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热疗法的应用

合集下载

冷热疗法教案本

冷热疗法教案本

冷热疗法教案本引言:冷热疗法是一种常见的物理疗法,在医疗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通过应用适当的高温或低温刺激,可以起到缓解疼痛、促进血液循环、减轻肌肉炎症等作用。

本文将介绍冷热疗法的原理、适用范围以及操作步骤,以期帮助人们正确、安全地使用冷热疗法来达到理疗效果。

一、冷疗原理与适用范围1. 冷疗原理:冷疗是利用冷温度作用于人体组织,通过减低局部组织温度使血管收缩、减少血液流量,从而起到止血、减轻疼痛、缓解肌肉痉挛等效果。

冷疗还能抑制炎性反应及细胞新陈代谢,减缓病变的发展。

2. 适用范围:冷疗广泛应用于以下情况:(1)急性损伤:如扭伤、挫伤、骨折等。

冷疗可减少局部炎症反应,控制肿胀和疼痛。

(2)慢性疼痛:如关节炎、肌肉酸痛等。

冷疗可以减轻疼痛感,舒缓病变区域。

(3)发热:适用于发热时,通过冷却体表降低体温。

二、冷疗操作步骤1. 准备工作:(1)准备冰袋或冷敷剂:可以使用冰块、冷水袋、冷敷凝胶等冷却物品。

(2)保证患者体表清洁:先用温水清洁患者的皮肤,然后用干净的毛巾擦干。

2. 操作步骤:(1)将冰袋或冷敷剂放在相应部位:根据患者病变部位放置冷敷物品,要确保冷敷物品与皮肤充分接触。

(2)冷敷时间控制:根据患者病情和耐受能力,一般冷敷时间为10-20分钟,每日可进行3-4次。

(3)注意观察:冷敷过程中,应时刻观察患者的反应,如有不适或异常情况应及时停止冷敷。

三、热疗原理与适用范围1. 热疗原理:热疗是通过加温作用于人体组织,增加局部组织温度,扩张血管,促进血液循环,加快新陈代谢,增加细胞活性,从而起到舒缓疼痛、松弛肌肉、促进康复等作用。

2. 适用范围:热疗广泛应用于以下情况:(1)肌肉、关节或韧带拉伤:热疗可帮助恢复肌肉和韧带的弹性,减轻肌肉松弛和僵硬感。

(2)慢性疼痛:如颈椎病、腰肌劳损等。

热疗可以缓解肌肉痉挛和疼痛。

(3)创伤后康复:热疗有助于加速受伤组织的愈合,促进康复。

三、热疗操作步骤1. 准备工作:(1)准备热敷物品:可以使用热水袋、温湿热敷包等热敷物品。

冷热疗法知识点总结

冷热疗法知识点总结

冷热疗法知识点总结热疗法是一种应用热能来治疗疾病和症状的方法,常用的热疗法包括热敷、热水浴和蒸汽疗法等。

热疗法可以通过增加血液循环、放松肌肉、减轻疼痛等作用来缓解各种症状。

热敷是一种常见的热疗法,通过将热湿毛巾或热水袋等放在患处来达到治疗的目的。

热水浴是一种将患处浸入热水中来达到治疗目的的疗法。

蒸汽疗法则是通过让患者吸入蒸汽来治疗感冒、咳嗽等呼吸道疾病。

热疗法适用于肌肉疼痛、关节炎、运动损伤等疾病和不适。

冷疗法是一种应用冷能来治疗疾病和症状的方法,常用的冷疗法包括冰敷、冷水浴和冷敷等。

冷疗法可以通过收缩血管、减轻炎症、麻醉神经、减轻疼痛等作用来缓解各种症状。

冰敷是一种常见的冷疗法,通过将冰袋或冰块放在患处来达到治疗的目的。

冷水浴是一种将患处浸入冷水中来治疗的疗法。

冷敷则是通过将冷湿毛巾放在患处来达到治疗目的。

冷疗法适用于扭伤、瘀伤、炎症等疾病和不适。

冷热疗法的原理是通过刺激热和冷来影响体内的生理过程,帮助缓解各种症状。

热疗法通过扩张血管、促进血液循环,从而增加氧气和营养物质的供应,促进废物的排出,加速组织修复和康复。

冷疗法通过收缩血管、降低血液流量,减轻炎症和肿胀,麻醉神经、减轻疼痛等作用来缓解各种症状。

此外,冷热疗法还可以改善肌肉的灵活性和平衡,减少肌肉疲劳和受伤的风险。

冷热疗法的具体应用方法取决于患者的具体情况和需要,包括病情严重程度、疼痛部位、症状类型等因素。

在使用冷热疗法时,患者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使用冷热疗法前应先了解疾病的类型和症状,了解哪种疗法更适合自己的情况。

