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知识培训课件

合集下载

乙肝的科普知识PPT课件

乙肝的科普知识PPT课件
乙肝的科普知 识PPT课件
目录 引言 乙肝病毒 传播途径 乙肝的症状 预防与治疗 注意事项
引言
引言
乙肝是一种常见的传染病 乙肝病毒会导致肝脏炎症和损 害
乙肝病毒
乙肝病毒
乙肝病毒是一种DNA病毒 病毒通过血液和其他体液传播
乙肝病毒
乙肝病毒感染可导致急性和慢 性乙肝
传播途径
传播途径
血液传播:输血、注射毒品、卫生医疗 操作
母婴传播:妊感染乙肝
乙肝的症状
乙肝的症状
急性乙肝:疲劳、食欲减退、肝区疼痛 、黄疸等
慢性乙肝:大多数无症状,可能导致肝 硬化和肝癌
预防与治疗
预防与治疗
疫苗接种:乙肝疫苗是预防乙 肝最重要的措施
卫生习惯:避免使用他人的针 头、牙刷等
预防与治疗
慢性乙肝的治疗:抗病毒药物可控制病 情
注意事项
注意事项
乙肝患者应遵循医生建议,定 期复查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避免过 度饮酒和肥胖
注意事项
加强乙肝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认识 和公众的认识和意识
谢谢您的观 赏聆听

乙肝的预防PPT课件

乙肝的预防PPT课件
乙肝的预防PPT课件
目录 第一节:乙肝的基本知识 第二节:乙肝的预防措施 第三节:乙肝的预防注意事项 第四节:乙肝的预防效果评估
第一节:乙肝的基本知识
第一节:乙肝的基本知识
乙肝的定义:乙肝是一种由乙型肝炎病 毒(HBV)引起的病毒性肝炎。 乙肝的传播途径:主要通过血液传播、 性传播、母婴传播等。
谢谢您的观赏 聆听
第四节:乙肝的预防效果评 估
第四节:乙肝的预防效果评估
乙肝疫苗的保护效果:乙肝疫苗接种后 可有效预防乙肝病毒感染,提供较高的 免疫保护。 定期检测乙肝病毒指标:通过定期检测 乙肝病毒感染指标,及时发现感染情况 并进行干预治疗。
第四节:乙肝的预防效果评估
教育宣传:加强对乙肝疾病的宣传教育 ,提高公众对乙肝病毒感染和预防的认 识。
第一节:乙肝的基本知识
乙肝的潜伏期:一般为60-150天,但也 可长达6个月。
第二节:乙肝的预防措施
第二节:乙肝的预防措施
接种乙肝疫苗:乙肝疫苗是预防乙肝的 最有效手段,分为初免和加强免疫两个 阶段。 严格卫生管理:避免接触他人的血液、 体液,不共用牙刷、刮脸刀等个人卫生 用品。
第二节:乙肝的预防措施
安全性行为:使用安全套避免性传播, 避免与未知乙肝病毒感染者发生性行为 。
第三节:乙肝的预防注意事 项
第三节:乙肝的预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注意事项
定期体检:定期进行乙肝病毒相关指标 的检测,及时了解自身健康状况。 不随意使用注射器:避免使用非一次性 注射器,以免感染乙肝病毒。
第三节:乙肝的预防注意事项
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保持卫生,避 免与乙肝感染者接触。

