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高热护理体会
小儿上呼吸道感染致高热惊厥的护理体会

高热 惊厥 对 患儿 的影 响降低 至最 小。 结果 : 入 院治疗 的 5 O 例患儿在接 受及 时的抢救 护理措施 下均安全 治愈 出院 , 并积极采取 方针避 免 日 后 复发和保 障智 力发 育 , 两个月回访无 患儿复发 , 效果显著 。结论 : 受上 呼吸道 感染所致 的小儿 高热惊厥一旦 发生 , 必须分秒 必争 地采取 抢救 和护理措 施 , 并做好 防止 复发和智 力发 育保 障工作 , 尽 可能将损 伤降到 最小 , 才是 小儿转危 为安 的最佳 保证 。
1 7 8
内心感 受 。 护 理人 员要 在 工作 和 学 习 中 , 逐 步 掌握 最新 的护理 学 理论 、 心理疏导教育 、 患者心理学等。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和职 业素养得到提高, 人性化护理水平也 自然会有所进步 , 这也是护 理人员能 否出色完成手术室护理工作的先决条件之一【 引 。 在现代 临床医学护理中,护理人员不但要具备专业 的护理学理论和知 识, 而且要逐步掌握患者心理学 、 病理学 、 医患 沟通技巧等辅助 学科 的相 关理 论 。 2 . 6加强病 房健康教育 : 鉴于神经内科急诊人院人数多、 病情复 杂, 为了应对较为复杂的神经内科病房环境 , 护理人员要结合医 院现有的条件积极制定和实施行之有效 的健康教育 。护理人员 可 以通 过 向患者 家 属 了解病 情 、 介 绍需 要 采取 的 紧急 处 理 方案 , 并要求家属做好治疗配合工作 。对于病程较长的患者一般对 自 身病情 比较熟悉 , 护理人员应热情接待 , 引导患者配合医生的治 疗嘲 。另外 , 在 患者 康复 即将 出 院时应 重 点强 化 预 防复 发 、 饮食 、 服药、 休息 、 随诊 、 院 外急 救 、 及 时复 诊 等 方 面 的常 识 , 增 强 患 者 的 自护技 能 , 减 少 疾病 的 复发 , 掌 握及 时 就诊 时 机 。
发热患儿的护理体会

发热患儿的护理体会陈晓红(河南省中牟县人民医院,河南 郑州 451450)摘要:目的 探讨小儿发热的临床护理方法,以期提高护理水平,提高诊治效果。
方法 对我院儿科收治的伴有发热症状的220例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护理体会。
结果 本组220例患儿在进行对症治疗和精心护理下,在治疗后90min及120min后可获得较好的降温效果。
结论 对发热患儿采取有效的护理服务可以缓解家长们的焦虑情绪,提高治疗的积极性,保证患儿的身心健康和用药安全,在降低患儿高热惊厥的发病中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发热;小儿;护理中图分类号:R441.3 文献标识码:B发热是机体对各种有害刺激的自然防御反应,是机体抵抗疾病的防御机能。
发热是小儿最常见的一种临床表现,是各种疾病的重要病理过程,若治疗不及时,可发生高热惊厥,严重者可影响小儿智力发育,甚至危及生命。
患儿发热或出现高热时,除对症治疗外,患儿的护理工作也极为重要。
笔者2009年1月-2010年5月对儿科病房收治的伴有发热症状的患儿,给予精心的护理照顾后,效果显著。
