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归一化法、外标法、内标法的区别

合集下载

色谱分析中归一化法、外标法、内标法的区别

色谱分析中归一化法、外标法、内标法的区别

色谱分析中面积归一化法、外标法、内标法适用范围及优缺点简介在色谱分析中,即我们常用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HPLC)和气相色谱分析(GC)分析中,进行分析时,通常采用三种方法:面积归一化法、外标法、内标法。

这三种方法的适用范围及各自的优缺点是什么呢?在这里简单做一介绍。

1、归一化法。

即在一定分析条件下,样品经过直接溶解,过滤等操作以后,直接进分析仪器检测,得到色谱图。

通常用于粗略检查样品中的各出峰成分含量,用于定性和粗略的定量。

优点:与进样量准确度无关、与仪器和分析条件有关。

缺点:a.在此条件之下,所有有效组分必须出峰,且所有组分必须在一个分析周期内流出色谱峰;b.定量计算必须先知道各成分的校正因子,校正因子的求出较麻烦。

2、易挥发性的油脂类化合物和混合性气体、液体,可用GC归一化法进行定量检测。

例如食用油里面各成分的含量测定。

2、外标法。

用待测组分的纯品作为对照物质,以对照物质和样品中待测组分的响应信号(即峰面积大小)相比较进行定量的方法。

优点:简便;只关注待测成分出峰,不需要所有成分出峰。

缺点:a.必须有被测组分的纯品作为标准对照物;b.此方法准确性受进样重复性和实验条件稳定性的影响。

3、内标法。

选择样品中不含有的纯物质作为内标物加入待测样品中,以待测组分和内标物的响应信号(即峰面积大小)对比,对待测组分定量的方法。

优点:a.是一种比较准确的定量方法;b.定量结果与进样量重复性无关(在色谱柱不超载范围内);c.只需要内标物与被测物出峰,达到一定的分离度即可;d.常用于样品的GC定量检测以及微量成分含量检测;缺点:配置较麻烦;内标物需要跟待测组分在同样条件下出峰,且分离度较好,所以选择合适的内标物比较困难。

归一法 内外标法的区别

归一法 内外标法的区别

1、峰面积归一法:如果被分析样品的组分是同系物,校正因子相近可直接用峰面积求出组分的百分含量。

如果被分析样品的组分不是同系物,则要知道每种组分的相对校正因子。

优点:不必准确知道进样量,操作条件略为变动对结果影响较小,计算方便,适合多组分的工厂例行分析。

主要分析对象为任意。

2、内标法:当色谱柱不能使所有组分流出,或检测器不是对所有组分都有信号,以及在定量分析中只需求测定某一个或几个组分,其他组分因含量太低或太高而难以测定时,可用内标法。

在一定量的样品中加一定量某纯物质作内标。

选用的内标物是样品中不存在的物质,并能与样品中各组分在色谱柱上分离,必须与样品中各组分不起化学反应。

内标法定量准确度高,但每次分析需称样配样,操作比较麻烦。

主要分析对象为液体。

3、外标法:不论样品中的所有组分是否全部出峰,均可采用外标法对出峰组分做定量分析。

就定量参比物而言,外标法是最为准确的方法,因为是同质组分进行比较;然而由于检测器的响应性能、工作温度和载气流速等GC条件很难绝对稳定,而且进样量也很难完全相同,因此外标法容易出现较大误差。

主要分析对象为气体。

1.面积归一化法要求:1.所有成分都洗脱并且在检测器有响应;2.所有成分的响应系数是一样的(即相同含量峰面积相同)。

在这2个前提下面,用峰面积的百分比当作含量的百分比。

实际上这2个前提是不可能百分百满足的,最多是近似。

2.外标法:需要用标准品,用不同浓度标准溶液进样做标准曲线(浓度-峰面积回归线),然后进样品,根据峰面积计算浓度,换算成含量。

3.内标法:需用标准品和内标。

需用一系列标准溶液(含不同浓度标准品和相同浓度内标)进样,做标准曲线(浓度-标准品峰面积/内标峰面积回归线),然后进样品(也含有和标准溶液相同浓度的内标),根据样品待测物峰面积与内标峰面积比值来计算待测物浓度,换算成含量。

