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南开中学高三第四次教学质量检测考试文综历史试题Word版含解析

合集下载

2024届重庆市南开中学高三第四次质量检测数学试题及答案

2024届重庆市南开中学高三第四次质量检测数学试题及答案

A.直线 AP 与直线 BC₁一定异面
B.直线 AP 与直线 A₁D 一定垂直
C.直线 AP 可能与平面 C₁BD 平行
D.直线 AP 可能与平面 A₁BD 垂直
, 11. 已 知 数 列 {an} 和 {bn} 都 是 等 差 数 列 ,a₁ = b₁ = 2,a₄ = b₃,a₅′ = b₂ + a₃,设 集 合 A = x|x = an n ∈ N∗ , B = ,x|x = bn n ∈ N∗ ,C = A ∪ B,,若将集合 C 中的元素从小到大排列,形成一个新数列{cn},下列结论正确的有
₁、k₂且
k1k2
=
1,求证:
2
SS12为定值,并求出这个定值.
第4页共4页
π
△ ABC的内角 A、B、C 的对边分别为 a、b、c,且 b = 3,A = 3,a = 3
7
(1)求 △ ABC的面积; (2)设 D 为线段 AB 上一点,且 AD ⋅ AC = 9,求 CD ⋅ CB的值.
第2页共4页
18.(本小题满分 12 分)为了有针对性地提高学生体育锻炼的积极性,某中学需要了解性别因素是否对学生体育锻炼
的经常性有影响,为此随机抽取了 40 名学生,按照性别和体育锻炼情况整理得到如下的列联表:
性别
锻炼 不经常 经常
合计
女生
5
10
15
男生
5
20
25
合计
10
30
40
(1)根据上表数据,依据小概率值α = 0.01的独立性检验,能否认为性别因素会影响学生体育锻炼的经常性? (2)如果将表中的数据都扩大为原来的 n(n ∈ N∗)倍,在相同的检验标准下,得到与(1)中不一样的结论.

重庆市南开中学2024届高三第四次质量检测政治南开第四次联考-政治答案

重庆市南开中学2024届高三第四次质量检测政治南开第四次联考-政治答案

重庆市高2024届高三第四次质量检测政治试题参考答案与评分细则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C【解析】根据材料描述,随着利率的下降,融资需求将会增长,符合这一条件的只有C 。

A 选项P 和Q不能是正相关,B当中平移表示融资需求增多不是由于消费贷利率变化导致,不符合材料,D 表示消费贷利率增高,融资需求增多,错误。

2.B【解析】材料没有谈到党,也不是政府干预广度、深度拓展,①③表述正确符合题意。

3.C【解析】材料中采购框架协议只涉及部分粮食产品,不能由此得出我国农产品缺乏比较优势。

该协议属于粮食贸易,不是走出去。

②④表述正确符合题意。

4.B 【解析】材料涉及企业生产和消费两端,不涉及物流体系,几材料信息无法得出消费起关键作用,②④不选。

政府引导企业和消费者说明要多主休协同,企业加强回收、处置和再利用可知要创新,实现两个效益相统一,①③正确。

5.B 【解析】材料不涉及一二三产业相互推动,南方优质水果不代表高端水果。

②③表述正确符合题意。

6.C【解析】材料主要强调商业保险对社会保障的补充作用,因此②不体现。

③表述错误。

①④表述正确几符合题意。

7.A【解析】材料不能表明收入差距缩小,投资金额无法反映消费贡献超过投资,①②表述正确且符合题意。

8.D【解析】材料不涉及企业诚信问题,不能由一个消费者的购物推出银发经济成为趋势,但材料能够反映出当前电商平台在适老服务方面的不足,故③④正确。

9.C【解析】材料表明国家履行维护国家稳定职能,对敌对分子实行专政,②④正确且符合题意。

材料直接体现专政职能,而不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特点,①排除,③表述错误。

10.B【解析】该条例属于党内法规,不是法律,②不选。

该条例的修订旨在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

故③排除,①④正确且符合题意。

11.D【解析】全国人大常委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常设机关,①表述错误。

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③错误。

②④正确且符合题意。

重庆南开中学2019届高三教学质量检测考试文科综合政治试题Word版含答案

重庆南开中学2019届高三教学质量检测考试文科综合政治试题Word版含答案

重庆南开中学2019届高三教学质量检测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第I卷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2.供给侧改革的主体是企业,而企业的重点在国企,以改革促发展要坚决打好国有企业提高质量增加效益攻坚战,处理好供给侧改革与国有企业改革的关系。

