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种根际微生物的时空分布的初步探究
植物根际微生物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研究

植物根际微生物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研究植物根际微生物是生活在植物根部周围的微小生物群体,包括细菌、真菌、放线菌等。
它们与植物根部形成共生关系,并对植物的生长发育起到重要的影响。
本文旨在探讨植物根际微生物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以及相关研究。
一、植物根际微生物的种类及功能植物根际微生物种类繁多,其功能也多样化。
首先,它们能够促进植物根系的吸收和利用营养物质,提高植物的养分吸收效率。
例如,一些根际微生物能够分解土壤中的有机质和矿物质,释放出植物所需的氮、磷、钾等元素。
其次,植物根际微生物还可以合成植物生长所需的激素,如生长素和脱落酸,促进植物株高生长和根系发达。
此外,它们还能够防御植物病原菌的侵袭,增强植物的抵抗力。
二、植物根际微生物的相互作用机制植物根际微生物与植物之间通过多种机制进行相互作用。
首先,植物根系分泌的有机物可以为根际微生物提供营养和生长的环境,形成共生关系。
同时,根际微生物也通过分泌多种有益物质来促进植物的生长。
其次,植物根际微生物能够通过调节植物内源激素的合成和代谢来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
例如,一些植物根际细菌能够合成生长素,促进植物的生长。
最后,根际微生物还可以通过竞争与植物病原菌竞争营养和生存空间,减少植物病害的发生。
三、植物根际微生物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研究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植物根际微生物对植物的生长发育具有重要影响。
研究发现,与植物根际微生物共生的植物生长更加茂盛,根系更为发达。
例如,在番茄和黄瓜生长过程中,与拮抗病原菌的有益细菌共生的植株比未共生的植株生长速度更快,叶片更为绿润。
此外,根际微生物还可以提高植物的养分利用率。
通过研究发现,植物根际真菌可以分解土壤中的磷酸根磷酸酶,释放出无机磷供植物吸收利用,从而促进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四、发展植物根际微生物研究的意义深入研究植物根际微生物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可以为植物生长调控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通过了解根际微生物与植物的相互作用机制,可以研发生物肥料和生物农药,提高农业生产的可持续性和生态性。
4植物根系和根际的研究方法

第4章植物根系和根际的研究方法第一节植物根系的研究方法植物根系具有吸收和输送养分和水分、合成植物激素和其他有机物质、储存营养物质以及支撑植物使之固定于土壤中等多方面的作用。
它是植物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主要器官,因此它与植物营养有着密切的关系。
但植物根系的研究比地上部分的研究要困难的多。
一、根系研究方法(一)钉板法:常用。
1、钉板的制作:小板:50cm×50cm,钉长5cm,钉距5cm。
大板:60cm×100cm,钉长5cm,钉距5cm。
2、取样3、清洗4、根系摄影与测定(二)容器法:容器种植主要研究根系生理或生态学特性。
条件容易控制。
1、容器大小与根系体积适应2、种植盒的制作:(三)玻璃壁或玻璃管法:用探头观察根系生长情况。
(四)多孔膜法:尼龙纤维多孔膜(孔径0.3m)二、根系测定方法(一)根系形态特征及其测定方法根系形态特征包括根系体积、几何形状、长度、分布深度、根密度、分枝状况、根重、根表面积、根毛数量和根尖数等。
根系形态与养分、水分的吸收能力有密切关系。
在植物营养研究中,常用的根形态参数主要有根重、根长、根表面积、根密度、根毛和根尖数等。
1、根重根重对于表征根的总量是一个很好的参数,植物吸收养分的数量和速率通常用单位根重作参量。
根重分为根干重和根鲜重两种。
根干重对于养分和水分吸收不是个理想的参数,因为老而粗的根所占的重量很大,而吸收养分和水分的能力很小。
但当了解植物地下部的生产力时,干重常作为估计的标准。
在估算根/冠比(R/S)时,也要用根干重。
测定根干重的方法,一般采用烘干重量法。
在105o C条件下烘干10-20h或在60-70o C下烘干20h,称重。
根鲜重是个理想参数,在植物营养研究方面很有应用价值。
养分吸收大多用根鲜重作参量。
根鲜重容易测定,但准确程度与根外粘附水分有关,故受操作影响较大。
2、根长根长被定义为单位土壤表面积上根系的总长度(L A ),计算公式为:L A = 当根长测定后,如已知根的平均直径,则可以推算根系表面积和根体积,也可用于计算养分吸收速率。
植物根际微生物组的研究进展

植物根际微生物组的研究进展邵秋雨,董醇波,韩燕峰*,梁宗琦(贵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态系真菌资源研究所,贵州贵阳 550025)摘要: 根际微生物组 (rhizosphere microbiome),是植物从其种子库土壤微生物组中有选择性地招募在根际聚集的动态微生物集群。
随着近年来高通量测序技术、宏基因组学等的飞速发展,根际微生物组与植物宿主及土壤微生物组间的紧密联系引起了全球关注和研究热潮。
根际微生物组被视作植物第二基因组,其与植物间的互作极为复杂,有正相也有负相。
植物通过从土壤微生物组中招募到根际的某些组分获得积极反馈。