内标的选择,要求样品中不含内标物质,且内标保留时间与待测物相近,与样品中所有组分都能分离。

归一化法、外标法、内标法的区别之欧阳文创编

归一化法、外标法、内标法的区别之欧阳文创编

色谱定量方法时间:2021.03.12 创作:欧阳文一、归一化法由于组分的量与其峰面积成正比,如果样品中所有组分都能产生信号,得到相应的色谱峰,那么可以用如下归一化公式计算各组分的含量。

(7.34)若样品中各组分的校正因子相近,可将校正因子消去,直接用峰面积归一化进行计算。

中国药典用不加校正因子的面积归一化法测定药物中各杂质及杂质的总量限度。

(7.35)归一化法的优点是:简便、准确、定量结果与进样量重复性无关(在色谱柱不超载的范围内)、操作条件略有变化时对结果影响较小。

缺点是:必须所有组分在一个分析周期内都流出色谱柱,而且检测器对它们都产生信号。

不适于微量杂质的含量测定。

二、外标法用待测组分的纯品作对照物质,以对照物质和样品中待测组分的响应信号相比较进行定量的方法称为外标法。

此法可分为工作曲线法及外标一点法等。

工作曲线法是用对照物质配制一系列浓度的对照品溶液确定工作曲线,求出斜率、截距。

在完全相同的条件下,准确进样与对照品溶液相同体积的样品溶液,根据待测组分的信号,从标准曲线上查出其浓度,或用回归方程计算,工作曲线法也可以用外标二点法代替。

通常截距应为零,若不等于零说明存在系统误差。

工作曲线的截距为零时,可用外标一点法(直接比较法)定量。

外标一点法是用一种浓度的对照品溶液对比测定样品溶液中i组分的含量。

将对照品溶液与样品溶液在相同条件下多次进样,测得峰面积的平均值,用下式计算样品中i组分的量:W=A(W)/(A)(7.36) 式中W与A分别代表在样品溶液进样体积中所含i组分的重量及相应的峰面积。

(W)及(A)分别代表在对照品溶液进样体积中含纯品i组分的重量及相应峰面积。

外标法方法简便,不需用校正因子,不论样品中其他组分是否出峰,均可对待测组分定量。

但此法的准确性受进样重复性和实验条件稳定性的影响。

此外,为了降低外标一点法的实验误差,应尽量使配制的对照品溶液的浓度与样品中组分的浓度相近。

三、内标法选择样品中不含有的纯物质作为对照物质加入待测样品溶液中,以待测组分和对照物质的响应信号对比,测定待测组分含量的方法称为内标法。

归一化法、外标法、内标法的区别

归一化法、外标法、内标法的区别

色谱定量方法一、归一化法由于组分得量与其峰面积成正比,如果样品中所有组分都能产生信号,得到相应得色谱峰,那么可以用如下归一化公式计算各组分得含量。

(7、34)若样品中各组分得校正因子相近,可将校正因子消去,直接用峰面积归一化进行计算。

中国药典用不加校正因子得面积归一化法测定药物中各杂质及杂质得总量限度。

(7、35)归一化法得优点就是:简便、准确、定量结果与进样量重复性无关(在色谱柱不超载得范围内)、操作条件略有变化时对结果影响较小。

缺点就是:必须所有组分在一个分析周期内都流出色谱柱,而且检测器对它们都产生信号。

不适于微量杂质得含量测定.二、外标法用待测组分得纯品作对照物质,以对照物质与样品中待测组分得响应信号相比较进行定量得方法称为外标法。

此法可分为工作曲线法及外标一点法等。

工作曲线法就是用对照物质配制一系列浓度得对照品溶液确定工作曲线,求出斜率、截距。

在完全相同得条件下,准确进样与对照品溶液相同体积得样品溶液,根据待测组分得信号,从标准曲线上查出其浓度,或用回归方程计算,工作曲线法也可以用外标二点法代替.通常截距应为零,若不等于零说明存在系统误差。

