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卫生保健常规管理
幼儿园卫生保健制度(10篇)

幼儿园卫生保健制度近年来,我国幼儿园规模逐渐扩大,人数也越来越多,幼儿园的卫生保健工作显得格外重要。
保障幼儿的身体健康不仅是一项法律责任,也是做好幼儿教育工作的必要条件之一。
那么,如何建立一套科学、有效的幼儿园卫生保健制度呢?一、按照国家规定建立幼儿园卫生保健制度为了保障幼儿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我国制定了《幼儿园卫生保健规范》等相关法规和标准,这些规定应成为各类幼儿园卫生保健制度的基础。
幼儿园应按照国家制定的卫生保健规范,建立完善的卫生保健制度,不断改进和提高卫生保健工作质量。
二、加强幼儿园环境卫生管理幼儿园环境卫生是卫生保健工作的重点,特别是对保育婴幼儿的幼儿园来说更是如此。
建立整洁、卫生的幼儿园环境是幼儿园保健保障的前提。
应采取有效的措施,保证各类卫生设施和器具的正常运转、定期清洁消毒,要求全体员工统一着装,严格管理职员接触幼儿的卫生环节。
三、密切幼儿园和家长之间的沟通家长是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的重要力量,应该密切配合与幼儿园合作,共同推进幼儿卫生保健工作。
在幼儿园的卫生保健工作中,增加家长的参与,让家长全程跟进其子女的卫生健康状况,了解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的进展,让其感受到幼儿园为争取每一个孩子的健康而做的努力。
四、注重幼儿园人员的卫生教育培训幼儿园人员是幼儿园卫生保健的关键人物,教育他们关于卫生保健的重要性,提高其卫生保健知识水平,将是卫生保健制度健康健好运转的重要保障。
幼儿园可以组织专业人士,或者通过学习培训、信息交流等方式进行幼儿园人员的卫生保健知识学习,让其对卫生保健工作有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更为高效地维护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
五、建立幼儿园卫生保健档案针对每个孩子制定个性化的卫生保健计划非常重要,尤其对于幼儿。
建立幼儿园的卫生保健档案,纪录幼儿的身高、体重、牙齿状况、听力视力等方面的情况,也要记录出生到幼儿园的历程、过程。
这些资料可以为幼儿是否异常抱病、进行卫生保健干预方式和监控结果评估等工作提供有力依据,更好的保障孩子们的健康成长。
幼儿园卫生保健制度、规范及预案

幼儿园卫生保健制度、规范及预案一、幼儿园卫生保健制度1. 晨检制度幼儿园应严格执行晨检制度,每日早晨对入园的幼儿进行健康检查,包括体温测量、观察幼儿的精神状态、询问幼儿的身体状况等。
如有异常情况,应及时通知家长并采取相应措施。
2. 卫生消毒制度幼儿园应定期对教室、玩具、餐具等进行清洁消毒,确保幼儿活动的环境干净卫生。
同时,应加强对幼儿个人卫生的教育,培养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
3. 食品安全制度幼儿园应严格执行食品安全制度,确保幼儿的饮食安全。
应定期对食堂进行卫生检查,对食品原料进行严格把关,杜绝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
4. 传染病预防制度幼儿园应建立健全传染病预防制度,对传染病的发生、传播、控制等方面进行严格管理。
一旦发现传染病病例,应及时采取隔离措施,并通知家长。
5. 幼儿健康管理制度幼儿园应定期对幼儿进行健康检查,建立幼儿健康档案,及时了解幼儿的身体状况,对有特殊需要的幼儿提供个性化的健康管理服务。
二、幼儿园卫生保健规范1. 幼儿日常卫生幼儿园应教育幼儿养成良好的日常卫生习惯,包括勤洗手、勤剪指甲、不随地吐痰等。
同时,应定期组织幼儿进行体育锻炼,增强幼儿的体质。
2. 教室卫生幼儿园应保持教室的整洁卫生,定期进行教室的清洁消毒,确保教室空气质量。
同时,应合理布局教室,保持教室的通风换气。
3. 食堂卫生幼儿园应严格执行食堂卫生规范,确保食品的加工、储存、供应等环节的卫生安全。
同时,应定期对食堂工作人员进行卫生培训,提高食堂工作人员的卫生意识。
4. 玩具卫生幼儿园应定期对玩具进行清洁消毒,确保玩具的卫生安全。
同时,应避免使用容易破碎、含有小零件的玩具,防止幼儿误食造成安全事故。
三、幼儿园卫生保健预案1. 传染病疫情应急预案幼儿园应建立健全传染病疫情应急预案,一旦发现传染病病例,应及时采取隔离措施,并通知家长。
同时,应加强传染病防控知识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幼儿和家长的防范意识。
2. 食物中毒应急预案幼儿园应制定食物中毒应急预案,一旦发生食物中毒事故,应及时采取救治措施,并通知家长。
幼儿园卫生保健内容及管理措施