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纳入我院儿科2009年1月-2010年5月220例发热患儿,男104例,女116例,年龄4个月-9岁,平均年龄(4.2±1.1)岁;其中上呼吸道感染83例,肺炎89例,麻疹8例,重症手足口病20例,腹泻12例,烧烫伤3例,高热惊厥5例;体温在37.8-40.2℃,其中发热持续时间1-2d者108例,3-4d 者58例,5-7d者35例,7d以上者19例。
1.2护理方法患儿入院后即采取一系列的护理措施,具体如下。
1.2.1密切观察病情变化:严密观察患儿的生命体征,注意询问患儿的病情变化,重点是体温变化情况,发热持续的时间,观察发热时有无皮疹、腹泻、黄疸等伴随症状,注意有无新症状、体征出现,如神志改变、皮疹、呕吐、腹泻等。
对于出疹患儿应注意观察皮疹颜色、大小、性状及发展变化情况,同时注意有无惊厥征兆发生。
小儿高热惊厥的急救与护理体会

小儿高热惊厥的急救与护理体会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小儿高热惊厥中急救护理干预效果及体会。
方法:共收纳了62例患儿,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入院后均实施相同的急救措施,但研究组接受的是优质护理,对照组则是常规护理。
本文对两组患儿护理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护理质量评分以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情况进行了对比研究。
结果:研究组的患儿护理后虚脱、休克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护理质量评分也较高,两组患儿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对比,研究组也表现出更高的满意度,这些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小儿高热惊厥的急救和护理是十分重要的,而高质量的护理干预对于提升患儿的急救安全性,缓解临床症状,以及提高康复效果具有重要的作用。
因此,在临床工作中,应加强对小儿高热惊厥的护理知识和技能的培训,提升护理质量,为患儿提供更加优质的护理服务。
关键词:小儿高热惊厥; 急救; 护理; 优质护理; 家属满意度引言:高热惊厥是小儿神经系统常见急症之一[1],通常指发热引起的惊厥,其典型特点为短暂发作、反复发作、自限性以及预后良好等。
然而,高热惊厥不仅会影响患儿的身体健康,还会对家庭和社会带来巨大的负担和影响。
因此,如何进行及时有效的急救和优质护理成为了医护人员在临床工作中亟需解决的问题之一[2]。
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对小儿高热惊厥的治疗和护理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和关注。
然而,目前关于小儿高热惊厥急救和护理的研究还存在一些局限性和不足,如研究方法不够严谨、研究样本不足等问题。
因此,为了更好地了解小儿高热惊厥的病理生理特点和临床表现,寻找更加有效和安全的急救和护理策略,提高患儿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本研究针对小儿高热惊厥的急救和护理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和探讨。