以下措施合理的有①规范国有企业的兼并破产制度,大幅度降低产能②提高国企资源投入产出比,提高产品品牌附加值③放宽市场准入,营造公平开放的市场竞争环境④推进并购重组,深化国有企业产业结构调整提高产出效益A.①③B.①④C.②④ D.②③13.当前,我国总体上依然处于大量剩余劳动力需要转移的时期,劳动力相对丰富依然是我国的基本国情之一,就业问题依然严峻。

针对我国的就业问题,下列分析合理的有①企业应加强自主创新,从劳动密集型生产模式转变为资本密集型生产模式②政府要避免干预劳动力资源要素价格的正常形成机制③我国当前的就业问题中依然存在一定程度的结构性失业④必须促进经济增长以带动就业增加⑤提高政府财政支出的比重是解决当前就业严峻问题的当务之急A.①③⑤B.①②④C.②③④ D.②④⑤14. 2018年12月,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扶贫短期融资券正式发行。

这是从2017年国内建立扶贫票据工作机制以来,全国首单央企集团发行的专项扶贫债。

募集资金将用于支持国家级贫困县云南巧家县和四川宁南县境内的白鹤滩水电站项目建设,惠及库区群众82万人,包含10万余建档立卡贫困人口。

该债券①能缓解政府财政扶贫资金不足的问题②政府应用财政政策调控经济的重要工具③收益率和安全性是债券类型中最高的④发行后能增加社会总需求,拉动贫困地区经济增长A.①③B.②④C.①④ D.②③15.5G网络作为第五代移动通信网络,其峰值理论传输速度可达每秒数十Gb,这比4G网络的传输速度快数百倍,整部超高画质电影可在1秒之内下载完成。

用智能终端分享3D电影、游戏以及超高画质(UHD) 节目的时代已向我们走来。

2020年6月重庆市南开中学2020届高三毕业班高考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解析版)

2020年6月重庆市南开中学2020届高三毕业班高考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解析版)
C.是司马迁对盛世的赞美D.是司马迁对汉武帝的规劝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民则人给家足,都鄙廪庾皆满,而府库馀货财”“网疏而民富,役财骄溢,或至兼并豪党之徒,以武断于乡曲”等信息可知,司马迁对汉代盛世不同景象的描述,不虚美不掩恶,有助于对盛世的全面了解,B项正确;材料所述内容是司马迁对汉代盛世不同景象的描述,并不矛盾,A项错误;材料内容司马迁不仅仅是对盛世的赞美,同时体现了当时存在的社会问题,C项不能全面反映材料内容;司马迁对汉代盛世不同景象的描述,有助于对盛世的全面了解,没有体现司马迁对汉武帝的规劝,D项错误。
2.南北朝时期寺院经济大规模发展,寺院拥有 土地占当时全国可耕地面积的1/3,依附农民占当时总劳动力的1/7,僧尼达几百万之众。材料反映了
A. 寺院经济成为社会经济支柱B. 百姓为躲避剥削而进入寺院
C. 民众对社会现实不满与失望D. 大量寺院与政府争夺劳动力
【答案】D
【解析】
【详解】几百万之众的民众进入寺院,而当时的寺院是不给政府上税的,这样为政府提供赋役来源的劳动力就减少了,故选D项;A项材料不体现,排除;百姓是因为战乱和逃避政府沉重的赋役而进入寺院,其实进入寺院依然会受寺院的剥削,排除B项;广大的民众是在战乱和政府剥削下几乎无法生存的情况下进入寺院的,不仅仅是不满与失望,排除C项。
9.公元前5世纪末,雅典演说家伊索克拉底赞扬奥林匹亚节说:“我们宣布体.我们共同来到一个地方,通过共同的祈祷与共同的献祭活动,回忆起存在于我们之间的亲属关系。”这一节日的开展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康熙帝宣布取消海禁,重开海外贸易,……允许外国商船前来贸易,在这些港口沿线及邻近地区也都允许进行对外贸易”可知,当时清朝统治者有限制地开放“海禁”,故选C;康熙有条件地开放海禁并不是要迎合世界发展大势,排除A;从材料可知,康熙对开放海禁的口岸和范围都是有明确规定的,说明是有限制地开放而不是废止海禁政策,排除B;D项时间不符,朝贡贸易体系瓦解是在晚清,排除。

