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锈钢退火修订版
304不锈钢氮化退火温度

304不锈钢氮化退火温度
304不锈钢是一种常用的不锈钢材料,它通常在800°C至900°C的温度范围内进行氮化退火处理。
氮化退火是一种热处理工艺,通过在高温下引入氮气,使材料表面形成氮化物层,从而改善材料的硬度、耐磨性和耐腐蚀性能。
在氮化退火过程中,304不锈钢的晶粒会细化,硬度会增加,从而提高材料的机械性能。
这种处理通常可以在800°C至900°C的温度下进行,持续时间取决于具体的工艺要求和材料厚度,一般为数小时。
需要注意的是,具体的氮化退火温度和时间应该根据具体的工艺要求和材料性质来确定,最好在实际操作中遵循相关的工艺规范和标准,以确保处理效果和材料性能的稳定性。
不锈钢光亮退火的若干问题

不锈钢光亮退火的若干问题1、不锈钢光亮退火的工艺目的及对炉子的要求1)消除加工硬化获取满意的金相组织光亮退火炉主要用来进行不锈钢在保护气氛下的成品热处理。
当使用性能要求不同时,对光亮退火后金相组织的要求就不同,光亮热处理的工艺也不同。
300系列奥氏体不锈钢典型的热处理工艺是固溶处理。
在升温过程中使碳化物溶入奥氏体,加热到1050~1150℃,适当保温一段短时间,使碳化物全部溶解于奥氏体,然后迅速冷却到350℃以下,得到过饱和固溶体即均匀的单向奥氏体组织。
这一热处理工艺的关键是快速冷却,要求冷却速度达到55℃/s,快速通过碳化物固溶后的再析出温度区(550~850℃)。
保温时间要尽量短,否则晶粒粗大,影响表面光洁度。
400系列铁素体不锈钢加热温度比较低(900℃左右),并较多采用缓冷获得退火软化组织。
马氏体不锈钢采用退火方式,还可采用分段淬火再回火的方式处理。
从上述可知300系列与400系列不锈钢在热处理制度上差异很大,要想获得合格的金相组织,就要求光亮退火炉的冷却段设备有很大的调节余地。
所以,现代先进的光亮退火炉,在其冷却段往往采用强对流冷却,设三个冷却段,可单独调节风量。
沿带钢的宽度方向又分三个区段,通过风量导流调节带钢宽度方向的冷却速度,控制板型。
不锈钢冷轧带钢热处理的另一关键问题是要求整根带钢在宽度、长度上组织都很均匀。
马弗式光亮退火炉采用大尺寸马弗管,从马弗管外部均匀地组织加热气流螺旋式环绕而过,使带钢均匀加热。
而要确保带钢沿长度方向的组织均匀,就要保持带钢在加热炉中的线速度不变。
所以,在现代立式光亮热处理炉前后都装有可精密调整的辊式张力调整装置。
它不但要使带钢进出口速度满足热处理速度的要求,不受活套量空套或满套的影响,而且要根据带钢的板型情况建立并精密调整带钢小张力,满足板型的要求。
2)获得无氧化光亮的表面光亮退火,是在H2保护气氛下对带钢进行热处理。
要达到BA板的要求,必须非常严格地控制炉内保护气氛,尽量避免氧化。
不锈钢去应力退火 ppt课件

TA 656VAC
S300
高压桥
低压桥起动条件
低压桥
全控
来自S300
半控
来自S300
PROFIBUS
来自S300
逆变器 负载电路
IMF
S300
U S300MF
P.L.C.CABUET
TF300
P2 P1
J8 J7
JP24
JP23
S300A
J6
J5
J4
J3
J22
J2
J1
AL300
PPT课件
9
不锈钢去应力退火技术
Click here to add your title
