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电场章末总结
大学物理静电场总结六篇

大学物理静电场总结六篇高校物理静电场总结范文1宇宙是一个无限空间,含两种物质:①质物者:a、分子、粒子、结构、实体;b、元素:c、重量。
d、占空间位置,e、内含能、功、力三者,f、做行为动功,g、所见物质者物理学,和物质者化学;②场物者(非物质场、场力的现象即场书,场辐其周间,不重量,居空间,但不占空间位置,现象,不实体、不元素,只一具非物质场力,不含能,不做动功,静非物质特异无功,动静功是二者宇宙存在的重要区分,因而必两分门类科学,二者宇宙空间两对立具在,但二者没有任何相同之处,各具各特色,各内经而相异,书有:电力电路非物质书,无线电磁波电学非物质书,太阳光学非物质书,太阳光热学非物质书,地磁线场非物质书,加地表山、水、陆地、加太阳光、温度场等,等于先后共生态环境、造化了动植物栖息生命书,物质空气向地心非物质重力场重力经典力学书等。
)太空、星系向日心聚力场,地球万物向地心力场。
由于非物质充满于宇宙间,无形态,常态,如太阳光和热,太磁波可不算运动,可视为传播速度为零,电路所做静无功则神化(快,零速,即时性,无次数)。
宇宙不特别物质,不狭义物质和不反物质等不适说法,均宇非物质,非物质文化应改为不物质文化,以区分宇宙非物质科学。
世界到如今,非物质学为零,物质学三七开,七不地球经典,形而上学,等于不进展科学世界和教育欠科学,以及中国无一科学,只为引进狭义,又学而不思则罔。
创宇非新型:只有太阳光热非物质依旧,才能解释古今地球万物由来,古今太阳造地球万物,古今同由来。
说宇宙万物由来的切入点,是先宇宙非物质物来和怎么来的,不先问宇宙万物是怎么自然来的,自然界,这会至于不行之论,上帝和神造世界,分两步非物质科学化、物化、解释。
宇宙必定界不自然界说法。
①太空:初始,太古,太空,先是覆盖一个宇宙场,这个场是高光高热度气流岩浆体三构成,非物质场具特定内聚力,向心力,或者范围力,至后来分别成大块无机天体,这就是太阳,地球,月亮,星系等的由来,他们至今仍旧是由高光高温岩浆气流体构成,太阳星系非物质。
《静电场》章末归纳提升1

图 1-2
LK ·物理 选修3-1
【解析】 场强是矢量,叠加时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由 E=krQ2 和几何关系可以得出,选项 A 错,B 对.在 O、C 之间,合场强的方向向左,把负电荷从 O 点移动到 C 点,电 场力做负功,动能减少,而移动正电荷则相反,选项 C 错, D 对.
【答案】 BD
LK ·物理 选修3-1
1. (2012·海南农垦中学高二检测)用电场线可以形象生动
地描绘电场,图 1-4 所示为点电荷 a、b 所形成电场的电场
线分布,以下几种说法正确的是( )
B
A.a、b 为异种电荷,a 的图 电荷 1-量4大于 b 的电荷量 B.a、b 为异种电荷,a 的电荷量小于 b 的电为异种电荷,a 的电荷量等于 b 的电荷量
(1)原来的电场强度为多大? (2)物体运动的加速度大小; (3)沿斜面下滑距离为 L 时的速度大小.(sin 37°=0.6, cos 37°=0.8,g 取 10 m/s2)
图 1-5
LK ·物理 选修3-1
【解析】 (1)平衡时,物块受重力 mg,电场力 qE,斜 面的支持力 N 的作用,如图甲所示,有:qE=mgtan 37°
LK ·物理 选修3-1
2.解题方法 (1)物体在各力的作用下,若处于平衡状态,即静止或做 匀速直线运动,物体所受合外力为零,利用力的平衡条件解 题. (2)物体在各力的作用下做变速运动(直线或曲线),物体 所受合外力不为零,利用牛顿第二定律解题. 总之,处理这类问题,就像处理力学问题一样,只是分 析受力时注意别忘了电场力.
