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阅读理解答案

合集下载

古代诗歌仲殊《望江南》阅读练习及答案(四川德阳2022届高三下4月二模)

古代诗歌仲殊《望江南》阅读练习及答案(四川德阳2022届高三下4月二模)

四川省德阳市2022届高三下学期4月第二次诊断考试(二)古代诗歌阅读(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4~15题。

望江南仲殊成都好,蚕市趁遨游。

夜放笙歌喧紫陌,春邀灯火上红楼,车马溢瀛洲。

人数后,茧馆喜绸缪①。

柳叶已饶烟黛细,桑条何似玉纤柔,立马看风流。

【注】①绸缪,本指情意殷勤、缠绵,这里指蚕茧丰收的喜悦。

14.下列对内容和手法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起首二句,强调成都好就好在蚕市开放的时节,“趁遨游”即乘兴遨游,传达出词人遨游的陶醉。

B. “夜放”三句,从视觉和听觉角度写出成都蚕市好的具体内容,“溢”字写尽车马繁多人流簇拥。

C. “人散后”,镜头一转,蚕市依然喧嚣,街市的热闹,变之为“茧馆”蚕工们对蚕茧丰收的喜悦。

D. “柳叶”“桑条”句,虚实结合,“柳叶”“桑条既是实景,又是指蚕女、缫丝女工的容貌姿态。

15.请结合全词具体分析这首词的对比手法。

(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16.补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1)孔子在《论语》中对“学”与“思”的关系辩证论述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逍遥游》中写宋荣子看淡了世间的荣辱,不会因为外界的评价而改变自己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次北固山下》中,王湾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来揭示时序变迁、新旧交替这一自然规律。

14.(3分)C(“蚕市依然喧嚣”有误。

“人散后”表明蚕市已经结束。

)15.(6分)①大景与小景对比。

上片写蚕市交易时候的大场面,灯火通明,车水马龙;下片着意写茧馆里的小镜头。

②动景与静景对比。

上片描写的场景欢声笑语,突出“喧”和动,下片突出寂和静。

《江南的冬景》阅读训练及答案解析

《江南的冬景》阅读训练及答案解析

江南的冬景郁达夫①凡在北国过过冬天的人,总都道围炉煮茗,或吃煊羊肉,剥花生米,饮白干的滋味。

而有地炉,暖炕等设备的人家,不管它门外面是雪深几尺,或风大若雷,而躲在屋里过活的两三个月的生活,却是一年之中最有劲的一段蛰居异境;老年人不必说,就是顶喜欢活动的小孩子们,总也是个个在怀恋的,因为当这中间,有的萝卜,雅儿梨等水果的闲食,还有大年夜,正月初一元宵等热闹的节期。

②但在江南,可又不同;冬至过后,大江以南的树叶,也不至于脱尽。

西北风间或吹来,至多也不过冷了一日两日。

到得灰云扫尽,落叶满街,晨霜白得象黑女脸上的脂粉似的清早,太阳一上屋檐,鸟雀便又在吱叫,泥地里便又放出水蒸气来,老翁小孩就又可以上门前的隙地里去坐着曝背谈天,营屋外的生涯了;这一种江南的冬景,岂不也可爱得很么?③我生长江南,儿时所受的江南冬日的印象,铭刻特深;虽则渐入中年,又爱上了晚秋,以为秋天正是读读书,写写字的人的最惠节季,但对于江南的冬景,总觉得是可以抵得过北方夏夜的一种特殊情调,说得摩登些,便是一种明朗的情调。

④江南的地质丰腴而润泽,所以含得住热气,养得住植物;因而长江一带,芦花可以到冬至而不败,红叶也有时候会保持得三个月以上的生命。

象钱塘江两岸的乌桕树,则红叶落后,还有雪白的桕子着在枝头,一点一丛,用照相机照将出来,可以乱梅花之真。

草色顶多成了赭色,根边总带点绿意,非但野火烧不尽,就是寒风也吹不倒的。

若遇到风和日暖的午后,你一个人肯上冬郊去走走,则青天碧落之下,你不但感不到岁时的肃杀,并且还可以饱觉着一种莫名其妙的含蓄在那里的生气;“若是冬天来了,春天也总马上会来”的诗人的名句,只有在江南的山野里,最容易体会得出。

