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货的会计准则和审计方法——兼评“獐子岛”事件
獐子岛事件分析

獐子岛事件从公司治理、内部控制、财务分析、会计计量和职业道德五个方面具体分析。
根据已经公开的信息,在没有充分调查的情况下,獐子岛就宣布因为冷水团导致10亿元存货消失,似乎过于仓促。
根据公告,獐子岛于2014年9月15日至10月12日进行了秋季底播虾夷扇贝存量抽测,抽测方法为拖网配合视频。
用了近一个月,獐子岛仅监盘面积不足10亩的海域,与超过百余万亩的海域面积相比,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但獐子岛根据这样的结果就做出了10亿元存货损失的结论,这就好比在百万亩海域中发现几个死亡个案就有了虾夷扇贝全部死亡的判断。
与獐子岛的监盘相比,大华会计所的审计工作似乎是走过场。
根据公告,大华会计所监盘日期为2014年10月18日、20日和25日,仅盘点3天,獐子岛一个月盘点面积尚且不足10亩,那么大华会计所又盘点了多少呢?不难看出,仅用3天时间,大华会计所盘点将近1500亩,盘点方法为拖网船下网。
3天时间就完成了近200倍于獐子岛近一个月时间的盘点工作,由此可见,大华会计所的审计工作是多么草率。
只能说,獐子岛根据不足10亩海域盘点的结果就做出上百万亩海域虾夷扇贝全部损失的结论是非常不认真的,根据这个结论认定10亿元损失的会计处理更显示出公司的不负责任。
大华会计所3天时间“走过场”似的盘点似乎更多的是为了印证獐子岛盘点的结果。
显然,獐子岛盘点不足10亩海域尚且需要近一个月的时间,作为非专业人士,大华会计所盘点上千亩海域所需时间可想而知。
下面就从公司治理、内部控制、财务分析、会计计量和职业道德五个方面具体解剖獐子岛事件发生的原因。
一、公司治理:政企不分,一股独大1、管理层为镇级、村级干部,导致政企不分公司招股说明书显示,獐子岛由大连市长海县獐子岛镇所属集体企业改制而来。
獐子岛的第一、二、三、八大股东分别是獐子岛镇级集体企业,獐子岛镇下属村级集体企业,这些企业都是集体资产管理,管理层分别为镇级、村级基层干部。
政企不分是公司治理层面的大忌,可能严重影响公司资源配置效率甚至整体运营效益。
财务风险评估与控制——以獐子岛事件为例

财务风险评估与控制——以獐子岛事件为例中文摘要随着我国整体实力的稳步增强,近年来,大大小小的企业日益增多,为了实现规范企业规模、增强国际竞争力等多种目标,我国对企业的财务行为也更加重视。
中国目前正处在经济转型时期,企业在这种大的环境背景下,必然会受到各项经济政策的影响。
在这个机遇与挑战同时存在的时代,企业若是想在这种动态的市场环境中继续地生存并发展下去,就需要充分考虑企业所面临的内外部环境以及企业自身的优势与劣势,建立一个有效的财务风险预警系统。
本文讨论了近年来我国财务风险评估与控制的现状,以獐子岛事件为例充分分析了当今财务风险评估所面临的的问题,并提出了合理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财务风险,风险评估,审计风险英文摘要With the steady increase of the overall strength of our country, in recent years, there are more and more enterprises, large and small. In order to standardize the scale of enterprises, enhance the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and other goals, our country pays more attention to the financial behavior of enterprises.At present, China is in the period of economic transformation. Under this background, enterprises are bound to be affected by various economic policies. In a period of coexistence of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if enterprises want to survive and develop in this dynamic market environment, they need to fully consider the internal and external environment they are facing and their own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and establish an effective financial risk early warning system.