2020年高考物理总复习:静电场(选修3-1)章末总结提高

章末总结提高■电场强度E =Fq电场力F = qE 点电荷电场中的场强本章是电学的基础知识,是历年高考的重点之一.近几年高考中对本章知识的考查命题 频率较高,且有相当难度的问题集中在电场力做功与电势能变化、 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这两个知识点上,尤其在与力学知识的结合中巧妙地把电场概念、 牛顿定律和动能定理等联系起来,对考生能力有较好的测试作用.另外平行板电容器也是一个命题频率较高的知识点 ,且常以小综合题形式出现•高考中考查本章知识的试题题型全面,选择题、填空题、计算题 都有,大部分试题都是中等以上难度.本章以研究静电场的力的性质和能的性质为中心内容,因此很容易与力学的平衡问题、 运动学、牛顿定律、功和能、恒定电流、磁场、交变电流、原子物理等知识联系在一起 ,构 成综合试题,考查考生分析问题能力、综合能力、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要求 考生对试题展示的实际情景进行分析、判断,弄清物理情景,抽象出物理模型,然后运用相 应的物理知识及相关的规律进行解答•这部分内容在今后的高考命题中仍是重点和热点. 1. 本章知识点多,概念性强,内容抽象,概念的关系又比较复杂•能否正确理解相关 概念间的相互联系和区别是学好本章的基础. 复习中重点应放在对电场络 【P 126】 产生电荷 变化的磁场力库仑力F = k Q ^=Q I E 2= Q 2E 1电场 性质 -点电荷电场、』等量同种点电荷电场电场线 等量异种点电荷电场.匀强电场台匕 电势电势差电势能-等势面应用 V 电容器、电容 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解题思路与方法 【P 126】有关概念的理解和灵活运用上,首先要把基础夯实.2. 本章知识常与力的观点、能量的观点综合在一起考查.在夯实基础的同时应注意加强空间想像能力、分析推理能力、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提高解决综合性问题的能力. 3.本章知识与其他各章知识联系紧密,在复习时要注意加强横向联系.4.本章某些概念与重力场中的概念类似 ,复习时可用类比法记忆、理解.5.本章知识与生产技术、生活实际、科学研究等联系紧密 ,如尖端放电、电容式传感 器、静电的防止和应用、示波管原理、静电分离等,这些都可成为新情景的综合命题的素材.1.(2018全国卷I )如图,三个固定的带电小球 a 、b 和c,相互间的距离分别为 ab = 5 cm ,【解析】根据同种电荷相斥,异种电荷相吸,且小球c 所受库仑力的合力的方向平行于 a 、b 的连线,可知,a 、b 的电荷异号,对小球c 受力分析,如下图所示:因ab = 5 cm , bc = 3 cm , ca = 4 cm ,因此ac 丄bc ,那么两力的合成构成矩形 依据相似三角形之比,则有:$ =乎=4;F b bc 3 c 所受库仑力的合力的方向平行于 a 、 k ,则( )16 16 k =孑 B. a 、 b 的电荷异号,k = 6 64 64 k = 27 D. a 、b 的电荷异号,k = 27 b 的连线,设小球a 、b 所A . a 、b 的电荷同号, C . a 、b 的电荷同号, bc = 3 cm , ca = 4 cm , 小球 带电荷量的比值的绝对值为 【P 126】体验咼考而根据库仑定律,F a= k Q0c q a,而F b= k Q b c q b 综上所得,Qa=养令=栄,故ABC错误,D正确.q b 3 3 27【答案】D5 2 46 X2. (多选)(2017全国卷I )在一静止点电荷的电场中,任一点的电势 $与该点到点电荷的距离r的关系如图所示•电场中四个点a、b、c和d的电场强度大小分别E a、E b、E c和E d.点a到点电荷的距离r a与点a的电势如已在图中用坐标(。
第1章静电场章末小结

• (4)只根据一条电场线无法判断电场强弱和场源情况。
• 3.场强的叠加
