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习题

合集下载

最新鄂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精品习题(1)

最新鄂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精品习题(1)

一、选一选。

1.池塘里停留着一只仙鹤(hè hē)。

2.爸爸从单位辞(cí chí)职了。

二、解释下面的字词。

辞:烟花:尽:唯:
三、用自己的话解释一下下面诗句的意思。

1.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2.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四、理解课文。

1.这首诗的作者是朝诗人。

2.这首诗表现了什么感情?
五、想象一下,如果你的朋友要转学去别的地方,你会对他说什么呢?
一、1.hè 2.cí 3.辞别
二、柳絮如烟、鲜花似锦的春天景物,指艳丽的春景。

消失只
三、1.老朋友向我频频挥手,告别了黄鹤楼,在这柳絮如烟、繁花似锦的阳春三月去扬州远游。

2.友人的孤船帆影渐渐地远去,消失在碧空的尽头,只看见长江浩浩荡荡地向着天边奔流。

四、1.唐李白 2.这首诗表现了李白对朋友的依依惜别之情。

五、略。

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阅读答案附赏析

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阅读答案附赏析

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阅读答案附赏析 引导语:《黄鹤楼送孟浩然 之广陵》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 的名篇之一,这是一首送别诗,寓离情于写景。

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阅读答案 附赏析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陵① (唐)李 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②,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注释]①这是一首送别诗,寓离情于写景。

②黄鹤楼:建在湖北武昌西边的 黄鹤矶上,下面就是长江。

[思考与练习] (1)解释词语 :故人: 辞: 烟花: 碧空: 唯: (2)这首送别诗先后写出了送别的地点: ;送别的时间: ;故人的去向: ; 以及送别的场景: (最后一个填空用自己的语言)。

(3)后人评说此诗是:千古丽诗。

请结合诗歌 说说“丽”的具体内容。

参考答案 (1)老朋友,这里指孟浩然 告别 指暮春橄艳的景色 水与蓝天相接的地方 (2)黄鹤楼 烟花三月 扬州 目送孤帆远去,只留一江春水 (3)送别的地点是名胜黄鹤楼;送别的时间是“烟花三月”的春 天;朋友的去向是东南形胜的“扬州”;送别的场景是孤帆、 碧空、 长江……诗以绚丽的春色和浩渺的长江为送别的背景, 渲染、 描绘出 了一幅情丝不绝、色彩明快的送别画。

赏析: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的名篇之一。

这是一首送别 诗,寓离情于写景。

诗作以绚丽斑驳的烟花春色和浩瀚无边的长江为背景,极尽 渲染之能事,绘出了一幅意境开阔、情丝不绝、色彩明快、风流倜傥的诗人送别 画。

此诗虽为惜别之作,却写得飘逸灵动,情深而不滞,意永而不悲,辞美而不 浮,韵远而不虚。

全诗没一个“离别”,但又句句写着离别;没有直 接抒情,但却处处透着深情。

“言有尽而意无穷”、“不著一 字尽得风流”……明方孝孺《吊李白诗》云:“诗成不 管鬼神泣,笔下自有烟云飞。

语文S版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15课古诗三首《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同步练习

语文S版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15课古诗三首《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同步练习

语文S版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15课古诗三首《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同步练习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一、基础题 (共20题;共117分)1. (1分)读《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解释下面字的意思。

烟花_______2. (3分)按拼音写汉字bí tìtì tóu yāo he_____________________3. (6分)选择正确的搭配A 一座 B一条 C一阵 D一道 E一件 F一支_______风 _______歌 _______小溪_______白塔 _______衣服 _______彩虹4. (5分)读一读,猜一猜。

一个孩子轻飘飘,摇摇摆摆往外逃。

一心只想天上去,可惜绳子拴得牢。

5. (6分)根据理解填空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_______朝诗人_______写的。

