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管理系统
交通运输管理信息系统

交通运输管理信息系统1. 简介交通运输管理信息系统是指基于计算机和通信技术,用于实现交通运输领域各种管理功能的综合应用系统。
它集成了交通管理、车辆管理、货物管理、人员管理等模块,通过信息化手段提供全面、准确、快捷的数据支持和决策支持,为交通运输管理部门提供科学、高效的管理手段。
2. 功能模块2.1 交通管理模块交通管理模块主要用于实时监控和管理交通流量、道路状况以及交通事故等情况。
该模块常见的功能包括:•交通流量监测:通过各类传感器和监控设备对道路上的交通流量进行实时监测,生成交通流量统计报表和分析结果。
•道路状况监测:通过监测设备对道路状况进行实时监测,包括道路拥堵情况、道路施工情况等,并及时提供预警信息。
•交通事故管理:记录和管理交通事故的相关信息,包括事故发生时间、地点、涉及车辆和人员等信息,方便后续的调查和处理工作。
2.2 车辆管理模块车辆管理模块用于对交通运输中的车辆进行管理,包括车辆的注册、行驶证管理、违章记录管理等。
该模块常见的功能有:•车辆注册管理:对新购车辆进行登记和管理,包括车辆基本信息、车主信息等。
•行驶证管理:对车辆行驶证进行管理,包括行驶证的领取、更新等操作,并生成相应的行驶证报告。
•违章记录管理:记录和管理车辆违章行为的相关信息,方便进行处罚和违规行为的整改。
2.3 货物管理模块货物管理模块用于对运输过程中的货物进行管理,包括货物的运输计划、货物跟踪、运输费用结算等。
常见的功能包括:•货物运输计划:根据需要制定货物的运输计划,包括起始地点、目的地点、运输方式、运输时间等。
•货物跟踪:实时跟踪货物的位置和运输状态,提供货物运输轨迹查询和信息更新。
•运输费用结算:对运输过程中产生的费用进行管理和结算,提供费用明细和报表。
2.4 人员管理模块人员管理模块用于对交通运输部门和相关人员进行管理,包括部门人员信息管理、考勤管理以及工资管理等。
常见的功能包括:•部门人员信息管理:对交通运输部门和相关人员的基本信息进行管理,包括姓名、职位、联系方式等。
交通管理信息系统优化升级计划

交通管理信息系统优化升级计划一、现状分析首先,对当前交通管理信息系统的运行情况进行全面评估。
包括硬件设施的性能、软件系统的稳定性和功能完整性、数据采集和处理的准确性和及时性等方面。
在硬件方面,可能存在服务器老化、存储容量不足、网络带宽受限等问题,导致系统运行速度慢,甚至出现故障。
软件方面,系统的用户界面可能不够友好,操作流程繁琐,功能模块之间的集成度不高,影响工作效率。
同时,一些功能可能已经无法满足日益复杂的交通管理需求,如智能交通信号控制、实时交通流量预测等。
数据方面,采集设备可能存在精度不够、覆盖范围不全等问题,导致数据质量不高。
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也有待加强,难以从海量数据中快速提取有价值的信息。
二、优化升级目标明确此次优化升级的目标,以指导后续的工作。
1、提高系统的性能和稳定性,确保在高并发情况下仍能正常运行,减少故障发生的频率。
2、增强系统的功能,引入先进的技术和算法,如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等,实现更精准的交通预测和决策支持。
3、改善用户体验,优化界面设计,简化操作流程,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
4、加强数据管理和安全,保障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和安全性,防止数据泄露。
三、具体优化升级措施1、硬件升级更换老化的服务器和网络设备,提升硬件性能。
增加存储容量,以满足不断增长的数据存储需求。
优化网络架构,提高网络带宽,确保数据传输的快速和稳定。
2、软件优化对系统进行重构和优化,提高代码质量和运行效率。
重新设计用户界面,使其更加简洁、直观,易于操作。
引入智能交通管理模块,如自适应交通信号控制、智能诱导系统等。
3、数据管理改进升级数据采集设备,提高数据采集的精度和覆盖范围。
