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关危机与危机公关
危机公关名词解释

危机公关名词解释危机公关是指组织或个体面临危机时,通过有计划、有策略地进行公关活动,以减少危机对组织或个体声誉和利益的影响,维护正常运营,恢复公众信任和形象的一种管理方式。
下面是一些与危机公关相关的名词解释:1. 危机(Crisis):指突发事件或困境,对个体或组织的正常运作和声誉造成重大威胁的情况。
危机通常具有不可预测性和突发性,对个体或组织造成负面影响。
2. 公关(Public Relations):指组织和公众之间建立和维护良好关系的一种方式,通过有效沟通和信息传递,影响公众对组织的认知和态度。
3. 危机管理(Crisis Management):指在危机发生时采取一系列的行动和策略,以降低危机对组织声誉和利益的影响,恢复公众信任和形象。
4. 危机公关(Crisis Public Relations):指在危机发生时,通过有计划、有策略的公关活动,对公众进行信息管理,以减少危机对组织声誉和利益的负面影响,恢复公众信任和形象。
5. 危机预警(Crisis Warning):指在危机发生之前,通过对环境、市场和社会等因素的监测和分析,提前识别和预测可能引发危机的因素和事件。
6. 危机响应(Crisis Response):指在危机发生后,组织迅速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和行动来应对危机,包括对外公开表态、危机解释、舆论引导等。
7. 危机沟通(Crisis Communication):指在危机发生时进行的信息传递和沟通活动,通过向公众提供准确、全面的信息,建立透明度和信任,影响公众舆论,维护组织形象和声誉。
8. 危机应对策略(Crisis Management Strategy):指在危机发生时,组织采取的一系列行动和策略来应对危机,包括承认错误、道歉、赔偿、改善措施等。
9. 危机演练(Crisis Drill):指在没有真实危机情况下,组织进行的危机情景模拟和演练,以测试和检验危机管理能力和响应机制的有效性。
危机管理与危机公关案例分析

危机管理与危机公关案例分析1. 引言危机是指突发的事件或情况导致组织遭受损失、面临困境,并且可能对组织的声誉和利益产生长期负面影响的情况。
危机管理与危机公关是组织在面对危机时采取的战略和措施,旨在有效应对危机、降低损失、保护声誉,并在危机解决后恢复和重建。
2. 危机管理案例分析:波音737 MAX飞机事故2.1 事件概述2018年和2019年,波音公司的737 MAX飞机先后两次发生致命的坠机事件,使得整个航空业陷入危机。
坠机原因被归咎于飞行控制系统的缺陷。
这一事件严重损害了波音公司的声誉,也导致了巨额的经济损失和法律诉讼。
2.2 危机管理策略波音公司在面对危机时采取了以下措施:2.2.1 立即回应波音公司迅速向公众发表声明,对事件表示关切并承诺全力配合调查。
他们成立了一支专门的危机管理团队,负责处理事件相关事务,并与政府、媒体和利益相关者进行有效沟通。
2.2.2 全面调查波音公司成立了独立的调查小组,对事故进行全面调查,并公开透明地分享调查结果。
他们承认了飞行控制系统的缺陷,并承诺进行全面改进和测试,以确保再次发生类似事故的概率降到最低。
2.2.3 危机应对方案波音公司制定了危机应对方案,包括提供补偿和赔偿给遇难者家属和幸存者,并积极参与政府的调查和改革进程。
他们还加强了与飞机乘客、航空公司和飞机维修人员之间的沟通和培训,以提高安全意识和技能。
3. 危机公关案例分析:可口可乐公司“苏打水事件”3.1 事件概述在1999年,可口可乐公司在比利时和法国销售的一批苏打水产品中检测到石油产品,引发了公众的恐慌和不信任。
公司的销售量急剧下降,股价大幅下跌,并且面临着广泛的舆论质疑和法律诉讼。
3.2 危机公关策略可口可乐公司采取了以下措施来应对危机并恢复声誉:3.2.1 公开道歉可口可乐公司首席执行官公开道歉,并表达公司对事件的深切关注和对受影响消费者的歉意。
他们承诺全面调查事件原因,并向受影响消费者提供全额赔偿。
浅谈危机公关的重要性

浅谈危机公关的重要性在企业经营过程中,风险和危机是无法避免的,尤其是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企业可能会面临各种各样的挑战和危机。
