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糖中药与西药的用药禁忌
中西药联合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世界卫生组织公告:全球有七分之一的人不是死于自然衰老,而是死于不合理用药。
在病患者中有三分之一的人死于不合理用药,因此合理用药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
中西药联合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随着中西医在临床上联合应用广泛开展,如何合理地联合应用中+ 西药以及避免中西药间的配伍禁忌,就成了较为突出的问题。
实践证明,某些中西药配伍不合理,往往会使药物疗效降低或引起药源性疾病,甚至产生毒付反应和危及生命。
1:高血压病人在服用降压药期间,如优降宁、复方降压片等(服西药痢特灵、异烟肼等单胺氧化酶抑制剂时)不能同时服中药麻黄、中成药麻杏石甘汤、麻杏止咳糖浆、大活络丸、人参再造丸、通宣理肺丸、清肺饮、止咳定喘丸、防风通圣丸、半夏露、气管炎糖浆、哮喘片等。
因这些中药中含有麻黄碱,而麻黄碱可促使贮存在神经末稍中的去甲肾上腺素大量释放,可引起头痛、头昏、恶心、呼吸困难、心律不齐,血压增高,严重时可致高血压危象和脑出血。
: (2):在服用优降宁期间忌服白扁豆,因二者结合使体内酪胺堆积,引起高血压危象,甚至导致死亡。
附:(高血压危象症:病情严重,发展迅速,舒张压持续130毫米汞柱以上,头痛剧烈,烦燥,恶心,呕吐,视力模糊,抽搐,意识模糊,甚至昏迷,视网膜出血,水肿,出现尿毒症,尿毒症常为致死的原因)。
(3)以上含有麻黄的中药在治疗呼吸道疾病时与氨茶碱合用后,毒性增强,可致恶心呕吐、心动过速、震颤、头痛、头昏及心律失常,故二者不宜合用。
(4)含麻黄制剂的中药不宜与洋地黄、地戈辛、毒毛旋花子甙k等强心药合用,(如复方川贝精片,莱阳梨止咳糖浆,复方枇杷糖浆,等)易致心律失常及心衰等毒性反应。
因麻黄碱能兴奋心肌,而致心律加快,增加强心药对心脏的毒性。
(5):使用麻黄碱时不能同时服用降压药:因麻黄碱具有兴奋和收缩周围血管的作用,使降压药作用减弱,疗效降低,甚至使血压失去控制,严重者可加重高血压患者的病情。
(6):服甘草制剂如甘草浸膏、甘草片等不能与利血平、降压灵、复方降压片等降压药并用,因甘草能引起高血压及发生低血钾,与以上降压药相拮抗。
中西配伍禁忌

(3)氢氧化铝、氨茶碱等碱性药
(4)呋喃妥因 利福平 阿司匹林 消炎痛等
机制:(1)易析出结晶而致结晶尿血尿
(2)减弱药效
(3)起中和反应,降低或失去药效
(4)加重对肾脏的毒性
成分:槲皮素
总之,中西药合理应用在临床中很复杂。中西药合用要慎重,中药也有毒副作用,必须根据理化性质、作用机理、不良反应等合理应用,避免配伍禁忌发生,保证用药安全。
此外,抗癫痫药与苍耳子、雷公藤合用也可加重肝脏损害。
3 对中枢神经系统影响
含苷类中药,如桃仁、杏仁、火麻仁、枇杷叶等均含有氰苷类成分。不可长期与咳必清合用。因为杏仁甙在酸性条件下,经酶解后产生的氢氰酸虽有止咳功效,但在一定程度上可抑制呼吸中枢[2],而咳必清可加强其抑制作用,使呼吸功能抑制加重。
中成药:牛黄解毒丸 舒筋活血片 礞石滚痰丸 陈香露白露 当归浸膏片 胃舒宁片 复方五咮子片 酒花素片 复方罗布麻片 跌打丸 磁朱丸 脑立清
不易配伍的西药:(1)四环素族(相隔3h以上则影响不大) (2)强的松龙片 (3)异烟肼 利福平 (4)维生素C
机制:(1)形成络合物影响吸收 (2)生成难溶物显著降低生物利用度 (3)氧化后失去作用
