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对人民和政治的影响
宗教改革运动对欧洲社会和政治的影响

宗教改革运动对欧洲社会和政治的影响宗教改革运动是16世纪欧洲经历的一场风暴,不仅影响了宗教界,也深刻影响了欧洲的社会和政治。
本文将会从三个方面探讨宗教改革运动对欧洲社会和政治的影响。
一、对教义的改革宗教改革运动始于马丁·路德,他在1517年公开发表的《九十五条论纲》中提出了对罗马天主教教会内部存在的问题进行改革的建议,并成功地挑起了与教会的对抗。
在这场运动中,宗教改革派对宗教教义进行了反思和重建,最终产生了新教和天主教两大阵营。
新教教会的出现使宗教信仰出现了多元化,这也导致了社会上出现了各种新兴的基督教社团和派别。
其中,卫理公会和清教徒运动等影响深远,提倡虔诚的个人信仰和道德生活,推动了个人的自由和自主。
新教对圣经的解释方法强调通过个人内心与神的交流来解释圣经,因此也推动了欧洲社会的读书文化和民间文化的发展。
同时,天主教会也进行了改革,这被称作“天主教会内部的改革运动”,如意大利的圣卡洛·博罗梅奥运动和西班牙的耶稣会等。
这些改革旨在弘扬虔诚信仰和道德信条,强调重归教义本身,推动了天主教会的现代化和一体化进程,也促进了天主教会对欧洲社会的基督教信仰影响。
二、对政治的影响宗教改革使欧洲社会的政治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
随着各新教教派在欧洲各地的成功建立与发展,新教徒与天主教徒之间的对抗也进一步升级。
其中最著名的应当是法国的宗教战争。
在欧洲社会中,封建主义制度和一骑绝尘的神权政治一度占据重要地位,实现社会和制度改革的可能性很小。
然而,宗教改革运动的出现打破了天主教教会的独大地位,从而使得各派势力都有了自主权,这也推动了欧洲社会的民主化进程。
另一方面,宗教改革也激发了新的思想启蒙运动,强调人道主义与普世价值,这进一步促进了社会、政治制度等方面的改革和发展。
三、对经济和文化的影响宗教改革对经济和文化的影响也是巨大。
在宗教改革之前,天主教教会对许多地方的经济都有着非常大的控制权。
随着宗教改革的兴起,新教徒也逐渐独立并掌握了一定的经济权利。
宗教对国际政治的影响

宗教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特定阶段的产物,作为人类社会长期发展中的产物,它和社会政治存在必然的联系。
尤其是阶级和国家出现后,因追求阶级利益的需要,维持宗教自身存在和发展,促使宗教和社会政治联在一起,逐渐成为阶级统治的一部分。
宗教对国际政治的影响体现在国内方面的是宗教与民族国家的密切联系。
在世界民族国家形成的历史过程中,许多国家的宗教与历史的发展史密切相连的。
宗教曾作为国家统治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工具而得到扶植和发展。
在某些国家中也曾因宗教信仰不同而引起民族内部的宗教斗争,甚至造成了民族的分裂。
在当代社会中,宗教在政治舞台上虽然不能像以往那样起着主导作用站在舞台的前面,却仍然对许多国家的政治生活有着很大的制约能力。
伊斯兰教对中东,佛教对东亚,天主教对东欧、拉美和菲律宾,锡克教和印度教对印度等地区的巨大影响是尽人皆知的。
在现代形势下,宗教界强调“神学政治化”,表现出对社会政治的关心。
在宗教势力强大的美国,不少宗教组织关心政治,新教、天主教等在美国政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宗教对国际政治的影响体现在国际方面,首先是具有特殊的社会整合功能,它具有把不同肤色、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阶级、不同职位、不同思想风尚、不同政治态度、不同文化水平、不同年龄的人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成为有共同信仰、共同崇拜对象、共同组织形式、共同教义教规、共同礼仪和活动方式的社会实体和力量。
在国际上,信仰相同宗教的国家和民族有着较大的亲和力,易结成紧密的宗教政治集团,从而对世界经济政治产生影响。
例如,1970年3月成立的“伊斯兰会议组织”有45个成员国,形成了伊斯兰国家集团。
其次,由于宗教信仰和宗教派别的不同而引起的矛盾和争执而导致国家或民族冲突,成为世界政治中的宗教政治冲突。
例如,战后在印度由于印度教徒和穆斯林之间宗教冲突的公开化,引起大规模流血事件,终于导致印巴分治。
以及英·甘地夫人和拉吉夫·甘地的被刺身亡,都说明了印度宗教与政治的复杂关系和重要意义。
宗教的起源与发展