建立数据清洗和验证机制,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运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对数据进行深度挖掘和分析,为决策提供支持。
4、安全防护加强建立完善的网络安全防护体系,包括防火墙、入侵检测、加密传输等。
定期进行安全漏洞扫描和修复,保障系统的安全性。
交通管理信息系统维护方案

交通管理信息系统维护方案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交通运输需求的不断增长,交通管理信息系统在保障道路交通安全、提高交通运输效率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为了确保交通管理信息系统的稳定运行,及时解决可能出现的问题,提高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制定一套科学、合理、有效的维护方案至关重要。
一、交通管理信息系统概述交通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集数据采集、处理、存储、分析和应用于一体的综合性信息平台,涵盖了交通流量监测、交通事故处理、交通违法管理、交通信号控制等多个子系统。
通过对各类交通数据的整合和分析,为交通管理部门提供决策支持,实现交通管理的智能化和科学化。
二、维护目标1、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减少故障发生的概率,保障系统能够 7×24 小时不间断运行。
2、及时处理系统出现的问题,缩短故障恢复时间,降低故障对交通管理工作的影响。
3、优化系统性能,提高系统的响应速度和处理能力,满足日益增长的业务需求。
4、加强系统的安全性,保护系统数据的机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防止数据泄露和恶意攻击。
5、定期对系统进行升级和改进,保持系统的先进性和适应性,适应交通管理业务的发展变化。
三、维护内容1、硬件维护(1)定期对服务器、存储设备、网络设备等硬件进行巡检,检查设备的运行状态、指示灯、风扇等,及时发现并处理硬件故障。
(2)清洁设备,防止灰尘积累影响设备散热和性能。
(3)定期更换设备的易损部件,如电源、风扇等,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2、软件维护(1)操作系统维护定期更新操作系统补丁,修复系统漏洞,提高系统的安全性。
优化系统配置,提高系统性能。
定期对操作系统进行备份,以便在系统出现故障时能够快速恢复。
(2)数据库维护定期对数据库进行备份,制定备份策略,确保数据的安全性。
优化数据库结构,提高数据库的查询和存储效率。
监控数据库的运行状态,及时处理数据库的异常情况。
及时更新应用软件版本,修复软件中的漏洞和缺陷。
根据用户需求,对应用软件进行功能优化和改进。
交通管理信息系统运行报告

交通管理信息系统运行报告一、引言交通管理信息系统作为现代交通管理的重要工具,对于提高交通管理效率、保障交通安全、优化交通流量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报告旨在对交通管理信息系统的运行情况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为进一步提升系统性能和服务质量提供参考依据。
二、系统概述(一)系统架构交通管理信息系统采用了分布式架构,包括前端数据采集设备、中间数据传输网络和后端数据处理与存储服务器。
前端设备主要有道路摄像头、传感器等,用于实时采集交通流量、车速、车辆类型等数据。
数据通过高速网络传输至后端服务器,经过处理和分析后存储在数据库中,以供后续查询和应用。
(二)功能模块系统涵盖了交通信号控制、交通违法处理、交通事故管理、车辆管理、驾驶员管理等多个功能模块。
其中,交通信号控制模块能够根据实时交通流量自动调整信号灯时长,提高道路通行效率;交通违法处理模块实现了对各类交通违法行为的自动识别和记录,便于执法部门进行处罚;交通事故管理模块能够快速定位事故地点,及时调度救援力量,并对事故原因和责任进行分析。