乙肝知识培训PPT课件

乙肝知识培训PPT课件
乙肝知识培训 PPT课件
汇报人:XXX
01
乙肝病毒及传播途径
02
乙肝的症状与诊断
03
乙肝的预防与治疗
04
乙肝对生活的影响
05
乙肝的预防与控制策略
目 录
01
乙肝病毒及传播 途径
乙肝病毒的结构与特性
乙肝病毒结构
乙肝病毒由外壳和内核构成, 外壳上有突起,负责病毒的感
染和复制。
乙肝病毒特性
乙肝病毒具有耐热、耐酸、耐 紫外线等特性,在一定条件下
乙肝患者和易感人群应定期进行乙肝病毒检测,以便早 期发现和治疗。
03 乙肝的隔离与防护
乙肝病毒携带者应采取必要的隔离和防护措施,避免病 毒传播。
谢谢
汇报人:XXX
2
药物治疗
乙肝治疗常用的药物包括干扰素、拉米 夫定、阿德福韦酯等抗病毒药物,以及
抗炎保肝药物和免疫调节药物。
3
注意事项
在治疗乙肝时,应该根据患者的病情和 医生的建议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和药物,
同时注意药物的副作用和不良反应。
04
乙肝对生活的影 响
乙肝对个人生活的影响
就业歧视
乙肝患者可能会在就业时遭受歧视,导致 职业发展受阻。
乙肝症状
乙肝患者可能出现的症状包括疲劳、 食欲不振、黄疸、肝区疼痛等。
02
诊断方法
乙肝的诊断通常通过血液检测来进 行,检测项目包括乙肝病毒标志物 和肝功能。
乙肝的诊断标准与方法
乙肝的症状
乙肝患者可能出现的症状包括疲劳、食欲不振、黄 疸和肝区疼痛等。
诊断方法
诊断乙肝的方法包括肝功能检查、乙肝病毒标志物 检测和肝脏超声等。
社交压力
乙肝患者可能会面临来自家庭和社会的压 力,影响其社交生活。

《乙肝基础知识》PPT课件

《乙肝基础知识》PPT课件

共价闭合环状DNA:自身环 绕的DNA的环形分子。由于 其磷酸盐骨架无缺口以减轻 内部张力,而允许DNA形成 开放式的环状
19
HBV DNA
HBV DNA水平可以用来监测患者对治疗的反应
要点
血清HBV DNA水平与疾病进展危险性正相关
在HBeAg阴性的患者,由 HBeAg阴性患者的HBV DNA水平常低于HBeAg阳性的患
可能频繁接触到存在血性分泌物或唾液的皮肤和 粘膜的结果
无生命的物质可能被乙型肝炎病毒污染,故称作 污染物 接触这些物品就可能导致乙型肝炎病毒的传播, 包括传播给儿童
任何采用血液污染的器械进行皮下或粘膜注射都 是潜在的乙型肝炎病毒传播途径 最常见的经皮肤传播的途径就是静脉注射毒品, 其他经皮肤传播的途径就是输血及移植
乙肝病毒的持续复制 是造成肝脏疾病进展的最主要危险因素
15
乙肝病毒复制是导致疾病进展的主要原因
HBV复制
宿主免疫应答
肝脏炎症
组织学恶化
• 炎症坏死 • 纤维化 • 肝硬化
Chen C-J, et al. JAMA 2006; 295:65–73 Ganem D & Prince AM. N Eng J Med 2004; 350:1118–1129 Fattovich G. Semin Liver Dis 2003; 23:47–58
▀ 包膜包着20面的核壳体或核,内有遗传物质
乙型肝炎病毒的核包括蛋白激酶,可以给特殊的 蛋白质加磷酸基。核还包含以下蛋白:
DNA:大型双螺旋结构的核 酸分子,包含由核苷酸序列 构成的遗传信息编码
附着在DNA上的乙肝病毒DNA多聚酶,对病毒复制很 重要
乙肝病毒核心蛋白,也称核心抗原(HBcAg)

《乙肝知识讲座》主题班会课件(共26张PPT)