PPT课件
10
不锈钢的去应力退火工艺,应根据奥氏体不锈钢的材质、使 用环境、消除应力的目的及工件形状尺寸等情况选择。
经过铸造、锻轧、焊接或切削加工的材料或工件软化,改善 塑性和韧性,使化学成分均匀化,去除残余应力,或得到预 期的物理性能。退火工艺随目的之不同而有多种,如等温退 火、均匀化退火、球化退火、去除应力退火、再结晶退火, 以及稳定化退火、磁场退火等等。
2019/10/30
PPT课件
15
15
(2)去应力退火
• 退火温度:700-760℃或者230-370 ℃ • 保温时间:1.5-2h • 冷却:先以50 ℃/min冷却到600 ℃,然后空冷。
(3)高纯铁素体退火
• 退火温度:900-1050℃ • 保温时间:1-2h。 • 冷却:快冷。
受压心部受拉。即在热应力的作用下最终使工件表层受
压而心部受拉。这种现象受到冷却速度,材料成分和热处 理工艺等因素的影响。当冷却速度愈快,含碳量和合金成 分愈高,
修改不锈钢304热处理工艺改

4、不锈钢304原材料,尺寸55×20×2mm
不锈钢304热处理工艺
序号
工艺规程
1
深冷(-196℃)*10h
2
退火(350℃)℃)+ 固溶(1130℃)
4
退火(350℃)+ 固溶(1130℃)+ 深冷(-196℃)*10h
5
退火(350℃)+ 固溶(1130℃)+ 时效(800℃)
6
退火(350℃)+ 固溶(1130℃)+ 时效(800℃)+ 深冷(-196℃)*10h
7
退火(350℃)+ 固溶(1130℃)+ 深冷(-196℃)*10h + 时效(800℃)
8
9
10
11
12
1、不锈钢304退火工艺
2、不锈钢304固溶处理工艺
固溶处理指将合金加热到高温单相区保温一定时间,形成单相固溶体,然后快速冷却,以得到过饱和固溶体的热处理工艺。而时效是固溶处理的后续,通过长时间的作用将缓慢析出的过程。
试验材料:
本次试验为奥氏体304不锈钢(国内牌号为OCr18Ni9)。原材料通过热轧而成。
材料性能:
304奥氏体不锈钢是一种用途广泛的钢,具有良好的腐蚀性、耐热性、低温强度和机械性能;冲压、弯曲等热加工性能,无热处理硬化现象,无磁性。
热处理类别:
奥氏体不锈钢大致可分为钴镍奥氏体不锈钢和钴-镍-锰-氮奥氏体不锈钢两类。这两类不锈钢均有很高的耐磨性,且易于加工成各种形状,在加热时不发生 相变,所示奥氏体不锈钢一般不能通过加热处理强化,只能通过冷变形加工来提高强度。
冷轧不锈钢的退火及酸洗工艺

冷轧不锈钢的退火及酸洗工艺冷轧不锈钢的退火及酸洗工艺不锈钢热轧带钢经热带退火酸洗后,为了到达一定的性能及厚度要求,需进行常温轧制处理,即冷轧。
不锈钢冷轧时发生加工硬化,冷轧量越大,加工硬化的程度也越大,假设将加工硬化的材料加热到200—400℃就可以消除变形应力,进一步提高温度那么发生再结晶,使材料软化。
冷轧后的退火按退火方式分为连续卧式退火和立式光亮退火;按退火工序分为中间退火和最终退火。
顾名思义,中间退火是指中间轧制后的退火,而最终退火是指最终轧制后的退火,两者在工艺控制和退火目的上无根本区别,因此下文统称为冷轧退火或者退火。
一、连续卧式退火〔连退炉〕连退炉是目前广为使用的退火设备,广泛用于带钢的热处理,其特点是带钢在炉内呈水平状态,边加热边前进。
炉子的结构一般主要由预热段、加热段和冷却段组成。
卧式退火炉通常与开卷机、焊机、酸洗线等组成一条连续退火酸洗机组。