精品解析:重庆市南开中学2023届高三4月模拟考历史试题(解析版)

精品解析:重庆市南开中学2023届高三4月模拟考历史试题(解析版)
13.1595年以后,荷兰民间陆续成立了一批以东印度贸易为重点的公司。1602年,这些公司在政府主持下逐渐合并为联合公司,并获得议会授权,拥有组织佣兵、发行货币、与其他国家签订条约、对占领区实行殖民统治等权力。荷兰东印度公司的演变( )
8.钱穆在《国史大纲》中说,政制既已一切非我之故常,其政制背后支撑之理论,亦必随之动摇,则一变而惧不能不变……故而文化革命之口号有“礼教吃人”“非孝”“打倒孔家店”“全盘西化”材料旨在说明( )
A.新文化运动有历史虚无主义色彩B.向西方学习从制度转到思想
C.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上得到延续D.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被动摇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民国初年的中国。钱穆主张政治制度变化后,背后的思想文化也必须改变。结合所学,钱穆指的是辛亥革命废除封建君主专制后,封建文化也急需被改变,因而号召“打倒孔家店”的新文化运动应运而生,主张新文化运动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反封建斗争延续了辛亥革命在政治制度方面的反封建斗争,C项正确;钱穆的话是在肯定新文化运动在扫荡封建文化方面的积极影响,而非批评其局限性,排除A项;材料内容主要是说明新文化运动的背景和起因,而非论述学习西方的深入过程,排除B项;材料未提及新文化运动的影响,排除D项。故选C项。
10.如图为1950年1—5月上海市私营商店申请歇业情况(资料来源:《经济周报》,1950年第11卷第12期,第4页)。这一现象表明
单位:家( )
A.私营商店歇业导致市场混乱B.私营商店歇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C.上海亟须调整商业经济政策D.上海优化经济产业结构成效明显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单项选择题。根据题目的设问词,可知这题是本质题。根据题干时间信息可知,准确的时空是:新中国成立初期。根据材料可知,1950年上海私营商店申请歇业的数量从2月到5月急剧上升,结合所学可知,1950年大批私营商店申请歇业表明当时上海亟须调整商业经济政策,C项正确;1950年1—5月上海市私营商店申请歇业数量增加但不能推断出私营商店歇业导致市场混乱的结论,排除A项;结合所学可知,社会主义改造开始的时间是1953年,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B项;经济产业结构指着的农业、工业和服务业的比例问题,材料中只是上海市私营商店申请歇业情况,无法看出上海市经济结构的变化,排除D项。故选C项。

天津市南开中学2022届高三下学期第四次学情调研历史试题及参考答案

天津市南开中学2022届高三下学期第四次学情调研历史试题及参考答案

南开中学2021—2022学年度高三年级第四次学情调查历史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第I卷(选择题共5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

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把正确选项填涂在答题纸上。

1.井田制下,村社内的土地分为公田和私田,私田是分给村社成员的份地,按制度定期交换,村社成员要随份地变动而迁居,即“三年一换土易居”。

这意味着私田A.可以进行交易买卖B.收获全部上缴国家C.属于小农经济范畴D.所有权归国家所有2.为唐代卷草纹,该纹在魏晋时期由丝绸之路传入中国的忍冬纹演变而成。

忍冬纹花卉形态消瘦、清朗,纹样简单,单纯质朴,而唐卷草纹多与牡丹、石榴、凤凰等动植物纹样灵活组合,变得雍容华丽。

这一变化A.体现唐文化兼收创新的特征B.突显中外文化交流互动深入C.源自唐朝海上丝绸之路开通D.说明物种丰富决定艺术形式3.1956年,考古工作者在长沙市铜官镇发现-处烧制釉下彩瓷的唐代窑址。

