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虚词-其
文言虚词“其”

2.表示假设关系,相当于“如果”。
①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送东阳马生序》)
②沛然下雨,则苗浡然兴之矣。其若是,孰能御之?(《孟子见梁襄王》)
(四)助词,起调节音节的作用,可不译。
①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离骚》)
4.指示代词,表示远指。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
①及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游褒禅山记》)
②吾知其难也。(《烛之武退秦师》)
③不嫁义郎体,其 往欲何云?(《孔雀东南飞》)
5.指示代词,表示近指,相当于“这”“这个”“这些”。
①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捕蛇者说》)
②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离骚》)
(五)复音虚词【何其】译为“多么”。
①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
பைடு நூலகம்
②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 ,可以无悔矣 ,其孰能讥之乎?(《游褒禅山记》)
③且行千里,其谁不知?(《马说》)
(三)用作连词。
1.表示选择关系,相当于“是……还是……” 。
①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马说》)
②呜呼!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祭十二郎文》)
②今欲举大事,将非其人不可。(《项羽本纪》)
6.指示代词,表示"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
①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狼》)
(二)用作副词。
1.加强祈使语气,相当于“可”、“还是”。
①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
②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烛之武退秦师》)
文言文虚词其的用法

文言文虚词其的用法
1. “其”可以作代词用呢!比如说,“爱其子,择师而教之”,这里的“其”就是代指前面的“人”呀!就好像你有个宝贝,别人说“你的宝贝怎样怎样”,这里的“你”不就是类似“其”嘛,能明白不?
2. 嘿,“其”还能表示揣测语气哦!像“其皆出于此乎”,不就有点带着疑问在猜测的感觉嘛!这不就像是你猜某个东西是不是在那里一样嘛?
3. 哇塞,“其”也能用来加强反问语气呀!例如“其孰能讥之乎”,这多有力度呀!就好像别人质疑你,你很坚定地反问“谁能说我不对呢”,那种感觉懂吧?
4. “其”还能作为指示代词呢!像“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这里前后两个“其”用法可不一样哦!这就好比一件东西,一会儿指这个部分,一会儿又指那个部分。
5. 哟,“其”也可以表示假设呀!比如“其济,君之灵也”,就是一种要是怎样就怎样的意思呀!就像说如果那样的话,会怎么怎么样,很神奇吧?
6. 还有呢,“其”能表示选择语气哦!“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这两个“其”用得很有意思呀,就好像让你在两个里面选一个一样。
7. 哈哈,“其”有时候也能表示婉商语气呀!比如“吾其还也”,是不是感觉有点商量的感觉?就像你和朋友说“我还是回去吧”。
8. 最后呀,“其”还可以表示期望语气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多有期望在里面呀!就像长辈对你说“你可别忘记呀”那种感觉。
总之呀,“其”的用法可多啦!大家一定要好好掌握呀!。
文言虚词其的用法

文言虚词其的用法文言虚词其是指在古文中常用的一类虚词。
在古文中,虚词其主要用来连接名词、动词、形容词等词语,可以提供语法上的连接作用。
在文言中,虚词其常常用在名词和动词之间,表示动作的承担者。
例如:“君子之道,其至也简。
”(《论语》)中的“其”就表示“君子”是承担“道”这个动作的主体。
虚词其还可以用在形容词和名词之间,表示形容词所修饰的名词。
例如:“君子之仁,其至也温。
”(《论语》)中的“其”就表示“仁”是一种“温”的品质。
另外,虚词其还可以用在动词和形容词之间,表示动词的状态或性质。
例如:“君子之言,其至也达。
”(《论语》)中的“其”就表示“言”是“达”的性质。
除了以上的用法之外,虚词其还有一些其他的用法。
例如,它可以用在名词和名词之间,表示同类比或并列。
例如:“君子之德,其至也崇。
”(《论语》)中的“其”就表示“德”和“崇”是同类比的两个名词。
此外,虚词其还可以用在动词和名词之间,表示动词的宾语。
例如:“君子之礼,其至也敬。
”(《论语》)中的“其”就表示“礼”是“敬”的宾语。
通过以上的讲解,我们可以看出,文言虚词其是一种非常灵活的语法结构,在文言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它不仅可以用来连接词语,还可以用来表示词语之间的关系。
在学习文言时,我们要认真学习虚词其的用法,并加以区分,这样才能写出结构严谨、语意明确的文章。
另外,在使用虚词其时,我们还要注意一些细节问题。
例如,虚词其前面通常要加上“之”,表示所指的内容;虚词其后面通常要加上“也”,表示比较或并列。
此外,虚词其还有一些其他的搭配规则,比如“至”和“简”的用法等。
在学习文言时,我们要注意这些细节问题,以免出现语法错误。
总的来说,文言虚词其是一种重要的语法结构,在学习文言时我们要认真学习它的用法,并在写作中灵活运用。
通过不断的学习和练习,我们可以迅速提高自己的文言能力,写出精美的文章来。
除了虚词其之外,文言中还有许多其他的虚词,例如“之”、“也”、“而”等。
文言虚词“其”的用法及判断

