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重庆卷)文综试卷参考答案

合集下载

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重庆卷)

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重庆卷)

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重庆卷)英语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Ⅰ卷1至14页,第Ⅱ卷15至16页,共16页,共150分。

考试用时120分钟。

第Ⅰ卷(三部分,共115分)第二部分:英语知识运用(共两节,满分45分)第一节单项填空(共1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5分)从A,B,C,D四个选项中,选出可以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

21. Jim sold most of his things. He has hardly _______ left in the house.A. anythingB. everythingC. nothingD. something22. My parents live in a small village. They always keep candles in the house _____ there is a power out.A. ifB. unlessC. in caseD. so that23. —Did Alan enjoy seeing his old friends yesterday?—Yes, he did. He ________ his old friends for a long time.A. didn’t seeB. wouldn’t seeC. hasn’t seenD. hadn’t seen24. Gorge couldn’t remember when he first met Mr. Anderson, but he was sure it was _____ Sunday because everybody was at _______ church.A. /; theB. the; /C. a; /D. /; a25. The children went home from the grammar school, their lessons _______ for the day.A. finishingB. finishedC. had finishedD. were finished26. —Now let’s move on to another topic. Do you follow me?—_______, Professor.A. No, I am notB. Yes, I willC. No, I haven’tD. Yes, perfectly27. It is not who is right but what is right ______ is of importance.A. whichB. itC. thatD. this28. Leonardo da Vinci (1452 - 1519) ________ birds kept in cages in order to have the pleasure of setting them free.A. is said to be buyingB. is said to have boughtC. . had said to buyD. has said to have bought29. —What do you think we can do for our aged parents?—You ________ do anything except to be with them and be yourself.A. don’t have toB. oughtn’t toC. mustn’tD. can’t30. Human facial expressions differ from those of animals in the degree ______ they can be controlled on purpose.A. with whichB. to whichC. of whichD. for which31. She’s having a lot of trouble with the new computer, but she doesn’t know whom to _______.A. turn toB. look forC. deal withD. talk about32. —Do you have any idea what Paul does all day?—As I know, he spends at least as much time playing as he _______.A. writesB. does writingC. is writingD. does write33. —When I called you this morning, nobody answered the phone. Where______.A. did you goB. have you goneC. were youD. had you been34. _______, his idea was accepted by all the people at the meeting.A. Strange as might it soundB. As it might sound strangeC. As strange it might soundD. Strange as it might sound35. —I’ve studied growing plants as one of my interests. Could I make some suggestions?—______.A. You will make itB. Go right ahead.C. Don’t mention itD. Take it easy第二节:完形填空(共20小题;每小题1. 5分,满分30分)阅读下面短文,从短文后所给各题四个选项(A、B、C和D)中,选出可以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

2007年高考全国文科综合(ii卷)政治试题及答案

2007年高考全国文科综合(ii卷)政治试题及答案

2007年高考全国文科综合(II卷)——政治试题及答案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II卷)文科综合能力测试——政治试题及答案第Ⅰ卷(选择题,共140分)本卷共35 小题,每小题4 分,共140 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3.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亚诺斯总结说:“要确切认识西方的历史或非西方的历史,没有一个包括这两者的全球性观点是不行的;只有运用全球性观点,才能了解各民族在各时代中相互影响的程度。

以及这种相互影响对决定人类历史所起的重大作用。

” 作者在这里强调A.从西方的角度认识非西方的历史B.从非西方的角度认识西方的历史C.用比较的方法认识西方和非西方的历史D.用整体性的观点认识西方和非西方的历史24.假定生产一件甲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为2小时,价值为40元。

如果生产者A生产该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为1 小时,那么,A 在4 小时内生产的使用价值总量,生产出的商品的交换价值总量和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分别是A.2 80 40 B.2 40 20C.4 80 20 D.4 160 4025.某“80 后”业余作家发表一部小说,获得稿酬1 万元。

此作家的稿酬属于A.按劳分配所得的收入B.个体劳动经营所得的收入C.按生产要素分配所得的收入D.知识创新的奖励收入26.税收是调节经济的重要杠杆,通过对纳税人、征税对象、税率等的确定,税收可以①决定分配方式②消除地方保护③调节消费行为④优化投资结构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27.到2006 年年底,中国外汇储备已突破1 万亿美元,比上一年增加2500 亿美元。

外汇储备迅猛增加的主要原因是A.中国对外贸易出超迅速增加B.社会劳动生产率迅速提高C.人民币对美元较大幅度地升值D.获得世界银行大额信贷支持图6图6 中的画师借助于哈哈镜观察创作对象,把现实中的“瘦子”画成了“胖子”。

回答28~29 题。

28.图中画师完成的作品A.忠实再现原型又不拘泥于原型B.完全是该画师丰富想象力的产物C.摆脱原型的制约,实现了主体的创作意图D.实现了主体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事实的统一29.漫画家用夸张的笔法表现了他对某些社会现象的看法,这给我们在认识论上的启示是①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②认识是主体创造客体的过程③认识是摹写与创造的统一④认识是客体显现自身的过程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30.人类在太空活动中发展起来的技术可以为人类造福,但太空活动留下的大量航空器残骸等太空垃圾却可能给人类带来了的危害,这个事实印证了一个古老的哲学命题:“福兮,祸之所伏”。

2007年高考文科综合试题及参考答案(重庆卷)

2007年高考文科综合试题及参考答案(重庆卷)

1.1采煤方法的选择 1.1.1开采技术条件1、构造 :常村煤矿位于华北板块嵩箕构造区之嵩箕断隆内,基本构造形态为地层走向近东西、倾向北、倾角5~20°的单斜构造。

构造行迹以断层为主,按其展布方向,大致可分为近东西向、北东向和北西向三组,其中近东西向断层最为发育,构成煤田的基本构造格架。

根据《二1煤层资源储量核查报告》,全区共发现11条断层,主要为正断层,分别为:F 8、F 11、F 16、F 19、F 18、F 9、F 10、F 12、F 13、F 15、F 17。

在2004年4月《常村煤矿首采区三维勘探报告》资料中,原F 13、F 15断层被否定,但同时发现了落差10~20m 的断层10条,落差5~10m 的断层8条,落差小于5m 的断层8条。

断裂构造破坏了煤层的连续性。

对于矿井井采带来了不便。

2、煤层:区内含煤地层为石炭系上统太原组,二迭系下统山西组及下石盒子组,煤系地层总厚度480.07m ,共含煤6组18层,煤层总厚11.25m ,含煤系数为2.34%。