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financial risk assessment and control in China in recent years. Taking Zhangzidao incident as an example, it fully analyzes the problems faced by financial risk assessment and puts forward reasonable solutions.Key words: Financial risk, risk assessment, audit risk目录中文摘要 (1)英文摘要 (2)一、引言 (4)二、当今国内财务风险评估与控制的现状分析 (4)三、财务风险评估的案例分析——以獐子岛集团为例 (7)(一)獐子岛集团“绝收事件”概述 (7)(二)獐子岛的审计风险 (8)(三)獐子岛集团财务评估风险的启示 (9)五、防范当前财务评估与风险控制的建议 (10)(一)完善财务风险管理的行业法规体系 (10)(二)促进企业财务风险意识提高 (11)(三)提升财务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11)六、结论 (12)致谢 (12)参考文献 (14)一、引言按照当前中国企业的发展现状来看,我国大多企业面临的主要风险之一就是财务风险,它包含很多方面,其往往是由公司VC融资时适当、或者财务结构不合理等多种原因造成的,这些投资不但没能给投资者带来预期的收益,更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公司和企业的发展,同时给社会和国际名誉带来了极其恶劣的影响。
獐子岛的存货盘存制度

獐子岛的存货盘存制度獐子岛是一家以海洋捕捞和养殖为主的公司,因此其存货盘存制度与其他行业可能存在一些差异。
以下是关于獐子岛存货盘存制度的多角度全面回答:1. 存货盘点周期,獐子岛通常会定期进行存货盘点,以确保存货数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盘点周期可以根据公司的需求和实际情况来确定,一般可以是每月、每季度或每年一次。
2. 存货盘点方法,獐子岛可以采用多种方法进行存货盘点,包括全面盘点和抽样盘点。
全面盘点是对所有存货进行逐一清点和核对,而抽样盘点则是通过随机选择一部分存货进行清点和核对,然后将结果推算到整个存货总量上。
3. 存货分类和计价,獐子岛的存货通常会根据不同的特征和属性进行分类,例如海产品、养殖产品等。
每个存货分类都会有相应的计价方法,用来确定存货的成本和价值,常见的计价方法包括加权平均法和先进先出法。
4. 存货计量单位,獐子岛的存货计量单位可能因不同种类的存货而异,例如以重量为计量单位的海产品和以数量为计量单位的养殖产品。
公司会根据存货的特点和市场需求来确定合适的计量单位。
5. 存货损耗和报废,在存货管理过程中,獐子岛也会考虑存货的损耗和报废情况。
损耗是指在存货生产、运输、储存等过程中由于自然因素或人为因素导致的数量减少,而报废则是指存货因质量问题或其他原因无法继续使用而需要废弃的情况。
公司会对存货损耗和报废进行记录和核算,以便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6. 存货估值和减值,根据会计准则的要求,獐子岛需要对存货进行定期估值和减值测试。
存货的估值是指根据市场价格或其他可靠信息来确定存货的公允价值,而存货的减值是指在存货价值可能低于成本时进行的减值处理。
公司会根据相关规定和实际情况进行存货的估值和减值核算。
总结起来,獐子岛的存货盘存制度涉及存货盘点周期、盘点方法、存货分类和计价、存货计量单位、存货损耗和报废、存货估值和减值等方面。
这些制度的建立和执行有助于确保獐子岛对存货的管理和控制,以及准确反映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
关于持续经营审计准则实际运用的几点思考——基于獐子岛公司的探究