• 多个电场在空间某点产生的合场强,等于每个电场单独存 在时在该点产生的场强的矢量和,这就是场强叠加原理。 由于电场强度是矢量,求合场强需用平行四边形定则。
• 解法二:整个过程中电势能的减少量转化为重力势能和内 能,即Q=qE(sAB+R)-mg(R+h)
• 代入数据解得Q=7.67J。
触及高考
• 1.本章知识是高考的热点,考查频率较高的是电场力做 功与电势能的变化,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等知识点, 尤其是与力学知识的结合构成力电综合题,能力要求较高 ,以计算题形式出现。
• 2.对库仑定律、电场强度、电场线、电势、电势能、等 势面、平行板电容器等的考查,通常以选择题形式出现, 对概念理解要求较高。
• 3.本章知识与生产技术、生活实际、科学研究联系密切 ,如静电屏蔽、尖端放电、示波器原理、静电分选器、直 线加速器等都可以成为新情景命题素材,要密切关注。
•一、考题探析
• 三、用动力学观点解决带电体在电场中的运动
• 1.带电的物体在电场中受到电场力作用,还可能受到其 他力的作用,如重力、弹力、摩擦力等,在诸多力的作用 下物体可能处于平衡状态,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 也可能所受合力不为零,做匀变速运动或变加速运动。
• 2.处理这类问题,就像处理力学问题一样,首先对物体 进行受力分析(包括电场力),再明确其运动状态,最后根 据所受的合力和所处的状态选择相应的规律解题。
• (2)根据电场线判断
• 顺着电场线的方向,电势逐渐降低,检验正电荷(或负电 荷)的电势能逐渐减小(增加)。
高中物理第1章静电场章末小结课件新人教版选修3

3.场强的叠加 多个电场在空间某点产生的合场强,等于每个电场单独存在时在该点产生 的场强的矢量和,这就是场强叠加原理。由于电场强度是矢量,求合场强需用 平行四边形定则。
(2017·陕西省西安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如图,一半径为 R 的圆盘
上均匀分布着电荷量为 Q 的电荷,在垂直于圆盘且过圆心 c 的轴线上有 a、b、d
(1)求粒子穿过界面 MN 时偏离中心线 OR 的距离多远? (2)试在图上粗略画出粒子运动的全过程轨迹并指出各段运动的性质。 (3)确定点电荷 Q 的电性并求其电量的大小。
解析: (1)设粒子从电场中飞出的侧向位移为 h,穿过界面 PS 时偏离中心 线 OR 的距离为 Y,则侧向位移
h=12at2=2qmUd(vL0)2=2×101-01-02×0×3000.08×(2×0.01806)2m=0.03m=3cm (2)第一段是类平抛运动,第二段是匀速直线运动,第三段是匀速圆周运动, 轨迹如下图所示。
点评:明确“b点处的场强为零”的准确含义是解题的关键。
二、电场的能的性质的描述 1.电势的高低和电势能大小、正负的判定方法 (1)根据场源电荷判断 离场源正电荷越近,电势越高,正检验电荷的电势能(为正值)越大,负检 验电荷的电势能(为负值)越小。 离场源负电荷越近,电势越低,正检验电荷的电势能(为负值)越小,负检 验电荷的电势能(为正值)越大。
及试探电荷无关
素 无关
试探电荷无关
有关
联 匀强电场中 UAB=φA-φB=Ed;电势沿电场强度方向降低得最快; 系 φ=Eqp,UAB=WqAB;WAB=ΔEpAB=EpA-EpB
[特别提醒]场强为零的点,电势、电势能不一定为零;电势为零的点,场 强不一定为零,电势能一定为零;电势能为零的点,场强不一定为零,电势一 定为零。
2020年高考物理总复习:静电场(选修3-1) 章末总结 提高

6.(多选)(2018·全国卷Ⅲ)如图,一平 行板电容器连接在直流电源上,电容器 的极板水平,两微粒 a、b 所带电荷量 大小相等、符号相反,使它们分别静止 于电容器的上、下极板附近,与极板距 离相等.现同时释放 a、b,它们由静止开始运动,在 随后的某时刻 t,a、b 经过电容器两极板间下半区域的 同一水平面,a、b 间的相互作用和重力可忽略.下列 说法正确的是( )