而危机公关作为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对于帮助企业渡过危机、保护企业形象和品牌声誉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危机公关的定义、重要性、应对策略等几个方面进行探讨,以期为企业在面对危机时提供参考和帮助。
一、危机公关的定义危机公关是指在面对突发事件或危机情况时,组织对外界做出的应对和沟通行为,以及企业进行危机预防和管理的一系列活动。
在面对危机时,企业需要及时做出回应,采取有效措施抑制危机蔓延,以及主动向公众传递信息,并积极改善公众对企业的印象。
危机公关的目的是通过妥善处理危机事件,保护企业的声誉和形象,减小危机对企业所造成的损失。
1. 保护企业形象和声誉企业形象和声誉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核心竞争力之一,而危机一旦发生往往会对企业的形象和声誉造成严重的冲击。
如果企业未能妥善应对危机,可能会导致企业形象受损,从而影响消费者对企业的信任和忠诚度。
危机公关对于保护企业的形象和声誉至关重要。
2. 防范危机蔓延危机一旦发生,如果企业不能及时有效地处理,往往会引发更大的危机,甚至演变成舆论危机。
而危机公关的作用就在于及时有效地应对危机,防止危机蔓延,减小危机对企业的影响。
3. 维护利益相关者的权益企业的利益相关者包括消费者、员工、供应商、投资者、政府等各方面,危机一旦发生,可能会对这些利益相关者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
危机公关的任务之一就是维护这些利益相关者的权益,通过及时有效的沟通和回应,减小对他们的影响,维护企业与他们的良好关系。
4. 减小危机损失危机一旦发生,可能会给企业带来不同程度的经济损失,而危机公关的有效处理能够减小这些损失。
通过妥善的危机公关策略,企业可以有效地减小对客户流失、销售下降、产品召回等方面的损失。
三、危机公关的应对策略1. 及时回应在面对危机时,企业需要及时做出回应,而不是沉默或推卸责任。
公共关系危机名词解释

公共关系危机名词解释
公共关系危机是指企业或组织在日常活动中遭遇突发事件或意外情况,而导致公众对其信任度、声誉和形象产生负面影响的情况。
在危机事件发生时,企业或组织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应对危机,防止危机进一步扩大,从而保护自身利益和公众形象。
以下是几种公共关系危机名词的解释:
1. 危机管理:危机管理是指在危机事件发生后,企业或组织采取的一系列措施来控制和解决危机,以减少对其声誉和形象的负面影响。
危机管理的目的是保证企业或组织的生存和发展,同时保护公众利益。
2. 危机公关:危机公关是指在危机事件发生后,企业或组织采取的一系列公共关系战略和手段来应对和解决危机,以减少对其声誉和形象的负面影响。
危机公关的目的是通过媒体、公众等渠道,向外界传递正面信息,从而化解危机。
3. 危机预警:危机预警是指在危机事件发生前,企业或组织通过各种手段,对可能出现的危机进行预判和警告,从而及时采取措施来避免或减轻危机的影响。
危机预警的目的是提前发现危机,避免危机的发生。
4. 危机应对计划:危机应对计划是指企业或组织事先制定的一份详细计划,包
括危机预警、危机管理、危机公关等方面的措施和步骤,以应对可能出现的危机事件。
危机应对计划的目的是提前制定好应对方案,减少危机对企业或组织的影响。
5. 危机沟通:危机沟通是指在危机事件发生后,企业或组织与公众、媒体等各方进行有效沟通的过程。
危机沟通的目的是及时、准确地传递信息,避免信息失控,从而减轻危机对企业或组织的影响。
危机公关知识点总结

危机公关知识点总结一、危机公关的定义危机公关是指企业或组织在面临突发事件或危机时,通过媒体、社交平台等途径进行有效的公关沟通,维护企业形象、降低损失、恢复信任的一系列工作。
危机公关的目的是通过积极主动的公关策略,处理危机事件对企业声誉和品牌形象的影响,尽可能减少危机带来的负面影响,恢复受损的公众信任和支持。