冷轧退火对不锈钢成品材料的机械性能有很大影响,如晶粒度、抗拉强度、硬度、延伸率和粗糙度等。
其中退火温度和退火时间对冷轧材料再结晶后的晶粒度具有最直接的影响。
10 晶粒度〔ASTM〕5 0 2 4 6 8 退火时间〔分〕图1.SUS304带钢1100℃时退火时间与晶粒度关系示意图如前所述,连退炉一般由预热、加热、冷却三大局部组成。
预热段没有烧嘴燃烧,而是利用后面加热段的辐射热来加热带钢,这样可以有效的利用热能,节约能源本钱。
加热段利用燃料燃烧直接对带钢进行加热,该段一般分为假设干各区,每个区都有高温计来控制和显示温度。
燃烧后高达700多度的废气被废气风机抽出加热室后进入换热器,在换热器内将冷的燃烧空气进行加热〔可加热到400多度〕,加热后的燃烧空气直接被送到各个烧嘴。
换热器的目的在于有效回收废气热量。
l 炉内燃烧条件的管理。
燃料〔液化石油气或天然气〕在炉内的燃烧状况对质量、本钱、热效率等都有很大影响。
空燃比是燃烧管理的一个重要指标。
空燃比越高,燃烧越充分,但是排废量也相应增加,炉内氧含量提高,增加了带钢的氧化程度。
不锈钢退火的作用

不锈钢退火的作用1.消除内部应力:不锈钢在加工过程中,由于冷加工或热加工会引起变形和硬化,从而产生内部应力。
这些应力会影响不锈钢的机械性能和稳定性。
通过退火处理,温度升高会使不锈钢中的晶粒发生再结晶,使原来存在的塑性变形得以消除,从而减轻内部应力。
2.改善韧性和延展性:不锈钢通过退火处理后,其晶粒再结晶,晶粒尺寸得到增大。
同时,在退火温度下,不锈钢中的碳、硫等杂质均能扩散并发生与铁元素的互溶,进一步提高晶界的稳定性和强度。
这些因素可以提高不锈钢的韧性和延展性,从而使得不锈钢材料更具可塑性。
3.提高硬度和强度:尽管不锈钢经过退火处理后,晶粒尺寸增大,不过由于再结晶时的晶格重排,可以增大晶粒结构之间的界面面积。
这种晶界的增加可以限制位错的移动,从而提高材料的硬度和强度,使不锈钢更能承受外部力的作用。
4.改善加工性能:有些不锈钢在加工过程中出现困难,如裂纹、被切断等。
退火处理可以改善这些不锈钢的加工性能。
毛细管退火是不锈钢退火的一种常用方法,通过控制退火温度和时间,可以使不锈钢的晶粒重新组合,晶界处得到清晰的再结晶,从而提高加工性能。
5.改善耐腐蚀性能:不锈钢材料中的铁元素与周围环境中的氧气发生化学反应,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铁膜,可以有效地防止材料与外界环境的接触,从而保持不锈钢的表面不发生氧化、腐蚀。
退火处理可以提高不锈钢材料表面的超薄氧化膜的厚度和质量,从而进一步提高耐腐蚀性能。
总之,不锈钢退火通过改变不锈钢的晶粒结构,消除内部应力,提高韧性、延展性、硬度和强度,改善加工性能和耐腐蚀性能。
退火处理对于优化不锈钢材料的性能和延长材料使用寿命具有重大意义,因此在不锈钢制造和加工过程中得到广泛应用。
不锈钢管退火的工艺流程

不锈钢管退⽕的⼯艺流程退⽕是不锈钢管的⼀道热处理⼯序,其⽬的是为了消除残余应⼒,稳定尺⼨,减少变形与裂纹倾向。
光⽤⾁眼很难区分不锈钢焊管有没有退⽕,所以可以采取⼀些⽅法来帮您辨别。
01为什么不锈钢管要退⽕?1降低钢的硬度,提⾼塑性,以利于切削加⼯及冷变形加⼯2细化晶粒,均匀钢的组织及成分,改善钢的性能或为以后的的热处理做准备3消除钢中的残余内应⼒,以防⽌变形和开裂。