关于持续经营审计准则实际运用的几点思考——基于獐子岛公司的探究作者:柯洁婷来源:《财会学习》 2018年第21期摘要:作为会计理论的基本假设之一的持续经营假设,是会计学科理论体系建立的逻辑起点,也是人们在对企业所处客观环境达成主观一致认定的基础上组织会计核算工作的前提条件。
在公司年报审计工作中,持续经营能力审计具有很多难点但其重要性又不容忽视。
作为指导审计人员工作的审计准则,如何实际运用问题具有思考意义。
文章从分析新旧准则出发,结合獐子岛公司案例,从审计机构与企业两个方面进行了思考。
关键词:审计准则;持续经营;审计报告一、引言截止至2018 年4 月30 日,3503 家上市公司( 包括19 家B 股) 披露了2017 年的年报。
其中,3450 家上市公司被出具了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36 家被出具了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17 家被出具了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意见报告。
在3450 家被出具了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的上市公司中,33 家上市公司被出具了带持续经营相关重大不确定性事项段的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
其中,因为2014 年曾出现扇贝大批死亡而导致存货核销和公司当季巨额亏损的“扇贝”事件而备受关注的獐子岛公司,今年再度因为存货异常亏损导致巨额亏损。
大华会计师事务所对其出具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表明,獐子岛公司的持续经营能力存在重大疑虑的重大不确定性,公司的财务报表未充分披露对持续性经营能力的重大不确定性及应对计划。
除獐子岛公司以外,皇台酒业因为2017 年市场销售额大幅下降,导致净亏损1.88 亿,资不抵债,资产负债率高达156.58%,同时营运资金极度短缺,几乎不具有偿债能力,而表明存在可能导致对其持续经营能力产生重大疑虑的重大不确定性。
又如*ST 信通、*ST 保千里、*ST 新亿、*ST 海润等多家*ST 公司的审计报告中有与持续经营相关的重大不确定性事项段,可见在2017 年的审计报告中,新持续经营审计准则的运用具有重要性。
獐子岛公司存货存量审计案例分析

獐子岛公司存货存量审计案例分析獐子岛公司是中国知名的水产品加工和销售企业,主要从事海洋牧场养殖、水产品贸易以及水产加工等业务。
然而,近年来该公司却卷入了一起存货存量审计案例,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
本文将对獐子岛公司的存货存量审计案例展开分析,并对其中的问题与教训进行探讨。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存货存量审计的重要性。
存货是企业重要的经济资源之一,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盈利能力有着重要影响。
存货存量审计可以帮助企业了解存货的真实情况,避免存货数额的虚高或虚低,从而保证财务报表的准确性和真实性。
对于獐子岛公司这样以水产品为主要经营项目的企业来说,准确核实存货存量显得尤为重要。
然而,根据媒体报道,獐子岛公司的存货存量审计案例却出现了严重问题。
据称,獐子岛公司在2019年年报和2020年中报中,存在存货存量大幅虚高的情况。
这意味着獐子岛公司过于夸大了自己的存货规模,给投资者带来了误导。
那么,獐子岛公司的存货存量审计案例中存在哪些问题呢?首先,獐子岛公司存在对原料、存货跟踪不清的问题。
媒体报道指出,獐子岛公司存在部分原料和存货未能真实反映在财务报表中的情况。
这说明獐子岛公司在存货管理和追踪方面存在不足,无法准确掌握存货的真实情况。
其次,獐子岛公司可能存在存货滞销或过期的情况。
存货滞销或过期会对企业的经营状况造成不利影响,而在存货存量审计中,企业也应当包括这一方面的核查。
然而根据媒体报道,獐子岛公司不仅存货存量虚高,而且存货中可能存在滞销或过期等情况,这样的情况显然与企业的真实经营情况不符。
此外,在存货存量审计中,獐子岛公司可能存在对存货价值计价不准确的情况。
存货价值的核算对于财务报表的准确性至关重要,而在存货存量审计案例中,獐子岛公司的存货价值可能被过高估计。
媒体报道指出,在2020年中报中,獐子岛公司存货价值近5000万元,而实际价值可能远低于此。
针对獐子岛公司存货存量审计案例,我们需要从中得到什么样的教训呢?首先,企业应加强对存货管理和追踪的重视。
