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獾的礼物》教案
《獾的礼物》绘本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獾的礼物》绘本教案适用年级:大班教材来源:《獾的礼物》绘本教学目标:1. 了解獾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
2. 感知生命的意义,学会关爱和分享。
3. 培养幼儿想象力、表达力和创造力。
教学重点:1. 认识獾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
2. 感受绘本中的情感,培养关爱和分享意识。
教学难点:1. 引导幼儿表达自己对生命的理解。
2. 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二、教学准备教具准备:1. 《獾的礼物》绘本2. 图片卡片(獾、兔子、小鸟等)3. 画纸、画笔、彩泥等创作材料4. 音乐播放设备环境准备:1. 安静、舒适的阅读环境2. 创作区(画纸、画笔、彩泥等)三、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出示《獾的礼物》绘本,吸引幼儿注意力。
2. 引导幼儿观察绘本封面,提问:“你们知道这是谁的故事吗?”3. 教师简要介绍獾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激发幼儿兴趣。
(二)基本内容:1. 教师讲述绘本故事,引导幼儿关注獾与朋友们的互动。
2. 教师结合图片卡片,详细介绍獾与其他动物的区别。
3. 引导幼儿讨论:“獾为什么要把礼物送给朋友们?”、“你认为礼物是什么?”(三)创作环节:1. 教师分发创作材料,引导幼儿发挥想象力,创作属于自己的礼物。
2. 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幼儿表达自己的想法。
3. 作品展示:邀请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创作过程中的感受。
四、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创作环节的表现,评价其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2. 搜集幼儿在课堂上的提问和回答,评价其对生命意义的理解。
3. 综合评价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表现。
五、教学延伸1. 家庭作业:请家长协助,记录幼儿在家庭中的关爱和分享行为。
2. 环境创设:将幼儿的作品装饰在教室环境中,营造温馨的氛围。
3. 课后活动:组织亲子活动,让家长参与幼儿的成长过程。
六、教学活动设计活动一:绘本共读1. 教师带领幼儿共读《獾的礼物》绘本,引导幼儿关注獾的行为和心情。
2. 鼓励幼儿分享自己对绘本的理解和感受。
幼儿园《獾的礼物》教案(通用5篇)

幼儿园《獾的礼物》教案(通用5篇)幼儿园《獾的礼物》教案篇1设计意图:孩子在成长中总会遇到亲人的故去、心爱宠物的死亡也会带来强烈的内心震动。
不能认识死亡,就无法认识生命与感恩。
禁忌往往被赋予神秘的光环,只会加重孩子的好奇心与害怕感。
本活动以情感为主线,旨在通过绘本“獾的礼物”的讲述与角色扮演创造故事氛围,让幼儿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好象自己就是青蛙、鼹鼠、兔子,是獾的朋友,并在过程中理解獾死后带给人们许多精神礼物,值得大家去怀念它。
活动目标:1. 关注情感体验,适度引发幼儿对死亡的情绪体验。
2. 学习用感恩、祝福的心来面对亲友、宠物的死亡。
活动准备:绘本《獾的礼物》、相关课件活动过程:一、引起动机:故事「獾的礼物」有一只年纪很老的獾,是许多动物们的好朋友。
他知道自己就快要死了,可是他并不害怕,还常常告诉朋友们在他死的时候不要为牠难过!有一天獾没有出来跟大家说早安,大家都知道:獾死了!大家都非常伤心、非常难过。
土拨鼠觉得好孤单,他把毯子都哭湿了。
大家都不知道没有了獾要怎麽过下去?大家常聚在一起,说的都是和獾有关的事情。
土拨鼠最会剪纸,他告诉大家獾是如何教牠学会剪纸的;青蛙也告诉大家,獾是如何教他学会溜冰的。