3、中成药保和丸、六味地黄丸、肾气丸与西药氢氧化铝凝胶、氨茶碱、碳酸氢钠、胃舒平不宜同时服用。因前三种中药内含酸性药物,而后四种西药为碱性药物,如同时服用则会发生酸碱中和,使中药、西药均失去治疗作用。
4、西药四环素、利福平、红霉素、林可霉素、制霉菌素等抗生素以及铁制剂、维生素B1,与中药石榴皮、五倍子、大黄、地榆、诃子、虎杖等合用。因为这些中药中含有大量鞣酸,它能与生物碱盐类、甙类、蛋白质等生成不溶于水的沉淀物,从而无法被胃肠道吸收,影响它们的疗效。
浅谈中西药联用及配伍禁忌

浅谈中西药联用及配伍禁忌药物联用一直是医学领域中一个备受争议和关注的话题。
中西药联用及配伍禁忌更是在实践中需要谨慎对待的问题。
本文将针对中西药联用的优势、注意事项以及配伍禁忌进行探讨。
一、中西药联用的优势中西药联用即中医药与西药相结合的治疗方式。
中西药各有其独特的优势,在某些情况下,结合使用可以发挥双方的最佳效果。
中药通常以中药颗粒、药饮等形式应用,有温和疗效、副作用小的特点;而西药则有剂量准确、起效快的特点。
因此,中西药联合使用可以综合体现中西医学的优势,提高治疗效果,缩短疗程,减轻患者病痛,提高治疗满意度。
二、中西药联用的注意事项1.专业医师指导:中西药联用需要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进行,医师需全面了解患者的病情、身体状况、用药史等信息,结合中西医诊断进行合理用药。
2.明确疗效和副作用:使用中西药联用时需明确药物的疗效目标和可能产生的副作用,合理选择药物种类和剂量,降低不良反应的风险。
3.个体化用药:不同患者体质和病情差异较大,中西药的选择和搭配需要个体化,避免盲目跟风,尽量减少不适反应产生。
4.遵医嘱服用:患者在接受中西药联用治疗时,需严格按照医师的用药建议进行规范用药,坚持治疗过程中的用药计划,避免漏服或过量用药。
三、中西药的配伍禁忌1. 避免药物相互作用:中西药物在治疗疾病的过程中可能会产生相互作用,导致药效增强或削弱,甚至产生毒副作用。
因此,避免禁忌药物的搭配,避免出现不良反应。
2. 中药禁忌:有些中药成分在配伍过程中可能会与某些西药发生化学反应,导致疗效降低或不良反应加剧。
如某些中药禁忌与抗生素、镇静药物等西药联用。
3. 西药禁忌:有些西药在配伍中可能会与中药产生不良反应,导致中药疗效受损。
如某些西药禁忌与中药补益药物、滋补药物等联合使用。
4. 老少禁忌:老年人和儿童的身体机能较弱,耐受能力差,对于中西药的使用需要特别慎重。
应避免禁忌药物的使用,尽量减少不良反应的产生。
结语:中西药联用是一种新颖的治疗方式,在实践中需要慎重对待。
中西药配伍中的禁忌

中西药配伍中的禁忌标签:中药;西药;配伍;禁忌随着中西医结合的深入发展,中西药并用的机率也越来越高,因此,研究中西药之间相互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
临床实践证明,有些中西药配伍应用,不仅不能提高疗效,反而使药物疗效降低,毒副反应增加,或引起药源性疾病,严重的甚至危及生命。
现就近年来的临床研究如下。
1有些中西药联用,降低疗效1.1中西药联用生成难溶性络合物含Fe2+、Fe3+、Mg2+、Al3+、Ca2+等多种二价以上金属阳离子的中成药,如桔红丸、明目上清丸、牛黄上清丸、牛黄解毒丸、清胃黄连丸、女金丹、朱砂安神丸、当归浸膏丸、复方五味子片、追风丸等,与四环素族抗生素、异烟肼联用,生成难溶性络合物,影响吸收,降低疗效。
1.2中西药配伍形成沉淀,导致变性或失活1.2.1含鞣质的中药及中成药与金属离子制剂、强心苷、含氨基比林成分的药物等合用,能发生化学反应,使药物发生沉淀、变性、失活而降低药物疗效。