三、运行情况分析(一)数据采集与传输在数据采集方面,前端设备的稳定性和准确性总体良好,但在恶劣天气条件下,部分传感器的精度会受到一定影响。
数据传输网络基本能够满足实时数据传输的需求,但偶尔会出现网络延迟和丢包的情况,影响了数据的及时性和完整性。
(二)数据处理与分析后端服务器的处理能力能够应对日常的业务需求,但在高峰期,如节假日或上下班高峰期,系统的处理速度会有所下降,导致数据处理延迟。
数据分析算法的准确性和有效性有待进一步提高,特别是在复杂交通场景下,对交通流量的预测和拥堵预警的精度还不够理想。
(三)系统应用与服务交通管理部门能够通过系统实现对交通状况的实时监控和指挥调度,提高了交通管理的效率和科学性。
公众也可以通过手机 APP 等渠道获取部分交通信息,如路况、公交实时到站信息等,但信息的覆盖面和更新频率还需要进一步提升。
(四)用户反馈与满意度通过对用户的调查和反馈,大部分用户对系统的功能和服务表示满意,但也有部分用户提出了一些改进建议,如界面操作不够便捷、信息查询不够精准等。
交通管理信息系统子系统构成

交通管理信息系统子系统构成目录1交通管理信息系统概述 (3)2.动车管理子系统 (4)3.驾驶员管理子系统 (5)4.违章管理子系统 (6)5.事故管理子系统 (7)6.办公自动化系统 (8)7.公众查询系统 (8)8.数据库设计 (9)1交通管理信息系统概述交通管理信息系统是公安交通指挥信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全国公安交通管理综合信息系统的组成部分。
根据××市交警支队的管理职能和日常管理业务需求,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和IC 卡电子技术,将车辆管理、驾驶员管理、违章管理和事故管理等组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实现信息采集、传输、存贮、维护的电脑化,提高××交警的现代化管理水平,真正实现跨地区、跨部门的信息交换与共享,为实现全国联网打好坚实的基础,为各级领导和社会相关部门提供快速、准确的交通信息统计资料,同时可规范工作程序,增强交通管理的透明度,提高执法部门的服务水平和质量,实现公平、公正、规范、高效的服务。
为此,××市交通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必须符合全国公安交通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总体规划要求。
根据××市交警支队的管理职能,整个管理信息系统的组合部分如下:事故管理信息系统车辆管理信息系统交通违章管理系统驾驶员管理信息系统办公自动化管理系统公众查询服务系统全国车辆驾驶员查询系统2.动车管理子系统车辆管理是车管所的主要业务之一,是整个交通管理信息系统的基础。
其主要业务包括(五小车辆的)入车登记、核发牌证、车辆过户转籍、车主更名、车辆检验、车辆改造、车辆注销、补发牌证、查询检索、被盗车辆管理和统计报表、照片管理、系统维护等。
根据公安部的要求,在对辖区内的新增车辆和转入车辆进行注册登记时,首先应根据车架号和发动机号查询被盗抢车辆库,对可疑车辆则拒绝予以上牌。
在车辆转入/转出模块中留有接口,以实现将来同全国机动车转籍管理系统的衔接。
智能交通管理系统

智能交通管理系统在当今社会,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交通工具的普及,交通拥堵、交通事故等问题日益严重,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了极大的不便,也制约了城市的发展。
为了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智能交通管理系统应运而生。
智能交通管理系统是一种将先进的信息技术、数据通信传输技术、电子控制技术以及计算机处理技术等有效地综合运用于整个交通运输管理体系,从而建立起的一种在大范围内、全方位发挥作用的,实时、准确、高效的交通运输综合管理和控制系统。
它的核心组成部分包括交通信息采集系统、交通信号控制系统、交通诱导系统、智能公交系统以及电子警察系统等。