文言虚词“其”的用法及判断文言虚词“其”的用法及判断刘金山郭玉梅文言虚词“其”,是高考文言文阅读题中经常考查的内容,也是大纲和考试说明要求掌握的十八个文言虚词之一。
它的主要用法有以下几种:一、代词这是最常见的一种用法,分为人称代词和指示代词两种。
(一)人称代词 1.可代人、代事物,用在名词之前,做领属性定语,可译为“他(们)的”“它(们)的”。
例如: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
(《廉颇蔺相如列传》) 2.一般代人,用在动词或形容词之前,做主谓短语中的小主语(整个主谓短语,在句中做主语、宾语或修饰语),应译为“他”“它”,不能加“的”。
例如: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师说》,“其闻道”做主语) 3.活用为第一人称,可用作定语或小主语,视句意译为“我的”或“我(自己)的”。
例如: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游褒禅山记》)(二)指示代词 1.表远指,做定语,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
例如:今操得荆州,奄有其地。
(《赤壁之战》) 2.表示“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
例如: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
(《石钟山记》)二、副词放在句首或句中,表示测度、反诘、婉商、期望等语气,常和放在句末的语气词配合,视情况可译为“大概”“难道”“还要”“希望”等或省去。
例如:①其皆出于此乎?(表测度)(《师说》)②其孰能讥之乎?(表反诘)(《游褒禅山记》)③吾其还也。
(表婉商)(《烛之武退秦师》)④尔其无忘乃父之志!(表期望)(《伶官传序》)三、连词 1.通常放在句首,表假设,可译为“如果”。
例如: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送东阳马生序》) 2.在“其……邪?其……也”这种固定形式中,表示选择关系,相当于“是……还是……”。
例如: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马说》)四、助词起调节音节的作用,可不译。
例如:①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离骚》)②静女其姝。
(《邶风·静女》)【“其”的意义和用法判断】以上四种用法,最容易混淆的是代词和副词两种用法。
【文言虚词其的用法】 初中文言虚词其的用法

【文言虚词其的用法】初中文言虚词其的用法文言文的意思就是指美好的语言文章也叫做语体文。
文言虚词其的用法有哪些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文言虚词其的用法,欢迎阅读文言虚词其作为连词的用法1.表示选择关系,相当于”是......还是......”.例:①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逍遥游》②汝其知也耶?其不知也耶?--《祭十二郎文》2.表示假设关系,相当于”如果”。
例:①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
--《送东阳马生序》②其若是,孰能御之? --《孟子梁惠王上》文言虚词其作为副词的用法1.其,岂(岂)也。
在句中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难道”、”怎么”,例:①今陪臣来继旧好,君辱贶之,其敢干大礼,以自取戾?-----《春秋.左传鲁文公四年》。
②其孰能讥之乎?--《游褒禅山记》③且行千里,其谁不知?--《左传》④其为死君乎?--《左传肴之战》⑥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⑦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马说》2.在句中表示祈使语气,相当于”可”、”还是”。
例:①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其:加重语气的助词)--《战国策魏策四》②依新已五岁,转眼成人。
汝其善抚之。
(其:可要。
一说表示期望。
)--《与妻书》③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
(其:还是)--《左传僖公三十三年》④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其:可,一定。
这里有命令的意味。
) --《伶官传序》3.在句中表示揣测语气,相当于”恐怕”、”或许”、”大概”、”可能”。
例:-1、其自桓叔以下,嘉吾子之赐。
--《国语卷十四晋语八》-2、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师说》-3、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 --《孟子。
梁惠王下》文言虚词其作为代词的用法1.用作第三人称人称代词,表示领属关系,相当于”他(们)、她(们)、它(们)(的)。
”例:①其子曰:”不筑,必将有盗!”(其:他的。
文言文虚词其的用法