就这样,森林里的动物们都会想起獾以前教牠们学东西的事情。
而且他们还常常利用自己学会的事情互相帮助,这是獾留给他们的礼物,他们不再伤心哭泣了,反而一讲到獾都会很快乐,想要谢谢獾,留给大家这麽好的礼物!二、讨论与分享:1.獾死了,森林里的小动物本来很难过、很伤心,后来为什么会变快乐了呢?(因为想到獾以前教他们学会好多东西,很感谢獾!)2.如果你是獾,你死了以后,你会希望所有认识你的人都一直在哭、很伤心、很难过?还是希望他们过得很快乐呢?3.你曾经有过面对亲人死亡的经验吗?那时候你有什麽感觉?你会用那一种方法想念他呢?◎是用悲伤的方法一直流眼泪?◎还是去想他曾经教过你、帮助过你的事情,并感谢他呢?三、角色扮演:1.请小朋友一起来扮演故事「獾的礼物」。
《獾的礼物》教案2

《獾的礼物》最新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阅读《獾的礼物》,了解獾及其生活的环境。
2.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爱动物的情感。
3. 学会生字词,并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
4. 学会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1. 学会生字词,理解词义。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教学难点1. 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2. 体会课文中獾与其他小动物的情感关系。
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引导学生进入獾的生活环境。
2. 互动教学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 朗读教学法:引导学生反复朗读,体会课文情感。
五、教学准备1. 课件:獾的图片、视频等。
2. 生字词卡片。
3. 课文朗读音频。
4. 作业本。
一、第一章:獾的故事1. 引入:展示獾的图片,让学生初步认识獾。
2. 读课文:学生自读课文,理解獾的生活习性。
3. 学习生字词:引导学生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
4. 讨论:獾与其他小动物的关系。
二、第二章:獾的家园1. 引入:展示獾的家园图片,让学生了解獾的生活环境。
2. 读课文:学生自读课文,理解獾在家园中的生活。
3. 学习生字词:引导学生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
4. 讨论:獾如何保护家园。
三、第三章:獾的朋友1. 引入:展示獾的朋友图片,让学生了解獾的社交关系。
2. 读课文:学生自读课文,理解獾与朋友们的互动。
3. 学习生字词:引导学生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
4. 讨论:獾如何与朋友们相处。
四、第四章:獾的礼物1. 引入:展示獾给出礼物的图片,让学生了解獾的行为特点。
2. 读课文:学生自读课文,理解獾给出礼物的意义。
3. 学习生字词:引导学生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
4. 讨论:獾的礼物带给其他小动物的影响。
五、第五章:獾的离去1. 引入:展示獾离去的图片,让学生感受獾的重要性。
2. 读课文:学生自读课文,理解獾离去的原因。
大班语言优秀教案《獾的礼物》

大班语言优秀教案《獾的礼物》大班语言优秀教案《獾的礼物》「篇一」活动目标:1、能根据画面中人物的表情,猜测内心活动并用语言表达。
2、让孩子学会运用句式:用.做一个怎么样?啊哈,那就是我的美餐了。
3、让幼儿学会珍惜懂得感恩。
活动准备:绘本书人手一本及PPT。
活动过程:1、出示封面p1。
师:“今天我给大家请来了一只小动物(出示封面)你们知道它是谁吗?小朋友知道关于獾的什么事情?獾的美餐都有什么呢?幼儿观察。
2、观察p2,可是獾今天有点不开心,会是什么原因呢?他会怎么做?3、带领幼儿浏览观察p5---p16。
4、师:“獾都遇到了谁?发生了什么事情呢?”幼儿讲述,并体验三个小动物的表情和动作。
