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柔比星注射液
表柔比星膀胱灌注方案

表柔比星膀胱灌注方案表柔比星是一种抗生素,可用于治疗尿路感染。
在某些情况下,直接将表柔比星灌注至膀胱中可能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本文将详细介绍表柔比星膀胱灌注方案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一、准备工作1. 消毒准备:将患者的外生殖器区域进行彻底清洁,使用无菌的物质进行消毒,如氯己定溶液或碘伏溶液。
2. 药物准备:取出事先准备好的表柔比星溶液,并将其加热至体温。
二、操作步骤1. 让患者取坐位或仰卧位,并将双腿分开。
2. 用无菌医用手套穿戴好。
3. 取出灌注器,并将表柔比星溶液吸入灌注器中。
4. 将灌注器连接至尿管或导尿管。
5. 缓慢将表柔比星溶液注入膀胱内,注意不要过分用力,以免导致膀胱刺激或不适感。
6. 注入完毕后,轻轻拔出尿管或导尿管,保持患者保持卧床休息。
三、注意事项1. 操作环境要保持清洁,尽量避免细菌污染。
2. 操作过程中要注意尽量减少疼痛和不适感,可以根据患者的情况调整注入速度。
3. 灌注过程中,如患者出现尿频、尿急等症状,应及时停止灌注,等症状缓解后再继续。
4. 在进行表柔比星膀胱灌注时,如果患者出现过敏反应或其他严重不良反应,应立即停止操作,并及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5. 患者在术后应有足够的休息和恢复时间,避免剧烈运动或过度用力。
四、总结表柔比星膀胱灌注可以作为治疗尿路感染的一种有效方法。
在操作过程中,我们要注意保持操作环境的清洁,减轻患者的不适感,及时处理不良反应,并在术后给予患者足够的休息和恢复时间。
通过正确的操作和注意事项的遵守,表柔比星膀胱灌注方案能够为患者带来良好的治疗效果,提高其生活质量。
表柔比星不良反应90例报告

表柔比星不良反应90例报告发表时间:2012-04-13T10:25:26.89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2年第7期供稿作者:杨怀勇沈宇伦[导读] 表柔比星又名表阿霉素,为蒽环类化疗药。
杨怀勇沈宇伦(云南省肿瘤医院昆明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药剂科云南昆明 650118)【中图分类号】R9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7-0010-02 【摘要】目的了解表柔比星的不良反应(ADR)发生一般情况。
方法对我院使用表柔比星发生不良反应的患者进行临床观察,分析不良反应的一般情况。
结果发生不良反应90例,男、女性比为17:73;不良反应的发生与合并用药情况有关,以表柔比星合并紫杉醇和多西紫杉醇发生不良反应的比率较高(p<0.05)。
发生部位以骨髓抑制为最高,达62.2%。
【关键词】表柔比星不良反应表柔比星又名表阿霉素,为蒽环类化疗药。
临床上用于治疗急性白血病、恶性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支气管肺癌、乳腺癌、卵巢癌、软组织肉瘤、肾母细胞瘤、膀胱癌、睾丸癌、前列腺癌、食管癌、胃癌、肝癌(包括原发性和转移性肝癌)、胰腺癌、结肠直肠癌及甲状腺髓样癌等多种实体瘤。
为组成各种化疗方案的常用药物之一。