正确管理植物根际微生物组不仅能促进宿主营养吸收、抵抗病虫害及适应环境胁迫,还可能促进健康土壤的形成,增强土壤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
对根际微生物组的定义、驱动因素、研究方法及其与农业生产的关系4个方面进行综述,并重点关注了根际微生物组与植物宿主间的互作过程,以期为更好的开发利用这类生物资源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 根际微生物组;根系分泌物;农业生产;模式微生物群落Research progress in the rhizosphere microbiome of plantsSHAO Qiu-yu, DONG Chun-bo, HAN Yan-feng*, LIANG Zong-qi( Institute of Fungus Resources, Department of Ecology, College of Life Sciences,Guizhou University, Guiyang 550025, China )Abstract: Rhizosphere microbiome refers in particular to the dynamic microbial consortium that are selectively recruited by plants from the soil microbiome of their seed banks and gathered in the rhizosphere.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high-throughput sequencing technology and metagenomics in recent years, the natural close relationship among rhizosphere microbiome, plant host and soil microbiome have attracted global attention and become research upsurge. The rhizosphere microbiome, regarded as the second genome of plants, has very complex interactions with plants in positive and negative. Many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plants can obtain positive feedback by recruiting certain members of the rhizosphere from the soil microbiome. The correct regulation of the rhizosphere microbiome can not only promote the nutrition absorption, resist plant diseases and insect and help the host to adapt environmental stress, but also promote the formation of healthy soils and enhance the service function of soil ecosystem. This paper reviewed the definition, driving factors, research methods of rhizosphere microbiome and the advances in relationship between rhizosphere microbiome and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And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rhizosphere microbiome and plant host was focused. The purpose of the review is to provide new ideas for better exploitation and utilization of these biological resources.Key words: rhizosphere microbiome; root exudates;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standard microbial model早在1904年,德国学者Hiltner就提出了“根际”一词,将其用以描述受植物根系影响的狭窄土壤带[1]。
药用植物根际微生物研究进展

药用植物根际微生物研究进展一、本文概述药用植物作为中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独特的药用价值和生态适应性一直受到广泛关注。
近年来,随着生物技术的快速发展,药用植物根际微生物的研究逐渐成为新的研究热点。
根际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放线菌等,与药用植物的生长、发育及次生代谢产物的合成密切相关。
本文旨在综述药用植物根际微生物的研究进展,包括根际微生物的多样性、功能及其与药用植物互作的机制,以期为药用植物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以及提高药用植物品质和产量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通过综述国内外相关文献,本文梳理了药用植物根际微生物的研究现状,重点分析了根际微生物对药用植物生长、次生代谢及抗逆性的影响。
