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评估

合集下载

请简述行为目标评价模式及其优缺点

请简述行为目标评价模式及其优缺点

请简述行为目标评价模式及其优缺点引言行为目标评价模式是一种常见的评估方法,用于评估个人或组织在特定任务或项目中所设定的目标是否达到。

本文将简要介绍行为目标评价模式的定义、特点、优点和缺点。

行为目标评价模式的定义行为目标评价模式是一种基于行为学原理和目标设置理论的评估方法。

它侧重于个人或组织在实现目标时展现的具体行为和行动。

该模式通过设定可量化的目标,监测行为表现,并提供定量和定性的反馈,以便进行进一步改进。

行为目标评价模式的特点行为目标评价模式具有以下特点:具体性1.:该模式要求目标设定具有明确、具体和可衡量的特征,以便能够精确地评估目标的达成程度。

可量化 2.:该模式强调使用可量化的指标来评估行为目标的达成情况,例如时间、数量、质量等。

监测和反馈3.:该模式要求对行为目标的执行过程进行实时监测,并及时提供反馈,以帮助个人或组织调整行为和改进绩效。

评估和总结4.:该模式通过评估达成的行为目标,总结并提供结论和建议,为个人或组织未来的目标设定和行为调整提供指导。

行为目标评价模式的优点行为目标评价模式具有以下优点:明确目标1.:通过设定具体的行为目标,个人或组织能够更加明确地知道他们希望实现的结果,从而提高工作的效率和产出。

激励动力2.:行为目标评价模式能够激发个人或组织内在的动力,促使他们努力实现目标,并享受目标达成所带来的成就感。

改进绩效3.:通过实时监测和即时反馈,个人或组织可以及时了解自己的行为和绩效情况,从而进行调整和改进,提高工作表现。

提高团队合作4.:行为目标评价模式能够帮助个人或组织建立共同的目标,并明确各自的职责和行为,从而促进团队成员之间的协作和合作。

行为目标评价模式的缺点行为目标评价模式也存在一些缺点:过度关注行为而忽视结果1.:由于行为目标评价模式主要关注具体行动和行为,有时可能忽略了最终的结果和成果。

因此,需要在设定目标时兼顾结果和行为。

容易忽略非可量化目标2.:该模式更适用于可量化的目标,例如销售数量、产品质量等,而对于一些无法简单量化的目标,如创造力和创新能力,则有一定局限性。

日常行为评估细则

日常行为评估细则

日常行为评估细则惩罚细则一、有下列行为之一的扣除本班5分1. 升国旗时不严肃,说话。

2. 随地吐痰,乱扔杂物。

3. 和老师说话不起立,或不给老师让路。

4. 迟到、早退、旷课。

5. 不遵守课堂纪律,干扰课堂情节较轻的。

6. 不能按时做完值日的,本班所承担卫生区保持不好的每次扣除5分,一天不超过6次。

(如能及时发现卫生保持不好是哪班学生所为给另一个班扣分)7. 无故不参加集体活动或课间操的。

8. 在楼道、教室内追跑打闹,大声喧哗的。

9. 校内骑车、乱放自行车、不按要求上锁的。

10. 语言粗野、骂人的。

二、有下列行为之一的扣除本班10分。

1. 顶撞老师,不服从管教的,情节极其轻微的。

2. 用脚踢门、踹墙、涂抹墙壁的。

3. 值日生不做值日的。

三、有下列行为之一的扣除本班15分。

1. 同学间有矛盾不能正确处理,而是采取打架等极端措施但未造成后果的。

2. 蓄意破坏公物的。

3. 把不健康的读物等带入教室、宿舍的。

4. 随便拿别人东西,有偷摸行为的。

5. 无理向他人索要财物但未达到目的的。

6. 引校外青年在校门口聚集尚未产生不良后果的。

7. 未经请假,私自翻墙离校的。

8. 损害学校声誉的。

四、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当周纪律计0分。

1. 抽烟、喝酒的、打架的同学,2.大考(期中、期末、月考)考试作弊的五、处分扣分1. 给予警告、严重警告处分的并扣除本班100分。

2. 给予记过处分的扣除本班200分。

3. 给予记大过处分的扣除本班500分。

4. 给予试读处分的扣除本班700分注:凡受政教处处分的同学,取消该班月评班费资格,按考评成绩由下一个班依次顶替。

给予警告、严重警告处分三次以上(含三次的)、给予记过处分两次以上(含两次的)、给予记大过处分或给予试读处分一次的,该班优秀班集体将一票否决。

奖励细则一、有下列行为的给班加5分。

1. 主动为学校服务的。

2. 拾金不昧的酌情加分(10元以内1分、10-50元2分、50-100元10分、100-200元15分、200元以上20分并发喜报。

行为评价量表(自我、下属评估)