为了进一步探讨表柔比星的ADR发生的一般规律,本文对我院90例上报的表柔比星不良反应患者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现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研究对象来自于我院2007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使用表柔比星而产生不良反应的患者90例。
其中男性17例,女性73例;年龄在9-79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9.2±8.4岁。
病程0-39d。
1.2用药方法单药治疗:一次60-90mg/m2(骨髓造血功能不良者,一次60-75mg/m2),溶于灭菌注射用水或生理盐水20ml中,静脉注射3-5分钟,通常每21日1次。
也可加入生理盐水100-200ml静脉滴注。
每疗程剂量可1次给予,也可均分于1-3日内分次给予,或在每疗程的第1、8日给予。
2023年抗肿瘤药物分级管理考试试题(药学)

2023年抗肿瘤药物分级管理考试试题(药学)一、单选,每题2.5分,共25题,合计62.5分。
1 .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的抗肿瘤作用机制为:O oA与DNA发生共价结合,使其失去活性或使DNA分子发生断裂B直接抑制拓扑异构酶,并与拓扑异构酶形成复合物C抑制二氢叶酸还原酶,使二氢叶酸不能被还原成四氢叶酸D抑制芳香氨酶的活性E促进微管蛋白二聚体中的微管聚集,并抑制微管解聚以稳定微管系统•2 .患者女性,35岁,身高160cm,体重50kg,BSA1.5m2,诊断“乳腺癌11I期术后”,术后Ae方案辅助化疗。
为减少迟发性心脏毒性的发生,该患者阿霉素最大累积剂量建议不超过:OOA675mgB700mgC750mgD825mg正硝力W)E900mg3 .患者输注伊立替康后(24h内)出现腹部疼痛伴腹泻,则建议处理措施为:()。
A皮下注射阿托品(:案)B肌注屈他维林C口服易蒙停D口服蒙脱石散4 .吉西他滨单次静脉滴注时间通常为()分钟,最多不超过()分钟。
OA15;60B15;30C30;45D30;605 .该患者依托泊昔IOomg用50Oml溶媒配置,考虑因素为:()。
A药物溶解度限制,浓度建议不超过0.25mg∕mlB水化治疗C减轻肾毒性D减少低血压发生6 .为预防患者出现骨髓抑制,预防性使用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的用量为:()。
A2~5μg∕kgB100μg∕kgC200μg∕kgD3mg7 .对异环磷酰胺引起的出血性膀胱炎有效的药物是O oA美法仑B亚叶酸钙C美司钠D吠塞米E甘露醇8 .下列关于艾立布林的描述中,说法错误的是()A艾立布林通过基于微管蛋白的抗有丝分裂机制导致G2∕M期细胞周期阻滞,有丝分裂纺锤体分裂,最终在长时间有丝分裂阻滞后导致细胞凋亡。
B本品的推荐剂量为1.4mg∕m2,2-5分钟内静脉推注,21天为一个周期,每个周期第1天和第8天给药一次。
C中度肝功能损害(Child∙PughB)患者中,本品推荐剂量为0.7mg∕m2,2-5分钟内静脉推注,21天为一个周期,每个周期第1天和第8天给药一次。
表柔比星(法玛新)产品介绍

70
RT112细胞株的残余克
60
阿霉素
法玛新 643
隆繁殖活性 (1小时:PH=7.5) 在一次肿瘤细胞培养 抑制试验活动中,阿 霉 素 仍 遗 留 了 6 5 %的
克隆活性细胞%
50 40 30 20 10 0
克隆繁殖活性,而法
249 玛 新 仅 2 3 %, 显 示 其 抑制作用明显增加。
高效广谱
安全耐受 量效关系
为什么要选用“速溶型”,而取代“传 统型”
传统型制剂的问题:
– 蒽环类药物的溶解性差,在冬天
情况尤为严重 – 抽吸后有少许液滴附于瓶壁 – 增加了医务人员工作量。
法玛新 — 速溶剂型
溶解性好,用量精确 操作容易,减少污染
谢 谢!
