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隐无题诗赏析
李商隐《无题四首·其二》原文译文赏析

李商隐《无题四首·其二》原文|译文|赏析《无题四首》是唐代诗人李商隐创作的一组无题诗,包括七言律诗两首,五言律诗、七言古诗各一首。
而第二首七律写一位深锁幽闺的女子追求爱情而幻灭的绝望之情。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无题四首·其二》原文唐代:李商隐飒飒东风细雨来,芙蓉塘外有轻雷。
金蟾啮锁烧香入,玉虎牵丝汲井回。
贾氏窥帘韩掾少,宓妃留枕魏王才。
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译文及注释译文东风飒飒,阵阵细雨随风飘散纷飞,荷花塘外的那边,传来了声声轻雷。
有锁纽的金蟾香炉,香烟缭绕飘逸,状似玉虎的辘轳,牵引绳索汲井水。
贾女隔帘窥韩寿,是爱他年轻貌美,魏王梦见甄氏留枕,赋诗比作宓妃。
呵,我这颗心不再与春花一同萌发;免得使我寸寸相思,都化成了烟灰。
注释金蟾句:意谓虽有金蟾啮锁,香烟犹得进入。
金蟾:旧注说是“蟾善闭气,古人用以饰锁”。
啮:咬。
玉虎句:意谓井水虽深,玉虎犹得牵丝汲之。
玉虎:井上的辘轳。
丝:井索。
汲:引。
贾氏句:晋韩寿貌美,司空南充招为掾,贾女于窗格中见韩寿而悦之,遂通情。
贾女又以晋帝赐贾充之西域异香赠寿。
韩掾少:为了韩寿的年轻俊美。
掾:僚属。
少:年轻。
宓妃句:魏曹植曾作《洛神赋》,赋中叙述他和洛河女神宓妃相遇事。
宓妃:指洛神,传说为伏(宓)羲之女。
留枕:这里指幽会。
魏王:曹植封东阿王,后改陈王。
赏析这首无题诗写一位深锁幽闺的女子追求爱情而幻灭的绝望之情。
首联“飒飒东风细雨来,芙蓉塘外有轻雷。
”描绘环境气氛:飒飒东风,飘来蒙蒙细雨;芙蓉塘外,传来阵阵轻雷。
既隐隐传达了生命萌动的春天气息,又带有一些凄迷黯淡的色调,烘托出女主人公春心萌动和难以名状的迷惘苦闷。
东风细雨,容易令人联想起“梦雨”的典故;芙蓉塘即莲塘,在南朝乐府和唐人诗作中,常常代指男女相悦传情之地;“轻雷”则又暗用司马相如《长门赋》:“雷殷殷而响起兮,声象君之车音。
”这一系列与爱情密切相关的词语,所给予读者的暗示和联想是很丰富的。
无题-重帏深下莫愁堂(李商隐作品)原文、翻译及赏析

无题·重帏深下莫愁堂唐代:李商隐重帏深下莫愁堂,卧后清宵细细长。
神女生涯原是梦,小姑居处本无郎。
风波不信菱枝弱,月露谁教桂叶香。
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
标签抒情、思念、唐诗三百首、爱情译文重重帷幕深垂,我孤居莫愁堂;独卧不眠,更觉静夜漫漫长长。
巫山神女艳遇楚王,原是梦幻;青溪小姑住所,本就独处无郎。
我是柔弱菱枝,偏遭风波摧残;我是铃芳桂叶,却无月露香。
虽然深知沉溺相思,无益健康;我却痴情到底,落个终身清狂。
注释帏:帐子、幔幕。
神女:即宋玉《神女赋》中的巫山神女。
小姑句:古乐府《青溪小姑曲》:“小姑所居,独处无郎。
”风波句:意谓菱枝虽是弱质,却不相信会任凭风波欺负。
直道:即使,就说。
了:完全。
清狂:旧注谓不狂之狂,犹今所谓痴情。
按:如作狂放解本也通,但既把诗中人作为女子解,那么,还是作痴情解较切。
赏析李商隐的七律无题,艺术上最成熟,最能代表其无题诗的独特艺术风貌。
这首七律无题,内容是抒写青年女子爱情失意的幽怨,相思无望的苦闷,又采取女主人公深夜追思往事的方式,因此,女主人公的心理独白就构成了诗的主体。
她的身世遭遇和爱情生活中某些具体情事就是通过追思回忆或隐或显地表现出来的。
