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质量标准-西红花
藏红花药典标准

藏红花药典标准藏红花是一种古老的草本植物,其花瓣颜色鲜艳艳丽,而且有着重要的药用价值,被广泛用于治疗各种疾病,如失眠、抑郁症、心脏疾病等。
在印度和中东地区,藏红花草药已经使用了数千年之久,而且已成为古代的传统医学。
为了保证藏红花药物的品质和效果,人们设计并实施了藏红花药典标准。
医学研究表明,藏红花药典标准事实上是一部指导生产、评价和应用藏红花草药的重要文件,旨在确保其质量和安全,并保证其可靠性和一致性。
这一标准包含了藏红花的各种特征、药用效果、成分组成,以及检测和标准化的方法等方面的内容。
在此基础上,不仅保证了藏红花质量的一致性,而且公司和政府有一个参照资料,可以用来确保药物生产和销售的合规性和疗效性。
具体来说,藏红花药典标准要求该草药必须具有以下特征:鲜花颜色为蓝紫色到艳红色,花瓣叶片宽三角形、形状相等,花茎高10-30厘米,没有杂质、异味味道和棉絮质感。
此外,标准还要求该草药控制一定量的磷酸,以保证药效。
同时,为了确保藏红花药草的质量,标准还规定了正常化学成分标准,这意味着必须对土壤、农药、化肥等有机质以及收集过程中的杂质和细菌污染进行必要的控制和监测。
标准化学成分标准表征了酸、碱、挥发性油和其他关键化学成分的过程和含量方面的质量控制标准。
在确定藏红花的药性和有效性时,标准需特别关注萜类化合物,如红花醛、红花苷和红花硷。
这些化合物已被证明具有抗氧化、抗炎和抗肿瘤等药用效果。
因此,必须根据必要的实验室测试,特别是含量调整,来确定藏红花的药效。
藏红花药典标准的实施已经彻底改变了全球藏红花市场。
这一标准制订与提高了藏红花的质量和安全,提高了人们对藏红花草药的信任,而且有助于让患者使用靠谱的藏红花药物,治疗各种疾病,这一现象已经越来越普遍。
中药鉴定学西红花

的盐类; • 2、纸浆、淀粉; • 3、其他花丝、花瓣丝; • 4、甘油和硝酸胺等水溶性物质。
八、真伪和质量鉴别:
• 1、检查西红花苷及苷元:取本品少许于载 玻片上,滴加浓硫酸1-2滴,在扩大镜下 观察,柱头边缘即呈蓝色,渐变为紫色, 后变为红褐色或棕色。
• 入水则柱头膨胀呈喇叭状,将水染成黄 色。有特异香气,味微苦。
西红花药材
西红花柱头顶端边缘呈齿状
2、湿红花: 常呈疏松团块,细长如线状,红褐
色,有油润光泽。 湿红花因其掺杂物情况复杂,质次,
已不再进口。
四、显微鉴别:
• 1、柱头表皮细绒毛状 ;
• 2、入水后可见一橙黄色直线下沉,并逐渐 扩散,水被染成黄色而非橙色或红色,历 久不会混水,水面没有油脂;若显红色并 混水,且水面上显油脂,即系伪品。
• 3、于纸上挤压,虽外观油潤,但于纸 上不留下油迹;
• 4、加碘液:取本品少许,置载玻片上, 加稀碘液1-2滴,不呈蓝色或紫红色。
• 5、柱头膨胀呈喇叭状,用针拨之不破 碎。
一、植物来源:
• 鸢尾科番红 花属植物番 红花Crocus sativus L.的 干燥柱头及 部分花柱。
• 本品性平、味甘,活血、养血、化瘀生 新,此外还有解郁安神的功效。是名贵 妇科良药。对忧思郁结所致胸膈满闷, 惊恐恍惚,可单用本品冲服或配郁金服 用;
二、采收加工:
• 晴天的早晨,将花朵采集后,用镊子摘 下柱头(弃花朵),通风晾干,或用文 火烘干(40-50℃),即得干红花。在 加工的过程中,加入甘油、硼砂等辅料, 使其油潤、光亮,即为湿红花。
• 6、水分:不超过12%;
• 7、总灰分:不超过7.5%;
中药鉴定技术-西红花的鉴定教学课件

中药饮片
质地
体轻,质松软。
表面
无油润光泽,干燥后质脆易断。
气味
气特异,微有刺激性,味微苦。
肆 过
渡 页
显微鉴定
西红花药材图
这里输入图片 的说明性文本
03
表皮细胞:表面观 长条形,壁薄,微 弯曲
渡 页
理化鉴别
主要成分
含西红花苷-Ⅰ、西红花苷 -Ⅱ、西红花酸及挥发油等。 按HPLC法测定,本品含西 红花苷-Ⅰ(C44H64O24)和西 红花苷-Ⅱ(C38H54O19)的总 量不得少于10.0%。
