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殖民地人民的抗争
亚洲殖民地人民的抗争

6.他的精神思想带领国家迈向独立,脱离英国的殖民统治。他的 哲学思想,影响了全世界的民族主义者和争取能以和平变革的国 际运动。这里的“他”指的是 A.玻利瓦尔 B.甘地 C.华夫脱 D.卡德纳斯
B
7.大英帝国素有“日不落帝国”之称。下列殖民地国家的民族革 命斗争中,反对英国殖民统治的有 ①章西女王领导印度民族大起义 ②扎格鲁尔領导的埃及“华夫脱”运动 ③玻利瓦尔和圣马丁领导的拉美独立运动 ④美国独立战争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C
4.若研究“20世纪亚洲殖民地人民的不屈抗争”,下列人物入 选几率最大的是( ) ①孙中山 ②甘地 ③扎格鲁尔 ④卡德纳斯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A
5.他是印度国父,也是提倡非暴力抵抗的现代政治学说的创始人, 他的“非暴力”的哲学思想,影响了全世界的民族主义者和争取 能以和平变革的国际运动。“他”是( ) A.章西女王 B.扎格鲁尔 C.甘地 D.卡德纳斯
①确立中央集权的资产阶级民主政治体制。
②推行土地改革。在全国范围内分配土地,打破少数人占有大量
土地的局面。
③将服务业和大型工业收归国有。
④发展教育等。
6、影响:
体现了1917年宪法的要求,巩固了墨西哥资产阶级革
命的成果,为墨西哥社会、经济的发展奠定科基础。
卡德纳斯(1895— 1970)
担任墨西哥 总统时期的 卡德纳斯
②武装起义: 1919年,埃及各大城市出现了和平示威游行和武装起义;
③ 5、有影条响件:的华独夫立脱:运动1为9埃22及年的,民英族国民政主府运被动迫的有条件地承认埃及独立。
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扎格鲁尔 (1857— 1927)
华夫脱党创立者札格鲁尔
部编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课 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

印度民族大起义形势
根本原因是:
印 度 民 族 大 起 义
英国殖民者残酷的殖民统治和经济掠夺 时 间:
1857到1859年 (19世纪中期)
导火线: “涂油子弹事件” 领导者: 封建王公 英雄人物: 章西女王 主力:土兵 影 响 :
印度民族大起义沉重打击了英国殖民统 治者,反映了印度民族意识的觉醒。这 次起义也是19世纪中期亚洲民族解放运 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南北国家 联合作战
领导南美 洲南部的 独立战争
圣马丁
“南美的解放者”
“南美的乔治· 华盛顿”
在没有打碎西班牙强加在我 们身上的枷锁以前,我的手 将不停地打击敌人,我的心 将不会平静
玻利维亚
圣马丁
圣马丁是南美解放运动的领导 人之一,他一生大部分时间都致力 于南美的解放斗争。 1814年起圣马丁组织训练了一 支骁勇善战的“安第斯军”,并指 挥它于1818年解放了智利。1821年, 圣马丁率部进入秘鲁,秘鲁宣告独 立。不久,圣马丁将军队指挥权交 给玻利瓦尔,悄然隐退,在欧洲度 过了余生。 1878年,阿根廷、智利、秘鲁 三国在共同纪念圣马丁诞生100周 年时,他和玻利瓦尔被誉为“南美 的解放者”。
导语
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西方列强 加紧了对外扩张与殖民活动,激起了 亚非殖民地人民的普遍抗争。19世纪 ,在拉丁美洲和印度,相继爆发了波 澜壮阔的反抗殖民统治,争取民族独 立的武装起义。这两地起义的代表是 谁?产生了哪些影响?