幼儿园卫生保健内容及管理措施一、幼儿园卫生保健内容1. 个人卫生幼儿园的每个孩子都应该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
主要措施包括:•每日清洁:幼儿园应该定期清洁和消毒所有的工具、设备和玩具,每天对幼儿园进行清洁和通风。
•洗手:学校应该设置洗手间,并鼓励孩子在特定场合、如吃饭、上厕所后及时洗手。
同时,也应该指导孩子正确洗手的方法。
•常规筛查:通过健康管理档案、观察和常规体检等方式,对每个孩子的身体状况进行监控和筛查,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及时处理。
2. 环境卫生幼儿园必须要保证幼儿的安全和卫生。
主要措施包括:•空气质量:室内要保持通风良好,空气流通,对室内使用的清洁剂进行合理配比。
•垃圾处理:学校应该制定合理的卫生处理计划,保持室内、室外的环境卫生,及时清理垃圾。
•水源管理:确保安全饮用水源的质量,每天对桶装水进行定期更换和消毒。
•绿化环境:幼儿园内的绿化植物应该得到合理的管理和养护,保证环境的舒适度和美观度。
3. 疾病预防幼儿园应该针对儿童易感疾病,制定合理的疾病预防计划。
主要措施包括:•疫苗接种:学校必须要监督、鼓励和推动儿童按照规定的时间、按照规定的接种疫苗种类按时接种。
•疾病预防:在儿童接种疫苗的同时,幼儿园还应该制定合理的疾病预防计划,及时周密执行。
•体检:学校应该定期或不定期进行健康体检,并做好相关记录和跟踪。
二、幼儿园卫生保健管理措施1. 管理制度幼儿园应该建立合理的卫生保健管理制度,明确卫生保健工作的职责分工,规定其任务和工作方法。
2. 管理人员幼儿园应该配备具有相对应职业背景的医护人员,也要求学校中的管理人员,要有足够的卫生保健知识和管理经验,在日常管理和卫生保健工作中做好相应的管理。
3. 健康津贴为了提高幼儿园员工保持良好卫生习惯的积极性,学校可以制定相应健康津贴制度,奖励那些做得好、执行好卫生保健工作的教职工。
4. 检查监管学校应该对卫生保健工作进行日常巡查和监管,建立安全监卫机制,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并给予相应的处理。
幼儿园日常卫生保健工作班级管理幼儿园卫生保健的内容

幼儿园日常卫生保健工作班级管理幼儿园卫生保健
的内容
幼儿园日常卫生保健工作班级管理的内容包括:
1. 班级环境卫生保持:确保班级环境整洁,包括地面、桌椅、玩具等的清洁和消毒工作。
2. 班级空气质量保障:保持良好通风,定期打开窗户进行通风换气。
3. 常规体温测量:每天对幼儿进行体温测量,确保及时发现并处理有发热症状的幼儿。
4. 手部卫生教育:定期教育幼儿正确洗手方法,养成勤洗手的良好习惯。
5. 病儿隔离:发现幼儿有疾病症状时,及时隔离并及时告知家长,确保其他幼儿不受
感染风险。
6. 班级餐具卫生保障:保证餐具的清洁和消毒,确保幼儿用餐的安全卫生。
7. 室内外卫生常规:定期对教室、卫生间等进行清洁和消毒,保持幼儿园整体卫生环
境的良好。
班级管理幼儿园卫生保健的内容主要是确保班级环境的清洁和卫生、监测幼儿的健康
状况、开展健康教育等工作,通过这些工作确保幼儿的健康与安全。
同时,还需要与
幼儿家长进行紧密联系,及时告知幼儿的健康情况,并做好保健卫生相关的交流和宣
传工作。
幼儿园卫生保健制度(7篇)