行为评价量表(自我、下属评估)
行为评价量表(下属评估)
行为项目
行为表现定级
1=非常不符合;2=比较不符合;3=一般;4=比较符合;5=非常符合
1
2
3
4
5
1.经理对我的工作很了解
2.经理愿意花时间听我反映问题和意见
3.当我工作做出成绩时,经理都及时赞扬我
4.经理关心我的工作/生活平衡问题
5.经理在工作中会主动寻求我的想法和意见
6.经理会主动地和我讨论我的经验和特长
2.倾听员工
3.对下属好的行为给予表扬
4.和员工谈论有关其生活、家庭的话题
5.征询下属意见
6.和新员工沟通过去的工作经历
7.帮助员工建立与其他同事的联系
8.当下属工作出现失误时,能及时指出并帮助其改进
9.在工作中创造机会锻炼下属
…..
作为被评估人的直接下属员工,请判断被评估人在下列各项行为中的表现,在多大程度上符合行为描述,根据你认为的表现程度选择相应的选项。
7.经理会鼓励和帮助我与其他同事的合作
8.经理会指出并帮助我改进工作中的失误
9.经理给我提供足够的工作锻炼机会
….
(示例:针对“管理人员领导方法”培训的行为层次评估)
学员根据自己平时在以下行为方面出现的频率、投入的时间多少,在每一个行为项目后选择最符合自己情况的选项。
行为评价量表(自我评估)
行为项目
投入的时间和关注的程度
1=基本不关注;2=关注一些;3=一般关注;4=比较关注;5=非常关注
1
2
3
4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5
1.接触和了解员工