本文还探讨了根际微生物在药用植物生态系统中的作用,以及其在药用植物种植、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应用前景。
通过深入研究和探索,我们期望能够更好地理解药用植物与根际微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为药用植物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二、药用植物根际微生物的种类与功能药用植物根际微生物是一个复杂而多样的微生物群落,主要包括细菌、真菌、放线菌等。
这些微生物与药用植物之间形成了密切的共生关系,对药用植物的生长发育和次生代谢产物的合成具有重要影响。
细菌类微生物:在药用植物根际中,细菌是最主要的微生物群体之一。
它们可以通过固氮、解磷、解钾等方式改善土壤环境,促进药用植物的生长。
一些细菌还具有产生抗生素、植物生长激素等有益物质的能力,对药用植物的病害防治和生长调控具有重要作用。
真菌类微生物:药用植物根际中的真菌主要包括菌根真菌、内生真菌和外生真菌等。
菌根真菌能够与药用植物形成共生体,增强植物对水分和养分的吸收能力;内生真菌则能够定殖在药用植物体内,促进植物的生长和次生代谢产物的合成;外生真菌则主要存在于药用植物根际土壤中,通过分解有机物质为药用植物提供养分。
放线菌类微生物:放线菌在药用植物根际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
它们能够产生多种抗生素和次生代谢产物,对药用植物的病害防治和次生代谢产物的合成具有重要影响。
根际微生物研究概况

根际微生物研究概况麦靖雯;黎瑞君;张巨明【摘要】根际是土壤—根系—微生物相互作用的系统,同时也是根系自身生命活动和代谢对土壤影响最直接、最强烈的区域,因而普遍受到重视.本文简述了根际和根际微生物在国内外的研究进展,并提出了对根际微生物研究的一些展望.【期刊名称】《现代农业科技》【年(卷),期】2017(000)013【总页数】2页(P135-136)【关键词】根际;根际效应;根际微生物【作者】麦靖雯;黎瑞君;张巨明【作者单位】华南农业大学林学与风景园林学院,广东广州 510642;华南农业大学林学与风景园林学院,广东广州 510642;华南农业大学林学与风景园林学院,广东广州 51064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948.12+2.3每一个植物体都不是一个单独的孤立个体,而是与许多微生物共同组成一个生态区系,即根际。
根际环境是植物根系生长发育、营养成分吸收和新陈代谢的场所,是土壤—根系—微生物相互作用的系统,也是养分、水分和其他物质进入根表面的门户,同时也是根系自身生命活动和代谢对土壤影响最直接、最强烈的区域[1-2]。
在“根际”这一特殊的生态环境中,为了给根际微生物提供丰富的营养和能源,根系需不断向生长介质分泌大量有机物质。
因此,在土壤微生物的数量和种类以及代谢活动方面,根际要多于或强于非根际,土壤微生物在根上的繁殖和分布具有明显的根际效应。
故根际微生物研究也备受关注[3-4]。
根际微生物的生命活动在植物—土壤—微生物间的复杂关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5]。
土壤的生物化学活性及土壤养分的组成与转化[6]受到根际微生物种类、数量的直接影响。
不同季节,根际土壤微生物的数量分布有差异,不同地域的土壤微生物季节变化存在显著差异,不同的微生物类群也有不同的季节变化规律[7]。
而且各种微生物群居在根际的微域环境中,它们之间彼此影响,形成各种关系,既有协同联合、互惠互利,又有竞争制约、互相排斥[8]。
根际微生物是存在于根表面和其周围土壤中的细菌、放线菌、真菌、藻类、原生动物和病毒,并由根面向外延伸形成数量上高于原土体,呈梯度变化的微生物。
植物根际微生物多样性与生态功能的研究进展

植物根际微生物多样性与生态功能的研究进展植物根际微生物是指与植物根系密切联系并生活在根际环境中的微生物群体。
它们是一种极为复杂的生态系统,在保持植物健康、促进植物生长发育、增强植物对逆境的抵抗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长期以来,研究者们对植物根际微生物的多样性与生态功能进行了不断的探索和研究,取得了许多重要的进展。
一、植物根际微生物的多样性随着分子生物学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研究者们对植物根际微生物的多样性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主要应用了高通量测序技术、16S/18S rRNA基因序列分析等方法。
研究发现,植物根际微生物主要包括细菌、真菌、放线菌、病毒等多种群体,其中细菌是根际微生物群体中最为丰富的一类。
此外,植物根系泌出物、土壤气候等因素也对植物根际微生物多样性产生了影响。
二、植物根际微生物的生态功能植物根际微生物的多样性不仅是一种生态系统的基础,也是生态功能的关键。
通过与植物根系共生,不同种类的微生物群体在根际环境中形成了复杂的互作关系,参与了多种生态功能。
1. 促进植物生长发育:植物与根际微生物之间的互利共生关系是植物生长发育的重要保证。
微生物通过分泌生长调节物质、产生抗生素、固氮等方式促进植物生长发育。
例如,根瘤菌能够固氮并将过剩的氮供应给植物,使其获得必需的氮源。
2. 增强植物逆境抵抗能力:植物生长过程中常常受到环境逆境的影响,例如土壤贫瘠、气候变化等。
根际微生物可通过缓解毒素、降解有害物质、提高植物抗氧化能力等方式来增强植物的逆境抵抗能力。
3. 保护植物健康:拮抗细菌、真菌等微生物可以在根际环境中与植物有益微生物竞争,减少植物病原微生物引起的侵染。