这首诗侧重于抒写女主人公的身世遭遇之感,写法非常概括。
一开头就撇开具体情事,从女主人公所处的环境氛围写起。
层帷深垂,幽邃的居室笼罩着一片深夜的静寂。
独处幽室的女主人公自思身世,辗转不眠,倍感静夜的漫长。
这里尽管没有一笔正面抒写女主人公的心理状态,但透过这静寂孤清的环境气氛,读者几乎可以触摸到女主人公的内心世界,感觉到那帷幕深垂的居室中弥漫着一层无名的幽怨。
颔联进而写女主人公对自己爱情遇合的回顾。
上句用巫山神女梦遇楚王事,下句用乐府《神弦歌·清溪小姑曲》:“小姑所居,独处无郎。
”意思是说,追思往事,在爱情上尽管也象巫山神女那样,有过自己的幻想与追求,但到头来不过是做了一场幻梦而已;直到现在,还正像清溪小姑那样,独处无郎,终身无托。
李商隐《无题四首》“梦为远别啼难唤,书被催成墨未浓”全诗翻译赏析

李商隐《无题四首》“梦为远别啼难唤,书被催成墨未浓”全诗翻译赏析其三含情春晼晚⑿,暂见夜阑干⒀。
楼响将登怯,帘烘欲过难⒁。
多羞钗上燕⒂,真愧镜中鸾⒃。
归去横塘晓,华星送宝鞍⒄。
其四何处哀筝随急管,樱花永巷垂杨岸⒅。
东家老女嫁不售⒆,白日当天三月半。
溧阳公主年十四,清明暖后同墙看⒇。
归来展转到五更,梁间燕子闻长叹。
注释⑴空言:空话,是说女方失约。
⑵蜡照:烛光。
半笼:半映。
指烛光隐约,不能全照床上被褥。
金翡翠:指饰以金翠的被子。
《长恨歌》:“悲翠衾寒谁与共。
”⑶麝熏:麝香的气味。
麝本动物名,即香獐,其体内的分泌物可作香料。
这里即指香气。
度:透过。
绣芙蓉:指绣花的帐子。
⑷刘郎:相传东汉时刘晨、阮肇一同入山采药,遇二女子,邀至家,留半年乃还乡。
后也以此典喻“艳遇”。
⑸蓬山:蓬莱山,指仙境。
⑹芙蓉塘:荷塘。
轻雷:司马相如《长门赋》:“雷殷殷而响起兮,声像君之车音。
”起二句以风、雨、雷等景物起兴,烘托女子怀人之情。
⑺金蟾:金蛤蟆。
古时在锁头上的装饰。
啮:咬。
⑻玉虎:用玉石作装饰的井上辘轳,形如虎状。
丝:指井索。
⑼贾氏:西晋贾充的次女。
她在门帘后窥见韩寿,爱悦他年少俊美,两人私通。
贾氏以皇帝赐贾充的异香赠寿,被贾充发觉,遂以女嫁给韩寿。
韩掾:指韩寿。
韩曾为贾充的掾属。
⑽宓(fú)妃:古代传说,伏羲氏之女名宓妃,溺死于洛水上,成为洛神。
这里借指三国时曹丕的皇后甄氏。
相传甄氏曾为曹丕之弟曹植所爱,后来曹操把她嫁给曹丕。
甄后被馋死后,曹丕把她的遗物玉带金缕枕送给曹植。
曹植离京途径洛水,梦见甄后来相会,表示把玉枕留给他作纪念。
醒后遂作《感甄赋》,后明帝改为《洛神赋》。
魏王:指魏东阿王曹植。
⑾春心:指相思之情。
⑿晼(wǎn)晚:日暮。
春晼晚:春暮。
晼:一作“院”。
⒀夜阑干:夜深。
⒁烘:灯光明达透出窗帘的情状。
⒂多羞钗上燕:《洞冥记》谓汉武帝元鼎间有神女留玉钗与帝,至昭帝时化白燕升天,因名玉燕钗。
句言己不能如钗上燕接近其人,故“羞”。
【诗歌鉴赏】李商隐《无题》原文及翻译赏析

【诗歌鉴赏】李商隐《无题》原文及翻译赏析李商隐《无题》原文其一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
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其二闻道阊门萼绿华,昔年相望抵天涯。
岂知一夜秦楼客,偷看吴王苑内花。
李商隐《无题》注释、“昨夜”句:《尚书?洪范》“星有好风。
”此含有好会的意思。
星辰:众星,星之通称。
2、画楼:指彩绘华丽的高楼。
一作“画堂”。
桂堂:形容厅堂的华美。
3、灵犀:犀角中心的髓质像一条白线贯通上下,借喻相爱双方心灵的感应和暗通。
