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加成定价法成本
完全成本加成定价法

完全成本加成定价法一、概述完全成本加成定价法是以全部成本作为定价基础。
首先要估计单位产品的变动成本,然后再估计固定费用,并按照预期产量把固定费用分摊到单位产品上去,加上单位变动成本,求出全部成本,最后再全部成本上加上按目标利润率计算的利润额,即得出价格。
二、计算公式完全成本加成定价法是按产品单位成本加上一定比例的利润制定产品价格的方法。
大多数企业是按成本利润串来确定所加利润的大小的。
即:价格=单位成本十单位成本×成本利润率=单位成本(l十成本利润率)产品出厂价格=单位产品制造成本+单位产品应负担的期间费用+单位销售税金+单位产品销售利润=单位产品制造成本+单位产品销售利润+出厂价格×(期间费用率+销售税率)移项得:产品出厂价格=(单位产品制造成本+单位产品销售利润)/(1-期间费用率-销售税率)=(单位产品制造成本×(1+成本利润率)/(1-期间费用率-销售税率)其中,期间费用包括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和销售费用。
期间费用率为期间费用与产品销售收人的比率,可以用行业水平,也可以用本企业基期损益表的数据。
销售税金是指产品在销售环节应交纳的消费税、城建税及教育费附加等,但不包括增值税。
销售税率是这些税率之和。
销售利润可以是行业的平均利润,也可以是企业的目标利润。
成本利润率是销售利润与制造成本的比率,即加成比例。
这是成本加成法的关键。
成本加成法定价的优点是:产品价格能保证企业的制造成本和期间费用得到补偿后还有一定利润,产品价格水平在一定时期内较为稳定,定价方法简便易行。
成本加成法定价的缺点是:忽视了市场供求和竞争因素的影响,忽略了产品寿命周期的变化,缺乏适应市场变化的灵活性,不利于企业参与竞争,容易掩盖企业经营中非正常费用的支出,不利于企业提高经济效益。
例:某企业生产一种产品,预计单位制造成本为100元,行业平均成本利润率为25%‚销售税率为0.7%,企业基期的期间费用为500 000元,产品销售收人为5 000 000元。
成本加成定价法2

成本加成法定价的优点是
• 产品价格能保证企业的制造 成本和期间费用得到补偿后 还有一定利润 • 产品价格水平在一定时期内 较为稳定 • 定价方法简便易行
成本加成法定价的缺点
1. 忽视了市场供求和竞争因素的 影响 2. 忽略了产品生命周期的变化 3. 缺乏适应市场变化的灵活性 4. 不利于企业参与竞争 5. 容易掩盖企业经营中非正常费 用的支出 不利于企业提高经济效益。 6. 不利于企业提高经济效益。
边际贡献指销售收入减去补偿 变动成本后的收益。 变动成本后的收益。预期的边 际贡献也就是补偿变定成本费
用后企业的盈利。 用后企业的盈利。 公式表示: 公式表示: 单位产品价格=(变动总成本+预期边际贡献 预期产品产量 预期边际贡献) 单位产品价格 (变动总成本 预期边际贡献)/预期产品产量 =单位产品变动成本 单位成本边际贡献 单位产品变动成本+单位成本边际贡献 单位产品变动成本
例题2:
• 某服装厂年产服装2万件,已知总固定成本 21万元,总变动成本82万元,请用变动成 本加成定价法计算边际贡献为16万元时, 单位产品销售价格是多少?