法玛新作为单药治疗晚期乳腺癌
高剂量 (mg/m2) 剂量
120 100 90
有效率 (%)
65–85 35–85 16–50
常规剂量下,法玛新与阿霉素有效率相似
法玛新充分显示剂量-疗效关系
Plosker and Faulds, 1993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批准, 法玛新单药剂量每次化疗可达
same conditions... moreover, the lower pKa of epirubicin ..is clearly reflected in the greater cytotoxicity of epirubicin at every PH studied.” (Launchbury and Habboubi,1993)
法玛新 :高剂量的用法
~ 120mg/m2 5 ~ 10分钟内静脉注射入体内,或30分钟内 静脉滴注用完 剂量可一次用完或分连续2 ~ 3天使用 视骨髓象情况21天重复用药。
表阿霉素(表柔比星)

表阿霉素(表柔比星)
【适用症】: 适应症与阿霉素相同,主要用于乳腺癌、恶性淋巴瘤、
卵巢癌、消化道癌、肺癌、白血病、头颈部癌、软组织肉瘤、膀胱癌、肾癌及恶性黑色素瘤等。
【注意事项】: 与阿霉素相同,骨髓抑制略轻,心脏毒性较低。
引起
心脏毒性的平均剂量为每平方米体表面积935mg,而阿霉素为每
平方米体表面积468mg。
70%的病人出现脱发。
【用法与用量】: 静注:成人单一用药每平方米体表面积75~90
mg,3周给药1次。
也可给予每平方米体表面积40~50mg,
连续2日,亦3周后重复。
对于既往作过放、化疗,骨髓贮备降低,
年老病人、肝功能异常及同时进行纵隔、心包放疗的病人需减量。
在
联合化疗中也应相应减量,一般可给每平方米体表面积50~75mg,3周1次。
表阿霉素口服无效,不能肌注或鞘内给药。
静注时最
好在输液后由侧管中冲入,避免药物外渗或漏至皮下引起严重的组织
损伤及坏死。
药物溶解后可在室温下保存24小时,但应避免阳光直
接照射。
在冰箱中(4~10℃)可保存48小时。
【包装】: 针剂表阿霉素:每支10mg、50mg。
【贮藏】: 室
温下避光保存。
表柔比星注射液联合甲地孕酮片对子宫内膜癌肿瘤标志物及相关蛋白的影响

he
r
ewa
snos
i
i
f
i
c
an
tchangei
nt
het
e
s
t
o
s
t
e
r
onel
e
ve
lo
f
gn
t
hepa
t
i
en
t
si
nt
hetwog
r
oups(
P >0.
05),bu
tt
hel
e
ve
l
so
ff
o
l
l
i
c
l
es
t
imu
l
a
t
i
ngho
rmone,p
r
oge
s
t
e
r
one,e
s
t
r
ad
i
o
ve
l
so
fl
e
ve
lo
fBaxp
r
o
t
e
i
nhadi
nc
r
e
a
s
eds
i
i
f
i
c
an
t
l
he
gn
y,andt
gn
y,t
change
so
ft
hepa
t
i
en
t
si
nt
heobs
e
r
va
t
i
ong
r
oupwa
ss
i
i
f
表柔比星渗漏的护理

表柔比星渗漏的护理表柔比星可以直接干扰DNA勺碱基干扰转录过程,从而避免形成MR2N,起到抗癌的作用。
表柔比星对血管有一定的刺激性,如果出现外渗,外渗到皮下组织,没有及时正确处理,会使皮肤出现炎性反应,比如红肿、热痛等,严重时直接导致皮肤组织溃疡坏死。
本例患者在静脉滴注表柔比星的时候,出现外渗的情况,及时正确的护理,能够降低对患者的伤害。
1患者资料本例患者是是一位男士,年龄在三十五岁,在本医院确诊患有非霍奇金淋巴瘤,并且已经有五个多月的实践。