⑤江南河港交流,且又地滨大海,湖沼特多,故空气里时含水分;到得冬天,不时也会下着微雨,而这微雨寒村里的冬霖景象,又是一种说不出的悠闲境界。

你试想想,秋收过后,河流边三五家人家会聚在一道的一个小村子里,门对长桥,窗临远阜,这中间又多是树枝槎丫的杂木树林;在这一幅冬日农村的图上,再洒上一层细得同粉也似的白雨,加上一层淡得几不成墨的背景,你说还够不够悠闲?若再要点景致进去,则门前可以泊一只乌篷小船,茅屋里可以添几个喧哗的酒客,天垂暮了,还可以加一味红黄,在茅屋窗中画上一圈暗示着灯光的月晕。

白居易《忆江南》李煜《望江南》阅读答案对比赏析

白居易《忆江南》李煜《望江南》阅读答案对比赏析

白居易《忆江南》李煜《望江南》阅读答案对比赏析
【阅读理解题目】:
忆江南白居易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望江南李煜①
闲梦远,南国正芳春。

船上管弦江面绿,满城飞絮混轻尘。

忙杀看花人。

[注]①作此词时,李煜已亡国入宋,身在开封。

相关试题及阅读答案
(1)从开头两句与其余句子的关系看,这两首词在结构上有什么共同特点?请结合原词简要分析。

(3分)
(2)分析两首词抒情上的不同特点。

(4分)
阅读答案
(1)两首词都是先总起后具体描写。

(1分)白词开篇紧扣“忆”字(或“好”字),总提一笔,然后具体描写耀眼的红日、“红胜火”的江花、“绿如蓝”的江水;(1分)李词开篇从“闲梦”起笔,紧扣“春”字,然后具体勾勒春江、乐声、飞絮、清尘和看花人。

(1分)
(2)白诗借景抒情,(1分)借江南春天美好的景色,表达自己对江南春天的赞美和思念之情;(1分)李词以乐景写哀情,(1分)梦中的故国春色越美,越反衬作者对故国的思念和现实生活的凄楚。

(1分。

江南的古镇阅读答案

江南的古镇阅读答案

江南的古镇阅读答案【原文】江南的古镇要研究江南的文化历史,就不可以不读江南的古镇。

倘若把整个江南比作一部委宛柔丽、行云流水般的乐章,那么古镇就是一个特别出色的乐段。

当你观光了一座座江南的古镇后,就会惊诧地发现,这些古镇的设置是那么的规整,一条清流从远处俊逸而来,又从这里委宛流去,缠绵缠绵处就是一座古镇。

若是说长江黄河是孕育华夏文明的摇篮,那么一条条委宛曲流就是滋润古镇文明的清泉。

穿越来往的舟舸,举帆落帆,扬桨收桨之间,就把一座古镇同整个江南人文大背景勾织得异样的和睦熨贴。

街道一律临河铺筑,两排斥挤挨挨的房子把天空夹出修长的一条,有一排房子干脆就是半间建在河面上的吊脚楼,足可见其对水的依傍。

青石板的街面,被千万双脚打磨得发亮,把一段邈远的历史融凝进去,却不留一丝印迹。

古街虽窄小,却其实不失之于平直简洁,一条条幽静的巷子细弄,一头勾联着古街,一头波折波折地延长过去,把整个一座古镇引宕得一波三折,有了音乐的节律。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那绵长清丽的诗意就该由古镇的巷子里演绎出来。

