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复习总结ppt
合集下载
【初中历史】九年级历史复习(14-21课)ppt 人教版

第二次工业革命给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带来的影响
生产力获得突飞猛进的发展 使它们的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 产生垄断组织,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
根源: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 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 实质:争夺殖民地、世界霸权
两大军事集团形成
三国同盟:德、奥、意 三国协约:英、法、俄 导火线:萨拉热窝事件
14~21课 复习提要
回顾两次工业革命
第一次工业革命 时间 标志 性成 就及 时代 代表 国家 主要 发明 第二次工业革命
18世纪60年 代 瓦特蒸汽机的发 明 人类进入“蒸汽时 代” 英国 珍妮机(哈格里夫斯)、 蒸汽机(瓦特)、火车机 车(史蒂芬孙)、汽船 (富尔顿)
19世纪70年 代 电力的广泛应用 人类进入“电气时 代” 美国、德 国 电磁感应规律(法拉第)、 发电机(西门子)、电灯 (爱迪生)内燃机、汽车 (卡尔本茨)、飞机(莱 特兄弟)
俄国1861年改革
1、背景: 2、改革内容: 3、历史意义:
农奴制危机
a.农奴有了人身自由 b.农奴获得“解放”时,可获得一块份 地,但必须出钱赎买 1861年改革,是沙皇自上而下实行的资产 阶级性质的改革,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 这次改革虽保留大量封建残余,但加快了 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是俄国近代史上的 伟大转折点
明治维新
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1.内容 ①政治:“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 ②经济:允许土地买卖,引进西方技 术,发展近代工业。 ③社会生活:提倡“文明开化”,发展 教育。
2.性质 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3.作用 使日本从一个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逐步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 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命运,是日本历史的重大转折。
背景
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复习课件

1、根据自主复习遇到的问题 小组之间进行交流。
2、小组之间或者同桌之间相互提问 看看自己的复习效果。 3、交流复习心得和方法。
小组合作: 1、比较十一届三中全会和遵义会议 (内容、意义) 2、 列举一下我们学习过的有中国特色的历史事件 或历史内容。(提示:从革命道路、社会主义改造 、建设道路【12大】、统一道路等方面去分析)
农村—
以后,党和政府实行改革开放的政策。
第 九 课 改 革 开 放
改革
家庭 联产 承包 责任制
2、内容:
(1)小岗村 (2)逐步 3、过程: (3)农业发展“三化” 乡镇企业
4、评价:家庭联产承包责任 制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
城市—
国有 企业 改革
1、开始 时间 1985年
(1) (2) (3)
他是我国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核心, 他领导中国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使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历史事件,是什么历史事件?
晚年的他错误分析了中国形势,发动了什么历史事件? 给中国的民主法制,国民经济带来了巨大的破坏。
邓小平是我国第二代领导集体核心,是哪次会议 使邓成为我们第二代领导集体核心的?