第1课
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
第1课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
拉丁美洲独立运动
1857~ 1859年)
彻底摧毁了 1、玻利 西班牙和葡萄 瓦尔解放 牙的殖民统治, 了西班牙 赢得了独立战 在南美洲 争的胜利. 的殖民地。 出现了新兴 2、葡萄 独立国家,鼓 牙统治下 舞了世界殖民 的巴西也 地人民的斗争. 获得了独 立
近代亚洲的殖民与反殖民解放运动

近代亚洲的殖民与反殖民解放运动近代是亚洲历史上一个极为重要的时期,也是一个殖民与反殖民解放运动蓬勃发展的时期。
随着欧洲列强的扩张和控制,亚洲国家逐渐成为殖民地。
然而,这种压迫和剥削引发了亚洲人民的强烈反抗,形成了一系列的反殖民解放运动,这些运动对亚洲的历史和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殖民的起因主要是由于欧洲列强的经济和军事实力在亚洲地区的增强。
19世纪以后,英国、法国、荷兰、葡萄牙等国家扩张其殖民地版图,开始在亚洲建立殖民地。
他们通过强大的军事力量和先进的武器技术,迫使亚洲国家接受殖民统治。
这些统治不仅使亚洲国家失去了政治和经济的独立,而且还对亚洲的文化和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殖民统治对亚洲国家的影响可以从多个方面进行分析。
首先,在政治上,殖民国家对亚洲国家进行了彻底的控制,剥夺了他们的独立权利和政治权力。
这导致了亚洲国家政治体制的衰落和不稳定,削弱了亚洲人民对自己国家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其次,在经济方面,殖民统治使亚洲国家的经济系统遭受了严重的摧残。
欧洲殖民国家通过掠夺亚洲国家的资源和劳动力,使其经济持续衰退。
例如,英国殖民者在印度统治期间,将印度的手工业完全摧毁,使该国成为英国的原料供应地和市场。
殖民统治也导致了亚洲国家的贫困和不平等的经济结构,加重了亚洲人民的负担。
最重要的是,殖民统治对亚洲文化和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殖民国家强行向亚洲国家灌输自己的价值观和文化观念,极大地冲击了亚洲国家的传统文化体系。
例如,在印度,英国殖民者不仅强制要求印度人使用英语,还破坏了印度教和其他宗教的传统制度。
这种文化冲击导致了亚洲国家文化的断层和失去独立发展的能力。
面对殖民统治的残酷压迫,亚洲人民开始觉醒并展开反殖民解放运动。
这些运动包括武装斗争、政治抗议、思想启蒙等多种形式,广泛波及于亚洲各个国家。
这些运动不仅有利于亚洲人民争取独立和自由,而且对亚洲的社会变革和现代化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在这些反殖民解放运动中,亚洲人民展示了强大的团结和勇气。
人教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12课亚洲殖民地人民的抗争教案

第12课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1.了解甘地领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并能正确认识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2.知道埃及的华夫脱运动的背景、经过和结果,了解华夫脱运动为埃及民族民主运动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3.知道墨西哥的卡德纳斯改革的措施,了解卡德纳斯改革为墨西哥社会经济、政治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非暴力不合作。
讲述法、材料解读法、图片展示法。
1课时。
(一)设置情景导入主题三种伟大:一种是帝王、首领的伟大;一种是精神、理智的伟大;还有一种是仁爱、心灵的伟大。
这三种伟大一个比一个高,后者比前者高,最后者最高。
而甘地就是最伟大的人,伟大的灵魂——圣雄。
配图展示北京朝阳公园的甘地铜像。
为什么在北京朝阳公园会有甘地铜像?为什么甘地被称为“圣雄”?(二)自主学习梳理新知1.192019甘地号召印度人民开展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内容包括:①抵制在__殖民政府和法院中__工作;②拒绝在英国__学校__读书;③鼓励发展__手工纺织业__,抵制英国商品;④拒绝__纳税__;等等。
1922年发生了__农民焚烧警察局__的事件,甘地决定停止运动。
2.1930年,甘地再次发起“__文明不服从运动__”。
反对__食盐专卖__,自取__海水制盐__。
后来双方__妥协__。
3.甘地发动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动员了__广大群众__,打击了__英国殖民统治__,增强了印度人民的__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__。
同时,保证了资产阶级对运动的__领导权__。
4.1918年,扎格鲁尔等人向英国政府提出让__埃及完全独立__的要求,这些人后来发展为__华夫脱党__。
华夫脱党的政治主张得到埃及人民的广泛支持。
5.1919年,殖民政府逮捕了扎格鲁尔等人,点燃了埃及人民的反英情绪,运动爆发。
1922年,英国政府被迫__有条件地承认埃及独立__。
6.华夫脱运动为埃及__民族民主运动__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7.1910年,墨西哥发生资产阶级革命。
亚洲殖民地人民的反抗知识点

亚洲殖民地人民的反抗知识点亚洲殖民地人民的反抗知识点一、背景介绍亚洲殖民地时期,欧洲列强强行侵略殖民亚洲国家,剥削压迫当地人民,引发了各种形式的反抗运动。