在本医院接受治疗,已经进行了三程的化疗。
在第四程化疗的时候,继续进入本医院进行治疗。
本例患者的经济状况不太好,所以没有用PICC 管进行穿刺技术。
PICC管是从肘窝导入,尖端放于上腔静脉的穿刺技术。
PICC插管十分方便快捷,避免反复穿刺静脉增加病人的痛苦,并且不会引起危险的并发症。
护士在进行治疗的过程中,根据医生的嘱咐,放置浅静脉留置针,位置在病例的左手内侧。
然后注射生理盐水,通过生理盐水,检查输液管是不是通畅。
在注射之后,通过葡萄糖与表柔比星混合,进行静脉滴注。
在滴注了大概五十毫升的时候,穿刺口出现红肿的现象,并且病患出现疼痛感。
护理立刻用注射器进行回抽,之后拔出留置针,改变了患者输液的部位,然后通知医生。
责任护士使用局部封闭疗法,在患者红肿的部分,使用了适量的生理盐水、地塞米松以及利多卡因。
基本上十分钟之后皮肤的红肿有所减少。
之后涂上赛肤润在红肿皮肤的表面部位。
然后进行封闭治疗。
在经过八小时之后,进行第二次封闭治疗,当时红肿以及疼痛已经减轻,但留有轻微的红。
再八小时之后,第三次封闭治疗开始,红肿缩小,疼痛缓解,在穿刺口处按压会出现疼痛。
此时停止封闭治疗,进行八小时观察。
观察之后如果穿刺口的地方按压的时候没有疼痛感,只有一些红斑即可[1] 。
之后此病例出院,继续涂用赛肤润,遵照医嘱,如果中间有任何的问题要及时回来治疗。
经过两个月之后,病例回到医院进行复查,没有红肿等问题,穿刺口皮肤没有硬结,但有一点黑色。
表柔比星 作用机制

表柔比星作用机制
表柔比星是一种广谱抗生素,其作用机制是通过阻止细菌蛋白合成的过程而抑制细菌的生长和繁殖。
具体来说,表柔比星属于青霉素类抗生素,是一种β-内酰胺类抗生素。
表柔比星的作用机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抑制细菌壁合成:表柔比星可以与细菌类脂XA蛋白结合,阻碍细菌细胞壁的合成过程。
细菌细胞壁是保护细菌培养基质的重要结构,其破坏会导致细菌细胞膜的失稳和溶解。
2. 阻断细菌蛋白合成:表柔比星可以与细菌的靶标蛋白——细菌转位蛋白结合,阻断细菌蛋白的合成,从而阻止细菌的生长和繁殖。
细菌转位蛋白的功能是将氨基酸链与tRNA结合,以
形成蛋白质。
值得注意的是,表柔比星通过破坏细菌的细胞壁和阻止蛋白合成的过程来杀灭细菌。
然而,多重耐药细菌和产β-内酰胺酶
的细菌可能对表柔比星产生抗药性。
因此,在应用表柔比星时,需要针对特定的细菌进行敏感性测试,并根据测试结果选用合适的治疗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盐酸表柔比星注射液
目录
编辑本段产品介绍
【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41211
【中文名称】盐酸表柔比星注射液
【产品英文名称】Epirubicin Hydrochloride for Injection 【生产企业】浙江海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功效主治】用于治疗白血症恶性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乳腺癌肺癌软组织肉瘤胃癌结肠直肠癌卵巢癌等
【化学成分】
盐酸表柔比星
编辑本段药理作用
4位置上的羟基由顺位变为反位为一细胞周期非特异性药物其主要作用部位是细胞核本品的作用机制与其能与DNA结合有关体外培养的细胞加入本品可迅速透入胞内进入细胞核与DNA结合从而抑制核酸的合成和有丝分裂已证实表柔比星具有广谱的抗实验性肿瘤的作用对拓扑异构酶也有抑制作用疗效与阿霉素相等或略高而毒性尤其是心脏毒性低于阿霉素【药物相互作用】1表柔比星可与其他抗肿瘤药物合用但表柔比星用量应减低联合用药时不得在同一注射器内使用
