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 3.2 把固体放到水里 A卷
2019-2020年苏教版科学三下《把固体放到水里》优秀教案

2019-2020年苏教版科学三下《把固体放到水里》优秀教案临朐县第一实验小学高艳华【教学背景】三年级学生对于固体并不陌生,对于沉浮,溶解等现象也不陌生,但是学生对其往往会有许多不正确的认识,例如:会认为轻的物体会浮、重的物体会沉。
同时学生也会对生活中的沉浮现象产生矛盾和疑惑,例如问道:为什么硬币在水中沉,而金属轮船就会浮?学生对固体在水中可能会出现的现象只是一种表象认识,只是一些零碎、杂乱、单一的片断。
还没有形成比较清晰、科学的认识。
【教学课题】把固体放到水里【教学目标】课标要求1.科学探究:能够通过观察、猜测、验证等活动发现事实,做出判断。
并用文字或图表等手段记录和描述所观察到的科学现象。
2.科学知识:知道哪些固体可以沉浮,哪些固体可以溶解;了解固体与水混合或分离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科学研究的乐趣。
感受猜测和假设的重要性,懂得通过实验观察获得事实,根据事实作出的判断才是科学的。
学习目标1、意识到通过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可以认识物体更多的性质。
2、认识固体在水中的沉浮和溶解现象,意识到固体的沉浮取决于它在水中所占的体积,而不是由它的轻重决定。
【教材分析】《把固体放到水里》这一课是在第一课学生了解了固体基本性质之后进一步探究把固体放入水中呈现出来的其它性质:沉浮现象和溶解与不溶解现象。
由于本节课内容较多我把本课内容分作两课时处理,第一课时是认识固体的沉浮和溶解现象,而将固体和水的混合、分离以及结晶分离放入第二课时.【教学方法】在教学中采用了以下具体教学法及模式:a、开放型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大胆的创新意识。
在教学中我尽可能的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小组讨论、交流,使学生能够进行多向交流,努力为他们营造民主、平等、宽松的学习氛围,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
b、“做中学”探究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
把学习的主权教给学生,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参与各种实验研究活动,使学生参与知识的发生、发展、形成的全过程,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上升为理性认识,体现教学的开放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
小学科学三年级第三单元《把固体放到水里》教学设计

小学科学三年级第三单元《把固体放到水里》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固体和液体》第2课《把固体放到水里》继续研究固体的性质,主要通过把固体放到水里的方法,认识固体在水中的沉浮和溶解现象。
本课通过把物体放到水里后呈现的两组现象:沉与浮、溶解与不溶解,研究固体的另外一些性质。
两种现象在教学中的地位相同,教学过程中先后次序也可以颠倒。
而分离,则是溶解与不溶解后派生出的一个相关问题。
因而,本课有研究,也有拓展。
从年龄特点看,三年级的学生此时已经具备一定的自主探究能力,本课的内容他们非常喜欢探究。
二、教学目标1.了解固体在水中的沉浮和溶解现象,意识到固体的沉浮取决于它在水中所占的体积,而不是由它的轻重决定。
2.知道固体与水能混合也能分离,以及在生活中的应用。
3.体验生活中处处科学,体验到科学探究的乐趣。
三、教学重点知道固体在水中有沉浮和溶解现象。
四、教学难点能够区分溶解与混合现象间的差别。
五、教学准备1.分组材料:水槽、泡沫、硬币、木块、石子、塑料、苹果、蜡烛等。
2.视频资料:讲解常用的分离方法,介绍结晶分离实验。
六、教学过程(一)导入。
1.谈话:今天,老师为大家准备了许多材料,请各组快速对照桌上的记录表检查材料是否都有了。
(教师板贴材料名称)学生检查。
2.谈话:通过上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这些物体都是固体(板书:固体),如果将这些固体放入水里(补充完整课题),会出现什么现象?(相机板书:沉浮、溶解、不溶解)(二)探究固体在水里的沉浮情况。
1.那么,这些固体在水中哪些会沉?哪些会浮呢?让我们一起来猜一猜,并在表格相应的位置做好记录。
(1)学生预测。
(2)学生汇报,有不同意见的同学请来说一说。
(并说说自己的理由。
)大家的预测是否正确呢?让我们用实验来验证。
2.学生进行猜测、分类活动、教师巡视和小组情况。
3.汇报猜测结果。
大家预测的结果不一样,怎么办?我们怎样才能准确知道物体放入水中会出现哪些现象呢?仅仅凭我们的直观感觉和猜测是不够的,科学是讲究准确的,要真正获取答案是不能仅靠猜测和估计的,那就要我们用实验来证明。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科学 把固体放到水里