《乙肝知识讲座》主题班会课件(共26张PPT)
他的化验单,非常简单明了:凡是在化验单上HBeAg阳性的都有传染性。凡是化验 单上有HBV DNA阳性的也具有传染性;也就是说这两项阳性的人都有传染性;没有 这两项阳性的人就不一定有传染性或者没有明显传染性。
a
13 13
(二)与他们接触被传染的几率有多大?
• 你身边有一个上述两项阳性的HBV携带者,他虽 然是传染源,但是仅是三个环节中的一个,绝不 可能构成传染,因为他血液中的HBV不会无缘无 故跑到你的血液中来,第三个环节也很重要,假 如你是易感者,但你早已注射了疫苗,你的体内 有乙肝抗体,即便有HBV侵入你的体内,也不会 构成传染,因为你体内的抗体可以清除掉这些入 侵的HBV病毒,确保健康。
卫生部肝炎防治健康教育计划特邀专家,王振坤 ——《乙肝带毒者是否 都有很大的传染性 》
a
14 14
七、乙肝的传播途径
– 传染方式多样 – 垂直传染(是我国HBV感染的主要模式)
我国绝大多数的乙肝来源于家庭的垂直传播,特别是母亲有乙肝, 其子女多被“遗传”,子女所生的后代再得这种病,这样代代相 传,乙肝人数成倍增加。
– 血源性传播(输血、注射)
a
15 15
各种传染途径的本质都是 血液传播
医源性传播 血液
母婴传播 血液
血液
性传播
a
16 16
什么是血液传播
• 血液传播的条件:病毒的数量、接触的程度 • 通常理解的血液传播途径:输血、共用针筒 • 易被忽略的血液传播的途径:共用剃须刀,共用牙刷,
共用毛巾,纹身、纹眉、穿耳、洞鼻、环耳廓等,因 刀具的不洁造成传播。 • 中国因不安全注射造成的乙肝感染者不少于3600万 人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 三针完成后不产生抗体怎么办? – 如果是疫苗的质量或剂量不足,需要增加剂量重新注射 – 对早产儿和体弱的婴儿,也可能需要增加剂量重新注射 – 必要时可联合免疫增强剂,如胸腺肽、干扰素、白介素

《乙肝患者教育手册》PPT课件

《乙肝患者教育手册》PPT课件
疗效出色 安全耐受 价格易于患者接受
恩替卡韦
口服给药 抗病毒作用强,治疗未接受过口服抗病毒治疗的患者耐药率低 动物实验发现致癌性,对其长期治疗的安全性正在进行大规模临床研究 价格较高
替比夫定
口服给药 抗病毒作用较强 与聚乙二醇化干扰素联合治疗的临床研究因出现严重不良反应而被中止
走在治疗前沿的专家
中国肝病学会主任委员贾继东 中国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副主任侯金林
2010年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
“最大限度地长期抑制或消除HBV,减轻肝细胞炎 症坏死及肝纤维化,延缓和减少肝脏失代偿、肝 硬化、HCC及其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改善生活质量 和延长存活时间”
慢性乙肝诊断
表现症状:60%的患者有乏力、全身不适、食欲减 退、恶心呕吐等非特异性常见症状。其他特异性 的症状有:黄疸、门脉高压(可导致食道静脉曲 张出血)、腹水、肝性脑病。
面对的人群:乙肝患者、乙肝病毒携带者和易感 人群。
开展的活动:提供免费的预防及治疗的科普知识、 组织专家定期进行乙肝的免费普查、加强医生和 患者的抗病毒意识等等。
最终目标:最大限度的控制乙肝病毒的感染和传 播,加强抗病毒治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延 长生存时间。
抗病毒治疗 抗炎保肝治疗 抗纤维化治疗 免疫调节治疗等
抗病毒治疗是关键
• 乙肝病毒的持续复制是乙肝发生、进展和恶化的罪魁祸首 • 其他治疗乙肝的方法如抗炎保肝、抗纤维化等仅能缓解一
些症状,而对乙肝病毒这个直接病因却“无能为力”
抗病毒治疗针对直接病因—— 乙肝病毒复制
现有的抗病毒药物
80年代 -干扰素 90年代后期 拉米夫定
能够减轻肝脏纤维化。抗病毒治疗是抗肝纤维化治疗的 基础
免疫调节药物
可改善患者细胞免疫功能,为清除乙肝病毒提供了一定 的条件。但目前尚未观察到清除病毒的确切疗效