一、临床资料的收集在本次研究中,我们收集了2022年3月至2022年3月期间入院的62例小儿高热惊厥患儿的临床资料。
这些患儿均符合入选标准,包括体温≥38℃,年龄在6个月至5岁之间,具有典型的高热惊厥表现,如短暂昏迷、抽搐等。
探讨120例发热患儿护理体会

探讨 1 2 0例 发 热 患儿 护 理体 会
邢晓霞 ( 陕西省西安市儿童医院 , 陕西 西安 7 1 0 0 0 3 )
[ 摘
要] 目的 : 探讨 高热患儿 的护理 。方法 : 回顾性分析 收治的 1 2 0例患 儿 的临床 资料 , 总结 高热护理 体会。结果 : 通过
对高热患儿的正确护理 , 使患儿得到有效治疗 , 避免 了不 良反应的发生。结论 : 通过对 高热患儿 的合理 护理 , 预后 良好 , 降低 了高
应注意患儿休息 , 多饮水 , 同时进 易消化 、 清淡 、 流 质饮 食和液
体补充 。
3 降 温
高热是一种急症 , 必 须迅速作 出病因鉴别 , 以便及时对症
处理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 鼓励患 儿及家属消 除不 良情绪 , 保
持最佳心理状态 , 接受各 种治疗 和护理 。不必急 于用退 热剂 ,
2 发 热 患 儿 的 护 理
观察患儿 的生 命体 征 , 注意 观察 一般精 神状 态、 面色 、 神
志等变化 , 药物及 物理降 温后 3 0 a r i n测 体温 、 呼吸一次 , 如 有
异常及时发现和处理 。
7 家 长 的 心 理 护 理
2 . 1 分析发热 的原 因: 判 断是感染所致 的发 热还是其他因素 导致的发热。应根据病史、 临床表现特点和伴 随其他症状、 临床
一
般情况下 , 如果 只是发热而没有其 他明显的不适 , 不服用退
3 . 1 药物降温 : 方法简单易行 , 退热效 果较好 , 但是服用退 热
热剂反而更好 , 这样 既可 以使 医生 通过 了解热 型及 发热程度 ,
剂以后 , 患儿会大量出汗, 因此应严格掌握退热剂的剂量, 以
一例小儿高热惊厥的护理体会

一例小儿高热惊厥的护理体会发布时间:2022-03-10T05:39:40.060Z 来源:《健康世界》2021年24期作者:樊莉[导读] 小儿高热惊厥作为一种常见的儿科急重症,不但起病急,而且倘若未抢救及时亦或是护理得当樊莉沾益区人民医院云南曲靖 655001摘要:小儿高热惊厥作为一种常见的儿科急重症,不但起病急,而且倘若未抢救及时亦或是护理得当,那么非常容易造成患儿脑损伤,进而引发癫痫,智力障碍等情况,因此本文主要对一例小儿高热惊厥护理为研究对象。
关键词:小儿;高热;惊厥引言小儿高烧引发惊厥是医院儿科急诊常见的病症,这种病症在小儿群体中较为普遍,根据权威数据统计,小儿高烧引发惊厥的几率要远远高于成年群体。
主要是因为小儿的中枢神经发育尚不完全,当小儿处于高热状态时,其大脑内部的运动神经难以避免会出现异常表现,进而造成惊厥。
在临床上普遍表现为,体温升高,患者呈惊厥状态。
如果任由小儿长期处于惊厥状态,会使得患儿长期处于应急状态,诱发其大脑缺氧,形成无可避免的脑部损伤,进而影响患者的智力发育,更有甚者会直接失去生命。
1临床资料本院曾治疗过一名2岁的高热惊厥患者,在临床表现上完全符合小儿高热惊厥的基础指标,入院时该患者发热38.5℃。
2.护理2.1高热惊厥的早期观察要准确记录患者的实时体温,仔细关注患儿的精神状态及面部症状,如果患者存在高烧超过38.5℃,并且意识不清楚,身体无法自主支配的抽搐,同时眼白上翻,目光呆滞等情况时,要及时就诊。
2.2护理细节2.2.1应急处置。