交通信息采集系统就像是智能交通管理系统的“眼睛”,通过各种传感器、摄像头、环形线圈等设备,实时采集道路上的车流量、车速、车型等信息。
这些信息为后续的交通管理和决策提供了数据支持。
交通信号控制系统则是智能交通管理系统的“大脑”,它根据采集到的交通信息,智能地调整信号灯的时长,以优化交通流量,减少拥堵。
比如,在车流量较大的时段,延长绿灯时间,让更多的车辆通过;在车流量较小的时段,适当缩短绿灯时间,提高道路的使用效率。
交通诱导系统则像是智能交通管理系统的“嘴巴”,通过可变信息板、手机 APP 等方式,向驾驶员提供实时的路况信息、道路施工信息、交通管制信息等,引导驾驶员选择最佳的行驶路线,避免拥堵。
智能公交系统让公交出行变得更加便捷和高效。
通过实时定位公交车辆的位置,乘客可以在手机上准确地了解公交车的到站时间,合理安排出行时间。
同时,公交调度中心也可以根据实时的客流情况,灵活调整公交车辆的发车频率和线路,提高公交服务的质量。
电子警察系统则是交通管理的“执法者”,它能够自动监测和抓拍闯红灯、超速、违法停车等交通违法行为,提高交通执法的效率和公正性,保障道路交通的安全和秩序。
智能交通管理系统带来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
首先,它能够有效地缓解交通拥堵。
通过实时的交通信息采集和智能的信号控制,优化交通流量,减少车辆在道路上的停留时间,提高道路的通行能力。
智能道路交通信息管理系统

智能道路交通信息管理系统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我们的生活越来越依赖于各种智能系统。
在交通领域,智能道路交通信息管理系统(Intelligent Traffic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简称ITIMS)应运而生,为我们的出行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智能道路交通信息管理系统通过先进的传感器、摄像头、雷达等设备,实时采集道路上的交通信息,包括车辆流量、车速、拥堵情况等。
这些信息被传输到中央处理器,经过分析处理后,实时的交通状况报告。
驾驶员可以通过车载导航系统、手机APP等渠道,获取到这些信息,从而选择最优的出行路线,避开拥堵路段,节省出行时间。
智能道路交通信息管理系统还可以根据实时交通状况,自动调整红绿灯的时长,以优化交通流量,减少车辆等待时间。
同时,系统还可以监测道路上的交通事故、违章行为等,及时向相关部门报告,提高交通管理的效率和安全性。
智能道路交通信息管理系统是未来交通发展的重要方向,它将极大地提高我们的出行效率,减少交通拥堵,降低交通事故发生率,为我们的出行带来更加便捷、安全的体验。
智能道路交通信息管理系统智能道路交通信息管理系统不仅能够实时监控和调整交通流量,还能通过预测分析来优化未来的交通管理策略。
系统通过历史数据分析,能够识别出特定时段和特定地点的交通拥堵模式,进而提前采取预防措施,比如在高峰期前调整交通信号灯的配时,或者引导车辆通过其他路线。
智能系统还可以与公共交通系统紧密集成,提供实时的公交、地铁等公共交通工具的运行信息,帮助乘客规划出行路线,减少等待时间。
这种集成还能鼓励更多人使用公共交通工具,从而减轻道路上的车辆压力。
智能道路交通信息管理系统还关注于环境保护。
通过减少车辆在道路上的行驶时间,系统间接地降低了车辆的尾气排放,有助于改善空气质量。
同时,系统还可以监控道路上的噪音水平,并在必要时采取措施减少噪音污染。
随着5G通信技术的普及,智能道路交通信息管理系统的数据传输和处理速度将得到极大提升,实时性和准确性将进一步提高。
交通管理信息系统

交通管理信息系统交通管理信息系统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道路交通压力越来越大,交通状况日益复杂,交通拥堵、交通事故等问题也随之增加。
在此背景下,交通管理信息系统应运而生,以帮助城市管理部门实时监控交通状况、调配交通资源、预警与处理突发事件、优化交通流,提升城市交通管理效率和服务水平。