(3)材料三中,1978年-2010年中国经济较快增长,尤其是1992年后的迅猛增长, 当归功于1978年和1992年中共两次重大会议精神的贯彻, 这两次会议分别做出了什么重大决策?(2分) 1、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把党和国家的经济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做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2、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4)依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的认识。(2分) 以上材料充分的反映了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我们应该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 领导。 中国共产党对建设社会主义事业进行了不懈的探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第二单元综合复习-2024-2025学年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同步课件

作用 巩固了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扩大了统治范围;确立了 周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严格的等级结构和 统治秩序
巩固疆土
血缘关系
天子—诸侯—卿大夫—士
西周的兴衰
对象 宗亲和功臣等
衰亡
公元前771年
公元前841年,周厉王与民争利,引起“国人暴动”→周幽王时,朝政更趋腐败,内外矛盾激化→_____________,周朝西部地区的犬戎攻陷镐京,西周灭亡
主要学派
墨家
道家
儒家
______ 墨家学派的创始人,主张“______”“______”,选贤任能,提倡节俭等
①孟子 主张实行“______”,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拥护正义之战,强调“仁者无敌”②荀子 主张实行“______”,提倡礼法并用,明确尊卑等级,以维系社会秩序
庄子 强调要___________和民心,认为人生应追求精神自由,保持人格独立
百家争鸣中各主要学说的现实价值
XIA SHANG ZHOU SHI QI DE KE JI YU WEN HUA
天文、历法和医学
甲骨文与青铜器
夏商周时期的科技与文化
《诗经》和“楚辞”
天文
《诗经》中记载的日食,是传世文献中我国历史上第一次有确切日期的日食记录;《春秋》中有关于__________的记载
衰亡
末代_______统治残暴,公元前1046年,商朝灭亡
汤
殷
商王纣
商朝的统治
建立
公元前1046年,______率军在牧野之战中击败商军,建立周朝(西周),定都镐京
统治:分封制
目的 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_________
周武王
依据 __________远近和功劳大小
巩固疆土
血缘关系
天子—诸侯—卿大夫—士
西周的兴衰
对象 宗亲和功臣等
衰亡
公元前771年
公元前841年,周厉王与民争利,引起“国人暴动”→周幽王时,朝政更趋腐败,内外矛盾激化→_____________,周朝西部地区的犬戎攻陷镐京,西周灭亡
主要学派
墨家
道家
儒家
______ 墨家学派的创始人,主张“______”“______”,选贤任能,提倡节俭等
①孟子 主张实行“______”,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拥护正义之战,强调“仁者无敌”②荀子 主张实行“______”,提倡礼法并用,明确尊卑等级,以维系社会秩序
庄子 强调要___________和民心,认为人生应追求精神自由,保持人格独立
百家争鸣中各主要学说的现实价值
XIA SHANG ZHOU SHI QI DE KE JI YU WEN HUA
天文、历法和医学
甲骨文与青铜器
夏商周时期的科技与文化
《诗经》和“楚辞”
天文
《诗经》中记载的日食,是传世文献中我国历史上第一次有确切日期的日食记录;《春秋》中有关于__________的记载
衰亡
末代_______统治残暴,公元前1046年,商朝灭亡
汤
殷
商王纣
商朝的统治
建立
公元前1046年,______率军在牧野之战中击败商军,建立周朝(西周),定都镐京
统治:分封制
目的 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_________
周武王
依据 __________远近和功劳大小
初中ppt课件历史

历史上科技发展为现代科技提供了基础和借鉴,推动了科技的进 步和创新。
科技史研究
科技史研究有助于深入了解科技发展的历程和规律,为未来的科技 发展提供启示和指导。
科技伦理
历史上科技发展中的伦理问题为现代科技伦理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有助于规范科技行为,促进科技健康发展。
THANKS
感谢观看
历史对政治的影响
政治教育
国际关系