此外,根际微生物还能够激活植物免疫响应并对植物产生的毒素进行降解。
三、未来研究方向虽然在植物根际微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功能的研究方面已经取得了许多重要的进展,但我们仍然需要更深入的研究。
下面是一些可能的未来研究方向:1.植物根际微生物与植物病害关系的研究。
果树根际微生物研究进展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Catastrophology 2022, Vol.12 No.5作者简介 周慧杰(1976—),女,河南驻马店人,高级实验师,主要从事微生物学研究。
收稿日期 2022-02-15Research Progress of Rhizosphere Microorgan-isms in Fruit TreesZHOU Huijie (College of Life Science, Tarim University, Alar, Xinjiang 843300) Abstract Fruit tree-soil-microbes interact and influence each other. Soil acts more as a mediator for fruit trees and rhizosphere microorganisms. Together, they form a complex network of relationships. At present, most researches on rhizosphere microorganisms were on crops, and relatively few researches on rhizosphere microorganisms of fruit trees, and the research on plant-microbe interaction mechanism was not focused on fruit trees. This article summarized the research on the rhizosphere microbes of fruit trees in the past ten year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bodies of the fruit tree, the rhizosphere microbes, and the rhizosphere soil, and the research methods of the rhizosphere microbes of the fruit trees, combined with other plant-microbe related theories. The rhizosphere microorganisms of fruit trees had put forward relevant prospects for future research on the rhizosphere microorganisms of fruit trees.Key words Fruit trees; Rhizosphere microorganisms; Plant-microbe interaction; Rrhizosphere soil果树根际微生物研究进展周慧杰塔里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新疆阿拉尔 843300摘要 果树、土壤、微生物三者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土壤更多的是充当果树和根际微生物的作用媒介,它们共同组成一张复杂的关系网。
根际微生物多样性对甜菜根系研究的启示

根际微生物多样性对甜菜根系研究的启示王秋红;周建朝;王孝纯;宋柏权;邓艳红【摘要】甜菜根际处于植株根系和土壤的交界处,由于根系结构及根系分泌物的特异性,使得甜菜根际微生物类群的多样性与其他植物有所不同,这对于甜菜的生长和健康有显著影响.本文综述了植物根际微环境下微生物的多样性及其空间分布与植物相互作用等方面的研究对甜菜根际微生态研究的启示,这对于深入研究并阐明甜菜土壤微生物群落构建过程,揭示其生态功能均具有重要意义.【期刊名称】《中国糖料》【年(卷),期】2018(040)006【总页数】4页(P69-72)【关键词】甜菜;根际微生物;多样性;根系【作者】王秋红;周建朝;王孝纯;宋柏权;邓艳红【作者单位】黑龙江大学农作物研究院/中国农业科学院甜菜研究所,哈尔滨150080;黑龙江省普通高等学校甜菜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哈尔滨150080;黑龙江大学农作物研究院/中国农业科学院甜菜研究所,哈尔滨150080;黑龙江省普通高等学校甜菜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哈尔滨150080;黑龙江大学农作物研究院/中国农业科学院甜菜研究所,哈尔滨150080;黑龙江省普通高等学校甜菜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哈尔滨150080;黑龙江大学农作物研究院/中国农业科学院甜菜研究所,哈尔滨150080;黑龙江省普通高等学校甜菜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哈尔滨150080;黑龙江大学农作物研究院/中国农业科学院甜菜研究所,哈尔滨150080;黑龙江省普通高等学校甜菜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哈尔滨15008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435.663根际是指植物根系周围1~4 mm的微域,它是植物-土壤-微生物共同作用的区域,是土壤中的水分、营养物质等进入植物体内必经的区域,在这个区域中,在微生物参与下完成了植物和土壤之间的生物和化学等生态过程[1]。
