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细胞破碎和分离技术..
11级生物工业下游技术复习题

11级生物工业下游技术复习第一章绪论一、生物分离技术的基本路线?二、主要生物分离技术的分离原理?三、生物分离技术的特点?四、生产中怎样选取生物分离技术手段?第二章下游技术的基础理论1.对生物产品进行分离的理论依据有那三个方面?2.化学性分子识别和生物学的特异性相互作用的相似和区别?第三章发酵液预处理一、名词解释1.凝聚: 2.絮凝: 3.过滤: 4.离心沉降: 5.离心过滤: 6.助滤剂: 7.沉降:二、单项选择1.真空转鼓过滤机工作一个循环经过()。
A、过滤区、缓冲区、再生区、卸渣区B、缓冲区、过滤区、再生区、卸渣区C、过滤区、缓冲区、卸渣区、再生区D、过滤区、再生区、缓冲区、卸渣区2.以下哪项不是在重力场中,颗粒在静止的流体中降落时受到的力()A.重力B. 压力C.浮力D. 阻力3.以下哪项不是颗粒在离心力场中受到的力()A.离心力B. 向心力C.重力D. 阻力4.颗粒与流体的密度差越小,颗粒的沉降速度()A.越小B.越大C.不变D.无法确定5.工业上常用的过滤介质不包括()A.织物介质B.堆积介质C.多孔固体介质D.真空介质6.下列物质属于絮凝剂的有()。
A、明矾B、石灰C、聚丙烯类D、硫酸亚铁三、判断对错1.助滤剂是一种可压缩的多孔微粒。
()2.通过加入某些反应剂是发酵液进行预处理的方法之一。
()3.在生物制剂制备中,常用的缓冲系统有磷酸盐缓冲液;碳酸盐缓冲液;盐酸盐缓冲液;醋酸盐缓冲液等。
()四、填空1.发酵液常用的固液分离方法有()和()等。
2.为使过滤进行的顺利通常要加入()。
3.工业离心设备从形式上可分为(),(),(),等型式。
4.典型的工业过滤设备有()和()。
5.常用离心设备可分为()和()两大类;五、简答1.改变发酵液过滤特性的主要方法有哪些?其简要机理如何?2.除去发酵液中杂蛋白的常用方法有哪些?3.试述生物工业中常用固液分离设备的原理、特点及适用范围?第四章细胞破碎一、名词解释1.超声波破碎法2.酶解法二、单项选择1.适合小量细胞破碎的方法是()A.高压匀浆法B.超声破碎法C.高速珠磨法D.高压挤压法2.丝状(团状)真菌适合采用()破碎。
《生物分离工程》课程笔记

《生物分离工程》课程笔记第一章绪论一、生物分离工程的历史及应用1. 历史生物分离工程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酿酒和面包制作时期,但作为一个独立领域的发展始于20世纪。
早期的生物分离技术主要依靠自然现象,如沉淀、结晶等。
随着科技的发展,尤其是生物技术的崛起,生物分离工程逐渐形成一门独立的学科,并得到了迅速发展。
2. 应用生物分离技术在医药、食品、农业、环境保护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疫苗生产中,需要从细胞培养液中分离出病毒或细菌;在抗生素提取中,需要从发酵液中提取抗生素;在蛋白质纯化中,需要从混合蛋白质中分离出目标蛋白质;在果汁澄清中,需要去除果汁中的悬浮固体等。
二、生物分离过程的特点1. 复杂性生物分离过程涉及生物大分子(如蛋白质、核酸、多糖等)的分离和纯化,这些生物大分子在结构和性质上具有很高的复杂性,因此生物分离过程也具有较高的复杂性。
2. 多样性生物分离过程中,针对不同的生物大分子和混合物,需要采用不同的分离方法和工艺,因此生物分离过程具有很高的多样性。
