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关村科技园区丰台园东区三期城市设计方案

合集下载

【商业地产PPT】思源-北京丰台区马家堡三期市场研究及产品定位报告(终稿)-122PPT141页

【商业地产PPT】思源-北京丰台区马家堡三期市场研究及产品定位报告(终稿)-122PPT141页

16.03.2020
第 2 页8 页
思源顾问
北京市2019—2019年房地产价格走势
6400 6200 6000 5800 5600 5400 5200 5000 4800
2003年第二季度
2003年第四季度
2004年第二季度 均价(¥/m2)
2004年第四季度
16.03.2020
第 2 页9 页
5600 5400 5200 5000 4800 4600 4400 4200 4000
2004年210月04年220月04年230月04年240月04年250月04年260月04年270月04年280月04年2090月4年21000月4年21010月4年122月005年210月05年220月05年230月05年240月05年5月
第 2 页6 页
马家堡三期地块 分为东区和西区 两部分
东区地块东至规 划中的马家堡路, 西到马家堡中路, 北临马草河,南 至康复中心宿舍 北墙
西区地块西临马 家堡西路,南侧 为规划调整后的 马草河北岸
思源顾问
马家堡三期规划指标
可规划用地 总建筑面积
地上建筑面积 住宅面积
地上商业面积 地上配套面积 地下建筑面积 地下商业面积 地下其他面积 地下车库面积 可销售车位 规划户数 规划总人口 容积率
本案(东区)定位概要
市场定位:“紧邻南三环、稀有水景、高性价比的品质住宅社区” 建筑形态:板塔结合为主力,纯板楼次之,辅以少量塔楼以消化容积率。 南北向建议以纯板楼产品为主,东西向可以更多地以板塔结合形式为主。
建筑形态
塔板结合
纯板楼
户型设计
销售价格 预期
总体均价预期
主力户型为经济型二居和三居。 两居面积控制在90-100平米; 三居面积控制在110-120平米。 为便于规划排布,部分位置可设计50-60平 米的一居,以控制总价在30-35万元为基本 原则。 原则上不建议开发四居产品。

26104562_数据

26104562_数据

第46期Frontier ·责任编辑:蔡晓铭于26.93元/股;本次非公开发行的发行对象为符合证监会规定条件的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证券公司、信托投资公司等不超过10名的特定投资者,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26.50亿元用于三亚海棠湾国际购物中心项目的建设。

红宝丽:新生产线试产成功本周二,红宝丽公告称,在公司红宝丽新材料产业园建设的“年产1500万平方米高阻燃聚氨酯保温板项目”首条年产250万平方米连续生产线安装调试完毕,并投料试产成功,生产出合格的高阻燃聚氨酯保温板产品,产品阻燃各项指标均达到B1级标准(复合达到A 级标准),产品主要性能指标为国内外企业同类产品先进水平。

三安光电:参股台企11月13日,三安光电发布公告称,全资子公司三安光电科技拟使用自筹资金不超过23.52亿新台币(约为50568万元人民币),认购璨圆光电(3061.TW )以私募方式发行的不超过1.2亿股普通股,由此成为持有璨圆光电约19.9%股份的第一大股东。

这是台湾放宽大陆企业参股LED 产业后,陆资入台的首个案例。

文峰股份:遗漏信披遭证监局警示本周二晚间,文峰股份公告称,公司相关事项因未及时履行关联交易的决策程序,且未作关联交易依法披露,江苏证监局对公司采取了出具警示函措施。

警示函显示,文峰股份2011年向关联方南通文景置业有限公司提供借款4.76亿元,未及时履行关联交易决策程序,也未作为关联交易依法披露。

海格通信:拟2亿元设资产管理公司本周二,海格通信公告,公司拟以自有资金在北京市中关村科技园区丰台园成立全资子公司北京海格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总投资额2亿元。

资产管理公司成立后,将负责在中关村科技园区丰台园产业基地东区三期建设北京通信导航园,规划建筑面积为5.18万平方米。

阳光电源:签光伏电站协议本周二,阳光电源发布公告称,公司与三峡新能源签署《酒泉朝阳新能源发电有限公司肃州区50兆瓦并网光伏发电项目合作协议》及《酒泉三阳新能源发电有限公司肃州区50兆瓦并网光伏发电项目合作协议》。

东升科技园二期项目土地一级开发方案

东升科技园二期项目土地一级开发方案

中关村东升科技园二期工程土地一级开发推行方案编制单位:北京中创伟业房地产评估有限责任企业编制时间:二○一二年七月目录第一章工程根本情况一、工程区位情况1、地区地址中关村东升科技园二期工程位于北京市海淀区东升镇西小口村,东至现状黑泉路,南至规划西三旗南路〔现为西小口路〕,西至规划育新花园西路,北至北新建材〔含代征绿地〕。

地址如图 1-1 所示。

工程地址图 1-1 :工程地址表示图2、宗地自然特色海淀区位于北京市区西北部,地理地址北纬 39° 53'- 40° 09',东经116°03' - 116°23' ;东与西城、旭日区相邻,南与、丰台区毗邻,西与石景山、交界,北与昌平区接壤。