宗教的起源与发展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份,它对于人类的思想、行为和社会结构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宗教的起源、发展和影响三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宗教的起源宗教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人类的原始社会。
在原始社会中,人们对自然界的种种现象感到困惑和敬畏,逐渐形成为了对超自然力量的崇拜和信仰。
这种信仰最初以图腾崇拜为主,人们将动物、植物等物体视为神灵,并通过祭祀和仪式来与神灵沟通。
随着社会的发展,宗教逐渐演化为一种更加复杂的信仰体系,涉及到更多的神祗和信仰方式。
二、宗教的发展宗教的发展可以分为多个阶段。
在古代,随着农业的兴起和城市的形成,宗教逐渐与政治、社会结构相结合,成为统治者维护社会秩序和权威的工具。
例如,古埃及的法老被视为神明的化身,受到人民的崇拜和服从。
在古希腊和古罗马,众神信仰成为社会的官方宗教,并通过祭祀和仪式来维护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随着时间的推移,宗教逐渐分化为不同的信仰体系,如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等。
这些宗教在不同的地区和文化背景下发展起来,形成为了各自独特的教义和仪式。
宗教的发展也受到历史事件和人物的影响,例如基督教的兴起与耶稣基督的诞生和传教活动密切相关。
三、宗教的影响宗教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首先,宗教给人们提供了对生命意义和价值观的思量和回答。
宗教教义中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对于个人和社会的行为起到了指导作用。
其次,宗教也为人们提供了心灵寄托,赋予人们安慰和希翼。
在难点和苦难面前,宗教信仰可以给人们力量和勇气去面对。
此外,宗教还对社会结构和政治产生了重要影响。
在历史上,宗教与政治权力往往密切相连,宗教领袖往往具有政治地位和影响力。
例如,欧洲中世纪的天主教教会在政治、经济和文化领域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宗教也对文化、艺术和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塑造了人类的价值观和审美观。
总结起来,宗教的起源与发展是人类文明进程中的重要组成部份。
它不仅赋予人们信仰和希翼,还对社会结构、道德伦理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宗教信仰和政治影响的历史变迁

宗教信仰和政治影响的历史变迁在人类历史的进程中,宗教信仰一直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在许多文化中,宗教信仰是社会生活中的核心,并为人们的道德和行为提供了指导。
而在某些历史阶段,宗教信仰甚至成为了政治斗争和战争的主导力量。
本文将探讨宗教信仰和政治影响的历史变迁,并分析其对社会和个人的影响。
在许多古代文明中,宗教信仰是社会生活的核心。
在古代埃及和美索不达米亚文化中,宗教信仰是政治权力的象征。
在古代希腊和罗马世界中,宗教信仰是社会道德和文化规范的基础。
而在东亚文化中,例如古中国和日本,宗教信仰一直被视为人们的道德伦理和家庭价值观念的根基。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宗教信仰逐渐与政治行为和斗争联系在一起。
在中世纪欧洲,基督教成为了政治力量和统治精英的象征。
天主教会的教皇和神职人员掌控着欧洲各个国家的政治和文化机构。
在中国历史上,儒学和道教影响了政治理念和皇权制度,成为了统治精英的道德和文化基础。
然而,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发展,宗教信仰与政治行为和斗争的联系逐渐减弱。
在西方,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导致了宗教信仰和政治权力的分离,并促进了民主和人权的发展。
在东亚,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速和政治改革的推进,政治权力逐渐从传统文化和宗教信仰中分离出来。