幼儿园卫生保健制度(7篇)为了确保幼儿园的卫生问题没有纰漏,需要制定管理制度来规范执行。
什么样的制度才是有效的呢下面是由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幼儿园卫生保健制度模板7篇,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幼儿园卫生保健制度(篇1)1、每天晚上要认真清理教室。
每周五大扫除1次,彻底搞好班上和包干区的卫生。
每天都要对幼儿生活的环境进行消毒。
2、幼儿玩具每周用0.3%的消毒水泡15分钟,书籍阳光下晒1小时。
3、保持室内外清洁、空气流通,每日早晨、下午起床后开窗换气。
4、班上活动室每天擦地1—2次。
周五用消毒水拖地1次。
5、桌椅柜每天擦1—2次,电风扇每周擦1次。
6、班上睡室每天擦地1—2次,每天擦地1次。
7、周托、月托幼儿夏天每天洗澡1次~2次,春秋天每周洗澡1次,女孩子头发每周洗1次,男孩子每周洗1次~2次。
每周剪指甲1次,每两周剪脚趾甲1次。
8、枕巾每周洗1次,毛巾被、被子、床单每月洗1次。
夏天每天换衣服1次~2次,冬天内衣裤每天换1次。
9、每天用紫外线消毒灯消毒1次睡室和活动室,每次30~40分钟,(幼儿不在场时)。
10、幼儿饭前便后要用肥皂洗手。
开饭前要抹桌子。
夏天午睡前要洗脸洗脚。
幼儿园卫生保健制度(篇2)一、健康检查制度1、入园检查。
儿童入园前务必进行体格检查,验乙肝五项、血色素,体检合格后方可办理入园手续,同时了解幼儿的接种史、疾病史、传染病史、家族史、过敏史及生活习惯等。
2、定期健康检查制度。
每年为在园幼儿体检一次。
按要求每学期测体重两次、身高、视力、头围各一次,并对幼儿体格发育状况进行分析评价,及时将检查结果和评价状况向家长反馈,同时督促家长对患有龋齿、视力不良、贫血、沙眼等疾病的幼儿进行矫治,并向幼儿园及时带给反馈治疗状况。
3、晨检及全日健康观察制度。
在班教师认真做好一摸:有无发烧;二看:咽部、皮肤和精神;三问:饮食、睡眠、大小便状况;四查:有无携带不安全物品,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4、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做好常见病、传染病的预防工作,发现传染病及时隔离、治疗、消毒。
幼儿园卫生保健制度(3篇)

幼儿园卫生保健制度是为了保障幼儿的健康、安全,促进幼儿园环境卫生和预防传染病的传播而设立的一套规范性措施和管理制度。
常规的幼儿园卫生保健制度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 幼儿健康管理:定期进行幼儿健康体检,记录幼儿的身高、体重等基本生长状况,及时发现和处理幼儿的健康问题,如早期发现和隔离传染病患儿,定期检查口腔卫生情况等。
2. 幼儿园环境卫生管理:保持教室、活动室和公共区域的清洁卫生,定期清理和消毒教具、玩具等,保障幼儿园环境的卫生和安全。
定期检查室内空气质量,预防霉菌滋生等。
3. 食品安全管理:确保食品的质量安全,严格按照食品卫生要求准备和保存食物,避免食物中毒和传染病的发生。
合理搭配餐食,提供营养均衡的食物,加强食品卫生意识教育和培训。
4. 传染病预防和控制:定期进行健康教育和宣传活动,提高幼儿和家长的疾病预防意识,加强个人和环境卫生,减少传染病的发生。
及时隔离和处理感染病例,报告疾病疫情,加强与卫生部门的联络和合作。
5. 应急管理:建立幼儿园应急预案,应对突发事件和紧急情况,保障幼儿的安全和救援工作。
配备急救设备和药品,并有专业人员进行急救培训。
幼儿园卫生保健制度的实施,需要幼儿园管理者和教师的积极参与和落实,家长们也应积极配合和参与,共同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幼儿园卫生保健制度(2)的建立对维护幼儿身体健康、促进幼儿全面发展非常重要。
以下将就幼儿园卫生保健制度的内容和实施进行详细阐述。
一、卫生保健制度的制定1.法规依据:幼儿园卫生保健制度的制定需参照有关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儿童福利法》等相关规定,确保幼儿园卫生保健制度的合法性和合规性。
2.制度目标:幼儿园卫生保健制度的目标是保障幼儿的健康和安全,提高疾病预防和卫生保健知识普及率,提高全员的卫生素养,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3.制度内容:幼儿园卫生保健制度包括幼儿园内部环境卫生、幼儿园卫生设施设备的管理、幼儿卫生保健知识普及和宣传、疾病预防控制、传染病防治等内容。
幼儿园卫生保健管理制度(5篇)