研究表明,有日本、印度尼西亚、伊朗和肯尼亚等13个国家和地区出土过长沙铜官窑瓷器。

长沙铜官窑经营者为占领市场,在器物上标出“天下第一”等广告语,有的还把卖价制作在器物上这说明该窑A.最早使用釉下彩瓷技术B.注重市场营销策略C.代表官营手工业的水平D.产品主要销往海外4.下列是宋、元、民国、当代编纂的浙江地方志及其部分目录,这些地方志按先后排列是①《山阴志》选举、书院、学堂、新军、警察②《临安志》宫阙、宗庙、三省、台阁、禁军、科举、坊市③《四明志》职官考(府州官员)、学校考(本路蒙古学、本路儒学)④《绍兴志》科学技术、报刊、文物古迹、名家学术思想A.①②④③B.②③①④C.③①②④D.③①④②5.甲午战争后有人认为:“欲图自强,莫亟于广兴学校,而学校中本原之本原,尤莫亟于创兴女学。

”1898年维新志士创办经正女学,以期“相夫教子、宜家善种、兴国智民。

”这一时期兴办女学A.开启了教育近代化进程B.服务于维新变法运动C.是民族危机加深的结果D.提高了妇女社会地位6.面对新高考改革,某中学设置校本课程“话说天津”,要求学生按下表材料确定一研究主题。

2019届天津南开中学高三下第四次月考文综历史试卷【含答案及解析】

2019届天津南开中学高三下第四次月考文综历史试卷【含答案及解析】

2019届天津南开中学高三下第四次月考文综历史试卷【含答案及解析】姓名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一、选择题1. 铜匦,武则天所创,类似于检举箱,惟武则天可拆看,其他人无法打开。

初为朝廷接受臣民投书反映各方面问题的匣子,后逐渐成了匿名的揭发官员不当或不法行为的一个容器。

铜匦的出现,从一个侧面反映了A.封建君主专制的加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古代监察制度的进步C.传统民本思想的发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中央集权制度的强化2. 明清时期,背景曾有多次雾霾的记载。

明清皇帝极为恐惧,为消除雾霾,曾令文武群臣致斋三日,并禁天下屠宰,以期感动上苍,赐下甘霖,这种行为所反映的思想最早渊源于A.先秦儒学______________ B.佛教思想______________ C.汉代儒学______________ D.宋明理学3. 罗马国家从习惯法到成文法、公民法到万民法的共同原因是A. 民主政治发展的推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 平民或自由民的斗争C. 帝国疆域扩大的需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D. 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4. 河南新乡的西瓜自“火车通行,销路益远”。

奉天“昔年多种菜蔬,仅销境内,近年交通便利,运销外县者甚夥”。

广西桂平自从轮船通行,“土物出境倍易于前……而家畜鸡豚亦各载之舟中,随大江东去,售诸港粤,日月不休”。

材料反映出近代交通( ) ①扩大了商品市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冲击了自然经济③便利了列强侵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带动了沿线地区发展A.①②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①②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①③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D.②③④5. 梁启超指出,近代中国“新思想之输入,吐火如荼矣。

2022~2023年高三10月月考文综历史免费试卷(重庆市南开中学)

2022~2023年高三10月月考文综历史免费试卷(重庆市南开中学)

选择题1975年,考古工作者在湖北省云梦睡虎地发掘了一座秦墓。

出土竹简上的文字篆隶混杂,经专家研究整理,归纳为《秦律杂抄》、《法律答问》、《治狱程式》等8种。

这些考古发现有利于研究①秦朝的治国思想②秦朝的三公九卿③汉字的发展演变④秦朝的公文格式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答案】C【解析】根据“出土竹简上的文字篆隶混杂”得出有利于汉字的发展演变的研究。

根据“《秦律杂抄》、《法律答问》、《治狱程式》”得出有利于秦朝的治国思想、公文格式的研究,故①③④,C项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三公九卿的信息,故②错误,排除ABD项。

选择题史学家钱穆认为:“中国古代的政治不能完全说一切由皇帝专制,它也自有制度,自有法律,并不全由皇帝一人的意志来决定一切。

”下列制度最符合其观点的是A. 汉代中朝制度B. 唐代三省六部制C. 明代内阁制度D. 清代军机处【答案】B【解析】唐朝中央的三省中书、门下和尚书分别负责决策、审议和执行,三省相互牵制和监督,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皇帝的决策失误。