2表柔比星不可与肝素混合注射因为二者化学性质不配伍在一定浓度时会发生沉淀反应
编辑本段不良反应
1与阿霉素相似但程度较低尤其是心脏毒性和骨髓换制毒性;
2其他不良反应有:脱发60~90%的病例可发生一般可逆男性有胡须生长受抑;黏膜炎用药的第5~10天出现能常发生在舌侧及舌下粘膜;胃肠功能紊乱如恶心呕吐腹泻;曾有报道偶有发热寒颤荨麻疹色素沉着关节疼痛
【禁忌症】1禁用于因用化疗或放疗而造成明显骨髓抑制的病人
2已用过大剂量蒽环类药物(如阿霉素或柔红霉素)的病人
3近期或既往有心脏受损病史的病人
【产品规格】5ml:10mg
【用法用量】表柔比星单独用药时成人剂量为按体表面积一次
60~90mg/m2联合化疗时每次50~60mg/m2静脉注射根据病人血象可间隔21天重复使用
【贮藏方法】遮光,密封保存。
编辑本段注意事项
1关于心脏毒性
(1)可导致心肌损伤,心力衰竭。
动物实验和短期人体实验表明,表柔比星的心脏霉性比异构体阿霉素小。
比较研究表明,表柔比星和阿霉素引起相同程度心功能减退的蓄积剂量之比为2:1。
在表柔比星治疗期间仍应严密监测心功能,以减少发生心力衰竭的危险(这种心力衰竭甚至可以在终止治疗几周后发生,并可能对相应的药物治疗无效);
(2)对目前或既往接受纵隔、心包区合并放疗的病人,表柔比星心脏毒性的潜在危险可能增加;
(3)在确定表柔比星最大蓄积剂量时,与任何具有潜在心脏毒性药物联合用药时应慎重;
(4)在每个疗程前后都应进行心电图检查,蒽环类,尤其是阿霉素所引起的心肌病,在心电图上表现为QRS波群持续性低电压、收缩间期的延长超过正常范围(PEP/LVET),以及射血分数减低。
对接受表柔比星治疗的病人,心电监护是非常重的,可以通过无创伤性的技术如心电图、超声心动图来评估心脏功能。
如有必要,可通过放射性核素血管造影术测量射血分数。
2关于肝肾功能影响
(1)由于表柔比星经肝脏系统排泄,故肝功能不全者应减量,以免蓄积中毒。
中度肝功能受损者(胆红素1.4~3mg/100ml或BOP滞留量9~15%),药量应减少50%。
重度肝功能受损者(胆红素大于3mg/100ml或BSP滞留量大于15%)药量应减少75%。
(2)中度肾功能受损患者无需减少剂量,因为仅少量的药物经肾脏排出,表柔比星和其他细胞毒药物一样,因肿瘤细胞的迅速崩解而引起高尿酸血症。
应检查血尿酸水平,通过药物控制此现象的发生;另外,在用药
1~2天内可出现尿液红染。
3关于骨髓抑制可引起白细胞及血小板减少,应定期进行血液学监测。
4关于给药说明
(1)静脉给药,用灭菌注射用水稀释,使其终浓度不超过2mg/ml。
(2)建议先注入生理盐水检查输液管通畅性及注射针头确实在静脉之后,再经此通畅的输液管给药。
以此减少药物外溢的危险,并确保给药后静脉用盐水冲洗。
(3)表柔比星注射时溢出静脉会造成组织的严重损伤甚至坏死。
小静脉注射或反复注射同一血管会造成静脉硬化。
建议以中心静脉输注射好。
(4)不可肌肉注射和鞘内注射。
编辑本段临床研究
【功效主治】单一用药对多种肿瘤有广谱的抑制作用,包括乳腺癌、恶性淋巴瘤、软组织肉瘤和胃癌。
研究表明,该药对恶性黑色素瘤、结肠癌也有抗瘤活性。
表阿霉素与其它抗癌药联合使用,可用于治疗肺癌和卵巢癌。
【化学成分】盐酸表阿霉素。
【药理作用】本品为阿霉素的主体异构体,是阿霉素氨基糖部分中 C4羟基的反式构型,它既可直接嵌入 DNA,与 DNA的双螺旋结构形成复合物,阻断依赖于 DNA的 RNA形成,又有形成超氧基自由基的动能。
本品的作用部位在氨基糖部分 C4羟基上(其排泄量可达总排泄量的l/3),仅在用本药后有此发现,而在用柔红霉素和阿霉素时未曾发现过,这可能为表柔比星在体内清除较快而其毒性较同剂量阿霉素为低的主要原因。
