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环境保护应急预案(35页)
建筑工程环境保护应急预案

建筑工程环境保护应急预案12020年4月19日建筑工程环境保护应急预案编制:审核:批准:*********限公司.10.20- 2 - 2020年4月19日目录一、环境保护应急处理组织..................................二、应急处理器材的配备....................................三、人员培训..............................................四、通讯联络..............................................五、发生环境保护紧急事件注意事项..........................六、环境应急预案可行性评审................................ 附件1 大气污染事故的应急方案 ............................一、事故报告..............................................二、大气污染的处理........................................三、施工现场空气污染的防治措施............................四、吸入毒气急救.......................................... 附件2 水污染的应急方案 ..................................一、事故报告..............................................二、废水处理技术..........................................三、施工过程水污染的防治措施.............................. 附件3 噪声污染的应急方案 ................................一、事故报告..............................................二、施工现场噪声的控制措施................................- 3 -2020年4月19日附件4 固体废物处理方案 ..................................一、事故报告..............................................二、施工现场固体废物控制措施..............................- 4 -2020年4月19日环境保护应急处理预案一、环境保护应急处理组织成立环境保护应急处理小组,成员包括:组长: 副组长:成员:其中项目经理负责现场指挥,项目总工向文锦、执行经理、分管副经理协助指挥,安全环保部、责任工长、设备物资部负责配合。
建筑工程环境保护应急预案

建筑工程环境保护应急预案XXX环境保护应急预案总则1.1 编制目的本预案的目的是规范和强化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建立健全应急处置体系,提高XXX一标段项目经理部应对涉及公共安全的突发环境事件的能力,维护社会稳定,保障公众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保护环境。
1.2 编制依据本预案的编制依据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危险化学品管理条例》、《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管理暂行办法》以及内蒙古自治区相关的法律、法规。
1.3 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XXX一标段项目经理部相关的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
1.4 事件分级按照突发公共事件的严重性和紧急程度,突发环境事件分为特别重大突发环境事件(Ⅰ级)、重大突发环境事件(Ⅱ级)、较大突发环境事件(III级)和一般突发环境事件(Ⅳ级)四级。
预警级别分别用红色、橙色、黄色和蓝色来表示。
1.4.1 特别重大突发环境事件(Ⅰ级)符合以下情形之一的事件为特别重大突发环境事件:1)死亡3人以上或中毒(重伤)10人以上的环境事件;2)因环境事件需疏散、转移群众1000人以上或造成直接经济损失500万元以上的;3)因严重环境污染使区域生态功能严重丧失;4)因环境污染使当地正常的经济、社会活动受到严重影响;5)因危险化学品(含剧毒品)生产和储运中发生泄漏,严重影响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污染事件。
1.4.2 重大突发环境事件(Ⅱ级)符合以下情形之一的事件为重大突发环境事件:1)死亡3人以下或中毒(重伤)3人以上、10人以下的环境事件;2)因环境事件需疏散、转移群众500人以上、1000人以下或造成直接经济损失500万元以下、100万元以上的;3)区域生态功能部分丧失;4)因环境污染使当地经济、社会活动受到较大影响;5)因环境污染造成重要河流、水库及沿海水域大面积污染事件。