全区总面积 426 平方公里,南北长约 30 公里,东西最宽处 29 公里。

工程宗地位于海淀区中东部,主要自然特色以下:〔1〕天气本工程地处北京市里的西南部,属华北平原温带大陆季风型天气。

季节温差及昼夜温差大,年平均气温约为11.5 度,最高平均气温 26 度,最低平均气温—6 度。

年降雨量变化较大,多年平均降雨量约为 580—600 毫米, 60%的降雨量集中在 6—8 月。

常年主导风向为西南风和西北风,夏季主要刮西南风,风力不大,冬季主要刮西北风,最暴风力可达 8 级。

〔2〕水文海淀境内有大小河流 10 条,总长度 119.8 公里,主要水系有、清河、万泉河、南长河、小月河、南沙河、北沙河及人工开凿的永定河引水渠和,还有昆明湖、玉渊潭、湖、上庄水库等水面,占北京市湖泊总数的 20%;水域面积 4 平方公里,占北京市水域面积的 41.28%,湖泊数量和水域面积均列北京市各区县之首,昆明湖是北京市最大的湖泊,水域面积 1.94 平方公里。

〔3〕地形地貌本工程位于海淀区北五环外、林萃路西侧,地貌种类简单,以平原为主,海拔较低。

工程区内地势平坦。

〔4〕地质本工程地块还没有邀请专业机构进行地质勘探,但从工程周边用地的地质情况推测,本工程地块地质条件应适合进行房地产开发建设。

初步设计文本

初步设计文本

目录第一篇建筑初步设计说明 (4)1总说明 (4)1.1工程设计主要依据 (4)1.2工程概况 (5)1.3 建设规模和设计范围 (6)1.4 设计特点1.5总指标 (6)1.6需要注意的问题 (9)2总平面 (9)2.1总平面设计依据及基础资料 (9)2.2场地概述: (9)2.3总平面布置及交通组织: (9)2.4竖向布置: (10)2.5绿化设计: (10)2.6 管线平面综合: (11)3建筑: (11)3.1设计依据: (11)3.2设计概述: (11)3.3建筑节能设计 (15)第二篇结构初步设计说明 (18)1总说明 (18)1.1工程概况 (18)1.2工程设计主要依据 (18)2结构设计 (19)2.1高程: (19)2.2楼面荷载: (20)2.2. 主要结构材料 (20)2.3 结构选型 (21)2.4 基础设计 (21)2.5 耐火等级 (21)2.6 主要结构尺寸 (21)2.7 结构计算 (21)2.8 其它 (22)第三篇给排水初步设计说明 (23)1总说明 (23)2 消防系统: (23)3 给水系统: (23)3.1用水量统计 (23)3.2 市政设施 (24)3.3 给水 (24)3.4 计量: (24)3.5 太阳能 (24)5. 雨水系统 (24)6. 管材 (24)第四篇暖通空调初步设计说明 (26)1总说明 (26)1.1工程设计主要依据 (26)2.室内外设计计算参数 (26)2.1室外计算参数 (26)2.2室内设计参数 (26)3.围护结构热工性能参数要求: (27)4.采暖热源设计: (27)5 采暖系统设计: (27)5.1户内采暖系统: (27)5.2底层商业采暖系统: (28)5.3保温: (28)6 防火排烟系统设计: (28)7 全楼技术指标 (28)第五篇电气初步设计说明 (29)1总说明 (29)1.1工程设计主要依据 (29)2.设计范围: (29)3.强电系统: (29)3.1变配电系统: (29)3.2、设备安装: (30)3.3.电缆、导线的选型及敷设 (30)3.4.建筑物防雷、接地系统及安全措施 (31)4.弱电系统: (32)4.1综合布线系统 (32)4.2有线电视系统 (32)4.3安全防范系统(可视对讲系统、入侵报警系统) (32)5其它 (33)附录: (33)第七篇消防设计专篇 (35)1.设计依据: (35)2.工程概况: (35)3.总平面: (38)4.建筑防火: (39)5.消防给水: (40)6.防火排烟系统设计: (40)附录: 图纸目录 (41)第八篇环境保护及节能说明专篇 (46)1总说明 (46)1.1工程设计主要依据 (46)2 建筑用水量统计: (45)4 排水系统: (46)5 固体垃圾处理: (46)6 废气处理: (46)7节能设计: 46第一篇建筑初步设计说明1总说明1.1工程设计主要依据1.1.1国家和地方现行的各项设计规范、规程和规定。