然而,在某些国家和地区,宗教信仰和政治权力仍然紧密联系在一起。
例如,在中东地区,伊斯兰教和政治权力的关系一直备受关注。
伊斯兰教教义和传统文化对政治生活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因此,伊斯兰教与政治的分离一直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
在印度,宗教信仰和政治斗争也一直存在,印度教和印度国家党之间的关系尤为密切。
无论宗教信仰和政治权力的关系有多么紧密,它们都深刻地影响了个人和社会。
宗教信仰为个人提供了价值观念和信仰系统的基础,帮助人们在生活中找到意义和目的。
政治权力则直接影响了人们的生活和福祉,决定了社会中各阶层的经济和政治地位。
因此,宗教信仰和政治权力的关系应当谨慎处理,避免出现过度政治化的宗教或过度宗教化的政治,以使它们真正地为社会和人类服务。
宗教对人类发展的意义

宗教对人类发展的意义首先,在哲学领域,宗教提供了人们对世界和自己的存在的一种解释和认识。
它探究人的本质、意义和目的,从精神上满足了人们的渴求,给人们带来了信仰和希望。
宗教通过各种神话、故事、传说等形式,传递了人类智慧的结晶和精神价值的内涵,使人们深入理解人类历史和文化的本质。
其次,在文化领域,宗教为人类提供了一种文化认同和传承方式。
宗教的信仰、教义、仪式和礼仪等都是文化的一部分,它们彰显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和独特性。
宗教为人类的文化交流和传承提供了一种共通的文化语言和演绎,它使人们在相互交流和了解的过程中减少了文化隔膜和障碍,促进了人类文化的融合和进步。
再次,在道德领域,宗教为人类提供了一种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
宗教的信仰和教义,旨在约束人类行为和思想,使其遵循道德规范和价值观来塑造良好的道德品质。
宗教为人类提供了一种超越自我、关爱他人、慈悲为怀的道德理念,同时也提供了一种惩罚与奖励的道德机制。
宗教的道德教育,从根本上提高了人类道德水平和行为准则的标准,促进了人类社会的和谐和进步。
最后,在社会和政治领域,宗教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宗教通过构建人类社会的价值体系和精神文化基础,为人类社会提供了一种道义基础和伦理框架。
宗教在政治上影响巨大,它不仅影响着人民的观念和信仰,而且还能够左右政治选票和社会态度。
许多国家的政治经济、宗教文化都是联系在一起的,宗教对人类社会的政治稳定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支撑和促进作用。
总体来说,宗教对人类发展的意义和价值是多面的,它在哲学、文化、道德、社会和政治等方面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它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和发展,提高了人类智慧和精神层面的水平,既是人类心灵上的慰藉,又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动力。
宗教对我国政治的影响

宗教对我国政治的影响在中国的历史上,宗教一直对政治领域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随着时间的推移,宗教与政治的关系逐渐演变为一种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
本文将探讨宗教对我国政治的影响,分析其作用和影响方式,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和对策。
一、宗教对政治的影响宗教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对于政治的影响不容忽视。
在中国,宗教对政治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宗教的道德作用宗教的核心是信仰和道德。
在中国,宗教的道德作用对政治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例如,佛教的“因果报应”观念和道教的“无为而治”思想都深刻地影响了中国的政治文化。
