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镜成像(4)
第四章第3节平面镜成像课件PPT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置。则蜡烛B应该是_不__点__燃___(填“点燃”或“不点燃”)的,点燃蜡 烛A的好处是___成__像__清__晰____。
课堂检测
第四章 光现象
JKLee
3.(2018•台州)如图是验证“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其中A为
玻璃板前点燃的蜡烛,B为玻璃板后未点燃的蜡烛。有关本实验的说
面镜中的像,请确定平面镜的位置,并画出平面镜,然后画出从发光点 发出的一条经平面镜反射过C点的光线。
巩固练习
连接中考
第四章 光现象
JKLee
例 (2018•德阳)对一些实例和对应解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A.牙科医生检查牙齿用的小镜子——光的直线传播 B.太阳下人影相随——光的反射 C.汽车后视镜——凹面镜 D.用镜子增大空间感——平面镜成像
法错误的是( C )
A.玻璃板应该与桌面垂直
B
B.实验宜在较暗的环境中进行
A
C.眼睛应从B一侧观察成像情况
D.蜡烛燃烧较长时间后像物不再重合
知识回顾
第四章 光现象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平面镜所成像的大小与物的大小相等
JKLee
2、像和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3、像和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 小结:平面镜所成像与物关于镜面对称
二、虚像
第四章 光现象
平面镜中的像是如何“被看到”的?
JKLee
二、虚像
S
光源
第四章 光现象
JKLee
S′
光源的像
二、虚像
第四章 光现象
JKLee
虚像
平面镜所成的像并不是由实际光线汇聚而成,故其所 成的像为虚像
二、虚像
平面镜成像-课件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4)

3、小章同学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的实验时,将一块玻璃 板竖直架在水平台上,再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A和B,点燃 玻璃板前的蜡烛A,谨慎地移动蜡烛B,直到与蜡烛A的像重合, 如图所示.
在此实验中:选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 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 大小 关系;
移去蜡烛B,并在其位置上放一光屏, 则光屏上 不能 接收到蜡烛A烛焰的 像(选填“能”或“不能”);
小章将蜡烛逐渐远离玻璃板时,蜡烛所成像的大 小 不变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
学后慧思
本节课我的收获和进步
平面镜成像
1.特点: 等大、等距、垂直、虚像
2.原理:光的反射 3. 应用: 成像、改变光路
1. 距 离 平 面 镜 4m 处 站 立 着 一 个 身 高 1.8m的人, 他与镜中自己的像的距离 是 8 m,像的高度是 1.8 m,人移动 后,人与像间的距离是6m,则人向镜面 移动了 1 m,此时像的高度 不变(选填 “变大”、“变小”或“不变”). 2. 平静的湖面是天然的 平面 镜,桥 在湖中的倒影就是桥的 虚 像( “实” 或“虚”).
3
设计什么用玻璃板而不用平面镜?
为什么准备两个完全一样的物体?
实验时为什么还要用到白纸?
2.讨论实验方案,并进行小组间的交流。(两分钟)
如何稳定地垂直于水平面放置玻璃板?
3mm和5mm的玻璃板你选哪一个?
如何放置两个物体?
如何记录两个物体的位置?
3.进行实验(四分钟)
③为什么要用两个完全相同的物体?
因为平面镜成像实验中需要探究物 与像的关系,所以需要在像的位置有 替代品来替代虚像,得出像与物的大 小相等……
分析和论证
归纳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正立,虚像 像与物体大小相同。 像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像与物体的连线与镜面垂直。 等大、等距、左右相反
平面镜成像的四个特点