《乙肝相关知识讲座》课件

《乙肝相关知识讲座》课件
乙肝患者的心理压力来源 心理调适的方法与技巧 家庭支持的重要性 家庭成员如何提供支持
乙肝的预防与控制策略
第五章
乙肝疫苗接种的重要性与注意事项
乙肝疫苗接种的目的:预防乙肝病毒感染 乙肝疫苗接种的对象:新生儿、儿童、高危人群
乙肝疫苗接种的注意事项:选择正规疫苗、按照规定时间接种、注意观察不良反应
乙肝疫苗接种的效果:提高免疫力,有效降低感染风险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乙肝防治工作的未来展望与建议
感谢您的观看
汇报人:PPT
乙肝患者的权益 保障:探讨乙肝 患者的权益保障 措施,包括政策 法规、社会支持、 个人意识等方面。
乙肝患者的心理 支持:介绍乙肝 患者的心理支持 情况,包括心理 疏导、心理咨询、 心理治疗等方面 的措施。
乙肝患者的心理援助与社会支持网络建设
乙肝患者心理援助 的重要性
乙肝患者常见的心 理问题
乙肝患者心理援助 的方法和途径
乙肝的治疗方法
抗病毒治疗:抑制病毒复制,减轻 肝脏炎症
免疫调节治疗:调节机体免疫功能, 增强抗病毒能力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保肝治疗:保护肝脏功能,预防肝 纤维化
对症治疗:针对不同症状采取相应 治疗措施
乙肝的药物治疗与注意事项
药物治疗:介 绍乙肝药物治 疗的种类、作 用机制、适应
症和副作用
乙肝患者社会支持 网络的建设与完善
总结与展望
第七章
《乙肝相关知识讲座》PPT课件的主要内容回顾
乙肝的流行 乙肝的传播 乙肝的临床 乙肝的预防 乙肝的预后
病学
途径
表现
和治疗
和转归望
乙肝防治工作的现状与挑战
乙肝防治工作的政策与法规

