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语言数脚.
《数脚》中班教案(通用10篇)

《数脚》中班教案(通用10篇)《数脚》篇1活动目标:1、愿意用语言、动作表现故事内容,感受故事的趣味性。
2、知道不同的动物脚的数量也不一样,产生了解动物的兴趣。
3、学习词语:又轻又巧、蹦蹦跳跳、大摇大摆、横冲直撞。
活动过程:一、观看多媒体图片,引起幼儿兴趣。
今天的天气真好,草地上来了很多的小动物,它们是谁呢?1.师: (出示小鸡图):它是谁呀?师:小鸡有几只脚呢? 那你知道它是怎么走路的吗?谁来学一学?(学习词语:又轻又巧)2.师:(出示小兔图)谁又来了?师:小兔子有几只脚?它是怎样走路的?(学习词语:蹦蹦跳跳)3.师:咦!这是谁,你们知道吗?(出示螳螂图片)它有几只脚啊?师:六只脚的螳螂是怎样走路的呀?(学习词语:大摇大摆)4.师:(出示螃蟹图片): 螳螂有六只脚,有一个动物它的脚比螳螂还要多呢,我们来看看会是谁呢?(螃蟹 )师:螃蟹是怎样走路的?(学习词语:“横冲直撞”)二、欣赏、理解故事。
1、幼儿听故事的前半部分。
师:小动物来到草地上干什么呢?师:小鸡怎么说的?小兔、螳螂、螃蟹是怎么说的呢?师:小动物们正说着,这时候谁来了?2、幼儿听故事的后半部分。
师:小蜈蚣到底有多少只脚?三、再次完整欣赏故事。
师:数脚这个故事有趣吗?我们一起再来听一遍。
四、扩散思维,进行迁移。
师:听了这个故事我们小朋友知道了小鸡有两只脚,小兔有四只脚,螳螂有六只脚,螃蟹有八只脚,蜈蚣有四十二只脚,那除了故事中出现的这些动物你还知道什么动物?它有几只脚?活动反思:游戏是幼儿熟悉而且很感兴趣的事,为了让幼儿在一节课中不觉得枯燥无味,所以我从幼儿感兴趣的游戏出发组织本次活动内容,充分调动幼儿学习积极性,让孩子在轻松的环境下获得知识,即在玩中学,学中玩。
在第一个环节“猜猜它是谁”中,每种动物都以不同的方式出现,我以有关脚的不同问题引导幼儿积极思考、大胆想象,鼓励幼儿用自己的语言、动作表现自己对动物走路方式的理解,在此基础上,帮助幼儿提炼,使幼儿对“又轻又巧”、“蹦蹦跳跳”、“大摇大摆”、“横冲直撞”等词语的学习显得非常自然,体现了《纲要》所提出的“既适合幼儿的现有水平,又具有一定的挑战性”的要求。
中班语言活动数脚教案【含教学反思】

中班语言活动数脚教案【含教学反思】一、教学内容本次活动选自幼儿园中班语言领域,活动内容为《数脚》。
通过本次活动,孩子们能够理解故事内容,感知动物的特征,并能够用恰当的语言进行表达。
二、教学目标1. 理解故事内容,知道不同的动物有不同的脚的数量。
2. 能够积极参与讨论,用恰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
3. 培养孩子们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理解故事内容,知道不同的动物有不同的脚的数量。
难点:能够用恰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培养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故事课件、动物图片、脚的模具。
学具:画纸、彩笔。
五、教学过程1. 情境引入(5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展示故事《数脚》,引导孩子们观看故事,并回答问题:“故事里有哪些动物?它们有几只脚?”2. 讨论交流(10分钟)教师引导孩子们分小组讨论,鼓励他们用恰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你最喜欢哪种动物?为什么?”3. 实践操作(10分钟)教师给每个孩子发放动物图片和脚的模具,让他们动手操作,数一数动物的脚的数量,并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
4. 创作展示(5分钟)教师给孩子们发放画纸和彩笔,让他们根据故事内容,画出自己喜欢的动物,并写上动物的名字和脚的数量。
六、板书设计本次活动的板书设计如下:动物脚的数量兔子 4鸭子 2小鸟 2七、作业设计1. 请孩子们回家后,观察家人或朋友的脚的数量,并用语言表达出来。
答案:家人的脚的数量分别是:爸爸2只脚,妈妈2只脚,我2只脚。
2. 请孩子们回家后,观察生活中其他事物的数量,并用语言表达出来。
答案:我家的桌子有1张,椅子有4张。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次活动的开展较为顺利,孩子们在讨论和实践中能够积极参与,表达自己的观点。
但在创作展示环节,部分孩子对动物的特征掌握不够,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
活动拓展:1. 组织孩子们进行动物运动会,让他们数一数不同动物的脚的数量,并尝试模仿它们的行走方式。
中班语言活动数脚教案【含教学反思】