平面镜成像的四个特点
平面镜是一种光学仪器,具有以下四个特点:
1、介质性质:平面镜的表面是一层光学玻璃,具有折射作用。
在这种特性下,它能够把激光束或者其他光束发射到固定的方向上。
2、反射性质:平面镜的表面是一层金属膜,能够反射微弱的光线。
在这样的情况下,把看不到的物体反射出来,从而实现图像的显示功能。
3、平衡性质:由于采用了优化的装配方法,使得平面镜内部电子学参数处于平衡态。
因此可以减少许多不必要的时间费用开销来保证产品质量。
4、耐用性质:平面镜上覆盖有一层金属涂料,不但抵抗外部海气或者其他物理作用,而且还能抵御一定热量影响。
因此有利于保证其耐久性。
总之,平面镜因其多种特性而享有盛誉。
在正常使用情况下,其可以满足大多领域中对图像成像方便快捷的要求。
平面镜成像-(4)--PPT

替代平 面镜
替代 蜡烛
器材: 薄玻璃板、支 架、两个完全相同的蜡烛 、白纸一张、刻度尺、笔
提出问题 猜想假设 设计实验
二、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 数据记录与分析
操作时注意: ①玻璃板竖立 ②玻璃板位置 只画一条线
提出问题 猜想假设 设计实验
二、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测量距离
第4步
描出物、像位置
第3步
实
描出反射面 验
第2步
步
组装调整装置
骤
第1步
提出问题 猜想假设 设计实验 进行实验 分析论证
大家有疑问的,可以询问和交流
可以互相讨论下,但要小声点
提出问题 猜想假设 设计实验 进行实验 分析论证 像和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像和物对应点的连线与镜面垂直
像的大小与物的大小相等 • 总之,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
物理 八年级 上册
4.3 平面镜成像
想一想,如何看到它本来的样子?
一、平面镜
平的、光滑的、能成像的反射面叫平面镜。
像 平静水面
像 玻璃面
像 漆面地板
二、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像 物
提出问题 猜想假设
平面镜所成的像与 物体之间有着怎样
的关系
二、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如何比较像与物的大小? 如何确定像的位置?
体关于平面镜对称! • 像的大小由什么决定?
三、平面镜成像原理
s
s
• 平面镜成像由光的反射现象形成 • 每个物(发光或反光)点,都有
其对应的虚像点,虚像用虚线。
s’
虚像用 虚线
四、平面镜的应用—成像
四、平面镜的应用— 改变光路
你还在哪些 地方见过或知道 哪些地方有平面 镜?
精品练习(附答案)《平面镜成像》(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4)

2021-2022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能力提升第4章第3节平面镜成像一、单选题1.下列图中平面镜成像正确的是()A.B.C.D.2.如图,平面镜上方有一发光点S,SO为入射光线,图中对于其反射光线OC的作图过程,正确规范的是()3.如图所示,平面镜M直立在水平地面上,长6cm的铅笔平放在地面上且与平面镜垂直,笔尖离平面镜10cm,现铅笔以2cm/s的速度垂直平面镜向它匀速靠近。
则()A.铅笔的像为虚像,且尖端朝右B.笔尖的像移动速度大于笔尾的像移动速度C.经过3s,笔尖的像与笔尾的像相距6cm D.将M逆时针转动45°,铅笔的像竖直且尖端朝上4.在竖直的墙壁上挂一平面镜,一个人站在平面镜前刚好能在平面镜中看到自己的全身像。
当他向后退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像变小,他仍能刚好看到自己的全身像B.像变大,头顶和脚的像看不到了C.像的大小不变,若刚好看到自己的全身像,可以用尺寸小些的平面镜D.像的大小不变,若刚好看到自己的全身像,需要的平面镜尺寸仍然不变5.如图,小华站在平面玻璃制的地铁安全门外候车,小华与安全门的距离为1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安全门后的墙壁上明亮的灯箱使小华能更清晰的观察到她的像B.若小华向安全门走近0.5m,则她与像的距离为1mC.小华远离安全门,则她在安全门中成的像变小D.若安全门向两侧打开,则小华在安全门中成的像位置发生改变6.舞蹈训练室竖直墙壁上安装有平面镜,甲、乙、丙三位同学在平面镜前的位置如图所示,他们位置连线是等腰直角三角形,甲在直角顶点,乙、丙连线平行于平面镜。
则()A. 甲与甲的像间的距离小于乙与乙的像间的距离B.乙与乙的像间的距离大于丙与丙的像间的距离C.甲的像与乙的像间的距离小于乙的像与丙的像间的距离D.甲的像与乙的像间的距离大于乙的像与丙的像间的距离7.如图所示,将平面镜和铅笔竖直放置在水平桌面上。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将平面镜竖直向上提高2cm,铅笔的像也向上提高了2cmB.若改用一块较小的平面镜,铅笔将不能成完整的像C.铅笔水平向右移动时,它的像也向右运动D.平面镜水平向右移动时,铅笔的像也向右运动8.小七同学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选取两段相同的蜡烛A和B,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并移动玻璃板后的蜡烛B,使它与蜡烛A在玻璃板里的像重合,如图所示。
(完整版)平面镜成像知识点