二、危机公关的重要性1. 维护企业形象和声誉:危机一旦发生,如处理不当,可能会对企业形象和声誉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害。
危机公关可以帮助企业及时有效地应对危机,最大程度上减少损失,保护企业形象和声誉。
2. 降低危机带来的损失:通过危机公关的有效沟通与协调,可以尽可能减少危机对企业的经济损失,降低对企业经营的不利影响,保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3. 恢复公众信任和支持:在危机发生后,公众对企业会产生质疑和不信任的情绪,危机公关可以通过合理的解释和行动,恢复公众对企业的信任和支持,减轻危机造成的负面影响。
三、危机公关策略1. 预防策略:预防危机的发生是危机公关的首要任务。
企业需要建立健全的危机管理体系和预警机制,加强对危机的风险评估和预测,做好危机的预防工作。
2. 应对策略:一旦危机发生,企业需要迅速做出反应,及时采取措施降低危机的影响。
应对策略包括制定危机公关方案、及时向公众和媒体发布信息、准确披露危机信息、积极开展危机公关引导舆论等。
3. 恢复策略:在危机得到控制之后,企业需要通过有效的恢复策略,尽快恢复企业形象和声誉,重新赢得公众信任和支持。
恢复策略包括进行危机后续处理、积极修复损失、加强企业社会责任和公益活动等。
四、危机公关的实施步骤1. 危机识别和评估:首先需要对危机事件进行准确的识别和评估,了解危机的性质、影响范围和危机事件可能导致的后果。
2. 制定危机公关方案:根据危机的特点和情况,制定详细的危机公关方案,包括危机公关的目标、策略、措施、时间表和责任人等。
3. 公开透明的信息披露:及时向公众和媒体公开危机信息,保持公开透明,避免企业因信息不真实或隐瞒而导致的公众质疑和不信任。
公关危机与危机公关有什么区别

公关危机与危机公关有什么区别
公关危机:是指对企业或而言,影响其经营活动的正常进行,对其的生存、发展构成威胁,从而使其形象、品牌、声誉遭受损失的。
危机公关:是指应对危机的有关机制,具体是指机构或企业为避免或者减轻危机所带来的严重损害和威胁,从而有组织、有计划地学习、制定和实施一系列管理措施和应对策略,包括危机的规避、控制、解决以及危机解决后的品牌修复等动态过程。
前者是指企业在面对危机时应采取的公关措施,后者指企业在公关过程中所遇到的危机。
扩展资料:
危机现象很多,如管理不善,防范不力,交通失事等引发的重大伤巧饥槐亡事故;厂区火灾,机器伤人等引发的重大伤亡事故;地震、水灾、风灾、雷电及其他造成的重大损失;由于产品质量或的政策和行为引起的信誉危机等等。
对这些危机事件处理不当,将会对社会组织孝友造成灾害性的后果。
对应的,危机公共关系,从静态的角度来看,指灾难或危机中的公共关系;从动态的角度来界定,危机公共关系是公共关系在危机事件中的开发和应用,肢帆是处理危机过程中的公共关系。
危机公关处理方案

危机公关处理方案
目录
1. 危机公关处理方案
1.1 危机公关的重要性
1.2 制定危机公关方案的步骤
危机公关处理方案
危机公关是企业面对危机时采取的一系列手段和措施,旨在减少
负面影响,维护企业形象和声誉。
在当今信息时代,危机公关显得尤
为重要。
制定危机公关方案是企业的一项重要工作。
首先,应建立危机管
理团队,明确责任分工,确保在危机发生时能够迅速做出反应。
其次,需要进行危机预案演练,考虑各种可能的危机情况,制定出响应措施。
同时,建立危机沟通渠道,确保信息畅通,及时公开透明地向公众传
递信息。
在制定危机公关方案时,企业还应根据不同的危机性质和程度,
采取相应的措施。
对于突发事件,需要迅速做出反应,控制危机扩大
的范围;对于长期积累的危机,需要制定长远的公关策略,改变公众
对企业的负面印象。
总之,危机公关处理方案的制定不仅能够帮助企业应对各种危机,更能够提升企业的声誉和形象,增强公众对企业的信任。
企业应该高
度重视危机公关,并不断完善和提升相关的能力和水平。
什么是危机公关

什么是危机公关危机公关是指在组织或企业面临危机时,采取一系列的公关策略和措施,以降低危机对组织形象和声誉的负面影响,并通过有效的传播手段和应对措施,恢复和塑造组织形象的过程。
危机公关是组织或企业积极应对危机的关键环节,它可以帮助组织在危机中保持公信力,赢得公众的支持和认可。
