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触网的供电方式及其供电示意图
接触网供电方式

2012-12-6
5
乌鲁木齐供电段职工教育科
3、同轴电力电缆供电方式(CC供电方式)
接触网不(电)分段方式 吸流效率高,对邻近通信线路的电磁感应干扰影响小。 与接触网(电)分段方式相比,对邻近通信线路的电磁感应 影响稍大,防护效果稍低。
2012-12-6
6
乌鲁木齐供电段职工教育科
3、同轴电力电缆供电方式(CC供电方式)
BT为实际变压器
2012-12-6
10
乌鲁木齐供电段职工教育科
4、BT(吸流变压器)供电方式
改善吸—回方式防护效果措施: (1)合理选择回流线在接触网支柱上的装设位置 (2)合理确定吸上线的安装位置 (3)合理确定吸流变压器间的距离 (4)合理选择BT的变比
(5)采用局部无防护的BT过补偿方式Biblioteka 2012-12-613
乌鲁木齐供电段职工教育科
5、AT(自耦变压器)供电方式
自耦变压器的工作原理: 一次和二次回路共用部分绕组(n2部分)而n1只有一 次电流流过。输入电压是输出电压的两倍,也就是说通过 自耦变压器可以输入较高的电压而得到机车所需的低电压, 电流则相反,输入电流为输出电流的一半,从牵引变电所 来看,以两倍接触网电压沿线输送(1/2)I,送电电压加 倍,送电电流减半,送电电路中的电压损失将降低1/4, 利用AT这个特点可以增大变电所之间的距离和增大传输功 率,减少牵引网损耗。
回流线
R C
接触网
AC
27.5kV
电力机车 钢轨 T
8
2012-12-6
乌鲁木齐供电段职工教育科
4、BT(吸流变压器)供电方式
BT供电方式分为两种,其示意图如下
吸—回方式
吸—轨方式
接触网的供电方式及其供电示意图

接触网的供电及其供电示意图一、接触网的供电方式接触网是架设在铁路线上空向电力机车提供电能的特殊形式的输电线路。
电能由地方电力网输送到铁路牵引变电所后,经主变压器降压达到电力机车正常使用所需电压等级,再由馈电线将电能送至接触网。
电力机车靠从接触网上获取电能以提供牵引动力,保证列车运行。
目前,我国电气化铁道干线上牵引变电所牵引侧母线上的额定电压为27.5kV(自耦变压器供电方式为2×27.5kV),接触网的额定电压为25kV ,最高电压为29kV 。
在供电距离较长时,电能在输电线路和接触网中产生电能损耗,使接触网末端电压降低。
但接触网末端电压不应低于电力机车的最低工作电压20kV ,系统在非正常运行情况(检修或事故)下,机车受电弓上的电压不得低于19kV ,所以两牵引变电所之间的距离一般为40~60km ,具体间距需经供电计算确定。
电压从牵引变电所经馈电线送至接触网,流过电力机车,再经轨道回路和回流线,流回牵引变电所。
应该指出:由于轨道和大地间是不绝缘的,在电力机车的电流流到轨道以后,并非全部电流都沿着轨道流回牵引变电所。
实际上有部分电流进入大地,并在地中流回牵引变电所。
这种由大地中流经的电流称地中电流(又称泄漏电流或杂散电流)。
牵引变电所向接触网正常供电的方式有两种:单边供电和双边供电。
如图1—3—1所示。
1.单边供电两个牵引变电所之间将接触网分成两个供电分区(又称供电臂),正常情况图1-3-1 电气化铁道供电系统1—发电厂;2—区域变电所;3—输电线;4—分区亭;5—牵引变电所6—接触线;7—轨道回路;8—回流线;9—电力机车;10供电线nt h两相邻供电臂之间的接触网在电气上是绝缘的,每个供电分区只从一端牵引变电所获得电能的供电方式称为单边供电。
单边供电时,相邻供电臂电气上独立,运行灵活;接触网发生故障时,只影响到本供电分区,故障范围小;牵引变电所馈线保护装置较简单。
这是中国电气化铁道采用的主要形式,乐昌供电车间也在用这种供电方式。
详解接触网供电设施及结构 (2)

2、电连接线
作用:保证接触网各线之间或各分段之间、各股道之间电流的畅通,电 连接线将各导线并联起来,实现并联供电,这样起到了增大载流截面, 减小了电阻,降低了能耗。 分类: 电连接线是通过电连接线夹、接触线电连接线夹分别与承力索和接 触线连接。电连接线根据安装位置分为: 横向电连接线 :承力索和接触线之间的连接。 股道间电连接线 作用是将各股道接触网并联起来。当电力机车在起动取流时,各股道 接触网并联供电,就可满足电力机车起动时所需的最大电流。安装在 电力机车起动的附近。 道岔电连接 锚段关节电连接(纵向电连接):安装在锚段关节转换柱处。 隔离开关电连接 避雷器电连接:接触网和避雷器之间安装电连接线。接触网有大气过 电压时,接触网能通过避雷器接地。