请幼儿学说并表演并让幼儿运用句式:用.做一个怎么样?啊哈,那就是我的美餐了。
5、观察p18---p19。
“獾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表情呢?这个时候他会说什么?”p20-28獾又遇到了谁?发生了什么事情呢?獾回到自己的'家后发现了什么?6、提出问题“鼹鼠,老鼠,兔子都去哪里了?獾的食物去哪里了?是谁吃了獾的食物?獾只找到了一张纸,你们觉得上面会写些什么呢?”(给幼儿发书,幼儿从书中找答案)7、幼儿看过书后,说一说提出的问题,由老师来读一读信的内容。
总结:獾不喜欢的食物,在三个动物的眼里是它们的美餐。
所以我们要珍惜现在拥有的东西。
8、师幼共读。
大班语言优秀教案《獾的礼物》「篇二」活动目标:了解画面特殊的设计及绘本中明暗两条线索,理解故事的情节发展。
能根据画面中人物的表情,猜测内心活动并用适当的语言表述。
重点:根据人物表情猜测内心活动。
难点:根据绘本中明暗两条线索,理解故事内容。
活动准备:1、《獾的美餐》PPT、音频。
2、图书《獾的美餐》每人一本。
活动过程:1、引出课题,阅读封面。
(1)、封面上有谁?它是什么表情?这表情表示什么意思?(2)、巻角后面的小动物又是什么表情?它们和獾之间有什么关系呢?(此环节通过阅读封面猜测动物之间的关系,从而激发幼儿对这本书的阅读兴趣,为下面阅读图书做铺垫。
大班语言优秀教案《獾的礼物》

大班语言优秀教案《獾的礼物》一、教学目标:1. 能够听懂,并理解故事《獾的礼物》。
2. 能够用正确的语音、语调、语音语速等基本语言要素朗读故事。
3. 感受和表达獾与其他动物之间的关系,引导幼儿学会尊重并关爱其他生命。
4. 借此故事,激发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锻炼他们的想象和创造力。
二、教学重难点:1、故事内容和语言的理解和表达。
2、促进幼儿对动物及生命的关怀和尊重。
三、教学准备:1、教具:《獾的礼物》绘本、图片、实物模型。
2、教材:《獾的礼物》。
四、教学过程1、渐进引入活动:(时间10分钟)(1)教师先手拿一只模型獾,询问幼儿是否知道这是什么动物,介绍獾的习性和特点。
(2)教师出示幻灯片图片,介绍图片中的动物。
让幼儿用自己的语言介绍、表述这些动物。
(3)教师将故事《獾的礼物》的封面拿出来,让幼儿依照图像和题目猜测这个故事的内容.2、阅读故事(时间15分钟)(1)教师开始讲述或是通过陈述问题的方式,鼓励幼儿思考故事的内容,帮助幼儿了解故事的内容。
(2)教师请一位幼儿再次朗读文章,让其他学生跟随着朗读,全班朗读,增加学生的语音表达的自然度。
3、讨论故事情节(时间10分钟)(1)引导幼儿让他们谈论每个角色在故事中的行为和所取得的经验,激发幼儿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2)面对故事情节中遇到的问题,引导幼儿讲述他们的思考和想法。
(3)通过学生的想法和总结,让幼儿认识原創故事中的思路、信息点,并再次强调故事中的道理。
4、模拟故事重现(时间25分钟)(1)工作人员把准备好的模型獾分发给学生,让学生以獾为地图,分配角色演出故事。
(2)鼓励学生想象场景和对话,发挥自己的创意和表演能力。
(3)老师可以选出一些出色表演的学生进行鼓励表扬,并指出需要改进的地方。
5、活动总结(时间5分钟)(1)总结学生演出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不足,并鼓励学生要用更好的形式表现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性。
(2)重新强调并总结故事中涉及到的道理和价值,并进一步讨论如何关爱和尊重动物以及如何与不同生命体共同生活。
绘本故事《獾的礼物》教案——爱的传递

绘本故事《獾的礼物》教案——爱的传递故事概述:《獾的礼物》是一篇关于友谊和爱的绘本故事。
故事中,獾是一个非常懒惰的动物,他不愿意为自己的朋友做任何事情。
然而,通过一次意外事件,獾意识到了朋友的重要性,并且学会了通过行动来表达爱和关心。
教学目标:1. 感受友谊与爱的重要性。
2. 理解关心他人和付出的意义。
3. 培养学生积极向上、乐于助人的品质。
教学步骤:引入故事:1. 引导学生回忆一下什么是友谊和爱,邀请他们分享一些他们与朋友之间的亲密瞬间。
阅读与讨论:1. 准备好故事《獾的礼物》,向学生展示绘本封面,并询问学生他们对獾这个动物的了解。