工作曲线得截距为零时,可用外标一点法(直接比较法)定量. ﻫ外标一点法就是用一种浓度得对照品溶液对比测定样品溶液中i组分得含量。

将对照品溶液与样品溶液在相同条件下多次进样,测得峰面积得平均值,用下式计算样品中i组分得量:ﻫW=A(W)/(A)(7、36)ﻫ式中W 与A分别代表在样品溶液进样体积中所含i组分得重量及相应得峰面积。

(W)及(A)分别代表在对照品溶液进样体积中含纯品i组分得重量及相应峰面积。

外标法方法简便,不需用校正因子,不论样品中其她组分就是否出峰,均可对待测组分定量。

但此法得准确性受进样重复性与实验条件稳定性得影响.此外,为了降低外标一点法得实验误差,应尽量使配制得对照品溶液得浓度与样品中组分得浓度相近。

三、内标法选择样品中不含有得纯物质作为对照物质加入待测样品溶液中,以待测组分与对照物质得响应信号对比,测定待测组分含量得方法称为内标法。

归一化法、外标法、内标法的区别之欧阳家百创编

归一化法、外标法、内标法的区别之欧阳家百创编

色谱定量方法欧阳家百(2021.03.07)一、归一化法由于组分的量与其峰面积成正比,如果样品中所有组分都能产生信号,得到相应的色谱峰,那么可以用如下归一化公式计算各组分的含量。

(7.34)若样品中各组分的校正因子相近,可将校正因子消去,直接用峰面积归一化进行计算。

中国药典用不加校正因子的面积归一化法测定药物中各杂质及杂质的总量限度。

(7.35)归一化法的优点是:简便、准确、定量结果与进样量重复性无关(在色谱柱不超载的范围内)、操作条件略有变化时对结果影响较小。

缺点是:必须所有组分在一个分析周期内都流出色谱柱,而且检测器对它们都产生信号。

不适于微量杂质的含量测定。

二、外标法用待测组分的纯品作对照物质,以对照物质和样品中待测组分的响应信号相比较进行定量的方法称为外标法。

此法可分为工作曲线法及外标一点法等。

工作曲线法是用对照物质配制一系列浓度的对照品溶液确定工作曲线,求出斜率、截距。

在完全相同的条件下,准确进样与对照品溶液相同体积的样品溶液,根据待测组分的信号,从标准曲线上查出其浓度,或用回归方程计算,工作曲线法也可以用外标二点法代替。

通常截距应为零,若不等于零说明存在系统误差。

工作曲线的截距为零时,可用外标一点法(直接比较法)定量。

外标一点法是用一种浓度的对照品溶液对比测定样品溶液中i组分的含量。

将对照品溶液与样品溶液在相同条件下多次进样,测得峰面积的平均值,用下式计算样品中i组分的量:W=A(W)/(A)(7.36) 式中W与A分别代表在样品溶液进样体积中所含i组分的重量及相应的峰面积。

(W)及(A)分别代表在对照品溶液进样体积中含纯品i组分的重量及相应峰面积。

外标法方法简便,不需用校正因子,不论样品中其他组分是否出峰,均可对待测组分定量。

但此法的准确性受进样重复性和实验条件稳定性的影响。

此外,为了降低外标一点法的实验误差,应尽量使配制的对照品溶液的浓度与样品中组分的浓度相近。

三、内标法选择样品中不含有的纯物质作为对照物质加入待测样品溶液中,以待测组分和对照物质的响应信号对比,测定待测组分含量的方法称为内标法。

归一化法、外标法、内标法的区别之欧阳地创编

归一化法、外标法、内标法的区别之欧阳地创编

色谱定量方法时间:2021.03.04 创作:欧阳地一、归一化法由于组分的量与其峰面积成正比,如果样品中所有组分都能产生信号,得到相应的色谱峰,那么可以用如下归一化公式计算各组分的含量。