危机公关是一种复杂而繁琐的工作,需要专业的团队在紧要关头进行快速、准确且权威的公关处理。
危机公关的目标是通过危机管理和危机应对的手段,保护组织或企业的声誉,最大限度地减少危机造成的损害。
在危机公关中,传播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传播策略应该通过各种媒体进行,包括新闻媒体、社交媒体、互联网等。
组织或企业应及时发布相关信息,解释事实、消除疑虑,并积极回应公众的质疑和关切。
有效的传播能够帮助组织或企业在危机中保持透明度和公开性,避免无法控制的流言蜚语和谣言的传播。
此外,危机公关还需要具备快速反应能力和高度的应急处理能力。
在危机爆发之后,组织或企业应该迅速采取行动,修复危机造成的损害。
这包括向受影响的个人或群体致以诚恳的道歉,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以及改变错误的行为和措施,以避免类似危机再次发生。
同时,危机公关也需要与相关各方进行有效的沟通与合作。
与政府、媒体、利益相关者和投资者等各方保持紧密的联系和合作,可以帮助组织或企业更好地应对危机,并通过共同努力来恢复声誉和信誉。
危机公关对于组织或企业的长期发展至关重要。
危机是不可避免的,但关键在于如何应对和处理危机。
危机公关的目的不仅是在危机中保护组织或企业的声誉,更是为了在危机过后重建声誉,恢复公众对组织或企业的信任。
然而,危机公关并非一蹴而就的工作,也不仅仅只是舆论抗衡。
它需要企业在平时时刻做好相关的准备工作,包括建立完善的危机管理机制和应急预案、完善组织内部的沟通渠道和机制、培养具备危机处理能力的人才等。
总结起来,危机公关是指在组织或企业面临危机时,采取一系列的公关策略和措施,以降低危机对组织形象和声誉的负面影响,并通过有效的传播手段和应对措施,恢复和塑造组织形象的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关危机与危机公关09级经济学(物流管理方向)朱娅2009106473【摘要】:危机管理是公共关系发展中的新领域,是对危机处理的深化和对危机的超前反应,是社会组织在探讨危机发生规律、总结处理危机的基础上形成的新型管理范畴。
企业管理者越来越重视企业公共关系在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本文首先进行了公关危机与危机公关的概念区分,随后阐述公关危机的表现形式及其转化。
最后总结了危机公关的原则,提出了企业面对公关危机时应对的策略【关键词】:公共关系公关危机危机公关企业的公关危机是指企业由于突发事件或重大事故的出现,导致其面临强大的公众舆论压力和危机四伏的社会关系环境,使企业形象受损。
企业的公共关系处于危机状态。
任何一家企业在纷繁复杂的市场环境下都会遇到公关危机。
各种形式的危机破坏也从企业内部及外部全面展开。
如何应对、化解危机,是企业面临和思考的重要问题。
1、公关危机与危机公关的概念区分公共关系危机(即公关危机)是指社会组织由于突发事件或重大事故的出现.导致其面临强大的公众舆论压力和危机四伏的社会关系环境,使组织形象严重受损,组织的公共关系处于危机状态。
是企业在进行公共关系活动的时候,由于执行操作不当而引起的对企业有负面影响甚至带来灾难的事件和因素,它会令企业美誉度遭受严重考验。
如双汇“瘦肉精”事件、富士康跳楼事件、霸王洗发水“致癌门”、肯德基“苏丹红”事件等。
企业危机公关则是指企业为避免或者减轻危机所带来的严重损害和威胁,从而有组织、有计划地学习、制定和实施一系列管理措施和应对策略.包括危机的规避、控制、解决以及危机解决后的复兴等不断学习和适应的动态过程。
[1]由于企业的变化或是社会上特殊事件引发的,对于企业或品牌产生的不良影响。
并且在很短时间内涉及很广的社会层面。
这种不良影响对于企业或品牌来讲就是一种危机:由于企业的管理不善、同行竞争甚至遭遇恶意破坏或者是外界特殊事件的影响,而给企业或品牌带来危机。
企业针对危机所采取的一系列自救行动,包括消除影响、恢复形象,就是危机公关。
危机公关属于危机管理系统的危机处理部分。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企业随时可能遭遇危机。
危机公关在维护公众利益,争取舆论支持,重塑品牌形象,强化企业公关意识等方面有着重要作用。