2019年度全国优秀城市规划设计奖城市规划类获奖项目名单

2019年度全国优秀城市规划设计奖城市规划类获奖项目名单

2019年度全国优秀城市规划设计奖城市规划类获奖项目名单一等奖(47项)1.福田中心区交通设施及空间环境综合提升规划设计深圳市城市交通规划设计研究中心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媚道风景园林与城市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2.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深圳前海蛇口自贸片区综合规划深圳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深圳市城市交通规划设计研究中心股份有限公司、综合开发研究院(中国·深圳)3.北京城市副中心控制性详细规划(街区层面)(2016 年-2035 年)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通州区人民政府、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市弘都城市规划建筑设计院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东南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艾奕康设计咨询(深圳)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4.上海市杨浦区“美丽街区”总体规划设计方案—以精细化设计提升街道空间品质的规 划实践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5.深圳市城中村(旧村)总体规划(2018-2025)深圳市规划国土发展研究中心6.珠江景观带重点区段(三个十公里)城市设计与景观详细规划导则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广州市城市规划设计所、天津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SKIDMORE OWINGS & MERRILL LLP(SOM)7.广东省南粤古驿道保护修复指引及重点线路建设规划与实施珠海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广东省规划师建筑师工程师志愿者协会、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广东工业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深圳市城市空间规划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广州地理研究所、广州市岭南建筑研究中心、广州亚城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梅州市城市规划设计院、珠海市建设工程监理有限公司8.《南山后海中心区城市设计》系列规划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9.西安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西安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清华大学建筑学院10.深圳市综合交通大数据支撑平台总体设计及示范应用深圳市城市交通规划设计研究中心股份有限公司、腾讯云计算(北京)有限责任公司11.上海历史文化风貌整体保护的规划体系研究与实践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12.“上海2035”规划传导机制和实施框架体系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上海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上海分院、上海市地质调查研究院、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13.景德镇河东老城现代工业遗产保护利用系列规划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北京华清安地建筑设计有限公司14.苏州市总体城市设计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苏州规划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15.深圳市深汕特别合作区总体规划(2017-2035年)纲要深圳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16.存量用地更新的新模式—深圳土地整备规划与政策系列研究深圳市规划国土发展研究中心17.广州市工业遗产保护与活化利用研究广州市城市规划编制研究中心、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18.北京韧性城市规划纲要研究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爱特拉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19.黄浦江、苏州河沿岸地区建设规划(2018-2035年)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上海市规划编审中心20. 2017年度北京城市体检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遥感应用中心、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中国建设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清华大学建筑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1.烟台市总体城市设计南京东南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烟台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烟台市城市规划编研中心22.基于街区诊断的大栅栏地区城市更新模式研究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北京建筑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北京爱特拉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23.南中轴大红门地区详细规划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24.苏州河静安段一河两岸城市设计上海广境规划设计有限公司、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25.杭州市总体城市设计(修编)杭州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杭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26.成都市美丽宜居公园城市规划及规划建设导则成都市规划设计研究院27.成都市新都区新桂东社区治理规划:“共享共治”的社区发展治理路径重庆大学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四川正源工程设计有限责任公司28.长安街及其延长线详细规划研究要点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29.“社区更新·共治共享”—广州老城社区治理实践与社区连片微更新实施广州市城市更新规划研究院30.海口城市更新三角池示范区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中规院(北京)规划设计公司31.武汉市总体城市设计战略南京东南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32.基于风貌保护的南京老城城市设计高度研究南京东南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33.深圳2050城市发展策略研究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深圳市规划国土发展研究中心34.上海老北站地区城市更新规划上海营邑城市规划设计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上海章明建筑设计事务所(有限合伙)35.上海市海绵城市专项规划(2016-2035)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36.北京城市基调与多元化研究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中国美术学院、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中建设计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中元国际工程有限公司、北京土人城市规划设计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华通设计顾问工程有限公司、中央美术学院、北京市弘都城市规划建筑设计院37.深圳火车站与罗湖口岸片区城市设计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株式会社日建设计、深圳市城市交通规划设计研究中心有限公司、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38.北京市市政基础设施专项规划(2017年-2035年)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39.北京朝阳区街区设计导则及实践应用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清华大学建筑学院 、北方工业大学 40.中新广州知识城及协同发展区总体规划(2018-2035年)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41.上海市河道规划设计导则上海市城市规划建筑设计工程有限公司、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上海市水务规划设计研究院、上海市水利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 限公司、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总院(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市润咨建筑规划设计事务所42.中法武汉生态示范城城市设计武汉市土地利用和城市空间规划研究中心、夏邦杰建筑设计事务所(法国)、苏伊士咨询公司(法国)城市规划城市勘察测量设计专业(5 项)43.北京市第一次地理国情普查采集与应用系统建设北京市测绘设计研究院44.城市管线地理空间信息共享交换平台体系建设研究与示范项目南京市测绘勘察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45.倾斜三维测量技术在城乡规划中的应用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46.服务于城市安全的地下空间资源管理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应用武汉市测绘研究院47.北京地铁8号线二期工程建设安全风险第三方监测与咨询北京市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二等奖(143项)1.延安市“生态修复城市修补” 总体规划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延安市规划设计院2.