2. 在使用热疗法时,应将热敷物或热水袋放在患处,避免过热和灼伤皮肤。

3. 在使用冷疗法时,应将冷敷物或冰袋放在患处,避免过度冷却和冻伤皮肤。

4. 在使用冷热疗法时,应注意每次的时间限制,一般建议每次15-20分钟,避免过度使用造成伤害。

5. 在使用冷热疗法时,应间隔适当的时间,以免皮肤受到过多的刺激。

冷热疗法对患者的身体状态和疾病症状有一定的适应性,不同类型的疾病和症状可能需要不同的冷热疗法。

冷热疗技术名词解释

冷热疗技术名词解释

冷热疗技术名词解释
冷热疗技术是一种物理治疗方法,通过应用冷或热的刺激来促进身体康复和治疗疾病。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冷热疗技术和它们的解释:
1. 冷敷:将冰袋或冷水浸湿的毛巾等冷物贴在身体部位,用于缓解疼痛、减轻肿胀和止血。

2. 热敷:使用热水袋、热毛巾或专门的热敷器材,将热物敷于身体部位,以促进血液循环、减少肌肉痉挛和舒缓肌肉疼痛。

3. 热疗:包括热水浴、热蒸汽、热毛巾、热石按摩等多种热刺激方法,用于舒缓肌肉疼痛、放松紧张肌肉、促进血液循环和缓解关节僵硬。

4. 冷疗:常用的冷疗方法包括冰敷、冰浴、冷冻剂喷洒等,通过局部低温刺激,可以减少炎症、降低疼痛、缓解肌肉和关节痉挛。

5. 热冷交替疗法:将冷热交替应用于身体部位,既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又能够减轻疼痛和肌肉痉挛,常用于运动损伤康复和肌肉恢复。

6. 热疗器材:专门用于提供热疗效果的器材,如热水袋、热毛巾架、热敷仪等。

这些器材通常能够提供持续的温热刺激,方便操作和提供更加均匀的热疗效果。

7. 冷疗器材:用于提供冷疗效果的器材,如冰袋、冷敷贴、冰凝胶等。

这些器材能够提供持久的冷却效果,方便携带和使用。

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冷热疗技术时,应根据个人情况和医生指导来选择适当的温度和时间,以免引起过度的热或冷刺激,导致其他问题。