学习历史有助于培养公民的政治素养 和爱国情怀,提高政治参与度。
历史上的国际关系对现代国际关系产 生深远影响,了解历史有助于促进国 际合作与交流。
政策制定
历史上的经验和教训为现代政治决策 提供了借鉴和参考,有助于制定更加 科学合理的政策。
历史对科技发展的影响
科技借鉴
封建制度的影响
封建制度在欧洲历史上起到了重要 作用,它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但也限制了社会的进步和变革。
中世纪的贸易和文化
贸易发展
中世纪欧洲的贸易逐渐发展起来 ,特别是地中海地区的贸易活动 十分活跃,促进了城市和商业的
兴起。
文化特点
中世纪欧洲的文化相对较为落后 ,但也有一些重要的文化成果, 如哥特式建筑、骑士文化等。中 世纪的文化艺术也反映了当时社
会的特点和风貌。
贸易和文化的关系
中世纪的贸易活动促进了文化的 交流和发展,而文化的进步也为 贸易提供了更好的条件和支撑。 二者相互促进,共同推动了中世
纪欧洲社会的进步。
04
近代历史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总结词
介绍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背景、主要内容和影响。
主要内容
文艺复兴倡导人文主义,强调人的尊严和价值,反对神权 统治;宗教改革则主张信仰自由,打破教会对信仰的垄断 ,建立更加民主的教会组织。
科技史研究
科技史研究有助于深入了解科技发展的历程和规律,为未来的科技 发展提供启示和指导。
科技伦理
历史上科技发展中的伦理问题为现代科技伦理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有助于规范科技行为,促进科技健康发展。
THANKS
感谢观看
历史对政治的影响
政治教育
国际关系
学习历史有助于培养公民的政治素养 和爱国情怀,提高政治参与度。
历史上的国际关系对现代国际关系产 生深远影响,了解历史有助于促进国 际合作与交流。
政策制定
历史上的经验和教训为现代政治决策 提供了借鉴和参考,有助于制定更加 科学合理的政策。
历史对科技发展的影响
科技借鉴
封建制度的影响
封建制度在欧洲历史上起到了重要 作用,它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但也限制了社会的进步和变革。
中世纪的贸易和文化
贸易发展
中世纪欧洲的贸易逐渐发展起来 ,特别是地中海地区的贸易活动 十分活跃,促进了城市和商业的
兴起。
文化特点
中世纪欧洲的文化相对较为落后 ,但也有一些重要的文化成果, 如哥特式建筑、骑士文化等。中 世纪的文化艺术也反映了当时社
会的特点和风貌。
贸易和文化的关系
中世纪的贸易活动促进了文化的 交流和发展,而文化的进步也为 贸易提供了更好的条件和支撑。 二者相互促进,共同推动了中世
纪欧洲社会的进步。
04
近代历史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总结词
介绍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背景、主要内容和影响。
主要内容
文艺复兴倡导人文主义,强调人的尊严和价值,反对神权 统治;宗教改革则主张信仰自由,打破教会对信仰的垄断 ,建立更加民主的教会组织。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初中历史第一单元复习课件

综合点1:日本明治维新和俄国1861年改革比较
项目
日本明治维新
俄国1861年改革
幕府的封建统治阻碍日 落后的封建农奴制严
原因 本资本主义发展;面临 重阻碍俄国资本主义
不
沦为殖民地的民族危机
经济发展
同
从政治、军事、经济、 废除落后的封建农奴
点 内容 文化教育等方面学习西 制,解决农民的人身
方,进行改革
说明俄国和美国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 6.[2018·潜面江临中的考相]1同9世问纪题初是,缺俄乏国大全量国的人自由口的中劳农动奴力占很大
比重。农奴世代被束缚在土地上,不能自由迁徙和务工 经商;美国由于种植园使用大量奴隶从事棉花种植,利 润丰厚,因此南方的奴隶贸易非常繁盛。这表明俄国和 美国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面临的相同问题是( D ) A.农奴是廉价的劳动力 B.工业革命发展滞后 C.奴隶贸易非常繁盛 D.缺乏自由的劳动力
B.彻底根除了封建制度的残余 日本明治维新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
C.有选择地学习和借鉴西方文化 D.使日本走上了侵略扩张道路
在材料中没有体现
8.[2019·娄底中考]某校九年级学生在学完俄国1861年农
奴制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后,将二者进行了比较,概
括出两次改革运动的相同点。其中正确的是( B )
A.改革前两国都遭到西方侵略 B.都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不符合俄国农奴制改革
自由和土地问题
综合点1:日本明治维新和俄国1861年改革比较
项目
日本明治维新
俄国1861年改革
发展资本主义,摆脱外 防止爆发人民革命运