(7.34)若样品中各组分的校正因子相近,可将校正因子消去,直接用峰面积归一化进行计算。

中国药典用不加校正因子的面积归一化法测定药物中各杂质及杂质的总量限度。

(7.35)归一化法的优点是:简便、准确、定量结果与进样量重复性无关(在色谱柱不超载的范围内)、操作条件略有变化时对结果影响较小。

缺点是:必须所有组分在一个分析周期内都流出色谱柱,而且检测器对它们都产生信号。

不适于微量杂质的含量测定。

二、外标法用待测组分的纯品作对照物质,以对照物质和样品中待测组分的响应信号相比较进行定量的方法称为外标法。

此法可分为工作曲线法及外标一点法等。

工作曲线法是用对照物质配制一系列浓度的对照品溶液确定工作曲线,求出斜率、截距。

在完全相同的条件下,准确进样与对照品溶液相同体积的样品溶液,根据待测组分的信号,从标准曲线上查出其浓度,或用回归方程计算,工作曲线法也可以用外标二点法代替。

通常截距应为零,若不等于零说明存在系统误差。

工作曲线的截距为零时,可用外标一点法(直接比较法)定量。

外标一点法是用一种浓度的对照品溶液对比测定样品溶液中i组分的含量。

将对照品溶液与样品溶液在相同条件下多次进样,测得峰面积的平均值,用下式计算样品中i组分的量:W=A(W)/(A)(7.36) 式中W与A分别代表在样品溶液进样体积中所含i 组分的重量及相应的峰面积。

(W)及(A)分别代表在对照品溶液进样体积中含纯品i组分的重量及相应峰面积。

外标法方法简便,不需用校正因子,不论样品中其他组分是否出峰,均可对待测组分定量。

但此法的准确性受进样重复性和实验条件稳定性的影响。

此外,为了降低外标一点法的实验误差,应尽量使配制的对照品溶液的浓度与样品中组分的浓度相近。

三、内标法选择样品中不含有的纯物质作为对照物质加入待测样品溶液中,以待测组分和对照物质的响应信号对比,测定待测组分含量的方法称为内标法。

归一化法、外标法、内标法的区别之欧阳数创编

归一化法、外标法、内标法的区别之欧阳数创编

色谱定量方法时间:2021.03.02 创作:欧阳数一、归一化法由于组分的量与其峰面积成正比,如果样品中所有组分都能产生信号,得到相应的色谱峰,那么可以用如下归一化公式计算各组分的含量。

(7.34)若样品中各组分的校正因子相近,可将校正因子消去,直接用峰面积归一化进行计算。

中国药典用不加校正因子的面积归一化法测定药物中各杂质及杂质的总量限度。

(7.35)归一化法的优点是:简便、准确、定量结果与进样量重复性无关(在色谱柱不超载的范围内)、操作条件略有变化时对结果影响较小。

缺点是:必须所有组分在一个分析周期内都流出色谱柱,而且检测器对它们都产生信号。

不适于微量杂质的含量测定。

二、外标法用待测组分的纯品作对照物质,以对照物质和样品中待测组分的响应信号相比较进行定量的方法称为外标法。

此法可分为工作曲线法及外标一点法等。

工作曲线法是用对照物质配制一系列浓度的对照品溶液确定工作曲线,求出斜率、截距。

在完全相同的条件下,准确进样与对照品溶液相同体积的样品溶液,根据待测组分的信号,从标准曲线上查出其浓度,或用回归方程计算,工作曲线法也可以用外标二点法代替。

通常截距应为零,若不等于零说明存在系统误差。

工作曲线的截距为零时,可用外标一点法(直接比较法)定量。

外标一点法是用一种浓度的对照品溶液对比测定样品溶液中i组分的含量。

将对照品溶液与样品溶液在相同条件下多次进样,测得峰面积的平均值,用下式计算样品中i组分的量:W=A(W)/(A)(7.36) 式中W与A分别代表在样品溶液进样体积中所含i 组分的重量及相应的峰面积。