冷热疗法名词解释

冷热疗法名词解释

冷热疗法名词解释冷热疗法是一种常见的物理治疗方法,通过应用冷热刺激来改善身体状况和促进康复。

冷热疗法广泛应用于各种疾病的治疗,包括骨骼肌肉损伤、炎症、疼痛和肿胀等。

下面对冷热疗法的一些常用名词进行解释。

1. 冷疗(Cryotherapy):冷疗是通过应用低温来治疗疾病或缓解症状的一种治疗方法。

常见的冷疗方式包括冰敷、冷水浸泡和冷气喷洒等。

冷疗能够减轻疼痛、减少炎症和肿胀,并提高局部血液循环。

它常用于急性损伤、扭伤、肌肉疼痛和关节炎等。

2. 热疗(Thermotherapy):热疗是通过应用高温来治疗疾病或缓解症状的一种治疗方法。

常见的热疗方式包括热敷、热盐浸泡和蒸汽浴等。

热疗能够促进血液循环、放松肌肉、减轻疼痛和改善关节活动度。

它常用于肌肉痉挛、慢性疼痛和关节僵硬等。

3. 热敷(Hot Compress):热敷是将温热的湿布或热水袋放置在患部以提供局部热疗的方法。

热敷能够促进血液循环、放松肌肉和减轻疼痛。

它常用于肌肉紧张、肌肉痉挛和关节炎等。

4. 冷敷(Cold Compress):冷敷是将冷却的物体(如冰袋或冷湿布)放置在患部以提供局部冷疗的方法。

冷敷能够减轻疼痛、减少炎症和肿胀,并提高局部血液循环。

它常用于急性损伤、扭伤和炎症等。

5. 冷热交替疗法(Hot and Cold Packs):冷热交替疗法是交替应用冷和热刺激的治疗方法。

它通过改变血管的收缩和扩张来促进血液循环和康复。

冷热交替疗法常用于肌肉损伤、关节炎和慢性疼痛等。

6. 低温疗法(Cryosurgery):低温疗法是利用极低温度来破坏异常组织细胞的治疗方法。

常见的低温疗法包括液氮冷冻疗法和冷冻切割疗法等。

低温疗法被广泛应用于皮肤病、良性肿瘤和白血病等治疗和手术中。

7. 热疗器(Thermotherapy Device):热疗器是一种用于提供热疗的设备。

常见的热疗器包括热疗灯、热疗膏和热疗垫等。

热疗器能够提供持久而稳定的热刺激,用于减轻疼痛、促进康复和放松肌肉。

冷热疗技术

冷热疗技术

设备升级
冷热疗设备从 传统水疗设备 发展到现代高 科技设备
设备功能多样 化,可进行多 种冷热疗方式
设备智能化, 可自动调节温 度和时间
设备安全性提 高,具有多重 保护措施
设备便携性提 高,可随时随 地进行冷热疗
研究进展
01
冷热疗技术的研究始于20 世纪初
03
20世纪80年代,冷热疗技 术在运动损伤和康复领域的 应用逐渐增多
免疫力
冷热疗法的应用范围
缓解疼痛:冷热疗法可有效缓解
01
肌肉、关节、神经等部位的疼痛
消肿:冷热疗法可加速血液循环,
02
促进组织消肿
促进愈合:冷热疗法可加速伤口
03
愈合,减少疤痕形成
缓解疲劳:冷热疗法可缓解肌肉
04
疲劳,提高运动表现
改善睡眠:冷热疗法可改善睡眠
05
质量,缓解失眠问题
2
冷热疗技术的应 用
冷热疗技术
目录
01. 冷热疗技术的原理 02. 冷热疗技术的应用 03. 冷热疗技术的发展
1
冷热疗技术的原 理
冷热疗法的作用
01
缓解疼痛:通过冷热疗法,可以缓解肌肉、关节、神经等部位的疼痛。
02
消肿:冷热疗法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加速组织液回流,从而减轻肿胀。
03
缓解疲劳:冷热疗法可以刺激神经系统,缓解肌肉疲劳,提高运动表现。
组织修复
冷热疗技术可以缓 解肌肉紧张,提高
关节活动度
冷热疗技术可以缓 解慢性疼痛,如关 节炎、肌肉疼痛等
冷热疗技术可以改 善血液循环,促进
新陈代谢
冷热疗技术可以减 轻心理压力,提高
生活质量
术后用
B