这些反抗运动在推翻殖民统治、争取民族独立和民族解放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是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印度的抵抗运动1.印度尼盾运动印度尼盾运动是印度民族解放斗争的里程碑,标志着印度人民开始反抗英国殖民统治。
运动中,甘地领导了一场非暴力反抗的斗争,通过抵制英国商品、拒绝纳税等方式,逐步动员了广大群众参与到抵抗运动中来。
2.英属印度独立运动英属印度独立运动是印度人民为争取独立而进行的一次伟大的反抗。
在甘地的领导下,印度人民举行了一系列非暴力示威和抵制英国商品的运动,最终在1947年取得了独立。
三、中国的抵抗运动1.义和团运动义和团运动发生于19世纪末的中国,是中国人民对外国侵略和殖民统治的一次伟大的反抗。
在此次运动中,义和团组织了一系列反对外国侵略的武装斗争和抵制运动,最终形成了一场反抗西方列强的浩大运动。
2.辛亥革命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最有影响的一次民主革命,也是中国人民为反抗封建帝制和外国殖民统治而进行的一次伟大的抵抗。
在辛亥革命中,中国人民推翻了清朝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国近代的第一共和政府,实现了近代中国的政治民主化。
四、越南的反抗运动1.粉碎法国殖民统治越南人民在20世纪初就开始了反对法国殖民统治的斗争,他们不断开展了武装斗争和民族解放运动,最终在1954年取得了战争的胜利,赶走了法国殖民者,取得了民族独立。
2.越战越南战争是越南人民对美国侵略的一次伟大反抗。
越南人民不顾一切地抵抗了美国侵略,并最终取得了对外国侵略者的胜利。
五、总结与展望亚洲殖民地人民的抵抗运动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们所进行的抵抗和反抗,最终导致了殖民主义的崩溃。
这些抵抗运动的历史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教训和启示,也给我们以勇气和信心,鼓舞我们在今后的斗争中,更加坚定地捍卫我们的利益和尊严。
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课件

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最终推翻了殖民统治,实现了民族独立,为 各国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促进社会进步与发展
反抗斗争推动了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促进了经济的繁荣和文化的交 流。
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
反抗斗争增强了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使人们更加团结和自信。
对未来社会的展望与期待
实现可持续发展
未来社会应该注重可持续发展,推动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 展。
促进全球合作与交流
未来社会应该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推动 世界和平与发展。
保障人权与自由
未来社会应该保障人权与自由,尊重每个人的尊严和权利,推动 社会的公平与正义。
THANKS
感谢观看
虽然反抗斗争面临重重困难和压迫, 但他们的坚持和努力逐渐取得了成果 ,争取到了更多的权利和自由。
反抗斗争的形式
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形式多样,包 括武装起义、游击战争、民众抗议等 。
03
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形式与 特点
武装起义与抗争
起义组织
殖民地人民通常会通过秘密组织 或地下网络来组织和策划武装起
对未来社会的启示与反思
珍视和平
我们应该珍视和平,避免战争和冲突的发生,为 世界和平与发展做出贡献。
尊重主权
我们应该尊重各国的主权和独立,不干涉别国内 政,维护国际秩序和稳定。
促进发展
我们应该积极推动全球经济发展,促进各国之间 的合作与交流,实现共同繁荣和发展。
06
结论与展望
总结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的历史意义与影响
文化压制
殖民者对殖民地人民的文 化和传统进行压制和破坏 ,试图同化他们。
政治压迫
殖民地人民被剥夺了基本 的政治权利和自由,他们 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得不到 保障。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课 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共25张PPT)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课 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共25张P PT)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课 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共25张P PT)
2.拉丁美洲独立运动—原因
美国独立战争
法国大革命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课 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共25张P PT)
知识构建
印度
章西女王 反抗
压迫掠夺
工业革命
英国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