2. 阅读故事,《獾的礼物》,可以在适当的地方进行适当停顿,让学生表达他们的想法和情感。
讨论问题:1. 故事中,獾为什么不愿意为朋友们做任何事情?(懒惰、自私、不关心他人)2. 有什么事情能改变獾的态度?(意外事件)3. 獾经历意外事件后,他怎样看待朋友和爱?(意识到朋友的重要性,懂得通过行动表达爱和关心)角色扮演与绘画: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角色,展示一个角色表演故事的一部分。
2. 鼓励学生绘画喜欢的角色并配上一句话,表达出他们对友谊和爱的理解。
总结与反思:1. 通过展示学生的绘画作品,分享他们对友谊和爱的理解。
2. 回顾故事中的事件,让学生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 獾遇到的意外事件是如何改变他的态度的?- 友谊和爱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如何传递友谊和爱?3. 鼓励学生分享他们今后愿意做些什么来传递友谊和爱。
延伸活动:1. 给学生写一张纸条,让他们在上面写下对一个朋友的感谢和祝福,然后互相交换。
2. 邀请学生选择一个他们认为值得称赞的朋友,写一篇小短文来表达他们的感谢和赞美之情。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角色扮演和绘画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
2. 通过学生分享的方式来评估他们对友谊和爱的理解。
3. 评估学生在写纸条和小短文中表达感谢和赞美的能力。
幼儿园中班教案《獾的礼物》-幼儿园语言教案

幼儿园中班教案《獾的礼物》-幼儿园语言教案一、教学目标:1. 能听懂故事中的语言表达,并能够举手回答问题。
2. 能够口语流利地朗读故事,模仿语音语调、语音语调和语言语速。
3. 通过故事吸取知识,提高思维观察能力。
4. 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的阅读理解能力,使幼儿通过故事理解言语表达;培养幼儿口语表达能力,使幼儿正确地朗读故事。
2. 教学难点:使幼儿能够通过故事理解观察事物的方法和重要性。
三、教学步骤:1. 第一步:引入故事(1) 教师带一只猪,让幼儿们看到猪身上的毛,问幼儿们还有什么动物身上有这种毛,为什么会有这种毛。
(2) 引入故事《獾的礼物》:今天老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獾的礼物》。
2. 第二步:学习词汇和孩子们一起学习词汇:獾、小鸟、毛茸茸、惊讶等。
3. 第三步:口唱绕口令用唱歌的方式唱一下绕口令,进行唇舌训练,为后面的朗读做准备:獾嘴巴大,吃东西快,将树干给咬开。
小鸟飞来,啄獾的头儿上面绕,獾吓得想要逃。
4. 第四步:朗读故事(1) 教师朗读故事,让幼儿们边听边想象。
(2) 请幼儿分角色朗读故事。
5. 第五步:学习句子(1) 教师请幼儿一句一句模仿,然后再自己朗读:獾在林子里看到了一个最漂亮的小鸟,小鸟毛茸茸的,獾非常喜欢小鸟。
(2) 找出句子当中的关键词汇并逐一解释。
6. 第六步:理解故事(1) 问提问:獾为什么喜欢小鸟?小鸟最后送给獾的是什么礼物?(2) 让孩子自己想象并描述獾和小鸟见面的场景。
7. 全课讨论,分享感想四、教学后记:通过《獾的礼物》这个故事,让幼儿们了解到观察事物的方法和重要性,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同时提高了幼儿的语言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因此,教师在以后的教学中应在注重幼儿的语言训练的同时,既注重阅读的习惯的形成,又注重幼儿思维习惯的养成。
獾的礼物教案

獾的礼物教案獾的礼物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獾的特点和习性,培养学生对于自然界的兴趣与关爱意识。
2.通过阅读并讨论《獾的礼物》这个故事,培养学生的综合阅读能力。
3.通过制作小礼物和展示交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合作精神。
二、教学重点1.《獾的礼物》这个故事的理解和讨论。
2.小礼物的制作和展示。