獐子岛案例

獐子岛案例一、基本概念存货内部控制:存货内部控制是企业为管理好存货,针对存货收、发、存与供、产、销各环节的特点,事先制定的一套相互牵制、相互验证的内部监控制度。
存货内部控制是企业整个内部控制中的重点内容和中心环节。
企业制订存货内部控制的目的在于保障存活资产的安全完整,加速存货资金周转,提高存货资金使用效益。
审计人员应与被审计单位人员协调,实施以下几点工作:⑴了解存货的内容、性质、各存货项目的重要程度及存放场所⑵了解存货会计系统及其他相关的内部控制。
相关的内部控制包括:采购、验收、存储、领用、加工(生产)、装运等方面。
⑶评估与存货相关的固有风险、控制风险和检查风险及重要性。
影响固有风险的因素有:存货的数量和种类、成本归集的难易程度、运输的便捷程度、废旧过时的速度或程度、遭受失窃的难易程度等等。
⑷审阅以前年度的工作底稿。
了解被审计单位的存货存放情况、存货盘点程序以及其他在以前年度审计中遇到的重大问题。
存货盘点的时间安排、识别周转缓慢的存货、存货的截止确认、盘点小组人员分工的确定以及存货的多处存放等,审计人员均应对此充分关注。
⑸考虑实地察看存货的存放场所。
有助于在盘点工作开始之前发现潜在问题,例如难以盘点的存货、周转缓慢的存货、过时的存货、残次品以及代销存货。
⑹利用专家的工作。
考虑是否存在对专业知识提出较高要求的存货项目。
⑺复核或与管理当局讨论其存货盘点计划。
二、案例分析1.獐子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獐子岛)对于监盘的做法是否合理?(1)生物资产: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第5号——生物资产》规定是指与农业生产相关的有生命的动物和植物。
准则所称的农业,包括种植业、畜牧养殖业、林业和水产业等行业。
我国会计准则将生物资产划分为消耗性生物资产、生产性生物资产和公益性生物资产,而国际会计准则则将生物资产分为消耗性生物资产和生产性生物资产。
消耗性生物资产,是指为出售而持有的、或在将来收获为农产品的生物资产,包括生长中的大田作物、蔬菜、用材林以及存栏待售的牲畜等。
审计工作中存货盘点的难点问题——以獐子岛为例

社会发展审计工作中存货盘点的难点问题——以獐子岛为例李唯易◆摘要:近年来,资本市场频频爆出财务造假,在业界引起了巨大震动,相关会计师事务所也受到追责,影响巨大。
事实上,会计师事务所受到牵连,遭到处罚这一情况除了有个别事务所存在联合造假,大多数情况是由于审计工作中存在审计难点。
本文以獐子岛为例,分析审计工作中存在的难点之一——存货盘点困难,希望能对审计的实际工作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关键词:财务造假;存货;獐子岛一、背景在实际的审计工作中,操纵存货和销售成本的这种舞弊手法确实存在着审计难点,那就是存货盘点困难,特别是农林牧渔类企业,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复杂的实地情况,难以对存货进行确切的盘点。
在此,笔者以獐子岛为例进行分析。
獐子岛全称为獐子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以水产养殖为主营业务的企业[1]。
集团的经营范围还包含了水产加工、销售、运输等一整个产业链。
对于整个集团的业务来看,都是围绕着獐子岛的存货开展的,也就是说,獐子岛最重要的资产就是养殖在海里的水产品。
所以,对獐子岛进行审计的重点应着眼于这些水产品。
獐子岛在2014年10月曾发布公告,表明由于受到冷水团的影响,存货异常[2]。
2014年的年报利润总额直接巨亏13亿。
无独有偶,在2017年,扇贝逃跑事件再次上演,2018年1月30日,獐子岛发布重大事项公告时宣布,存货再次出现异常,会造成2017年全年亏损,2017年利润总额亏损7亿。
为何獐子岛一而再再而三的导演扇贝出逃事件呢?社会大众难道看不出这是獐子岛为了保壳而进行的财务造假吗?并不是,獐子岛早已引起了证监会的注意,但该集团仍然有恃无恐的进行财务造假,最根本的原因就是难以对獐子岛的存货进行盘存。
二、审计难点纵观獐子岛的审计过程,最大的难点就是对于水产品的盘点问题。
獐子岛的存货应归类为生物资产,生物资产是具有繁衍性的,在最初獐子岛集团投入幼苗,依托海洋这样的生物环境,使得并在成长过程中投入饵料等,生物资产不断成长。
生物资产会计计量问题研究以獐子岛为例

生物资产会计计量问题研究以獐子岛为例一、本文概述生物资产是指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用于农业、林业、畜牧业、渔业等活动,具有生命特征并能够带来经济利益的动植物资源。