首先要保证患儿处于平躺状态,头部侧偏,及时解开患者衣领,保证其能够自主呼吸,同时避免因为呕吐或者卡痰引发的呼吸不畅,如果患儿无法排痰,要进行吸痰处理,采用牙垫进行上下齿分离工作,避免患者咬伤舌头,全程观测患儿的身体状况。
2.2.2惊厥处理。
及时的医护人员介入和医疗措施对于化解幼儿惊厥而言至关重要。
通常医护人员必须及时建立静脉通道,按照幼儿身体状况给予静脉注射治疗,化解惊厥状况。
浅谈小儿高热惊厥的护理体会

术后患者不需要绝对卧床休息。 为避免其他并发症发生, 建议患者卧 床休息 。 穿刺侧上肢抬高, 术侧腕关节制动1 、 时左右, 避免用力握拳( 但 肘关节 可随 意活动 ) 。 4 观察 术侧 肢体血 运情 况 除观察肢体的皮肤温度、 有无苍白、 患者是否自觉肢体发凉等情况外, 行股动脉穿刺的患者应注意观察其足背动脉搏动的情况。 如术侧足背动脉 搏动较对侧或术前明显减弱, 应考虑包扎过紧所致。 若术侧下肢肿胀、 皮肤 略显紫色应考虑下肢静脉血栓形成。 因此, 患者制动期间, 应严格按照上述 方式活动。 桡动脉穿刺途径的患者需要观察桡动脉搏动情况。 如患者诉术 侧手 胀痛 较对 侧手 皮肤 温度 明显 下 降颜 色苍 白, 能是 加压 包扎 过 紧所 可
泻的症状。 患者可进食清淡、 易消化的食物。 在应用抗凝药物期间, 患者应 禁食硬性、 粗糙食物 , 以免发生消化道出血。 另外, 患者还应避免在短时间
内 大量进食富舍维生素K 的深绿色蔬菜或动物肝脏 , 以免降低抗凝功能。
7 用药的 护理 严格遵 医嘱给药 , 别是抗凝药 物的应用 。 特 定期检 查出凝血 时间 , 密切
热量、 高维生素、 易消化饮食, 并保证体内足够的水分。 准确及时地执行医嘱, 保证血液中有效的药物浓度, 补充血容量, 排除
体 内毒 索 。
察。 对于 有高热惊 厥 史的患儿 , 体温在3 当其 8℃时 , 可使用退 热药 。 就 另外 , 应指导患儿家长正确掌握物理降温的方法, 必要时就近就医, 避免患儿出现 高 热。
1 临 床 资料 在本 组 18例 高热 惊厥 患儿 中 , 男孩9 例 , 6 有 7 女孩 7例 , 龄在 4个 l 年
度, 注意药物的毒副作用, 观察用 密切 药后 的不良反 静推时 应。 应缓 每分钟 1 Ig并 意观察患儿的呼吸及四肢叽张力。 ~2 ) n 地西泮作用时间较短, 可同时
小儿急性高热惊厥的危险因素153例分析及护理体会

果, 同时对患儿进行为期 3d 随访 , 0 以了解 高热惊厥 的后遗症发
生 情 况 。结 果 显示 , 组 患 儿通 过 护 理 和 治疗 , 部 病 例 在 1 本 全 5~
6 mi 内腋窝 温度降至 3 .℃以下 , 热率 10 退 热平均时 5 n 72 退 0 %, 间( 1± 1mn 惊 厥发作 次数 2 4次 , 均 (. 3 2 ) i, ~1 平 45±56 次 , .) 住 院期 间未 出现癫痫症状 , 出院后 3 d 回访 , 0 全组 患儿均未 出现癫 痫等并发症 。
激。
院的f J 惊厥患儿 13例 , 中男患儿 7 l L , 5 其 8例 , 女患儿 7 5例 ; 年
龄 3个月 7岁 , 平均年 龄 31岁 。腋下温度在 3 . 0 所 . 8 5~4 ℃, 有病例均符合 高热惊厥( erecnus n F 的诊断标准【 F bi ovlo ,C) l i 1 ] 。其 中体温 >3 .℃而 <4 ℃的患儿 10例 ,约 占 7 %, 0C的患 85 0 2 8 >4  ̄ 儿3 3例 , 占 2 %。 约 2
例高热惊厥患儿的临床资料 ,总结相关危 险因素及其相 应的护
理措施 , 现报道如下 。
1 资料与 方法
1 病 例 资料 . 1
2 护理 措施
21 一 般 护 理 .