5.(多选)(2018·全国卷Ⅱ)如图,同一平 面内的 a、b、c、d 四点处于匀强电场中, 电场方向与此平面平行,M 为 a、c 连线的 中点,N 为 b、d 连线的中点.一电荷量为 q(q>0)的粒子从 a 点移动到 b 点,其电势能减小 W1: 若该粒子从 c 点移动到 d 点,其电势能减小 W2,下列 说法正确的是( )
油滴在时刻 t2=2t1 的速度为 v2=v1-a2t1④ 由①②③④式得 v2=v0-2gt1⑤
(2)由题意,在 t=0 时刻前有
qE1=mg⑥ 油滴从 t=0 到时刻 t1 的位移为
s1=v0t1+12a1t21⑦ 油滴在从时刻 t1 到时刻 t2=2t1 的时间间隔内的位
移为 s2=v1t1-12a2t21⑧ 由题给条件有 v20=2g(2h)⑨
【答案】BD
7.(2017·全国卷Ⅰ)真空中存在电场强度大小为 E1 的匀强电场,一带电油滴在该电场中竖直向上做匀速直 线运动,速度大小为 v0,在油滴处于位置 A 时,将电 场强度的大小突然增大到某值,但保持其方向不变.持 续一段时间 t1 后,又突然将电场反向,但保持其大小不 变;再持续同样一段时间后,油滴运动到 B 点.重力加 速度大小为 g.
t=0 时,电场强度突然从 E1 增加至 E2 时,油滴做竖直
静电场章末总结备课讲稿

静电场章末总结高二物理《静电场》章末总结使用时间:2014.10.19一、电场的几个物理量的求解思路1.确定电场强度的思路(1)定义式:E=F q。
(2) 点电荷场强决定式:E=kQr2(真空中点电荷)。
(3)电场强度的叠加原理,场强的矢量和。
(4)电场强度与电势差的关系:E=Ud(限于匀强电场)。
(5)导体静电平衡时,内部场强为零即感应电荷的场强与外电场的场强等大反向E感=-E外。
(6)电场线(等势面)确定场强方向,定性确定场强。
2.确定电势的思路(1)定义式:Φ=E p q。
(2)点电荷电势决定式:rkQ =ϕ (真空中点电荷)。
(3) 电势的叠加,代数和。
(4)电势与电势差的关系:U AB =ΦA -ΦB 。
(5)电势与场源电荷的关系:越靠近正电荷,电势越高;越靠近负电荷,电势越低。
(6)电势与电场线的关系:沿电场线方向,电势逐渐降低。
(7)导体静电平衡时,整个导体为等势体,导体表面为等势面。
3.确定电势能的思路(1)与静电力做功关系:W AB =E pA -E pB ,静电力做正功,电势能减小;静电力做负功,电势能增加。
(2)与电势关系:E p =q Φp ,正电荷在电势越高处电势能越大,负电荷在电势越低处电势能越大。
(3)与动能关系:只有静电力做功时,电势能与动能之和为常数,动能越大,电势能越小。
4.确定电场力的功的思路(1)根据电场力的功与电势能的关系:电场力做的功等于电势能的减少量,W AB =E pA -E pB 。
(2)应用公式W AB =qU AB 计算:(计算时带入正负号)。
(3)应用功的定义式求解匀强电场中电场力做的功:W =qElcos θ。
注意:此法只适用于匀强电场中求电场力的功。
(4)由动能定理求解电场力的功:W 电+W 其他=∆E k .。
即若已知动能的改变和其他力做功情况,就可由上述式子求出电场力做的功。
(5)看移动电荷与固定电荷(或者主要的固定电荷)的位置关系。
静电场章末总结

审核人:高二物理组
授课教师 :
班级: 高二(____)
姓名:___________
总课题 课题 学 习 目 标 学习 重点 学习 难点 学法 指导 教学 设想 教 师
静电场 章末复习 1、构建本章知识网络 2、掌握电场中的平衡问题的处理方法和思路 3、掌握电场中的动力学问题的处理方法和思路 4、掌握电场中的能量问题问题的处理方法和思路 目标 2、3、4 同上
1.同号电荷相互排斥,异号电荷相互吸引,库仑力实质上就是电场力,与 重力、弹力一样,它也是一种基本力.注意力学规律的应用及受力分析. 2.明确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平衡问题,实际上属于力学平衡问题,其中仅 多了一个电场力而已. (多选)(2017· 温州高二检测)如图所示,在一电场强度沿纸面方向 的匀强电场中,用一绝缘细线系一带电小球,小球的质量为 m,电荷量为 q.为 了保证当细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 60° 时,小球处于平衡状态,则匀强电场的 场强大小可能为( )