含鞣质的中药及中成药与胰酶、淀粉酶、胃蛋白酶等合用,会使上述酶制剂灭活,降低其生物利用度,也能使多种抗生素、维生素B1、B6失去活性而影响其吸收利用。
1.2.2黄连、黄柏、川乌、附子、麻黄、马钱子、洋金花、延胡索等含生物碱的中药及其制剂与酶制剂、金属盐类、碘化物联用,会产生沉淀反应,使药效降低或失去治疗作用。
1.3中西药合用影响疗效1.3.1甘草、鹿茸及其制剂,如复方甘草合剂、甘草片、参茸片、鹿茸片等与本药降糖药胰岛素、优降糖、甲苯磺丁脲、降糖灵等同服,因甘草、鹿茸的类皮质激素功能有升血糖作用,多而降低了降血糖药物的疗效。
1.3.2含乙醇的中成药,如国公药酒、骨刺消痛液等药酒,若与西药鲁米那、苯妥英纳、安乃近、胰岛素、甲苯磺丁脲等同服,因乙醇能增强肝药酶活性,使上述西药在体内代谢加速,从而降低疗效。
1.3.3麻黄及其制剂的主要成分为麻黄碱,是交感神经兴奋剂,能对抗降压药的作用,故不宜与复方降压片、降压灵、胍乙腚等药物合用,也不宜与镇静催眠药如氯丙嗪等联用。
常用中药与西药配伍禁忌

常用中药与西药配伍禁忌(一)麻黄及其制剂1、不宜与降压灵、利血平、胍乙啶、复方降压片等降压药同用。
麻黄碱有升压作用,与降压药产生药理作用拮抗。
2、不宜与氯丙嗪、苯巴比妥等镇静催眠药同用。
麻黄碱能兴奋中枢神经,拮抗镇静催眠咬的中枢抑制作用。
3、不宜与痢特灵、优降宁、苯丙胺、苯乙肼等单胺氧化酶抑制籍同用。
4、不宜与洋地黄、地高辛等强心苷类同服。
麻黄碱使心肌收缩力增强,心输出量增加,心率加快。
如同时服用洋地黄类,可导致强心苷中毒。
5、不宜与氨茶碱同用。
使毒性增强。
6、不宜与异烟肼同用。
两药均可引起精神兴奋、排尿困难等副作用。
7、不宜与咖啡因同用。
(二)延胡索(元胡、玄胡)及其制剂1、不宜与氯丙嗪同用。
二者有类似安定和中枢性止呕作用,但同用会产生震颤麻痹。
2、不宜与咖啡因、苯丙胺等中枢兴奋剂同用。
延胡索乙素具有中枢抑制作用,降低西药的疗效。
3、不宜与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同用。
延胡索的有效成分巴马汀,其降压作用可被单胺氧化酶抑制所逆转或消除,故在应用单胺氧化酶抑制剂期间及停药时间不足两周者,不宜应用元胡及其制剂。
4、不宜与士的宁及马钱子同用。
可增强士的宁的毒性反应。
(三)黄连、黄柏、苦参等及制剂1、不宜与强心苷同用。
这些中药在胃肠道中有很强的抑菌作用,肠道菌群的改变使强心苷被细菌代谢部分减少,血中强心苷浓度升高,易发生中毒。
2、不宜与酶类制剂同用。
这类中药抑制酶的活性,降低酶类制剂的作用。
3、不宜与青霉素同用。
含黄连的注射液与其配伍不稳定,遇酸、碱、醇、重金属离子均易析出沉淀。
(四)川芎及其制剂1、不宜与心得安同用。
川芎嗪具有β-受体激动剂样作用,可以强心、扩冠,心得安能阻断其作用。
2、不宜与甲苯丙胺同用。
川芎具有镇静作用,可以拮抗甲苯丙胺的兴奋作用。
(五)附子和乌头及其制剂1、不宜与肾上腺素类同用。
乌头碱可增强肾上腺素对心肌的直接作用,合用产生被动异位心率。
2、不宜与强心苷类同用。
合用会加重对心脏的毒性。
3、不宜与心得安、利血平同用。
降糖药禁忌

糖尿病患者需长期服用降糖药,但降糖药与某些药物同服,很可能减弱或增强降糖药的药效,造成血糖不稳定,所以应谨慎使用。
不能与降糖药同时使用的药物主要有七类。
抗生素:如四环素、土霉素、庆大霉素等,这些药物与苯乙双胍(降糖灵)同时服用,可使患者的器官、组织和细胞不能进行正常的分解和利用,产生较多的乳酸,使病人发生乳酸性酸中毒。
利尿药:如氢氯噻嗪(双氢克尿塞)、呋塞米(速尿)、依他尼酸(利尿酸)等,都能抑制胰岛素β细胞分泌胰岛素,使甲苯磺丁脲无法发挥降糖作用,导致血糖升高,少数病人甚至会发生糖尿病性昏迷。