而这不仅决定着植物生长所需营养物质的有效供给及供给数量,还影响着植物养分的可利用性和作物的生产力[2-3],并见证了植物根系、根系分泌物、土壤及微生物之间发生的复杂的相互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dvances in Microbiology 微生物前沿, 2017, 6(3), 57-64 Published Online September 2017 in Hans. http://www.hanspub.org/journal/amb https://doi.org/10.12677/amb.2017.63008
文章引用: 严畅, 曹安康, 邢辉. 几种根际微生物的时空分布的初步探究[J]. 微生物前沿, 2017, 6(3): 57-64. DOI: 10.12677/amb.2017.63008
The Research on the Temporal and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Several Rhizosphere Microorganisms
Chang Yan, Ankang Cao, Hui Xing* High School Affiliated to 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 NSFZ, Nanjing Jiangsu
Received: Aug. 23rd, 2017; accepted: Sep. 6th, 2017; published: Sep. 13th, 2017
Abstract Rhizosphere microorganisms play an active role in the storage and release of nutrients and the decomposition of organic matter in the rhizosphere of plants. Rhizosphere microorganisms can affect plant growth and nutrient uptake by affecting the morphology and phys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plant roots, and anti-microbial particles produced by some rhizosphere microorganisms can also inhibit the reproductive development of some pathogen in plant rhizospheres. However, soil microorganisms are small, large in number, difficult in isolation and identification, and com-plicated in soil environment conditions, which restrict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hizosphere microorganisms and vegetation. Therefore, in this study, five representative plants were selected and the rhizosphere soil extracts were cultivated into four different mediums, including yeast extract, pure agar, PDA, and Gause’s No.1 medium. Then, seasonal changes of bio-mass in each particular plant were studied by colony counting, and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different plants’ microbial community structures were analyzed, trying to explain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rhizosphere microorganism number, community structure and plant types as well as environmental factors.
Keywords Rhizosphere Microorganisms, Spatiotemporal, Distribution
几种根际微生物的时空分布的初步探究 严 畅,曹安康,邢 辉*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江苏 南京
收稿日期:2017年8月23日;录用日期:2017年9月6日;发布日期:2017年9月13日 *通讯作者。 严畅 等 DOI: 10.12677/amb.2017.63008 58 微生物前沿