课时安排 课型 复习课
课时
mgtan 60° A. q mgsin 60° C. q
mgcos 60° B. q mg D. q 1.如图所示,A、B 是两个带等量同种电荷的小球,A 固定
在竖直放置的 10 cm 长的绝缘支杆上,B 静止于光滑绝缘的倾角为 30° 的斜面上 学 生 过 互 动 程 个案补充或错 题订正 且恰与 A 等高,若 B 的质量为 30 3 g,则 B 带电荷量是多少?(取 g=10 m/s2)
构建本章知识网络
专题二
电场中的动力学问题
带电粒子在电场中受到电场力作用,还可能受到其他力的作用,如重力、 弹力、摩擦力等,在诸多力的作用下物体所受合力可能不为零,做匀变速运动 或变速运动;处理这类问题,首先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再明确其运动状态, 最后根据其所受的合力和所处的状态,合理地选择牛顿第二定律、运动学公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二物理《静电场》 章末总结 使用时间:
一、电场的几个物理量的求解思路 1.确定电场强度的思路 (1)定义式:E=Fq。 (2) 点电荷场强决定式:E=kQr2 (真空中点电荷)。 (3)电场强度的叠加原理,场强的矢量和。 (4)电场强度与电势差的关系:E=Ud(限于匀强电场)。 (5)导体静电平衡时,内部场强为零即感应电荷的场强与外电场的场强等大反向 E感=-E外。 (6)电场线(等势面)确定场强方向,定性确定场强。 2.确定电势的思路
(1)定义式:=Epq。
(2)点电荷电势决定式:rkQ (真空中点电荷)。 (3) 电势的叠加,代数和。 (4)电势与电势差的关系:UAB=A-B。 (5)电势与场源电荷的关系:越靠近正电荷,电势越高;越靠近负电荷,电势越低。 (6)电势与电场线的关系:沿电场线方向,电势逐渐降低。 (7)导体静电平衡时,整个导体为等势体,导体表面为等势面。 3.确定电势能的思路 (1)与静电力做功关系:WAB=EpA-EpB,静电力做正功,电势能减小;静电力做负功,电势能增加。 (2)与电势关系:Ep=qp,正电荷在电势越高处电势能越大,负电荷在电势越低处电势能越大。 (3)与动能关系:只有静电力做功时,电势能与动能之和为常数,动能越大,电势能越小。 4.确定电场力的功的思路 (1)根据电场力的功与电势能的关系:电场力做的功等于电势能的减少量,WAB=EpA-EpB。 (2)应用公式WAB=qUAB计算:(计算时带入正负号)。 (3)应用功的定义式求解匀强电场中电场力做的功:W=qElcos 。 注意:此法只适用于匀强电场中求电场力的功。 (4)由动能定理求解电场力的功:W电+W其他=Ek.。 即若已知动能的改变和其他力做功情况,就可由上述式子求出电场力做的功。 (5)看移动电荷与固定电荷(或者主要的固定电荷)的位置关系。 【例1】 电场中有a、b两点,已知a=-500 V,b=1 500 V,将带电荷量为q=-410-9C的点电荷从a移到b时,电场力做了多少功a、b间的电势差为多少
变式训练1如图是一匀强电场,已知场强E=2102 N/C。现让一个电荷量q=-410-8C的电荷沿电场方向从M点移到N点,MN间的距离l=30 cm。试求: (1)电荷从M点移到N点电势能的变化; (2)M、N两点间的电势差。
二、电场力做功与能量转化 1.带电的物体在电场中具有电势能,同时还可能具有动能和重力势能等机械能,用能量观点处理问题是一种简捷的方法。 2.处理这类问题,首先要进行受力分析及各力做功情况分析,再根据做功情况选择合适的规律列式求解。 3.常见的几种功能关系 (1)只要外力做功不为零,物体的动能就要改变(动能定理)。 (2)静电力只要做功,物体的电势能就要改变,且静电力做的功等于电势能的减少量, W电=Ep1-Ep2。如果只有静电力做功,物体的动能和电势能之间相互转化,总量不变(类似机械能守恒)。 (3)如果除了重力和静电力之外,无其他力做功,则物体的动能、重力势能和电势能三者之和不变。 【例2】一个带负电的质点,带电荷量为10-9 C,在电场中将它由a移到b,除电场力之外,其他力做功10-5 J,质点的动能增加了10-5J,则a、b两点间的电势差a-b= 。