一、交通管理信息系统的概述交通管理信息系统(Traffic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TMIS)是城市交通管理部门为实现交通管理目标,通过自动化技术手段,采集、处理、汇总、分析、展示和利用交通信息的一套信息系统,包括交通信息采集、数据管理、信息分析和决策支持等环节。
交通管理信息系统可以通过各种传感器、GPS、相机等设备自动化地采集交通相关信息,如车速、车流量、车型、车道使用情况、路面状况、交通事件等,再通过计算机网络传输到交通指挥中心,并经过处理后形成实时的交通信息及环境数据。
二、交通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交通管理信息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1.采集交通数据:自动采集交通数据,包括道路交通流量、速度、密度等实时数据和历史数据。
2.交通监控:通过交通摄像机等设备实时监控道路交通情况,能对交通事故、拥堵等突发事件进行及时处理。
3.交通调度:根据各种交通信息,对交通资源实施调度,包括交通信号灯控制、交通路线优化等。
4.交通预测:利用历史交通数据和模型,对未来交通情况进行预测,为交通决策提供参考。
5.信息发布:通过智能交通标志、电子显示屏等设备发布交通信息,提高交通效率和安全性。
6.数据分析:对采集的大数据进行分析,挖掘交通特征、规律和问题,有助于交通决策支持和城市规划。
三、交通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1.交通事件管理:通过监控和实时分析道路交通情况,在发生事故、拥堵等突发事件时能够及时响应和处理,保证交通状况的稳定和安全。
2.交通调度管理:通过优化交通信号灯,实现交通疏导和拥堵缓解,提升城市道路交通运行效率,缩短行车时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此次课程设计主要是设计一个交通灯管理系统,此系统主要由分频电路,n进制计数控制器,05秒译码电路,00译码电路,4-7段译码电路,动态扫描控制,黄灯闪烁控制,红绿灯交替控制,手动/自动模式选择,手动切换控制红绿灯等部分组成。
其中各部分电路之间存在一定的相互控制及制约作用,比如某个方向的绿灯转化为红灯之前,黄灯需要闪烁,同时绿灯要熄灭,那么就由控制黄灯的信号同时控制绿灯。
在手动模式和紧急情况下,开关需要对整个系统进行独立控制,这样就可以避免自动模式与手动及紧急情况下的矛盾。
在城镇街道的十字交叉路口,为了保证交通秩序和行人安全,一般在每条道路上各有一组红、黄、绿交通信号灯,其中红灯亮,表示该条道路禁止通行;黄灯亮表示该条道路上未过停车线的车辆停止通行,已过停车线的车辆继续通行;绿灯亮表示该条道路允许通行。
交通灯控制电路自动控制十字路口两组红、黄、绿交通灯的状态转换,指挥各种车辆和行人安全通行,实现十字路口交通管理的自动化。
AbstractThe main aim of this Course Design is to design a system of managing traffic lights,which contains frequency divider circuit,control of N counters,encoders of 05 seconds an 00 seconds,4-7 segment of decoding circuit,control of dynamic scanning,yellow lights flashing ,the red and green lights working in turn,selection of manual mode or automation,manual switching control traffic light and so on.There are some relations among some partial circuits,for example,before the green light in one direction turn to red ,the yellow light should flash and green light should extinguish at the same time,which will be controlled by the signals that controls yellow lights.When the system is in manual mode and an emergency,it need to be independent controlled by switches,which can avoid the conflicts between the automation and manual mode,emergency.