收集 20 0 9年 1 月 2 1 0 0年 9月 就 诊 于 我 院 急 诊 科 并 收 入
211 体位 患儿取平卧位 , . . 头偏 向一侧 , 预防 口腔分 泌物 回流 引起窒息 , 保持 呼吸道通 畅。让患儿着透气性 良好的衣服 , 松解 部分衣扣 , 尽量减少一切干扰和刺激 , 包括较强光 和声音 等的刺
小儿高热惊厥的急救护理体会

做出及时有效的针对性处理 ,尽量避免并发症发生。 【参考文献】 [1】 叶任 高,路 在英 .内科 学 御.第6版 .北京 :人民卫生 出版
社 ,2004.856. (收稿 Et期 :2()l1一l l0)
/J ̄J L高热 l京厥的急救护理体会
胥冬梅 (承德 医学院附 属医院儿 内科 ,河北承德 067000)
【关键词l高热惊厥;急救;护理 【中图分类号IR473.12 【文献标识码】B
高热惊厥是婴幼儿时期最常见的惊厥性疾病 ,首次 多 发作 于生后6个 月一3岁间,男孩多于女孩 ,患儿常有高热 惊厥家族史 ,发作时情况紧急 ,积极正确的急救护理意义重 大…。我们对高热惊厥的患儿在进行急救的同时实施相应的 护理 ,效 果满 意 ,现 报 告如下 。 1lI缶床 资料 1.1 临床 资料 2007年1月-2010年l2月收治60例高热 惊 厥患 儿,男38例 ,女22例 ,首发年 龄 :6个 月一4岁,平 均 2.67+0.75岁,均符合高热惊厥的最低诊断标准吲,均伴 随 着各种感染性疾病 ,其 中上呼吸道感染34例 ,支气管 炎、支 气管肺炎16例,小儿肠炎及菌痢10例 。主要表现体温升高 先兆 ,如惊跳、神志恍惚、烦燥不安 ,但大多数突然发作 ,意 识丧失 ,两眼球固定、上翻或斜视 ,头后仰 ,面色发青 ,面肌 或 四 肢呈 强 直性 或 阵发 性抽 搐 。 1.2 护理措 施
泌减 少而影响消化吸收 ,但 另一方面 ,分解代谢 增加 ,蛋 白 质、碳水化合物、脂肪和维生素等物质大量消耗 ,同时 ,高热 可致水分大量丧失 ,呼吸加快 、带出更多水分 ,皮肤 出汗增 多 ,因此,息儿必须补充水分和营养 ,多饮水有利于毒素的
排泄 。保持床铺清洁、干燥,定时翻身 ,以预防褥疮及肺部感 染的发生。惊厥发生时容易出现各种意外伤 ,故应加强保护 性工作 ,如床边安置护栏,保护关节防止 自伤等措 刮。 1。2.3 心 理 护 理 :患病 使 小 儿 产 生心 理 负 担 ,又 因进 入 陌 生 的 医院环 境 更会 使 患 儿 出现焦 虑 紧张 ,甚至 恐惧 心 理 ,表 现为哭闹、沉默寡言或 闷闷不乐 ,因此 ,需要安静舒适和整 洁 的 环 境 ,需 要 亲 切 的语 言 、轻 柔 的动 作 、和 蔼 的面 孔 和 周 到的服务。作为护理 人员,应做好宣教工作 ,及时与患儿及 家长沟通 ,调节其心理状态取得其信任与理解。能够有效地 减 轻 患儿 心理 负担 使之 积 极配 合 治疗 。 1.2.4 保证足够营养 :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热量易消 化 饮 食 。对 于 抽 搐 后意 识 障 碍 者 可选 用 静 脉 或 鼻 饲 补 充营 养 ,鼻 饲 前 要抬 高头 部 并检 查 胃管 在 胃 内方能 鼻 饲 ,鼻 饲量 及进入速度要适 当,必要时先使用镇静剂后再鼻饲 。同时 应观察有无 恶心、呕吐 ,痰 多者鼻饲前吸痰 ,鼻饲后30分钟 内不宜吸痰 ,以免诱发呕吐及误吸。 1.2.5 出院指导 :高热惊厥复发高 ,因此对患 儿家属做好 耐心 细 致 的 宣教 极 为 重 要 ,指 导 家 长 在 家 中备 好 必 要 的 急 救物品和药品,如体温计 、压舌板 、退热剂 、止痉药等 ;如果 患儿出现发热 ,应及时测量体温 ,并作相应的处理 ,对既往 有高热惊厥史的患儿,在发热早期即可使用抗惊厥药 ;如 患儿出现抽搐 ,指导将患儿头偏向一侧 ,防止返流物 误吸; 将裹于纱布的压舌板置于患儿上下臼齿之间,防止舌咬伤 ; 平时加强锻炼 ,以增强患儿的体质,按季节变化及时添加衣 服 ,防止受凉 ,上感流行季节避免到人多的公共场所活动。 2结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小儿高热护理体会