变式训练2 如图所示,边长为L的正方形区域abcd内存在着匀强电场。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带电粒子以速度v0从a点进入电场,恰好从c点离开电场,离开时速度为v,不计重力,求电场强度大小。
三、处理带电粒子在电场中运动问题的两条主线 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是一个综合电场力、电势能的力学问题,研究的方法与质点动力学相同,它同样遵循运动的合成与分解、力的独立作用原理、牛顿运动定律、动能定理、功能原理等力学规律,研究时,主要可以按以下两条线索展开。 (1)力和运动的关系——牛顿第二定律 做好受力分析,根据带电粒子受到的电场力,用牛顿第二定律找出加速度,结合运动学公式确定带电粒子的速度、位移等.这条线索通常适用于恒力作用下做匀变速运动的情况。 (2)功和能的关系——动能定理 做好受力情况和运动情况的分析,根据电场力对带电粒子所做的功,引起带电粒子的能量发生变化,利用动能定理或全过程中能量的转化,研究带电粒子的速度变化、经过的位移等,这条线索同样也适用于非匀强电场。 【例3】 如图甲所示,在平行金属板M、N间加有如图乙所示的电压。当t=0时,一个电子从靠近N板处由静止开始运动,经10-3s到达两板正中间的P点,那么在10-3s这一时刻,电子所在的位置和速度大小为: A.到达M板,速度为零 B.到达P点,速度为零 C.到达N板,速度为零 D.到达P点,速度不为零
题型一、判断电场强度、电势、电势能的大小及其变化 1.如图所示,在y 轴上关于O点对称的A 、B 两点有等量同种点电荷+Q,在x轴上C 点有点电荷-Q ,且CO=OD,∠ADO=60°。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O点电场强度为零 B.D 点电场强度为零 C.若将点电荷+q 从O 移向C,电势能增大 D.若将点电荷一q 从O 移向C,电势能增大 2.a、d两点各放有电荷量为+Q和+3Q的点电荷,图中四点在同一直线上,且ab=bc=cd,则: A.b点的场强大于c点的场强 B.b点的场强小于c点的场强 C.ab间的电势差等于cd间的电势差 D.试探电荷-q在b点的电势能大于在c点的电势能 3.如图所示,在两等量异种点电荷的电场中,MN为两电荷连线的中垂线,a、b、c三点所在直线平行于两电荷的连线,且a与c关于MN对称,b点位于MN上,d点位于两电荷的连线上。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b点场强大于d点场强 B.b点场强小于d点场强 C.a、b两点间的电势差等于b、c两点间的电势差 D.试探电荷+q在a点的电势能小于在c点的电势能 4.如图所示,在x轴相距为L的两点固定两个等量异种点电荷+Q、-Q,虚线是以+Q所在点为圆心、L/2为半径的圆,a、b、c、d是圆上的四个点,其中a、c两点在x轴上,b、d两点关于x轴对称。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b、d两点处的电势相同 B.四点中c点处的电势最低 C.b、d两点处的电场强度相同 D.将一试探电荷+q沿圆周由a点移至c点,+q的电势能减小 5.如图所示,在x轴上关于原点O对称的两点固定放置等量异种点电荷+Q和-Q,x轴上的P点位于的右侧。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在x轴上还有一点与P点电场强度相同 B.在x轴上还有两点与P点电场强度相同 C.若将一试探电荷+q从P点移至O点,电势能增大 D.若将一试探电荷+q从P点移至O点,电势能减小