上海松江经济技术开发区规划实施评估及城市设计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3 .广州市基础教育设施专项规划(2018-2035年)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广州中大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4 .张江科学城建设规划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上海市浦东新区规划设计研究院5.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实施年度评估深圳市规划国土发展研究中心6.北京城市副中心规划设计导则(规划管理版)北京市弘都城市规划建筑设计院、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通州区人民政府、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北京建筑大学、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视域四维城市导向系统规划设计有限公司、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工业大学7.北京滨水地区城市设计导则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8.广州社区生活圈及公共中心优化专项规划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9.成都市风道系统构建与规划建设管控研究成都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成都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10.上海市浦东新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17-2035)上海市浦东新区规划设计研究院、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上海市地质调查研究院11.北京城市副中心公共开放空间系统规划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12.深圳市密度分区规划(2018)深圳市规划国土发展研究中心13.北京西城街区整理城市设计导则北京建工建筑设计研究院、北京建筑大学、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西城分局14.北京市旅游休闲步道规划及步道规划设计导则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15.武汉市主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升级版武汉市规划研究院16.朝阳分区规划(国土空间规划)(2017年—2035年)北京市弘都城市规划建筑设计院、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朝阳分局17.北京城市副中心行政办公区启动区详规及城市设计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18.深南大道景观设计暨空间规划概念设计国际竞赛—深南大道功能完善项目深圳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SWA Group、深圳媚道风景园林与城市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深圳市公共艺术中心19.沙坪坝高铁枢纽TOD交通规划与实践重庆市交通规划研究院、林同棪国际工程咨询(中国)有限公司20.敦煌市沙州主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21.拉萨建筑风貌导则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22.嘉兴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23.重庆市主城区城市更新专项规划重庆市规划设计研究院24.南京市工业遗产保护规划南京东南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南京工业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南京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25.武汉城市仿真实验室数据平台建设与应用示范武汉市规划研究院、武汉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武汉市自然资源和规划信息中心、武汉市测绘研究院26.西安昆明池片区综合规划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27.深圳市宝安国际机场近期建设详细规划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28.兰州市生态修复、城市修补专项规划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兰州市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29.福州城市热环境与风道控制规划研究福州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福州大学、武汉大学、福州市勘测院、福州市气象局30.杭州市“邻里中心”规划研究杭州市规划设计研究院31.广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骑楼街保护规划广州市交通规划研究院32.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实施评估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杭州市规划设计研究院33.济南市控制性详细规划技术体系及主要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济南市规划设计研究院34.高新区产业迭代升级实践—中国·光谷移动互联创谷实施性规划武汉市规划研究院、武汉市规划设计有限公司35.北京市城乡建设用地存量更新的规划调控与实施政策研究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北京和诚智信咨询有限公司36.武汉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武汉市交通发展战略研究院37.从泉水到泉城,遗产体系引领文化空间的保护管理实践:济南泉·城文化景观申遗研 究及保护管理规划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济南市园林规划设计研究院 38.韶山冲毛主席旧居保护规划哈尔滨工业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39.大运河天津段总体城市设计(2017-2030年)天津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天津愿景城市开发与设计策划有限公司40.长春市总体城市设计长春市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吉林建筑大学41.景德镇市生态修复、城市修补系列规划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景德镇市城市规划设计院42.武汉市城市设计法定化的控规升级版应用与推广—武汉市中心城区控规升级城市设 计编制技术规程、武汉市青山滨江商务核心区控规升级城市设计试点 武汉市规划研究院43.福州市传统老街巷保护与整治导则及实施计划福州市规划设计研究院44.广州城市空间大数据构建与创新应用研究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广州市城市规划自动化中心、广州市交通规划研究院、广州城市规划技术开发服务部45.苏州河两岸地区公共空间建设规划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46.恩宁路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广州市岭南建筑研究中心47.成都市历史城区保护规划成都市规划设计研究院48.广州南沙新区南沙湾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修编及城市设计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意厦国际规划设计(北京)有限公司 49.重庆市渝中区社区更新总体思路研究与试点行动规划重庆大学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50.沣西新城丝路科创谷 理想公社规划设计与实施深圳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51.广州市交通“双微改造”精细化治理研究与实践—2017年广州市道路交通信号灯及 标志标线合理性评估广州市交通规划研究院52.高密度建成环境下立体绿化建设发展路径探索—深圳市立体绿化建设发展指引& 福 田区立体绿化建设发展规划深圳市规划国土发展研究中心53.曲阜市城市风貌规划设计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曲阜市名城设计院54.对口支援西藏林芝市米林县城综合规划设计与整治提升珠海市规划设计研究院55.广州市地下管线综合规划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56.宁夏回族自治区空间规划制度体系研究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广东省土地调查规划院57.恩宁路历史文化街区试点详细设计及实施方案广州市城市规划设计所、伍德佳帕塔设计咨询(上海)有限公司58.北京街道更新治理城市设计导则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59.济南“生态修复、城市修补” 规划济南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济南市城乡规划编制研究中心60.武汉市空间规划信息平台研发与应用武汉市土地利用和城市空间规划研究中心61.深圳市海岸带综合保护与利用规划(2018-2035)深圳市规划国土发展研究中心62.渝中区步行系统专项规划重庆市设计院63.安徽省空间规划(2017-2035 年)研究安徽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64.深圳市污水系统专项规划修编深圳市规划国土发展研究中心、中国市政工程西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咨城建设计有限公司65.上海市浦东新区垃圾转运及处置设施布局专项规划(2017-2035)上海市浦东新区规划设计研究院、上海环境卫生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 66.基于气象分析的北京城市规划策略及城市环境气候图研究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中国气象局北京城市气象研究院67.天津市中心城区绿色交通发展战略研究天津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北京市朝阳区宇恒可持续交通研究中心 68.威海市城市风貌保护规划威海市城乡规划编研中心有限公司、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69.泉州古城“双修”中山路(庄府巷—涂门街)综合整治提升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中规院(北京)规划设计公司、泉州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北京五合国际工程设计顾问有限公司70.