护理专业知识:冷热疗法的作用、禁忌和方法

护理专业知识:冷热疗法的作用、禁忌和方法

护理专业知识:冷热疗法的作用、禁忌和方法
冷、热疗法是利用低于或者高于人体温度的物质,作用于局部或全身,达到止血、止痛、消炎、降温和保暖的目的。

冷热疗法是卫生事业单位考试基础护理的重要考点。

一、冷疗法
1.冷疗的作用
(1)控制炎症扩散:适用于炎症早期的病人。

(2)减轻疼痛:常用于牙痛、烫伤等病人。

(3)减轻局部充血或出血:用于扁桃体摘除术后、鼻出血、局部软组织损伤早期。

(4)降低体温:用于高热、中暑、脑外伤患者。

2.禁忌症
(1)血液循环障碍。

(2)慢性炎症或深部有化脓病灶的,用冷使局部血流减少,阻碍炎症的吸收。

(3)组织损伤、伤口破裂:冷可致血循环不良,增加组织损伤,影响伤口愈合。

(4)冷过敏者,可致荨麻疹、关节疼痛等症状。

3.冷疗部位:颈部、腋下、腹股沟等体表较大的血管流经处。

4.禁忌部位
(1)枕后、耳廓、阴囊处:易引起冻伤。

(2)心前区:反射性引起心率减慢、心律不齐。

(3)腹部:易引起腹泻。

(4)足底:引起一过性的冠状动脉收缩。

5.冷疗时间:15~30分钟,时间过长会引起继发效应。

使用后30分钟测量体温并记录。

6.冷疗方法
(1)冰帽和冰槽:头部降温,防止脑水肿,降低脑细胞代谢而减少需氧量,提高脑细胞对缺氧的耐受性。

(2)酒精擦浴:温度30℃,浓度25%~35%,200~300ml。

头部置冰袋,减轻头部充血,并有助于降温。

足底置热水袋,促进血
管扩张,利于散热。

适用于39.5℃。

基础护理学冷热疗法

基础护理学冷热疗法
注意事项
使用前应检查热水袋是否漏水,使用时应避免过度挤压,以免破裂。使用后 应及时将水倒出并清洗干净。避免在伤口或炎症部位上使用热水袋,以免引 起感染或加重炎症。
冷热疗法操作流程
PART 04
操作前准备
评估患者情况
了解患者的病情、身体状况和冷热疗 法的适应症。
选择合适的冷热疗法
根据患者的需要和病情,选择适当的 冷或热疗法。
热疗法种类及应用
PART 03
局部热疗
热水袋热敷
将热水袋放在疼痛区域,促进 局部血液循环,缓解疼痛。
烤灯
利用红外线等物理效应缓解疼 痛,促进炎症消散。
热敷贴
将热敷贴贴在疼痛区域,持续 发热,缓解疼痛。
全身热疗
热水浴
全身浸泡在热水中,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疼痛和 疲劳。
蒸汽浴
在蒸汽浴室中,利用蒸汽的温热作用,缓解疼痛 和肌肉紧张。
准备物品
根据所选的冷热疗法,准备相应的物 品,如冰袋、热水袋、毛巾等。
告知患者
向患者解释冷热疗法的目的、方法和 注意事项,取得患者的合作。
操作过程及注意事项
冷疗法
将冰袋或冰块包裹在毛巾中,放在患者疼痛或肿胀的部位,每次持续20-30分钟 ,每隔2-3小时重复一次。注意事项:避免冰块直接接触皮肤,以防冻伤;随时 观察患者反应,如出现寒战、面色苍白等,应立即停止。
记录患者在接受冷热疗法过程中出现的特殊情况,如过敏反应、烫 伤等,以便及时处理并调整治疗方案。
效果分析与反馈
分析效果
根据评估结果,分析冷热疗法对患者疼痛、肿胀、舒适度及生理功能等方面 的改善情况,判断治疗效果是否达到预期。
反馈调整
根据效果分析结果,及时调整冷热疗法的治疗方案,如调整治疗时间、温度 等参数,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同时,将患者的反馈意见纳入治疗方案的 调整中,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和治疗效果。