可采煤层为山西组二1煤层,二2煤层仅局部可采,其余煤层均不可采或偶尔可采。

井田内二1煤层厚度0~14.60m ,平均 17m ,倾角15~24°,属较稳定煤层。

二1煤层结构简单,一般有一层夹矸,夹矸厚度0.09~4.29m 。

全井田无煤或不可采面积共约5.586km 2,占井田面积(25km 2)的22.34%。

煤层厚度沿走向或倾向均有一定的变化,局部地段短距离内有突然增厚变薄现象。

首采区内共有10个钻孔资料,其中2401钻孔揭露煤层厚度最小,为0.33m ,2304钻孔揭露煤层厚度最大,为14.6m ,经对各钻孔揭露煤层厚度加权平均后,首采区内二1煤平均厚度4.42m 。

3、煤层顶底板岩性:二1煤层顶板岩性以中、细粒砂岩、泥岩为主,砂质泥岩、粉砂岩次之。

中、细粒砂岩力学强度大,抗拉、抗压强度良好,而泥岩、砂质泥岩力学强度低,遇水易软化。

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数学卷(重庆文)含答案

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数学卷(重庆文)含答案

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重庆卷)数学试题卷(文史类)数学试题卷(文史类)共5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 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5.考试结束后,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参考公式:如果事件A B ,互斥,那么()()()P A B P A P B +=+. 如果事件A B ,相互独立,那么()()()P A B P A P B =.如果事件A 在一次试验中发生的概率是p ,那么n 次独立重复试验中恰好发生k 次的概率()(1)k k n kn n p k C p p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在等比数列{}n a 中,25864a a ==,,则公比q 为( ) A .2B .3C .4D .82.设全集{}{}{}U a b c d A a c B b ===,,,,,,,则()U A B =( )A .∅B .{}aC .{}cD .{}a c ,3.垂直于同一平面的两条直线( ) A .平行 B .垂直 C .相交 D .异面4.6(21)x +展开式中2x 的系数为( ) A .15B .60C .130D .2405.“11x -<<”是“21x <”的( ) A .充分必要条件 B .充分但不必要条件C .必要但不充分条件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6.下列各式中,值为32的是( ) A .2sin15cos15 B .22cos 15sin 15- C .22sin 151-D .22sin 15cos 15+7.从5张100元,3张200元,2张300元的奥运预赛门票中任取3张,则所取3张中至少有2张价格相同的概率为( ) A .14B .79120C .34D .23248.若直线1y kx =+与圆221x y +=相交于P Q ,两点,且120POQ ∠=(其中O 为原点),则k 的值为( ) A .3-或3B .3C .2-或2D .29.已知向量(46)(35)OA OB ==,,,,且OC OA AC OB ⊥,∥,则向量OC =( ) A .3277⎛⎫- ⎪⎝⎭,B .24721⎛⎫- ⎪⎝⎭,C .3277⎛⎫- ⎪⎝⎭,D .24721⎛⎫- ⎪⎝⎭,10.设(31)P ,为二次函数2()2(1)f x ax ax b x =-+≥的图象与其反函数1()y x -=的图象的一个交点,则( )A .1522a b ==, B .1522a b ==, C .1522a b =-=,D .1522a b =-=-,11.设3b 是1a -和1a +的等比中项,则3a b +的最大值为( ) A .1B .2C .3D .412.已知以1(20)F -,,2(20)F ,为焦点的椭圆与直线340x y ++=有且仅有一个交点,则椭圆的长轴长为( ) A .32B .26C .27D .42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13.在ABC △中,1260AB BC B ===,,,则AC = . 14.已知23000.x y x y y +⎧⎪-⎨⎪⎩≤≥,≥则3z x y =-的最小值为 .15.要排出某班一天中语文、数学、政治、英语、体育、艺术6门课各一节的课程表,要求数学课排在前3节,英语课排在第6节,则不同的排法种数为 (以数字作答) 16.函数2232()22x x f x x x ++=-+的最小值为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4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本小题满分13分.(Ⅰ)小问5分.(Ⅱ)小问8分.)设甲、乙两人每次射击命中目标的概率分别为34和45,且各次射击相互独立.(Ⅰ)若甲、乙各射击一次,求甲命中但乙未命中目标的概率; (Ⅱ)若甲、乙各射击两次,求两人命中目标的次数相等的概率. 18.(本小题满分13分,(Ⅰ)小问4分,(Ⅱ)小问9分)已知函数π12cos 24()πsin 2x f x x ⎛⎫+- ⎪⎝⎭=⎛⎫+ ⎪⎝⎭. (Ⅰ)求()f x 的定义域; (Ⅱ)若角α在第一象限且3cos 5α=,求()f α. 19.(本小题满分12分,(Ⅰ)小问6分,(Ⅱ)小问6分) 如题19图,在直三棱柱111ABC A B C -中,90ABC ∠=°,13122AB BC AA ===,,;点D 在棱1BB 上,113BD BB =;11B E A D ⊥,垂足为E ,求:(Ⅰ)异面直线1A D 与11B C 的距离;(Ⅱ)四棱锥C ABDE -的体积.20.(本小题满分12分)用长为18m 的钢条围成一个长方体形状的框架,要求长方体的长与宽之比为2:1,问该长方体的长、宽、高各为多少时,其体积最大?最大体积是多少? 21.(本小题满分12分,(Ⅰ)小问4分,(Ⅱ)小问8分) 如题21图倾斜角为α的直线经过抛物线28y x =的焦点F , 且与抛物线交于A B ,两点.(Ⅰ)求抛物线的焦点F 的坐标及准线l 的方程;(Ⅱ)若α为锐角,作线段AB 的垂直平分线m 交x 轴于点P ,证明cos2FP FP α-为定值,并求此定值. 22.(本小题满分12分,(Ⅰ)小问5分,(Ⅱ)小问7分) 已知各项均为正数的数列{}n a 的前n 项和n S 满足11S >, 且6(1)(2)n n n S a a n +=++∈N ,. (Ⅰ)求{}n a 的通项公式;(Ⅱ)设数列{}n b 满足(21)1n bn a -=,并记n T 为{}n b 的前n 项和,求证:231log (3)n n T a n ++>+∈N ,.BA C DFE题(19)图 O题(21)图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重庆卷)数学试题(文史类)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满分60分 1.A 2.D 3.A 4.B 5.A 6.B7.C 8.A 9.D 10.C11.B12.C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满分16分 13.314.915.28816.122+三、解答题:满分74分 17.(本小题13分)解:(Ⅰ)设A 表示甲命中目标,B 表示乙命中目标,则A B ,相互独立,且3()4P A =. 4()5P B =,从而甲命中但乙未命中目标的概率为343()()()14520P AB P A P B ⎛⎫==⨯-= ⎪⎝⎭.(Ⅱ)设k A 表示甲在两次射击中恰好命中k 次,l B 表示乙在两次射击中恰好命中l 次.依题意有2231()01244k kk k P A C k -⎛⎫⎛⎫== ⎪ ⎪⎝⎭⎝⎭,,,,2241()01255lll l P B C l -⎛⎫⎛⎫== ⎪⎪⎝⎭⎝⎭,,,. 由独立性知两人命中次数相等的概率为11349161930.482516254251625400=⨯+⨯+⨯==. 18.(本小题13分) 解:(Ⅰ) 由πsin 02x ⎛⎫+≠ ⎪⎝⎭得ππ2x k ≠-+,即ππ2x k ≠-()k ∈Z . 故()f x 的定义域为π|π2x x k k ⎧⎫∈≠-∈⎨⎬⎩⎭R Z ,.(Ⅱ)由已知条件得2234sin 1cos 155αα⎛⎫=-=-= ⎪⎝⎭.从而π12cos 24()πsin 2f ααα⎛⎫+- ⎪⎝⎭=⎛⎫+ ⎪⎝⎭ 142(cos sin )5αα=+=. 