中班语言活动数脚教案【含教学反思】一、教学内容本次教学内容选自幼儿中班语言活动教材第四章《有趣的数字》第三节《数脚》,详细内容包括认识数字4和5,学会用数字4和5来描述事物,通过观察和实践活动,让孩子掌握数数的基本方法。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认识数字4和5,理解数字的含义。
2. 培养幼儿用数字描述事物的能力,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3. 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数字4和5的认识以及用数字描述事物。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观察、动手操作和语言表达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数字卡片4和5,动物图片(每张图片上有不同数量的动物),磁性黑板。
2. 学具:画纸,水彩笔,剪刀,胶棒。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动物图片,让幼儿观察并数一数图片上的动物数量,引导幼儿用数字4和5描述图片。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通过数字卡片和动物图片,讲解数字4和5的写法和含义,让幼儿跟随教师一起读写数字。
3. 随堂练习(10分钟)教师分发画纸、水彩笔等学具,让幼儿自己画出一个有4个或5个动物的场景,并标注相应的数字。
4. 小组讨论(5分钟)将幼儿分成小组,让他们相互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说出自己画中的数字和动物数量。
教师邀请部分幼儿分享自己的作品,对他们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给予评价和鼓励。
六、板书设计1. 数字卡片4和52. 动物图片(每张图片上有不同数量的动物)3. 幼儿作品展示区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一个有4个或5个物品的场景,并标注相应的数字。
2. 答案示例:画出4个苹果,旁边标注数字“4”;或者画出5个气球,旁边标注数字“5”。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通过本次教学活动,发现部分幼儿在数字的认识和描述事物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和练习。
2. 拓展延伸结合日常生活,让幼儿观察周围的事物,学会用数字描述,如家里有几口人,桌子上有几个杯子等。
《数脚》中班语言活动教案

《数脚》中班语言活动教案一、活动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能够理解故事内容,知道故事中都有哪些动物以及它们的脚的数量。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及逻辑思维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动物的喜爱之情,养成关爱动物的好习惯。
二、活动准备:1. 物质准备:故事课件、动物图片、数字卡片。
2. 经验准备:幼儿之前有过数数的经验。
三、活动过程:1. 导入:邀请幼儿观察课件中的动物,引导幼儿说出它们的名字以及它们的脚的数量。
2. 故事讲解:教师讲述《数脚》的故事,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出现的动物以及它们的脚的数量。
3. 游戏环节:将幼儿分成小组,每组发放动物图片和数字卡片,让幼儿通过数数游戏来找出图片中动物的脚的数量。
四、活动延伸:1. 家园共育:教师与家长沟通,让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幼儿观察周围的动物,并数一数它们的脚的数量。
2. 环境创设:在班级环境中布置一个“动物脚印”区,让幼儿在区内观察和数一数各种动物脚印的数量。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故事过程中的参与程度,关注他们对动物脚的数量的认知。
2. 评价幼儿在游戏环节中的表现,观察他们是否能顺利地数出动物的脚的数量。
3. 家长反馈:了解家长在日常生活中是否能有效地引导幼儿观察动物并数脚。
六、活动注意事项:1. 确保幼儿在活动过程中能充分参与到故事讲解和游戏环节,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
2. 在数数游戏中,关注幼儿是否能正确地数出动物的脚的数量,对有困难的幼儿给予适当的引导和帮助。
3. 注重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精神,让每个幼儿都有机会参与到活动中。
七、活动步骤:1. 导入:邀请幼儿观察课件中的动物,引导幼儿说出它们的名字以及它们的脚的数量。
2. 故事讲解:教师讲述《数脚》的故事,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出现的动物以及它们的脚的数量。
3. 游戏环节:将幼儿分成小组,每组发放动物图片和数字卡片,让幼儿通过数数游戏来找出图片中动物的脚的数量。
4. 总结环节:教师引导幼儿回顾故事内容和游戏过程,让幼儿分享他们的收获。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数脚