乙肝ppt课件

乙肝ppt课件

完整版ppt课件
20
基层医务工作者 如何做?
完整版ppt课件
21
♥ 正确定位自己。 ♥ 做好教育宣传。 ♥ 正确指导患者,负责任地就医引导。 ♥ 在现有条件下适当治疗。 做好预防。
完整版ppt课件
22
如何预防?
完整版ppt课件
23
乙型肝炎的预防
疫苗预防 阻断母婴传播 避免医源性传播
完整版ppt课件
感染恢复期,有免疫力,无传染 性 ①窗口期,抗-HBs即将出现; ②HBV感染已过 ①注射疫苗后;②遥远的过去有 过HBV感染
4
乙肝的常规检查
病毒学检查
❖ 表面抗原(HBsAg )及抗体(抗-HBs) ❖ e抗原(HBeAg)及抗体(抗-HBe) ❖ 核心抗原(HBcAg)及抗体(抗-HBc) ❖ 乙型肝炎病毒DNA(HBV DNA<103copy/ml)
● 若乙肝表面抗体(HbsAb)(+)定量< 10 ∕iu ∕ml → 24 小时内接种免疫高价球蛋白200u
● 若乙肝表面抗体(完整H版bppst课A件b)(+)定量> 10 ∕iu ∕ml 或 28 HbsAg(+) →不需要特殊处理
职业暴漏的预防
• (1)在进行有可能接触病人血液、体液的诊疗和护理操 作时必须戴手套,操作完毕,脱去手套后立即洗手,必要 时进行手消毒。
完整版ppt课件
19
慢性乙型肝炎的管理指南
❖ 当应用口服抗病毒药物进行治疗时,HBeAg阳性患者出现HBeAg血清学 转换后,分别检测HBV DNA 2次均为阴性,每次至少间隔 6个月,则可 终止治疗。HBeAg阴性患者的疗程尚不明确,但如果检测3次且每次间 隔6个月,均提示HBV DNA阴性,则可以考虑不继续治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乳酸脱氢酶(LDH, 90-245 U/L)
乙肝的常规检查
肝功能检查
总蛋白(TP为60-80克/L )、白蛋白(A,40-55克/L )、球 蛋白(G,0-30克/L )、A/G (1.5-2.5:1 ) 血清总胆红素(T-Bil,1.71-17.1umol/L )和直接胆红素 (D-Bil<3.4umol/L) 总胆固醇(Ch2.86~5.98mmol/L) 胆碱酯酶(CHE,4000~10000U/L) 凝血酶原活动度(PTA,75%~100%)
慢性乙型肝炎的管理指南
一旦出现肝功能失代偿的倾向或明显的肝功能失代偿,患者应尽 早接受治疗,若不接受治疗,建议3~6个月监测一次。 在治疗过程中,应对患者的ALT和(或)HBV DNA至少每3个月监 测一次,如果应用阿德福韦治疗,还应监测肾功能。在干扰素治 疗过程中对不良反应的监测是必须的。
如何进行母婴阻断
• “乙肝”病毒大多是通过胎盘造成胎儿发生宫内感染;经阴道分娩或 产钳助产也可能造成胎儿局部皮肤受损,使少量母亲血液渗入而引起 分娩期感染。因此,对于e抗原阳性孕妇所分娩的新生儿,可在出生 后24小时内注射“乙肝’疫苗或高效价“乙肝”免疫球蛋白,阻断传 播。高效价“乙肝”免疫球蛋白与一般免疫球蛋白不同,它是专门针 对“乙肝”病毒的保护性抗体,可以在血液及细胞中、或在粘膜表面 与侵入胎儿体内的“乙肝’病毒起中和作用,并逐渐清除,使其无法 进入肝细胞内生长繁殖,保护率达90- 95%。有的医院产科对乙型肝 炎产妇孕后期的3个月,每月注射高效价“乙肝”免疫球蛋白,以阻 断母婴传播。 HBsAg阳性妇女怀孕以后,除了要注意适当休息、营 养以外,还应定期观察肝功能动态变化。若肝功能正常,HBsAg阳 性的孕妇不必全休,以后每3个月复查一次肝功能。切忌滥用药物, 以免影响胎儿。如果妊娠期间出现恶心、呕吐、厌食等消化道症状明 显,肝功能检查异常,要警惕是否患有肝炎,必须休息治疗,力争早 期恢复,以免影响母儿健康。
乙肝的常规检查
病毒学检查
表面抗原(HBsAg )及抗体(抗-HBs)