文言文虚词其的用法文言文,也就是用文言写成的文章,即上古的文言作品以及历代模仿它的作品文言文虚词其的用法有哪些呢?下面是店铺整理的关于文言文虚词其的用法,欢迎阅读文言文虚词其作为名词的用法1)通“諅”。
周年例:丧:父母三年,妻、后子三年,父、叔父、弟兄、庶子其,戚、族人五月。
——《墨子》左右伯受沐涂树之枝阔,其年,民被白布。
——《管子·轻重戊》亟其乘屋,其始播百谷。
——《诗·豳风·七月》2)通“期”。
期限例:既辱且危,死其将至。
——《易·系辞下》文言文虚词其作为助词的用法1)用作语助。
2)附着于形容词前、后,起加强形容的作用北风其凉,雨雪其雰。
——《诗·邶风》3)又如:他们对工作是极其认真的;这类好辞书,尤其需要;说得何其好哇!4)句中助词,无义,只增加一个音节虽僻远其何伤。
——《楚辞·屈原·涉江》5)又云霏霏其承宇。
其敢自谓几于成乎。
——唐·韩愈《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文言文虚词其作为副词的用法1)也许;大概例:善不可失,恶不可长,其陈桓公之谓乎!——《左传·隐公六年》其自桓叔以下。
——《国语·晋语》齐国其庶几乎。
——明·宗臣《报刘一丈书》齐其庶几乎。
其一旦将以不敬之民而驱之战。
——《左传·僖公三十二年》2)表示祈使。
当,可吾其还也。
——《左传·僖公三十二年》例:君其详之。
——南朝梁·丘迟《与陈伯之书》汝其善抚之。
——清·林觉民《与妻书》弟其宽心勿畏可也。
——太平天国·洪仁玕《英杰归真》3)将,将要例:今殷其沦丧。
——《书·微子》4)表示诘问。
通“岂”,难道例:其为死君乎。
——《左传·僖公三十二年》其敢自谓几于成乎。
——唐·韩愈《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其可怪也欤。
——唐·韩愈《师说》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王安石《游褒禅山记》中国其果老矣乎。
中高考文言虚词专题——其

四、总结方法 1.查位置 2.看关系 3.通意义
背记口诀:“其”代他(它)那和自己,反问推测或祈使。
谢谢观看
文言虚词——其
③表示祈使,可译为“可要”“当” 例句:安陵君其许寡人(《唐雎不辱使命》) 分析:“许”指“答应”,“其”用在“许”之前,用来加强语气。
文言虚词——其
(三)连词 ①表示假设,可译为“如果” 例句: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送东阳马生序》) 分析:句首的“其”与句末的“者”配合使用,译为“如果……”
代词,它,指岳阳楼 代词,它,指滁州城 代词,指宾客 代词,指齐军的 代词,他们的 代词,那
三、课堂考练
1. 下列句中加点的“其”的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项是( )
A.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其真不知马也
B.卜者知其指意
其真无马邪
C.择其善者而从之
必先苦其心志
D.仁在其中矣
安陵君其许寡人
答案:C
【解析】A项中的“其”前者为人称代词,可译为“他们的”;后 者为副词,表示推测,可译为“大概,或许”。
文言虚词——其
②表示选择,可译为“或者,还是” 例句: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北冥有鱼》) 分析:句首的“其”与句末的“邪”配合使用,译为“是……还 是……呢?”
二、课堂同步练习
1.人不堪其忧 2.乐亦在其中矣 3.择其善者而从之 4.恐前后受其敌 5.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6.其一犬坐于前
文言虚词——其
(二)副词: ①表示推测,可译为“大概,或许” 例句:其此之谓乎(《虽有嘉肴》) 分析:句首的“其”与句末的“乎”配合使用,译为“大概…… 吧!”
文言虚词——其
②表示反诘,可译为“岂,难道” 例句:其真无马邪(《马说》) 分析:句首的“其”与句末的“邪”配合使用,译为“真的…… 吗?”,加强诘问语气
文言虚词其的用法及例句