4、“隔座”二句:邯郸淳《艺经》:“义阳腊日饮祭之后,叟妪儿童为藏钩之戏,分为二曹,以校胜负。
”隔座送钩,一队用一钩藏在手内,隔座传送,使另一队猜钩所在,以猜中为胜。
分曹:分组。
射覆:《汉书?东方朔传》:“上尝使诸数家射覆,置守宫盂下射之,皆不能中。
”把东西放在菠盖物下使人猜。
5、嗟(jiē):叹词。
听鼓应官:到官府上班,古代官府卯刻击鼓,召集僚属,午刻击鼓下班。
6、走马:跑马。
兰台:《旧唐书?职官志》:“秘书省,龙朔(高宗年号)初改为兰台。
”当时李商隐在做秘书省校书郎。
类:类似。
转蓬:《坤雅》:“蓬,末大于本,遇风辄拔而旋。
”指身如蓬草飞转。
转,一作“断”。
7、阊(chāng)门:阊阖,传说中之天门。
萼绿华:传说中之女仙名。
《真诰?运象》:“萼绿华者,自云是南山人,不知是何山也。
女子,年可二十上下,青衣,颜色绝整。
以升平三年十一月十日夜降于羊权家,自此往来,一月辄六过。
来与权尸解药。
”《零陵县志》:“秦萼绿华,女仙也,以晋穆帝升平三年,降于羊权家。
自谓行道已九百年,授权道术及尸解药,亦隐影化形而去。
好事者比之九疑仙人萼绿华。
”8、抵:至,到。
《广雅?释诂》:“抵至也。
”《史记?秦始皇本纪》:“遂从井陉抵九原。
”一作“尚”。
相望:期盼伊。
相,偏指一方,即一方对另一方有所施为;望,盼望,期待。
《楚辞?九歌?湘君》:“望夫君兮未来,吹考差兮谁思。
李商隐《无题》诗赏析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 一对情人出场。“身无”“心有”,相 互映照、生发,组成一个包蕴丰富的矛 盾统一体。相爱的双方不能会合,本是 深刻的痛苦;但心能感应契合,却是莫 大的慰藉。
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
• “隔”、“分”写出阻隔,
“暖”“红”,传神地写出宴会上
融怡醉人的气氛,而且倾注了诗人
无 题
• • • • • • • • 昨夜星辰昨夜风, 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 心有灵犀一点通。 隔座送钩春酒暖, 分曹射覆蜡灯红。 嗟余听鼓应官去, 走马兰台类转蓬。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 今夜星辰今夜风——联想到昨夜 不具体写昨夜的情事,借助于星辰 好风的的点染,画楼桂堂的映衬, 烘托出一种温馨旖旎的气息。
接着写因为‛相见时难‛而‛别亦难‛的 感情,表现得更为曲折入微。‛春蚕到死丝 方尽‛中的‛丝‛字与‛思‛谐音,全句是 说,自己对于对方的思念,如同春蚕吐丝, 到死方休。‛蜡炬成灰泪始干‛是比喻自己 为不能相聚而痛苦,无尽无休,仿佛蜡泪直 到蜡烛烧成了灰方始流尽一样。思念不止, 表现着眷恋之深,但是终其一生都将处于思 念中,却又表明相会无期,前途是无望的, 因此,自己的痛苦也将终生以随。
相见时难别亦Leabharlann ,东风无力百花残写爱情的不幸遭遇和抒情主人公的心 境:由于受到某种力量的阻隔,一对情 人已经难以相会,分离的痛苦使她不堪 忍受。首句的‚别‛字,不是说当下正 在话别,而是指既成的被迫分离。这两 个 ‚难‛字,第一个指相会困难,第 二个是痛苦难堪的意思。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无 题
• • • • • • • •
•
来是空言去绝踪, 月斜楼上五更钟。 梦为远别啼难唤, 书被催成墨未浓。 蜡照半笼金翡翠, 麝薰微度绣芙蓉。 刘郎已恨蓬山远, 更隔蓬山一万重!