在现代会计计量中,生物资产的评估和管理是一个复杂且具有挑战性的领域。
以獐子岛公司为例,其主要经营海洋牧场业务,涉及大量海洋生物资产的养殖和管理。
在本文中,我们将深入探讨生物资产会计计量的特殊性,分析现行会计准则下生物资产的计量问题,并以獐子岛公司的实际情况为案例,研究其在生物资产计量和管理方面的实践经验和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獐子岛公司的案例分析,旨在为生物资产会计计量提供更为科学合理的建议,促进相关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并为会计准则的完善提供参考。
本文首先概述了生物资产的定义、分类和特征,然后分析了生物资产会计计量的理论基础和现行准则,接着通过獐子岛公司的案例,具体探讨了生物资产计量的实际操作问题,包括初始计量、后续计量以及信息披露等方面。
本文提出了针对生物资产会计计量问题的改进建议,旨在提高生物资产信息的透明度和可靠性,为相关利益方提供更有价值的决策依据。
二、生物资产会计计量的理论基础在现代会计核算体系中,生物资产作为一种特殊的经济资源,其计量和报告对于财务信息的完整性和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
生物资产会计计量的理论基础主要建立在以下几个方面:历史成本原则:这是传统会计计量的核心原则之一,指的是在初始确认时,生物资产应按照实际交易或生产成本进行计量。
历史成本的确定性为生物资产的初始计量提供了可靠的基础。
公允价值概念:随着市场的发展和会计准则的国际化,公允价值逐渐成为生物资产计量的一个重要参考。
公允价值即在正常交易中,知情且愿意的买卖双方达成交易的价格。
对于生物资产,如林木、牲畜等,其价值会随着生长周期、市场需求等因素的变化而波动,采用公允价值进行计量可以更真实地反映其经济价值。
稳健性原则:在生物资产的计量过程中,稳健性原则要求会计信息的提供应当保持谨慎,避免过度乐观地评估资产价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存货的会计准则和审计方法——兼评“獐子岛”事件今年10月底,就在举国风靡的亲子类娱乐节目“爸爸去哪儿”第二季刚刚结束播映不久,A股上市公司“獐子岛”又上演了精彩的续集“扇贝去哪儿”,引得各路投资者、媒体和监管机构争先抢占登岛先机一探究竟。
一时间,这个不足15平方公里的海滨小岛,似乎真的成了世界顶级娱乐大片的拍摄现场。
獐子岛突然间被捧上舆论的风口浪尖源于该公司三季报公司业绩“大变脸”,由盈利变为亏损约亿元。
万亩海洋牧场发生自然灾害,遭遇北黄海冷水团低温及变温等,獐子岛虾夷扇贝遭受了灭顶之灾,价值亿元的底播虾夷扇贝存货放弃采捕、进行核销处理。
在如此惊骇的原因面前,各家的小伙伴们都惊呆了。
甚至有中小投资者出言“活要见肉,死要见壳!”从该事件被曝至今已半月有余,反观整个事件,无疑公司对存货的处理是该事件最值得关注的焦点之一。
根据公司协同海洋科学家和会计师到现场进行系统调查结果,公司决定对万亩海域成本为亿元的底播虾夷扇贝存货放弃采捕、进行核销处理,对万亩海域成本为3亿元的底播虾夷扇贝存货计提跌价准备亿元,扣除递延所得税影响亿元,合计影响净利润亿元,全部计入2014年第三季度。
面对这种处理结果,无论是作为一名局内的利益相关者,还是一个只想了解内情的门外看客,似乎都不禁要先问,在我国现行的会计准则下应如何对涉及企业存货业务进行相关会计处理,以及审计师们是如何抽丝剥茧、寻踪索迹地去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出具可靠的鉴证报告的。
要想了解有关存货的会计处理和审计方法,首先我们需对“存货”下一个准确的定义。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讲解(2010)》的注解,企业的存货通常包括以下内容:原材料,指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经加工改变其形态或性质并构成产品主要实体的各种原料及主要材料、辅助材料、外购半成品(外购件)、修理用备件(备品备件)、包装材料、燃料等。
为建造固定资产等各项工程而储备的各种材料不能作为企业存货。
在产品,指企业正在制造尚未完工的产品,包括正在各个生产工序加工的产品,和已加工完毕但尚未检验或已检验但尚未办理入库手续的产品。
半成品,指经过一定生产过程并已检验合格交付半成品仓库保管,但尚未制造完工成为产成品,仍需进一步加工的中间产品。