(W)及(A)分别代表在对照品溶液进样体积中含纯品i组分的重量及相应峰面积。

外标法方法简便,不需用校正因子,不论样品中其他组分是否出峰,均可对待测组分定量。

但此法的准确性受进样重复性和实验条件稳定性的影响。

此外,为了降低外标一点法的实验误差,应尽量使配制的对照品溶液的浓度与样品中组分的浓度相近。

三、内标法选择样品中不含有的纯物质作为对照物质加入待测样品溶液中,以待测组分和对照物质的响应信号对比,测定待测组分含量的方法称为内标法。

归一化法,内标法,外标法

归一化法,内标法,外标法

归一化法、内标法、外标法是色谱定量分析中常用的
方法:
归一化法、内标法、外标法是色谱定量分析中常用的方法:
1.归一化法:将色谱峰的面积与标准物的质量直接比较,从而得到组分的含
量。

它是最简便的定量方法,但它的准确性受进样量的重复性和实验条件稳定性的影响。

即使进样量不准确,对结果亦无影响,操作条件的变动对结果影响也较小。

适用于试样中所有组分都能流出色谱柱,并且在色谱图上都显示色谱峰的样品测定。

但若试样中的组分不能全部出峰,则不能应用此方法。

2.内标法:选择样品中不含有的纯物质作为对照物质加入待测样品溶液中,
以待测组分和对照物质的响应信号对比,测定待测组分含量的方法。

此法的优点是在进样量不超限的范围内,定量结果与进样量的重复性无关。

缺点是样品配制比较麻烦和内标物不易找寻。

3.外标法:用待测组分的纯品作对照物质,以对照物质和样品中待测组分的
响应信号相比较进行定量的方法。

此法的优点是方法简便,不需用校正因子,不论样品中其他组分是否出峰,均可对待测组分定量。

缺点是此法的准确性受进样重复性和实验条件稳定性的影响。

请根据实际需要和实验条件选择合适的定量分析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色谱定量方法
一、归一化法
由于组分的量与其峰面积成正比,如果样品中所有组分都能产生信号,得到相应的色谱峰,那么可以用如下归一化公式计算各组分的含量。

(7.34)
若样品中各组分的校正因子相近,可将校正因子消去,直接用峰面积归一化进行计算。

中国药典用不加校正因子的面积归一化法测定药物中各杂质及杂质的总量限度。

(7.35)
归一化法的优点是:简便、准确、定量结果与进样量重复性无关(在色谱柱不超载的范围内)、操作条件略有变化时对结果影响较小。

缺点是:必须所有组分在一个分析周期内都流出色谱柱,而且检测器对它们都产生信号。

不适于微量杂质的含量测定。

二、外标法
用待测组分的纯品作对照物质,以对照物质和样品中待测组分的响应信号相比较进行定量的方法称为外标法。

此法
可分为工作曲线法及外标一点法等。

工作曲线法是用对照物质配制一系列浓度的对照品溶液确定工作曲线,求出斜率、截距。

在完全相同的条件下,准确进样与对照品溶液相同体积的样品溶液,根据待测组分的信号,从标准曲线上查出其浓度,或用回归方程计算,工作曲线法也可以用外标二点法代替。

通常截距应为零,若不等于零说明存在系统误差。

工作曲线的截距为零时,可用外标一点法(直接比较法)定量。

外标一点法是用一种浓度的对照品溶液对比测定样品溶液中i组分的含量。

将对照品溶液与样品溶液在相同条件下多次进样,测得峰面积的平均值,用下式计算样品中i组分的量:
W=A(W)/(A)(7.36)
式中W与A分别代表在样品溶液进样体积中所含i组分的重量及相应的峰面积。