第六章 接触网供电设施及结构
第一节 接触网的供电与分段
一、接触网的供电
牵引变电所向接触网供电有三种方式:单边供电和双边供 电和越区供电。单边和双边为正常供电方式;越区供电是 一种非正常的工作方式。
接触网供电原理图
接触网通常在两相邻牵引变电所间的中央断开,将两牵引 变电所之间两个供电臂的接触网分成两个供电分区。如果 在中央断开处设置开关设备时可将两供电分区连通,此处 称为分区亭。
横向电连接线
股道间电连接线
第二节 电分相及分相绝缘装置
一、电分相
在单相交流牵引供电系统中,电力机车是由单相电供电的,为了 平衡电力系统的A、B、C各相负载,一般要实行A、B相轮流供电。 所以A、B相之间要进行分开,这称为电分相。 电分相通常由分相绝缘器实现。
二、常规电分相及电分相装置
实现电分相的两种方法: 1)利用锚段关节进行电分相; 2)利用专门的电分相绝缘器进行电分相。
电分相绝缘器的作用:将接触网上不同相位的电能隔离开,以免发生 相间短路,并起机械连接作用,使接触网成为一个整体。 注意:电分相绝缘器只能进行电气上的绝缘,而导线在机械上则是通 过电分相绝缘器连接在一起,不能作为机械分段。而绝缘锚段关节则 既可以实现电气分开,也可以实现机械方面的分开。
接触网的供电方式

2、吸流变压器—回流线装置BT
回流线cd 中无电流,在 接触网cd 段的长度内等于 没有防护。
d
c
两种情形都使吸流变压器—回流线在半段长度里失去效用,这种现象叫做 半段效应,失效区相当于分段长度之半。
所以实际装置是在供电臂内设置长度不大的许多吸上分段,每个分段仅长 2—4km,每个分段中央设置一台吸流变压器。分段以吸上线为界,吸上线一 端接回流线,另一端焊入钢轨。
21.07.2020
1、直接供电方式
复线区段供电方式与上述基本相同,但每一供电臂分别向上、下 行接触网供电,因此牵引变电所馈出线有四条。同一侧供电臂上、 下行线实行并联供电,可提高供电臂末端电压。越区供电时,通过 分区亭开关设备来实现。复线区段供电情况如下图所示。
21.07.2020
图 复线区段供电示意图
第一章 接触网概述
第一节 接触网的定义与分类 第二节 接触网的组成 第三节 供电方式 第四节 受电弓
21.07.2020
第三节 供电方式
在牵引供电的发展过程中,出现过低压直流、三相交流、单 相低频交流、单相工频交流等多种供电制式。目前仍采用的主 要供电制式有:单相工频25KV,单相低频15KV;直流3KV, 直流1.5KV等。
21.07.2020
2、吸流变压器—回流线装置BT
1 3
5 2
1 2
4
I1
I2 5
1—接触网;2—为轨道;3—为回流线;4—为吸流变压器, 变比1:1,一次线圈串接入接触网,二次线圈串接入回流; 5—为吸上线,一端接回流线,另一端与轨道或吸流变压器
线圈中点连接,以提供从电力机车到轨道的返回电流流到回
1、直接供电方式
1—输电线;2—牵引变电所;3—馈电线;4—接触网;5—电力机车;6—钢轨
接触网基础知识_图文

铜承力索截面图
3、吊弦 吊弦是链型悬挂中承力索与接触线间的连接吊索 。 吊弦的作用 在链形悬挂中,利用调节吊弦的长短 来保证接触悬挂的结构高度、接触线的弛度、接触 线距轨面的高度;以及线岔处的水平、抬高,改善 接触悬挂的弹性,调整接触线的弛度,保证接触线 与受电弓良好接触,提高电力机车受电弓取流质量 。吊弦是不应有电流通过的,如发现吊弦有温升、 发红或烧伤就说明该段接触网正常导流有问题。 二、吊弦分类 吊弦一般分为普通环节吊弦、弹性吊弦、整体吊 弦和滑动吊弦四种。
接触网基础知识_图文.ppt
《接触网基础知识》 第一节 接触网认识
❖ 一、电气化铁道的组成
❖ 1958年,我国开始修建电气化铁路, 1961年8月15日我国第一条干线电气化铁路 试验区段宝鸡至凤州段建成通车。1975年7 月1日宝成电气化铁路电气化铁路全线建成 通车。