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能够理解数字脚的数量,培养幼儿的数数能力。
2. 技能目标:通过游戏,培养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 情感目标:让幼儿在活动中体验到数的乐趣,增强对语言和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能够通过观察和数数,找到与数字相对应的脚的数量。
难点:让幼儿在游戏中,能够准确地数出脚的数量,并进行相应的匹配。
三、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数字卡片、小动物脚印图、小动物玩偶。
2. 环境准备:安静、舒适的语言活动室。
四、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3分钟):教师带领幼儿做手指游戏,如《数数歌》,让幼儿充分活跃起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2. 主题活动(10分钟):(1)教师出示数字卡片,让幼儿观察并说出数字代表的脚的数量。
(2)教师出示小动物脚印图,让幼儿找出与数字相对应的脚印。
(3)教师将小动物玩偶放在地上,让幼儿数出玩偶的脚的数量,并与数字卡片进行匹配。
(4)教师组织幼儿进行小组游戏,让幼儿相互数脚,找出脚的数量最多的小组。
3. 总结活动(5分钟):教师邀请幼儿分享自己在活动中的收获,让幼儿展示自己的数数能力。
五、教学评价:通过本次活动,观察幼儿在游戏中的表现,判断幼儿对数字脚的认知和数数能力是否有所提高。
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积极参与程度,以及团队合作精神的发展。
六、教学延伸:1. 家园共育:教师与家长沟通,让家长了解活动内容,鼓励家长在家中与幼儿一起进行数脚游戏,巩固幼儿的数数能力。
2. 环境创设:在幼儿园环境中布置有关数脚的元素,如在教室墙壁上贴上数字脚的图片,让幼儿在的日常活动中能够不断接触到相关知识。
七、教学反思:1. 教师在活动过程中要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对于数数能力较弱的幼儿,给予个别指导,帮助他们提高数数能力。
2. 在游戏环节,教师要确保幼儿能够充分参与,观察他们的表现,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调整。
3. 教师要注重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精神,让每个幼儿都能在活动中发挥自己的作用。
幼儿园中班语言优秀教案《数脚》

幼儿园中班语言优秀教案《数脚》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语言领域教材第四章《有趣的数字》第三节《数脚》。
详细内容包括认识数字“4”,学习用数字“4”来描述事物,通过有趣的活动让幼儿感知数字“4”的含义,以及运用数字“4”进行简单的数数活动。
二、教学目标1. 能够认知数字“4”,理解数字“4”的意义;2. 学会用数字“4”描述事物,提高语言表达能力;3. 培养幼儿观察、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数字“4”的含义,并能用数字“4”进行描述。
教学重点:学习数字“4”的认读和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数字卡片“4”,动物图片(四种动物,每种动物四只脚),画纸,水彩笔。
学具:幼儿用书《有趣的数字》,数字卡片“4”,动物图片。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四种动物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提问:“小朋友们,你们看看这些动物有什么共同点呢?”(都有四只脚)。
2. 讲解数字“4”(5分钟)(1)教师出示数字卡片“4”,引导幼儿认读:“这个数字叫‘4’。
”(2)教师结合动物图片,讲解数字“4”的意义:“‘4’表示有四个,比如这四种动物都有四只脚。
”3. 例题讲解(5分钟)教师出示一张画有四种动物(每种动物四只脚)的图片,提问:“这张图片上有几种动物?它们有几只脚?”引导幼儿用数字“4”来回答。
4. 随堂练习(5分钟)教师分发动物图片和数字卡片“4”,让幼儿自己尝试用数字“4”描述图片上的动物。
六、板书设计1. 数字“4”卡片;2. 四种动物图片;3. 描述性文字:“四种动物,每只动物四只脚”。
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请小朋友们找一找生活中有哪些事物可以用数字“4”来描述。
答案示例:四个苹果,四辆自行车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有趣的实践活动,让幼儿认知了数字“4”,并能用数字“4”进行简单描述。
课后,教师应关注幼儿在生活中的运用,引导他们发现更多可以用数字“4”描述的事物,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中班语言活动《数脚》教案 - 幼儿园语言教案