在产品和半成品的主要区别是,在产品一般不需要入库,而半成品一般需要入半成品库。
此外,在产品一般不能直接对外销售,而半成品可以。
产成品,指工业企业已经完成全部生产过程并验收入库,可以按照合同规定的条件送交订货单位,或者可以作为商品对外销售的产品。
企业接受外来原材料加工制造的代制品和为外单位加工修理的代修品,制造和修理完成验收入库后应视同企业的产成品。
商品,指商品流通企业外购或委托加工完成验收入库用于销售的各种商品。
周转材料,指企业能够多次使用、但不符合固定资产定义的材料,如为了包装本企业商品而储备的各种包装物,各种工具、管理用具、玻璃器皿、劳动保护用品以及在经营过程中周转使用的容器等低值易耗品和建造承包商的钢模板、木模板、脚手架等其他周转材料。
但是,周转材料符合固定资产定义的,应当作为固定资产处理。
《讲解》中只做了以上几种分类的解释,但是在很多企业中一般还会设立“在途物资”科目。
一般企业采用实际成本(或进价)进行材料、商品等物资的日常核算,货款已付尚未验收入库的购入材料或商品的采购成本,都会通过“在途物资”科目进行归集。
本科目应当按照供应单位和物资品种进行明细核算。
对企业存货的审计一般主要追求以下五个目的:保证资产负债表中的存货是存在的(存在性),所有应当记录的存货均已记录(完整性),记录的存货由被审计单位拥有或控制(权利和义务),存货以恰当的金额包括在财务报表中,与之相关的计价调整已恰当记录(准确性),存货已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在财务报表中做出恰当列报(列报)等。
在现场进行审计工作时,审计人员一般会先获取存货科目下总账和明细账,将明细账分门别类的清单(full list)作为附表(sub-sheet)列在存货工作底稿(working paper)的主表(lead sheet)之后。
并将每张附表的明细账进行加总与主表相应类型的汇总额进行核对,比较是否会由于加总或者手工调账等原因导致总账和明细账不符的情况。
当然,在工作底稿的主表中也需核对上期数是否正确,并列出本期与上期数的变动差额和变动率。
对于比较大的变动绝对数和百分比需要在注释表(notes sheet)中作详细的说明。
在注释表的开篇,一般都会根据企业所处行业的性质和经营模式对企业的存货分类进行描述,以及存货的确认方式。
根据主表的变动情况进行一般的分析性复核,解释本期数额变动的总体情况以及引起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
接下来需要对明细账进行仔细查看,看有没有异常的数字,比如出现负数,即存货红字。
一般出现这种情况是由于出库记账的存货比入进账的总额要多,请注意,这里强调的都是账面的情况,因为实际过程中是不可能会出现仓库里的货出去的比现有的还要多的。
这主要可能是由于在存货入库的时候,相关人员忘了做入账处理,当审计过程中发现这种问题时,需要找出漏计的相关原始凭证进行账面调整,如果数额特别巨大、发生频率较高,可能就要考虑企业的相关内控是否合适以及执行是否有效了。
在结束了由总账到明细账的审查和明细账的详细审查后,那么问题又来了,审计技术究竟哪家强呢强不强咱还得接着往细里看,那就是这明细账中每一条编号存货的成本究竟是否正确呢,它是怎么得出来的呢有些人说,那还不简单!不就是买来的价格吗可是,这样说准确吗因为,首先在成本核算中就分为标准成本法和实际成本法,如果说实际成本法是买来的价格还有那么点意思,那标准成本法下的成本核算可就完全不是这么回事了。
此外,对于原材料,在途物资啥的可能说采购的价格占了主要的成本,可是那些在产品、半成品和产成品在生产过程中耗用的人工啊、水电费啊、折旧摊销啊等等,你要如何归集呢这样看来,对成本的核算似乎是个不小的问题,列为看官不要急,我们再来看看《讲解》中是怎么说的。
《讲解》中概括,存货的成本包括采购成本、加工成本和其他成本。
采购成本指企业物资从采购到入库前所发生的全部支出,包括购买价款、相关税费、运输费、装卸费、保险费以及其他可归属于存货采购成本的费用。
不包括按规定可以抵扣的增值税额。
相关税费指企业购买、自制或委托加工存货发生的进口关税、消费税、资源税和不能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等应计入存货采购成本的税费。
其他可归属于采购成本的费用,包括在采购过程中发生的仓储费、包装费、运输途中的合理损耗、入库前的挑选整理费等,可以直接归属的计入成本,否则选择合理的分配方法分配。
从供货单位、外部运输机构等收回的短缺或其他赔偿,应冲减所购物资的采购成本。
因遭受意外发生的损失和尚待查明原因的途中损耗,暂作待处理财产损益进行核算,查明原因后再作处理。