3. 灵敏度生物大分子在分离过程中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如温度、pH值、离子强度等,因此生物分离过程需要严格控制条件,具有很高的灵敏度。
4. 易失活性生物大分子在分离过程中容易发生变性、降解等失活现象,因此生物分离过程需要尽量减少这些失活现象的发生。
5. 高价值生物大分子往往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如药物、生物制品等,因此生物分离过程需要高效、高收率地分离目标物质,以满足市场需求。
第二章过滤一、过滤基本概念及预处理1. 过滤基本概念过滤是一种基于孔径大小实现固体与流体分离的技术。
在生物分离工程中,过滤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细胞培养液、发酵液、酶反应液等混合物的初步分离和纯化。
过滤过程中,混合物通过过滤介质(如滤纸、滤膜等),固体颗粒被拦截在过滤介质上,而流体则通过过滤介质流出,从而实现分离。
2. 预处理为了提高过滤效率,通常需要对混合物进行预处理。
第四章 细胞破碎和分离技术

(一)双水相分离技术 1、双水相体系简介
1896年,荷兰微生物学家Beijerinck发现
明胶
琼脂(或可溶性淀粉)
传统的双水相体系是指高聚物双水相体系
憎水程度有所差异
2、常用双水相体系 (1)聚乙二醇(PEG)/葡聚糖; (2)聚乙二醇(PEG)/盐相(硫酸盐或者磷酸盐)
聚乙二醇(PEG) 无毒、无刺激性,具有良好的水溶性
洋葱质壁分离
2、冷冻-融化法
(1)方法:将细胞放在低温下冷冻,然后在 室温中融化,反复多次而达到破壁作用。
(2)原理:一方面破坏细胞膜的通透性,另 一方面胞内水结晶,形成冰晶粒,细胞液浓度 增高引起细胞溶胀而破裂。
大肠杆菌:可用液氮/37℃反复冻融法破壁
适用于细胞壁较脆弱的菌体,需反复 多次,速率慢,产量低,在冻融过程 中可能引起某些蛋白质变性。
举例
珠磨法 固体剪切作用 便宜 大规模处理
高压匀浆法 液体剪切作用 适中 大规模处理 超声波法 液体剪切作用 昂贵 小规模处理
(二)物理法 1、渗透压冲击法 2、冷冻-融化法
1、渗透压冲击法(最温和)
将细胞放在高渗溶液中(如高浓度蔗糖溶液),由 于渗透压的作用,细胞内水分便向外渗出,细胞发 生收缩,当达到平衡后,将细胞转入水或低渗缓冲 液中,由于渗透压的突然变化,胞外的水迅速渗入 胞内,引起细胞快速膨胀而破裂。 仅适用 2、酸处理 3、化学试剂法
1、碱处理 pH值=11.5---12.5碱处理可导致细胞溶解。
优点:价格便宜,适于任何规模 的操作,易使蛋白使活。
2、酸热法
盐酸对细胞壁中的某些成分(主要是多糖和 蛋白质)的水解作用,使细胞壁结构变疏松, 同时经沸水浴处理,细胞吸水膨胀破裂。
缺点:破壁效果差,后续处理难除HCl。
微生物技术应用:第四章 微生物发酵产物的分离与纯化

三、分离纯化方法的综合运用与工艺优化
应作好工序间的衔接工作,从加工产物质量、 产物收率与纯度的平衡、时间与经济性等角度出 发,对影响工艺流程整体纯化效果的加工条件进 行优化:
1 收率与纯度之间的平衡 2 经济性考虑 3 工艺放大 4 纯化过程中对产品的检测
1 收率与纯度之间的平衡
发酵产品有效成分分离纯化过程中,产品的 纯度与产率之间是一对矛盾的关系。比如,微生 物发酵产物为药品时,其有效成分的纯度是衡量 其质量优劣的重要指标,特别是非肠道药物,其 纯度的高低直接关乎用药的安全性。纯化产品产 率的提高往往伴随着纯度的下降,反之对产品纯 度要求的提高意味着纯化成本的提高和产物收率 的降低。
微生物发酵产物的分离纯化
第二节 分离纯化技术