谢谢您的观看
[传承精华][去伪存真][精益求精]
西红花的鉴定
传承精华 去伪存真
目录
来
产
性
显
理
源
地
状
微
化
鉴
与
鉴
鉴
鉴
定
采
定
定
定
制
壹
来源鉴定
科名:鸢尾科植物 入药部位:柱头
番红花
川党参
贰 过
渡 页
产地与采制
产地
番红花
西班牙、希腊、伊朗 等地中海沿岸国家。 我国浙江、江苏、上 海引种成功。
添加 文本
采收加工
花期摘取柱头 干燥
叁 过
渡 页
性状鉴定
个子药材
形状
呈弯曲线形,三分枝。
表面
暗红色,上部较宽而略扁平,顶端边 缘显不整齐的齿状,内侧有一短裂隙, 下端有时残留一小段黄色花柱。
经验鉴别
本品浸水中,可见橙黄色呈直线下降,并逐 渐扩散,水被染成黄色,无沉淀;柱头膨大 呈喇叭状,沿短缝摊开,可见纤细脉纹,柱 头顶端内侧呈绒毛状;在短时间内,用针拨 之不破碎。
西红花质量安全要求

西红花质量安全要求1. 背景西红花是一种广泛用于烹饪和药用的植物,具有强烈的香味、颜色鲜艳、营养丰富的特点。
然而,由于市场上存在着许多质量不合格、假冒伪劣的西红花,给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带来不少隐患。
因此,对于西红花的质量安全控制显得格外重要。
2. 质量安全要求2.1. 生产过程的要求西红花的生产过程包括种植、采摘、加工、贮藏等环节,要求严格控制每个环节的质量安全。
•种植:选用良种、科学管理、施肥合理;严格控制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和时间,配合农药的使用说明书执行。
•采摘:选择成熟度适宜的花瓣进行采摘,避免使用有毒有害的劳动力。
•加工:严格按照标准化操作流程进行加工,并采用先进的设备和技术,保证产品质量。
•贮藏:西红花的贮藏环境要求干燥、通风、无异味,且储存期不宜过长。
2.2. 产品质量的要求西红花的产品质量主要包括色泽、香味和纯度等方面,需要进行严格的测试和检验。
•色泽:正常情况下,西红花应呈现出明亮的红色,不应晕染或斑块。
•香味:西红花的香味应该强烈、清香、不杂质,不应有任何异味。
•纯度:西红花应该是纯净的,在检验中不应掺杂其它非西红花成分。
2.3. 产品包装和标识的要求西红花产品在包装和标识方面也需要严格控制。
•包装:产品包装要质地坚固,密封性好,不要有异味,包装材料应该是符合相关规定的健康材料。
•标识:产品标识应该包括产品名称、生产厂商、生产日期、保质期等信息,标识应该清晰、完整、易识别。
3. 结论西红花作为一种重要的调味品和中草药,必须严格控制其质量安全。
在产品的生产、检验、包装和标识等各个环节都需要实施科学严格的管理,建立行之有效的质量安全体系,确保产品安全、可靠。
中药鉴定学:花类中药(西红花)

中药鉴定学:花类中药——西红花的鉴别 【性状鉴别】 川黄柏 ① 呈板⽚状或浅槽状,长宽不等,厚3mm~7mm. ② 外表⾯黄棕⾊或黄褐⾊,较平坦,⽪孔横⽣,嫩⽪较明显,有不规则的纵向浅裂纹,偶有残存的灰褐⾊的粗⽪。
③ 内表⾯暗黄⾊或黄棕⾊,具细密的纵纹。
体轻,质较硬,断⾯深黄⾊,裂⽚状分层,纤维性。
④ ⽓微,味苦;粘液性,可使唾液染成黄⾊。
关黄柏 通常较川黄柏薄,厚约2mm~4mm.外表⾯深黄棕⾊,具不规则的纵裂纹,时有暗灰⾊的栓⽪残留,栓⽪厚,有弹性,⽪孔⼩⽽少见,内表⾯黄⾊或黄棕⾊。
体轻,质硬,断⾯鲜黄⾊或黄绿⾊。
均以⽪厚、断⾯⾊黄者为佳。
【显微鉴别】 川黄柏横切⾯ ① 未去净外⽪者,⽊栓层由多列长⽅形细胞组成,内含棕⾊物质。
栓内层细胞中含草酸钙⽅晶。
② ⽪层⽐较狭窄,散有纤维群及⽯细胞群,⽯细胞⼤多分枝状,壁极厚,层纹明显。
③ 韧⽪部占树⽪的极⼤部分,外侧有少数⽯细胞,纤维束切向排列呈断续的层带,纤维束周围薄壁细胞中常含草酸钙⽅晶。
④ 射线宽2~4列细胞,常弯曲⽽细长。
薄壁细胞中含有细⼩的淀粉粒,粘液细胞随处可见。
关黄柏与川黄柏相似,不同点是:关黄柏⽊栓细胞呈⽅形,⽪层⽐较宽⼴,⽯细胞较川黄柏略少,射线较平直,硬韧部不甚发达。