02什么是不锈钢退⽕?随着冷加⼯⽣产出来的管材,造成碳化物析出,晶格缺陷,组织和成分不⼀致,使不锈钢耐蚀性能下降。
这时候需要退⽕处理(或称固溶处理)。
03不锈钢管中的退⽕⼯艺有哪些?在⽣产中,退⽕⼯艺应⽤很⼴泛。
根据⼯件要求退⽕的⽬的不同,退⽕的⼯艺规范有多种,常⽤的有去应⼒退⽕、完全退⽕和球化退⽕等。
去应⼒退⽕。
不锈钢管去应⼒退⽕常见设备为不锈钢管连续光亮退⽕炉,这是⼀种马弗式光亮退⽕炉,保护⽓源采⽤氨分解炉并带⽓体纯化装置配套,传动⽅式可根据⽤户要求选择“不锈钢⽹带”或“不锈钢钢带”进⾏输送。
该设备具有控制先进、节能显著、维修⽅便等特点,全线加热区均采⽤PID⾃动多区控温。
将不锈钢带均匀排布到进料架上,通过传送带送⾄退⽕炉内,在有可控⽓氛保护下,加热到1050~1080℃,再保温⼀段较短的时间,可以把碳化物全部溶解于奥⽒体组织中,然后迅速冷却到350℃以下,可以获得过饱和固溶体也就是均匀的单向奥⽒体组织。
完全退⽕。
⽤以细化中、低碳钢经铸造、锻压和焊接后出现的⼒学性能不佳的粗⼤过热组织。
将⼯件加热到铁素体全部转变为奥⽒体的温度以上30~50℃,保温⼀段时间,然后随炉缓慢冷却,在冷却过程中奥⽒体再次发⽣转变,即可使钢的组织变细。
球化退⽕。
⽤以降低⼯具钢和轴承钢锻压后的偏⾼硬度。
将⼯件加热到钢开始形成奥⽒体的温度以上20~40℃,保温后缓慢冷却,在冷却过程中珠光体中的⽚层状渗碳体变为球状,从⽽降低了硬度。
不锈钢304退火

SUS304 不锈钢薄板形变硬化及退火软化SUS304 是一种 18-8 系的奥氏体不锈钢,通常用作冲压垫圈类紧固件。
由于其冲压在各部分材料的形变程度各不相同,大约在 15%~40% 之间,因此材料的加工硬化程度也有差异。
SUS304 不锈钢薄板冷加工以后,微观上滑移面及晶界上将产生大量位错,致使点阵产生畸变。
畸变量越大时,位错密度越高,内应力及点阵畸变越严重,使金属变形抗力和强度、硬度等随变形程度而增加,塑性指标伸长率、断面收缩率降低。
当加工硬化达一定程度时,如继续形变,便有开裂或脆断的危险,成形后其残余应力极易引起工件自爆破裂。
在环境气氛作用下,放置一段时间后,工件会自动产生晶间开裂(通常称为“季裂”)。
故在 SUS304 不锈钢冲压成形过程中,一般都必须进行工序间的软化退火,即中间退火,以消除残余应力,降低硬度,恢复材料塑性,以便能进行下一道加工。
•试验材料及分析试验材料: SUS304 ,厚度0.7 ± 0.05mm ,其化学成分(质量分数: W% )≤ 0.08%C 、≤ 1.00%Si 、≤ 2.00%Mn 、≤ 0.04%P 、≤ 0.030%S 、 8.00% ~ 10.50%Ni 、 18% ~ 20%Cr 。
表 1 不同预形变量对 SUS304 不锈钢力学性能的影响由表 1 可知,随着预形变量的增加, SUS304 不锈钢的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增明显提高,硬度值增加,耐塑性下降,产生了明显的加工硬化现象。
同时,也可以清楚看出,随着预形变量的增加,试样的屈强比也随之增加,这说明试样的可成形性也会随着冷变形量的增加而降低。
•退火软化工艺经加工硬化的 SUS304 不锈钢可采用高温和低温退火两种方式来恢复塑性,降低硬化程度,并消除或减少残余应力,为了不使材料产生敏化,退火时应避开500 ℃ ~ 850 ℃的敏化温度范围。