❖ 电气化铁路的组成:电气化铁路是由电力机 车、牵引接触网、牵引变电所及轨道回路组 成。
(1)简单链型悬挂在悬挂点处采用整体 吊弦,如图a所示 (2)弹性链型悬挂在悬挂点处采用弹性 吊索和整体吊弦,如图b所示 1-2、按下锚方式分类: 链型悬挂按下锚方式分为:无补偿链型悬 挂,半补偿链型悬挂,全补偿链型悬挂。
无补偿链型悬挂下锚也叫硬锚。接触悬挂 的承力索和接触线通过绝缘子直接固定在 支柱上。半补偿链型悬挂下锚承力索为硬 锚,接触线通过张力补偿装置下锚。目前 较少采用。
图7-1普通吊弦结构图
(二)弹性吊弦 为改善悬挂点处的弹性,使接触悬挂弹性均 匀,在支柱悬挂点处安装一根吊索和两根整 体吊弦,这样的结构形式称为弹性吊弦。吊 索采用TJ-35型铜合金绞线。弹性吊弦有利 于消除定位点处接触线的硬点,改善定位处 悬挂的弹性。如图7-2所示。
接触网的供电方式及其供电示意图讲解学习

接触网的供电方式及其供电示意图接触网的供电及其供电示意图一、接触网的供电方式接触网是架设在铁路线上空向电力机车提供电能的特殊形式的输电线路。
电能由地方电力网输送到铁路牵引变电所后,经主变压器降压达到电力机车正常使用所需电压等级,再由馈电线将电能送至接触网。
电力机车靠从接触网上获取电能以提供牵引动力,保证列车运行。
目前,我国电气化铁道干线上牵引变电所牵引侧母线上的额定电压为27.5kV(自耦变压器供电方式为2×27.5kV),接触网的额定电压为25kV,最高电压为29kV。
在供电距离较长时,电能在输电线路和接触网中产生电能损耗,使接触网末端电压降低。
但接触网末端电压不应低于电力机车的最低工作电压20kV,系统在非正常运行情况(检修或事故)下,机车受电弓上的电压不得低于19kV,所以两牵引变电所之间的距离一般为40~60km,具体间距需经供电计算确定。
电压从牵引变电所经馈电线送至接触网,流过电力机车,再经轨道回路和回流线,流回牵引变电所。
应该指出:由于轨道和大地间是不绝缘的,在电力机车的电流流到轨道以后,并非全部电流都沿着轨道流回牵引变电所。
实际上有部分电流进入大地,并在地中流回牵引变电所。
这种由大地中流经的电流称地中电流(又称泄漏电流或杂散电流)。
牵引变电所向接触网正常供电的方式有两种:单边供电和双边供电。
如图1—3—1所示。
图1-3-1 电气化铁道供电系统1—发电厂;2—区域变电所;3—输电线;4—分区亭;5—牵引变电所1.单边供电两个牵引变电所之间将接触网分成两个供电分区(又称供电臂),正常情况两相邻供电臂之间的接触网在电气上是绝缘的,每个供电分区只从一端牵引变电所获得电能的供电方式称为单边供电。
单边供电时,相邻供电臂电气上独立,运行灵活;接触网发生故障时,只影响到本供电分区,故障范围小;牵引变电所馈线保护装置较简单。
这是中国电气化铁道采用的主要形式,乐昌供电车间也在用这种供电方式。
牵引供电方式识别与应用—接触网供电方式(高铁牵引供电系统)

供电臂
牵引变电所
输电线
钢轨
机车 供电臂1 供电臂2
牵引变电所是沿着电气化铁 路线路分布,每个变电所有 一定的供电范围。通常把一 个变电所至其所供电的末端 称为一个供电臂。一个供电 臂的长度对应于线路的区间 数约为2-5个区间。
单线双边供电方式
牵引变当相邻两牵引变电所之间的两段接触网通过分 区所的联络开关连通时,则电力机车将从两个变电所 同时获得供电,这种供电方式称单线双边供电。
双边供电方式的优缺点
优点
缺点
列车可从两个牵引变电所取流,每条 馈电线的电流相对减小,从而可减小 牵引网中的电压损失和电能损失,有 利于改善供电臂的电压水平,降低铁 路的运营成本,且牵引变压器和接触 网悬挂的负荷较均匀。
牵引变电所与分区所的保护相应都要 复杂一些。同时,当两牵引变电所的 电压有差异时,还可能出现不平衡电 流,从而产生附加的电能损失等。
AT供电方式的特点 三大优点
(1) 供电电压提高一倍。 相同牵引负荷条件下, 接触悬挂和正馈线中的 电流大致可减少一半。
(2) 供电能力强。牵引网 单位阻抗低,大大减小 电压损失和电能损失。
(3)AT所处的接触悬挂无 电分段,电力机车通过 AT所时,受电弓上不会 产生强烈电弧,能满足 重载、高速列车运输的 需要。
BT供电方式的缺点
为何现在不采用BT供电方式了?