拉美
压迫掠夺
反抗
西班牙、葡萄牙
玻利瓦尔、圣马丁
新航路开辟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课 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共25张P PT)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课 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共25张P PT)
小试牛刀
1、玻利瓦尔发誓说:“在没有打碎强加在我们身上的 枷锁以前,我的手将不停地打击敌人,我的心将不会 平静。”下列不属于玻利瓦尔功绩的是( )
A.葡萄牙 C.英国
B.西班牙 D.法国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课 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共25张P PT)
•
【教学目标】
•
知识与能力:
•
能说出宋元时期都市生活繁华的表现,知道宋朝就有了春节等传统节日,能说出宋词、元曲的主要特点及代表人物。
•
过程与方法:
•
通过赏析《清明上河图》,了解宋朝大都市的繁华和市民生活的丰富多彩;通过史料研读,知道宋朝就有了春节等传统节日及相关的节庆习俗;通过问题探究、讨论,认识宋朝社会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市民阶层的扩大与都市生活丰富多彩的关系。收集宋词名篇、元曲代表作《窦娥冤》节选,体会其风格特色,以及提高学生对文学艺术作品的鉴赏能力。
殖民地人民的抗争教案[001]
![殖民地人民的抗争教案[001]](https://img.taocdn.com/s3/m/9bf1da26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7c3f61c.png)
殖民地人民的抗争教案[001]一、背景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列强相继对地球的各个角落进行殖民掠夺,殖民地逐渐形成。
在殖民地的统治下,殖民地人民遭受到了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各种不公和压迫,这种情况严重地剥夺了他们的基本人权,导致了殖民地人民的无尽的受苦和贫困。
然而,殖民地的蓬勃发展和日益壮大,使得殖民地人民开始了反抗。
本文将介绍殖民地人民的抗争教案。
二、教案目标通过学习本教案,学生能够掌握下面的知识和技能:1.了解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殖民掠夺。
2.了解殖民地人民的各种抗争方法。
3.意识到平等和自由的重要性。
三、教学内容1.殖民地的经济状况–殖民地的主要经济状况–殖民地人民的贫困状况–为什么殖民地经济得以发展2.殖民地政治状况–殖民地的行政管理模式–殖民地人民的权利和自由–殖民地政治体制的缺陷3.殖民地文化状况–殖民地的文化形态–殖民地人民的文化生活–殖民地文化的压制程度4.殖民地人民的抗争方法–非暴力抗争–暴力反抗–抵制抗争四、教学方法1.个人阅读:提供教材,让学生亲自阅读,并做好听课笔记。
2.教师授课:通过讲解和演示,为学生一步一步地讲解关于殖民地人民的抗争方法。
3.小组讨论:安排小组,使学生可以谈论不同的抗争方法,之后讨论每个状况的最佳方式。
4.读写练习:安排每个学生尝试写一篇有关抗争的文章。
五、教学资料1.书籍、资料和其他教材–《殖民主义的破灭》–《第三世界的走向》–《联合国与殖民地》2.视频和音频资料–《殖民地:人权和自由》–《抗争的秘密:阿尔及利亚的革命战争》–《非暴力抵抗的方法》六、教学评估通过以下测试来测试学生的知识和技能:1.写下你了解的殖民地的主要经济状况。
2.描述殖民地人民的文化生活。
3.列举三种抗争方法。
4.描述非暴力抵抗有什么优势?5.总结抗争的目的。
七、教学计划本教案包括四次授课,每个授课时间为一个小时:1.第一课:介绍殖民主义和殖民地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状况。
2.第二课:介绍殖民地人民抗争的形式和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1、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原因; 原因:第一次世界大战使印度人民与英国殖民者的矛盾激化。 2、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第一阶段内容和结果; 时间:1920年 内容(斗争形式): A.抵制在殖民政府和法院中工作; B.拒绝在英国学校读书; C.鼓励发展手工纺织业,抵制英国商品; D.拒绝纳税,等等 结果:1922年发生了农民焚烧警察局的事件,甘地决定停止运动。
接受检阅的土耳其国防部队 从国旗及首任总统凯末尔画
像前经过
戴“费兹帽” 的凯末尔
戴礼帽的 凯末尔
凯末尔执政后不久,发起了一次“帽子革命”。
当时土耳其男子都戴一种红色圆筒形毡帽,叫做“ 费 兹”帽,具有宗教意义 。凯末尔下令,国民不准再戴 费兹帽,而要改戴欧式礼帽。
用阿拉伯字母书写的奥斯曼土耳其文字
3、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第二阶段内容和结果; 时间:1930年 内容(斗争形式):采取不服从形式,所以又称 “文明不服从运动”。甘地向 殖民当局提出了降低田赋,释放政治犯,废除食盐专卖等要求。带领拥护者 自取食盐。 结果:1922年发生了农民焚烧警察局的事件,甘地决定停止运动。 4、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特点和影响。 特点:采取和平和合法的手段,取得印度的自治独立。 影响:①甘地发动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动员了广大群众,打击了英国殖民 统治,增强了印度民众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②甘地为防止暴力革命,控制了群众的斗争方式,保证了资产阶级对运动的 领导权。