三、教学准备1.课本:《獾的礼物》2.小礼物制作材料:彩纸、胶水、剪刀等3.PPT或黑板四、教学过程Step 1 引入新课1.导入:通过图片或问答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带入本课内容,如:“你们知道什么是獾吗?獾是一种什么样的动物?”2.导入:导入教学内容《獾的礼物》,并让学生对獾做一些简单描述。
Step 2 阅读故事1.在课堂上让学生读一遍《獾的礼物》,并理解整个故事的主要内容。
2.让学生分小组交流,讨论故事的情节和主题,然后每个小组做一个简短的汇报。
Step 3 深入探究1.针对不同问题展开讨论,例如:为什么其他动物都不喜欢獾?獾为什么会送出这么多精美的礼物?2.引导学生思考和回答这些问题,并帮助他们发现故事的深层含义。
Step 4 礼物制作1.让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从故事中选择一种礼物的制作方法。
例如,纸花、手链、贺卡等,然后每个小组根据选择的礼物制作一个样品。
2.学生在制作过程中将彼此分工合作,让他们体会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3.学生完成制作后,将礼物准备好,为下一步的展示做好准备。
Step 5 展示交流1.让每个小组展示他们的礼物,并向其他小组介绍,交流每个小组的制作心得和所选礼物的含义。
2.学生可以针对其他小组的礼物提出问题和给予评价,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3.教师适时进行点评和总结,肯定学生的付出和创意。
五、教学延伸1.可以组织学生写一篇关于獾的作文,让他们进一步了解和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2.可以通过观察和实地考察,让学生更加深入了解獾的特点和生活习性。
六、板书设计獾的礼物七、教学反思通过阅读《獾的礼物》这个故事,启发学生对于自然界的关爱意识和发散思维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合作精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这个故事,并为这个故事而感动,通过獾的语言和行为,感悟生命的永恒,学会平淡地面对发生的一切。
热爱生命,明白生活的全部意义。
2、学会选择图书,喜欢看书。
一、导入
1、同学们你们喜欢看童话书吗?
2、真的?那沈老师来考考你们,看看你们能不能猜出我讲的故事是哪本书里的?听明白了就举手。
(1)有一个小男孩,他长了一个非常奇怪的鼻子。
怎么奇怪呢?他只要一撒谎,那个鼻子就会长长一寸。
有一天,他撒了很多很多的谎,结果,来了一群小鸟飞到他的鼻子上。
有没有听出来,这是哪本书里的情节?(《木偶奇遇记》)我问问你们,那群小鸟为什么飞到他的鼻子上来了?鼻子越长越长了,小鸟以为是什么呀?对了,以为是树枝,所以就飞过来了。
《木偶奇遇记》,是吧?(小男孩,皮诺乔作者:意大利科洛迪小男孩父亲:杰佩尼)(2)第二个故事,圣诞节之夜,有一个小女孩冒着风雪,沿街叫卖火柴,但没有一个人来买。
天越来越黑,风雪越来越大,饥寒交迫的小女孩实在支持不住了,于是她划亮了手中的火柴,在火光中,她看到了美丽的圣诞树,看见了她的奶奶。
火柴熄灭了,四周一片漆黑,小姑娘幸福地闭上了眼睛。
(见学生都举手)都知道啊!你说?作者?《卖火柴的小女孩》。
应该是安徒生。
记住——安徒生。
记住这些为我们创造快乐的人,创造了幸福的人。
一定要记住——安徒生。
(3)有一个小男孩非常顽皮,非常淘气,当然淘气的男孩总是聪明。
这个
小男孩啊,发生了很多很多有趣的故事,怎么有趣法呢?有一天,学校组织同学们去动物园游玩。
在游玩时,他一小心落入了老虎笼子里,同学、老师、动物园里的工作人员都十分紧张,而他却和老虎成了朋友,大家虚惊一场。
这个小男孩是谁?(《皮皮鲁历险记》)作者呢?郑渊洁是我们中国的童话大王。
3、今天,沈老师也要向大家一起读一本童话书,这本童话书的书名就是《獾的礼物》,看老师板书。
齐度读书名两遍,看了这个书名,你有哪些问题想知道呢?(生设疑)这本童话书的作者是苏珊.华莱,她现在是英国最著名的图画书画家之一,我们一起来记住她,这个为我们带来快乐和温情的人。
作者是——
二、指导读书。
(一)读封面。
1、大家看,这就是《獾的礼物》的封面,在封面上你看到了什么?