这些观念和思想强调尊重自然规律、维护社会秩序、宽容和谐等价值观念,对于维护社会稳定和促进政治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2.宗教的社会作用宗教作为一种社会组织形式,在中国社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宗教信仰不仅是个人信仰的问题,还涉及到社会关系和文化传承等方面。
因此,宗教的社会作用对于政治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
例如,佛教的“慈悲为怀”思想和道教的“无为而治”思想都强调了对于弱者的关注和帮助,这些思想对于维护社会公正和促进社会和谐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3.宗教的经济作用宗教作为一种经济实体,在中国社会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许多宗教场所不仅是精神寄托的场所,还是商品交换的场所。
这些场所不仅满足了人们的精神需求,还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例如,佛教寺庙中的香烛、道观中的符咒等都是具有特殊意义的商品,这些商品不仅具有文化价值,还具有经济价值。
因此,宗教的经济作用对于政治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
二、建议和对策为了更好地发挥宗教对我国政治的积极作用,以下是一些建议和对策:1.加强宗教教育和管理加强宗教教育和管理是发挥宗教对我国政治积极作用的重要途径之一。
政府应该加强对宗教场所的管理和监督,加强对信教群众的教育和引导,防止极端宗教思想的传播和渗透。
同时,政府还应该积极推动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的相适应,促进宗教与政治的和谐发展。
宗教对我国当前政治和文化建设的影响

宗教对我国当前政治和文化建设的影响宗教对我国当前的政治和文化建设产生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首先,宗教作为一种社会现象,能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宗教信仰可以为人们提供精神寄托和心理安慰,帮助人们缓解压力,增强社会凝聚力。
同时,宗教的多元性和包容性也可以促进不同信仰群体之间的交流和理解,减少冲突和矛盾,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其次,宗教在推动文化多元化发展方面也具有积极作用。
不同宗教信仰的传播和发展可以促进文化的多样性和交流,推动文化的创新和发展。
同时,宗教信仰也可以为人们提供一种精神信仰和价值观念的支撑,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尊重不同文化。
此外,宗教作为一种民族认同和凝聚力的象征,也能够增强民族凝聚力。
宗教信仰可以激发人们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推动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然而,宗教信仰也可能对政治和文化建设产生消极影响。
例如,一些极端宗教思想可能对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造成威胁,也可能会对人们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念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我们应该在尊重宗教信仰自由的前提下,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发挥宗教在促进社会和谐、推动文化多元化发展、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同时也要注意防范极端宗教思想的传播和影响,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
欧洲宗教改革对民主政治的影响

欧洲宗教改革对民主政治的影响在欧洲宗教改革爆发之前,天主教教会几乎垄断了宗教权威和政治力量。
然而,16世纪的宗教改革不仅颠覆了天主教的统治地位,也开创了新的政治秩序。
欧洲宗教改革对民主政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引发了一系列的变革与探索。