一、细胞破碎技术 二、沉淀分离纯化技术 三、离心分离纯化技术 四、膜分离纯化技术 五、层析分离纯化技术 六、萃取技术 七、冷冻干燥技术
第二节 分离纯化技术
一、细胞破碎技术
(一)发酵液的预处理和固液分离 目的:分离菌体和其他悬浮颗粒(细胞碎片、核 酸和蛋白质的沉淀物);除去部分可溶性杂质和 改变滤液性质,以利于提取和精制的顺利进行。 方法:高价无机离子的去除方法,杂蛋白质的去 除,发酵液的凝聚和絮凝。
一、建立分离纯化工艺的根据
1.微生物发酵产物的特点
➢另一个特点是欲提取的生物物质通常很不 稳定,遇热、极端pH、有机溶剂会引起失 活或分解。
➢发酵或培养都是分批操作、生物变异性大, 各批发酵液不尽相同,要求下游加工有一 定的弹性。
一、建立分离纯化工艺的根据
2.原理
(1)物理性质 ① 力学性质:重力、离心力、筛分; ② 热力学性质:状态变化、相平衡; ③ 传质性质:粘度、扩散、热扩散; ④ 电磁性质:电泳、电渗析、磁化;
第四章细胞的破碎与分离

第四章细胞的破碎与分离第四章细胞的破碎与分离教学基本要求:1. 掌握细胞破碎的概念。
2. 熟悉和掌握细胞破碎的各种方法。
时间安排:3学时。
教学形式:本章以讲授为主,中间部分进行部分提问,采用PPT 课件讲课。
教学内容:由于有许多生化物质存在于细胞内部,必须在纯化以前将细胞破碎,使胞内物质释放到液相中,然后方可进行提取。
细胞破碎是指选用物理、化学、酶或机械的方法来破坏细胞壁或细胞膜。
破碎率及其测定方法:破碎率:被破碎细胞的数量占原始细胞数量的百分比。
测定方法:直接测定法和间接测定法。
细胞破碎方法分类1) 机械破碎法(高速珠磨法、高压匀浆法、超声波法等)2) 非机械破碎法(化学法、酶解法、渗透压法、冻融法、干燥法等)机械破碎法:一、固体剪切方法(珠磨):1、定义—利用由高速转动的珠子所产生的剪切力而达到细胞破碎的过程2、工作原理:固-固剪切力、液-固剪切力等。
3、影响因素:转盘外缘速度:速度增加,破碎率增加,但功率-,温度-珠粒添量和大小:要适度温度:但研磨产热,功率-,温度-。
如产物热不稳定,必须控温。
细胞浓度x:最佳x由实验确定。
一般产热量随细胞浓度的降低而下降,但单位细胞重量的能耗-。
流量Q:破碎为一级反应。
Q-, E-,Rˉ;Qˉ,Eˉ,R-。
二、高压匀浆法(液体剪切方法)1、定义—利用高压细胞悬浮液因减压所产生的剪切力而达到细胞破碎的过程2、工作原理:液-液剪切力、压力差等3、影响因素:通过匀浆机的次数温度:高温使破碎率增加但高温使产物变性压力:高压使破碎率增加但高压使能耗增加,且会使机器破损。
在大规模cell破碎中,高压匀浆机和珠磨机用得最多; 二者均具有适用对象广,工业化、实验室中应用,细胞完全破碎等优点。
高压匀浆机最适合于酵母和细菌;珠磨机可用于酵母和细菌,但对真菌菌丝和藻类更合适。
三、超声波法1、定义—利用超频率声波(15-25kHz)在液体介质中传播所产生的剪切力而达到细胞破碎的过程2、工作原理:空穴现象,空穴的形成和闭合产生极大的冲击波和剪切力。
微生物细胞破碎

大家好
57
不同细胞可采用的化学渗透处理方式
细胞类型 变性剂 清洁剂 有机溶剂 酶 抗生素 生物试剂 螯合剂
革兰氏阴 *
可达较高破碎率,可大规模操作,不适合 丝状菌和含有包含体的基因工程菌
超声破碎法
液体剪切作用
对酵母菌效果较差,破碎过程升温剧烈, 不适合大规模操作
X-press法
固体剪切作用
破碎率高,活性保留率高,对冷冻敏感目 的产物不适合
非 酶溶法
酶分解作用
具有高度专一性,条件温和,浆液易分离,
机
溶酶价格高,通用性差
1.珠磨法(Bead mill)
原理:
进入珠磨机的细胞悬浮液与极细的玻璃小珠、石英砂、氧化 铝等研磨剂(直径小于1mm)一起快速搅拌或研磨,研磨 剂、珠子与细胞之间的互相剪切、碰撞,使细胞破碎,释放 出内含物。在珠液分离器的协助下,珠子被滞留在破碎室内, 浆液流出从而实现连续操作。破碎中产生的热量一般采用夹 套冷却的方式带走。
大家好
25
2.高压匀浆法(High-pressure homogenization)
——大规模细胞破碎的常用方法
采用高压匀浆器(由高压泵和匀浆阀组成,英国APV公司和美国 Microfluidics公司均有产品出售)。
原理:
利用高压使细胞悬浮液通过针形阀,由于突然减压和高速冲 击撞击环使细胞破碎,细胞悬浮液自高压室针形阀喷出时, 每秒速度高达几百米,高速喷出的浆液又射到静止的撞击环 上,被迫改变方向从出口管流出。细胞在这一系列高速运动 过程中经历了剪切、碰撞及由高压到常压的变化,从而造成 细胞破碎。
大家好
54
(1)表面活性剂
可促使细胞某些组分溶解,其增溶作用有助于细胞的破碎。
生化分离技术 细胞破碎分离

细胞-胞内产物 细胞-胞内产物 路线一B 包含体 溶解(加盐酸胍、脲 加盐酸胍、脲 ) 复性 细胞破碎 碎片分离 碎片分离
原料液 原料液
细胞分离 ( 细胞分离 ( 离心,过滤 离心,过滤 )) 路线一 路线二 清液-胞外产物
路线一A
粗分离( 盐析、萃取、超过滤等 盐析、萃取、超过滤等 ) 纯化( 层析、电泳 层析、电泳 ) 脱盐( 凝胶过滤、超过滤 凝胶过滤、超过滤 )
通过改变微生物生长环境(温度、pH、缓 冲液),可以诱发产生自溶酶或激发产生其 它的自溶酶,以达到自溶目的。
缺点是:易引起所需蛋白质的变性,自溶后 细胞悬浮液粘度增大,过滤速度下降。
(2)物理法
渗透压冲击法 冻结-融化法 干燥法
①渗透压冲击法
将细胞放在高渗透压的溶液中(如一定 浓度的甘油或蔗糖溶液),由于渗透压的作 用,细胞内水分便向外渗出,细胞发生收缩, 当达到平衡后,将介质快速稀释,或将细胞
之间的互相剪切、碰撞,使细胞破碎,
释放出内含物。
WSK卧式高效全能珠磨机
②影响珠磨法破碎的因素
破碎作用公式:
ln[1/(1-R)]=Kt
R — 破碎率;K— 一级反应速度常数; t—时间。 K与搅拌转速、细胞悬浮液浓度和循环 速度、玻璃小珠装量和珠体直径,以及 温度等相关。
②影响珠磨法破碎的因素
某些植物细胞,当生长停止后,在细胞质 和初生细胞壁之间形成了次生细胞壁。次 生壁一般较厚 (4μm以上 ) ,常有三层组成。
n
在次生壁中,纤维素和半纤维素含量比初 生壁增加很多,纤维素的微纤丝排列得更 紧密和有规则,而且存在木质素的沉积。
二
生物分离工程复习纲要

生物分离工程复习纲要--裴武第一章绪论1、生物分离工程在生物技术中的地位?答:生物技术的主要目标是利用培养微生物、动物细胞、植物细胞来生产对人有用的产品,而分离纯化过程是生物产品工程的重要环节。
因此,生物分离工程是生物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生物技术转化为生产力所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在生物技术研究和产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技术进步程度对于保持和提高各国在生物技术领域内的经济竞争力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2、生物分离工程的特点是什么?答:生物分离是从生物材料、微生物的发酵液、生物反应液或动植物细胞的培养液中分离并纯化有关产品(如具有药理活性作用的蛋白质等)的过程,又称为下游加工过程。