而夜卧古镇的吊脚楼上,听橹音从远处飘来,又从你枕下飘向远方,载去你的联想和向往。

一座座“如虹饮水”的石拱桥,巧连妙钩,宛如一帧行草书法,笔墨淋漓之间,有一缕墨韵连接着,组成了整体的韵律和完满。

对一条条流浪的远舟来说,那古镇就是一处驿站。

白日,他们在河流里经历了风与浪的格斗,在斜阳西下,落霞铺彩之时,挟着唱晚的渔歌,沾着浪尖的飞沫,泊进古镇沉静的港湾里。

那掌舵的老大或拉纤的汉子便循着窄窄的石级慢慢地走上来,在古街上散步一下,舒张舒张疲备的身躯。

而后在临河的一爿小酒店里坐下来,沽一壶酒,买两碟菜,慢吞吞地喝,把余下的一丝精力蘸着浓浓的酒液,直喝到酥酥的微醉,而后枕着古镇的安静熟睡一夜,蓄养出勃勃的精力,再供明日的风波去销蚀。

明日行程的终点或许仍是一座古镇,就那么山一程水一程地流浪过去,一座座的古镇就钩连着他们的今日、明日和后天,在时空的坐标轴上,古镇就钩画出他们一条条生命的曲线。

孟浩然《送杜十四之江南》阅读练习及答案.doc

孟浩然《送杜十四之江南》阅读练习及答案.doc

孟浩然《送杜十四之江南》阅读练习及答案第一篇:《送杜十四之江南阅读答案》送杜十四之江南阅读答案(1)这首诗以谁的口吻,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2)情景交融是古诗词写作上的特色。

请联系诗中“春江正渺茫”作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10.(1)答:以送者对行人的口吻,表达了作者与友人离别时,怅然凄苦的思想感情。

(2)答:“春江正渺茫”写春江烟云迷漫,辽远而又含混,一如离人迷茫无奈的心绪,景中有情,情在景中,情景交融。

第二篇:《初二语文月考试卷及答案》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装………………订…………………线…………………………………………………………八年级语文试题(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一、积累与运用(30分)1.根据拼音在田字格内写出相应的汉字。

(4分)一条蜿yán 的小路沿着山脚向山顶缓缓爬升,春便肆意地在路旁铺展开来:奇jué的树干或弯或直,娇艳的花朵盛满仙露琼jiāng ……人们便不禁惊愕于春之伟力了。

向上,向上,这或许正是春天生机蓬勃的秘jué吧!2.下列标点学班姓名学号_______ 试场号_________密封线内不要答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记承天寺夜游》选自《东坡志林》(中华书局1981年版)。

B.现代文坛巨匠茅盾的代表作以《子夜》为题是别有深意的。

C.我觉得,这不就是唐诗中所说的“入云深处亦沾衣”吗?D.观众不知道春晚总导演哈文今年会有怎样的创意。

3.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大年初一上映的影片《狼图腾》火了,不少人趋之若鹜,赶往影院一睹草原狼的风采。