【摘要】总结小儿高热护理体会,探讨小儿高热护理方法。
通过对67例患儿进行严密的病情观察及细致的基础护理,体会到小儿高热护理的重要性,提示小儿高热护理对预防由高热引发惊厥具有重要意义,应引起医务人员的高度重视。
【关键词】小儿高热;护理;体会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0302—01
发热是一种人体防御机制适应内外环境的代偿性反应,对人体有利。
但是,发热特别是高热(39℃以上)持续过久,对小儿健康威胁很大。
发热时,人体内各种营养代谢增加,氧消耗增多,同时会影响消化功能,至使消化道分泌减少,消化酶活力降低,胃肠蠕动减慢,食欲不振,甚至发生腹泻、脱水。
由于高热时氧消耗增加,产热增多,需要加速散热,因而心跳加快,心脏负担加重。
不仅如此,高热对大脑的影响也非常严重,它使大脑皮质过度兴奋,出现烦躁、抽风,讲胡话,昏睡不醒。
另外,持续高热还会使人体防御感染的能力下降,这对小儿健康是极为不利的。
小儿高热重在护理,如不及时处置,会引发高热惊厥,反复多次的热性惊厥可以造成发育中脑的损伤,少部分会发生智力低下及继发癫痫的危险[1]。
1临床资料
本组67例男45例、女32例;年龄5个月~7岁;原发病分别为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婴儿腹泻、化脓性扁桃体炎、败血症等;
医务人员对患儿进行了系统全面的护理。
2护理体会
2.1 降温护理
2.1.1病症观察
小儿的中枢神经系统调节功能差,皮肤汗腺发育还不完善,体温调节功能很差,因此,小儿非常容易发热,发热不是一种疾病,而是许许多多疾病的一个共同表现。
首先应根据发热的程度和患儿的情况分别作出处理。
在疾病初期,如果体温不超过38℃,就不一定要退热;如果发热超过38.5℃或虽然没有超过38.5℃,但患儿若表现出腋窝、额头等处很热而手足冰凉等易发生高热惊厥症状时,就应及时采取措施。
2.1.2降温护理方法
①基础护理。
患儿所处病室人保持安静,病室空气清新,环境整洁,适宜的温度保持在18℃-24℃、湿度保持在50%-60%,保持床位整洁、干燥,及时更换污染的衣被,婴幼儿大小便后及时清洗、更换尿布;集中护理操作过程,尽量避免不必要的声、光刺激;备好急救物品和药品等;对有可能发生惊厥的患儿要有专人守护,床边设防护床档,同时注意将床上硬物移开,以免造成摔伤、损伤;有输液的患儿注意针头的安全,防止折针及针头脱落。
②控制高热。
头部冷湿敷,两侧颈部、腋窝、腹股沟等大血管处置冰袋,或用温水及酒精擦浴,擦至皮肤发红,时间15~20 min,禁擦胸前区、腹部、后项等冷刺激敏感区,防止反射性心率减慢、腹泻等不良反应,
物理降温效果不佳者配合药物降温,降温过程中应注意防止体温骤降、寒战及体温下降后再度升高。
③密切观察。
在用物理或药物降温后,要密切观察降温情况,测量体温、脉博、呼吸等1次/0.5h,观察患儿神志、面色,并做好护理记录,如发现异常,立即报告医生,以便及时处理。
④皮肤护理:高热患儿在退热过程中,往往大量出汗,应及时擦干汗液和更换衣被,以防着凉。