题目的意思是_______。

诗的前两句是_______,后两句_______。

整首诗表达了作者_______之情。

6. (3分)写出划线字的意思。

①烟花三月下扬州_______②唯见长江天际流_______③春风不度玉门关_______7. (5分)口语交际。

91岁老人捐助失学儿童33人1992年以后,每年“六一”儿童节这一天,山东省青州市91岁的退休教师王金林都要通过有关部门,救助两三名失学儿童。

14年时间,他一共捐助了33名失学儿童,用去了3万多元的积蓄。

为了帮助这些面临失学的孩子,王金林老人一直过着简朴的生活。

每年“六一”,他都要为孩子们寄钱,然后等着孩子们的来信,了解他们的生活和学习情况。

读了以上内容,你一定会被这位高龄老人的精神所深深感动。

他为什么会这么做?请你和别人交流一下。

8. (20分)按要求写句子。

(1)露珠在荷叶上滚动。

(改为比喻句)(2)难道我们能浪费时间吗?(改为陈述句)(3)是个讲卫生的好孩子。

二读理解(42分)(-1(10分)黄楼送孟洁然之广陵唐]李白

二读理解(42分)(-1(10分)黄楼送孟洁然之广陵唐]李白

二读理解(42分)(-1(10分)黄楼送孟洁然之广陵唐]
李白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作者】李白【朝代】唐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1.仔细阅读《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诗句,根据提示,把诗句意思补充完整。

李白的老朋友()辞别西楚的黄鹤楼;阳春()烟花如海,他去往扬州。

一叶(),消失在远方;只见浩浩荡荡的()向天际奔流。

2.根据自己的理解选一选。

A.扬州
B.黄鹤楼
C.烟花三月
D.送别
这是一首()诗,寓离情于写景。

首句点出送别的地点是();二句写送别的时间是(),孟浩然的去向是();三、四句写送别的场景。

小学人教新课标版语文四年级上册20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练习卷6(含答案解析)

小学人教新课标版语文四年级上册20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练习卷6(含答案解析)

【精品】人教新课标版语文四年级上册20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练习卷6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的“之”字的意思是()A.这,那B.往,到C.代词,做宾语D.助词,无意义2.读《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选择赏析错误的一项()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A.前两句旨在点题,引出了相互惜别的人物、地点、时令和友人要前往的目的地。

B.三、四两句是从孟浩然的眼光和角度写自己乘船在江中顺流而下,李白伫立楼前以目相送,船越行越远,船上的白帆逐渐消逝在蓝天尽头遥远的水天相接处,最后只能看见长江仿佛是流向天边,这两句诗意蕴深远,李白在楼前伫立之久足见友谊之深长和心情之惆怅了。

C.这首诗是李白诗中歌颂真挚友谊和抒写离别之情的代表作,千百年来脍炙人口。

D.李白的这首诗,堪称高度含蓄的典范之作,它既没细数情多深、意多长,也没陈述自己伫立江边以目相送的时间多久,但收到的艺术效果却使人深感其中之一往情深、诗味浓郁。

二、判断题判断正误。

3.“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一题目点明了送别的地点以及朋友要到达的目的地。

(_____)判断对错。

4.李白是唐朝诗人。

(____)5.黄鹤楼在今湖南长沙。

(____)6.“故人”是指故乡、家乡的客人。

(____)7.《送元二使安西》的作者是宋朝的王维。

(____)三、填空题8.解释加横线的字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9.读古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解释加线的词语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碧空:_________唯见:_________四、句型转换10.把陈述句换成把字句。

①工人们开凿出了一条越江隧道。

②焰火照得夜空光彩夺目。

11.将下列陈述句改成反问句。

①看到那数不尽的青松白桦,谁都会向四面八方望一望。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阅读练习及答案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阅读练习及答案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阅读练习及答案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注释】
①黄鹤楼:旧址在今湖北武昌黄鹄矶,背靠蛇山,俯临长江,雄伟壮观。