单位价格= 变动总成本+预期边际贡献) 单位价格=(变动总成本+预期边际贡献)/预期产品产量 820000+160000) =(820000+160000)/20000 =49(元 =49(元) 单位产品销售价格是49 49元 答:单位产品销售价格是49元。
总成本+预期总利润) 单位价格=(总成本+预期总利润)/预期 产品产量 2000×5+800) =(2000×5+800)/5 =2160( =2160(元) 单位产品价格是2160 2160元 答:单位产品价格是2160元。
成本加成定价法课件

案例二:软件行业的实践
总结词
在软件行业,成本加成定价法也被广泛采用。企业根据软件开发成本、人力成 本以及预期的利润来制定价格。
详细描述
某软件公司开发了一款新型软件,根据开发成本、人力成本以及预期的利润, 将软件定价为1000元。通过市场推广,该软件在市场上取得了良好的销售事迹 。
案例三:餐饮行业的策略
定义:成本加成定价法是一种以 成本为基础的定价方法,它通过 在产品成本上加上一定的利润来 制定价格,以实现盈利目标。
以成本为基础:这种定价方法的 重点是产品的成本,包括直接材 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等。
忽视市场需求:这种方法不考虑 市场需求和竞争状况,只考虑产 品的成本和预期利润。
适用范围与限制
01
结合其他定价策略提高收益
总结词
将成本加成定价法与其他定价策略相结合,提高收益水 平。
详细描述
除了成本加成定价法外,企业还可以采用其他定价策略 如价格歧视、捆绑定价等。价格歧视是根据消费者的不 同需求和购买能力,为不同消费者制定不同价格的策略 ;捆绑定价则是将多个产品或服务组合在一起,以低于 单独购买总价的价格出售,以增加总体收益。企业可以 根据实际情况将成本加成定价法与其他定价策略相结合 ,提高收益水平。
间接成本
如设备折旧、管理费用等 。
期间费用
如销售费用、财务费用等 。
加业惯例以及企 业自身情况确定。
02
加成率应能确保企业的盈利目标 得以实现。
定价公式与步骤
定价公式:售价 = 成本 + 利润
01
02
步骤
1. 计算产品的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
03
04
2. 计算产品的总成本;
适用范围:这种方法适用于产 品相对稳定、市场需求相对稳 定、市场竞争不猛烈的情况。
成本加成定价法

1、成本加成定价法
公式:价格=单位成本X(1+加成率)
单位成本=(固定成本总额+变动成本总额)/销售量
=单位固定成本+单位变动成本
加成率=(售价—进价)/进价x100%
1、海青商店经营某种电动自行车,其进货成本是1400元/辆,加成率是20%,试计算其售价。
解:价格=单位成本X(1+加成率)
=1400x(1+20%)
=1680元
2、某企业固定成本为100万元,计划销量为10万件,单位变动成本为5元,加成率定为10%,该产品的销售价格应该是多少?
解:价格=单位成本X(1+加成率)
单位成本=单位固定成本+单位变动成本
=【(1000 000/100 000)+5】x(1+10%)
=16.5元
3、某厂生产A商品1万件,固定总成本40万元,变动总成本为60万元,预期利润为20%、试按成本加成率计算商品的销售价格。
解:价格=单位成本X(1+加成率)
单位成本=(固定成本总额+变动成本总额)/销售量
=[(400 000+600 000)/10 000]x(1+20%)
=120元。
定价方法具体有哪几种

定价方法具体有哪几种
定价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 成本加成法:根据产品的生产成本加上适当的利润,确定产品的定价。
该方法适用于生产成本较容易确定的情况。
2. 市场需求定价法:根据市场对产品的需求情况确定产品的定价。
可以通过市场调研和竞争对手的定价情况来确定产品的售价。
3. 价格弹性定价法:根据商品价格和销量之间的关系来确定产品的定价。
通过调整价格观察市场反应,从而确定最合适的定价。