生物工程的主要特点是生物制品多种多样; 常无固定操作方法可循;生物材料组成非常复杂, 分离操作步骤多,不易获得高收率; 培养液(或发酵液)中所含目的物浓度很低,而杂质含量却很高; 分离进程必须保护化合物的生理活性; 生物活性成分离开生物体后,易变性、破坏。
3、生物分离工程可分为几大部分,分别包括哪些单元操作?答:生物分离工程可分为可分为不溶物的去除、产物分离、产品的纯化及产品的精制四大部分。
不溶物的去除包括过滤、离心和细胞破碎,通过这些单元操作使产物浓度和质量得到了提高。
产物分离包括离子交换吸附、萃取等。
其中萃取又分为溶剂萃取、反微团萃取、超临界流体萃取和双水相萃取等。
以上分离过程不具备特异性,只是进行初分可提高产物浓度和质量。
产品的纯化包括色谱、电泳、沉淀等单元操作,这些技术具有产物的高选择性和杂质的去除性。
产品的精制包括结晶及干燥等单元操作。
4、在设计下游分离过程前,必须考虑哪些问题方能确保我们所设计的工艺过程最为经济、可靠?答:在设计下游分离过程前,通常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生物材料的组成成分非常复杂,有数百种甚至更多,各种化合物的形状、大小、相对分子质量和理化性质都各不相同,有的迄今还是未知物,而且这些化合物在分离时仍在不断的代谢变化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膨胀床分离技术
1、膨胀床的定义
(1)固定床:又称填充床,填充的固体物通常呈 颗粒状,堆积成一定高度的床层。床层静止不动, 流体通过床层进行分离纯化。 (2)流化床:当流体通过床层的速度逐渐提高到 某值时,填料颗粒出现松动,颗粒间空隙增大,床 层体积出现膨胀,但是颗粒仍逗留在床层内而不被 流体带出。床层的这种状态和液体相似称为流化床
气体
3、应用 (1)表面活性物质的分离纯化
如蛋白质,废水中的去污剂等
(2)能与表面活性物质结合的任何物质
如金属离子
如:环境领域
从工业污水如电镀废水、纺织废水中分离和回 收金属离子。
回收:废水溶液中的Cu2+ 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 回收率:45.5%
例:生物工程领域(泡沫分离大肠杆菌)
三、选择破碎方法的依据
1、细胞的处理量 2、细胞壁的强度和结构 3、目标产物对破碎条件的敏感性 4、破碎程度 适宜的操作条件应有高的产物释放率,低 的能耗和便于后步提取这三方面进行权衡
作业与思考题
1、简要说明常用的细胞破碎方法、原理及特点?
四、从发酵液直接分离产物
细胞破碎
目标产物
细胞碎片很小,很难用 过滤法除去。
(三)化学法(化学渗透法)
1、碱处理 2、酸处理 3、化学试剂法
1、碱处理 pH值=11.5---12.5碱处理可导致细胞溶解。
优点:价格便宜,适于任何规模 的操作,易使蛋白使活。
2、酸热法
盐酸对细胞壁中的某些成分(主要是多糖和 蛋白质)的水解作用,使细胞壁结构变疏松, 同时经沸 水 浴处 理 ,细 胞 吸 水 膨 胀 破 裂 。
比较项目 破碎机理 碎片大小 内含物释放 粘度 时间,效率 设备 通用性 经济 应用范围 机械法 切碎细胞 碎片细小 全部 高(核酸多) 时间短,效率高 需专用设备 强 成本低 工业规模,实验室 非机械法 溶解局部壁,膜 细胞碎片较大 部分 低(核酸少) 时间长,效率低 不需专用设备 差(专一性强) 成本高 实验室,部分工业
表面活性剂:月桂酸或硬脂酰胺等
泡沫分离:1min除去90%细胞
10min除去99%细胞
思考题 1、名词解释
超临界流体 泡载分离技术
固定床
膨胀床
2、什么是固定床?流化床?膨胀床?并 简述它们之间的区别?