1.4.3 较大突发环境事件(III级)符合以下情形之一的事件为较大突发环境事件:1)中毒(重伤)3人以下;2)因环境事件需疏散、转移群众100人以上、500人以下或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00万元以下、50万元以上的。
建筑工程施工环境保护突发情况应急预案

建筑工程施工环境保护突发情况应急预案一、背景和目的本应急预案的目的是确保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对环境的保护,并有效应对可能发生的突发情况。
通过预先做好应急准备工作,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最大程度的减少环境损害,并保障工程的顺利进行。
二、应急组织机构和职责1. 应急指挥部:负责协调应急工作,制定应急预案,统一指挥和调度应急资源。
2. 应急专家组:提供技术支持和建议,对突发情况进行评估和处置方案制定。
3. 施工单位:负责组织实施应急预案,采取措施减少环境损害,并及时报告应急情况。
4. 环保监测人员:负责监测施工过程中的环境参数,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报告。
三、应急预案的具体内容1. 突发情况评估:建立突发情况评估机制,及时了解突发情况的严重程度和可能引发的环境影响,并及时启动应急响应。
2. 应急资源准备:储备必要的应急设备和物资,如防污染设备、急救药品等,以便在突发情况发生时迅速投入使用。
3. 预警和通知:建立预警机制,及时向相关单位发出预警和通知,提醒施工单位和工作人员做好应急准备工作。
4. 应急处置措施:依据突发情况的性质和影响程度,采取相应的应急处置措施,如停工、封堵污染源等,以最大程度减少环境损害。
5. 应急演练和培训: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工作人员的应急处置能力和协作配合能力,确保应急预案的实施效果。
四、应急预案的实施和监督1. 应急预案的实施:施工单位应建立健全应急管理制度,确保应急预案的有效实施。
2. 应急演练和培训的监督:环保监测人员应参与应急演练,并对演练效果进行评估;施工单位应定期组织应急培训,对培训效果进行监督。
3. 应急评估和反馈:每次突发情况发生后,应急指挥部应及时对应急响应效果进行评估,并对预案进行相应修订和完善。
五、附则本应急预案将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修订,确保其始终符合建筑工程施工环境保护的需要。
建筑施工环境保护应急预案

建筑施工环境保护应急预案1. 介绍建筑施工环境保护应急预案是针对建筑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环境问题,制定的事先安排,保证在意外事件发生时及时、有效地采取应对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污染和损害。
2. 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施工单位应建立健全应急组织机构,明确各人员职责,配备应急设备,制定应急预案,建立环境监测系统,定期进行演练;相关责任职位和职能包括但不限于:- 总负责人:全面负责应急预案实施和组织协调,协调各职能部门,保证应急工作的有序进行。
- 应急指挥员:全面指挥应急工作,负责环境监测、应急预警和应急措施的实施。
- 应急救援人员:负责应急抢险、救援和紧急处置工作。
- 环保监测人员:负责应急事件现场环境监测。
3. 应急预案等级及应急措施应急预案按等级划分,制定相应的应急措施:- 一级应急:当环境污染问题能够在短时间内得到控制时,可实施一级应急预案,应急单位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加强现场监测,对污染物进行清理处理。
- 二级应急:当环境污染问题较为严重时,应急单位应立即启动二级应急预案,采取更为严格的控制措施,组织人员进行污染物清理和处置,同时着手制定恢复重建计划。
- 三级应急:当环境污染问题非常严重时,应急单位应启动三级应急预案,迅速组织各方力量进行全面调配,采取紧急措施进行污染物处置和环境修复,同时对受影响区域实行封控,防止事态扩大。
4. 演练和评估应急预案需定期进行演练,提高各应急组织成员的应急能力,发现问题及时改进、完善。
同时,还要对应急预案进行评估,及时了解预案的实施效果和发现的问题,不断完善预案内容。
5. 结论建筑施工环境保护应急预案的制定和落实,对于建筑施工过程中环境保护具有重要作用。
各施工单位要高度重视,制定应急预案并定期组织演练,保障施工过程中环境问题的快速、高效解决。
同时,还要定期对应急预案进行评估和更新,提高应急响应能力,缓解环境污染带来的影响。
建筑工程环境保护应急预案

运营阶段环保应急处置措施
环保设施运行管理
