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泥的调理和脱水性能的实验

合集下载

污泥脱水资料

污泥脱水资料

(1)[1]因为污泥不易保存,而每次所取剩余污泥的固含量在2-5g/L之间波动,含水率也会有变化。

(2)[2]pH为3时,污泥的比阻最低。

表明酱油污水污泥的等电点接近于3,在调质前,其胶体颗粒带有负电荷。

因此,当向污泥溶液中加入酸时,溶液中的H+可中和污泥颗粒表面的负电荷,使颗粒间的排斥力减小,扩散层厚度变薄,比阻将随pH的降低而降低,并在pH为3时,表面电荷被完全中和,污泥比阻达到最低;当继续加入酸时,过多的H+导致紧密层吸附过量的反离子,使颗粒间静电斥力重新建立,即当pH<3时,比阻随pH的降低而显著增加;当向原泥中加入OH-时,会增大污泥颗粒的带电量,颗粒间排斥力增大,体现为pH>7时,比阻随pH的增加而增大。

(3)[3]试验研究发现酸化预处理破坏了污泥絮体结构,改变了污泥中水分分布,减少了污泥结合水含量,提高了污泥可脱水程度,从而改善了脱水效果。

酸处理的作用机理就是创造一个酸性环境,让活性污泥中胞外聚合物水解、微生物细胞瓦解,污泥水分分布发生变化,一部分间隙水从絮体中或细胞内部被释放出来。

(4)[4]目前,超过90%的城市污水处理采用活性污泥法。

随着污水处理厂的大规模建设及运行,剩余污泥量相应增加。

剩余污泥的处理不但会增加污水处理费用,还会带来二次污染,如恶臭、寄生虫卵、有机物、重金属离子等,污染了水资源和上地资源。

因此在保证污水处理效果的基础上,如何减少剩余污泥量是目前研究较多的课题[1-2]。

(5)[5]污泥处理周期较长,主要是因为水解是整个过程的限速阶段。

水解缓慢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微生物细胞壁(膜)的存在,只有将细胞壁(膜)破坏,使有机质流出,微生物才能利用它们顺利消化。

为了提高污泥利用效率,缩短处理周期,各种物理、化学手段被用于污泥的预处理[2]。

酸和碱的作用是在抑制细胞活性的同时使细胞壁溶解,释放出胞内物质,使其容易被其他活性污泥所利用。

(6)[6]热处理及碱处理污泥均可以使细胞壁产生破解[2,3],破坏污泥中胶体结构[4],改变污泥中水分的分布情况,从而改善污泥的脱水性能[5]。

双氧水与硫酸铝联用改善污泥脱水性能的试验研究

双氧水与硫酸铝联用改善污泥脱水性能的试验研究

:D
环#境#工#程
第 !" 卷
效果并不明显& 单 独 投 加 @% F% 时"污 泥 脱 水 程 度 可 显著 提 高& 当 两 者 联 用 时" 先 投 加 @% F% 再 投 加 83% ! OFD # ! "泥饼含水率降至最低"且污泥 比 阻 和 沉 降 性也 得 到 明 显 改 善& 而 先 投 加 83% ! OFD # ! 再 投 加 @% F% "以 及 两 者 同 时 投 加 时"污 泥 脱 水 性 能 改 善 并 不 显著& 先投加 @% F% "对污泥进行化学 溶 胞"减 少 污 泥 中结合水的含量"可 改 变 污 泥 )_O! 胞 外 聚 合 物 # (D) " 从而改善污泥脱水性能"再投加 83% ! OFD # ! 可 以 将 细 小污泥凝聚 成 大 絮 体" 将 外 部 水 从 污 泥 颗 粒 脱 离 出 来"进一步改善污泥脱水程度&
第$期
高斌杰"等$双氧水与硫酸铝联用改善污泥脱水性能的试验研究
:!
所用化学药剂主 要 为 质 量 分 数 !&? 的 分 析 纯 @% F% " ^$?的浓硫酸以及 ^^?的 83% ! OFD # !*’$@% F&
表 FE剩余污泥样品的主要泥质参数
!! BO# ;! 4*<\’ # ’%>&& b’">&&
第 !" 卷#第 $ 期 %&’( 年 $ 月
环#境#工#程 )*+,-.*/0*123)*4,*00-,*4
5.36!" # 7.6$ 8946#%&’(