关黄柏粉末:呈绿黄⾊或黄⾊。
① ⽯细胞众多,鲜黄⾊,长圆形、纺锤形或长条形,直径35µm~80µm,有的呈分枝状,枝端钝尖,壁厚,层纹明显。
② 纤维鲜黄⾊,直径16µm~38µm,常成束,周围的细胞含草酸钙⽅晶,形成晶纤维。
③ 草酸钙⽅晶极多,直径12µm~24µm~30µm. ④ 淀粉粒细⼩。
⑤ 粘液细胞可见,呈类球形,直径32µm~42µm. 川黄柏不同于关黄柏的特征是:⽯细胞⼤多呈分枝状,呈圆形者直径40µm~128µm,孔沟不明显。
药食同源——西红花

本草中国药食同源——西红花文/张飞 王志尧 兰金旭 程蒙 杨光 通讯作者/陈随清98中图分类号 R28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673-5390(2021)01-098-03 DOI 10.3969/j.issn.1673-5390.2021.01.012基金项目2017年中医药公共卫生服务补助专项“全国中药资源普查项目”(财社〔2017〕66号);2018年中医药公共卫生服务补助专项“全国中药资源普查项目”(财社〔2017〕183号);中央本级重大增减支项目(2060302);河南省重点研发与推广专项(212102310352);河南省科学院基本科研费项目(200613043,210613040)西红花药材癥瘕、产后瘀阻、温毒发斑、忧郁痞闷、惊悸发狂等症[1]。
西红花的应用历史悠久,在《希腊神话》中酒神巴克斯和安德罗墨达即身着由西红花所染得黄色衣服,包裹大力神海格力斯的小被子也是用西红花染成的[2]。
我国明代李时珍所著《本草纲目》提到“番红花,出西番回回地面及天方国,即彼1来源考证及植物形态药材西红花(CROCI STIGMA),又称藏红花、番红花,为莺尾科植物番红花 Crocus sativus L. 的干燥柱头,味甘,性平,归心、肝经,具有活血化瘀、凉血解毒、解郁安神等功效,可用于治疗经闭本草中国中国食品药品监管China Food & Drug Administration Magazine2021年第1期(总第204期)99来自安徽、河南、上海、浙江等省市。
国家卫健委和市场监管总局食品安全标准与监测评估司于2019年11月25日,将西红花纳入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的物质目录管理,可作为香辛料和调味品使用。
中医自古以来就有“药食同源” (又称为“医食同源”)理论,《黄帝内经太素》一书曾写道: “空腹食之为食物,患者食之为药物”,即反映出“药食同源”的思想。
西红花最初被用于园艺和观赏,花瓣多为蓝色、紫色或白色,大家常见到的西红花实际上只是它的三根雌蕊。
藏红花药典标准

藏红花药典标准引言藏红花,又称莲花,为马郁香科植物番红花的花柱,具有丰富的药用价值。
在许多国家和地区,藏红花被广泛用于烹饪和药物领域。
由于其独特的香气和色彩,藏红花一直备受人们的青睐。
为了规范藏红花的质量标准和使用方法,制定了《藏红花药典标准》。
本文将详细探讨该药典标准的制定过程、内容要点以及对药材行业的影响。
制定过程药用植物的鉴定与筛选1.确定原产地和栽培条件。
2.鉴定植物是否为正宗的番红花品种。
3.筛选具有优良品质和药用效果的花柱样本。
药材的采集和加工1.在合适的时间和环境条件下采集花柱。
2.对采集到的花柱进行初步处理,包括晾晒、烘干等。
3.进一步对花柱进行筛选,去除杂质和不合格品。
药材的质量评价1.根据药材的外观、色泽、气味等性状进行评价。
2.进行化学成分鉴定,确定有效成分的含量。
3.进行微生物检测,确保药材符合卫生要求。
药材的加工和贮藏1.进一步加工,制作成符合使用要求的标准药物剂型。
2.在合适的环境条件下贮藏,防止药材的变质和损失。
药典标准的内容要点药材的命名和分类1.确定藏红花的中文和拉丁学名。
2.将藏红花归类于马郁香科,注明其属于花柱的部位。
药材的质量要求1.外观:注明药材的颜色、大小、形状等特征。
2.香气:对藏红花特有的香气进行评价和描述。
3.品质:通过化学成分分析,确定藏红花的品质等级。