目录摘要 (1)Abstract (1)设计要求 (3)一、任务 (3)1) 系统设计 (3)2) 实验调试 (3)3) 设计总结 (3)二、设计给定条件 (3)三、设计基本要求 (4)红绿灯管理 (4)时间牌管理 (4)四、设计附加要求 (4)红绿灯管理 (4)时间牌管理 (4)正文 (5)一、设计要求分析 (5)二、系统框图及工作原理 (5)三、模块电路 (6)1) 64Hz脉冲产生电路 (6)2) 分频电路 (8)3) 时间牌起始数设定电路 (8)4) 时间牌起始数选择电路 (9)5) 时间牌工作控制电路 (9)6) 数码管控制及驱动电路 (10)7) 黄灯控制及驱动电路 (10)8) 红绿灯控制及驱动电路 (11)9) 控制开关电路 (11)四、总体电路图分析 (12)1) 功能介绍 (12)2) 创新部分 (12)3) 自动模式下电路分析 (12)4) 手动模式下电路分析 (13)5) 紧急情况下电路分析 (14)五、芯片功能表 (15)六、调试步骤 (18)七、元器件清单 (19)八、收获体会 (20)九、附件 (21)参考文献 (21)设计要求一、任务根据给定的设计要求,在一定的条件限制范围内,综合运用模拟/数字电子技术知识进行方案分析、电路设计、参数计算,并经仿真调试得到一个满足设计要求的系统电路。
1)系统设计系统设计就是根据设计任务书给定的技术要求设计完整的系统电路。
具体要求:✧仔细分析设计任务书给定技术指标和设计要求,比较选择总体方案,并绘制系统方案结构框图;✧针对系统方案结构框图中的各个子功能模块,逐一设计并绘制各功能模块的单元电路图;✧根据系统结构框图进行各单元电路之间的信号连接;✧通过反复检查、修改,最后绘制出完整的系统设计电路图。
2)实验调试利用EDA开发环境MAX+PLUSII,完成系统电路图的设计输入、逻辑综合、时序仿真、编程下载和硬件验证全过程,实现片上系统SOC设计。
具体要求:✧设计输入以逻辑原理图方式为主,文本、波形等其它设计输入方式也可以考虑;✧熟练掌握MAX+PLUSII开发环境的操作与使用,独立完成系统设计的输入、编译、仿真、下载、硬件测试等工作。
3)设计总结整理设计资料,体会设计过程,撰写课程设计总结报告。
基本内容包括:✧设计任务与设计要求并简述设计系统功能;✧系统结构框图并简述各功能模块的工作原理;✧各单元电路原理图并简述各子电路设计过程;✧总体电路图及其相关说明(绘制规范标准3#图纸1张);✧进行必要的方案讨论、参数计算、仿真分析、波形说明;✧收获体会与改进意见(包括设计中对遇到问题的分析以及解决办法)。
二、设计给定条件●东、西、南、北四个方向的红、黄、绿信号灯分别用红黄、绿三色发光二极管代替。
(东西-南北方向共用两只红、两只绿和两只黄发光管);●用一个时间显示牌代表四个方向的时间显示牌,并用七段共阴数码管代替时间显示牌(动态扫描显示);●应用MAX+PLUS II开发环境及EPF10K10LC84芯片进行交通管理系统的软硬件设计与开发;●工作电源与时钟信号源CP可利用实验箱上已有资源。
三、设计基本要求红绿灯管理信号灯要求当东西方向绿灯亮时(表示允许东西方向车辆直行或右转弯通过十字路口),这时,南北方向应亮红灯;当南北方向绿灯亮时,东西方向应亮红灯。
工作模式要求自动工作模式:东西方向和南北方向的红绿信号灯每隔一定时间应能交替点亮;红、绿信号灯显示时间相等,显示时间应能在20s-60s范围内人工设定,且设定间隔为10s;红、绿灯交替之前,从第五秒开始黄灯应以2Hz 频率闪动,至红绿灯交替时结束。
手动工作模式:能手动控制两个方向的红、绿灯显示;红、绿灯交替之前,不要求黄灯闪动;由手动转入自动时,对红灯或绿灯先转至何方向无特别要求。