中班语言活动《数脚》教案幼儿园语言教案 .docx一、活动目标:1. 帮助幼儿理解数字和数量的关系,培养幼儿的数数能力。
2. 通过数脚游戏,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注意力。
3. 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交流能力。
4. 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协调能力。
二、活动准备:1. 准备一些小动物的图片或者玩具,如兔子、小鸟、小狗等,每个动物都有一对脚。
2. 准备一些数字卡片,数字从1到10。
3. 准备一块白板或者大纸张,用于写下数字和对应的数量。
4. 准备一些彩笔或者记号笔,用于在白板上写下数字和对应的数量。
三、活动过程:1. 引入活动:向幼儿介绍活动主题“数脚”,引导幼儿观察身边的小动物,注意它们的脚的数量。
2. 讲解游戏规则:expln the rules of the game,告诉幼儿我们将要玩一个数脚的游戏,每个动物都有一对脚,我们要根据动物的脚的数量来写下对应的数字。
3. 开始游戏:展示每种小动物的图片或者玩具,让幼儿观察它们的脚的数量,将数字卡片放在对应的动物图片下面。
4. 写下数字和数量:在白板上写下数字和对应的数量,让幼儿观察并说出数字和数量的关系。
5. 轮流数脚:让幼儿轮流来数脚,并说出对应的数字,其他幼儿来检查是否正确。
四、活动延伸:1. 让幼儿自己动手画出自己喜欢的动物,并数一数它们的脚的数量,写下对应的数字。
2. 可以让幼儿尝试编写自己的数脚故事,通过故事来表达数字和数量的关系。
3. 可以让幼儿在户外找一个动物,观察它的脚的数量,并记录下来。
五、活动评价:1. 观察幼儿在游戏中的表现,是否能够正确数出动物的脚的数量,并写下对应的数字。
2. 评价幼儿在活动中的语言表达能力,是否能够清晰地表达出数字和数量的关系。
3. 观察幼儿在团队合作中的表现,是否能够协调一致地进行数脚游戏。
六、活动步骤:1. 复习游戏规则:回顾上一步骤中讲解的游戏规则,确保幼儿们理解并记住规则。
2. 分组游戏:将幼儿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有一个白板或者大纸张,用于写下数字和对应的数量。
幼儿园中班语言活动教案《数脚》

幼儿园中班语言活动教案《数脚》一、活动目标:1. 帮助幼儿认识和数数动物的脚,提高幼儿的数数能力。
2. 通过活动,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观察能力。
3. 培养幼儿对动物的兴趣,增长幼儿的动物知识。
二、活动准备:1. 准备一些动物的图片,如鸡、鸭、鱼、猫、猪等。
2. 准备一些数字卡片,1-10的数字卡片。
3. 准备一首关于数脚的儿歌。
三、活动过程:1. 活动导入:教师向幼儿展示一些动物的图片,让幼儿观察这些动物的脚,并引导幼儿数一数这些动物有几只脚。
2. 活动展开:教师出示数字卡片,引导幼儿认识数字,并让幼儿数一数每张卡片上的数字代表的是哪个动物的脚。
3. 活动深入:教师播放一首关于数脚的儿歌,引导幼儿跟着儿歌的节奏一起数脚。
四、活动延伸:1. 家园共育:教师可以让幼儿回家后,和父母一起数一数家里的小动物有几只脚。
2. 环境创设:教师可以在班级的环境中,布置一些有关动物脚的图片和数字卡片,让幼儿在自由活动的时间可以自由观察和数脚。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是否积极回答问题和参与数脚的活动。
2.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语言表达能力,是否能够用清晰的语言表达出动物的脚的数量。
3.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观察能力,是否能够准确地数出动物的脚的数量。
六、活动注意事项:1. 确保幼儿在活动中安全,避免使用有尖角的图片和卡片。
2. 在数脚的过程中,教师要耐心引导幼儿,给予每个幼儿机会参与活动。
3. 鼓励幼儿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七、教学资源:1. 动物图片:鸡、鸭、鱼、猫、猪等。
2. 数字卡片:1-10的数字卡片。
3. 儿歌《数脚》:歌词内容涉及各种动物的脚的数量。
八、教学步骤:1. 活动导入:展示动物图片,引导幼儿数脚。
2. 认识数字:出示数字卡片,让幼儿认识数字并数脚。
3. 听儿歌:播放儿歌《数脚》,让幼儿跟着节奏数脚。
九、教学建议:1. 在活动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幼儿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