加工成本主要由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构成,其实质是企业在进一步加工存货的过程中追加发生的生产成本,不包括直接由材料存货转移来的价值。
直接人工和间接人工的划分依据通常是生产工人是否可直接确定其服务的产品对象。
制造费用时企业为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项间接费用,包括生产部门管理人员的职工薪酬、折旧费、办公费、水电费及物料消耗、劳动保护费、季节性和修理期间的停工损失等。
直接人工一般按照计时工资或者计件工资分配。
制造费用一般应按生产车间部门先行归集,然后根据制造费用的性质,合理选择分配方法。
月末,企业因根据自身情况对直接人工、制造费用以及直接材料等生产成本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间进行分配。
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主要有品种法、分批法和分步法三种。
分配方法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如需变更应当在财务报表附录中予以说明。
其他成本主要包括投资者投入的成本和通过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债务重组、企业合并等方式取得的存货成本。
相关成本需要根据具体的准则来进行确认。
此外,盘盈的存货应按重置成本入账,并通过“待处理财产损益”归集,按管理层权限报经批准后冲减当期的管理费用。
非正常消耗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及制造费用应计入当期损益。
企业在采购入库后发生的仓储费,应计入当期损益,但是为达到下一个生产阶段所必需的仓储费用应计入存货成本。
不能归属于使存货达到目前场所和状态的其他支出,不符合存货定义和确认条件的,也要计入当期损益。
企业采购用于广告营销活动的特定商品或服务计入销售费用。
企业在确认发出存货成本时一般采用先进先出法、移动加权平均法、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和个别计价法。
对于已售存货成本的结转包括,确认存货销售收入的当期,应将已经销售存货的成本结转为当期营业成本。
存货为非商品存货的,如材料等,应将已出售材料的实际成本予以结转,计入其他业务成本。
对已售存货计提了存货跌价准备的,还应结转以集体的存货跌价准备,冲减当期主营业务成本或其他业务成本,实际上是按已售产成品和商品的账面价值结转主营业务成本和其他业务成本。
在企业核算存货成本时一般分为实际成本法和标准成本法,实际成本即企业按照产品实际发生的成本进行成本核算,标准成本又称标准成本制度或标准成本会计,是指以标准成本为核心,通过标准成本的制定、执行、核算、控制、差异分析等一系列有机结合的环节,将成本的核算、控制、考核、分析融为一体,实现成本管理目的的一种成本管理制度。
由于我国会计准则要求采用实际成本法进行存货的计量,所以在期末对标准成本法和实际成本法产生的成本差异进行处理,主要方法有两种:1、结转本期损益法按照这种方法,在会计期末将所有差异转入"利润"账户,或者先将差异转入"主营业务成本"账户,再随同已销产品的标准成本一起转至"利润"账户。
在成本差异数额不大时采用此种方法为宜。
2、调整销货成本与存货法按照这种方法,在会计期末将成本差异按比例分配至已销产品成本和存货成本。
采用这种方法的依据是税法和会计制度均要求以实际成本反映存货成本和销货成本。
本期发生的成本差异,应由存货和销货成本共同负担。
成本差异的处理方法选择要考虑许多因素,差异处理的方法要保持历史的一致性,以便使成本数据保持可比性,并防止信息使用人发生误解。
对存货的成本审计一般散落在内控测试和细节测试中。
对存货的内控测试主要包括采购与付款循环(purchase)以及生产和存货循环(costing)。
采购与付款循环主要包括以下流程:请购商品(劳务)编制订购单验收商品储存商品编制付款凭证确认与记录负债付款记录先进、银行存款支出。
生产与存货循环流程主要由以下流程组成:计划和安排生产环节发出原材料生产产品核算产品成本储存产成品发运产成品。
在执行内控测试时,审计人员一般需要与各环节部门人员进行沟通,根据企业的具体业务情况画出流程图/表(walk through),标明每项流程的关键风险点和公司采取的相关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