洋葱质壁分离
2、冷冻-融化法
(1)方法:将细胞放在低温下冷冻,然后在 室温中融化,反复多次而达到破壁作用。 (2)原理:一方面破坏细胞膜的通透性,另 一方面胞内水结晶,形成冰晶粒,细胞液浓度 增高引起细胞溶胀而破裂。
大肠杆菌:可用液氮/37℃反复冻融法破壁
适用于细胞壁较脆弱的菌体,需反复 多次,速率慢,产量低,在冻融过程 中可能引起某些蛋白质变性。
第四章 细胞破碎和分离提 取技术
发酵液或培养液 预处理 固液分离(离心或过滤)
固体沉淀:胞内产物
细胞破碎和细胞碎片分离
清液:胞外产物
目标产物
本章内容
目标产物
一、细胞破碎的主要阻力:细胞壁
细胞破碎的主要目的:破坏细胞壁和细胞膜, 使细胞内物质释放出来。
各种微生物细胞壁组成与结构
二、常用细胞破碎技术及原理
注意:破碎时要采取冷却措施
2、高压匀浆法
注意:团状或丝状真菌不适用
出料口
高压匀浆机 进料口
利用高压迫使悬浮液通过针形阀,由于突然减压 和高速冲撞造成细胞破裂
3、超声破碎法
原理:空化作用和搅拌作用
缺点:产生的热量不容易驱散,不适 于大规模操作,主要用于实验室。
不同机械破碎方法的比较
技术 原理
缺点:破壁效果差,后续处理难除HCl。
3、化学试剂法
(1)EDTA螯合法:导致外层膜不稳定或溶解
革兰氏阳性菌
革兰氏阴性菌
革兰氏阴性菌的外层膜结构通常靠二价阳离子 Ca2+ 或 Mg2+ 结合脂多糖和蛋白质来维持,一旦 EDTA将Ca2+或Mg2+ 螯合,大量的脂多糖分子将脱 落,使细胞壁外层膜出现洞穴。这些区域由内层 膜的磷脂来填补,从而导致内层膜通透性的增强。
(2)有机溶剂法
有机溶剂能溶解细胞壁的脂类,从而改变细 胞通透性。
(3)表面活性物质
能溶解膜结构中的脂蛋白,使细胞通透性增加。
化学法的优缺点 优点 细胞外形保持完整,碎片少,浆液粘度低,
易于固液分离和进一步提取。
①通用性差; 缺点 ②时间长,效率低,一般胞内物质释放率 不超过 80%。 ③有些化学试剂有毒,后续工作需设法分 离除去。
(5)膨胀床与流化床的区别
流化床的填料和液体在床层内混合程度高,吸附效 率低,而膨胀床的填充颗粒基本悬浮于固定的位置, 液体的流动与固定床相似,接近平推流,吸附效率 高。
2、膨胀床装置
调节柱床高度
色 谱 柱
保证液体以平推流形式 流过柱子
3、膨胀床吸附剂
(1)吸附剂应具备的条件 ①吸附性能好 ②沉降速率高 ③吸附剂要在粒径和密度上有差异 ④有良好孔道结构,不易被污染
纳豆激酶
1980年,日本心脑血管专家须见洋行博士, 从事溶解血栓药物研究工作
“下午两点半”实验 下午两点半:纳豆提取物加入到人工 血栓中;
下午五点半:血栓溶解2厘米
纳豆的制作
1、泡豆蒸豆
大豆,加水浸泡一夜后,蒸烂。
2、接种纳豆菌
纳豆菌用热水溶解后,加入到大豆中,搅拌均匀,分装。
3、在恒温下发酵14-36小时 4、后熟(活菌低温休眠)
细胞碎片去除和产品纯化同步的方法
(一)双水相分离技术 1、双水相体系简介
1896年,荷兰微生物学家Beijerinck发现
明胶 琼脂(或可溶性淀粉)
传统的双水相体系是指高聚物双水相体系
憎水程度有所差异
2、常用双水相体系
(1)聚乙二醇(PEG)/葡聚糖;
(2)聚乙二醇(PEG)/盐相(硫酸盐或者磷酸盐)
(3)膨胀床
稳定的、返混很小的流化床,即所谓的膨胀床,它 既能比较容易地让细胞或细胞碎片通过填料层,又 能以填充床的模式来吸附目标产物。
(4)膨胀床与固定床的区别
膨胀床吸附技术