目的 来的压迫。“变法图 动,维护专制统治,
不
强”“富国强兵”
维护贵族地主的利益
【初中历史】侵略与反抗专题复习PPT课件 人教版

1、社会制度方面:当时中国是没 落的封建制度,不能与英国等 新兴的资本主义制度对抗。 2、政治上:清政府腐朽无能、 投降妥协。 3、经济、武器装备方面,中国 落后,而英法的实力远远超过 中国
启示: 闭关自守必然落后,落后就 要挨打。今天我国只有坚持 改革开放,提高综合国力, 才能避免历史的悲剧重演。
中 国 人 民 的 反 抗
{
1、林则徐虎门销烟
}{
2、鸦片战争中,关天培等为国就不与人结仇,谁也不跟谁一辈子,有些事情没必要记在心上。 2、相遇总是猝不及防,而离别多是蓄谋已久,总有一些人会慢慢淡出你的生活,你要学会接受而不是怀念。 3、其实每个人都很清楚自己想要什么,但并不是谁都有勇气表达出来。渐渐才知道,心口如一,是一种何等的强大! 4、有些路看起来很近,可是走下去却很远的,缺少耐心的人永远走不到头。人生,一半是现实,一半是梦想。 5、你心里最崇拜谁,不必变成那个人,而是用那个人的精神和方法,去变成你自己。 6、过去的事情就让它过去,一定要放下。学会狠心,学会独立,学会微笑,学会丢弃不值得的感情。 7、成功不是让周围的人都羡慕你,称赞你,而是让周围的人都需要你,离不开你。 8、生活本来很不易,不必事事渴求别人的理解和认同,静静的过自己的生活。心若不动,风又奈何。你若不伤,岁月无恙。 9、命运要你成长的时候,总会安排一些让你不顺心的人或事刺激你。 10、你迷茫的原因往往只有一个,那就是在本该拼命去努力的年纪,想得太多,做得太少。 11、有一些人的出现,就是来给我们开眼的。所以,你一定要禁得起假话,受得住敷衍,忍得住欺骗,忘得了承诺,放得下一切。 12、不要像个落难者,告诉别人你的不幸。逢人只说三分话,不可全抛一片心。 13、人生的路,靠的是自己一步步去走,真正能保护你的,是你自己的选择。而真正能伤害你的,也是一样,自己的选择。 14、不要那么敏感,也不要那么心软,太敏感和太心软的人,肯定过得不快乐,别人随便的一句话,你都要胡思乱想一整天。 15、不要轻易去依赖一个人,它会成为你的习惯,当分别来临,你失去的不是某个人,而是你精神的支柱;无论何时何地,都要学会独立行走 ,它会让你走得更坦然些。 16、在不违背原则的情况下,对别人要宽容,能帮就帮,千万不要把人逼绝了,给人留条后路,懂得从内心欣赏别人,虽然这很多时候很难 。 17、做不了决定的时候,让时间帮你决定。如果还是无法决定,做了再说。宁愿犯错,不留遗憾! 18、不要太高估自己在集体中的力量,因为当你选择离开时,就会发现即使没有你,太阳照常升起。 19、时间不仅让你看透别人,也让你认清自己。很多时候,就是在跌跌拌拌中,我们学会了生活。 20、与其等着别人来爱你,不如自己努力爱自己,对自己好点,因为一辈子不长,对身边的人好点,因为下辈子不一定能够遇见。 21、你的假装努力,欺骗的只有你自己,永远不要用战术上的勤奋,来掩饰战略上的懒惰。 22、成长是一场和自己的比赛,不要担心别人会做得比你好,你只需要每天都做得比前一天好就可以了。 23、你没那么多观众,别那么累。做一个简单的人,踏实而务实。不沉溺幻想,更不庸人自扰。 24、奋斗的路上,时间总是过得很快,目前的困难和麻烦是很多,但是只要不忘初心,脚踏实地一步一步的朝着目标前进,最后的结局交给 时间来定夺。 25、没什么好抱怨的,今天的每一步,都是在为之前的每一次选择买单。每做一件事,都要想一想,日后打脸的时候疼不疼。 26、运气是努力的附属品。没有经过实力的原始积累,给你运气你也抓不住。上天给予每个人的都一样,但每个人的准备却不一样。不要羡 慕那些总能撞大运的人,你必须很努力,才能遇上好运气。
人教版(上海五四学制专用)初中历史第一册复习课件2

P28课后活动:你能辨认出下列甲骨文是什么字吗? A:人 B:水 C:豕
第5课:图片P25-27
四羊方尊
司母戊鼎
利簋及铭文
第5课:图片P25-27 甲骨文
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P29
一、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P29 (1)农业:春秋后期,铁制农具和牛耕的出现,促进了农业上的深耕细 作,并为开发山林、扩大耕地创造了条件。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是春秋 时期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 (2)手工业:规模不断扩大,青铜业、冶铁业、纺织业等都有所发展。 (3)商业:商业活动活跃,城市出现商品交换市场,金属货币被更多的 使用。 二、王室衰微P30 春秋时期,分封制瓦解,周王室衰微,诸侯崛起,竞相争霸。
历史第一 夏商周时期 04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02
夏商周时期
第4课:夏商周的更替(要点)
一、夏朝的建立与“家天下”P20 1.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标志着 我国早期国家的产生。意义:从此原始社会结束,奴隶社会开始了。 2.禹的儿子启在禹死后继承了他的位置,从此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标志 着“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 二、商汤灭夏P21 3.受战乱和环境等因素影响,商朝多次迁都,到商王盘庚时迁到殷,都城 才稳定下来。 三、武王伐纣P23 4.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与商军在牧野大战,周军占领都城,商朝灭亡。