认识固体的沉浮现象
分组实验:把固体放入 水中,观察沉浮。
2
物体浮沉的条件
浸入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竖直向下的重 力和竖直向上的浮力的作用,当重力大 于浮力时,物体下沉;当重力小于浮力 时,物体就上浮;当重力等于浮力时, 物体就悬浮在液体中。 对于实心的物体,浸入液体中,如果物 体的密度大于液体的密度,物体就下沉; 如果物体的密度小于液体的密度,物体 就上浮;如果物体的密度等于,物体就 悬浮在液体中。
10
分组实验:高锰酸钾的溶解
11
分组实验:将土壤放入水中
12
实验关键
1
将高锰酸钾放 入水中,然后 静静地观察, 不要摇动杯中 的水.
2
2分钟后,用 玻璃棒在水 中轻轻地搅 拌一下,观 察又会出现 什么现象。
3
动作要轻,不 要碰坏烧杯!
13
2
静静等待一 段时间,及 时将实验现 象写在记录 表中。
3
注意桌面的清 洁。
7
我的实验记录
固体名称
海绵 土豆 木块 粉笔 小瓶
实验前预测
沉
浮
实验结果
沉
浮
……
8
我还观察到的其它现象:————————————
预测后的实验记录表
9
固体的溶解现象
将盐和高锰酸钾放入水中。 (分组实验和演示实验相结合)
将土壤倒入水中(分组实验)
3
我们来实验4Fra bibliotek①小木块、鸡蛋、土豆、 玻璃球、海绵、黄豆、 小玻璃瓶、粉笔、玻璃 水槽、抹布。
②盐、高锰酸钾、土壤、 玻璃棒、烧杯。
5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演示实验:把土豆块放到水里
6
实验关键
1
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2.把固体放到水里

制作彩色树枝
做一个分离结晶的实验。
3.把不同颜色的热盐水分别倒进小碟子里,再把小树枝浸在盐水里,
让盐水慢慢蒸发。
4.几天后就可以得到晶莹的彩色树枝,好看极了!
练习与拓展
1.固体在水中有(
沉浮
)和( 溶解 )现象。
2.一块苹果和一个苹果,一小截蜡烛和一整支蜡烛放 在水里,都会( 浮在水面 )。 3.固体的沉浮取决于它在水中所占的( 体积 ),而不 是由它的( 重量 )决定。 4.举出三种在水中能溶解的固体。
研究固体的沉与浮
为什么一个小石子会下沉,而一艘巨大的轮船却能浮 在水面上?
固体的沉浮与固体排开的水的体积有关。
研究固体的溶解与分离
把面粉和盐分别放入水中并搅拌,描述你看到的现象。
注意事项: 1.面粉和盐要一样多,水也要一样多。 2.先猜一猜它们在水中会发生什么现象。
研究固体的溶解与分离
面粉和盐放入水中的现象
我们的资料永远免费共享!—江苏泰州贝成科学工作室
高锰酸钾放到水里
固体放到水里有些会沉下去,有些会浮起来,有些会消失。
研究固体的沉与浮
把下面的物品放到水里后,看哪些会沉、哪些会浮。
先预测一下,再进行验证。
研究固体的沉与浮
预测一下:一块苹果和一个苹果,一小截蜡烛和一整 支蜡烛,谁沉谁浮?
实验结果:一块苹果和一个苹果,一小截蜡烛和一整支蜡烛,都 会浮在水面上。
面粉没有溶解
盐溶解了
研究固体的溶解与分离
你能把盐和面粉从水中分离出来吗?
加热、蒸发
分离得到盐
研究固体的溶解与分离
要把固体从液体中分离出来,常用的方法有三种。
过滤
沉淀
蒸发
制作彩色树枝
2019年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科学第三单元 固体和液体2.把固体放到水里习题精选第三十篇