苏州古城12、13号街坊城市设计江苏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71.武汉长江大保护滨江带空间规划武汉华中科大建筑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武汉市规划研究院72.北京市园林绿化系统规划(2017年-2035年)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73.北京市生态控制线和城市开发边界管理办法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74.杨浦滨江中北段城市设计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上海市城市规划建筑设计工程有限公司75.惠州市历史文化保护与古驿道活化利用一体化规划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76.顺德高质量发展暨村级工业园升级改造总体规划佛山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77.控规阶段城市设计核心管控要素体系研究及其管理应用武汉市规划编制研究和展示中心,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78.生态为本、城海和谐—深圳湾污染治理战略研究深圳市规划国土发展研究中心、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79.西安市色彩规划研究及管控导则西安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中国美术学院望境创意发展有限公司80.上海国际化大都市郊野地区风貌设计导则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81.成都市天府绿道七河绿带总体规划成都市规划设计研究院82.正定古城复兴实施系列规划设计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83.广州第二中央商务区城市设计与控制性详细规划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广州亚城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艾奕康环境规划设计(上海)有限公司广州分公司84.渝中区山城巷及金汤门传统风貌区保护与利用规划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85.武汉大都市区武鄂临界地区空间协同规划鄂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武汉市规划研究院86.重庆市规划实施评估与城市运行监测重庆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重庆市规划和自然资源信息中心、重庆市地理信息和遥感应用中心、重庆市交通规划研究院、重庆市勘测院87.济南市海绵城市试点区域控制性详细规划济南市规划设计研究院88.基于北京超大城市治理体系的规划治理改革研究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89.北京怀柔新城总体城市设计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CPG Consultants Pte Ltd(新加坡)90.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实施规划研究杭州市规划设计研究院91.“汉口早晨”—武汉市江岸区六合社区详细规划武汉市规划设计有限公司92.深圳市城际轨道布局规划(2017-2035年)深圳市规划国土发展研究中心、深圳市城市交通规划设计研究中心股份有限公司93.大西安绿道体系规划西安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94.武汉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年)武汉市规划研究院、武汉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武汉市交通发展战略研究院、武汉市土地利用和城市空间规划研究中心、武汉市规划编制研究和展示中心 95.厦门市城市设计标准、准则与要素管控体系厦门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96.基于大数据分析的交通管理政策智慧研判—广州市城市交通管理政策研究广州市交通规划研究院97.澳门特别行政区滨海生态文化旅游“一带两湾”项目规划设计武汉华中科大建筑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98.《武汉市社区微改造规划试点及规划导则制定》武汉市规划编制研究和展示中心99.杭州市市域发展战略规划研究浙江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100.米脂杨家沟革命纪念地整体建设规划研究西安建大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101.上海市崇明区总体规划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7-2035)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上海市地质调查研究院102.广州市岭南特色建筑设计指引广州市岭南建筑研究中心、广州市设计院、广州市城市规划设计所103.厦门市海绵城市系列规划(厦门市海绵城市专项规划、湖里区海绵城市专项规划、湖 里区2020年重点片区海绵城市建设实施规划、海沧创新园区海绵城市建设方案、海 沧新城内湖片区海绵城市建设方案)厦门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104.广东省域城镇开发边界划定技术方法和管控机制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广州地理研究所、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105.历史文化名城专项保护规划编制—广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历史风貌区专项广州市岭南建筑研究中心、广州市城市规划设计所106.济南市中心城总体城市设计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107.南澳墟镇改造规划研究—以保护与发展共赢为价值导向的复合式更新探索 深圳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108.粤港澳大湾区战略格局下的深圳对外综合交通规划深圳市城市交通规划设计研究中心股份有限公司、会同交通运输部规划研究院、中国铁路经济规划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民航科学技术研究院、「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香港中心109.成都东安湖片区城市设计及控制性详细规划杭州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成都市规划设计研究院110.北京城市副中心防洪防涝规划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111.珠海市参与式社区规划试点珠海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112.重庆市主城两江四岸景观照明规划重庆市规划设计研究院113.福州历史建筑保护利用导则福州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福建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114.广州国际金融城东区城市设计及控制性详细规划广州亚城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广州市城市规划编制研究中心、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115.黄山屯溪老街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暨综合提升工程规划黄山市规划设计院、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首都师范大学116.丽江古城特色城镇转型提升规划云南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117.武汉市迎军运会城市综合环境整治规划武汉市规划研究院118.深圳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建设规划纲要深圳市规划国土发展研究中心119.粤港澳大湾区新型门户平台的规划策略:东莞市滨海湾新区城市总体规划(2018- 2035年)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120.宁波市中心城区货运系统规划宁波市规划设计研究院121.世博文化公园规划设计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AGENCETER [法国TER (岱禾)景观与城市规划设计事务所]122.广州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2018-2035年)广州市交通规划研究院、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123.武汉市微型公共空间规划设计与实践武汉市规划编制研究和展示中心124.上海市嘉定区总体规划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7-2035)—超大城市区级国土 空间规划编制创新与实践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上海广境规划设计有限公司125.哈尔滨市城市综合交通规划南京市城市与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哈尔滨市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有限公司126.张家口无障碍环境建设专项规划(2017-2035年)天津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127.北京与临近区域重大基础设施协同发展战略规划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河北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天津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128.珠海市城市设计全过程研究:回顾与重构珠海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华南理工大学、珠海市自然资源与规划技术中心、广州城果城市规划设计有限公司城市规划城市勘察测量设计专业(15 项)129.北京轨道交通西郊线工程测量与风险监测综合技术应用北京城建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130.基础地理信息共享与服务系统哈尔滨市勘察测绘研究院131.沈阳市地理市情监测沈阳市勘察测绘研究院132. 2017年天津滨海新区空间格局变化监测天津市测绘院133.杭州市地面沉降监测网建立杭州市勘测设计研究院134.青岛市城乡综合治理网格化管理信息系统建设项目平台开发和数据库建设 青岛市勘察测绘研究院135.上海市城市设计与建筑管理系统建设上海市测绘院136.广州东部城乡统筹地籍调查与规划辅助服务广州市增城区城乡规划与测绘地理信息研究院137.简阳市1:2000数字线划图生产成都市勘察测绘研究院138.秦岭北麓违建项目专项整治信息平台西安市勘察测绘院139.山地城市高精度步行空间数据库构建关键技术及应用重庆市勘测院。