....B.李老师在讲课时总是妙语连珠,简直让同学们目不暇接。

....C.春天,实验初中校园里树木葱茏,鸟语花香,令人心旷神怡。

....D.你在学习时遇到什么难题可以尽管问我,我一定不吝赐教。

中考现代文阅读《江南的春天》答案及解析

中考现代文阅读《江南的春天》答案及解析

【中考现代文阅读答案及解析】江南的春天陈荣力①持续的阴雨,让江南的春天有点姗姗来迟。

②其实,人们对每个春天的感受都是不一样的。

记得第一次强烈感到春天扑面而来的,是四十余年前的那个三月。

那时我正在浙东杭州湾畔的一个乡村供销站上班,来回途中要穿过一个村庄和一大片江南的田野。

村庄有粉墙瓦舍、修竹桃杏,有短巷石径、小院篱笆;田野有河流蜿蜒、田塍阡陌,有青山远隐、岸柳斜逸。

许是囿于上下班的匆忙,往日,对江南乡村的这般景致我多是熟视无睹。

而那天早上当我一踏上穿越田野的土路时,一阵近乎沸腾的蛙鸣声如波涛一般向我卷来。

咯咯咯,咕咕咕,咯咯咕,咯咕咯咕……正是仲春稻秧鹅黄半绿的时机,那暴雨骤落、万锅齐沸的蛙鸣,几乎来自每一寸水田、每一截沟渠、每一滩泥洼、甚至每一缕目光和呼吸。

清晨的阳光照在秧苗上,连着那铺天盖地的蛙鸣,整个田野都恍如一层嫩绿的薄毯绒绒起伏、软软沉浮。

③春天第一次在我十八岁的生命里烙下华美的印记,定格成湿漉漉的底片。

而那铺天盖地的蛙鸣声,如春天的歌唱和宣言,是如此的鲜亮、如此的蓬勃、如此的溢满生机和活力。

声音——春天的声音,也成为我真切认知春天的第一个关键词。

④又一次为春天所感动和震撼的是几年后的一个下午,我骑车到一个海涂农场送货。

从上世纪六十年代后期起,经过二十多年肩挑车推,那时我老家的杭州湾畔已围起了近三十万亩的涂地。

以老浙东海塘为界,塘外那三十来万亩的涂地,春种油菜,秋收棉花,堪称浙东的“北大仓”。

⑤那天当我吃力地将车蹬上海塘,歇息时不经意抬起头,刹那间,我被深深地震慑和惊呆了。

那是一幅怎样宏伟、浩大、摄人心魄的巨卷啊!但见海塘外几万亩的油菜花如金黄的海洋向天的尽头无穷连绵,没有树木,没有建筑,甚至看不见一只飞鸟。

田畴之上、天地之间,有的只这一片广袤得连天接云、浓烈得让人窒息..的金黄。

风从海边吹过来,天际尽头一缕金黄缓缓起伏、慢慢滚动。

那金黄的起伏滚动愈来愈大、愈来愈浓,很快凝成道、连成块、涌成云,转眼间那金黄就卷成金色的波涛、掀起金色的骇浪了……⑥都说江南的春天多是小家碧玉的纤丽和精致,倘若你也看到过江南的田野上几万亩油菜花连天接云、大气怒放的春天,那么我相信你肯定会为这种说法感到羞愧的。

阅读理解题及答案忆江南阅读理解题及答案

阅读理解题及答案忆江南阅读理解题及答案

阅读理解题及答案忆江南阅读理解题及答案《忆江南》阅读原文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忆江南》阅读题目7.请用自己的语言描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的画面。

(2分)8.这首词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可从文中的哪两个字看出来(3分)《忆江南》阅读答案7.春天来了,在阳光的照耀下,江边的花开得比火还要红,碧绿的江水像靛草那么蓝,江水是多么清澈啊!(“日出”“春来”是互文的修辞,描写时没表现出来的扣1分,写出来了,并且语言流畅的得2分。

)8.本首词概括而形象地写出了江南的春景,表达了词人对江南春天的喜爱、赞美、眷恋之情。

(2分)可从文中的“忆”“好”两字看出来。

(1分)《忆江南》阅读译文江南是个好地方,那里的风景我熟悉。

日出时,江中的滚浪比火还红艳,春天里,一江绿水仿佛被蓝草浸染。

怎能让人不常常思念美好的江南《忆江南》阅读赏析古语云,言而无文,行而不远。

白居易的忆江南词从写成,流传至今,已是一千多年,而且还将一直流芳百世,那么这寥寥数语,文在何处如何能行如此之远呢白居易曾经担任杭州刺史,在杭州呆了两年,后来又担任苏州刺史,任期也一年有余。

在他的青年时期,曾漫游江南,旅居苏杭,应该说,他对江南有着相当的了解,故此江南在他的心目中留有深刻印象。

当他因病卸任苏州刺史,回到洛阳后十二年,他六十七岁时,写下了这三首忆江南,可见江南胜景仍在他心中栩栩如生。

要用十几个字来概括江南春景,实属不易,白居易却巧妙地做到了。

他没有从描写江南惯用的花、莺着手,而是别出心裁地从江为中心下笔,又通过红胜火和绿如蓝,异色相衬,展现了鲜艳夺目的江南春景。

异色相衬的描写手法,在大诗人杜甫的诗里常常可见,如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两种不同的颜色互相映衬,使诗意明丽如画。