建立完善的环保设施运行管理制度 ,确保污水、废气、噪音等治理设 施的正常运行。
环境风险防范
制定环境风险防范方案,针对可能 发生的突发环境事件制定应急预案 ,确保风险得到及时控制。
环境监测和报告
建立环境监测体系,定期对污水、 废气、噪音等指标进行监测,并及 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
采取定期洒水、道路硬化、封闭施工、车辆 冲洗等措施,降低施工现场的扬尘污染。
合理安排作业时间,选用低噪音设备和工艺 ,设置隔声屏障,降低噪音和震动的影响。
废水处理和排放控制
土壤和地下水保护
建立施工废水处理设施,对施工废水进行分 类处理,严禁超标排放。
合理安排施工进度,减少对土壤和地下水的 破坏,采取防护措施,防止污染扩散。
编制流程和方法
收集数据
通过收集建筑工程相关的环境数据 ,了解工程项目的环境现状和潜在 风险。
风险评估
对工程项目可能产生的环境风险进 行评估,确定潜在的环境事件和影 响程度。
制定预案
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应 急预案,包括应急组织、通讯联络 、现场处置和救援保障等。
评审与修改
对制定的预案进行评审和修改,确 保预案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建立社会应急联动机制 对社会提供必要的应急救援技术支持
THANKS
在当前城市化进程加速和工程建设规模不断扩大的背景下, 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风险也不断增加,因此制定和实施建 筑工程环境保护应急预案具有重要意义。
重要性和意义
建筑工程环境保护应急预案是工程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于减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具有重要作用。
实施应急预案可以提高企业的环保意识和责任心,有利于 企业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同时也能有效降低因环境污染 和生态破坏造成的损失。
建筑工程环境保护应急预案

建筑工程环境保护应急预案建筑工程的实施过程中,难免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
为了保护环境、预防和应对突发环境事件,建筑工程应该制定环境保护应急预案,以保障工程的顺利进行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一、应急组织和领导1.1 设立环境保护应急小组,由工程管理人员、环境监测人员、安全人员等专业人员组成,明确各人员的职责和权限。
1.2 确定应急领导人员,负责协调各部门的工作,处理突发环境事件。
1.3 确定通讯联络方式和应急指挥中心,有效沟通信息,协调各方行动。
二、环境风险评估与监测2.1 在施工前,进行环境风险评估,识别可能引发环境事件的因素。
2.2 配备环境监测仪器设备,对工程施工过程中的环境指标进行监测和记录。
2.3 设置环境监测点,定期对建筑工程周边环境进行监测,确保环境指标在可接受的范围内。
三、环境影响减排措施3.1 制定建筑垃圾分类、存放和处理方案,确保垃圾不会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
3.2 配备有效的尘源控制设备,减少施工过程中的扬尘。
3.3 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减少噪音对周边居民的影响。
3.4 尽量使用环保材料,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和环境的污染。
四、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处置4.1 在出现突发环境事件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通知相关部门和人员。
4.2 迅速组织人员进行现场排查和环境监测,了解事件的具体情况。
4.3 采取紧急措施,阻止事件扩大,并寻求专业部门的指导和支持。
4.4 进行环境污染的清理和修复工作,确保环境能够恢复到事故前的状态。
五、应急演练与总结5.1 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模拟不同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响应,提高人员的应急能力。
5.2 对每次应急事件进行详细的事后总结,总结经验和教训,完善应急预案。
5.3 定期对环境保护应急预案进行评估和更新,确保其符合最新的环境保护法规和要求。
通过建立健全的建筑工程环境保护应急预案,可以及时应对突发环境事件,减少对环境的不良影响,保障建筑工程的顺利实施。
同时,也有助于提高全体工作人员的环境保护意识,促进可持续发展。
建设工程环境保护应急预案