⑤口腔护理:高热时,唾液分泌减少,舌、口腔黏膜干燥,这时口腔内食物残渣发酵,有利于细菌繁殖,而引起舌炎、齿银炎等,因此,必须做好口腔护理,2次/d,给予生理盐水擦洗,保持口腔清洁。
⑥饮食护理。
食物要软、易消化、清淡,如米汤、稀粥、乳制品、豆制品、蔬菜、面条等;同时发热是一种消耗性病症,因此还应给小儿补充含高蛋白的食物,如肉、鱼、蛋等,但要少荤少油腻食物;也可吃少量水果。
饮水、饮食都要少量多次,切不可暴饮暴食。
2.2高热惊厥急救护理
小儿高热惊厥是小儿时期特有的神经系统常见急症,大多数学者公认高热惊厥与感染、高热、年龄、遗传因素有关,年龄因素是首要的,但感染、高热是惊厥的条件,采取综合性的预防和积极的治疗措施,可减少复发,改善其预后[2]。
2.2.1急救护理方法
①患儿侧卧或头偏向一侧:立即使患儿侧身俯卧,头稍后仰,下颏略向前突,不用枕头或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切忌在惊厥发作时给患儿喂药(防窒息)。
②保持呼吸道通畅:解开衣领,用软布
或手帕包裹压舌板或筷子放在上、下磨牙之间,防止咬伤舌头,同时用手绢或纱布及时清除患儿口、鼻中的分泌物。
③控制惊厥:用手指捏、按压患儿的人中、合谷、内关等穴位两三分钟,并保持周围环境的安静,尽量少搬动患儿,减少不必要的刺激。
④降温:冷敷,即在患儿前额、手心、大腿根处放置冷毛巾,并常更换或将热水袋中盛装冰水或冰袋,外用毛巾包裹后放置患儿的额部、颈部、腹股沟处或使用退热贴;温水擦浴,即用温水毛巾反复轻轻擦拭大静脉走行处如颈部、两侧腋下、肘窝、腹股沟等处,使之皮肤发红,以利散热;温水浴,即水温32~36℃,水量以没至躯干为宜,托起患儿头肩部,身体卧于盆中,时间以5~10分钟为宜,要多擦洗皮肤,帮助汗腺分泌;药物降温,即口服退烧药,或将宝宝退热栓塞到肛门。
2.2.2高热惊厥的预防
①增强小儿的抵抗力,加强体格锻炼,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及避免感染和发热是预防高热惊厥的根本。
②注意及时增减衣服,预防上呼吸道感染。
③避免到人口稠密的公共场所;室内不要吸烟,保持空气流通;可用温盐水漱口,少食煎炸食物。
④常观察测量体温,体温的多变及其上升的速度影响惊厥的发生,温度上升快而高时易发生惊厥,体温一旦达38.5℃时应立即降温,一般情况下,物理降温比药物降温更快、更有效,且物理降温较药物降温安全,不良反应小。
⑤高热惊厥是儿科常见急症。
大多数预后良好,但2%~5%[3]的患儿可发展为癫。
其发生率与复发次数有关,即复发次数
越多,癫的发生率越高。
加强健康教育,普及高热惊厥有关知识,适当预防性使用抗惊厥药物可减少复发已被证实。
3 讨论
正确、及时、有效的护理方法可以提高小儿高热的治愈率,防止高热惊厥及其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儿的生命和生活质量。
因此,小儿高热的护理和高热惊厥的预防工作十分重要,医务人员当倍加关注。
参考文献:
[1] 何莉,陈继.?-2内啡肽在复杂性高热惊厥中的作用及纳洛酮的治疗作用.中国妇幼保健,2004,19(1):66-67.
[2] 张丽华.循证护理在小儿高热惊厥护理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05,19(4b):709.
[3] 蒋莉,蔡方成.高热惊厥预后与防治的研究进展[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1999,14(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