BT供电方式的缺点
①牵引网阻抗增大
②电压损失增大
由于每台吸流变压器是串联在 接触网回路中, 相当于串联了 一个较大阻抗。
与直接供电方式相比较,BT供 电方式的牵引网单位阻抗增大 约51%。
在相同负载电流条件下,BT供 电方式的牵引网电压损失相应 地增大约51 %。因此严重恶化 了供电臂的电压水平。
接触网的供电方式1

(四)接触网的供电方式我国电气化铁路均采用单边供电方式,即牵引变电所向接触网供电时,每一个供电臂的接触网只从一端的牵引变电所获得电能(从两边获得电能则为双边供电,可提高接触网末端网压,但由于其故障范围大、继电保护装置复杂等原因尚未有采用)。
复线区段可通过分区亭将上下行接触网联接,实现“并联供电”,可适当提高末端网压。
当牵引变电所发生故障时,相邻变电所通过分区亭实现“越区供电”,此时供电范围扩大,网压降低,通常应减少列车对数或牵引定数,以维持运行。
1、直接供电方式如前所述,电气化铁路采用工频单相交流电力牵引制,单相交流负荷在接触网周围空间产生交变电磁场,从而对附近通信设施和无线电装置产生一定的电磁干扰。
我国早期电气化铁路(如宝成线、阳安线)建设时,处于山区,地方通信技术不发达,铁路通信采用高屏蔽性能的同轴电缆,接触网产生的电磁干扰影响极小,不用采取特殊防护措施,因此上述单边供电方式亦称为直接供电方式(简称TR供电方式)。
随着电气化铁路向平原和大城市发展,电磁干扰矛盾日显突出,于是在接触网供电方式上采取不同的防护措施,便产生不同的供电方式。
目前有所谓的BT、A T和DN供电方式。
从以下的介绍中可以看出这些供电方式有一个共同特点,即在接触网支柱田野侧,与接触悬挂同等高度处都挂有一条附加导线。
电力牵引时,附加导线中通过的电流与接触网中通过的牵引电流,理论上讲(或理想中)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从而两者产生的电磁干扰相互抵消。
但实际上是做不到的,所以不同的供电方式有不同的防护效果。
2、吸流变压器(BT)供电方式这种供电方式,在接触网上每隔一段距离装一台吸流变压器(变比为1:1),其原边串入接触网,次边串入回流线(简称NF线,架在接触网支柱田野侧,与接触悬挂等高),每两台吸流变压器之间有一根吸上线,将回流线与钢轨连接,其作用是将钢轨中的回流“吸上”去,经回流线返回牵引变电所,起到防干扰效果。
由于大地回流及所谓的“半段效应”,BT供电方式的防护效果并不理想,加之“吸——回”装置造成接触网结构复杂,机车受流条件恶化,近年来已很少采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接触网的供电及其供电示意图
一、接触网的供电方式
接触网是架设在铁路线上空向电力机车提供电能的特殊形式的输电线路。
电能由地方电力网输送到铁路牵引变电所后,经主变压器降压达到电力机车正常使用所需电压等级,再由馈电线将电能送至接触网。
电力机车靠从接触网上获取电能以提供牵引动力,保证列车运行。
目前,我国电气化铁道干线上牵引变电所牵引侧母线上的额定电压为27.5kV(自耦变压器供电方式为2×27.5kV),接触网的额定电压为25kV,最高电压为29kV。
在供电距离较长时,电能在输电线路和接触网中产生电能损耗,使接触网末端电压降低。
但接触网末端电压不应低于电力机车的最低工作电压20kV,系统在非正常运行情况(检修或事故)下,机车受电弓上的电压不得低于19kV,所以两牵引变电所之间的距离一般为40~60km,具体间距需经供电计算确定。
电压从牵引变电所经馈电线送至接触网,流过电力机车,再经轨道回路和回流线,流回牵引变电所。