(W)及(A)分别代表在对照品溶液进样体积中含纯品i组分的重量及相应峰面积。

外标法方法简便,不需用校正因子,不论样品中其他组分是否出峰,均可对待测组分定量。

但此法的准确性受进样重复性和实验条件稳定性的影响。

此外,为了降低外标一点法的实验误差,应尽量使配制的对照品溶液的浓度与样品中组分的浓度相近。

三、内标法
选择样品中不含有的纯物质作为对照物质加入待测样品溶液中,以待测组分和对照物质的响应信号对比,测定待测组
分含量的方法称为内标法。

“内标”的由来是因为标准(对照)物质加入到样品中,有别于外标法。

该对照物质称为内标物。

在一个分析周期内不是所有组分都能流出色谱柱(如有难气化组分),或检测器不能对每个组分都产生信号,或只需测定混合物中某几个组分的含量时,可采用内标法。

准确称量W克样品,再准确称量W克内标物,加入至样品中,混匀,进样。

测量待测组分i的峰面积A及内标物的峰面积A,则i组分在W克样品中所含的重量W,与内
标物的重量W,有下述关系:
(7.37)
待测组分i在样品中的百分含量C%为:
(7.38)
对内标物的要求;①内标物是原样品中不含有的组分,否则会使峰重叠而无法准确测量内标物的峰面积;②内标物的保留时间应与待测组分相近,但彼此能完全分离(R≥1.5);
③内标物必须是纯度合乎要求的纯物质。

内标法的优点是:①在进样量不超限(色谱柱不超载)的范围内,定量结果与进样量的重复性无关。

②只要被测组分及内标物出峰,且分离度合乎要求,就可定量,与其他组分是否出峰无关。

③很适用于测定药物中微量有效成分或杂质的含量。

由于杂质(或微量组分)与主要成分含量相差悬殊,无法用归一化法测定含量,用内标法则很方便。

加一个与杂质量相当的内标物。

加大进样量突出杂质峰,测定杂质峰与内标峰面积之比,即可求出杂质含量。


样品配制比较麻烦和内标物不易找寻是其缺点。

药剂学
习题
第一篇药物剂型概论
第一章绪论
一、单项选择题【A型题】
1.药剂学概念正确的表述是()
A、研究药物制剂的处方理论、制备工艺和合理应用的综合性技术科学
B、研究药物制剂的基本理论、处方设计、制备工艺和合理应用的综合性技术科学
C、研究药物制剂的处方设计、基本理论和应用的技术科学
D、研究药物制剂的处方设计、基本理论和应用的科学
E、研究药物制剂的基本理论、处方设计和合理应用的综合性技术科学
2.既可以经胃肠道给药又可以经非胃肠道给药的剂型是()
A.合剂
B.胶囊剂
C.气雾剂
D.溶液剂
E.注射剂
3.靶向制剂属于()
A.第一代制剂
B.第二代制剂
C.第三代制剂
D.第四代制剂
E.第五代制剂
4.药剂学的研究不涉及的学科()
A.数学
B.化学
C.经济学
D.生物学
E.微生物学
5.注射剂中不属于处方设计的有()
A.加水量
B.是否加入抗氧剂
C. pH如何调节
D.药物水溶性好坏
E.药物的粉碎方法
6.哪一项不属于胃肠道给药剂型()
A.溶液剂
B.气雾剂
C.片剂
D.乳剂
E.散剂
7.关于临床药学研究内容不正确的是()
A.临床用制剂和处方的研究
B.指导制剂设计、剂型改革
C.药物制剂的临床研究和评价
D.药剂的生物利用度研究
E.药剂质量的临床监控
8.按医师处方专为某一患者调制的,并明确指明用法和用量的药剂称为()
A.药品
B.方剂
C.制剂
D.成药
E.以上均不是
9.下列关于剂型的表述错误的是()
A、剂型系指为适应治疗或预防的需要而制备的不同给药形式
B、同一种剂型可以有不同的药物
C、同一药物也可制成多种剂型
D、剂型系指某一药物的具体品种
E、阿司匹林片、扑热息痛片、麦迪霉素片、尼莫地平片等均为片剂剂型
10.关于剂型的分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溶胶剂为液体剂型
B、软膏剂为半固体剂型
C、栓剂为半固体剂型
D、气雾剂为气体分散型
E、气雾剂、吸入粉雾剂为经呼吸道给药剂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