北京轨道交通3期规划

北京轨道交通3期规划

北京轨道交通3期规划北京市城市轨道交通第三期建设规划一、线网规划依据城市总体规划和综合交通规划,北京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由30条线组成,总长度为1177公里;远景年线网由35条线路组成,总长度1524公里。

预测2021年,北京市公共交通占机动化出行量比例为60%,轨道交通占公共交通出行量比例为62%。

二、本期建设规划(一)本期建设方案2015~2021年建设12个项目,总长度262.9公里。

3号线工程自田村至曹各庄北站,线路长37.4公里,设站27座,投资415亿元,规划建设期为2016~2021年。

7号线二期(东延)工程自焦化厂至环球影城站,线路长17.2公里,设站7座,投资153.3亿元,规划建设期为2016~2020年。

8号线四期工程自五福堂至瀛海站,线路长3.3公里,设站2座,投资34.2亿元,规划建设期为2016~2018年。

12号线工程自四季青至东坝站,线路长29.2公里,设站21座,投资324亿元,规划建设期为2017~2021年。

17号线工程自未来科技城至亦庄站前区南站,线路长49.7公里,设站21座,投资492亿元,规划建设期为2015~2020年。

19号线一期工程自牡丹园至新宫站,线路长22.4公里,设站9座,投资221.8亿元,规划建设期为2017~2021年。

22号线(平谷线)工程自东风北桥至泃河湾站,线路长71公里,设站11座,投资212.3亿元,规划建设期为2018~2021年。

25号线二期(房山线北延)工程自郭公庄至丰益桥南站,线路长5公里,设站4座,投资48.6亿元,规划建设期为2017~2020年。

27号线二期(昌平线南延)工程自西二旗至国家图书馆站,线路长16.6公里,设站8座,投资142.3亿元,规划建设期为2017~2020年。

八通线二期(南延)工程自土桥至环球影城站,线路长4.2公里,设站1座,投资27.2亿元,规划建设期为2017~2019年。

首都机场线二期(西延)工程自东直门至北新桥站,线路长2公里,设站1座,投资18亿元,规划建设期为2015~2018年。

北京的城市格局

北京的城市格局

北京的城市格局杨宝康公元1949 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定都北平,改其名为北京。

北京,从此成为了这个伟大国家的首都。

1949-2016,67年的漫长历程。

在这67年中,北京,也早已不是当年的北京。

1993年10月6日,中国国务院批准了《北京城市总体规划》。

北京的城市格局也在此时一锤定音。

北京从明代开始直至清末,一直是中国的首都。

民国时期改国都为南京,发展才停滞了一会。

直到1949年定都北京,北京城基本保留了清朝时代的城市格局,旧城分内外两层,内城由于临近皇城,所以布局规划相对合理,胡同之间的道路都是横平竖直,而外城由于条件较差,所以发展出了很多斜街,布局显得凌乱不堪。

1993年,北京市城市规划委员会发布了《北京城市总体规划》,现在的北京市下辖东城、西城、海淀、朝阳、丰台、门头沟、石景山、房山、通州、顺义、昌平、大兴、怀柔、平谷、延庆、密云16个市辖区(合计16个县级行政区划单位),147个街道、144个镇、33个乡、5个民族乡(合计329个乡级行政单位)。