19.(本小题12分)解法一:(Ⅰ)由直三棱柱的定义知111B C B D ⊥,又因为90ABC ∠=°, 因此1111B C A B ⊥,从而11B C ⊥平面11A B D . 得111B C B E ⊥,又11B E A D ⊥. 故1B E 是异面直线11B C 与1A D 的公垂线. 由113BD BB =知143B D =, 在11A B D Rt △中,22211145133AD A B B D ⎛⎫=+=+= ⎪⎝⎭.又因11111111122A B D S A B B D A D B E ==△··, 故111114143553A B B D B E A D ===··.(Ⅱ)由(Ⅰ)知11B C ⊥平面11A B D ,又11BC B C ∥, 故BC ⊥平面ABDE ,即BC 为四棱锥C ABDE -的高, 从而所求四棱锥的体积V 为13C ABDE V V S BC -==··,其中S 为四边形ABDE 的面积,如答(19)图1,过E 作1EF B D ⊥,垂足为F .在1B ED Rt △中,22221144163515ED B D B E ⎛⎫⎛⎫=-=-= ⎪ ⎪⎝⎭⎝⎭.又因1111122B ED S B E DE B D EF ==△··, 故111625B E DE EF B D ==·.BACDFE答(19)图1因1A AE △的边1A A 上的高1116912525h A B EF =-=-=, 故1111992222525A AE S A A h ===△···. 又因为11111114212233A B D S A B B D ===△···, 从而111119273225375ABB A A AE A B D S S S S =--=--=△△.所以117337333752150V S BC ===····. 解法二:(Ⅰ)如答(19)图2,以B 点为坐标原点O 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O xyz -,则11132(010)(012)(000)(002)020023A A B B C D ⎛⎫⎛⎫ ⎪ ⎪⎝⎭⎝⎭,,,,,,,,,,,,,,,,,. 因此1(002)AA =,,,(010)AB =-,,,1132B C ⎛⎫=00 ⎪⎝⎭,,,1403A D ⎛⎫=-1- ⎪⎝⎭,,.设00(0)E y z ,,,则100(02)B E y z =-,,, 因此1B E 11B C 0=,从而111B C B E ⊥.又由题设11B E A D ⊥,故1B E 是异面直线11B C 与1A D 的公垂线.下面求点E 的坐标.因11B E A D ⊥,即110B E A D =,从而004(2)03y z --=, ··················· (1) 又100(012)A E y z =--,,,且11A E A D ∥,得0012413y z --=. ·········· (2) 联立(1),(2)解得01625y =,03825z =,即3802525E 16⎛⎫ ⎪⎝⎭,,,161202525B E 1⎛⎫=- ⎪⎝⎭,,. 所以2211612425255B E ⎛⎫⎛⎫=+= ⎪ ⎪⎝⎭⎝⎭. (II )由BC AB ⊥,BC DB ⊥,故BC ⊥面ABDE ,即BC 为四棱锥C ABDE -的高.下面求四边形ABDE 的面积.因为1ABDE ABE BDE S S S AB =+=△△,,23BD =. ACDzEyx 答(19)图2而01138191222525ABE S AB z ===△. 故191673257575ABDE S =+=. 所以117337333752150C ABDE ABDE V S BC -===. 20.(本小题12分)解:设长方体的宽为(m)x ,则长为2(m)x ,高为181234.53(m)042x h x x -⎛⎫==-<< ⎪⎝⎭. 故长方体的体积为22323()2(4.53)96(m )02V x x x x x x ⎛⎫=-=-<< ⎪⎝⎭. 从而2()181818(1)V x x x x x '=-=-.令()0V x '=,解得0x =(舍去)或1x =,因此1x =. 当01x <<时,()0V x '>;当312x <<时,()0V x '<. 故在1x =处()V x 取得极大值,并且这个极大值就是()V x 的最大值.从而最大体积233(1)91613(m )V V ==⨯-⨯=,此时长方体的长为2m ,高为1.5m . 答:当长方体的长为2m ,宽为1m ,高为1.5m 时,体积最大,最大体积为33m . 21.(本小题12分)(I )解:设抛物线的标准方程为22y px =,则28p =,从而4p =. 因此焦点02p F ⎛⎫⎪⎝⎭,的坐标为(20),, 又准线方程的一般式为2px =-. 从而所求准线的方程为2x =-.(II )解法一:如答21图作AC l ⊥,BD l ⊥, 垂足分别为C D ,,则由抛物线的定义知FA AC =,FB BD =.记A B ,的横坐标分别为A x ,B x , 则cos 222A p p p FA AC x FA α==+=++ cos 4FA α=+,解得41cos FA α=-. O题(21)图类似地有4cos FB FB α=-,解得41cos FB α=+.记直线m 与AB 的交点为E ,则1()22FA FB FE FA AE FA FA FB +=-=-=- 21444cos 21cos 1cos sin αααα⎛⎫=-= ⎪-+⎝⎭. 所以24cos sin FE FP αα==. 故222442sin cos 2(1cos 2)8sin sin FP FP ααααα-=-==·. 解法二:设()A A A x y ,,()B B B x y ,,直线AB 的斜率为tan k α=,则直线方程为(2)y k x =-.将此式代入28y x =得22224(2)40k x k x k -++=,故224(2)A B k x x k ++=.记直线m 与AB 的交点为()E E E x y ,,则222(2)2A B E x x k x k +--=,4(2)E E y k x k=-=, 故直线m 的方程为224124k y x k k k ⎛⎫+-=-- ⎪⎝⎭, 令0y =,得点P 的横坐标22244p k x k +=+,故2224(1)4sin P Ek FP x x k α+=-==. 从而222442sin cos 2(1cos 2)8sin sin FP FP ααααα-=-==为定值. 22.(本小题12分)(I )解由11111(1)(2)6a S a a ==++,解得11a =或12a =,由假设111a S =>,因此12a =, 又由111111(1)(2)(1)(2)66n n n n n n n a S S a a a a ++++=-=++-++,得11()(3)0n n n n a a a a +++--=,即130n n a a +--=或1n n a a +=-,因0n a >,故1n n a a +=-不成立,舍去.因此13n n a a +-=,从而{}n a 是公差为3,首项为2的等差数列,故{}n a 的通项为31n a n =-.(II )证法一:由(21)1n bn a -=可解得22213log 1log 31n nb a n ⎛⎫=+= ⎪-⎝⎭; 从而122363log 2531n n n T b b b n ⎛⎫=+++=⎪-⎝⎭. 因此322363231log (3)log 253132n n n T a n n ⎛⎫+-+=⎪-+⎝⎭. 令33632()253132n f n n n ⎛⎫=⎪-+⎝⎭,则322(1)3233(33)()3532(35)(32)f n n n n f n n n n n ++++⎛⎫== ⎪++++⎝⎭. 因32(33)(35)(32)970n n n n +-++=+>,故(1)()f n f n +>. 特别地27()(1)120f n f =>≥,从而2231log (3)log ()0n n T a f n +-+=>. 即231log (3)n n T a +>+. 证法二:同证法一求得n b 及n T ,由二项式定理知,当0c >时,不等式3(1)13c c +>+成立.由此不等式有333211131log 21112531n T n ⎛⎫⎛⎫⎛⎫+=+++ ⎪⎪ ⎪-⎝⎭⎝⎭⎝⎭2225832log 2log (32)log (3)2531n n n a n +==+=+-····.证法三:同证法一求得n b 及n T .令36347312531363n n n n A B n n +==-,······,58324731n n C n +=+···. 因3313231331n n n n n n ++>>-+. 因此23+22n n n n n A A B C >=.从而332236331log 2log 22531n n n T A n ⎛⎫+==⎪-⎝⎭222log 2log (32)log (3)n n n n A B C n a >=+=+.。