白居易走的也是这条路,从他的诗里也可见端倪,夕照红于烧,晴空碧胜蓝、春草绿时连梦泽,夕波红处近长安、绿浪东西南北水,红栏三百九十桥。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阅读答案附全诗赏析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阅读答案附全诗赏析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阅读答案附全诗赏析【阅读理解题目】:江南逢李龟年杜甫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注:①李龟年是唐朝开元初年的著名歌手,常在贵族豪门歌唱。

杜甫少年时才华卓著,常出入于岐王李范和秘书监崔涤的门庭,得以欣赏李龟年的歌唱艺术。

③崔九:就是崔涤,当时担任殿中监。

李龟年:唐朝开元、天宝年间的著名乐师,擅长唱歌。

因为受到皇帝唐玄宗的宠幸而红极一时。

“安史之乱”后,李龟年流落江南,卖艺为生。

岐王:名李范,唐玄宗的弟弟,被封为岐王。

他爱好文学,喜欢结交文人墨客。

寻常:平常,经常。

崔九:名崔涤,因为在兄弟间排行第九,所以得名。

崔九曾任秘书监,是唐玄宗的宠臣。

堂:府中,家中。

几度:多次。

落花时节:这里是指暮春三月。

君:指李龟年。

相关试题及答案1.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答:对开元盛世的无限怀念,对国运衰微的现实的无限感慨和自身身世飘零的深切感伤。