李商隐《无题》诗论

李商隐《无题》诗论李商隐《无题》诗论李商隐(约813年~约858年),字义山,号玉谿生,怀州河内(今河南省沁阳市)人。
晚唐著名诗人,和杜牧合称“小李杜”。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李商隐《无题》诗论,欢迎大家分享。
一、李商隐《无题》诗歌分析(一)《无题》诗歌中的悲剧色彩李商隐的《无题》诗歌,流传至今的也仅仅二十几篇。
这些诗歌的表达上以婉转的情思语言为主,给人以意境朦胧之感,使读者对于诗歌创作的意图难以理解。
从诗句的语言表达上来分析,结合晚唐时期的社会背景,可以对于李商隐的“无题”诗创作特点以较为明晰的定位,即难以明辨的旨意中饱含着悲剧的色彩。
李商隐的“无题”诗充分着悲剧色彩,与其个人境遇息息相关。
李商隐出身于贫寒的家庭。
虽然与当时的皇室同族,但是,其祖辈上并没有位居显赫官职者。
这就决定了李商隐要走上仕途,也只能作为一名衰微的王孙。
纵观李商隐的一生,堪为是坎坷的一生,而这种悲剧色彩,很自然地就从其所创作的诗句中表达出来。
从“生人穷困,闻见所无”,到“五年诵经书,七年弄笔砚”,终于学业有成,功成名就,却又因为迎娶了王茂元之女而陷入政治的漩涡,导致其漂泊天涯大半生。
残酷的社会现实让李商隐下去,那种“安危须共主君”的激切主张逐渐幻灭,伴随着没落家族的嗟叹,这种沉重的精神负担与其仕途的坎坷相融合,促成了其诗歌创作的悲情风格。
晚唐的颓废,从文人沉浸于萧瑟并创作出的香艳体诗歌中就可见一斑。
尽管李商隐的诗歌受到当时社会形态的感染,但是,并没有流俗,而是将诗歌的创作定位于精神境界,更多地表达为爱情生活和心理特征,赞美对爱情的忠贞不渝。
李商隐的“无题”诗所表达的是爱情生活,透过更深层次,不难看出,其中所表达出来的悲剧基调,同时也是诗人对于唐王朝即将走向灭亡的命运一种忧伤。
他渴望能在仕途上施展自己的才华,为唐王朝的“中兴”出一份力,但是,腐朽的官场势力必然会成为觉醒进步知识分子的共同悲剧。
他们匡救国家的理想抱负,也只能够化所一曲梦幻相思,形成悲剧的情调,借助诗篇抒发自己的感慨。
李商隐《无题四首》赏析

【导语】李商隐的诗歌能在晚唐独树⼀帜,在于他⼼灵善感,⼀往情深,⽤很多作品来表现晚唐⼠⼈伤感哀苦的情绪,以及他对爱情的执著,开创了诗歌的新风格、新境界。
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些爱情诗与⽆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为⼈传诵。
下⾯是为⼤家带来的李商隐《⽆题四⾸》及赏析,欢迎⼤家阅读。
⽆题四⾸ 唐代:李商隐 来是空⾔去绝踪,⽉斜楼上五更钟。
梦为远别啼难唤,书被催成墨未浓。
蜡照半笼⾦翡翠,麝熏微度绣芙蓉。
刘郎已恨蓬⼭远,更隔蓬⼭⼀万重。
飒飒东风细⾬来,芙蓉塘外有轻雷。
⾦蟾啮锁烧⾹⼊,⽟虎牵丝汲井回。
贾⽒窥帘韩掾少,宓妃留枕魏王才。
春⼼莫共花争发,⼀⼨相思⼀⼨灰。
含情春晼晚,暂见夜阑⼲。
楼响将登怯,帘烘欲过难。
多羞钗上燕,真愧镜中鸾。
归去横塘晓,华星送宝鞍。
何处哀筝随急管,樱花永巷垂杨岸。
东家⽼⼥嫁不售,⽩⽇当天三⽉半。
译⽂ 她说过要来的,其实是句空话,⼀去便杳⽆影踪。
我在楼上等着,直到残⽉西斜,传来五更的晓钟。