化学调节对化学污泥脱水性能的影响

化学调节对化学污泥脱水性能的影响

化学调节对化学污泥脱水性能的影响摘要:采用常用的高分子絮凝剂对化学污泥进行调节,分别选用阴离子、阳离子、非离子型絮凝剂对污泥进行调节。

将絮凝剂配制成1‰的溶液备用。

量取200ml的污泥置于500ml的烧杯中,分别加入絮凝剂,以100r/min,快速搅拌30s,然后以60r/min慢速搅拌2min。

通过改变絮凝剂的用量和污泥的ph值来观察调节的效果。

并测定污泥的粒径分布、上清液浊度、比阻等指标,分析污泥脱水的影响因素和原理。

关键词:化学污泥絮凝剂脱水性能中图分类号:x7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3)004-132-021 试验1.1 仪器与试剂仪器:电热恒温干燥箱、721分光光度计、离心机yxj-1型、光电式浊度仪、程控混凝土搅拌仪tj6。

试剂:dbh1700和dbn312型絮凝剂,dbc2725。

溶于水,配成1‰溶液,按照200ml污泥加入20、30、40、50、60、70、80、100ml 的配好的1‰絮凝剂溶液,投加量按加入的絮凝剂质量占污泥干重的比值计算。

1.2 材料选取自漯河某大豆工业污水处理站的化学调节池作为研究对象,泥样取回后静置24h,待其稳定后倒去上清液,剩余浓缩后污泥为实验材料。

1.3 方法(1)污泥比阻的测定,见参考文献[2]。

(2)污泥含水率的测定,见参考文献[2]。

(3)浊度的测定。

浊度采用絮凝剂预处理污泥后,静置30分钟,取上清液用gss-3b型浊度仪测其浊度。

(4)污泥絮体粒径的测定见参考文献[3]。

2 结论和讨论2.1 絮凝剂对滤液浊度和污泥粒径的影响试验对上清液浊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见图1。

图1 絮凝剂对上清液浊度的影响由图1我们看到随着絮凝剂的投加量的增大,离心液浊度经历了一个先下降后上升,然后趋于稳定的过程。

dbc2725型pam对上清液浊度影响不大,在投加量为6.67‰时,上清液的浊度达到最低值420;dbh1700型絮凝剂相对dbc2725型絮凝剂对上清液的浊度影响较大,在投加量为10‰时,浊度达到最低值203;dbn312型絮凝剂在三种絮凝剂对上清液浊度的影响中食效果最明显的一个,在投加2.67‰絮凝剂后,上清液的浊度就能迅速下降至140,随后在絮凝剂的投加量在2.67-10‰之间时,浊度稳定在一个较低的范围。

实验3-污泥脱水性能的测定.ppt

实验3-污泥脱水性能的测定.ppt
污泥脱水性能的测定
污泥脱水性能的测定
一、本实验的适用范围、选择依据
适用于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城市检测与工程技术和环 境工程专业。 二、方法原理 污泥处理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污泥,其数量占处理 水量的0.3%-0.5%(以含水率为97%计)。污泥脱水是污 泥减量化中最经济的一种方法,是污泥处理工艺中的一个 重要环节,其目的是去除污泥中的空隙水和毛细水,降低 了污泥的含水率,为污泥的最终处置创造条件。
污泥脱水性能的测定
五、操作、结果计算及数据处理、误差范围
将于预处理好的污泥分成2分,分别转入100ml离心管中,
在4000r/min和2000 r\min下离心10min,小心倾倒去除上清液 (避免使固体再悬浮),取泥饼2±0.1克 (准确记录重量),放 入预先已经干燥恒重的称量瓶中,放在105℃的干燥箱中恒重 (2次称量误差小于0.0005克),计算含固率。
污泥脱水性能的测定
二、方法原理
污泥脱水效果由其脱水速率和最终脱水程度两方面决定,主要考 察脱水后泥饼的含固率这一指标,含固体率越高,脱水效果越好。 影响污泥脱水性能的因素很多,包括污泥水分存在方式和污泥的絮
体结构(粒径、密度和分形尺寸等)、ξ电势能、pH值以及污泥来源
等。污泥粒径是衡量污泥脱水效果最重要的因素。一般来讲,细小 污泥颗粒所占比例越大,脱水性能就越差。
(3)0.5%阳离子型PAM:称取0.5克PAM定容稀 释至100毫升。100ml
污泥脱水性能的测定
四、所需仪器设备
污泥脱水性能的测定
五、操作、结果计算及数据处理、误差范围
采用机械脱水法测定污泥的脱水性能。将100ml浓缩污泥 加到250ml烧杯中,加10% 2ml硫酸酸化,快速搅拌30s,慢 搅拌5min,再加阳离子PAM,搅拌使污泥形成矾花,酸化及 絮凝反应均在烧杯中进行。