故答案为B项。

汉代中朝的形成是为了削弱以丞相为首的外朝的权力,排除A项;明代内阁制度的形成是为了解决废除宰相制度带来的问题,排除C项;清代军机处是雍正帝设立的加强君权的机构,排除D项。

选择题史载,中国古代有位皇帝在总结自己的民族政策时提出:“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

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

”为此,该皇帝①修筑长城,防御匈奴的袭扰②将文成公主远嫁吐蕃和亲③实行“推恩令”,强干弱枝④选拔少数民族将领担任要职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答案】D【解析】根据“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

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

”并结合所学可知,这是唐太宗说的话,结合所学可得出他将文成公主远嫁吐蕃和亲,并选拔少数民族将领担任要职,故D项符合题意;修筑长城,防御匈奴的袭扰是秦始皇的行为,不能体现对少数民族的爱护,排除①;③项是汉武帝的行为,排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届重庆市南开中学高三第四次教学质量检测考试文综历史试题(解析版)1.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

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

必须在题号所指示的答题区域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3.做选考题时,考生须按照题目要求作答,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的题号涂黑。

第Ⅰ卷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1.春秋后期郑国的正卿子产和晋国的赵鞅,他们把刑法铸在铜鼎上,让公众知晓。

而孔子则明确反对“铸刑鼎”,认为“失其度矣”,但他却肯定了子产改革的巨大成效。

这实质上反映了A. 子产强调依法治国B. 社会逐步转型的现实C. 量刑定罪相当严苛D. 法律保护贵族的特权【答案】B【解析】【详解】虽然孔子反对“把刑法铸在铜鼎上,让公众知晓”却肯定了子产改革的巨大成效。

这说明孔子也不得不认同社会转型的事实,故B项正确;材料的主旨不是强调子产依法治国,故A项错误;材料和量刑定罪相当严苛根本无关,故C项错误;D项不符合材料信息,故错误。

2.下图为北宋汴京平面图。

据图可知,当时的汴京城A. 实行严格的坊市制度B. 属于封闭性政治中心C. 是当时的国际大都会D. 经济功能的大大增强【答案】D【解析】【详解】由北宋的汴京城中商业繁华区、瓦子等可知,此时北宋汴京城打破了市坊界限,其经济功能大大增强,故D项正确;唐代以前实行严格的坊市制度,故A项不符合图示;图示体现不出封闭性政治中心,故B项错误;北宋汴京城是当时的国际大都会,但这无法从图示中体现出,故C项错误。

3.下图是某经济学家对清代人均GDP的测算,呈现出下图趋势,其中对乾隆年间(1736-1795)状态的合理解释是A. 西方殖民者东来劫掠B. 农业发展刺激人口增长C. 北方的人民大量南迁D. 自耕农经济的严重衰退【答案】B【解析】【详解】由图中清代人均GDP走势可知,乾隆年间(1736-1795)呈现出持续下降的趋势,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这是此时人口持续增长的结果。

由于摊丁入亩、土地开垦的扩大等,乾隆时期农业快速发展刺激了人口的增长,故B项正确;西方侵扰和图示没有关系,故A项错误;图示和北方的人民大量南迁根本无关,故C项错误;图示体现不出自耕农经济的严重衰退,故D项错误。

4.《天朝田亩制度》规定:男女均可以参加科举考试,考试内容为拜上帝教的教义,考试还打造出科举历史上唯一的女状元;妇女同男子一样可以分得土地;还废除买卖婚姻、买卖奴婢等。

这反映太平天国A. 意识超前符合历史的潮流B. 获得了广大民众的理解支持C. 旨在化解列强入侵的危机D. 冲击了纲常名教和统治秩序【答案】D【解析】【详解】材料信息“男女均可以参加科举考试……妇女同男子一样可以分得土地;还废除买卖婚姻、买卖奴婢等”反映出太平天国冲击了封建纲常名教和统治秩序,故D项正确;《天朝田亩制度》追求小农经济,这不符合历史的潮流,故A项错误;B项中的“广大民众”说法错误,故错误;《天朝田亩制度》是解决土地问题的方案,这和化解列强入侵的危机无关,故C项错误。