人的不安全行为评估表

人的不安全行为评估表

人的不安全行为评估表
以下是一个常见的人的不安全行为评估表的示例:
1. 固定路线:是否经常在固定的路线上行走,容易被监视或被追踪。

2. 不熟悉环境:是否不熟悉周围的环境,容易迷路或走错方向。

3. 无意识行为:是否常常分心或不注意周围的人或事物,容易遭受不必要的危险。

4. 随意透露个人信息:是否经常随意透露个人信息,如住址、手机号码等,容易成为身份盗窃的目标。

5. 马虎的财务管理:是否不谨慎地管理财务,容易引起金融欺诈或经济损失。

6. 夜间独行:是否经常夜间独自行走或驾驶,容易受到袭击或交通事故。

7. 轻信陌生人:是否容易相信陌生人,轻易被骗取、欺骗或受到伤害。

8. 不锁门窗:是否忽略了锁门窗,容易被入室盗窃。

9. 不备份重要资料:是否不备份重要的个人或工作文件,容易面临数据丢失或泄露的风险。

10. 不关注个人安全:是否不重视个人安全,缺乏自我防卫意识。

请注意,这只是一个示例,实际的个人不安全行为评估表可能根据具体情况和需求有所不同。

临床心理学第四章-第一节行为评估

临床心理学第四章-第一节行为评估
似于SORC或 ABC 功能不良想法记录(Dysfunctional Thought
Record,DTR)是自我监控最常见的方式
3.自我监控(self-monitoring)
事件取样 提高了来访者对可能影响其行为的环境因素的意识
Allison的饮食行为自我监控记录 姓名:Allison 星期:星期四 日期:08.10.5
消极(NEGATIVE) (从环境中消除) 使所喜欢的事物结束或消除 使所不喜欢的事物结束或消除
为了理解这两个概念,我们必须摒弃我们原有的常用概念,即积 极=好的,消极=坏的。我们目前所说的积极与消极类似于数学里 面的+与—。
行为的四种结果
强化(REINFORCEMENT):导致相应行为增加 惩罚(PUNISHMENT):导致相应行为频率降低 强化≠表扬/奖赏;惩罚≠ 处罚,此处这两个概念仅指能够
例2:
吉米,2岁,不喜欢和别的小朋友玩 一旦吉米有和其他小朋友交往的行为时,吉米
的爸爸就给吉米和她的朋友吹肥皂泡玩 吉米逐渐开始和其他小朋友有了更多的交往行
为 强化 or 惩罚? 积极 or 消极(正向 or 负向)?
例3:
米加喜欢破坏他姐姐的CD 当这种行为出现时,他妈妈就拿走他自己的
行为主义始于二十世纪30年代 巴甫洛夫(Pavlov):经典条件反射 斯金纳(B.F. Skinner)
用于大鼠学习研究的斯金纳箱 操作性条件反射
二、 行为理论基础
任何行为都有四种结果:
积极vs. 消极 强化vs. 惩罚
注意这四种结果在特定行为理论中的意义
行为的四种结果
积极(POSITIVE)(加入到环境中) 使所喜欢的事物出现或开始呈现 使所不喜欢的事物出现或开始呈现

行为评估的方法

行为评估的方法

行为评估的方法
学术行为评估是使学生发展其最佳身心发展实践的必要过程。

其紧密关联学生促进行为,学习方式和可持续性成功,以实现对学术行为的有效改善。

学术行为评估包括观察,监测和评估学生学术行为。

通过学生可从教师,家长,同学,学习角色模式和环境中获得信息,在教室中发展的行为模式和过程等。

教师应该以正确的
方式仔细观察,监控和评估学生的学习行为,以便能够为学生提供有效的行为支持和调整
方案。

学术行为评估的主要方法有三种:(1)行为观察,(2)行为记录和(3)行为调查。

(1)行为观察。

行为观察是一种使用专业观察和监测干预技巧来识别学生在教室中
实际表现的有效方法。

观察有助于记录学生行为的类型,发生率,强度和评估,以及其对
学习效果的影响。

(2)行为记录。

行为记录法是指学校工作人员记录学生行为事件的方法。

它有助于
创建记录学生行为的路程图。

它也有助于识别学生行为的趋势,并纳入行为的变更或改善
策略。

(3)行为调查。

行为调查采用问卷调查方法来了解学生的行为模式。

问卷旨在评估
学生在学习成绩,学习行为,教师行为,家庭结构,学校行为策略,安全等方面的表现。

上述所有三种行为评估方法都可以有效地识别学生的行为问题,并创造出适合不同学
生的改进行为策略。

成功的学术行为评估正是有效的行为改善和帮助学生获得最佳发展的
关键。

学校学生行为风险评估表

学校学生行为风险评估表

学校学生行为风险评估表1. 评估目的该评估表旨在评估学校学生的行为风险,以帮助学校采取措施保障学生和教职员工的安全和福祉。

2. 评估内容评估表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2.1 个人信息- 学生姓名- 学生学号- 年级- 班级2.2 行为风险因素对以下行为风险因素进行评估和记录:1. 违反纪律:学生是否经常违反学校纪律,如迟到、旷课、擅自离校等。

2. 暴力行为:学生是否曾经参与过或发生过暴力行为,如欺凌、打架等。

3. 非法活动:学生是否参与过非法活动,如吸烟、酗酒、吸毒等。

4. 纪律处分:学生是否曾经受到过学校的纪律处分,如警告、停课等。

5. 行为改善:学生在过去是否有过行为改善的记录,如参加纪律教育、社区服务等。

2.3 风险评级根据学生在各个行为风险因素上的评估结果,进行风险评级。

评级分为以下几个等级:- 低风险:学生在各个行为风险因素上评估结果良好,没有明显的行为风险。

- 中风险:学生在某些行为风险因素上评估结果一般,可能存在一定的行为风险。

- 高风险:学生在多个行为风险因素上评估结果不理想,存在明显的行为风险。

3. 使用方法教职员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填写评估表中的相应信息,并对每个行为风险因素进行评估记录。

然后,根据评估结果进行风险评级,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4. 风险管理措施根据学生的风险评级,学校可以采取以下一些风险管理措施:- 低风险:鼓励学生继续保持良好表现,提供适当的奖励激励。