调理剂改善污泥脱水性能的比较研究

调理剂改善污泥脱水性能的比较研究

调理剂改善污泥脱水性能的比较研究调理剂改善污泥脱水性能的比较研究污泥是在市政污水处理厂及工业废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物,其高含水量和难以降低的黏性使其成为处理和处置的难题。

传统的污泥脱水方法包括压滤、离心脱水和浓缩干燥等,然而这些方法存在着能耗高、成本昂贵和处理效果不佳等问题。

因此,研究人员开始寻求改进污泥脱水性能的新途径,其中调理剂的应用引起了广泛关注。

调理剂是一种能够影响污泥性状和脱水性能的物质,它可以通过改变污泥的水分结构和表面特性来提高脱水效果。

常见的调理剂包括无机盐、有机聚合物、高分子胶体等。

本研究旨在比较不同调理剂对污泥脱水性能的影响,为寻找最佳调理剂提供科学依据。

首先,在实验过程中我们选取了三种常见的调理剂进行比较:石灰、聚合物和无机盐。

我们使用相同比例的污泥样品,并根据每种调理剂的推荐用量加入到污泥中。

然后,利用离心脱水法对污泥样品进行脱水处理。

在离心脱水过程中,我们测量了不同调理剂处理后的污泥含水率、固体含量和脱水效率等参数。

实验结果显示,不同调理剂对污泥脱水性能有着不同的影响。

首先,聚合物作为一种常见的有机调理剂,可以显著提高污泥的脱水性能。

聚合物分子链的引入可以改变污泥颗粒的表面电荷,促使颗粒之间的离子或吸附剂聚集,从而提高了污泥的固体含量和脱水效率。

而石灰和无机盐的效果相对较差,可能是由于它们对污泥颗粒的表面电荷产生的影响不够明显。

另外,我们还对不同调理剂处理后的污泥进行了微观结构和化学组成方面的分析。

通过电子显微镜观察发现,聚合物调理剂可使污泥颗粒之间产生较强的聚集作用,从而形成可以更有效排水的稳定胶体颗粒结构。

而石灰和无机盐处理的污泥颗粒结构没有明显变化。

利用红外光谱仪分析得到的结果显示,聚合物处理导致了污泥中部分有机成分的结构发生改变,这也可能是聚合物调理剂能够改善脱水性能的原因之一。

综上所述,通过比较研究不同调理剂对污泥脱水性能的影响,我们发现聚合物调理剂在提高污泥脱水性能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它能够改变污泥颗粒之间的聚集状态,提高固体含量和脱水效率。