膨胀床的床层上部安装有可调节床层高度的调节 器,当料液从床底输入时,床层产生膨胀,高度 调节器上升,床层空隙增加,允许菌体细胞或细 胞碎片自由通过。因此,膨胀床吸附操作可直接 处理菌体发酵液或细胞匀浆液,回收其中的目标 产物。 节省离心或过 滤等处理过程
聚乙二醇(PEG) 无毒、无刺激性,具有良好的水溶性
3、双水相体系分离细胞碎片 优点:设备简单,容易放大 缺点:规模放大时,成本增加
目标产物 细胞或细胞碎片 用PEG1500/NaH2PO4体系从 Trichoderma koningii发酵液中分离纯化 β - 木糖苷酶,该酶主要分配在下相,下 相酶活回收率96.3%,纯化倍数33。
(2)常用吸附剂
物理吸附,化学吸附 和离子交换吸附
多糖包埋石英砂,玻璃微球等。 如Streamline介质:在石英砂外表吸附容量
4、膨胀床的操作(5个步骤)
(1)平衡:用平衡缓冲液让膨胀床达到平衡,保持 一定的膨胀率。
膨胀2倍,吸附性能最好
(四)生物法 1、酶溶法
(1)原理:利用酶溶解细胞壁,使细胞壁受到部分 或完全破坏; (2)常用的酶:溶菌酶、 β-1 ,3-葡聚糖酶、
β-1,6-葡聚糖酶、蛋白酶等。
其中溶菌酶主要用于细菌类,其他酶对酵母作用 较显著。
溶菌酶:能直接水解G+菌细胞壁,作用位 点是肽聚糖多肽链中的β-1,4糖甘键。
G+菌的细胞壁
G-菌的细胞壁
2、自溶法
通过调节温度、pH等诱导细胞产生溶解自身的酶。
45-50℃ 酵母 12-24h 自溶
(五)超临界细胞破碎技术
1、超临界流体
(1)临界温度:在温度高于某一数值时,任何大的 压力均不能使该物质由气相转化为液相,此时的温 度即被称之为临界温度; (2)临界压力:临界温度下,气体能被液化的最低 压力称为临界压力。 (3)超临界流体:指温度和压力处于临界条件之上 的流体。
2、超临界CO2的破壁原理
CO2的临界值:31.26℃;7.38MPa 超临界CO2密度近于液体,粘度近于气体,扩 散系数为液体的100倍,因而具有惊人的溶解 能力。 超临界CO2易于渗透到细胞内,突然降压后, 因细胞内外较大的压差而使细胞急剧膨胀而 破裂。
超临界细胞破碎技术适用于各类细胞的破碎
机械法和非机械法破碎的比较
发酵后,放在冰箱内低温熟成数小时,做好的纳 豆无论是外观还是口感都会更好。
(三)泡载分离技术
1、定义
又称泡沫分离或泡沫吸附分离,是以气泡为介 质,利用组分的表面活性差异进行分离的技术。
空气
2、原理
通过向溶液鼓泡形成泡沫层,表面活性物质 会聚集在泡沫层内,然后将泡沫层与液相主 体分离。
破沫器
泡沫 活性剂补充口 液体 泡沫液
。
成本
举例
珠磨法
固体剪切作用
便宜
适中 昂贵
大规模处理
大规模处理 小规模处理
高压匀浆法 液体剪切作用 超声波法 液体剪切作用
(二)物理法
1、渗透压冲击法 2、冷冻-融化法
1、渗透压冲击法(最温和)
将细胞放在高渗溶液中(如高浓度蔗糖溶液),由 于渗透压的作用,细胞内水分便向外渗出,细胞发 生收缩,当达到平衡后,将细胞转入水或低渗缓冲 液中,由于渗透压的突然变化,胞外的水迅速渗入 胞内,引起细胞快速膨胀而破裂。 仅适用于细胞壁较脆弱的细胞。
通过流速控制膨胀率
(2)进料吸附
把目标产物吸附在吸附剂上,让杂质或细胞碎片等 固体颗粒流出膨胀床。
(3)洗涤
洗去留在柱内的细胞、细胞碎片和弱吸附性 的杂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