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重庆卷)语文试卷参考答案

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重庆卷)语文试卷参考答案

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重庆卷)语文试卷参考答案一、(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1.D2.A3.D4.B二、(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5.B6.A7.B三、(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8.C9.C10.D11.C四、(本大题共3小题,共20分)12.(8分)(1)我假如不是经过那些地方,那么,尽管久居官署,每天处理公文,尚且不能了解详情,何况陛下深居皇宫禁地呢?(2)游荡不务正业的人,假托皇亲国戚手下之人的名义,常常在关卡渡口都市大设店铺,并搜罗商税。

13.(6分)(1)前二句描写了光彩正艳、香气正浓的海棠花在春风中、月色下的朦胧美;后二句用了拟人手法,以花比人。

(2)苏诗爱花之盛开,白诗惜花之将谢。

14.(6分)(1)来即我谋(2)未成曲调先有情(3)泉涓涓而始流(4)小学而大遗(5)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6)战争与和平五、(本大题共4小题,共22分)15.(4分)(1)游人的告别只是对“原始长江三峡”景点的告别,由此生出的只是怜惜、惆怅和失落。

(2)百万移民的告别则是故土难离的割舍之痛和舍弃家园的巨大牺牲。

16.(6分)(1)①以“告别”为中心②感性到理性(层层深入)(2)①过渡②总领后文17.(6分)由惆怅而失落到感动与崇敬,再由感动与崇敬到肯定和褒扬。

①惆怅而失落②感动与崇敬③肯定和褒扬18.(6分)(1)不矛盾。

(2)前者是从情感的角度着笔,后者是从思想观念的角度着笔。

①“喝告别酒时相拥而泣……”“向滔滔长江向已成废墟的故土磕头祭拜”表现的是与故人故土的难舍难分、依依惜别的故乡情怀。

②“搬走”“临行”正说明了三峡移民顾全大局而奔赴他乡,并非固守家园而终老一生。

移民们安土重迁的传统观念已经发生了变化,但这并不影响他们对故土的深厚情感。

六、(本大题共3小题,共15分)19.(4分)略20.(6分)略21.(5分)略七、(本大题60分)22.(60分)略。

2007年高考文科综合试题及参考答案(重庆卷)

2007年高考文科综合试题及参考答案(重庆卷)

《陶行知教育名著》读后感灵武三中孙利“爱满天下”是陶行知先生一生奉行的格言。

陶先生不仅热爱儿童,热爱青少年,而且热爱教育、热爱科学、热爱真理、热爱祖国人民、热爱全人类。

“爱”是陶先生一生献身教育事业的不竭动力,也是他崇高人格的表现。

“爱学生”是教师人格的灵魂。

爱心是教育教学活动的基础,没有爱心便没有教育教学活动。

作为教师,我很自豪在人生的道路上能用自己无尽的爱为孩子们的世界添抹一蔟缤纷。

一、播下爱的种子作为一名耕耘者,自己心中充满爱的阳光,把爱的种子播种在泥土里,就能让娇嫩的幼苗在阳光的沐浴下茁壮成长。

为了教好每位学生,让每位家长放心,我认真完成家长拜托的任何事。

有时家长出门在外,托我多多关心他们的孩子,我就会在工作之余找那些孩子聊天,为他们分忧解愁,有时还辅导他们的学习,并定期与身在外地的孩子家长联系。

虽然有时我也会因为学生的调皮而埋怨,因为他们的退步而急躁,因为他们的违纪而心烦,但一想到他们还是孩子,我就努力地克制自己心中的不满。

陶行知先生说:“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

”我们当教师的,在教育中若能始终想着两句话“假如我是孩子”和“假如是我的孩子”,这样的情感体验就能使我们对学生少一份苛求,多一份理解;少一份指责,多一份尊重,学生内心那颗爱的种子便会在教师的精心呵护之下生根、发芽。