凯末尔亲自教授土 耳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新文字
用拉丁字母代替阿拉伯字母,实际上是告别伊斯兰文明、 融入西方文明的宣言书 。这于1928 年11月正式开始,使土耳 其走上了成为中东识字率最高的国家之一的道路。凯末尔一而 再地下乡,带着粉笔和黑板,向土耳其人民示范新的文字,并 讲解各个字母应如何发音,首席教师称号。
1981 年是凯末尔诞辰100 周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这年
1930年“食盐进军”中的甘地
如何认识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在印度走向独立过程中的 价值? 积极性:
甘地领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沉重打击了英国的殖 民统治,增强了印度人民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促进了 民族团结,为印度日后独立奠定基础。 局限性:
把民族运动局限于非暴力的框架内,束缚了人民的手 脚,影响了民族运动进一步发展,反映了印度资产阶 级在斗争中的动摇性与妥协性。
7.凯末尔革命影响:
①凯末尔革命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殖民地半殖民地国 家民族民主革命的一次胜利。 ②它巩固了国家独立,结束了落后的封建统治,使土耳 其走上了民族复兴的道路。
土耳其议会
凯末尔与土耳其女飞行员在一起
为了解放妇女,凯 末尔曾要求内阁部长们 的妻子学习跳舞。图为 1932 年在安卡拉举办的 欢迎希腊领导人到访而 举办的舞会上。
二、土耳其的凯末尔革命
1.背景: ①一战后,战败的土耳其成了西方列强瓜分的对 象,被迫与协约国签订《色佛尔条约》,民族危 机深重 ②为维护民族独立和领土完整,避免进一步被瓜 分。
曾经是地跨欧亚非的封建帝国
奥斯曼帝国在欧洲部分的领土,除伊 斯坦布尔以外,大部分归希腊和意大利; 黑海海峡交给国际共管。这样奥斯曼帝 国就失去了4/5的领土。军队人数不超 过5万人,海军只准保留7艘军舰和6艘 鱼雷艇,不得拥有空军和重型武器。英 法享有治外法权,并对奥斯曼帝国实行 财政监督。……土耳其政府不得在未经 该委员会的同意下举借任何债或外 债。……
学习目标:
1、知道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原因、两个阶段,内 容、结果和影响,能正确评价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2、引导学生认识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形式、特征、 影响
3、列出土耳其凯末尔革命的原因、过程和意义;知道 凯末尔改革的内容和性质。
学习重点: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内容影响和凯末尔革命 和改革。 学习难点: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评价。
——《色佛尔条约》
《色佛尔条约》的 签订( 1920 年)
2. 目的:
为了维护民族独立和领土完整,避免被进一步瓜分。
3.领导人: 凯末尔
穆斯塔法 ·凯末尔 ·阿塔图尔克 (土 耳其语:Mustafa Kemal Atatürk , 1881年5月19日-1938年11月10日) 土耳其革命家、改革家、作家, 土耳其共和国缔造者,土耳其共 和国第一任总统、总理及国民议 会议长。生于萨洛尼卡 (今希腊境 内),木商家庭出身。 1934年11月 24日,土耳其国会向凯末尔赐予 ?慴?ふ昰一牣姓屫,在土耳其语 ?慴 就是父亲, Atatürk( 阿塔图尔克 ) 就是 土耳其人之父 之意。
土耳其独立纪 念碑
1923年,土耳其共 和国宣告成立,凯 末尔当选为总统。
6.凯末尔改革措施:
①政治: 废除政教合一的封建制度,实行政教分离,确 立国民议会的立法权; ②习俗: 废除男女不平等的规定,提高妇女地位; ③经济: 效仿苏联,统一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 ④文教: a.扩大世俗教育,规定学校必须传授西方科学 技术;b.实行文字改革,以拉丁字母代替阿拉伯字母。
4.过程:
1921年初,凯末尔组建了土耳其国民军。第二年, 国民军打败了由英国装备的希腊军队,迫使协约 国与土耳其签订停战协定。
凯末尔革命的性质:民族资产阶级领导的反帝 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革命
5.结果:
(1)1923年7月,土耳其与协约国在瑞士的洛桑重 新签订了《 洛桑条约 》,保持了土耳其的领土 完整和国家主权。
定为“阿塔图尔克年”,来追思这位伟人。 土耳其有一项特别的 规定,任何来访的国家政要,都要首先到凯末尔的墓前敬献花圈。 这也是所有来到土耳其访问的外国国家领导人所需要进行的第一 项正式活动,来表达对这位土耳其民族英雄的敬意。
(2)1923 年10月29日,土耳其宣布为共和国, 凯末尔
当选为第一任总统,实施一系列改革措施。
《洛桑条约》亦称《洛桑和约》, Treaty of Lausanne。全称《协约和参战各国对 土耳其和约》。1923年7月24日,以英国、 法国、意大利、日本、希腊、罗马尼亚、 塞尔维亚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国等7个 协约国为一方,以土耳其为另一方在瑞 士洛桑缔结,次年8月6日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