一、编制目的为预防和减少建设工程施工过程中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和破坏,确保施工过程中环境安全,提高环境保护意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工程实际情况,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本工程在施工过程中的环境保护工作,包括但不限于施工现场大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固体废物污染等。
三、组织机构与职责1.成立环境保护领导小组,负责全面协调、指挥和监督本工程的环境保护工作。
2.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具体实施环境保护工作,包括:(1)制定环境保护管理制度和措施;(2)组织开展环境保护宣传教育活动;(3)监督施工现场环境保护措施的落实;(4)组织应急处理工作。
四、环境保护措施1.大气污染防治(1)施工现场应设置围挡,防止扬尘扩散;(2)对施工现场道路进行硬化处理,减少扬尘;(3)施工现场应配备洒水车,定期进行洒水降尘;(4)加强施工现场车辆管理,限制车辆通行,减少尾气排放。
2.水污染防治(1)施工现场应设置沉淀池,对施工废水进行处理;(2)严禁将施工废水直接排放到水体;(3)加强施工现场排水管道的管理,防止污水渗漏。
3.噪声污染防治(1)施工现场应设置隔音设施,降低噪声;(2)合理安排施工时间,避免夜间施工;(3)对施工现场机械设备进行维护,减少噪声排放。
4.固体废物污染防治(1)施工现场应设置垃圾分类收集点,对固体废物进行分类处理;(2)严禁将固体废物随意堆放、倾倒;(3)对施工垃圾进行无害化处理,实现资源化利用。
五、应急处理1.发生环境污染事件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采取应急措施,控制污染扩散。
2.组织专业人员对污染源进行排查,确定污染原因。
3.采取有效措施,消除污染,恢复正常环境。
4.对污染事件进行调查,分析原因,制定整改措施,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六、宣传教育与培训1.加强对施工人员的环境保护宣传教育,提高环保意识。
2.定期对施工人员进行环境保护培训,提高其环境保护技能。
建筑工程环境卫生应急预案

一、总则1.1 编制目的为有效预防和应对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各类环境污染事件,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良好的生态环境,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工程实际情况,特制定本预案。
1.2 编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建筑工程施工与质量管理条例》等。
1.3 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因施工活动导致的空气、水、土壤等环境污染事件的预防和应急处置。
二、组织机构及职责2.1 组织机构成立建筑工程环境卫生应急指挥部,负责本预案的组织实施和协调管理。
2.2 职责(1)应急指挥部负责组织、协调、指挥和监督本预案的执行;(2)项目经理为应急指挥部组长,负责全面领导和指挥应急处置工作;(3)各部门负责人为应急指挥部成员,负责各自领域的环境保护工作;(4)应急指挥部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应急管理工作的协调和应急处置工作的组织实施。
三、预防措施3.1 空气污染预防(1)施工现场设置围挡,防止扬尘扩散;(2)对施工现场进行洒水降尘,减少扬尘污染;(3)对施工机械进行定期维护保养,降低废气排放;(4)对施工现场进行绿化,增加植被覆盖率。
3.2 水污染预防(1)设置沉淀池、隔油池等污水处理设施,对施工废水进行处理;(2)加强施工现场排水系统管理,防止污水外溢;(3)对施工车辆进行冲洗,防止车辆带泥上路。
3.3 固体废物污染预防(1)分类收集、存放建筑垃圾、生活垃圾和危险废物;(2)对建筑垃圾进行资源化利用,减少固体废物排放;(3)对危险废物进行规范化处置,防止污染环境。
四、应急处置4.1 事件报告发生环境污染事件时,立即向应急指挥部报告,并启动应急预案。