6.在电荷量分别为+2q和-q的两个点电荷形成的电场中,电场线分布如图示。在两点电荷连线的中垂线上有a、b两点,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a点的电势等于b点的电势 B.a点的电场强度大于b点的电场强度 C.将负试探电荷从a点向b点移动的过程中电场力做正功 D.负试探电荷在a点具有的电势能比在b点具有的电势能小 7.如图,一半径为R的圆盘上均匀分布着电荷量为Q的电荷,在垂直于圆盘且过圆心c的轴线上有a、 b、d三个点,a和b、b和c、 c和d间的距离均为R,在a点处有一电荷量为q (q>O)的固定点电荷。已知b点处的场强为零,则d点处场强的大小为(k为静电力常量) A.k B.k C.k D.k 8.如图所示,真空中M、N处放置两等量异号电荷,a、b、c表示电场中的3条等势线,d点和e点位于等势线a上,f点位于等势线c上,df平行于MN.已知:一带正电的试探电荷从d点移动到f点时,试探电荷的电势能增加,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M点处放置的是正电荷 B.d点的电势高于f点的电势 C.d点的场强与f点的场强完全相同 D.将带正电的试探电荷沿直线由d点移动到e点,电场力先做正功、后做负功
题型二、粒子在电场中的轨迹问题 1.如图的实线表示电场线,虚线表示只受电场力作用的带正电粒子的运动轨迹,粒子先经过M 点,再经过N点,可以判定: A.M点的电势大于N点的电势 B.M点的电势小于N点的电势 C.粒子在M点受到的电场力大于在N点受到的电场力 D.粒子在M点受到的电场力小于在N点受到的电场力 2.如图,虚线a、b和c是静电场中的三个等势面,它们的电势分别为φa、φb、和φc,φa﹥φb
﹥φc。一带电的粒子射入电场中,其运动轨迹如实线KLMN所示,由图可知: A.粒子从K到L的过程中,电场力做负功 B.粒子从L到M的过程中,电场力做负功 C.粒子从K到L的过程中,静电势能增加 D.粒子从L到M的过程中,动能减少
3.如图所示,实线为不知方向的三条电场线,从电场中M点以相同速度飞出a、b两个带电粒子,运动轨迹如图中虚线所示。则: A.a一定带正电,b一定带负电 B.a的速度将减小,b的速度将增加 C.a的加速度将减小,b的加速度将增加 D.两个粒子的电势能一个增加一个减小 4.如图所示,一正点电荷在电场中受电场力作用沿一圆周的圆弧ab运动,已知该点电荷的电荷量为q、质量为m(重力不计),ab弧长为s,电荷经过a、b两点时速度大小均为v0,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a、b两点的场强方向相同 B.a、b两点的场强大小相等 C.a、b两点的电势相等 D.电荷在a、b两点的电势能相等 5.一带电粒子沿着右图中曲线JK穿过一匀强电场,a、b、c、d为该电场的电势面,其中φa<φb<φc<φd,若不计粒子受的重力,可以确定: A.该粒子带正电B.该粒子带负电 C.从J到K粒子的电势能增加 D.粒子从J到K运动过程中的动能与电势能之和不变
6.如图所示,某同学在研究电子在电场中的运动时,得到了电子由a点运动 到b点的轨迹如图中实线所示,图中未标明方向的一组虚线可能是电场线,也可能是等势面,则下列说法正确的判断是: A.如果图中虚线是电场线,电子在a点动能较小 B.如果图中虚线是等势面,电子在b点动能较小 C.不论图中虚线是电场线还是等势面,a点的场强都大于b点的场强 D.不论图中虚线是电场线还是等势面,a点的电势都高于b点的电势 7.如图所示,虚线表示某点电荷Q所激发电场的等势面,已知a、b两点在同一等势面上,c、d两点在另一个等势面上.甲、乙两个带电粒子以相同的速率,沿不同的方向从同一点a射入电场,在电场中沿不同的轨迹adb曲线、acb曲线运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粒子所带的电荷符号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