5.19世纪60年代,江浙地区出现了“蚕事乍毕丝事起,乡农卖丝争赴市……番舶来银百万计,中国商人皆若狂……遂使家家置纺车,无复有心种菽粟”的现象。

这反映了A. 中国对外政策由被动转为主动开放B. 列强侵略加速了中国自然经济的解体C. 国际市场发展推动了民族工业发展D. 晚清中国社会经济结构变动的复杂性【答案】B【解析】【详解】材料中“番舶来银百万计,中国商人皆若狂……遂使家家置纺车,无复有心种菽粟”反映了列强经济侵略冲击了中国自然经济,加速了其解体,故B项正确;材料体现不出中国的主动开放,故A项错误;“遂使家家置纺车,无复有心种菽粟”体现的是家庭手工业,故C项错误;材料体现了晚清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但是无法说明复杂性,故D项错误。

6.1938年徐悲鸿创作了一幅寄寓着无限深意的激情之作——《负伤之狮》并题记“国难孔亟,时与麟若先生同客重庆,相顾不怿,写此聊抒忧怀!”,这幅作品A. 体现时代对艺术创作的影响B. 属于中国传统文人画的范畴C. 反映画家对社会不平等的抗争D. 受到现代主义绘画风格的影响【答案】A 【解析】【详解】徐悲鸿的《负伤之狮》创作于1938年,当时日寇侵占了我大半个中国,国土沦丧,生灵涂炭,画中负伤雄狮,回首跷望,含着无限的深意,这反映了日本侵华对中国的影响,体现了时代对艺术创作的影响,故A项正确;中国传统文人画强调神韵,并重视书法、文学等修养及画中意境之表达,故B项不符合材料信息;负伤之狮虽然负伤,仍不失尊严,没有屈服,心中燃烧着复仇的怒火,身体保持着一种可以随时进攻或奔跑的姿势,故C项不符合绘画信息;这幅画作是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结合的杰作,故D项错误。

7.1955年8月,中美大使级会谈在日内瓦(后在华沙)举行,至1970年会谈共进行了136次。

中方代表是驻波兰大使王炳南,美方代表是驻捷克斯洛伐克大使约翰逊,双方就彼此关注的问题进行接触和交换意见。

中美大使级谈判A. 反映国际形势逐步缓和B. 标志中国外交政策改变C. 体现中国外交的灵活性D. 为中美建交奠定了基础【答案】C【解析】【详解】中美大使级会谈由驻波兰大使王炳南和美国驻捷克斯洛伐克大使约翰逊负责,在两大阵营对峙的背景下,这说明了中国外交的灵活性,故C项正确;此时的国际形势既紧张又缓和,故A项错误;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一直没有改变,故B项错误;1972年中美关系正常化为中美建交奠定了基础,故D 项错误。

8.1983年《人民日报》刊登福建农民合股组织长途贩运的消息,认为长途贩运对国家、集体、社员都有利。

随后中央文件正式允许“农民个人或合伙进行长途贩运”,长途贩运不属于投机倒把范围。

这反映出当时A. 商品经济在农村的发展B. 社会主义法制的不断完善C. 乡镇企业不断发展壮大D. 粮食统购统销政策的结束【答案】A【解析】【详解】1983年,中央文件正式允许“农民个人或合伙进行长途贩运”,这说明中央政府承认了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故A项正确;材料涉及的是经济不是法制建设,故B项错误;长途贩运是商业,不属于乡镇企业,故C项错误;1992年底,随着粮食市场的形成,统购统销真正退出了历史舞台,故D项错误。

9.下表为不同文献中关于陶片放逐法的历史叙述。

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A. 被投满六千票才可以放逐B. 满六千票中的多数票即可放逐C. 超过法定票数即可被放逐D. 被放逐者没得六千票投票无效【答案】C【解析】【详解】由图表信息可知,普鲁塔克叙述六千票中多数即可定罪,而不是被投满六千票才可以放逐错误,故A项错误;亚里士多德说满六千票中多数才能放逐,故B项错误;杜兰特说满六千法定人数后,超过半数即可放逐,故D项错误;综合以上描述可知,几人对六千人的数目有出入,但要达到法定数目是可信的,故C项正确。