总面积共16410.54平方千米。

现在的北京,采用“两轴两带多中心”的模式,旨在疏解非首都功能,保障首都功能与文化功能的正常发挥,将北京建设为宜居城市。

北京市的“两轴”是指长安街和中轴线两条轴线,沿中轴线方向,主要发展文化功能。

中轴线作为北京历史的象征,城市的轴心,很多著名建筑都围绕中轴线建设,而在中轴线上的建筑由南至北依次为:永定门、正阳门、天安门、故宫、景山、地安门、钟楼、鼓楼。

可见其浓浓的皇族气息,而现在更有人民大会堂和英雄纪念碑加入其中,中轴线两侧的著名建筑更是数不胜数,北海、国家大剧院。

使得中轴线成为了北京的标志之轴,更使她具有了铭记历史、开创未来的独特精神。

而长安街则担负着重要的首都功能,即行政与经济。

长安街沿线,有西单和王府井两大商街,成为北京乃至中国图 1 中南海经济磅礴发展的象征,这两大上届聚集了诸多世界级的商业项目,如老佛爷百货、西单大悦城。

最新海军丰台东大街5号院住房一期工程高层总体施工组织设计

最新海军丰台东大街5号院住房一期工程高层总体施工组织设计

目录1 概述 (5)1.1工程概况 (5)1.2工程位置 (5)1.3施工内容 (6)2 方案设计依据 (6)2.1建设单位提供的相关资料 (6)2.2土建主要规程规范 (6)2.3国家地方有关法律法规 (7)2.4施工经验 (7)2.5工程地质条件 (8)2.5.1地貌、地形及地物条件 (8)2.5.2地层土质及其工程地质特性概述 (8)2.6拟建场地水文地质条件 (9)2.6.1拟建场区地下水情况 (9)2.6.2历年最高水位 (9)2.6.3地下水及土的腐蚀性测试及评价 (9)2.7周边环境及管线 (9)3 本工程主要特点、难点 (10)3.1本工程特点、难点分析 (10)3.2针对特点、难点采取的措施 (10)4 基坑支护方案设计 (11)4.1基坑支护方案设计的指导思想 (11)4.2基坑支护方案选择 (12)4.3设计基坑开挖深度与超载地层参数 (12)4.4基坑设计等级 (12)4.5基坑支护方案设计 (13)4.5.1 Ⅰ区支护设计 (13)4.5.2 Ⅱ区支护设计 (14)4.5.3 Ⅲ区支护设计 (15)4.5.4 Ⅳ区支护设计 (16)4.5.5 Ⅴ区支护设计 (17)4.5.6 Ⅵ区支护设计 (18)4.5.7 Ⅶ区支护设计 (19)4.5.8 Ⅷ区支护设计 (20)4.6基坑支护施工要点 (21)5基坑监测方案设计 (22)5.1基坑观测目的 (22)5.2基坑监测内容 (23)5.3监测标准及监测仪器 (23)5.4监测点的布置 (23)5.5监测频率 (24)5.6位移预警值及允许值 (24)5.7监测基本方法 (24)5.8基坑及周边地面沉降变形应急措施 (25)6 主要施工方案与质量保证措施 (26)6.1施工测量方案 (26)6.1.1施工测量控制 (26)6.1.2施工测量组织机构 (26)6.1.3施工测量管理职责 (26)6.1.4施工测量方法 (27)6.2土钉墙施工方案 (27)6.2.1土钉墙施工流程 (27)6.2.2土钉墙施工技术要求及质量保证措施 (28)6.3.3土钉墙施工要点 (30)6.3护坡桩施工方案 (32)6.3.1人工挖孔施工流程 (32)6.3.2人工挖孔护坡桩施工 (33)6.3.3 人工挖孔施工要点 (36)6.3.4质量标准 (37)6.3.5 安全保证措施 (38)6.4连梁施工方案 (39)6.4.1工艺流程 (39)6.4.2连梁施工要点 (40)6.5桩间支护施工方案 (41)6.6土方挖运施工方案 (42)6.6.1施工目标 (42)6.6.2土方挖运设计 (42)7 雨季施工措施 (46)7.1雨期施工安排 (46)7.2主要施工技术与措施 (47)7.2.1 基坑工程雨季施工措施 (47)7.2.2 坑外排水及防止基坑灌水措施 (48)7.2.3 特殊情况下的处理措施 (49)7.2.4 主要材料、机具计划 (50)7.3主要管理措施 (50)7.3.1 雨期施工管理 (50)7.3.2 雨季现场管理 (51)7.3.3 原材料及半成品的储存和堆放 (52)7.3.4 施工机械设备保护 (52)7.3.5 施工人员保护 (52)8 施工总体计划及保障措施 (53)8.1实施工程目标的施工组织策划 (53)8.1.1确保质量目标的组织策划 (53)8.1.2确保工期目标的组织策划 (53)8.1.3确保安全目标的组织策划 (53)8.1.4确保文明施工目标的组织策划 (54)8.2施工组织机构与管理职责 (54)8.2.1施工组织机构 (54)8.2.2主要岗位管理职责 (55)8.3主要施工工序安排 (56)8.4人员计划安排 (57)8.4.1项目部人员安排 (57)8.4.2劳动力计划 (57)8.4.3劳动力保证措施 (58)8.5主要施工机械设备安排 (58)8.5.1施工机械设备计划 (58)8.5.2施工机械设备进场计划 (59)8.5.3施工机械设备保证措施 (60)8.6主要材料供应计划 (60)8.7质量检验计划 (60)8.8施工进度计划与保证措施 (61)8.8.1工期与施工进度计划 (61)8.8.2施工进度计划 (61)8.8.3工期保证措施 (61)9 质量保证计划 (64)9.1质量目标 (64)9.2质量保证体系 (64)9.3质量保证制度 (65)9.4.质量检验标准及质量保证措施 (66)9.4.1混凝土灌注桩钢筋笼主要质量检查部位及质量标准 (66)9.4.2锚杆工程质量标准 (66)9.4.3土方开挖工程质量检验标准 (66)9.4.4混凝土灌注桩工程质量检验标准 (66)9.5特殊及关键工序质量控制措施 (67)9.5.1 测量 (67)9.5.2 原材料 (67)10 环境保护与现场文明施工管理 (67)10.1环境保护 (68)10.1.1环境管理目标 (68)10.1.2环境管理组织机构职责 (68)10.1.3废水排放控制 (69)10.1.4噪音控制 (70)10.1.5扬尘控制 (70)10.1.6废弃物管理控制 (71)10.1.7易燃易爆及化学品管理 (71)10.1.8节约能源、资源管理 (72)10.2安全防护、文明施工 (73)10.2.1工作目标 (73)10.2.2工作要求 (73)10.2.3组织管理 (74)10.2.4管理重点 (74)10.3传染病预防措施 (75)11 现场平面布置 (76)11.1施工现场总平面布置 (76)11.2施工现场总平面管理 (76)11.3现场临时设施安排 (77)11.4非施工区域的管理 (77)12 确保安全施工的组织措施与应急预案 (78)12.1安全施工 (78)12.1.1安全管理方针 (78)12.1.2安全管理目标 (79)12.1.3安全管理体系 (79)12.1.4安全管理工作制度 (79)12.1.5施工用电安全管理制度 (81)12.1.6中小型机具安全管理制度 (82)12.1.7其他安全管理制度 (83)12.2应急预案 (84)12.2.1目的 (84)12.2.2范围 (84)12.2.3机构与职责 (84)12.2.4事故报告程序 (85)12.2.5现场应急救援程序 (85)12.2.6结束紧急状态 (87)12.2.7信号规定 (87)12.2.8主要事故应急预案 (87)13 与业主、设计、监理之间配合 (91)13.1与业主之间的协调配合 (91)13.2与设计单位配合 (92)13.3与监理单位配合 (92)13.4与总承包单位的配合 (93)14 成品保护与工程保修 (93)14.1成品保护 (93)14.2工程保修 (94)1 概述1.1工程概况 工程名称海军丰台东大街5号院住房一期工程 基坑开挖与边坡支护工程 基坑深度2.95~6.45m 计划工期总工期75日历天 质量标准本工程质量等级为合格 安全标准重大、一般事故为0,轻伤事故发生频率控制在1.0‰以内 文明施工标准力争达到北京市绿色文明施工工地标准1.2工程位置海司丰台东大街5号院住房一期工程位于北京市丰台区东大街5号院内,拟建建筑工程场区北靠丰台北路、东临东大街、西侧为七里桩中街、南侧为近园路,交通便利,拟建场地位置示意图如下:拟建场地位置示意图拟建场地示意位置北1.3施工内容本工程包括海军丰台东大街5号院住房一期东侧(2、3号住宅楼,2号商业楼)、西侧(9号、10号住宅楼、3号地下车库),含人工成孔灌注桩加锚索、复合土钉墙支护、旧房屋基础拆除破碎、基坑土方开挖及外运、图纸要求的质量检测等内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设计说明 Design Specifications
设计说明 Design Specifications
项目背景
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区丰台园东区三期项目位于北京丰台区南部地区。作为中关村科技园的重要 组成部分,丰台园东区是北京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基地,也是北京新兴总部的集聚地。 丰台园东区一期、二期已初具规模。3期项目总用地面积约1.75平方公里,其中丰台科技园东区 三期1.13平方公里,汽博城0.62平方公里。
丰台园东区设有轨道交通9号线“科技园站”,通过9号线,可轻松到达丰台火车站、北京西 站;通过换乘更可达北京南站、首都机场,以及北京诸多大型商圈。
陆路交通— 项目区紧邻南四环快速路,是除城市中心成熟商务区之外,不可多得的紧邻四环大动脉的大面 积商务区开发用地。四环向南连接京开、京石、京津塘高速,向西连接京沈、京通高速,东北 向连接首都机场高速。 本地区对内对外交通便利,是吸引总部经济的重要优势条件。
现状及保留建筑 园区内汽车博物馆和育仁里小区为保留建筑。一期、二期园区已建成建筑风格鲜明。
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区丰台园东区三期项目城市设计
Urban design of Beijing Zhongguancun Science park, Fengtai East District 3rd Phase
2010.02
整体鸟瞰图
Bird View
夜景鸟瞰图
Night Bird View
商业带透视图
Commercial Axis
景观绿轴透视图
Green Axis
商务社区组团效果图
Business group
目录 Content
设计说明 任务与目标
项目背景 案例分析 产业策划 总体规划设计 城市设计 生态环保理念
Design Specifications Target and task Project background Case study Industry orientation Urban planning Urban design Ecological design
目标理念 建设以高新技术产业为支撑、现代服务业为提升的总部服务园区。提倡发展可持续性优势产 业,结合汽车文化与现代科技,打造以总部商务、文化、生态的“活力丰台,绿色丰台”-—低 碳总部商务社区。
工作方法 本方案在对北京和丰台区宏观范围研究,以及对项目周边已成形的相关区域研究的基础上,总 结出优劣机危。进一步结合国外成功案例,对产业进行详细策划,在分析和产业研究的基础上 提出一个策划和规划设计并重的总体方案,对功能,交通和城市结构,以及生态,景观,步 行,地下空间等各子系统进行严谨的分析和设计,提出丰台园东区3期的规划和城市设计方案。
背景分析
1. 区域发展 北京位于京津唐城市圈,作为中国核心城市之一,北京工业化进程先进,已经步入工业化后 期。北京在未来要和周边区域协¬调发展,增强作为京津冀地区核心的辐射带动能力。 北京发展特点北部与东、西部较为成熟,北面因奥运村的建设个更提升了整个北面的城市品 质,而南面城市由于历史等因素发展较慢。 本项目位于北京南城且位于北京-石家庄发展轴,北京-天津发展轴上,其不仅将成为南部发展 启动区,也是未来北京职能向西南和南部转移的重要载体。
4. 项目及周边现状 交通 区域道路交通有四环快速路和主干路:六圈路、万寿路南延,次干路:五圈路、郭公庄路、四 合庄西路,其余规划道路均为支路。现状道路路网密度低。
用地功能 丰台园东区已建成一期产业基地和二期总部企业,具有成熟的产业形态,项目基地北侧与南侧 大部分区域为居住功能。未来发展需要大量的配套服务性设施。
3. 规划定位 根据北京市南部城区 “一轴,一带,多园区”的总体发展规划,丰台园东区正处于南城”一 轴”南城中轴线,“一带”永定河经济带之间,享有良好的生态资源基础和发展核心地块。是 南城中的核心板块。 丰台科技园是在全国最早提出“总部经济”,并已形成产业聚集规模的产业园区。丰台园东区 三期的建设立足高新技术、生产性服务、总部经济,大力发展高技术服务业,提升总部经济内 涵,形成“有特色的综合性园区”。打造国际知名的高技术服务总部区。现已形成了以电子信 息、生物医药、先进制造、新材料、新能源为核心的高新技术产业,以工程服务、轨道交通和 航天军工为代表的特色产业,以文化创意产业和生产性服务业为具有发展潜力的新型产业共同 组成的总部经济区。三期项目建城后将成为丰台区创新增长极、现代化新城样板区,首都总部 经济、高技术服务业集聚区。
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区丰台园东区三期项目城市设计
Urban desig Fengtai East District 3rd Phase
2.交通条件 航空— 北京首都国际机场是目前中国最繁忙的民用机场。位于项目基地东北向约40公里,相对轨道、 道路交通来说,较为不便利。 轨道交通— 京津冀地区通过高铁系统将大大加强区域交通联系,北京和天津作为核心城市的经济辐射和带 动能力将得到提升。 高铁系统在北京市的站点为北京南站。丰台园东区距离北京南站15公里左右,可通过京石、京 广、京沪铁路连接石家庄、广州、上海等主要城市。
任务重点
1. 产业策划和研究,提出产业发展和区域建设目标,把产业策划结合进城市规划中。结合已建 成的一期、二期产业,可持续性发展丰台区优势产业,补充稀缺产业,以活力、生态、可持续 为特征,建设丰台园东区3期总部服务综合区。 2. 结合已有城市道路,深化区域道路路网。结合公共交通系统,提出低碳、步行可达的城市交 通体系。 3. 针对区域位置及交通优劣势分析,发挥区域优势,营造归属感的园区品质,提高商务和人居 环境质量。 4. 规划层面上不仅考虑与一期、二期的发展关系,远期考虑丰台园区对花乡及整个南部地区的 发展联动。将丰台园东区3期作为南部城区发展龙头。 5. 对规划层面上的节能减排进行研究。 6. 专业的城市设计,考虑研究建筑体量,城市整体形象,塑造高质量的城市空间和宜人的环 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