药物的制剂要求1.注明制剂的剂型,如粉剂、胶囊等。
2.确定药物的用量和用法。
3.制定质量控制标准,确保每批药物的质量稳定。
药物的药理和临床研究1.总结藏红花的药理作用,如抗氧化、抗炎等。
2.回顾和分析相关的临床研究,评估藏红花在临床应用中的疗效和安全性。
藏红花药典标准对药材行业的影响1.提高藏红花的质量标准,促进良好品种的种植和选育。
2.规范药材的采集和加工流程,减少损失和浪费。
3.保证药材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提高药物疗效。
4.促进药材行业的发展,提高行业的竞争力。
结论《藏红花药典标准》的制定是对藏红花药材行业的一项重要进展。
《西红花种球质量分级标准》(编制说明)

《西红花种球质量分级标准》河南省地方标准编制说明一、编制的目的和意义西红花(学名:Crocus sativus,英文:saffron)属鸢尾科(Iridaceae)番红花属(Crocus)多年生球茎草本植物,入药始载于《本草纲目》,为鸢尾科植物番红花Crocus sativus L.的干燥柱头,又名藏红花、番红花。
原产于地中海沿岸西班牙、希腊、印度、伊朗、法国等地,明清时期由印度、尼泊尔传入我国西藏,由西藏再传入我国内地,目前在河南、湖北等地均引种栽培成功。
西红花是名贵中药材、名贵食品香料、是美容化妆品和染料的宝贵原料,同时还是名贵观赏花卉,集多种用途于一身,在国内外需求量极大,经济价值居世界药用植物之首。
西红花以球茎繁殖为主。
成熟球茎有多个主、侧芽,花后从叶丛基部膨大形成新球茎。
夏季地上部枯萎后,挖出球茎,分级,阴干,贮藏。
每年8至9月将新球茎挖出栽种,当年可开花。
种植时应将8 g以上的大球与小球分开种植。
小球茎重量在8 g以下的当年不能开花,需继续培养1年。
目前我省西红花种植面积日益扩大,种植户对西红花种球的需求增多,然而对西红花种球分级概念模糊,河南省农业科学院芝麻研究中心药用植物研究团队从2014年致力于研究西红花种球分级及栽培技术,显著提高了不同级别西红花种球的利用率及正确种植方法。
通过制定《西红花种球质量分级标准》,对于保护农民合法权益,提高我省西红花种植面积,实现西红花生产规模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任务来源及编制原则和依据1、任务来源2019年8月,按照河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申报2019年河南省地方标准修订项目的通知》要求,提交了《西红花种球质量分级标准》立项申请和标准草案。
河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下达2019年河南省地方标准修订计划的通知》(豫市监标法〔2019〕309号),《西红花种球质量分级标准》列入河南省地方标准制定计划,立项编号:20193110058,归口单位为河南省油料作物标准化委员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药材质量标准
中文名西红花
汉语拼音Xihonghua
英文名STIGMA CROCI
来源本品为鸢尾科植物番红花Crocus sativus L.的干燥柱头。
性状本品呈线形,三分枝,长约3cm。
暗红色,上部较宽而略扁平,顶端边缘显不整齐的齿状,内侧有一短裂隙,下端有时残留一小段黄色花柱。
体轻,质松软,无油润光
泽,干燥后质脆易断。
气特异,微有刺激性,味微苦。
鉴别(1)本品粉末橙红色。
表皮细胞表面观长条形,壁薄,微弯曲,有的外壁凸出呈乳头状或绒毛状,表面隐约可见纤细纹理。
柱头顶端表皮细胞绒毛状,直径26~
56μm,表面有稀疏纹理。
草酸钙结晶聚集于薄壁细胞中,呈颗粒状、圆簇状、
梭形或类方形,直径2~14μm。
(2)取本品浸水中,可见橙黄色成直线下降,并逐渐扩散,水被染成黄色,无沉
淀。
柱头呈喇叭状,有短缝;在短时间内,用针拨之不破碎。