首先,宗教改革以底层民众为基础,这与后来民主政治的理念和原则相契合。
马丁·路德等改革家主张个体的信仰自由,反对教廷的专制统治。
他们希望信仰能够回归到更朴素、更个体的层面上,而不受到教会的控制。
这种观念在底层民众中迅速传播,带来了社会的舆论变化。
这是宗教改革对民主政治产生深远影响的第一个方面。
其次,宗教改革也催生了新的政治文化。
在宗教改革的过程中,一些新的思想和观念开始出现,例如民主、平等和自由。
并且,宗教改革运动自身就表现出民主管理和合作的特点。
由于没有中央权力强大的教廷,改革派在组织扩张和决策制定上需要更多的协商和合作。
这种基于合作和民主精神的决策方式,对于后来民主政治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此外,宗教改革的思想也激发了人们对于政治参与的渴望。
改革派强调个体的责任和义务,鼓励他们在社会和政治事务中积极参与。
在德国,路德的追随者加入市政府和行会,发挥重要作用。
这种政治参与的意识和动力,在后来促进了民主政治的诞生和发展。
另外,宗教改革还对欧洲各地的法律体制和政治结构产生了重要影响。
在宗教改革后的几十年里,欧洲各国纷纷通过立法赋予公民更多的权力和自由。
例如,法国的纳什维克敕令承认了宗教的多元性,为信仰自由奠定了基础。
瑞典的维斯比约宪法则确立了国王和议会之间的权力平衡。
这些改革为后来民主政治的建立提供了制度保障。
最后,宗教改革还推动了普遍受教育的需求和兴起。
在宗教改革后,新的教派兴起,他们提倡普及教育,以便更好地宣传宗教观念。
这导致了一场对于教育的热潮,更多人开始学习读写和比较分析不同观点。
这种普及教育的需求和兴起,培养了公民的批判思维和政治意识,为民主政治的兴起提供了社会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宗教对生活和政治的影响摘要宗教是人类发展的历史产物,是人信仰的所在,精神的寄托。
宗教指引着人们生活的方向,影响着国家政治的局势。
美国是一个笃信宗教的国家,尤以基督教为最,基于历史和文化的原因,宗教在美国呈现多元化的特点,对美国政治产生巨大影响,以美国为例,更能形象地表述宗教对国家政治的影响力,而中国自古以来以儒家为主流思想,偏采各家所长,历史悠久,深入人心,更能有力地诠释宗教对生活乃至心态的影响。
关键词宗教信仰影响生活政治宗教,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的意识形态产物,源于真宗教现象,产生于原始宗教以前,可以说是现今卯知人类意识活动最早的形态之一。
而同时,宗教的形式也由最初的多神教发展到如今的一神教。
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道教便是当今社会一神教的重要代表。
宗教——文化的一种,伴随着朝代的更迭,岁月的轮回,已经深入到人的骨髓与血液之中,渗入日常的行为,观念,精神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其影响力是毋庸置疑的。
西方的近代文明和近代科学就是在基督教的神学背景和襁褓之中诞生的。
而中国文化的发展虽然没有这么强有力的宗教背景,但以儒家为核心的宗法性宗教在中国历史乃至现在仍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西方人的口头禅“God bless you”和我们的哭爹喊娘,呼天唤地都是宗教文化历史积淀的结果。
正如救世主“耶稣”是基督教的代表,欧洲人常说的“天堂”和“地狱”来源于伊斯兰教;而我们常谈的“因果报应”和“生死轮回”则是佛教的基本教义。
这些娓娓道来的话语都是宗教传播的结果。
宗教带给我们的除了精神上的支持和生活中的信仰外,更多的则是一种观念,自由、平等、仁爱、宽容的人生观和生活态度。
纵观三大宗教的起源,不难发现其中的共同点便是三大宗教皆是在社会处于极度黑暗动荡之中产生的。
显而易见,在人经历无数次失败,不幸之后,感到悲伤、沮丧、颓废、甚至失去一切希望之时,就是人最无助的时刻,只有坚强地度过这一阶段,才能真正获得成功,正如凤凰涅槃,浴火重生一样。
然而最关键的则是坚定不移地度过这一难熬的时期,并不中途放弃或退缩,这才是最困难的。
而对于每一个人来说,在这种情形下,心灵和情感的寄托则是必不可少的。
也正是由于安全和信心的缺乏,也才有了宗教的诞生。
宗教表达了人类最深层愿望和恐惧,对信仰者的生活和心灵产生了巨大的作用,直接影响着信众的生活方式,行为准则,道德标准,决定着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尤其对于一个全民信仰的民族来说,宗教的影响。