基础护理学之冷热疗法

基础护理学之冷热疗法

使用温度适宜的热水袋或冰袋, 避免过热或过冷导致皮肤烫伤或
冻伤。
在使用热水袋时,应将热水袋外 面包裹一层毛巾或其他隔热材料 ,以减少热量对皮肤的直接刺激

在使用冰袋时,应将冰袋放置在 塑料袋中,避免冰水直接接触皮 肤,同时要经常更换冰水以保持
适当的温度。
注意个体差异
对于不同年龄、性别、身体状况的患者,应采用不同的冷热疗法方案,避免因个体 差异而引起不良反应。
详细描述
酒精擦浴法适用于高热患者降温,擦拭时用毛巾蘸取适量酒精,擦拭患者的颈部、腋窝、腹股沟等大血管走行处 ,每次擦拭时间约5-10分钟,擦拭过程中需注意观察患者的反应,避免过度擦拭导致皮肤受损。
冰盐水灌肠法
总结词
通过冰盐水灌肠,使肠道降温并刺激肠蠕动,缓解便秘和肠胀气等症状。
详细描述
冰盐水灌肠法适用于便秘和肠胀气的患者。灌肠时需将冰盐水倒入灌肠器内,缓慢灌入患者肠道内, 灌完后轻轻按摩患者腹部,促进肠道蠕动。灌肠过程中需注意观察患者的反应,避免出现不适症状。
热敷法
通过热水袋、热湿敷等手段,提高局部组织的温度,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紧张和疼 痛。
肌肉疲劳恢复
冷疗法
使用冰袋或冰按摩等手段,收缩血管,减少 肌肉中的代谢产物,缓解肌肉疲劳。
热疗法
使用热水袋或热毛巾等手段,扩张血管,促 进血液循环,加速肌肉疲劳的恢复。
体温调节
要点一
冷疗法
用于降低体温,如高热病人的降温。
对于婴幼儿、老年人、身体虚弱的人来说,应采用温和的冷热疗法方案,并密切观 察其反应,如有异常应及时停止。
对于皮肤敏感、感觉障碍的人来说,应谨慎使用冷热疗法,避免因感觉减退而导致 烫伤或冻伤。
避免禁忌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
热疗法
热水袋的妙用
信息提供:新浪分类信息频道太原站 咨询电话:0351-7025979
发布周期:2005-12-29至2006-03-29
冬天是热水袋显身手的时候,但只用热水袋作为单纯的取
暖设备的话,就有点大材小用了。其实,它还有很多意想不到








1、促进伤口愈合:温热可刺激组织再生且有减轻疼痛和
局部易生硬结并伴疼痛红肿,用热水袋热敷患处,能促使药液
吸收,预防或消除硬结块。
返回
目的适应症 影响因素
禁忌症
热疗方法
第一节 热疗法
二、影响热效应的因素
用 热 的 方 法
用 热 的 部 位
用 热 的 时 间
用 热 的 面 积
环 境 温 度
个 体 差 异
目的适应症 影响因素
禁忌症
热疗方法
第一节 热疗法
发布周期:2005-12-29至2006-03-29
4、催眠:睡觉时把热水袋放在后颈部,会感到温和舒适,
先双手发热,慢慢脚部也感觉温暖,就可起到催眠作用,此法
还适合颈椎病、肩周炎。
此外,在乳腺炎初起时,把热水袋放在局部疼痛处,每天
2次,每次20分钟,能活血化瘀;静脉输液不能畅,用热水袋
热敷,即可通畅;长期臀部肌肉注射青霉素和针剂,肌肉注射
足浴方法减轻头部充血
手浴方法减轻肺部充血
目的适应症 影响因素
禁忌症
返回
热疗方法
第一节 热疗法
(三)缓解疼痛
温热刺激降低痛觉神经的兴奋性,改善血 液循环、减轻炎性水肿,解除局部神经末 稍的压力,加速组织胺等致痛物质的运出
热疗可使肌肉、肌腱、韧带等组织松弛, 从而缓解疼痛。
临床适用于肢体的局部感染、关节、肌肉
炎症局限
目的适应症 影响因素
禁忌症
返回
热疗方法
第一节 热疗法
(一)促进炎症的消散或局限
炎症早期 炎症后期
临床多用于某些局 部感染与化脓的辅
助治疗
应用
目的适应症 影响因素
禁忌症
返回
热疗方法
第一节 热疗法
(二)减轻深部组织的充血与肿胀
温热可使皮肤血管扩张血流量增多,全 身循环血量的重新分布,减轻深部组织 的充血与肿胀
发布周期:2005-12-29至2006-03-29
2、缓解疼痛:热敷不光可以缓解关节疼痛,对腰痛、坐骨
神经痛、痛经(均属寒症),将热水袋放在局部疼痛处,每次
20分钟,每天1至2次,也可明显缓解疼痛;对扭、挫伤引起的
皮下血肿,于受伤24小时后,用热水袋热敷,可以促进瘀血吸