2、指导:看书要从封页看起,尤其是图画书,他会告诉我们很多东西。
你看,封面上有作者,有译者,还有一幅美丽的图画,告诉我们,秋天到了,小动物们排着长长的队伍走到獾的前面。
(二)《獾的故事》到底讲的是什么故事呢?他们在干什么呢?想知道吗?
三、师讲故事
1、耳朵准备好了吗?用耳朵读也是一种读书的方式,小朋友们边看画面边听。
四、讨论交流。
(一)交流图画。
故事讲完了,我想獾已走进了大家的心里。
那大家刚才在看画面时,留给你印象最深的是哪一幅画面呢,能跟大家说说吗?
(二)交流文字
1、这是一只怎样的獾?
刚才通过听故事啊,小朋友有对獾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是,我们读故事不仅要了解主要的内容,更要透过文字,看到隐藏在文字后面的东西。
现在老师把这个故事发给你们,你们自己读一读,划一划相关的句子,好吗?开始准备!
品读一:狐狸报告了一个悲伤的消息,獾死了,他把獾的信读给大家听。
信写得很简单:“我去下面的长隧道了,再见。
獾”
(这句话还可以怎么说?他为什么不捉我就要死了?是为了减少朋友们对死亡的恐惧和悲伤。
不仅如此,而且在这之前还有意告诉他们:)品读二:獾并不怕死。
死,仅仅意味着他离开了他的身体,獾不在乎。
因为随着岁月的流逝(shì),他的身体早就不听使唤(huàn)了。
他只是担心他离去之后朋友们的感受。
为了让他们有心理准备,獾告诉过他们,不久的某一天,他会去下面的长隧(suì)道,当这一天来到时,希望他们不要太悲(bēi)伤。
(在自己离开之前,獾只记得别人,跟本没有把自己的生死放在心上,这是一只怎样的獾呢?)
品读三:獾总是在别人需要他的时候出现。
现在他不在了,动物们都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獾说过希望他们别难过,但这真的很难。
品读四:9、10小节
(獾走了,虽然獾之前就告诉过他的朋友他即将离开,但他的朋友还是很悲伤,特别是鼹鼠。
书中什么地方提到了?)(9)(10)小节。
谁来读一读?
2、獾的礼物是什么?
品读一、22小节
(但等到积雪融化的时候,动物们的悲伤也慢慢融化了。
每当提到獾的名字,
说起獾的又一个故事,大家都露出了微笑。
为什么呢?)
品读二:所有的动物对獾都有一段特殊(shū)的回忆——他教过他们的一些事情,他们现在做得好极了。
獾给每个朋友都留下了离别的礼物,他们可以永远珍藏下去。
有了这些礼物,他们就能够互相帮助。
(什么是离别礼物?獾留下了哪些离别礼物?虽然獾离开了,但是他还是留下了很多很多的东西,包括大家对他的感谢和回忆,你会说一说吗?)
三、小结:
1、你喜欢故事中的獾吗?你们觉得獾一辈子都在做什么事?(板书:帮助别人)
2、獾离开了,你觉得他的朋友会记住他吗?
3、现在明白獾的礼物是什么了吗?
五、拓展延伸
1、充满智慧的獾走了,但动物们永远不会忘记他,因为他教会了动物们许多事,更使他们明白了朋友之间要互相帮助。
2、今天,老师想向大家推荐一本书,这本书也是有关礼物的,书名叫《妈妈最后的礼物》,作者是文瑄梨。
这是一本儿童小说,书中讲述了主人公美珍一家发生的感人至深的故事:这个原本过着温馨幸福生活的普通家庭,因美珍的妈妈突患重病而发生的巨大变故,但全家人却能勇敢面对,在相互理解和支持中,一步步地走了过来。
那妈妈的礼物是什么呢?
品读本书,你们可以和美珍和美珍一起成长,从不满、悲哀、痛苦中顽强地站起来,成为一个知道感恩、勤劳和充满爱心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