4. 竞争定价法:根据竞争对手的定价情况来确定产品的售价。
可以采取价格战策略或者差异化定价策略来与竞争对手争夺市场份额。
5. 心理定价法:根据消费者心理和行为特点来确定产品的定价。
例如,使用9.9元的价格定价可以让消费者产生“便宜”的感觉。
6. 拍卖定价法:通过拍卖的形式来确定商品的售价。
可以是传统的线下拍卖,也可以是在线拍卖。
以上只是常见的一些定价方法,实际应用中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和市场需求采用
混合定价方法来确定产品的售价。
成本加成定价法

根据企业的战略目标、市场状况、产品定位等因素,综合考虑企业长期发展和短期盈利的需要,确定预期利润。
计算价格
计算公式
产品价格 = (单位变动成本 + 固定成本 + 预期利润) / 预期销售量
应用场景
在确定单位变动成本、固定成本、预期利润和预期销售量后,将相关数据代入计算公式,即可得出产品的目标价格。
计算加成比例
根据市场情况和企业的目标利润率,确定适当的加成 比例。
制定销售价格
将生产成本与加成比例相乘,得出销售价格。
在服务业中的应用
确定服务成本
服务业的成本加成定价法需要先确定服务成 本,包括人力成本、设备成本、运营成本等 。
确定加成比例
根据市场需求和竞争情况,确定加成比例。
制定服务价格
将服务成本与加成比例相乘,得出服务价格 。
竞争状况
了解市场上的竞争状况,包括竞争对手的产品、价格等信息,以便制定具有竞 争力的价格策略。
引入价值定价策略
价值定价
基于产品价值定价,而非仅仅基于成本加成。通过市场调研和分析,了解消费者对产品价值的认知, 并据此制定价格。
差异化定价
根据产品差异、市场细分等因素,为不同消费者群体制定不同的价格,以满足不同需求和价值认知。
这种方法简单易行,能够快速计算出 产品的售价,因此在很多行业中被广 泛应用。
原理
成本加成定价法的原理是将产品的成本与期望的利润相结合,计算出销售价格。
具体来说,产品的售价 = 产品成本 + (产品成本 × 利润率)。
通过这种方式,企业可以确保其销售收入至少能够覆盖其生产成本,并获得预期的 利润。
适用范围
成本加成定价法适用于产品成本相对稳定,且市场需求对价格敏感的行业。
成本加成定价法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价格竞争是一种 重要的竞争形式。企业确定最优价格 的问题在市场结构与企业行为已有交 代。但那是基于企业面临单一市场, 生产单一产品以及企业追求利润最大 化的假设。
然而,在现实中,企业往往面临市场、 目标、产品的多元化以及相关信息的 不可获得性,这些给企业的价格确定 带来诸多问题,企业的定价方法也是 多样化的。
总之,成本加成定价法是比较简单,会成本,这是成本加成定价 法的一个不足。
还应注意到,成本加成定价法在有些场 合是不适用的。如上例1中,这个企业还有富 余生产能力,要不要再按12.5元的单价接受5 万件新的订货?若按成本加成定价法,平均 成本是15元,定价应为18元,当然不会接受 这批单价为12.5元的新订货。但这显然是一 个错误的决策,因为这批订货增加成本50万 元,而收入可增加62.5万元,而原来的固定 成本只是一种沉没成本,所以应当接受订货。 这就需要引进了增量分析定价法。
相关公式
价格=(单位固定成本+ 单位变动成本)×目标 成本利润率。
因为成本加成定价法是 企业追求长期利润最大 化的手段,所以根据边 际收入等于边际成本的 同性定时越价,大最原,优加则加成(成越率即小=。M1R +=1 /﹙|Ep|-1﹚,也就是弹 注MC意):。本公得式出一:般使P=用M的C*成本是边际成本,而非平均 成在价〔边本定法1际。价能+成1时使因/充企此本﹙分业,M|考获对CEp近虑得于|产最边-似1品大际﹚等的的成于〕价利本格润与平当弹。平性均,成使本用相成差本不加大成的定,
案例分析
肯德基采用成本加成定价的原因: (一)原料需求的不断增加 (二)鸡肉市场价格不稳定 (三)行业竞争加剧,需要稳定货源