【解析】:
在结晶分离实验中,我们利用了固体在热水中能够溶解,降温后又能与水分离的性质而做出了彩色的树枝。( )
A、正确
B、错误
【答案】:
【解析】:
木头放在水上会上浮,但是小块的实心木头会下沉。
A、正确
B、错误
【答案】:
【解析】:
钢铁放在水里会下沉。( )
A、正确
B、错误
【答案】:
【解析】:
B、大块的苹果
C、一根蜡烛
D、小个的玻璃球
【答案】:
【解析】:
俗话说“瓜浮李沉”,意思是西瓜投入水中可以上浮,李子投入水中会( )
A、上浮
B、下沉
【答案】:
【解析】:
大块土豆和小块的土豆放到水里都沉下去了,下面关于这个现象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同一种固体放在水里沉浮现象是相同的
B、固体的沉浮不是由大小、轻重简单的因素决定的
C、土豆不是空心的
D、土豆的密度比水的大
【答案】:
【解析】:
在分离茶叶、盐和沙子的时候,采用哪些方法不可以分离( )。
A、沉淀、蒸发
B、过滤、沉淀
C、过滤、沉淀、蒸发
D、过滤、沉淀
【答案】:
【解析】:
一小块苹果和一个苹果,一小截蜡烛和一根蜡烛在水中的沉浮分别是( )。
A、浮沉浮沉
B、沉浮沉浮
C、沉沉沉沉
D、浮浮浮浮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答案】:
【解析】:
硬币放到水里会沉是因为它的密度比水重。
A、正确
B、错误
【答案】:
【解析】:
石子太小所以会下沉。
A、正确
B、错误
【答案】:
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3.2《把固体放到水里》教学设计1

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3.2《把固体放到水里》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3.2《把固体放到水里》一课,主要让学生通过实验活动,观察和探究固体在水中的溶解现象,从而加深对溶解概念的理解。
教材内容紧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能够通过实验现象来分析问题。
但学生在溶解概念的理解上还较为模糊,需要通过实验活动进一步巩固。
此外,学生对生活中的溶解现象有一定的了解,但缺乏系统的理论指导。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溶解的概念,能观察和描述固体在水中的溶解现象。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究欲望,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勇于探究的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固体在水中的溶解现象。
2.难点:溶解概念的理解。
五. 教学方法1.实验法:通过引导学生自己动手实验,观察和描述固体在水中的溶解现象。
2.讨论法:在实验过程中,学生进行交流讨论,分享各自的观察和发现。
3.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从实验现象中总结出溶解的概念,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实验材料:各种固体物质(如食盐、糖、味精等)、水、容器、实验工具等。
2.教学课件:溶解概念的图片、实验视频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生活中的一些溶解现象,如食盐溶解在水中、糖溶解在咖啡中等,引导学生关注溶解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向学生介绍固体在水中的溶解现象,并提出问题:“什么是溶解?固体在水中的溶解过程是怎样的?”让学生思考并回答。
3.操练(15分钟)分组进行实验,让学生自己动手将固体物质放入水中,观察和描述固体在水中的溶解过程。
在实验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5分钟)学生进行交流讨论,分享各自的实验观察和发现。
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3.2《把固体放到水里》教学设计4

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3.2《把固体放到水里》教学设计4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3.2《把固体放到水里》一课,主要让学生通过实验活动,观察和描述不同固体在水中的溶解情况,初步了解溶解的定义和特点,以及溶解与物质性质的关系。
为后续学习溶液的概念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对于简单的实验现象能够进行描述。
但是对于溶解的概念和特点的理解,还需要通过实验和教师的引导来逐步建立。
此外,学生对于物质性质的认识还不够全面,需要在教学中进行补充。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初步了解溶解的定义和特点。
2.培养学生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3.让学生认识不同固体在水中的溶解情况,了解溶解与物质性质的关系。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溶解的定义和特点,不同固体在水中的溶解情况。
2.难点:溶解与物质性质的关系。
五. 教学方法采用实验法、观察法、讨论法、讲授法等,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指导,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发现和总结溶解的特点和规律。
六. 教学准备1.实验材料:食盐、糖、沙子、石子、水等。
2.实验器材:烧杯、玻璃棒、量筒、漏斗等。
3.课件和教学素材。
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思考:在日常生活中,哪些现象属于溶解?让学生举例说明,从而引出本课的主题。
2. 呈现(5分钟)教师展示实验材料和器材,向学生介绍实验的目的和步骤,然后进行实验操作,让学生观察和描述实验现象。
3. 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和记录不同固体在水中的溶解情况。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 巩固(5分钟)教师学生进行讨论,让学生分享实验观察结果,总结溶解的特点和规律。
5. 拓展(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溶解与物质性质有什么关系?举例说明。
同时,教师补充讲解溶解与溶液的概念。
6. 小结(3分钟)教师总结本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溶解的定义、特点和与物质性质的关系。
2019年精选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固体和液体2.把固体放到水里苏教版习题精选-含答案解析第九篇