e抗原(HBeAg)及抗体(抗-HBe) 核心抗原(HBcAg)及抗体(抗-HBc) 乙型肝炎病毒DNA(HBV DNA<103copy/ml)
乙肝的常规检查
肝功能检查
丙氨酸转移酶(谷丙转氨酶)(ALT<50U/L) 天门冬氨酸转氨酶(谷草转氨酶)(AST <50U/L) 碱性磷酸酶(ALP, 30-90u/L ) 谷氨酰转移酶(G-GT <40U/L )
能治愈吗?
★ 目前极少能治愈!
★ 是可以治疗的!
谁需要治疗?
需要治疗的乙肝患者
不论是大三阳还是小三阳,有以下情况者均需治疗:
★ 肝功能异常。 ★ 有明显的肝炎症状:乏力、厌食、黄疸、肝区隐痛不适等。 ★ HBV DNA>103copy/ml)
如何治疗?
乙型肝炎治疗目标
“理想的”最终目标:减少并发症,延长生命 “理想的”疗效终点:乙肝表面抗原(HBsAg)消失,HBV DNA清除,肝功正常。 “现实的”疗效终点:e 抗原转换(e抗原阳性者),HBV DNA抑 制,肝功正常。 缓解、减轻临床症状。阻止或延缓发展为肝硬化,减少HBV相 关性肝癌的发生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
谢谢!
肝炎产妇能否给婴儿喂奶
• 能否母乳喂养,应视具体情况而定。 孕妇感染甲肝病毒 后体内很快产生甲肝抗体,至今没有发现在甲肝产妇乳汁 中有甲肝病毒出现;乙肝产妇在乳汁中能检出HBsAg,但 未见有在乳汁中检出HBVDNA的报告,故其乳汁是否有 传染性尚不能定论,只要母亲乳头不破溃出血,母乳喂养 是可以的。但喂奶前母亲应用肥皂流水洗净双手,以减少 接触传播的机会;绝大多数研究结果表明,丙肝产妇和丙 肝抗体阳性产妇的乳汁中存在丙肝病毒可能性小,可以给 婴儿喂奶,但如果乳头有破溃出血,则应停止喂奶。需要 指出的是,肝炎产妇的唾液中有肝炎病毒存在,故产妇不 可口对口给孩子喂食,并要注意消毒隔离。
肝炎产妇能否与新生儿母婴同室
• 能否母婴同室,取决于母亲会不会传染新生儿。 如母亲恰在肝炎的急性期或慢性急性发作期是不 能与新生儿母婴同室的,因为她无力照顾婴儿, 而且疲劳及睡眠不佳会影响其康复。但肝炎恢复 期或肝炎病毒携带的产妇一般可以实行母婴同室。 以常见的乙肝为例,母乳喂养与人工喂养儿的乙 肝感染率无显著差别,所以可以母婴同室,甲肝 与戊肝病毒感染的母亲证明不会传染新生儿;目前 也无因母婴同室传染丙肝的报告。不过,母亲与 新生儿要分床。
♥ 做好教育宣传。
♥ 正确指导患者,负责任地就医引导。 ♥ 在现有条件下适当治疗。 做好预防。
如何预防?
乙型肝炎的预防
疫苗预防
阻断母婴传播
避免医源性传播
避免医源性传播
提倡使用一次性针具。
规范处理医疗废物。
禁止使用乙肝抗原阳性者血液制品。
重复使用的医疗器械必须严格消毒。
对于表面抗原阳性者应进一步检测各项传染指标。
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而无需抗逆转录病毒治疗的患者合并HBV 感染时,可考虑阿德福韦、替比夫定或干扰素(当CD4细胞>500 cells/ml 时)治疗。若HIV感染需要治疗,则替诺福韦单独治疗或拉米夫定联合替 诺福韦治疗,亦是积极抗逆转录病毒疗法的一部分。
基层医务工作者 如何做?
♥ 正确定位自己。
职业暴漏的预防
• (4)在进行侵袭性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要保证充足 的光线,并特别注意防止被针头、缝合针、刀片等锐器刺 伤或者划伤。 • (5)使用后的锐器应当直接放入耐刺、防渗漏的利器 盒, 或者利用针头处理设备进行安全处置,也可以使用具有安 全性能的注射器、输液器等医用锐器,以防刺伤。 • (6)禁止将使用后的一次性针头重新套上针头套。禁止 用手直接接触使用后的针头、刀片等锐器。
乙型病毒性肝炎
主讲:赵素平
什么是乙肝?
乙肝的常规检查