- 中风险:增加对学生的关注度,提供适当的行为指导和辅导。

- 高风险:采取更加严格的监管措施,如临时禁止参加校园活动、安排心理辅导等。

5. 风险评估结果通知学校将根据学生的风险评级及时通知相关的教职员工和家长,并与家长沟通学生行为改善的计划。

6. 数据保护与隐私评估表中的个人信息和评估结果将严格保密,并只在必要的情况下与相关人员共享。

以上所述为学校学生行为风险评估表的简要内容说明。

学校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自身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和完善。

行为表现评估标准

行为表现评估标准
配合戒毒治疗,参加日常康复训练。
参加教育矫治活动
参加所内组织的各类教育活动,知晓《戒毒人员权利义务告知书》内容,撰写戒毒心得体会。
参加康复劳动
参加康复劳动,按时保质完成任务。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坦白、检举违法犯罪活动
参加教育感化活动,知晓坦白、检举违法、犯罪的相关政策。
综合评价
诊断评估时,行为表现考核累计达到2680分的,评估为“合格”;否则,为“不合格”。
行为表现评估标准
项目
内容
标准
行为表现
服从管理教育、遵守所纪所规
遵守相关管理、学习、生活、卫生等方面纪律规定,遵守戒毒人员一日生活作息制度,服从民警管理,无违法违规违纪行为。
戒毒人员行为考评设置日基础分“4分”,达到基本条件的给予基础分,并依据具体行为表现内容进行记奖、记罚,并分别予以加分和减分。
接受戒毒治疗、参加康复训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行为评估行为评估是学校心理学家了解儿童,帮助发现儿童问题所在,为进一步实施干预方案提供依据,并对干预效果进行评价的基本技术之一。

行为评估主要是对可观察行为的综合评价,其理论基础是行为主义理论,强调对行为或症状本身的测量和治疗。

近年来,自我报告也被引入行为评估中。

行为评估主要针对适应行为和问题行为。

适应行为评估的重点是儿童对社会要求和环境的适应程度,关心的是个体是否具备了独立生活和承担责任的基本技能;问题行为评估的重点则是儿童有无内化或外化行为问题,行为是否正常。

行为评估常用的方法有直接观察和模拟观察法、访谈法和行为测量法。

由于儿童的某些行为具有跨情境的一致性,而某些行为只出现在特定的环境中,为对儿童的行为作出全面评价,学校心理学家经常会针对儿童的特定问题,将儿童、父母和教师作为收集信息的不同信息源。

行为评估中所使用的测量工具有些尚不成熟,同智力测验、人格测验一样,每个测验只是测量了编制者自己所定义的行为样本,有时与人格测验并无严格的区别。

测验的标准化程度以及信、效度也都有待提高,但对一些儿童常见行为问题,还是可以鉴别的。

目前在国内外被广泛应用的儿童行为筛查量表是艾森伯斯儿童行为核查表。

儿童行为评价系统是较全面评价儿童行为的一个较新的测量工具,除问题行为外,它还评价了儿童的一些积极行为,但这一量表在国内尚无中文修订版。

下面仅对儿童行为核查表和儿童行为评价系统做简要介绍。

一、儿童行为核查表儿童行为核查表(Child Behavior Checklist,CBCL)是由美国心理学家艾森伯斯(M.Achenbath)及其同事50年代起在儿童精神科的临床实践中编制的,1970年首先在美国使用,1983年、1986年、1987年先后出版了父母、教师和儿童(青少年)自陈量表的使用手册。