胃肠解痉药:如颠茄、阿托品、丙胺太林(普鲁本辛)等,这些药物都是同一类抗胆碱药物,且具有阻断胆碱能受体、减少胰岛素细胞分泌胰岛素的作用,故能减弱磺脲类降糖药刺激β细胞分泌胰岛素的功能,使老年糖尿病的血糖迟迟不能下降。
抗结核药:如异烟肼、利富平、吡嗪酰胺等这几种药物都能使肝脏分泌较多的酶,导致甲苯磺丁脲代谢加速,排泄增加。
因此,降糖药与抗结核药同用时,不但不能降低血糖,还会使病情进一步恶化。
抗凝血药:如双香豆素、华法林可延长甲苯磺丁脲的半衰期,并抑止其代谢,导致患者出现高血糖症。
肾上腺皮质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中的糖皮质激素,如醋酸可的松、氢化可的松、泼尼松(强的松)和地塞米松等。
这些药物虽能增强肝糖元的合成,但也会大大减少器官、组织和细胞对葡萄糖的分解利用,结果使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升高。
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和儿茶酚胺:这三种药都能增加肝糖元的分解,可使患者血糖升高而减弱降糖药的作用糖尿病患者需长期服用降糖药,但降糖药与某些药物同服,很可能减弱或增强降糖药的药效,造成血糖不稳定,所以应谨慎使用。
国家三级公立医院糖尿病治疗专家讲到:吃降糖药同时不能吃的药1、抗生素:这些药物与苯乙双胍(降糖灵)同时服用,可使患者的器官、组织和细胞不能进行正常的分解和利用,产生较多的乳酸,使病人发生乳酸性酸中毒。
2、利尿药:利尿药都能抑制胰岛素β细胞分泌胰岛素,使甲苯磺丁脲无法发挥降糖作用,导致血糖升高,少数病人甚至会发生糖尿病性昏迷。
中医行业的中医药与西药配伍禁忌

中医行业的中医药与西药配伍禁忌在中医行业中,中医药与西药的配伍禁忌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
由于中医药与西药在药性、用法用量、药物相互作用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因此在患者治疗过程中需慎重考虑两者之间的配伍问题。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对中医药与西药的配伍禁忌进行探讨。
一、药性对比
中医药与西药的药性存在明显区别。
中医药强调整体调理,通过草本植物、矿物等天然物质治疗疾病,具有温和、缓慢的特点;而西药则是以药物分子为基础,功效明显、快速,但副作用较大。
因此,在配伍中医药与西药时,应避免中西药性质相反的药物同时使用,以免造成不良反应。
二、用法用量对比
中医药与西药在用法用量上存在明显的不同。
中医药通常以煎煮、泡服、膏敷等方式使用,需要依靠药性渐进发挥疗效;而西药则以口服、注射等方式使用,疗效较为迅速。
当中西药同时使用时,应充分考虑两者的用法用量间的差异,避免超量或次量使用,以免影响疗效或增加不良反应的风险。
三、药物相互作用
中医药与西药之间存在药物相互作用的可能性。
由于中药多采用多成分、多途径治疗,容易与西药发生相互作用而影响疗效。
在配伍中
医药与西药时,应避免产生药物相互作用的情况,可以选择时间错开或选择替代药物,减少潜在风险。
总的来说,中医药与西药配伍时需要慎重考虑,避免发生配伍禁忌带来的不良影响。
中医药与西药各有其独特优势,合理搭配可以发挥双方的疗效,提高治疗效果。
在实际应用中,医生应根据患者病情、身体状况等因素进行个体化治疗,谨慎选择中西药的配伍方案,以确保患者获得最佳治疗效果。
中西药合用的禁忌

中西药合用的禁忌概述中西药结合的发展使中西药合用越来越普遍。