乙肝五项: HBsAg,抗-HBs, HBeAg,抗-HBe,抗-HBc。
大三阳: HBsAg(+), HBeAg (+) ,抗-HBc (+) 。
小三阳: HBsAg (+) ,抗-HBe (+) ,抗-HBc (+) 。
乙肝五项分析
医务人员定期检查乙肝五项,及时接种乙肝疫苗及 定期复种。
生活注意什么?
乙肝患者生活禁忌
绝对禁酒。 避免从事降低免疫力的活动。 禁忌大怒和忧郁。 禁忌乱用药物。 禁忌过食,特别是过多食肉和糖类。
乙肝职业暴漏处理流程
●医务人员与乙肝污染血后→ 轻轻挤出伤口出的血液→ 流 动水冲洗 0.5%吉尔碘消毒伤口 ,包扎→上报至医院院感 办 ●若医务人员未接种过乙肝疫苗而乙肝表面抗体(HbsAb) (-) 、乙肝表面抗原(HbsAg)(-) →24小时内接种免疫高 价球蛋白200u→按0、3、6个月接种乙肝疫苗各10ug ● 若接种过无抗体产生而乙肝表面抗体(HbsAb)(-) 、乙 肝表面抗原(HbsAg)(-) → 24小时内接种免疫高价球蛋 白200u→按0、3、6个月接种乙肝疫苗各30ug、 20ug、 10ug ● 若乙肝表面抗体(HbsAb)(+)定量< 10 ∕iu ∕ml → 24小时内接种免疫高价球蛋白200u ● 若乙肝表面抗体(HbsAb)(+)定量> 10 ∕iu ∕ml 或 HbsAg(+) →不需要特殊处理
职业暴漏的预防
• (1)在进行有可能接触病人血液、体液的诊疗和护理操 作时必须戴手套,操作完毕,脱去手套后立即洗手,必要 时进行手消毒。 • (2)在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有可能发生血液、体液 飞溅到医务人员的面部时,应当戴手套、具有防渗透性能 的口罩、防护眼镜;有可能发生血液、体液大面积飞溅或 者有可能污染医务人员的身体时,还应当穿戴具有防渗透 性能的隔离衣或者围裙。 • (3)若有手部皮肤发生破损,在进行有可能接触病人血 液、体液的诊疗和护理操作时必须戴双层手套。
指标 HBsAg + 抗-HBs HBeAg + 抗-HBe 抗-HBc + 诊断
大三阳,急性或慢性现症感染, 传染性强
+
+ 结 果 + + +
+
+
小三阳,有无传染性应结合HBV DNA检测结果
急性肝炎早期,传染性强
+ + + + +
既往感染,有无传染性需结合 HBV DNA 感染恢复期,有免疫力,无传染 性 ①窗口期,抗-HBs即将出现; ②HBV感染已过 ①注射疫苗后;②遥远的过去有 过HBV感染
慢性乙型肝炎的管理指南
在治疗结束后的最初3个月内,患者应每月监测1次ALT和HBV DNA水平, 以便早期发现复发。对于肝硬化和乙肝e抗原(HBeAg)、 HBV DNA仍 为阳性的患者,随后每3~6个月监测1次,以观察病毒学应答情况。对于 无应答的患者,应进一步监测乙肝标志物以确定延迟应答情况,并计划 当出现治疗指征时再行治疗。 应用普通干扰素进行抗HBV治疗时,乙肝e抗原(HBeAg)阳性患者的 疗程为4~6个月,乙肝e抗原(HBeAg)阴性者疗程至少为1年。应用长 效干扰素进行治疗,乙肝e抗原(HBeAg) 阳性患者的疗程至少为6个月,
乙肝e抗原(HBeAg)阴性患者的疗程为12个月。乙肝e抗原(HBeAg)
阳性和阴性的患者均可接受胸腺肽α1治疗,疗程为6个月。
慢性乙型肝炎的管理指南
当应用口服抗病毒药物进行治疗时,HBeAg阳性患者出现HBeAg血清 学转换后,分别检测HBV DNA 2次均为阴性,每次至少间隔 6个月,则 可终止治疗。HBeAg阴性患者的疗程尚不明确,但如果检测3次且每次 间隔6个月,均提示HBV DNA阴性,则可以考虑不继续治疗。 育龄期妇女应接受以干扰素为基础的治疗,而且不鼓励在干扰素治疗期 间妊娠。若妊娠妇女仍须口服抗病毒药物,可选择应用B类药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