该量表是目前公认的儿童精神病理学的主要测量工具,适用于4~16岁儿童。

1991年的最新版本将适用范围拓展到4~18岁,常模被试取自48个州,共2368人。

儿童行为核查表中文修订本1988年发表,常模被试为中国22个城市的24000名4~16岁儿童。

儿童行为核查表主要用于筛查儿童青少年的社交能力和问题行为,由父母、教师评定,青少年自我报告和课堂观察测量构成一个评价系统。

艾森伯斯认为,父母报告是儿童评价的多元信息系统中最重要的部分,量表的发展体现了这一思想。

儿童行为核查表的能力量表评价活动能力、社交能力和学校能力。

症状量表主要检查问题行为,由主成分因素分析法抽取的因子如下。

攻击行为:残忍、打架、恃强凌弱、言语攻击、发脾气、争吵。

过失行为:撒谎、欺骗、缺乏罪疚感、偷窃、失控行为等。

焦虑/抑郁:悲伤、不愉快、完美主义倾向、感到不被人爱、哭泣、担忧、自杀念头。

抱怨身体症状体诉:缺乏医学基础的疲劳、身体问题、头痛、肠胃不适、头晕目眩。

社会问题:不受欢迎、被他人嘲笑、行为不成熟、与他人合作困难。

注意问题:不注意、混乱、学业不良、紧张、集中注意困难、活动过度、易冲动。

思想问题:茫然凝视、强迫观念、听或看到实际不存在的事物幻视、幻听。

退缩:逃避与他人的交往,不坦率、害羞、伤心、寻求孤独。

每一行为问题都根据儿童近半年内的表现给分。

量表提供了标准化的T分数和百分位数。

T分数包括内化行为(过分控制,如抑郁、焦虑、退缩等)和外化行为(失控,如攻击、过失、行为问题等)及总分三个T分数。

二、儿童行为评价系统儿童行为评价系统(Behavior Assessment System for Children,BASC)是一套评价儿童行为多方面状况的测量工具,包括儿童自我报告量表、父母评定量表、教师评定量表和学生观察系统。

旨在利用不同渠道收集信息,对儿童的行为作出全面评价。

该评价系统是由美国心理学家雷诺兹(C.R.Reynolds)和凯弗斯(R.W.Kamphaus)于1992年编制的。

1.自我报告量表(BASC-SPR)用于测量儿童对学校、父母、同伴的态度以及自己的行为问题的感知。

问卷有两种,分别适用于8~11岁(SPR-C)和12~18岁(SPR-A)儿童。

包括14个分量表,其中10个临床诊断量表,即焦虑、对待学校的态度、对待教师态度、异常(Atypicality)、抑郁、感觉寻求、控制点、躯体症状、社会压力、不适感量表;4个适应性量表,即与父母的关系、人际关系、自尊、自信量表。

量表的编制采用了理性或理论与经验相结合的方法,先给各量表下定义,然后根据定义选择条目,运用协方差结构分析以增强量表内容的同质性。

主要分量表定义如下。

焦虑:紧张不安、忧虑、恐惧感、被问题困扰的倾向。

对学校的态度:对学校感到疏远、敌意、不满。

对教师的态度:憎恨、厌恶教师,认为教师不公平、不关心或要求过分。

异常:心境飘忽不定,希奇古怪的想法和主观体验,强迫症的想法和行为。

抑郁:不幸福、悲伤、沮丧,认为什么都不好。

人际关系:有良好的社会关系和朋友。

控制点:认为奖惩都由外部事物或人来控制。

与父母关系:积极看待父母,感到被父母尊重。

自尊:自我尊重、自我重视、自我接纳。

对14个分量表进行因素分析,抽取出4个因素,其中学校适应不良包括对学校态度、对教师态度和感觉寻求只在青少年组有分量表;临床适应不良包括异常、控制点、躯体症状、社会压力和焦虑分量表;个人适应包括与父母关系、人际关系、自尊和自信分量表;情绪症状指数,由未经旋转前第一次抽取的因素负荷最高的6个分量表组成,借用智力评价的分类,编制者将其称之为心理病理的一般因素g。

8~11岁儿童量表共147个项目,答案均为真假二择一,适用于具有三年级以上阅读水平的儿童青少年。

该测验的正常被试常模为美国5188名儿童和4423名青少年,被试的性别、地理区域、宗教、社区规模、年龄、种族等统计变量的取样分布与1990年美国有关统计数字匹配。