危机公关可以通过建立防范机制预防危机.危机来临时积极应对、加强与公众的沟通、加强危机管理,危机过后合理善后,并进行积极评估等措施.促成危机的缓解与转化,为企业形象、品牌、声誉的维护和重塑提供帮助。
危机公关是从危机发生到消除的阶段:如建立强有力的危机处理班子,包括对危机发生和蔓延进行监控;展.开制定的方针、政策,有步骤地实施危机处理策略;并能!及时制止危机给企业造成的不良影响,尽快恢复企业或!品牌形象,主动恢复消费者、社会、政府对企业的信任;这些通过传播、广告、营销、公关活动等方式进行处理的一系列手段都是危机公关。
总而言之,公关危机是指企业在公关过程中所遇到的危机。
危机公关指企业在面对危机时应采取的公关措施。
2、公关危机的表现形式及其转化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
由于社会环境变化加剧等原因,企业出现危机的可能性也在不断增大。
危机轻则影响组织正常运营.重则危及组织的生存发展。
危机公关在维护公众利益,争取舆论支持,重塑品牌形象,强化企业公关意识等方面有着重要作用。
危机公关可以通过建立防范机制预防危机.危机来临时积极应对、加强与公众的沟通、加强危机管理。
危机过后合理善后,并进行积极评估等措施.促成危机的缓解与转化,为企业形象、品牌、声誉的维护和重塑提供帮助。
公共关系危机.是企业公共关系状态严重失常的反映.它不但影响企业正常运营,甚至危及企业的发展乃至生存.造成企业公共关系危机的原因.从企业内部环境来看.主要有自身素质低下、管理缺乏规范、经营决策失误、法制观念淡薄和公关行为失策;从企业外部环境来看,主要有自然环境突变、恶性竞争、政策体制不利、科技负影响、社会公众误解、社会公众自我保护意识增强和全新传媒的出现。
在高度市场化的今天,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它所面临的环境。
以及企业与这种环境之间的良好的公共关系,任何来自企业外部的不利因素.如果任其恶化.就随时有可能置企业于死地。
企业如何面对不利因素、科学有效地建立和维护良好的公共关系,将危机公关处理到最好,已经成为一项生死攸关的经营课题。
危机公关的核心是沟通与传播。
危机管理的最高境界是危机预防。
解决企业危机,就要进行危机管理。
通过建立危机公关意识防范企业危机.进行危机处理.破解危机.努力避免或减少危机产生的危害,甚至将危机转化为商机。
[2]危机,可以是陷阱,也可以是推动企业发展的助推器.好的处理方式将更有助于巩固品牌形象,扩大市场销售。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任何事物自身都包含既对立又统一的矛盾关系,矛盾双方互相排斥、互相斗争,同时又互相依存。
并依据一定的条件向自己相反的方向转化。
对于危机来说,既包含“危险”也蕴涵着“机遇”即存在相互矛盾的两方面:一方面,它在不同程度上会导致产品销售额下降、产品市场份额减少、企业品牌形象受损,甚至企业亏损、倒闭、破产等不良后果;另一方面,危机同样存在可被企业借势的有利因素,危机就是“危险”和“机会”的统一体。
这就是“危机中的商机”。
在日常的工作中,应该主动与媒体建立良好的关系.其次在危机来临的时候,要临危不乱,有条不紊,掌握信息传播的主动权,积极协调处理好企业与媒体、政府、社区、供应商、经销商、投资者、消费者等之间的关系。
同时要学会正确对待曝光的报道或失实的报道。
要知道,一旦消费者投诉发生。
第一个24小时非常重要。
投诉处理若不及时。
消费者就会寻找其他途径宣泄不满。
3、危机公关的原则与策略危机公关是对危机的产生、发展、变化实施的有效控制.其目的是通过公关等一系列手段使危机对组织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限度。
因此,如何进行危机公关就成为公关关系工作最重要的方面.也成为公共关系的最大价值所在。
企业面临公关危机时应该果断采取应对行动.以便化解危机或把危机带来的负面效应控制到最低。
危机管理者必须认识到在公众面前怎样管理危机和在实际操作中怎样管理危机对于有效处理危机是同样重要的。
危机公关为公关工作赢得了美誉,但同时它也是公关工作中最难以掌控和把握的。
相对于营销意义上的“公共关系”而言,企业最需要的其实就是“危机公关”。