(3)取本品少量,置白瓷板上,加硫酸1滴,酸液显蓝色经紫色缓缓变为红褐色
或棕色。
(4)取本品粉末20mg,加甲醇4ml,超声处理10分钟,静置,取上清液作为供
试品溶液。
另取西红花对照药材20m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
再取西红花苷-1
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
照薄层色谱法(中
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附录ⅥB)试验,吸取上述三种溶液各10μl,分别点于同
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醋酸乙酯-甲酸-水(5:1:0.8)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
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和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黄色斑
点。
(5)取【含量测定】项下的供试品溶液,照分光光度法(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
部附录V B),在458nm与432nm的波长处测定吸收度,其吸光度的比值应为
0.85~0.90。
检查取本品25g,作干燥失重与总灰分。
干燥失重取本品2g,精密称定,在105℃干燥6小时,减失重量不得过12.0%
(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附录IX G)。
总灰分不得过7.5%(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附录IX K)。
浸出物
含量测定照高效液相色谱法(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附录ⅥD)测定。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甲醇-水(60:5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440nm。
理论板数按西红花苷-1峰计算应不低于
1000。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精密称取西红花苷-1对照品适量,加流动相制成每1ml 含3μg的溶液,摇匀,即得。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本品,置硅胶干燥器中,减压干燥24小时,研成细粉;
取30㎎精密称定,置索氏提取器中,加甲醇70ml,置水浴(85℃)上加热回流
至提取液无色,放冷,将提取液移至100ml量瓶中,用甲醇分次洗涤容器,洗涤
液并入同一量瓶中,加甲醇至刻度,摇匀;再精密吸取1ml至10ml量瓶中,加流
动相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
测定法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和供试品溶液各2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
本品按干燥品计,含西红花苷-1(C44H64O24)不得少于5.0%。
炮制
性味与归经甘,平。
归心、肝经。
功能与主治活血化瘀,凉血解毒,解郁安神。
用于经闭癥瘕,产后瘀阻,温毒发斑,忧郁痞闷,惊悸发狂。
规格
用法与用量3~9g。
禁忌
注意孕妇慎用。
贮藏置通风阴凉干燥处,避光,密闭。
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