摘 要 根际微生物的活动在植物的根际营养中起着分解有机物、释放与贮蓄养分的积极作用。根际促生微生物可以通过影响植物根系形态及生理特征而影响植物对养分的吸收,根际生防微生物通过产生一些抗菌物质抑制病原菌在植物根际的生殖和发展。然而,由于土壤中微生物个体微小,数量多,分离和鉴定困难,土壤环境条件复杂等原因,限制了人们对根际微生物与植被相互关系的认知。因此,本研究选择五种具有代表性的植物,在不同季节取其根际土中的微生物置于酵母膏,琼脂,PDA,高氏一号四种培养基培养,运用菌落计数研究了同种植物微生物量随季节变化的规律及不同植物微生物类群结构的异同,试图解释根际微生物数量和结构与植被和季节的相互关系。
关键词 根际微生物,时空,分布
Copyright © 2017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1. 引言 土壤微生物是生态系统的分解者,主要包括细菌、真菌、放线菌以及原生动物和藻类等[1],它积极参与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是维持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重要因素。据估计,土壤有机质的一半是微生物生物量[2],土壤微生物在土壤形成、生态系统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污染物质的降解和维持地下水质量等方面都具有重要作用。由于土壤中微生物个体微小,数量多,土壤微生物分离和鉴定困难,土壤环境条件复杂等原因,目前为止大约仅1%~10%的土壤微生物被分离和鉴定,这些因素限制了对土壤微生物在陆地生态系统中重要作用的认识[3]。 土壤微生物作为土壤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土壤的生物化学循环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且对外界环境变化反应敏感,能够灵敏的指示土壤质量和生态系统的健康和稳定性。本研究从空间分布和季节动态两个方面,对土壤微生物群落分布格局进行调查和实验分析,试图揭示土壤微生物群落的时空分布变化规律和植被与季节的关系,对于进一步了解陆地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防治外来物种入侵具有重要的意义。
1.1. 土壤微生物季节变化 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的季节动态是土壤微生物对周围环境因子季节性变化的一种响应,更是土壤微生物与植被(特别是树木)进行养分竞争的体现。土壤微生物随季节的变化是明显的,在生态系统中,季节变化带来土壤微生物的生态环境变化,并通过土壤温度、湿度、有机物的供应和植物生长状况等因素的综合作用影响微生物。土壤微生物活性通常在夏天比较高而存冬天比较低。冬季土温低或者土壤处于冰冻状态,微生物数量低,春季随气温升高,土壤解冻,微生物数量明显上升,秋季,由于气温较合适和有机残体的不断输入,微生物的数量得到大幅度增长[4]。早春和收获时栽种作物的土壤中脂肪酸甲酯特征明显与土壤质地、阳离子交换容量和碳含量有关[5]。此外,土壤微生物的季节性变化还受到干湿条件的影响[6]。 严畅 等 DOI: 10.12677/amb.2017.63008 59 微生物前沿
1.2. 植被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植被是土壤生物赖以生存的有机营养物和能源的重要来源,此外活的植被影响土壤生物定居的物理环境,包括影响植物凋落物的类型和堆积深度、减少水分从土壤表面的损失率等[7]。与裸露地相比,植被覆盖下土壤微牛物牛物量碳显著高于裸露地且随着恢复年限的增长差异越来越大[3]。另外,植被的生长可以通过根系及其分泌物为微生物提供更为丰富的生长基质和有利的生长环境,不同植物根分泌物能够对土壤微生物种类、微生物区系及其生理特性产生影响[8]。
1.3. 土壤微生物对植被的作用 土壤微生物尤其是根际微生物的活动在植物的根际营养中起着分解有机物、释放与贮蓄养分的积极作用。根际微生物被认为是土壤微生物的子系统,影响着植物生殖、生长和群落演替。有些植物根际促生微生物可以通过影响植物根系形态及生理特征,如增加植物根系吸收面积、改变植物根系通透性从而影响植物对N,P,K的吸收。根际生防微生物颗粒通过产生一些抗菌物质抑制病原菌再植物根际生殖和发展,同时也能够诱导植物系统对病原菌和外界不良条件产生一定抗性,从而间接促进植物生长[9]。
2. 研究内容与方法 2.1. 样品采集 样品分别从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E118.778, N32.081)选取雪松(Cedrus deodara (Roxb.) G.Don.),锦葵(Malva sinensis Cavan.),夹竹桃(Nerium indicum Mill.),杜鹃(Rhododendron simsii Planch.),麦冬(Ophiopogon japonicus (Linn. f.) Ker-Gawl.) 五种植物研究其根际微生物的时空分布。分别将采集上述前四种植物地下10 cm左右的活的侧根,切断后除去表层土壤,再轻轻抖落其上附着不紧密的外围土,用毛刷轻轻刷粘附在根表面的土壤作为根际土,放入无菌封口袋密封,放入冰盒内带回实验室。 将一定株数的麦冬(Ophiopogon japonicus (Linn. f.) Ker-Gawl.)连根拔起,除去表层土壤,再轻轻抖落其上附着不紧密的外围土,用毛刷轻轻刷粘附在根表面的土壤作为根际土,放入无菌封口袋密封,放入冰盒内带回实验室。 采样于2016年9月,10月,11月分三次进行;由于土壤采样条件等因素,麦冬的部分数据由于采样困难,误差较大而未给出。
2.2. 根际土壤理化指标测定 使用美国LabQuest® 2 Vernier传感器,分别获取根际土壤样本的温度、pH值、相对湿度,土壤的元素含量分析送至南大现代分析中心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