危机公关是衡量企业公关综合实力的标准.也是任何企业的立足之基、发展之本,这给公关部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但现今很多企业的公关部门(策划部、市场部、新闻部、宣传部)都停留在发布企业新闻通稿、接待媒体采访等烦琐的事务工作上。
没有良好的公关策划能力、没有对企业的全局把握和对外界洞察能力,当危机来临时,只能去买通个别记者和花大价钱做广告来弥补。
而这种做法延续下去.最终会为企业的失败埋下伏笔。
公司必须当机立断,快速反应,果决行动,与媒体和公众进行沟通,从而.迅速控制事态,否则会扩大突发危机的范同.甚至可能失去对全局的控制。
危机发生后,能否首先控制住事态,使其不扩大、不升级、不蔓延.是处理危机的关键。
危机时该怎么公关.这是摆在我们公关部门的一个重要问题。
企业不但要相应建立一套预警措施,还要有危机意识和从容面对可能出现危机的心态。
更要有井然有序的解决之道。
“危机意识”不是泛指能够防范和应对企业危机的所有管理意识.而是特指在危机公关中如何创造一个能让企业克服困难、不被干扰的良好舆论环境的思维意识。
预防危机的部分意义在于即使企业有危机发生,充分的准备和正确的处理方式也会帮助企业在最大程度上使危机不至于演变成不可收拾的残局或是灭顶之灾。
危机出现了,它的处理则要求组织采取果断的应急措施,及时控制事态.并及时与新闻界取得联系。
准确、客观、公正地报道真实情况,以引导舆论,稳定人心,稳定局面,防止连锁反应,争取公众配合,为妥善解决问题渡过危机奠定基础。
此时,媒介是危机爆发的途径,同时也是危机控制的关键。
[3]企业处于危机漩涡中时,是公众和媒介的焦点,一举一动都将接受质疑。
因此千万不要有侥幸心理,企图蒙混过关。
而应该主动与新闻媒介联系,尽快与公众沟通,说明事实真相.促使双方互相理解.消除疑虑与不安。
危机发生后.公众会关心两方面的问题:一方面是利益的问题,利益是公众关注的焦点。
因此无论谁是谁非,企业应该承担责任。
即使受害者在事故发生中有一定责任,企业也不应首先追究其责任,否则会各执已见,加深矛盾,引起公众的反感,不利于问题的解决。
另一方面是感情问题,公众很在意企业是否在意自己的感受,闪此企业应该站在受害者的立场上表示同情和安慰。
并通过新闻媒介向公众致歉,解决深层次的心理、情感关系问题,从而赢得公众的理解和信任。
因此有了基于“5S 原则”的危机公关应对策略3.1、承担社会责任原则危机事件发生后,公众会关心两方面的问题:一方面是利益的问题,另一方面是感情问题。
因此富士康应该站在受害者或其家庭的立场上表示同情和安慰,并通过新闻媒介向全社会致歉,赢得公众的理解和信任。
3.2、真诚沟通原则真诚沟通是处理危机的基本原则之一。
这里的真诚指“三诚”,即诚意、诚恳、诚实。
企业应该在事件发生后的第一时间,公司高层应向公众说明情况,并致以歉意,从而体现企业勇于承担责任、对消费者负责的企业文化。
企业要一切以消费者的利益为重,不回避问题,及时与公众沟通。
诚实是危机处理最关键也最有效的解决办法。
3.3、速度第一原则中国有句古话叫做“好事不出门,坏事行千里。
”在危机出现的最初24 小时内,消息会如病毒一样,以裂变方式高速传播。
真实、客观、准确的消息往往不多,社会上充斥着流言甚至谣言。
因此富士康要想处理好公关危机,就必须当机立断,快速反应,果决行动,与媒体和公众进行沟通,从而迅速控制事态向恶性循环方向发展。
3.4、系统运行原则危机事件的系统运作需做好以下几点:以冷对热、以静制动;统一观点,稳住阵脚;组建班子,专项负责;果断决策,迅速实施;合纵连横,借助外力;循序渐进,标本兼治。
3.5、权威证实原则(Standard)。
自已称赞自已是没用的,没有权威的认可只会徒留笑柄,在危机发生后,企业不要自已整天拿着高音喇叭叫冤,而要曲线救国,请重量级的第三者在前台说话,使消费者解除对自已的警戒心理,重获他们的信任。
参考文献:[1]马海娟.企业危机公关论[J].商场现代化,2006,(24):42-43.[2]殷娟娟.略论企业的危机公关[J].企业经济,2004,(12):33-34.[3]王宝成.企业危机管理中的沟通策略[J].企业改革与管理,2008,(6):2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