3、敷背止咳:用热水袋灌满热水,外用薄毛巾包好,敷
湿热法
➢ 湿热是皮肤直接接触热 的液体
➢ 因为水比空气导热性能强、渗透力大, 所以湿热的温度要低于干热的温度
➢ 一般为50℃左右
➢ 常用的有湿热敷、热浸泡、热坐浴、 水疗等
返回
目的适应症 影响因素
禁忌症
热疗方法
第一节 热疗法
(二)用热的部位
人体的皮肤薄厚分布不均
手和脚的皮肤较厚 对热的耐受力强
躯体的皮肤较薄 对热的耐受力 较为敏感
第十一章
冷热疗法的应用
冷热疗法
利用低于或高于人体温度物质作用 于体表皮肤,通过神经传导引起皮肤和 内脏器官血管的收缩和扩张,改变机体 各系统体液循环和新陈代谢,达到治疗 的目的。
第一节 热疗法
第一节 热 疗 法
热疗法 application of heat
是应用高于人体温度的物质,作 用于机体的局部或全身,使血管扩 张,促进血液循环,达到消炎、解 除痉挛、止痛、舒适等治疗的方法
温升高
目的适应症 影响因素
禁忌症
返回
热疗方法
第一节 热疗法
(五)提升体温与保暖
临床用于早产儿及 身体虚弱
末稍循环不良的患者
目的适应症 影响因素
禁忌症
返回
热疗方法
第一节 热疗法
(六)增进舒适
当环境温度较低时,局部 或全身应用热疗,可增进温暖 与舒适,并且还可以促进睡眠
目的适应症 影响因素
禁忌症
热疗方法
于背部肺部驱寒,便能够很快止住咳嗽。热敷背部,可使上呼 吸道、气管、肺等部位的血管扩张、血液循环加速,以增强新
陈代谢和白细胞的吞噬能力,并有止咳作用。此法对伤风感冒
早返回期出现的咳嗽尤其灵验。目的适应症 影响因素 禁忌症 热疗方法
第一节
热疗法
热水袋的妙用
信息提供:新浪分类信息频道太原站 咨询电话:0351-7025979
目的适应症 影响因素
禁忌症
热疗方法
第一节 热疗法
一、目的与适应症
促进炎症的消散或局限
减轻深部组织的充血与肿胀
缓解疼痛
促进伤口愈合
提升体温与保暖
增进舒适
目的适应症 影响因素
禁忌症
热疗方法
第一节 热疗法
(一)促进炎症的消散或局限
热因子可使局部血管扩张 加快血液循环速度 增强新陈代谢 和白细胞的 吞噬功能
加强组织营养的作用,当温热作用于体表的创口时,大量浆液
性渗出物增多,能协助清除病理产物;热可使血管扩张,血管
通透性增强,有利于组织代谢产物的排出和对营养物质的吸收,
抑制炎症的发展,促进其愈合。
返回
目的适应症 影响因素
禁忌症
热疗方法
第一节
热疗法
热水袋的妙用
信息提供:新浪分类信息频道太原站 咨询电话:0351-7025979
(一)用热的方法
干热
湿热
目的适应症 影响因素
禁忌症
热疗方法
第一节 热疗法
干热法
干热是皮肤接触热的固体 治疗的温度一般在60~70℃ 如常用的热水袋、电烤灯、
红外线等
目的适应症 影响因素
禁忌症
热疗方法
鹅颈灯
常用烤灯
冷热疗技术
常用烤灯
红外线灯
冷热疗技术
常用烤灯
TDP治疗器
冷热疗技术
第一节 热疗法
返回
目的适应症 影响因素
禁忌症
热疗方法
第一节 热疗法
(二)用热的部位
人体的皮肤薄厚分布不均
因此临床用热时 应防止烫伤
返回
目的适应症 影响因素
禁忌症
紧张所致的疼痛
返回
目的适应症 影响因素
禁忌症
热疗方法
第一节 热疗法
(四)促进伤口愈合
热可增加局部新陈代谢 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组织得到更多的氧
和营养物质 有助于肉芽组织的生长 加速伤口的愈合
目的适应症 影响因素
禁忌症
返回
保暖
在体表用热后使皮肤血 管扩张,促进血液循环, 将体热带往全身,使体
目的适应症 影响因素
禁忌症
热疗方法
第一节 热疗法
(一)促进炎症的消散或局限
炎症早期 炎症后期
在炎症早期应用热 疗,可以促进炎性 渗出物吸收与消散
应用
目的适应症 影响因素
禁忌症
返回
热疗方法
第一节 热疗法
(一)促进炎症的消散或局限
炎症早期 炎症后期
应用
在炎症后期用热,可促 进白细胞释放蛋白溶解 酶,溶解坏死组织,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