因为远别⽽积思成梦,梦⾥悲啼,久唤难醒;醒后便匆忙提笔写信,⼼情急切,墨未磨浓。
蜡烛的余光,半罩着饰有⾦翡翠的帷幕;兰麝的⾹⽓,熏染了被褥上刺绣的芙蓉。
我像古代的刘郎,本已怨恨蓬⼭仙境的遥远;我所思念的⼈啊,哪堪更隔着蓬⼭千重万重! 飒飒的东风吹来阵阵的细⾬,阵阵轻雷响彻荷花池塘内外。
从⾦蟾的炉内飘出缕缕清⾹,转动⽟虎辘轳可以汲上饮⽔。
贾⽒隔帘偷窥韩寿英俊年少,宓妃赠送⽟枕钦慕曹植⽂采。
爱情的种⼦不要和春花开放,⼨⼨相思只会化成⼨⼨尘灰。
含情脉脉地凝望不觉春⽇已晚,短暂见上⼀⾯也已经是夜深时分。
听到楼梯响起想登上去⼜胆怯,灯光明亮透出窗帘欲去探访⼜很难。
不如钗上之燕,可整⽇接近其⼈;不如镜中之鸾,能频对其⼈倩影。
怅然归去经过横塘堤天已拂晓,微弱的晨星宛如在送着宝马⾦鞍。
哪⼉传来阵阵清亮的筝声,伴随着急骤的箫管?在樱花怒放的深巷,在垂杨轻拂的河岸。
李商隐的无题诗赏析

李商隐的无题诗赏析1、表现的是主观世界。
重现一时的情绪。
诗人同自己谈话。
李商隐的无题诗“略去了爱情的线索,隐去了主人公的身分,将非情的成分脱略殆尽”;“《无题》诗往往是围绕着理想'郁结'所形成的中心去构思。
”。
这些评论都印证了现代主义色彩的第一个特点;2、多用象征、隐喻、夸张,形式精巧优雅,语言含蓄凝炼。
吸取音乐、美术、建筑等艺术的表现手法和技巧,赋予抽象的观念以具体的富于质感的形式。
“这些诗很典型地表现了封建时代士大夫们向往爱情,一面又对封建礼法存着重重的顾虑。
”(《中国文学史》, 游国恩等主编)“‘弱者的强爱’这种特殊的爱情形态深刻揭示了人间爱情悲剧的共性”(苏涵的《一个弱者的爱情世界》)。
这就是他的诗之所以具有震撼人心的悲剧美感的所在了一、无题:昨夜星辰昨夜风1、原诗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
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2、译文是星光的照耀,是春风的吹拂昨夜多么令人难忘。
没有凤凰的翅膀,不能在天空中自由飞翔。
可我们的心像灵奇的犀角,永远相通。
隔座行酒,美酒使我们陶醉,游戏猜谜,灯烛照红我们的面颊可惜美境不能常在,更鼓催人,我要应差离去。
我漂泊的身躯,独如飘转的飞蓬,随风飘转的官府兰台。
这里便有了一种“留得残荷听雨声”的况味。
二、无题:来是空言去绝踪1、原诗来是空言去绝踪,月斜楼上五更钟。
梦为远别啼难唤,书被催成墨未浓。
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
2、译文你说要来却是空话,一去就无影无踪,斜月照着高楼,五更的钟敲响了。
梦中因为离别啼哭也难以唤住你,醒来后强烈的相思驱使着我没等墨汁研浓就写信。
烛光朦胧地映照着金翡翠屏风,熏香依稀地从芙蓉帐里微微地透过来。
刘郎已经恨透了蓬山遥远,更何况你我之间隔着万重蓬山。
作为一个身世坎坷、郁郁寡欢的诗人,李商隐在他的作品中往往表现出一种失落感伤的情绪,一旦牵惹上所爱之人,不管是求之不得的企盼,还是久别难逢的怀恋,作者都将它置于一种朦胧、绝美的境界之中,通过各种可感的物象,渲染以飘忽朦胧的声色,使作品的感情色彩更加浓郁,主题表现得更为深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