第7课: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P33
二、商鞅变法P35 (3)作用:①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国力大为增强,提高了军队的战斗 力,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以后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②秦国通 过商鞅变法确立了新的政治经济制度。 (4)商鞅变法是否成功,为什么? 【解析】成功了。因为经过变法,秦国的封建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 加强,逐步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一场变法的成与败,主要 看变法的目的是否达到了,而不在于实施变法的人的生还是死。) 4.战国时期变法的的结果: 各国经过变法,封建制度逐步建立起来;地主阶级统治代替了奴隶主阶级 统治,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成为社会的主要矛盾;我国封建社会形 成了。 注意:战国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封建制度的确立时期。
第5课:图片P25-27
四羊方尊
司母戊鼎
利簋及铭文
第5课:图片P25-27 甲骨文
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P29
一、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P29 (1)农业:春秋后期,铁制农具和牛耕的出现,促进了农业上的深耕细 作,并为开发山林、扩大耕地创造了条件。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是春秋 时期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 (2)手工业:规模不断扩大,青铜业、冶铁业、纺织业等都有所发展。 (3)商业:商业活动活跃,城市出现商品交换市场,金属货币被更多的 使用。 二、王室衰微P30 春秋时期,分封制瓦解,周王室衰微,诸侯崛起,竞相争霸。
历史第一 夏商周时期 04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02
夏商周时期
第4课:夏商周的更替(要点)
一、夏朝的建立与“家天下”P20 1.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标志着 我国早期国家的产生。意义:从此原始社会结束,奴隶社会开始了。 2.禹的儿子启在禹死后继承了他的位置,从此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标志 着“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 二、商汤灭夏P21 3.受战乱和环境等因素影响,商朝多次迁都,到商王盘庚时迁到殷,都城 才稳定下来。 三、武王伐纣P23 4.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与商军在牧野大战,周军占领都城,商朝灭亡。
第7课: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P33
二、商鞅变法P35 (3)作用:①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国力大为增强,提高了军队的战斗 力,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以后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②秦国通 过商鞅变法确立了新的政治经济制度。 (4)商鞅变法是否成功,为什么? 【解析】成功了。因为经过变法,秦国的封建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 加强,逐步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一场变法的成与败,主要 看变法的目的是否达到了,而不在于实施变法的人的生还是死。) 4.战国时期变法的的结果: 各国经过变法,封建制度逐步建立起来;地主阶级统治代替了奴隶主阶级 统治,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成为社会的主要矛盾;我国封建社会形 成了。 注意:战国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封建制度的确立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