肯德基采用成本加成定价法的优势: (一)成本稳定,货源供给充足 (二)降低采购成本,形成精益生产 (三)有利于鸡肉行业规模化健康发展
成本加成定价法

成本加成定价法是以全部成本作为定价基础.首先要估计单位产品的变动成本,然后再估计固定费用,并按照预期产量把固定费用分摊到单位产品上去,加上单位变动成本,求出全部成本,最后在全部成本上加上按目标利润率计算的利润额,即得出价格成本加成定价法(cost-plus pricing)目录1 完全成本加成定价法概述2 完全成本加成定价法计算公式3 完全成本加成定价法的优缺点4 完全成本加成定价与成本加成比例定价法的比较完全成本加成定价法概述完全成本加成定价法(即:成本加成定价法)是以全部成本作为定价基础.首先要估计单位产品的变动成本,然后再估计固定费用,并按照预期产量把固定费用分摊到单位产品上去,加上单位变动成本,求出全部成本,最后再全部成本上加上按目标利润率计算的利润额,即得出价格。
完全成本加成定价法计算公式完全成本加成定价法是按产品单位成本加上一定比例的利润制定产品价格的方法。
大多数企业是按成本利润串来确定所加利润的大小的。
即:价格=单位成本十单位成本×成本利润率=单位成本(l十成本利润率)产品出厂价格=单位产品制造成本+单位产品应负担的期间费用+单位销售税金+单位产品销售利润=单位产品制造成本+单位产品销售利润+出厂价格×(期间费用率+销售税率)移项得:产品出厂价格=(单位产品制造成本+单位产品销售利润)/(1-期间费用率-销售税率)=(单位产品制造成本×(1+成本利润率)/(1-期间费用率-销售税率)其中,期间费用包括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和销售费用。
期间费用率为期间费用与产品销售收入的比率,可以用行业水平,也可以用本企业基期损益表的数据。
销售税金是指产品在销售环节应交纳的消费税、城建税及教育费附加等,但不包括增值税。
销售税率是这些税率之和。
销售利润可以是行业的平均利润,也可以是企业的目标利润。
成本利润率是销售利润与制造成本的比率,即加成比例。
这是成本加成法的关键。
成本加成法定价的优点是:产品价格能保证企业的制造成本和期间费用得到补偿后还有一定利润,产品价格水平在一定时期内较为稳定,定价方法简便易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完全成本加成定价法:
完全成本加成定价法(即:成本加成定价法)是以全部成本作为定价基础.首先要估计单位产品的变动成本,然后再估计固定费用,并按照预期产量把固定费用分摊到单位产品上去,加上单位变动成本,求出全部成本,最后再全部成本上加上按目标利润率计算的利润额,即得出价格。
完全成本加成定价法计算公式
完全成本加成定价法是按产品单位成本加上一定比例的利润制定产品价格的方法。
大多数企业是按成本利润串来确定所加利润的大小的。
即:价格=单位成本十单位成本×成本利润率=单位成本(l十成本利润率)
产品出厂价格=单位产品制造成本+单位产品应负担的期间费用+单位销售税金+单位产品销售利润=单位产品制造成本+单位产品销售利润+出厂价格×(期间费用率+销售税率)
移项得:
产品出厂价格=(单位产品制造成本+单位产品销售利润)/(1-期间费用率-销售税率)=(单位产品制造成本×(1+成本利润率)/(1-期间费用率-销售税率)
其中,期间费用包括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和销售费用。
期间费用率为期间费用与产品销售收入的比率,可以用行业水平,也可以用本企业基期损益表的数据。
销售税金是指产品在销售环节应交纳的消费税、城建税及教育费附加等,但不包括增值税。
销售税率是这些税率之和。
销售利润可以是行业的平均利润,也可以是企业的目标利润。
成本利润率是销售利润与制造成本的比率,即加成比例。
这是成本加成法的关键。
成本加成法定价的优点是:产品价格能保证企业的制造成本和期间费用得到补偿后还有一定利润,产品价格水平在一定时期内较为稳定,定价方法简便易行。