市政污泥脱水性能实验研究与形态学分析

市政污泥脱水性能实验研究与形态学分析
院, 北京 1 0 0 1 2 4 )
摘要 :本 研究 将运 用微波 技术 与离 心脱水 相 结合 的方法来 达到 促进污 泥 中结合 水释 放及 改善脱 水特性 的 目的. 通过含水 率, 采 集污 泥 图像 、提 取形 态学 特征 进行 污泥脱 水 改性 的效 果分析 及分形 维数 的分 析. 离心 脱水 实验 结 果表 明, 适 当增 加离 心转速
中 国 环 境科 学
2 0 1 3 , 3 3 ( 5 ) :8 9 8 - 9 0 3
C h i n a E n v i r o n me n t a l S c i e n c e
市政污泥脱水性 能实验研 究与形态学分析
周 翠红 , 凌 鹰 , 曹洪 月 ( 1 .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环境工程系, 北京 1 0 2 6 1 7 ; 2 . 北京工业大学环境与能源工程学
( 1 . De p a r t me n t o f E n v i r o n me n t a l E n g i n e e r i n g , B e i j i n g I n s t i t u t e o f P e t r o c h e mi c a l T e c h n o l o g y , B e i j i n g 1 0 2 6 1 7 , C h i n a ; 2 . C o l l e g e o f E n v i r o m e n n t a l a n d E n e r g y E n g i n e e r i n g , B e i j i n g U n i v e r s i t y o f T e c h n o l o y, g B e i j i n g 1 0 0 1 2 4 , C h i n a ) . C h i n a

厌氧消化污泥脱水性能变化的试验与分析

厌氧消化污泥脱水性能变化的试验与分析

滤 , 于分 析 污泥 中溶 解 性 E S的含 量 。再 向离 心管 用 P
总 固体 挥 发 性 固 T, s 体 VS 含水率/ S/
g ・L 一 g ・L 一

水浴 1h 然 后 1 0 / n离 心 2 n 上 清 液 经 , 200 rmi 0 mi,
剩余 污泥 6 9 .2 接种 污 泥 7 3 .4
22 第 期 0 午 3 1
2 3 2 F C3 理前 后 的脱水 性 能 . . e I 调
2 3 3 聚 合氯 化铝 P C调 理 前后 的脱 水性 能 .. A
∞ 如 ∞ ∞ ∞ 如 ∞ 0
fI2 越爆 1_ _ z\
利用 1% FC 0 e I调理 剩 余 污泥 和 消 化 污 泥 , S 、 C T
试 验接 种污 泥取 自实 验 室 培 养 的 消化 污泥 , 剩余 污 泥取 自上 海 白龙 港 污 水 处 理 厂 浓 缩 池 污 泥 。 白龙 港 污水 处理 厂采 用 A / O工艺 处 理 污水 。这 2种 污 泥 性 质见 表 1 。
表 1 污 泥性 质
污 泥 类 型 毛 细 吸 比阻 S R p 水时间 H
液体 中释放 。随着 E S含量 的减少 , E S架桥形成 的较大絮体解体成为较小 的污泥 颗粒 , 泥 中小颗粒 的比例增加 , P 由 P 污
污泥 的脱水性 能变差 。
关 键 词 : 氧 消 化 ;脱 水 性 能 ;污 泥 比 阻 ; 外 聚 合 物 : 泥 颗 粒 厌 胞 污 中 图分 类 号 : 7 3 X0 文 献 标 志码 : A 文 章 编 号 : 0 4— 6 5 2 1 ) 3— 0 2— 4 10 4 5 (0 2 0 0 4 0

实验七 污泥过滤脱水

实验七 污泥过滤脱水

实验七 污泥过滤脱水一、实验目的1.通过实验掌握污泥比阻的测定方法;2.掌握用布氏漏斗试验选择混凝剂;3.掌握确定污泥的最佳混凝剂投加量;二、实验原理污泥比阻是表示污泥过滤特性的综合性指标,它的物理意义是:单位重量的污泥在一定压力下过滤时在单位过滤面积上的阻力。

求此值的作用是比较不同的污泥(或同一种污泥加入不同量的混剂后)的过滤性能。

污泥比阻愈大,过滤性能愈差。

过滤时滤液体积V(ml)与推动力P(过滤时的压强降g/(cm 2),过滤面积F(cm 2),过滤时间t(s)成正比,而与过滤阻力R(cm ·S 2/ml),滤液粘度μ(g/cm 2·s)成反比。

)ml (RPF V t μ= (1) 过滤阻力包括滤渣阻力R c 和过滤隔层阻力R g 构成。

而阻力R 随滤渣层的厚度增加而增大,过滤速度则减少。

因此将(1)式改写成微分形式: )(g c R R PF dt dV +=μ (2)由于R g 比R c 相对说较小,为简化计算,姑且忽略不计。

F V C PF PF dt dV 'μαμαδ== (3)式中:α′:单位体积污泥的比阻。

δ:滤渣厚度C ′:获得单位体积滤液所得的滤渣体积。

如以滤渣干重代替滤渣体积,单位重量污泥的比阻代替单位体积污泥的比阻,则(3)式可改写为: CV PF dt dV μα2= (4)式中:α:污泥比阻,在CGS 制中,其量纲为(s 2/g),在工程单位制中其量纲为(cm/g)。