应该指出:由于轨道和大地间是不绝缘的,在电力机车的电流流到轨道以后,并非全部电流都沿着轨道流回牵引变电所。
实际上有部分电流进入大地,并在地中流回牵引变电所。
这种由大地中流经的电流称地中电流(又称泄漏电流或杂散电流)。
牵引变电所向接触网正常供电的方式有两种:单边供电和双边供电。
如图1—3—1所示。
图1-3-1 电气化铁道供电系统
1—发电厂;2—区域变电所;3—输电线;4—分区亭;5—牵引变电所
6—接触线;7—轨道回路;8—回流线;9—电力机车;10供电线
1.单边供电
两个牵引变电所之间将接触网分成两个供电分区(又称供电臂),正常情况两相邻供电臂之间的接触网在电气上是绝缘的,每个供电分区只从一端牵引变电所获得电能的供电方式称为单边供电。
单边供电时,相邻供电臂电气上独立,运行灵活;接触网发生故障时,只影响到本供电分区,故障范围小;牵引变电所馈线保护装置较简单。
这是中国电气化铁道采用的主要形式,乐昌供电车间也在用这种供电方式。
2.双边供电
若两个供电分区通过开关设备,在电路上连通,两个供电分区可同时从两个牵引变电所获得电能,这种供电方式称为双边供电。
双边供电可提高接触网电压水平,减少电能损耗。
但馈线及分区亭的保护及开关设备都教复杂,因此,目前采用较少。
3.越区供电
单边和双边供电为正常的供电方式,还有一种非正常供电方式(也称事故供电方式)叫越区供电,如图l一3—2所示。
图1-3-2 区域供电示意
1—故障牵引变电所;2—越区供电分区
由于越区供电的供电量大大伸长,如果列车运行数量相同的情况下,则延伸供电臂的末端电压就会大大降低,倘若低于电力机车允许最低工作电压时,将造成机车不能运行,这是不允许的。
因此,越区供电只能保证客车或重要货车通过,是作为避免中断运输的临时性措施。
在复线区段中,其供电情况与单线区段类同,只是牵引变电所有四回馈出线分别向两侧上、下行接触网供电。
在同一侧,上、下行接触网供电相别相同,以便于上、下行实现并联供电,可提高接网末端电压。
越区供电时,通过分区所内的开关设备来实现。
复线区段供电示意如图1—3—3所示。
图1-3-3 复线区段供电示意图
二、牵引供电系统的供电方式
我国电气化铁道采用单相工频25 kV交流制,由于单相大电流在线路周围空间产生较强电磁场,使邻近通信、广播设备等产生杂音干扰和感应电压。
为减少电气化铁道对沿线通信设备的干扰,保障其设备、人身安全及正常工作,在牵引供电系统中采取了许多防干扰措施,形成了不同的牵引供电方式。
目前我国的牵引供电方式主要有下列三种:直供加回流供电方式、BT供电方式和AT供电方式。
1.直供加回流供电方式
在我段管内滦县供电车间采用的供电方式就是,直供加回流供电方式,所以在此重点说说这种直供加回流供电方式。
如图1—3—4所示。
在近几年新建的电气化铁道区段,我国普遍采用一种称为直供加回流线的供电方式,它与直供、BT供电方式不同的是在接触网支柱田野侧,架设一条回流线不设吸流变压器。
每隔一定距离,通过吸上线将回流线与轨道扼流变压器中性点相连。
扼流变压器起到平衡两条钢轨间电压,降低对信号轨道电路的影响。
直供加回流线供电方式,其回流线不仅仅提供牵引电流通道,而且也起到了防干扰的作用,即回流线中的电流与接触网中的牵引电流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空间电磁场互相抵消。
去掉了吸流变压器减小了牵引网阻抗,也减少投资和维修工作量,是目前经济技术指标比较好的一种供电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