成本加成法定价的缺点是:忽视了市场供求和竞争因素的影响,忽略了产品寿命周期的变化,缺乏适应市场变化的灵活性,不利于企业参与竞争,容易掩盖企业经营中非正常费用的支出,不利于企业提高经济效益。
例:某企业生产一种产品,预计单位制造成本为100元,行业平均成本利润率为25%‚销售税率为0.7%,企业基期的期间费用为500 000元,产品销售收入为5 000 000元。
分析:
出厂价格=(元)
由此可见,在产品单位成本一定的条件下,制定产品价格的关键在于确定成本利润率。
不同的产品加成比例不同,企业一般以同类产品的加成比例为参考依据进行加成。
完全成本加成定价法的优缺点
完全成本加成定价法是企业较常用的定价方法,它有以下优点:
1)计算方法简便易行,资料容易取得。
2)根据完全成本定价,能够保证企业所耗费的全部成本得到补偿,并在正常情况下能获得一定的利润。
3)有利于保持价格的稳定。
当消费者需求量增大时,按此方法定价,产品价格不会提高,而固定的加成,也使企业获得较稳定的利润。
4)同一行业的各企业如果都采用完全成本加成定价,只要加成比例接近,所制定的价格也将接近,可以减少或避免价格竞争。
但是,完全成本加成定价法是典型的生产者导向定价法。
现代市场需求瞬息万变,竞争激烈,产品花色品种日益增多。
只有那些以消费者为中心,不断满足消费者需求的产品,才有可能在市场上站住脚。
因此,完全成本加成定价法在市场经济中也有其明显不足之处。
l)完全成本加成法忽视了产品需求弹性的变化。
不同的产品在同一时期,同一的产品在不同时期(产品生命周期不同阶段),同一的产品在不同的市场,其需求弹性都不相同。
因此产品价格在完全成本的基础上,加上一固定的加成比例,不能适应迅速变化的市场要求,缺乏应有的竞争能力。
2)以完全成本作为定价基础缺乏灵活性,在有些情况下容易做出错误的决策。
3)不利于企业降低产品成本。
为了克服完全成本加成定价法的不足之处,企业可按产品的需求价格弹性的大小来确定成本加成比例。
由于成本加成比例确定得恰当与否,价格确定得恰当与否依赖于需求价格弹性估计的准确程度。
这就迫使企业必须密切注视市场,只有通过对市场进行大量的调查,详细地分析,才能估计出较准确的需求价格弹性来,从而制定出正确的产品价格,增强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能力,增加企业的利润。
完全成本加成定价与成本加成比例定价法的比较
以需求价格弹性确定成本加成比例的定价方法与完全成本加成定价法相比的另一优点,是以变动成本为定价基础。
这样可以避免按完全成本定价可能带来的错误决策,变动成本为价格的最低经济界限。
如前例,只要价格不低于单位变动成本10元,就可以为企业增加利润。
以需求价格弹性确定成本加成比例的定价方法还有利于企业不断降低产品成本。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产品成本的降低,一方面可以增加企业的利润,另一方面企业可以在产品价格上掌握主动权,从而增强企业在市场的竞争能力。
宝泰:假定以9月为基期
营业税金及附加 5,150.7500
销售费用 309,390.9100
管理费用 196,313.0900
财务费用 207,473.6000
三费合计 713,177.6000
营业收入 2,038,275.1000
期间费用率=(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营业收入×100% =713,177.6000/2,038,275.1000×100%
=34.99%
销售税率=5,150.7500/2,038,275.1000×100%
=0.25%
成本利润率:暂定15%
产品出厂价格=(单位产品制造成本×(1+成本利润率)/(1-期间费用率-销售税率)
产品出厂价格=(单位产品之总成本×1.15)/(1-34.99%-0.25%)
=(单位产品之总成本×1.15)/64.76%
=单位产品之总成本×1.7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