4.2 应急响应(1)应急指挥部立即组织相关人员开展应急处置工作;(2)根据污染类型和程度,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治理;(3)对受污染区域进行隔离,防止污染扩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筑工程环境保护应急预案编制:审核:批准:*********限公司2017.10.20目录一、环境保护应急处理组织...............................................二、应急处理器材的配备.................................................三、人员培训...........................................................四、通讯联络...........................................................五、发生环境保护紧急事件注意事项.......................................六、环境应急预案可行性评审............................................. 附件1 大气污染事故的应急方案..........................................一、事故报告...........................................................二、大气污染的处理.....................................................三、施工现场空气污染的防治措施.........................................四、吸入毒气急救....................................................... 附件2 水污染的应急方案................................................一、事故报告...........................................................二、废水处理技术.......................................................三、施工过程水污染的防治措施........................................... 附件3 噪声污染的应急方案..............................................一、事故报告...........................................................二、施工现场噪声的控制措施............................................. 附件4 固体废物处理方案................................................一、事故报告...........................................................二、施工现场固体废物控制措施...........................................环境保护应急处理预案一、环境保护应急处理组织成立环境保护应急处理小组,成员包括: 组长: 副组长:成员:其中项目经理负责现场指挥,项目总工向文锦、执行经理、分管副经理协助指挥,安全环保部、责任工长、设备物资部负责配合。
财务部长负责落实应急处理资金及时到位。
其他人员负责具体环境保护应急处理。
环境保护应急预案小组 (通 讯 录) 序号 职务 姓名 联系方式备注 1 组长 2 副组长 3 副组长 4 副组长 5 副组长6 小组成员789 10 11二、应急处理器材的配备根据施工现场特点(常见环境影响因素有大气污染、水污染、噪声、固废物等),项目部配备相应的基本应急器材,以确保施工现场应急处理工作的有效及时进行。
1 防尘口罩 50个,2 分贝仪 1个,3 吸气罩 1个,4 手电筒若干,5 电工组合工具 1套,6 铁锹 10把,7 铁丝300 公斤,8 担架 1副可用木板代替。
注:工区每月定期对应急处理器材进行检查,对应急处理器材及时更新补充,以确保使用。
应急处理器材的检查由设备物资部主任骆忠良负责。
三、人员培训项目部通过组织相关人员学习现场基本救护知识,掌握常用应急救护方法。
必要时可请有关医疗机构、环保机构等其他机构专业人员给予现场指导。
四、通讯联络周边可利用的联系电话周边资联系电话联系用途备注1 火警119 火灾报警2 匪警110 治安事件3 气象121 气象信息4 查号台114 电话号码5 急救中心120 人员伤亡五、发生环境保护紧急事件注意事项1、遇到环境保护紧急意外伤害发生时,不惊慌失措,保持镇静,并设法维持好现场的秩序,人员有组织有次序的疏散。
2、在发生气体中毒事件时立即将中毒人转移至通风良好之处。
3、暂不给伤病员喝任何饮料和进食。
4、如发生意外,而现场无人时,向周围大声呼救,请求来人帮助或设法联系有关部门,不单独留下伤病员无人照管。
5、遇到严重事故、灾害或中毒时,除急救呼叫外,由救援组组长向上级单位、有关政府、卫生、防疫、公安等部门报告,报告时说明现场在什么地方、病伤员有多少、伤情如何、都做过什么处理等。
6、根据伤情对病员边分类边抢救,处理的原则是先重后轻、先急后缓、先近后远。
7、对呼吸困难、窒息和心跳停止的伤病员,从速置头于后仰位、托起下颌、使呼吸道畅通,同时施行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按压等复苏操作,原地抢救。