幼儿园卫生保健管理制度是保障幼儿园环境卫生和幼儿身体健康的一套管理规范和流程。
它包括以下方面的内容:1. 环境卫生管理:包括清洁、通风、消毒等环境卫生工作。
要求保持幼儿园室内外环境清洁,定期消毒,保证幼儿的居住环境安全、卫生。
2. 餐饮卫生管理:包括食材采购、饭菜烹饪、餐具保洁等方面。
要求食材新鲜、卫生,烹饪过程规范,餐具清洗消毒彻底,确保幼儿的饮食安全。
3. 疾病预防控制:包括疫苗接种、传染病预防控制等方面。
要求幼儿接种规定的疫苗,定期检查幼儿的健康状况,发现患病儿童及时隔离,控制传染病的蔓延。
4. 健康教育:包括幼儿个人卫生习惯培养、安全常识教育等方面。
要求教育幼儿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学习安全常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5. 健康档案管理:包括幼儿健康信息存档、体检记录等方面。
要求建立每个幼儿的健康档案,及时记录体检结果,追踪幼儿健康状况。
以上是幼儿园卫生保健管理制度的基本内容,通过有效的管理,能够保障幼儿园幼儿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
幼儿园卫生保健管理制度(2)是为了确保幼儿园内的环境卫生、食品安全和儿童健康而制定的规章制度。
以下是一些可能包含在幼儿园卫生保健管理制度中的内容:1.卫生设施与设备要求:规定幼儿园的教室、厕所、饮水设备等卫生设施的要求,包括清洁与消毒频率、设备维护等内容。
2.环境卫生管理:规定幼儿园内的地面、墙壁、窗户等清洁管理要求,如定期清理垃圾、消毒等。
3.食品安全管理:制定幼儿园食品采购、存储、加工和供应等方面的规定,包括确保食品的质量和卫生安全;同时制定适合幼儿的饮食计划。
4.儿童健康管理:规定幼儿健康检查的时间和频率,对于健康问题的处理和儿童生病的管理等。
5.传染病防控管理:规定幼儿园的传染病防控措施,包括儿童健康证明的要求、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疫苗接种等内容。
6.突发事件管理:规定幼儿园在突发事件(如火灾、地震等)发生时的应急预案和管理措施。
7.卫生保健人员管理:确定幼儿园的卫生保健管理人员的要求、岗位职责和培训计划。
幼儿园卫生保健制度 10篇

幼儿园卫生保健制度 10篇幼儿园卫生保健制度1一、合理的生活制度是保证儿童身心健康的重要因素,要根据不同年龄的幼儿生理特点,合理地安排幼儿一天的生活内容。
二、营养膳食制度1、幼儿进餐要求:(要求家长积极配合)(1)幼儿规范洗手后中班、大班直接取饭入座就餐,保证洗手后进餐不等待。
小托班、小班由当班教师分发。
(2)培养幼儿良好的饮食习惯:不挑食、不洒饭菜、不剩饭菜、吃完自己的一份饭菜。
(3)餐后正确使用餐巾和餐纸擦嘴,用温开水漱口。
(4)餐后组织幼儿散步,散步时不宜做剧烈活动。
(5)中班下学期开始可用筷子就餐,且注意安全。
2、饮水常规(1)早晨幼儿入园时,水杯应及时从消毒柜中取出放在水杯架上,防止尘土落入。
(2)饮水机应有温热适宜、数量足够的开水,保证开水供应。
(3)小班上学期幼儿可坐在座位上由教师或保育员给每人杯中倒适量的水,小班下学期和中大班幼儿自己接水喝。
要掌握幼儿饮水量,提醒幼儿及时饮水,保证每个幼儿足够的饮水量。
不得限制幼儿饮水的次数。
三、体检检查制度(一)新生入园体检制度所有新生或转学生必须持当地妇幼保健机构入园体检表按项目进行健康检查,体检合格后方可入园。
做好新生体检的统计和分析工作,及时筛查出体弱儿(如肥胖、营养不良、贫血等),列入体弱儿专案管理。
了解新生的疾病史、传染病史、过敏史和生活习惯,做好特殊疾病(如哮喘、癫痫、皮肤过敏、习惯性脱臼等)的登记工作,便于保健员和班级教师对其特殊的观察和护理。
(二)幼儿定期体检制度全园每位幼儿均建立健康档案(包括体检表、预防接种证)。
本园按要求每学期测量体重两次、测身高和视力各一次。
每年当地社区卫生院为全园幼儿体检一次。
及时对幼儿体格发育情况进行分析评价,并将检查结果和评价情况向家长反馈,同时督促家长对患有龋齿、视力不良、贫血、沙眼等疾病的幼儿进行矫治,并及时提供治疗反馈信息。
(三)坚持晨检和全日观察制度幼儿园生活制度、科学安排幼儿的一日生活作息时间,保证每日游戏、户外活动、体锻等时间;保证幼儿有足够的午睡、午餐、休息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