2019年精选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固体和液体2.把固体放到水里苏教版习题精选-含答案解析第九篇第1题【单选题】一小块苹果和一个苹果,一小截蜡烛和一根蜡烛在水中的沉浮分别是( )。
A、浮沉浮沉B、沉浮沉浮C、沉沉沉沉D、浮浮浮浮【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下列哪些东西不会溶解在水中( )。
A、盐B、酱油C、食用油D、味精【答案】:【解析】:第3题【判断题】固体分离只有过滤、沉淀和蒸发三种现象。
A、正确B、错误【答案】:【解析】:第4题【判断题】在结晶分离实验中,我们利用了固体在热水中能够溶解,降温后又能与水分离的性质而做出了彩色的树枝。
( )A、正确B、错误【答案】:【解析】:第5题【判断题】石子太小所以会下沉。
A、正确B、错误【答案】:【解析】:第6题【判断题】硬币放到水里会沉是因为它的密度比水重。
A、正确B、错误【答案】:【解析】:第7题【判断题】木头放在水上会上浮,但是小块的实心木头会下沉。
A、正确B、错误【答案】:【解析】:第8题【填空题】在水中会上浮的物体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答案】:【解析】:第9题【填空题】在水中能溶解的固体有______、______、______等。
【答案】:【解析】:第10题【填空题】100ml的黄豆与100ml的沙子混合后,体积会______。
【答案】:【解析】:第11题【填空题】固体与液体分离的方法有三种: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 3.2 把固体放到水里 A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
一、填空题。
(共3题;共3分)
1. (1分)固体与液体分离的方法有三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1分)100ml的黄豆与100ml的沙子混合后,体积会________。
3. (1分)在水中会下沉的物体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二、选择题。
(共5题;共5分)
4. (1分)下列物体在水中不会浮起的是。
A . 篮球
B . 大块的苹果
C . 一根蜡烛
D . 小个的玻璃球
5. (1分)一小块苹果和一个苹果,一小截蜡烛和一根蜡烛在水中的沉浮分别是()。
A . 浮沉浮沉
B . 沉浮沉浮
C . 沉沉沉沉
D . 浮浮浮浮
6. (1分)大块土豆和小块的土豆放到水里都沉下去了,下面关于这个现象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同一种固体放在水里沉浮现象是相同的
B . 固体的沉浮不是由大小、轻重简单的因素决定的
C . 土豆不是空心的
D . 土豆的密度比水的大
7. (1分)在分离茶叶、盐和沙子的时候,采用哪些方法不可以分离()。
A . 沉淀、蒸发
B . 过滤、沉淀
C . 过滤、沉淀、蒸发
D . 过滤、沉淀
8. (1分)下列哪些东西不会溶解在水中()。
A . 盐
B . 酱油
C . 食用油
D . 味精
三、判断正误。
(共5题;共5分)
9. (1分)物体在水中有沉有浮。
10. (1分)硬币放到水里会沉是因为它的密度比水重。
11. (1分)固体分离只有过滤、沉淀和蒸发三种现象。
12. (1分)木头放在水上会上浮,但是小块的实心木头会下沉。
13. (1分)石子太小所以会下沉。
四、简答题。
(共1题;共1分)
14. (1分)在一个烧杯里有盐、树叶和沙子,你们怎样把它们分离出来?
参考答案一、填空题。
(共3题;共3分)
1-1、
2-1、
3-1、
二、选择题。
(共5题;共5分)
4-1、
5-1、
6-1、
7-1、
8-1、
三、判断正误。
(共5题;共5分)
9-1、
10-1、
11-1、
12-1、
13-1、
四、简答题。
(共1题;共1分)
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