8、对病情稳定,估计转运途中不会加重伤情的伤病员,迅速组织人力,利用各种交通工具分别转运到附近的医疗单位急救。
9、现场抢救一切行动必须服从有关领导的统一指挥,不可各自为政。
10、遇到对环境有污染的紧急事件,立即将其制止或将其处理为正常状态。
六、环境应急预案可行性评审发生环境应急事故后应及时对应急预案实施的有效性进行评审,并及时修改完善。
附件:附件1 大气污染的应急方案附件2 水污染的应急方案附件3 噪声污染的应急方案附件4 固废物污染的应急附件1 大气污染事故的应急方案一、事故报告环境气体污染时,人往往会出现以下症状:刺激眼睛,引起流泪,咽喉不适、疼痛,浓度高时,可引起人的恶心、呕吐、咳嗽、胸闷、气喘等急症。
环境气体污染事故发生后,首先要做的第一条就是打开门窗,保持空气的流通,伤者或知情人立即向救援小组组长报告,报告采用电话联系的方式进行。
救援小组孟永强、谢乐攀组织人员保护现场处理,如有中毒者同时联系医院抢救。
对于重病人员由胡世文直接叫救护车进行救护。
发生重大事故,由救援组组长在24 小时内向相关部门报告。
二、大气污染的处理1、除尘技术在气体中除去或收集固态或液态粒子的设备称为除尘装置。
主要种类有机械除尘装置、洗涤式除尘装置、过滤除尘装置和电除尘装置等。
工地的烧煤茶炉、锅炉、炉灶等选用装有除尘装置的设备,工地其他粉尘可用遮盖、洒水等措施防治。
2、气态污染物治理技术大气中气态污染物的治理技术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吸收法:选用合适的吸收剂,可吸收空气中的SO2、HS2、HF2、NOx 等。
吸附法:让气体混合物与多孔性固体接触,把混合物中的某个组分吸留在固体表面。
催化法:利用催化剂把气体中的有害物质转化为无害物质。
燃烧法:是通过热氧化作用,将废气中的可燃有害部分,化为无害物质的方法。
冷凝法:是使处于气态的污染冷凝,从气体分离出来的方法。
该法特别适合处理有较高浓度的有机废气。
如对沥表气体的冷凝,回收油品。
生物法:利用微生物的代谢活动过程把废气中的气态污染物转化为少害甚至无害的物质。
该法应用广泛,成本低廉,但只适用于低浓度污染物。
三、施工现场空气污染的防治措施1、施工现场垃圾渣土要及时清理出现场。
高大结构物清理施工垃圾时,使用封闭式的容器或者采取其他措施处理高空废弃物,严禁凌空随意抛撒。
2、施工现场道路指定专人定期洒水清扫,形成制度,防止道路扬尘。
对于细颗粒散体材料(如水泥、粉煤灰、白灰等)的运输、储存注意遮盖、密封,防止和减少飞扬。
车辆开出工地做到不带泥砂,基本做到不洒土、不扬尘,减少对周围环境污染。
3、除安装符合规定的装置外,禁止在施工现场焚烧油毡、橡胶、塑料、皮革、树叶、枯草、各种包装物等废弃物品,以及其它会产生有毒、有害烟尘和恶臭气体的物质。
机动车安装减少尾气排放的装置,确保符合国家标准。
4、工地茶炉尽量采用电热水器。
若只能使用烧煤茶炉和锅炉时,则选用消烟除尘型茶炉和锅炉,大灶应选用消烟节能炉灶。
使烟尘降至允许排放范围为止。
5、在容许设置搅拌站的工地,将搅拌站封闭严密,并在进料仓上方安装除装置,采用可靠措施控制工地粉尘污染。
6、拆除旧建筑物时,适当洒水,防止扬尘。
四、吸入毒气急救一氧化碳、二氧化氮、二氧化硫、硫化氢等超过允许浓度时,均能使人吸入后中毒。
如发现有人中毒昏迷后,救护者千万不要冒然进入现场施救,否则会导致多人中毒的严重后果。
遇有此种情况,救护者一定要保护清醒的头脑,首先对中毒区进行通风,待有害气体降到允许浓度时,方可进入现场抢救。
救护者施救时切记,一定要戴上防毒面具。
将中毒者抬至空气新鲜的地点后,立即通知救护车送医院救治。
医院救治路径图附件2 水污染的应急方案一、事故报告水被污染的现象:水体产生生难闻的气味、恶臭,水体混浊,不清澈,不透明。
人处于此种水体散发的气味之中往往会出现以下症状:刺激眼睛,引起流泪,刺鼻,咽喉不适、疼痛,浓度高时,可引起人的恶心、呕吐、咳嗽、胸闷、气喘、头晕等急症。
环境水体污染事故被发现后,首先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截断水体污染源,保持水体污染不再加重。
知情人立即向应急处理小组组长报告,报告可采用电话联系的方式进行。
应急处理小组范廉明、张玉民组织人员保护现场并作应急处理,使水体污染不再扩散。
然后按应急预案,研究有关水污染的有关处理措施,不同污染不同对待。
发生重大污染事故,由应急处理组组长在24 小时内向相关部门报告。
二、废水处理技术废水处理的目的是把废水中所含的有害物质清理分离出来。
废水处理可分为化学法、物理方法,物理化学方法和生物法四种。
1、物理法:利用筛滤、沉淀、气浮等方法。
2、化学法:利用化学反应来分离、分解污染物,或使其转化为无害物质的处理方法。
4、物理化学方法:主要有吸附法,反渗透法,电渗析法。
5、生物法:生物处理法是利用微生物新陈代谢功能,将废水中成溶解和胶体状态的有机污染物降解,并转化为无害物质,使水得到净化。
三、施工过程水污染的防治措施1、禁止将有毒有害废弃物作土方回填。
2、施工现场搅拌站废水,必须经沉淀池沉淀合格后再排放,最好将沉淀水用于工地洒水降尘或采取措施回收利用。
3、现场存放油料,必须对库房地面进行防渗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