时间牌管理自动工作模式时:时间牌数码管应从设定值开始,按秒递减显示,直至0秒交替时刻,循环工作手动工作模式时:时间牌数码管应熄灭四、设计附加要求红绿灯管理信号灯要求:当紧急情况发生时,报警电路工作,可手动控制东西方向和南北方向同时亮红灯并灭时间显示牌;当黄灯分时段控制时,黄灯在绿变红前5S闪烁,而在红变绿前5S不闪。
时间牌管理自动工作模式时:时间牌的两位数码管当有0值出现时能自动实现灭零显示;东西方向和南北方向的时间牌数码管的初值;可以进行不一致设置。
正文一、设计要求分析该交通灯管理系统应具有的功能如下:时间牌驱动电路时间牌控制电路红绿黄灯的驱动电路红绿黄灯的控制电路在设计的过程中应该注意各个模块电路之间的联系,在设计时间牌电路时,要考虑这块电路为红绿灯及黄灯送去控制信号,其中时间牌和红绿黄灯均要受手动和紧急信号的独立控制,另外红绿灯和黄灯之间要相互控制。
二、系统框图及工作原理工作原理:首先由脉冲产生与分频电路为控制器送去脉冲信号,同时时间初值设定模块为控制设定计数器的起始值,然后由手动/自动选择模块对控制器进行选择,决定控制器是处于自动模式还是手动模式,在这些信号设置好后,由控制器来控制数码管驱动器和信号灯控制器,接着就由数码管驱动器和信号灯控制器分别控制时间显示和红黄绿信号灯的工作状态,从而完成系统的功能。
时间显示 (数码管) 红黄绿 信号灯 数码管 驱动器 控制器 信号灯 控制器 手动/自动 选择 脉冲产生 与分频 时间初值设定三、模块电路1) 64Hz 脉冲产生电路由555定时器接成的多谐振荡器,由于接入了二极管D1和D2,从而电容的充电电流和放电电流流经不同的路径,充电电流只流经R1,放电电流只流经R2,因此电容C 的充电时间变为:211CLn R T而放电时间为:222CLn R T =故得输出脉冲的占空比为:211R R R q +=若取21R R =,则%50=q如图电路的振荡周期也相应地变为: 2)(2121CLn R R T T T +=+=若取F 12C μ=,21R R =,Hz f 64=则经过理论计算得出Ω==94021R R然而经过multisim 仿真最后得出Ω==85021R R仿真图中显示了由555接成的多谐振荡器产生脉冲的波形,频率以及电容充放电过程。
2)分频电路此处用74161——TTL 可预置四位二进制异步清除计数器进行分频,当由555振荡器送给74161_1 64Hz持续信号时,74161_1便开始加计数,当74161加满16位时,RCO端产生一个上升沿,从而使74161_2加一次数,如此重复,便使得74161_2的QA端产生一个2Hz 的脉冲信号,QB端产生一个1Hz的脉冲信号,从而达到分频的效果。
3)时间牌起始数设定电路此处电路可以作为两个不同方向,时间牌进行减计数时,起始数的设定。
其中A端控制的是南北红灯和东西绿灯所亮的时间,B端控制的是南北绿灯和东西红灯所亮的时间。
当A20s=H,A30s=L,B20s=L,B30s=H,则此时东西绿灯亮的时间为30s而南北绿灯亮的时间仅为20s,这样有利于东西方向车辆的通行。
此处电路主要是为了解决两个不同方向车流量的不同而设计,以便使得交通更为畅通。
4)时间牌起始数选择电路由于设计了时间牌起始数设定电路,所以必须要配有一个时间牌起始数选择电路,这样才能发挥起始数设定电路的作用,如图,74257_1即发挥这种作用,当select为低电平时,选择A端的信号,此时Y1Y2Y3Y4=A1A2A3A4;当select为高电平时选择B端信号此时Y1Y2Y3Y4=B1B2B3B4。
5)时间牌工作控制电路时间牌工作控制电路主要控制数码管的工作,为数码管送去0~9的BCD码。
其中高位的QAQBQCQD和低位的QAQBQCQD进行或运算,为74192_H和74192_L送去低电平置数信号,从而计数器从新进行减计数;74257_2主要受64Hz脉冲信号的控制,当64Hz的低脉冲送入74257_2的SEL端时,Y1Y2Y3Y4=A1A2A3A4,即高位信号被选中,此时64Hz 的低脉冲信号同时控制7448的灭零输入端RBIN,使得在选中高位信号时,灭零输入端RBIN 有效,从而达到高位灭零的效果;当64Hz的高脉冲信号作用于74257_2时,Y1Y2Y3Y4=B1B2B3B4,而7448的灭零输入端RBIN无效,所以低位的零不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