在定压下,在积分界线由)到t 及O 到V 内对(4)式积分,可得:V PF C V t ⋅=22μα (5)式(5)说明在定压下过滤,t/V 与V 成直线关系,其斜率为: 22/PF C V V t b μα==(6) C b K C b PF ===μα22因此,为求得污泥比阻,需要在实验条件下求出b 及C 。

b 的求法可在定压下(真空度保持不变)通过测定一系列的t ~V 数据,用图解法求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泥的调理与脱水性能实验
一、实验目的
污水处理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污泥,其数量占处理水量的 0.3%~0.5%(以含水率为 97%)。

污泥脱水是污泥减量化中最为经济的一种方法,是污泥处理工艺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其目的是去除污泥中的空隙水和毛细水、降低了污泥的含水率,为污泥的最终处置创造条件。

本实验通过对活性污泥脱水,主要达到以下目的:
(1)了解影响污泥脱水的主要因素;
(2)掌握污泥脱水的基本方法和相关操作。

二、实验原理
污水处理过程中得到的污泥具有高亲水性,污泥中水与污泥固体颗粒的结合力是很强的,如果没有预先的处理,即通过化学的、物理的或者加热的方法进行预处理,则绝大多数的污泥的脱水是非常困难的,这种污泥预先处理的过程称为污泥调理。

通过对污泥的调理,以改变污泥粒子表面的物化性质和组分,破坏污泥的胶体结构,减小与水的亲和力,从而改善脱水性能。

影响污泥脱水性能的因素很多,包括污泥水分的存在方式和污泥的絮体结构(粒度、密度和分形尺寸等)、电势能、pH 值以及污泥来源等。

本实验对化学调理过程中涉及到的一些调理剂,通过实验比较,确定其对污泥脱水性能的影响。

三、实验仪器及试剂
1.实验仪器
(1)离心机
(2)离心管
(3)搅拌器
(4)烘箱
(5)电子分析天平
(6)坩埚或表面皿
(7)移液管
(8)洗耳球
(9)250 ml 烧杯
2. 实验试剂及材料
(1)硫酸铁或三氯化铁 40%
(2)氯化铝
(3)聚丙烯酰胺
(4)市政污泥
四、实验步骤
1. 操作过程
将 100ml 浓缩污泥加到 250ml 烧杯中,分别加入一定量的调理剂,然后将烧杯置于搅拌器上,先快速搅拌(150r/min)30-60s,后慢速搅拌(50r/min)3-5min;搅拌结束后进行离心分离。

经预处理的污泥进行离心后,倾倒上清液,取泥饼测定其含固率。

其中,低转速 1800r/min、短时间 2min 离心后泥饼用来评价离心脱水速率;用高转速3800r/min,长时间 30min 离心后泥饼含固率评价可脱水程度,结果记录在下表中。

2. 数据记录
3. 结果计算及表达
(1)1800r/min 离心后污泥的含固率(%)=(m
3
-m
1
)/(m2-m1)×100
(2)3800r/min 离心后污泥的含固率(%)=(m6-m4)/(m5-m4)×100
(3)根据调理剂不同添加量下污泥的脱水情况,绘制含固率随调理剂添加量变化曲线,并对结果进行分析与解释。

从图中可知,当转速为3800r/min时,含固率和调理剂添加量呈正相关,即调理剂添加量越多含固率越高,脱水效果越好。

五、思考与讨论
1. 污泥调理的目的是什么?
答:通过对污泥的调理,以改变污泥粒子表面的物化性质和组分,破坏污泥的胶体结构,减小与水的亲和力,从而改善脱水性能。

2.污泥脱水的方式有哪些?
答:有自然干化、污泥浓缩、机械脱水、带式压滤、离心脱水、污泥干化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