更是无孔不入,涉及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宗教信仰和世俗生活交织在一起构成了独特的民族文化。
而信仰,则是一种精神纽带,是人团结奋进的精神基础和精神动力,支柱体现着人生价值的可靠落实,赋予短暂人生以永恒的意义。
信仰的有无,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个人发展的可能性。
没有信仰的人,会失去把握自身命运的力量,而有信仰的人,则会为自己的信仰调动自身的一切力量,集中到既定的目标上,其知识、能力、内心世界都会得到充实和提高,从而推动个人及社会的发展。
当代穆斯林所言“立足伊斯兰教信仰,以信仰真主为核心,努力和社会主义文明相契合,以爱国爱教为原则”的道德建设,便是基于此。
由此可见,与其说是宗教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倒不如说是人们对宗教的信仰改变了他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宗教对生活影响的关键点,便是对主观道德的影响。
宗教是道德的来源、基础、动力和保障。
宗教信仰既有利于个体道德的培育、生成与提高,也有利于社会道德的形成、维持与提高;其次则有利于个体对道德规范的遵守、对道德要求的践行。
宗教信仰导致道德信仰,道德信仰就会化作遵从、遵守道德的决心、意志与力量等。
人类道德的堕落和纯正宗教的丧失,常常相伴而生。
任何时刻社会整体的道德状况总是依赖于其宗教信仰状况的。
佛教常说“善恶有报”几千年来便不知不觉中影响着中国人的为人处世,即心存善念,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的行事做法。
而儒家思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则将日常生活处事的准则生动刻画出来。
西方基督教精神“爱所有的人,包括你的对手和你的敌人。
”则是“仁爱”的体现。
既要求世人有仁爱宽容之心,又给予他人重新改过的机会。
不仅是爱的宣扬,从另一方面来看,又何尝不是人人平等观念的早期由来呢?宗教宣扬人生而平等,应一视同仁,便是这个道理。
宗教对生活的影响,还体现在处理问题,面对失败的态度上。
西方人认为,“人生来就是有罪的”。
正如《圣经》中人类最初的祖先亚当和夏娃,便是偷吃了禁果,才被上帝罚到人间来经受磨练的。
他们认为苦难都是上帝对他们作恶的惩罚,因此,得出“罪再自身”的结论,从此出发,他们便特别注重个人的内省、自信和精神上的自我净化。
这也就是为什么遇到问题时,西方人总是从自己身上寻找原因的来源而不是将失败的原因归于客观条件。
孟子所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浮乱其所为。
”就是这个道理。
人的忍耐力和智慧是无穷的,只要克服自身缺点,功成名就指日可待,而宗教就是对人内心意志力的培养,在这点上,西方宗教的精神和儒家思想的观点不谋而合。
宗教不仅渗透日常生活,在艺术方面也影响不小。
例如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就涉及到了神学生活的各个领域与文化体系的诸多形式,哲学,文学,史学,艺术,乃至建筑,雕刻等都在佛教的影响下变换其思想立场。
我们现在倍加赞颂的鸿丕巨擘无不浸染着道佛的气息,如《世说新语》、唐诗宋词、《红楼梦》等,我国这些享有世界声誉的优秀文化遗产便都是宗教渗透的结果。
可以说,正是有了宗教对人们生活如此重要的影响,才使得人们的生活井然有序,人们内心坚不可摧,也才创造了世界这么多杰出的人才、辉煌的事迹和灿烂的文化。
宗教有如此多的重要作用,可见其绝对不仅仅是宣传教义、培养人们宗教感情的场所,同时还是人们学习技能、培养能力以更好地参与民主政治的机构。
而且,由于人们不同的宗教归属和对宗教的不同信仰取向,导致了不同的政治认同和政治行为。
而宗教的长期性、群众性、民族性、国际性和复杂性也决定了其与国家政治千丝万缕的联系。
宗教与政治的关系很复杂,由于宗教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上层建筑的一部分,在历史上,二者紧密联系,互相制约。
宗教与政治虽然核心不同,但本质却是一样的,对人的要求都具有绝对的倾向,宗教要求信徒的绝对服从,而政治则追求和强调统治其国民的至高主权。
正是基于这一共同特性,二者在实际生活中才能互相协助,相辅相成。
一方面,统治集团要求社会的宗教结构与政治结构相适应,利用宗教来巩固自己的统治,另一方面,宗教的巩固、保持和发展也都离不开政治力量的支持。