合理的配伍,有益于疾病的治疗而不合理的配伍,则会带来许多配伍禁忌,这应该引起医务工作者和患者的注意。
中西药的配伍禁忌发生在以下几个方面:一、中西药发生物理或化学反应中西药合用发生的反应包括PH变化、酸碱中和、产生沉淀、发生络合,会产生以下几个方面的影响:1.影响药物吸收有些中西药成分发生沉淀或络合反应则会影响吸收。
如汉肌松注射液、枳实注射液等含生物碱类成分,在酸性条件下稳定,如与碳酸氢钠、青霉素等碱性注射液混合,则生物碱游离产生沉淀;而黄芩注射液、何首乌注射液在碱性条件下稳定,故与葡萄糖注射液等酸性注射液配伍,则会使黄酮、蒽醌类溶解度降低。
黄酮类成分多与金属离子形成络合物,含此类成分的中药如与西药制剂碳酸钙、硫酸亚铁,氢氧化铝等同用,会因络合影响药物的吸收。
2.影响药物排泄尿液的酸碱度会影响肾脏对弱酸性或弱碱性药物的排泄。
如山楂、乌梅等能酸化尿液,使利福平阿斯匹林等酸性药物吸收增加,加重肾脏的毒性反应;而与碱性药物四环素、红霉素同用,使其排泄增加,疗效降低;其与磺胺类药物同用,使乙酰化后磺胺溶解度降低,易在肾小管析出结晶,引起血尿、尿闭等症状。
3.改变药物的作用含生物碱、鞣质的中药如与酶类制剂如胃蛋白酶、乳酶生等同用,会引起蛋白质变性,使酶失效。
酸性中药如与西药制酸药氢氧化铝、胃舒平等同用,会因酸碱中和,降低或失去制酸药的治疗作用。
4.产生有毒物质中药酊剂和药酒中含乙醇,如与水合氯醛合用能产生有毒的醇合三氯乙醛,严重者可以致死。
中西药发生化学或物理变化既可能在体外也可能在体内。
对于体外发生的配伍禁忌多是由用药前中西药相互混合引起,因此临床应用时不应轻率地将不同的药液混合。
二、中西药发生药效作用的拮抗药效拮抗会使药物作用降低或丧失。
如麻黄碱具有中枢兴奋作用,如与镇静催眠药氯丙嗪、苯巴比妥等同用则会产生药效的拮抗。
枳实抗休克的有效成分N-甲基酷胺、对羟福林主要作用于α-受体,当与α-受体阻断剂酚妥拉明同用,会使药效降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降糖中药与西药的用药禁忌
降糖中药与西药的用药禁忌有哪些?降糖中药副作用少,但见效慢,西药见效快,但副作用较大。
不少糖尿病患者喜欢联合用药,但中西药物间有着配伍禁忌,使用不当反而会出现不良反应,尤其是一些掺了西药成分的中药,因西药成分多少并没有标明,隐患更大。
那么,降糖中药与西药的用药禁忌有哪些呢?一起来看看下面的介绍吧。
一、降糖中药与西药的用药禁忌
中药和西药在临床上的联合应用非常普遍,因此,应高度重视中西药物间的配伍禁忌。
现就中药与西药抗生素间的配伍禁忌举例如下,供大家参考。
1、含有机酸的中药
如五味子、金银花、山茱萸、女贞子、乌梅、白芍、山楂、枳实、木瓜、陈皮等。
①忌与氨基糖苷类、大环内酯类抗生素配伍,因这类中药经体内代谢后均能使尿液酸性增强,使这些抗生素的抗菌效力减弱。
②忌与磺胺类药物及其乙酰化物配伍,因可导致酸性环境,使磺胺类药物的溶解度降低,致使磺胺类药在泌尿系统中析出,形成结晶,引起结晶尿、血尿、尿闭等。
2、碱性较强的中药
如海螵蛸、龙骨、牡蛎、瓦楞子和一些成药大黄苏打片、乌贝散等。
①与氨基糖苷类抗生素配伍,能使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吸收增加,血药浓度上升,作用增强,耳毒性副作用同时增加,长期配伍应用应注意剂量调整和监测。
②忌与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四环素类、呋喃妥因等配伍使用,因碱性环境可影响这些药物的吸收,使其作用程度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