②之:往,到……去。

③广陵:扬州的旧名。

④故人:老朋友(指孟浩然)。

⑤西辞:黄鹤楼在广陵的西面,在黄鹤楼辞别去广陵,所以说“西辞”。

⑥烟花:指柳如烟、花似锦的明媚春光。

⑦下:沿江顺流而下。

⑧尽:消失。

⑨唯见:只能见到。

⑩天际:天边。

【译文】
春光灿烂,知心朋友扬帆启程,我站在楼上,凝望孤帆渐渐远去,直到它完全隐没在青天绿水之中。

最后只见滚滚江水流向天边,我的感情也随着江流而起伏。

【阅读训练及答案】
(1)这是一首_____(填诗的种类),寓离情于写景之中。

(送别诗)
(2)首句点出了送别的_____:黄鹤楼;第二句写送别的时间和去向:______的.春色和东南形胜的“扬州”。

(地点烟花三月)(3)三、四句,写送别的_______:目送孤帆远去,眼前只留下一江春水向着远处的天空流去。

(场景)
(4)《唐诗三百首》编选者,清朝的蘅塘退士评价“烟花三月下扬州”是“千古丽句”。

请用你自己的语言,解释这个评价。

{千年以来最美丽(艳丽、亮丽)的诗句。

}。

新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专项练习

新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专项练习
①在每一片叶子里______ ②在每一朵小花上______
③在每一滴汗水里______ ④在每一颗绽开的谷粒里______
(2)对诗中画线的句子理解正确的是()
28.阅读儿歌,完成练习。
捉迷藏
小动物,捉迷藏,
都想藏个好地方。
黄狗藏进油菜花,
绿鸭藏进嫩稻秧,
火狐藏进红叶林。
只有黑猪无主张,
一头钻进梨花丛,
新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专项练习
1.默写古诗,然后完成练习题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1)这首诗的作者是朝诗人,写的是他送他的朋友去时的情景,表达了他的思想感情。
(2)这首诗中写景的句子是
(3)这首诗后两句的意思是
2.读儿歌,回答问题。
我是一条鱼,
我要游向大海。
(1)儿歌中的这条鱼先从______游到位______,再从______游到______,最后要游向______。
(2)是______给小鱼生命,______给小鱼快乐,______给小鱼梦想。
(3)读了这首儿歌,你觉得小鱼的梦想到底是什么呢?
22.阅读儿歌,回答问题。
正月初一春节到,吉祥如意乐陶陶。
雪娃娃
飘哇飘,飘哇飘,天上掉下白棉花。
棉花落到花园里,花园里钻出雪娃娃。
雪娃娃,小朋友们喜欢它。
太阳公公一出来,雪娃娃跑得没影啦。
我想问:“雪娃娃,你藏到哪儿去了?”
(1)我知道“白棉花”就是______,有“白棉花”的时候是______季。
(2)雪娃娃藏到哪里去了?
7.请你根据意思写出古诗。
(我)问松树下的童子:“你的师父去哪里了?”童子说:“我的师父去采药了。”

四年级语文《古诗两首·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送元二使安西》同步练习题

四年级语文《古诗两首·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送元二使安西》同步练习题

四年级语文《古诗两首·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送元二使安西》同步练习题一、选择(说法正确的画上“√”,错误的画上“×”)1、“辞”:左右结构,部首是“舌”,音序是“S”。

()2、“孟”:上下结构,部首是“子”,音序是“M”。

()3、“君”:半包围结构,部首是“口”,音序是“J”。

()二、写出诗句的意思1、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光无故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填空《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诗的作者是()代诗人()。

在这首诗中()两句叙事,()两句写景。

描写了作者在春天里()的情景,表达了()的感情。

四、填上表示色彩的词()毛浮()水,()掌拨清波。

()日依山尽,()河入海流。

日暮()山远,天寒()屋贫。

两个()鹂鸣()柳,一行()鹭上()天。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橘()时。

五、阅读天地还读过别的表达人间真情的古诗句,来给大家背一背,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习题
一、你从题目中读懂了什么?
二、找出这首诗中的多音字。

三、这首诗的作者是()
A李白 B 王之涣C杜甫
四、烟花三月的意思是?( )
A三月放烟花 B 在春光明媚的三月
五、字词解释
故人告别
辞老朋友
唯见天边
天际只见
六、诗的第一句分别交代了时间地点和孟浩然要去的地方,你能找出来他们吗?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习题
一、你从题目中读懂了什么?
二、找出这首诗中的多音字。

三、这首诗的作者是()
A李白 B 王之涣C杜甫
四、烟花三月的意思是?( )
A三月放烟花 B 在春光明媚的三月
五、字词解释
故人告别
辞老朋友
唯见天边
天际只见
六、诗的第一句分别交代了时间地点和孟浩然要去的地方,你能找出来他们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