宗教参与政治的形式之一便是形而上的宗教理念。
即以其教旨吸引民众,以其教法整合民众,使教徒以教义教法为基本原则和最根本的目标参与社会的政治活动。
远可追溯到十六世纪,德国教皇利用赦罪来敛财,进而增强国家经济实力,巩固自己的政权,亦包括中国古代“替天行道”的推翻王朝之举,或以天之名发起革命之事;而近则可至现今美国社会中,借由基督教的理念与价值来提供政府的合法性,为美国政府的合法性提供了支持和注解。
宗教的合法性论证将经验社会的不稳定的实在结构与一种终极性的实在联系在一起,赋予社会神圣的源头和根基;其次宗教信仰影响公民的态度和立场,进而导致不同的政治态度和政治参与,并由此作用于美国的政治选举。
这点从美国历届总统在就职仪式上,将手按在圣经上宣誓便可见一斑。
而艾森豪威尔所言“我们的制度如果不是建立在一种深刻的宗教信念之上的话,它就失去了意义。
”更是突出了宗教在美国政治体制中的重要地位。
也是宗教对政治影响的具体表述。
特别是在2000年的总统选举中,宗教的影响达到了空前的程度,甚至成为联邦政府职能的一个合法因素。
与此相对的,则是宗教形而下,世俗的参与。
即宗教组织作为一个利益集团,为了维护和扩展自己的利益,以集团身份运用各种手段影响政策的制定和运行,从而达到参与政治的目的。
宗教的世俗参与最为典型的表现就是宗教政党及其政治组织的大量出现及形成与发展。
宗教政党首先是一种政党,其次才是一种宗教,它以参政、议政为主,利用宗教的社会力量达到分享政治权力的目的,但同时又具有鲜明的宗教属性,将宗教教义密切结合到政治纲领之中。
这一现象在政教合一或政教关系密切的国家比较常见。
穆斯林的伊斯兰政党、土耳其的救国党和印度尼西亚马斯友美党、建设团党皆是如此。
而因特殊历史背景和政治环境产生的黎巴嫩真主党、社会进步党等甚至是黎巴嫩各种政治派别和军事力量中一支重要的力量。
宗教作为一种文化体系,它不仅为个体生存提供意义支撑,也为社会提供一种政治资源。
宗教的意识形态性,使其常常成为维护从属社会集团的政治利益与生活方式的政治武器和统治者神话内外政策的依托。
当然,宗教能够对政治产生如此重要的影响,与政府对宗教的支持是分不开的。
正是由于政府给予了宗教参与政治的机会,才有了今天宗教蓬勃的发展和入政的可能。
毫无疑问,宗教能对生活和政治产生如此深远的影响,主要依靠的就是其社会整合和控制功能。
通过共同的信仰以及相关的宗教感情和认同意识,使各个群体、个人和社会集团凝聚为统一的整体,使分散在异国他乡的同胞,借助共同的宗教信仰来维系民族的认同感,并以教义或传统礼仪的力量,使现存社会秩序合法化和神圣化。
好比在美国,宗教赋予公民以历史的责任,提供统一的道德标准,使多民族、多种族、多宗教、多文化的美国同一化和统一化,是凝聚美国人民爱国热情的重要途径;这点和儒家思想在中国的作用是一样的。
君臣之义,父子之礼,尊儒重道的思想,侵透到各民族人民文化中,成为主流文化,使得各民族人民在重大问题上不会产生分歧,既保留了各种不同的文化,又避免了个文化之间的冲突。
而随着社会结构的分化,在现代社会,世俗化的过程使政治逐渐脱离了宗教的约束,国家政治运作的逻辑、活动的目标,均不再以宗教的原则为依据,政治完全成为了一个独立运作的体系,由此亦导致宗教与政治之间的巨大张力与冲突。
在人类文明的演进过程中,那种政教合一的人类生活形态虽然在历史上曾经存在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但在两者冲突与斗争的过程中,政教合一的政治形态逐渐被政教分离的政治形态所取代。
宗教在政治中的作用逐渐消退,不过在社会宗教信仰的潮流之下,其影响力依然不可小觑。
宗教作为古时人们强大的依靠和引导,最初产生的目的就是给予人们寄托和保护,是为了帮助人们拜托残酷的剥削、繁重的生活和无休止的战争。
而随着社会的发展,思想的进步,宗教不再主宰者人类全部的生活,人们似乎也已经不需要通过宗教来寻求庇护,然而对于植根于人类社会历史的实践过程中来反映人类生存认识和活动的宗教,其依然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功能和作用。
俗话说得好“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财富”。
鉴于宗教对人类的生存方式,行为实践,意识形态等能够产生如此重大的影响,如果加以利用,肯定会给我们的社会和生活带来数不尽的财富。
因此在现时代,我们要充分利用宗教对人生活的积极的影响,规范和约束人们的行为道德,提倡宗教中的真善美,屏弃社会中的假恶丑,推崇宽容仁爱之心,维持合理的社会秩序,共建和谐美满公平正义的人类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