x80(每套配2平1弹2
厚螺母)的螺栓紧固连接在槽钢上。
3、交替紧固M2O螺栓,紧固力矩为120N.m。
4、将安装好的槽钢立柱部分吊起,靠近H型钢柱。
在槽钢和H型钢柱之间加上
一个垫板,并将垫板的孔与槽钢中间位置的孔对齐,通过2个M20x120的螺栓将槽钢、垫板和H型钢柱紧固连接。
每个M20x120的螺栓配套M20螺母两个、平垫两个、弹垫一个。
立柱部分通过8个M20x80(每套配2平1弹2厚螺母)的螺栓紧固连接。
预紧各螺栓。
根据线路施工安装图的要求,调整好框架高度后,紧固各力矩。
5、将斜撑吊起靠近H型钢柱,将斜撑孔和立柱孔对齐,通过2个M20x100的螺
栓(每套配2平1弹2厚螺母)将斜撑固定在H型钢柱上,通过8个M20x80
(每套配2平1弹2厚螺母)的螺栓将立柱和斜撑紧固连接,预紧螺栓。
根据线路施工安装图的要求,调整好框架高度后,紧固各力矩。
6、根据线路要求检查并调整框架和底座的高度,检查各螺栓的紧固力矩。
五、注意事项
1、保证各连接部位牢固可靠。
2、紧固过程应防止咬扣、发热。
3、螺栓的紧固力矩应满足技术要求。
六、使用工具
手钳、普通扳手、力矩扳手、绳子、吊装设备及常用工具等。
七、检查维护
1、应定期进行检查。
2、保证零件整套运行状态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