10.20世纪初美国西奥多·罗斯福总统执政时期,在联邦政府建议下国会相继通过大量的经济方面立法,如《工厂检查法》、《纯净食品和药物法》、《肉食检查法》、《童工法》等,这反映了当时美国A. 国家对经济的全面干预B. 政府职能不断扩大C. 三权分立体制遭到破坏D. 阶级矛盾非常尖锐【答案】B 【解析】【详解】在美国联邦政府建议下国会相继通过大量的经济方面立法,这说明美国联邦政府权力涉入到立法领域,即美国政府职能不断扩大,故B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国家对立法的干预,故A项错误;材料只是涉及行政权的扩大,还不能说明三权分立体制遭到破坏,故C项错误;材料未涉及阶级矛盾,故D项错误。

11.工业革命前欧洲制造的燧发枪工艺水平精细到如同机床加工的效果,铁水提纯的水平已经超过中国;同时,欧洲的古代建筑对于工程的严格计算和施工水准都有非常高的要求。

这说明A. 长期的技术积累为工业革命奠定了基础B. 部分行业在工业革命前已完成技术革新C. 古代中西方科技水平已经有了巨大差距D. 技术优势是工业革命发展的根本性保障【答案】A【解析】【详解】材料信息是工业革命前,欧洲的某些科技已经非常发达,这说明工业革命的技术条件已经成熟,长期的技术积累为工业革命奠定了基础,故A项正确;这些行业依然是手工劳动,因此没有完成技术革新,故B项错误;只是“铁水提纯的水平已经超过中国”,不能说明古代中西方科技水平已经有了巨大差距,故C项错误;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市场的扩大是工业革命发展的根本性保障,故D项错误。

12.下表是皮尤研究中心最新关于欧盟成员国人民对欧盟作出重要决策的不满意度的最新调查表。

根据表格可知A. 世界经济逆全球化成为发展趋势B. 世界区域集团化的潮流遭到重大挫折C. 欧盟的邦联体制带来了治理困境D. 欧盟成员国的决策最终决定欧盟决策【答案】C【解析】【详解】由材料信息可知,欧盟成员国希腊、瑞典、意大利和法国人民对欧盟作出重要决策的不满意度较高,这说明欧盟决策很难得到成员国的一致同意,这是欧盟邦联体制带来的结果,故C项正确;世界经济发展趋势是全球化,故A项错误;材料无法得出世界区域集团化的潮流遭到重大挫折,故B项错误;D项是对材料的误读,材料信息不能说明欧盟成员国的决策最终决定欧盟决策,故错误。

第Ⅱ卷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共计160分。

第36题~第4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

第43题~第47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做答。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大英博物馆是世界上首家国立公共博物馆。

1753年英国议会通过法案,决定将大批重要文物集中收藏,遂建立了大英博物馆,对所有好学求知的人免费开放。

大英博物馆收藏了珍贵文物数百万件,包括古埃及木乃伊、古希腊雕像、古罗马遗迹、美洲石器等,有些文物的收藏量仅次于甚至超过文物原生地。

博物馆还收藏了许多珍贵的中国文物,如英国冒险家斯坦因从敦煌盗取的大量文物。

一战后博物馆成立了研究实验室,报告收藏品的状况并进行修复和保存,许多被破坏的文物在修复者和先进仪器的帮助下重获新生。

——摘编自中文百科在线“大英博物馆”词条等材料二洋务运动时期,一些中国官员在参观了外国博物馆后正面肯定了其对开启民智的积极作用,维新派更是提出了开设博物馆的具体设想。

实业家张謇意识到保护民族历史文化遗产的意义,于1905年创办了以“为本校师范生备物理上的实验,为地方人民广农业上的知识”为宗旨的南通博物苑。

在该时期,中国博物馆多以介绍各行业发展状况的“劝业型”和传播自然科学知识的“教育型”为主,以为富国强民之助,人们更看重博物馆的传播教育功能而非收藏特性。

1933年,国民政府决定在南京建立中央博物院,下设自然、人文和工艺三馆,并明确提出“自然馆中……求其利用中国材料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