二、浇灌爱的雨露爱是雨露,她能滋润人;爱是夏日,她能温暖人;爱是奉献,她的无私能让幼苗茁壮地成长。

我们每个人都需要爱,希望得到爱的滋润,爱的温暖,更何况那些生活上有困难的学生,学习和行为上暂时落后的学生。

有个女生叫王芳,她是班上成绩比较落后的学生,上课做小动作,作业马虎、少做甚至不做;下课吵吵闹闹,一刻也不停。

大家都担心这孩子毕业不了,有一阵子,她甚至躲在家中不来上学,我心里很是着急了,好几次都急匆匆地蹬着自行车赶往她家去劝说。

经过了解,我才知道,王芳家境贫寒,她是因为担心患有眼疾的妈妈在家单挑家务会把身体累垮才丢下功课的。

【历年经典高考】2007年文科综和试卷及答案-重庆卷

【历年经典高考】2007年文科综和试卷及答案-重庆卷

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重庆卷)文综试卷第一部分本部分共35题,每题4分,共14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的要求的.读图1,回答1-3题.1.某两洲面积之和与某大洋面积十分接近,它们是A.亚洲、北美洲与大西洋B.亚洲、非洲与印度洋C.欧洲、北美洲与大西洋D.欧洲、非洲与印度洋2.从B大洲最大港口至C大洲最大港口,沿最短海上航线所经过的海峡依次是图2中的A.①②③④B.①②④③C.②①③④D.②①④③3.春分日重庆太阳高度角最大时,H大洋某岛屿正好日出.此时,两架飞机从该岛同时起飞,甲沿经线向南飞行至南极点,乙沿纬线飞行一圈,则甲比乙穿越六大板块的数目A.多1个B.多2个C.少1个D.少2个读图3,回答4-5题.4.近百年来,图示区域冰川面积快速减少的主要原因是A.温室气体增加B.太阳辐射增强C.臭氧空洞扩大D.酸雨危害严重5.当甲地一年中雪线最低的时候A.澳大利亚东南牧场牧民正忙于剪羊毛B.北印度洋的洋流呈顺时针流动C.美国北部森林内地面光照为最强的季节D.巴西高原正值干季草木枯黄读图4,回答6-8题.6.图示黄河段沿程年平均水温线是A.X1 B.Y1C.X2D.Y27.两河海拔2000-1000米河段水温变化幅度A.2月长江大于黄河B.2月长江小于黄河C.7月长江大于黄河D.7月长江与黄河相近8.河流水温变化与其流经地区的气候相关,Y河甲河段冬夏水温差异小,因其穿行在A.横断山区B.四川盆地C.黄土高原D.太行山区图5为a城到d城之间的高速公路建设规划示意图.规划设计走向有甲、乙两个方案,经过比较分析,最终选择按乙方案建设,线路总长58.5千米,建设费用31亿元,比甲方案的概算费用多5亿元,长度多7千米,根据图5及相关信息,回答9-11题.9.图5中高速公路建设选择乙方案,其原因可能是①单位距离建设成本低②沿河谷走向自然障碍小③促进沿线地区城镇发展④保护重点风景名胜区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10.c地建休闲度假地最有利的区位条件是A.环境承载量大,旅游配套设施好B.环境优美,旅游配套设施好C.环境承载量大,交通便捷靠近市场D.环境优美,交通便捷靠近市场11.最适宜在b城发展的工业部门是A.建材工业B.仪表工业C.造纸工业D.森林工业中国古代各民族共同促进了祖国的发展.回答12-13题.12.生活在东北地区的女真族A.由粟末靺鞨发展而来B.首领完颜阿骨打建立了八旗制度C.建州等部明初归奴儿干都司管辖D.在努尔哈赤时将族名改为满洲13.下列汉族先进文化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汉代中原地区的铸铁技术传入今新疆地区B.契丹族依照汉字创制自己的文字C.西夏仿效唐宋王朝建立政治制度D.清代开始在西南地区实行“改土归流”经济的发展与变化反映了社会的需要.回答14-16题14.下列关于中国古代经济制度发展的表述,正确的是A.春秋战国时期开始酿酒B.唐朝前期政府开始征收茶税C.明代引进原产于美洲的高产农作物D.清政府鼓励扩大手工业生产规模15.图6为隋唐时期局部图.A、B、C、D四城市中,同时以陶瓷和纺织品著称的是16.在抗日根据地建设的措施中,适应现实要求的经济内容是A.打土豪分田地B.废除封建债务C.限制富农经济D.减轻封建剥削中国近代社会巨变中产生了许多杰出历史人物.回答17-18题.17.开创仿造西方战船先河的著名人物是18.中国共产党第一个早期组织负责人A.发表了《文学改良刍议》B.领导了五四爱国运动C.主持了中共“一大”D.出席了中共八七会议思想解放是社会变革的先导.回答19-20题.19.文艺复兴与中国明末清初启蒙思潮的相同点是①有唯物主义思想②有反封建思想③有完整的思想体系④有广泛的阶级基础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20.1919年12月,重庆《川东学生周刊》创刊.对其办刊宗旨“排斥强权”和“改良社会”理解全面的是A.反对北洋政府B.追求民主自由C.反帝反封建D.抨击专制皇权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出现了新变化.回答21-23题.21.促进日本与韩国经济发展的共同因素主要有①充分利用国际市场②受到局部战争刺激③引进先进科学技术④实行国民经济非军事化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22.印度、伊拉克和伊朗经济发展面临的共同问题是A.人口压力、粮食短缺、经济单一B.人口压力、边界争端、教派纷争C.教派纷争、边界争端、市场狭窄D.粮食短缺、经济单一、市场狭窄23.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愈加紧密.推动这一趋势发展的主要原因有①跨国公司发挥主要作用②科技进步和生产力提高③冷战以后局部冲突减少④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建立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2006年是我国实施“十一五”规划并实现良好开局的第一年,国民经济发展取得了重大成就.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为10.7%;企业整体自主创新能力增强,产品产销两旺,经营效益明显提高;国民收入分配格局趋向合理,中央财政用于“三农”支出的比重明显增加,10年来农民人均纯收入率首次超过7%.居民家庭支出结构发生变化,轿车日益成为大众消费品.据此回答24-26题.24.中央财政用于“三农”支出的比重增加,使①城乡居民收入同步增长②农业基础地位得到加强③财政支农政策效果显著④农村经营体制得到完善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25.企业整体经营效益提高的主要原因是①市场规模扩大②能耗总是减少③居民存款增加④依靠科技进步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26.国民经济实现良好开局的主要表现是①居民生活质量得到改善②社会总产值增长率10.7%③经济发展速度和效益相协调④居民、企业、政府间分配走向协调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国内某企业家说:“我觉得我们企业家要负起自己的责任.我们最应该做的事情就是把自己的企业做好,为社会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服务.我们要照章纳税,努力增加就业机会,扩大社会财富.这是我们的本分.”据此回答27-28题.27.