2.“落花时节”有什么特殊含义?答:比喻国运衰微,人生落魄,盛时不再。

(不只是写景。

不仅点明暮春时令,而且隐喻着彼此飘零、社会动乱、民生凋敝等家国之情。

)3.对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一诗分析有误的一项是(C)。

A.诗的前两句中,“寻常见”“几度闻”,既写出李、杜交往之密、友谊之深,又从一个侧面表现“开元盛世”的繁华。

B.诗的最后一句中,“落花时节”比喻诗人和李龟年潦倒凄凉的处境和唐王朝国运的衰落。

C.诗的前两句叙事,后两句直抒胸臆,全诗运用映衬对照的手法来凸现主题。

D.全诗既流露出对“开元盛世”的留恋,又流露出“风景依旧,人事全非”的感慨。

4.赏析后两句诗的表现手法及思想感情。

答:表现手法:用江南美景反衬离乱世事和沉沦身世。

思想感情:抒发对时世之凋敝丧乱与人生凄凉飘零的感慨之情。

5.赏析后两句诗的表现手法及思想感情。

(2分)答:表现手法:用江南美景反衬离乱世事和沉沦身世。

思想感情:抒发对时世之凋敝丧乱与人生凄凉飘零的感慨之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南阅读理解答案
五、阅读下文,完成16-20题。(18分)
江南 江南
①这个春天,我总是想起江南。
②想起江南暗香浮动的油菜田,高过人头的油菜花,花间盈耳
的蜂鸣虫吟。我行走于花间,循着声音寻找劳作的妈妈。青青田埂上,
我忘情地追逐一只只粉蝶,我咯咯的笑声惊落了流金的花雪。我仰起
花一样绽放的笑脸,任粉嫩的花枝柔情地拂过我的头发和面颊,风中
传来水声、鸟鸣、妈妈吴侬软语的低唤。
③江南的春天有数不清的燕子,爱贴着地争飞。那轻俊的燕子
总在绿草初萌,河水初涨时如期而至。燕儿们带着江南的绚烂和温暖,
回到去年的檐下,轻轻地,呢喃着时光、往事和情语,翩然轻拂花梢,
翠尾分开红影。燕子是江南窗格里流丽的文字和音符,每一次顾盼与
流转都是我怦然心动的记忆。
④江南雨总是随风潜入夜,丝丝缕缕。凤老鹰雏,雨肥梅子的
暮春和初夏,蒙蒙烟雨把秧田怀里的翠墨泡开,酽酽的一汪,在水田
素色的宣纸上蔓延……雨后黄昏,蛙声便从新禾上浮起来,鲜活地敲
打我兴奋的耳鼓。
⑤“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是谁的妙语,涵盖了江南一
个夏天的风景。六月,明朗火热的六月,皓腕凝霜雪的江南女儿,荡
舟藕花深处,采莲,嬉闹,无休止地歌唱,唱至红日西沉,再“小荷
障面避斜晖,分得翠阴归”。
⑥其实,这些关于江南的情景,都取自我信马由缰的想象。
⑦我不是江南人,但一生注定与江南结缘。幼时的我常常沉浸
在书海里,读古诗十九首,读唐诗,读宋词,读元曲,江南是诗词中
永恒的意象。一天早晨,我走近白居易,轻声低吟“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忽然觉
得一朵花正于唇齿之间悄然开放,鲜润明萌的年华,我的整个童年都
明媚起来。
⑧从此,童年的湖水波光潋滟,童年的杨柳幕帘重重。飞红柳
绿的花荫里,我和小妹齐声朗诵贺铸的《青玉案》,父亲坐在竹椅里
静静地听着。“一川烟草,满城风雨,梅子黄时雨”,一阕终了,父
亲笑了,靠在椅背上,悠闲地看着空中来来往往的飞鸟流云。是因为
听到了我们成长的声音,还是被童声唤起的江南陶醉了?我一厢情愿
地认为是两者兼而有之。
⑨后来,我时常流连在老师的画室里,审视着那些着色清淡的
水彩画,画中的石桥、鸬鹚、乌蓬船和临水的楼宇。老师讲江南的渔
舟、江南的水行门、江南的吊角搂、江南的雕花窗格和青石小街。江
南的女人临河洗菜浣衣,江南的渔舟把沉睡的小镇唤醒……
⑩再后来,我真的走向江南。是一个晴朗而润湿的早晨,江南
起伏柔美的田野上,平铺着一层厚厚的金黄的油菜花,村落和远树都
浮在花海里。轻柔的风儿从车窗缓缓吹入,衣袖之间浸透幽香。江南,
江南,曾在思绪中翻滚不息的江南,终于潮水般地向我涌来。我睁大
眼睛,敞开心扉,让它注入我的灵魂。置身于四月的暖阳,我漫步喧
闹温情的街市,我品味精致无双的园林。那个黄昏,我与寒山寺相逢,
余音袅袅的钟声里,我涕泪如雨,
它是我厚厚书页间短短的一行文字呀!
○11江南,江南,这个多雨的江南,我无休止地想起你……
16.阅读第②-⑤段,依照提示,在方框内填写恰当的内容。(4
分)
田间花海图 → ① → ② → 荡舟采莲图
17.第⑦段划线句中“一朵花”指的是什么?(2分)
18.阅读全文,谈谈选文以“江南 江南”为题有什么好处?(4
分)
19.批注,是精读文章常用的一种方法,请从文中任选一个句
子加以赏析。(4分)
20.阅读下面一首词,结合第⑤段描写内容,说说它们有什么
异曲同工之妙?(4分)
如梦令
李清照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参考答案:
16.①江南飞燕图;②江南细雨图。
17.诗词中的江南。(或:描写江南的诗词。)
18.是行文的线索;采用反复的修辞手法,抒发作者对江南的
无比喜爱和向往之情。
19.示例:江南起伏柔美的田野上,平铺着一层厚厚的金黄的
油菜花,村落和远树都浮在花海里。赏析:这个句子中“铺”“浮”
字用得精炼、准确,很有表现力。“铺”字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油菜花
之多,范围之广;而“浮”字突出了村落和远树与金黄的油菜花融为
一体的美丽景象。
20.都写到了夏日黄昏,荷花丛中摇荡的扁舟,舟上游兴正浓
的女孩;同样都表现荡舟者身心愉悦、流连忘返的情态。
评分意见:第16题4分,答对一点给2分。
第17题2分。
第18题4分,答对一点给2分。
第19题4分,举例1分,赏析3分,酌情给分。
第20题4分,酌情给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