常模包括总的全国常模和性别常模,T分数为4个年龄组:6~7,8~11,12~14和15~18岁。

临床被试常模为270名儿童和140名青少年,选自美国36个医疗机构和加拿大的3个医疗机构。

普通和临床被试施测的量表内部一致性信度均在0.80左右,间隔一个月的再测信度一般为0.70。

由于该测验较新,效度尚待进一步研究。

测验手册列出了每个量表因素负荷最高的项目作为描述各量表典型症状的指标。

2.父母评价量表(BASC-PRS)由父母评价儿童在家庭和社区背景下的多种行为的量表。

量表有三种形式,分别用于学前儿童4~5岁、学龄初期儿童6~11岁和青少年12~18岁,分量表的项目类似。

每种形式均包括两类量表:诊断性量表和适应性量表。

诊断性量表用来评价问题行为,适应性量表则用来评价行为缺陷或与家庭和学校适应良好有关的行为或技能。

总量表由12个分量表组成,各分量表的操作定义如下。

适应能力:易于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

焦虑:对现实或臆想的问题紧张、恐惧或担忧的倾向。

攻击性:以敌意的方式语言或身体恫吓他人的倾向。

注意问题:易分心,不能集中精力的倾向。

异常:行为方式幼稚、古怪,或通常与精神病相联系如幻听、幻视的行为倾向。

行为问题:反社会、破坏规则的行为,包括损坏财物的行为倾向。

抑郁:闷闷不乐,悲伤,由于不能完成日常活动而感到压力,甚至想到自杀。

多动:过分活动,行事冲动,不加思考的倾向。

领导能力:在家庭、学校、社区背景下与同伴和成人成功交往所必需的技能。

躯体症状:对微小的身体问题或不适过分敏感和抱怨的倾向。

退缩:逃避他人,以避免社会接触的倾向。

问卷采用4点量表从不、有时、经常和总是作答。

常模分为总的正常全国常模,临床全国常模,不同性别的正常全国常模,其中正常全国常模包括309名学前儿童,2 084名小学儿童,1 090名青少年,被试来自美国26个州的87个单位。

除了适应能力、行为问题、多动、异常和躯体症状量表外,其他量表的平均信度系数均在0.80以上,信度系数最低的异常量表为0.67。

因素分析显示存在三个因素:外化、内化行为和适应性。

外化行为包括攻击、行为问题、多动和注意问题;内化行为包括异常、抑郁、焦虑、躯体症状和退缩;适应性包括适应能力、领导能力和社会技能。

BASC父母评定量表的分量表与其他父母评定量表中名称类似的分量表间有显著的相关。

3.教师评定量表(BASC-TRS)由教师评价儿童青少年在学校可观察的行为的量表,有三种形式,分别用于评价学前儿童4~5岁、小学儿童6~11岁和中学生12~18岁,每种形式各包括109个、148个和138个项目,在4点量表上作答从不、有时、经常、总是。

学前儿童教师量表为10个分量表,小学和中学教师量表均为14个分量表。

量表各包括两个维度:适应性和诊断性;五种成分:外化行为,如攻击行为、活动过度、行为问题;内化行为,如焦虑、抑郁、躯体症状;学校问题,如注意问题、学习问题;其他问题,如异常、退缩;适应技能,如适应能力、领导能力、社会技能、学习技能。

常模样本取自美国和加拿大的116个单位,其中333名学前儿童,1 259名小学生,809名中学生,各年龄组男女人数相等。

每套常模均提供了T分数和百分位数。

量表有三种信度:内部一致性、再测信度和评分者间信度。

除极个别量表外,大多数量表在所有年龄组内部一致性系数平均在080以上,间隔2~8周的再测信度小样本为0 80以上,两位教师间的评分者一致性小样本为063~071。

量表的因素分析效度以及与类似的教师评定量表的相关效度都符合心理测量学的要求。

4.学生观察系统(BASC-SOS)用于直接观察课堂背景下儿童青少年的行为的工具。

采用了时间取样法,在15分钟观察时间内,每隔30秒观察一次,每次3秒,计15次,每次由观察者在行为核查表上标出所观察到的行为。

观察结束时,观察者应提供有关学生与教师间相互作用的信息。

所确定的目标行为有65个,被分为13类,其中4类是积极/适应性行为,9类是问题行为。

13类行为是:对教师或课程的反应:与教师或教学有关的适当的学业行为。

同伴交往:与其他学生适当的交往。

学习活动:学生独自从事的、适当的学业行为。

转折活动:从一种活动向另一种活动转移的、适当的非破坏性行为。

非恰当行为:与课堂活动无关的不恰当动作行为。

注意力不集中:非捣乱性的、漫不经心的行为。

不当言语:捣乱性的言语行为。

躯体症状:有身体症状或抱怨身体不适。

重复性的动作活动:没有外部奖励的、重复性的行为。

攻击性行为:指向他人或物的伤害性行为。

自残行为:试图伤害自己的严重行为。

其他还有不当的性行为和大小便方面的问题。

由于该工具缺乏一些重要的心理测量参数,它的应用有一定局限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