材料启示:企业应该①面向市场生产②实现充分就业目标③兼顾社会效益④实现经济增长目标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28.材料表明①企业经营者的价值观影响企业的生存和发展②企业经营者的价值观决定企业的生存和发展③企业追求经济效益与坚持集体主义原则具有一致性④企业追求经济效益与加强企业经营管理具有一致性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图7是一幅题为“晚了一步”的漫画,据此回答29-31题.29.漫画体现的哲学原理是A.正确的把握事物的因果联系,才能提高人们认识活动的自主性和创新性B.正确的把握事物的因果联系,才能提高人们实践活动的自觉性和预见性C.承认因果联系的客观性,是人们进行科学研究、正确认识事物的前提D.承认因果联系的普遍性,是人们正确判断形势、趋利避害的必然要求30.漫画内三句话的“想”字,体现的是A.认识的计划性B.认识的目的性C.认识的预见性D.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31.漫画的主题“晚了一步”体现了认识A.是实践的目的B.总是超前于实践C.总是落后于实践D.是对实践经验的总结中共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对民族和宗教工作做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和部署,取得了显著成就.如:内蒙古全区共出版各类蒙古文图书近千种约200万册,蒙古语言文字的使用范围不断扩大;“格萨尔王史诗”、“藏医药”等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关宗教的文物、古迹、寺庙得到妥善保护,各种宗教活动正常举行,满足了群众宗教信仰的需要.据此回答32-34题.32.材料体现了党对民族和宗教工作的A.政治领导B.组织领导C.思想领导D.文化领导33.民族工作的文化成就表明我国坚持了民族①平等原则②友好原则③互助原则④共同繁荣原则A.①②B.①④C.②④D.③④34.材料体现了我国尊重和保护宗教信仰自由与保护①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字是一致的②信教群众正常的宗教活动是一致的③宗教活动场所的合法权益是一致的④少数民族公民的政治权利与自由是一致的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35.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资料显示,在“十五”期间的前4年,国家财政对科技的投入年均增长17.45%,但目前我国每年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率偏低,这说明:在综合国力较量中,我国增强科技力尤其需要A.加强科学技术交流B.提高科学技术的经济效益C.加大科技经费投入D.提高科技应用和发展水平第二部分(综合题)36.(36分)图8是我国甲乙两省2005年农业产值结构图,图9是两省耕地面积变化图.按图回答下列问题.图8(1)说出从乙省会到甲省经最短铁路线年降水量的变化规律及其原因.(6分)(2)2000~2005年期间,两省耕地变化的共同趋势是_______.两省耕地变化绝对量较大的省是_______(省名).变化率较大的省是_______(省名).(6分)(3)分别说明导致两省耕地变化的主要原因.指出甲省在耕保护中应采取的最主要措施.(10分)(4)简要说明两省农业结构的差异,并分析形成差异的自然原因.(14分)37.(32分)根据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孔子聚徒讲学,弟子三千,其中不少学子“贫且贱”,没有社会地位.材料二古之取士皆本于学校.故道德一于上,习俗成于下,其人材皆足有为于世,自先王之泽竭,教养之法无所本,士虽有美材而无学校师友以成就之,此议者之所患也.今欲追复古以革其弊……以俟(等待)朝廷兴建学校.(王安石《临川集》)材料三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初期,在北京、上海、天津等地以同文馆、电报学堂、武备学堂、水师学堂、自强学堂等命名的学堂相继创办,其间还有150多人被派赴美、英、法等国留学.材料四拿破仑通过《教育基本法》等法令实施教育改革,加强国家对教育的控制;同时改建与发展为资产阶级政治经济服务的初等学校、中等学校、专科学校和军事学校等.(1)材料一反映了孔子的什么教育主张?(2分)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孔子的教育主张和实践给当时的教育格局带来了怎样的变化?(4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王安石教育改革的原因(2分).概括其教育改革措施的特征.(6分)(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教育变革的历史背景,(4分)并对此变革加以评价(4分)(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拿破仑教育改革的特点,(4分)说明拿破仑教育改革的目的.(4分)(5)结合以上材料,你得到什么启示?(2分)38.(32分)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某些地方政府管理理念错位,为提升城市形象,忽视民生问题,要建“无摊贩城市”.目前,上海的无证摊贩约5万个,上海市政府经调查研究,一改往日对马路摊点一律封杀的做法,出台《城市设摊导则》,规定:部分市区路段经市民同意,便可设置部分便民摊点,政府颁发临时许可证,这既可扩大就业,方便居民生活,又可规范城市摊点管理.(1)分析说明材料蕴含的主要经济常识.(10分)(2)运用矛盾对立统一的观点分析塑造城市形象与解决民生问题的关系.(10分)(3)运用政治常识分析上海市政府的做法.(12分)39.(60分)2007年1月30日至2月10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对非洲八国进行了友好访问,谱写了中非友谊的新篇章.根据图10,图11和材料回答问题.(1)访问首日,八国首都中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的是.甲、乙两湖为世界著名深水湖,其形成原因是(4分)(2)分析图11中,A、B区域年降水量特别丰沛的主要原因.(8分)(3)说出北非地区主要的矿产资源,并分析矿产资源开发的有利与不利区位因素(8分)材料一19世纪末20世纪初,由于列强商品的涌入,非洲各地原有的手工业、冶炼业进一步受到摧残,而机器制造业几乎是空白.单一作物制或矿产制的推行,更使非洲经济具有极大的依赖性.材料二新中国成立后,每当一个非洲国家取得独立,中国政府立即予以承认.从1956年到1965年,中国先后同19个非洲国家建立外交关系,并与几内亚、加纳等许多国家签订了友好条约和经济技术合作协定.材料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鼓励企业扩大对非洲的投资,积极扩大从非洲的进口.我国企业实施“引进来”和“走出去”战略,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发展中非经贸合作,实现互利共赢.