不同工艺退火对具有各种预形变量的 SUS304 不锈钢试样的力学性能影响见表 2表 2 不同预形变量的 SUS304 试样退火后的力学性能从表中可以看出,低温退火对 SUS304 不锈钢的屈服强度影响较小,在500 ℃以下退火,退火后屈服强度值变化较小,高温退火对试样屈服强度的影响较大,预形变量为 15% 时在1050 ℃下退火后 Re 降到 260MPa , Rm 几乎随退火温度成线性下降,但是变化的幅度比 Re 小得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锈钢退火
集团标准化小组:[VVOPPT-JOPP28-JPPTL98-LOPPNN]
S U S304薄板形变硬化及软化
SUS304是一种18-8系的奥氏体,通常用作冲压类紧固件。
由于其冲压在各部分的形变程度各不相同,大约在15%~40%之间,因此的加工硬化程度也有差异。
SUS304薄板冷加工以后,微观上滑移面及晶界上将产生大量位错,致使点阵产生畸变。
畸变量越大时,位错密度越高,内应力及点阵畸变越严重,使金属变形抗力和强度、硬度等随变形程度而增加,塑性指标伸长率、断面收缩率降低。
当加工硬化达一定程度时,如继续形变,便有或脆断的危险,成形后其残余应力极易引起工件自爆破裂。
在环境气氛作用下,放置一段时间后,工件会自动产生晶间(通常称为“季裂”)。
故在SUS304冲压成形过程中,一般都必须进行工序间的软化,即中间,以消除残余应力,降低硬度,恢复塑性,以便能进行下一道加工。
试验及分析
试验:SUS304,厚度0.7±0.05mm,其化学成分(质量分数:W%)≤0.08%C、≤1.00%Si、
≤2.00%Mn、≤0.04%P、≤0.030%S、8.00%~10.50%Ni、18%~20%Cr。
表1 不同预形变量对SUS304力学性能的影响
由表1可知,随着预形变量的增加,SUS304的屈服强度和强度增明显提高,硬度值增加,耐塑性下降,产生了明显的加工硬化现象。
同时,也可以清楚看出,随着预形变量的增加,试样的屈强比也随之增加,这说明试样的可成形性也会随着冷变形量的增加而降低。
软化工艺
经加工硬化的SUS304可采用高温和低温两种方式来恢复塑性,降低硬化程度,并消除或减少残余应力,为了不使产生敏化,时应避开500℃~850℃的敏化温度范围。
不同工艺对具有各种预形变量的SUS304试样的力学性能影响见表2
表2 不同预形变量的SUS304试样后的力学性能
从表中可以看出,低温对SUS304的屈服强度影响较小,在500℃以下,后屈服强度值变化较小,高温对试样屈服强度的影响较大,预形变量为15%时在1050℃下后Re降到260MPa,Rm几乎随温度成线性下降,但是变化的幅度比Re小得多。
同时,试样的维氏硬度值随温度的升高而下降。
随着温度的升高,试样伸长率明显提高,特别是高温状态下,Re下降最为明显,达到了完全软化状态。
在1050℃(保温5min,快冷)伸长率A、硬度HV达到软化的最佳组合。
结语
经不同预形变量的SUS304薄板高温(1040℃~1080℃)短时(5
~10min)并快速冷却的工艺,组织发生完全再结晶,且晶粒大小较均匀,最适宜紧固件用的类产品制造,软化效果最为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