文言虚词其的用法及例句文言虚词“其”的用法及例句一、引言文言虚词是指在古代汉语中起到连接、衔接各个句子成分或修饰其他词语的作用的词语。
其中,虚词“其”属于比较常见的一种。
本文将对虚词“其”的用法及例句进行详细介绍。
二、“其”的基本意义和用法虚词“其”有多种意义和用法,在不同的上下文中承担不同的功能。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代词:表示某人或物的所有格,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他/她/它的”。
例如:“其名既闻,实者很少。
”(《红楼梦》)2. 连词:表示顺从、并列或转折关系。
例如:“由色而求之,则淫欲盈其中;由声而求之,则淫心满焉;由利而求之,则贪得无厌。
”(《墨子·非儒墨》)3. 形容词:表示程度、性质或特点。
例如:“孔明玩道琴至六四十五弦时,下手轻凤簪华丽之络。
”(清·袁枚《随园乐府·道琴》)三、“其”的具体用法解析与例句展示1. 作为代词:“其”可以用来指代某个人或物的所有格,与现代汉语中的他/她/它的相当。
例如:“子曰:探其水而饮之,挖其地而食之。
”(《论语·述而》)2. 表示比较或对照关系:在修辞手法上,使用“其”来进行比较或对照是一种常见方法。
例如:“虽有所立,将无野心;盖欲必尽乎哀思之情耳,意外欲报母于然耶?”(《东周列国志·郑敬王世家》)3. 承接前后内容并作衔接:“其”常被用来衔接前后两个句子,并表示承接关系。
例如:“舜臣禹于诸侯,轻车驷马载齐桓公而还我钜野。
”(《左传·襄公十四年》)4. 强调特定对象的性质或特点:通过使用“其”,可以突出句子中的主要对象,并强调其性质、特点等。
例如:“曾晏问管仲曰:‘臧文仲何如人也?’管仲曰:‘德惠功行俱精,若复合诸菌于兹则其乖。
’”(《三国群英传》)5. 替代或省略其他成分:在一些上下文中,“其”可以用来替代或省略其他成分,使句子更简练。
例如:“堂堂孟卓者其赴仲之醴吽而拜否?”(明·李时中《红螺径》)四、总结虚词“其”作为文言汉语中常见的虚词之一,在不同的语境中具有丰富的用法和含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气副词,在句中表示期望、商量、 命令等祈使语气,相当于“可要”、 “还是”。
• 依新已五岁,转眼成人。汝其善抚之。 • 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 • 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语气副词,表示揣测语气,相当于“恐 怕”、“或许”、“大概”、“可能”。
文言虚词“其”字的用法
代词,用作第三人称,相当于“他、 她、它(们)。”
•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 其出人也远矣。 • 余嘉其能行古道。 •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代词,用作第三人称,表示领属关系, 相当于“他、她、它(们)的。”
• 恐前后受其敌。《狼》 •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 吾未见其明也。 • 其贤不及孔子。《师说》
代词,活用作第一人称。相当于“我 (的)”、“自己(的)。”
• 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 • 庐陵文天祥自序其诗,名曰《指南录》。 • 亦各言其志也! •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指示代词,“其中”,“其中的”。
• ①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 • ②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 • ③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
• 其若是,孰能御之?
指示代词,多表示远指,相当于“那” 。
• 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 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 其不设色者:曰水墨。 • 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
指示代词,有时表示近指,相当于“这” 之类的词。
• 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 • 今存其本相当于“难道”、"怎么"。
• 其皆出于此乎? • 则齐国其庶几乎?
语气副词,表示肯定语气,相当于 “确实,真是”
• 其可怪也欤。
连词,用在选择句,表示选择关系,相 当于"是......还是......"
• 例: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 天之苍苍,其正色耶?其远而无所至极耶?
连词,表示假设关系,相当于“如果”。
• 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 则心不若余之专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