苏丹喀土穆炼油有限公司是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和苏丹能矿部各以50%股份合资建成的公司.胡锦涛主席访问非洲期间在考察该公司时指出,中苏石油合作既有利于中国企业发展,也促进苏丹建成了完备的石油工业体系,为苏丹合理利用资源、创造就业机会、增加税收、把本国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做出了贡献.事实证明,中苏石油合作堪称南南合作的典范.(4)归纳材料一反映的非洲殖民地经济的特点.(4分)结合所学历史知识分析其成因.(6分)(5)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历史知识,分析这一时期中国政府发展与非洲国家外交关系的原因,(6分)指出20世纪50-70年代中非友好合作的主要作用.(4分)(6)根据材料三,运用经济常识,谈谈在中非经贸合作中我国企业应如何促进双方互利共赢.(10分)(7)根据材料三,运用唯物论观点,分析我国企业在发展中非经贸合作中实施“引进来”和“走出去”战略的哲学依据.(10分)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40分)1.B 2.D 3.A 4.A 5.C6.C 7.A 8.B 9.D 10.D11.B 12.C 13.D 14.C 15.D16.D 17.A 18.B 19.A 20.C21.A 22.B 23.A 24.C 25.B26.C 27.B 28.A 29.B 30.D31.D 32.A 33.B 34.C 35.D二、综合题(160分)36.答案要点:(1)变化规律:由少到多.原因:距海越来越近,夏季风影响越来越强(2)耕地总量下降;江苏;青海(3)原因:甲省因人口增加、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城乡建设占用大量耕地;乙省为防治生态环境退化,实施退耕还草还林使耕地减少.措施:严格控制城乡建设占用耕地,科学合理地利用耕地.(4)差异:甲省以种植为主,畜牧业和渔业也占重要地位;乙省以畜牧业为主,种植业也占重要地位,渔业比重低.原因:甲省平原地形为主、气候温暖湿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水域面积广;乙省地处青藏高原、气候寒冷干燥、土壤贫瘠、草原面积大、耕地主要分布在河谷地区.37.答案要点:(1)“有教无类”的教育主张.打破了奴隶社会“学在官府”、贵族垄断文化教育的格局,把教育对象扩大到平民子弟.(2)当时的教育不利于培养人才;舆论不利于变法.注重改革教育内容;培养实用性人才;扩大选官途径.(3)鸦片战争后产生了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洋务运动兴起,迫切需要近代人才.培养了一批翻译、科技、教育等方面的人才;但单纯学习西方科技,没有改变教育制度.(4)教育立法,加强国家对教育的控制;建立了比较完备的近代教育体系.培养了资产阶级政治经济服务的人才;为了政治稳定和资本主义发展.(5)略38.答案要点:(1)①就业是民生之本,是劳动者的基本权利.扩大就业是我国当前和今后长期重大而艰巨的任务.②政府应当遵循市场经济规律,运用经济、法律和行政手段,规范摊点设置,调节经济活动.③上海市政府出台《导则》,设置和规范摊点,发挥第三产业扩大就业的优势,既有利于实现自谋职业者的就业权利,又方便居民生活,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定.(2)①矛盾就是对立统一.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②摊点问题既涉及城市形象又涉及民生问题,二者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一方面,塑造城市形象与解决民生问题存在一定对立.另一方面,塑造城市形象与解决民生问题存在统一性.塑造城市形象必须以人为本,关注民生;民生问题的解决也要和利于维护和塑造城市形象.③在二者关系问题上,应坚持两分法,防止片面性,将塑造城市形象与解决民生问题有机结合起来.(3)①国家性质决定国家职能.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上海市政府尊重民意,维护人民的民主权利,对涉及民生问题的摊点市场进行调节和监督,为社会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体现了国家的政治职能和社会公共服务职能.②上海市政府的做法,贯彻了对人民负责和依法行政的原则.上海市政府在处理直接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摊点问题时,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制定《导则》,依法管理.39.答案要点:(1)卢萨卡;地壳断裂下落(或地处东非大裂谷带内)(2)地处赤道低压带;受西南暖湿气流影响,西南风与海岸线垂直;沿岸(几内亚)暖流经过;高原山地抬升.(3)石油和磷矿.有利因素:石油和磷矿资源丰富;靠近世界重要航线,与世界主要市场联系方便;国际市场需求量大.不利因素:技术落后,劳动力素质低,气候干燥.(4)传统经济遭到破坏;近代工业受到阻碍;产业结构单一;经济具有依赖性.由于列强的侵略与掠夺,非洲逐步成为西方国家的原料产了、商品市场和资本输出场所,经济命脉被帝国主义国家控制.(5)冲破美国等帝国主义对中国的孤立、封锁和包围;团结非洲人民,反对殖民势力;巩固和发展和平力量,扩大中国的国际影响;亚非会议对中非关系的促进与推动.有利于非洲政治与经济的发展;促进了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6)①利用中非资源上的相对优势和经济上的互补性.我国企业在资本、技术、管理等方面具有优势,而非洲国家自然资源、劳动力资源丰富,双方经济具有互补性.②开展多种形式的经贸合作.我国企业在商品贸易基础上,在资本、技术、服务等方面与非洲国家开展多种形式的经贸合作,促进双方贸易平衡.③优化中非商品进出口结构.我国企业在非洲投资办厂,发展资源加工工业以及制造业,由此扩大我国技术设备出口,提升非洲国家产品加工层次和技术含量,优化中非商品进出口结构.④坚持平等互利.我国企业利用非洲资源,既可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又可为非洲国家增加就业岗位和财政收入、提升劳动力素质以及自主发展能力.(7)①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规律具有客观性,要求我们在发展中非经贸合作中必须一切从实际出发,按规律办事.②中国企业在发展经贸合作中实施“引进来”和“走出去”战略,是基于中非经贸合作实际的必然选择.③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非面临的共同的挑战与机遇.中国企业实施“引进来”和“走出去”战略,是经济全球化的客观要求,也是中国扩大对外开放的需要.④中非经济互补性强,长期以来保持着良好的互利合作关系.中国企业实施“引进来”和“走出去”战略,按市场经济规律办事,有利于发展市场经济,提高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实现现代化.笔记卡。