由于本品的肝清除量较高,肝动脉给药后,其血浆清除率也比静脉给药为高,所以更适用于局部化疗如肝动脉插管给药或腹腔内化疗。
在膀胱内灌注本品后,极少经膀胱壁吸收,其血浆浓度低达1ng/ml水平,而约 80~84%的剂量可在膀胱内或尿中测得。
所以经由动脉插管,腹腔内给药或膀胱灌注表柔比星,其全身作用微弱,心肌损害、脱发、骨髓抑制和胃肠道反应均较全身给药明显为轻。
近有药代动力学实验结果表明细胞内表柔比星浓度在长期维持于低血浆浓度时作用可大为增强,所以有人主张本品可用持续点滴给药法,以期增强疗效而相应地减少其毒副作用。
本品为半合成的第二代蒽环类抗癌抗生素。
主要药理作用为直接嵌入DNA,与其双螺旋结构形成复合物,从而阻断RNA合成,它还可形成超氧基自由基团,因此本药既可作用于细胞核,又可影响瘤细胞的细胞膜和其运转系统,属细胞周期非特异性药物。
【药物相互作用】 1 表柔比星可与其他抗肿瘤药物合用,但表柔比星用量应减低。
联合用药时,不得在同一注射器内使用。
2 表柔比星不可与肝素混合注射,因为二者化学性质不配伍,在一定浓度时会发生沉淀反应。
【不良反应】 1 常见者为脱发(约见于 70—80%的患者)、骨髓抑制(约见于 50— 60%,白细胞可于用药后 10一 14日降至最低点,多在 3周左右逐渐恢复,贫血和明显血小板减少罕见),食欲减退、恶心、呕吐,但在与阿霉素相当剂量比较下,其程度较阿霉素为轻。
2 心肌毒性也较阿霉素为轻,其发生率和严重程度与本品累积量成正比。
用药后虽常见心律异常、心动过速等,但多为一过性而很快恢复;迟发的严重喷射性心力衰竭大多在用药后半年以后或总剂量逾 700—800mg 时发生,应注意这种严重心肌损害有时可突发而无任何先兆,甚至常规心电图亦无异常发现。
监测左心室喷射指数(LVEF)和 PEP/LVEF最为敏感。
3 注射处如有药液外溢,可导致红肿、局部疼痛、甚至蜂窝组织炎或坏死。
4 肝肾功能损害罕见,但在本有慢性肝病或肝转移时可引起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甚或黄疸。
骨髓抑制,白细胞减少,脱发,可引起胃肠道反应.心律失常,个别病例有性心力衰竭,心肌损害,药热.可引起肝损害. 约半数以上的患者可出现程度不一的脱发,但较阿霉素为轻。
骨髓抑制约见于50%~70%的患者,一般可于用药后10~14日内降至最低点,大多于3~4周时逐渐恢复,贫血和血小板减少罕见。
食欲减退、恶心和呕吐等也较阿霉素为轻。
心肌毒性与总累积量密切有关,但较阿霉素轻,除用药后一过性可逆的心律异常和心动过速等外,严重的心肌损害主要为迟发的喷射性心力衰竭,多发生在总量达700mg以上,往往在开始用药后半年甚或更长,发生心衰前可无先兆或明显症状,但如能监测左心室喷射指数(LVEF)和PEP/LVEF(PEP为射血前间期),大多可见异常。
药液外溢可导致局部红肿、疼痛、坏死甚或蜂窝织炎。
肝肾功能损害罕见,偶可出现可逆性转氨酶升高。
【禁忌症】 1 本品在动物中有潜在的致畸变、致突变和致癌作用,但在人类则缺乏明确的证据。
2 表柔比星和柔红霉素、阿霉素一样,能透过胎盘。
所以在妊娠初期的 3个月内禁用本品,哺乳期妇女也不宜应用。
3 用表柔比星后有一定量的药经肾排泄,年迈患者或肾功能显著减退时宜酌减剂量。
4 如出现下列情况禁用表柔比星;以往用过足量柔红霉素或阿霉素(总剂量≥400—500mg/平方米)或对此二药呈过敏反应者,周围血象白细胞低于 3500或血小板低于 5万,发热或严重感染,恶液质、失水、电解质或酸碱平衡失调、胃肠道梗阻、心肺或肝肾功能失代偿者。
5 患带状疱疹等病毒性疾病时不能用表柔比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