2007年高考文综试卷及答案全国卷Ⅰ(详细)

2007年高考文综试卷及答案全国卷Ⅰ(详细)

绝密★启用前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本试题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

第Ⅰ卷1至7页,第Ⅱ卷8至12页,共300分。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第Ⅰ卷(选择题共140分)注意事项: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读图l,结合所学知识回答l~2题。

1.正确反映我国城市化水平变化的曲线是A.甲B.乙C.丙D.丁2.在图示期间,与美国相比,我国A.城市人口数较少B.城市人口数增长率较低C.城市人口比重较低D.城市人口比重增长率较低读图2,回答3~5题。

3.受暖流影响明显的地方是A.T B.Q C.R D.S4.气候特点为“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的地方是A.T B.Q C.R D.S5.在图3所示的几种气温年内变化和年降水量情况中,与P地相符的是A.①B.②C.③D.④图4所示区域在北半球。

弧线a为纬线,Q、P两点的经度差为90°;弧线b为晨昏线,M点为b线的纬度最高点。

回答6~8题。

6.若此时南极附近是极昼,P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是A.5时B.15时C.9时D.19时7.若此时为7月份,图中M点的纬度数可能为A.55°N B.65°NC.75°N D.85°N8.若Q地的经度为0°,此时正是北京日出。

这个季节A.洛杉矶地区森林火险等级最高B.长江下游枫叶正红C.长城沿线桃红柳绿D.南极地区科考繁忙我国某边防站(海4900米)的驻防官兵在艰苦的条件下,为改善生活试种蔬菜。

他们先盖起简易阳光房,但种的蔬菜仍不能生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重庆卷)
文综试卷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140分)
1.B2.D3.A4.A5.C
6.C7.A8.B9.D10.D
11.B12.C13.D14.C15.D
16.D17.A18.B19.A20.C
21.A22.B23.A24.C25.B
26.C27.B28.A29.B30.D
31.D32.A33.B34.C35.D
二、综合题(160分)
36.答案要点:
(1)变化规律:由少到多。

原因:距海越来越近,夏季风影响越来越强
(2)耕地总量下降;江苏;青海
(3)原因:甲省因人口增加、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城乡建设占用大量耕地;乙省为防治生态环境退化,实施退耕还草还林使耕地减少。

措施:严格控制城乡建设占用耕地,科学合理地利用耕地。

(4)差异:甲省以种植为主,畜牧业和渔业也占重要地位;乙省以畜牧业为主,种植业也占重要地位,渔业比重低。

原因:甲省平原地形为主、气候温暖湿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水域面积广;乙省地处青藏高原、气候寒冷干燥、土壤贫瘠、草原面积大、耕地主要分布在河谷地区。

37.答案要点:
(1)“有教无类”的教育主张。

打破了奴隶社会“学在官府”、贵族垄断文化教育的格局,把教育对象扩大到平民子弟。

(2)当时的教育不利于培养人才;舆论不利于变法。

注重改革教育内容;培养实用性人才;扩大选官途径。

(3)鸦片战争后产生了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洋务运动兴起,迫切需要近代人才。

培养了一批翻译、科技、教育等方面的人才;但单纯学习西方科技,没有改变教育制度。

(4)教育立法,加强国家对教育的控制;建立了比较完备的近代教育体系。

培养了资产阶级政治经济服务的人才;为了政治稳定和资本主义发展。

(5)略
38.答案要点:
(1)①就业是民生之本,是劳动者的基本权利。

扩大就业是我国当前和今后长期重大而艰巨的任务。

②政府应当遵循市场经济规律,运用经济、法律和行政手段,规范摊点设置,调
节经济活动。

③上海市政府出台《导则》,设置和规范摊点,发挥第三产业扩大就业的优势,既
有利于实现自谋职业者的就业权利,又方便居民生活,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和
社会安定。

(2)①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

②摊点问题既涉及城市形象又涉及民生问题,二者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一方面,
塑造城市形象与解决民生问题存在一定对立。

另一方面,塑造城市形象与解决
民生问题存在统一性。

塑造城市形象必须以人为本,关注民生;民生问题的解
决也要和利于维护和塑造城市形象。

③在二者关系问题上,应坚持两分法,防止片面性,将塑造城市形象与解决民生
问题有机结合起来。

(3)①国家性质决定国家职能。

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上海市政府尊重民意,维护人民的民主权利,对涉及民生问题的摊点市场进行调节和监
督,为社会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体现了国家的政治职能和社会公共服务
职能。

②上海市政府的做法,贯彻了对人民负责和依法行政的原则。

上海市政府在处理
直接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摊点问题时,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
法,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制定《导则》,依法管理。

39.答案要点:
(1)卢萨卡;地壳断裂下落(或地处东非大裂谷带内)
(2)地处赤道低压带;受西南暖湿气流影响,西南风与海岸线垂直;沿岸(几内亚)暖流经过;高原山地抬升。

(3)石油和磷矿。

有利因素:石油和磷矿资源丰富;靠近世界重要航线,与世界主要市场联系方便;国际市场需求量大。

不利因素:技术落后,劳动力素质低,气候干燥。

(4)传统经济遭到破坏;近代工业受到阻碍;产业结构单一;经济具有依赖性。

由于列强的侵略与掠夺,非洲逐步成为西方国家的原料产了、商品市场和资本输出场所,经济命脉被帝国主义国家控制。

(5)冲破美国等帝国主义对中国的孤立、封锁和包围;团结非洲人民,反对殖民势力;巩固和发展和平力量,扩大中国的国际影响;亚非会议对中非关系的促进与推动。

有利于非洲政治与经济的发展;促进了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

(6)①利用中非资源上的相对优势和经济上的互补性。

我国企业在资本、技术、管理等方面具有优势,而非洲国家自然资源、劳动力资源丰富,双方经济具有互补
性。

②开展多种形式的经贸合作。

我国企业在商品贸易基础上,在资本、技术、服务等
方面与非洲国家开展多种形式的经贸合作,促进双方贸易平衡。

③优化中非商品进出口结构。

我国企业在非洲投资办厂,发展资源加工工业以及制
造业,由此扩大我国技术设备出口,提升非洲国家产品加工层次和技术含量,
优化中非商品进出口结构。

④坚持平等互利。

我国企业利用非洲资源,既可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经
济效益,又可为非洲国家增加就业岗位和财政收入、提升劳动力素质以及自主
发展能力。

(7)①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规律具有客观性,要求我们在发展中非经贸合作中必须一切从实际出发,按规律办事。

②中国企业在发展经贸合作中实施“引进来”和“走出去”战略,是基于中非经
贸合作实际的必然选择。

③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非面临的共同的挑战与机遇。

中国企业实施“引进来”
和“走出去”战略,是经济全球化的客观要求,也是中国扩大对外开放的需要。

④中非经济互补性强,长期以来保持着良好的互利合作关系。

中国企业实施“引
进来”和“走出去”战略,按市场经济规律办事,有利于发展市场经济,提高
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实现现代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