平面镜成像知识点1、平面镜成像的原理:光的反射(平面镜成像均属于光的反射现象)2、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正立、等大、等距、垂直、虚像。
(1)成的像是正立的虚像(2)像和物的大小相等(3)像和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像和物到镜的距离相等。
理解: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是以镜面为轴的对称图形3、技巧:平面镜成像形状可从纸张背面看4、平面镜成像实验注意事项:(1)、实验环境:黑暗环境,方便观察(2)、选用玻璃板而不用平面镜做实验的目的:便于确定像的位置(3)、玻璃板的选择:选择较薄的玻璃板。
如果玻璃板太厚,玻璃板前后两个表面均成像,在玻璃板后方出现两个相重的影像(4)、玻璃板的放置:竖直放置。
如果玻璃板放置倾斜,则在玻璃板后无论怎样移动蜡烛,都找不到物与像重合的点。
(5)、蜡烛的选择: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
选完全相同的两支蜡烛目的是:便于比较物与像的大小。
(6)、实验次数太少得的结论不可靠,因为:试验次数太少,结论具有偶然性,不具备普遍性(7)、玻璃板后蜡烛与像完全重合说明:物与像大小相等。
(8)、玻璃板后放光屏,光屏上不能承接到平面镜的像,说明平面镜成虚像。
(9)、做完实验,处理白纸的方法:连接物与像的对应点,用刻度尺测量物与像到平面镜的距离。
(10)、刻度尺的作用:测量物与像到平面镜的距离(11)、如果有坐标方格纸,则选择坐标方格纸而不用白纸,因为利用坐标方格纸可以直接在纸上确定物与像的位置关系。
5、平面镜的应用:改变光路、成像(如:穿衣镜、潜望镜、医学检查牙齿的镜子,塔式太阳能发电站的反光镜等)6、凸面镜对光具有发散作用,可以扩大视野。
利用:汽车后视镜,街头拐弯处反光镜等7、凹面镜对光具有会聚作用。
应用:汽车前灯反光装置、太阳灶等。
8、平面镜成像作图步骤:引垂线、延长垂线、取等距点、虚线连接像点(注意应用: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过像点)。
平面镜成像规律归纳总结

平面镜成像规律归纳总结
根据光的传播规律,平面镜成像的规律可以总结如下:
1.光线的反射规律:根据光的反射规律,入射光线与镜面法线
的夹角等于反射光线与镜面法线的夹角。
即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2.成像物体与像的关系:平面镜可以形成虚像,而且虚像与物
体对称。
虚像的特点是光线未交汇,在成像位置后面的镜面反射。
3.成像位置与物距的关系:成像位置与物体的物距有关。
如果
物体位于与平面镜的距离小于焦距的位置,则成像位置与物体的物
距相等且物像距相等;如果物体位于与平面镜的距离大于焦距的位置,则成像位置与物体的物距相等但物像距相反;如果物体位于与
平面镜的距离等于焦距的位置,则成像位置无限远。
4.倍率:对于平面镜成像,倍率的计算公式为物体的像的高度
与物体的高度的比值。
正值表示像是直立的,负值表示像是倒立的。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规律适用于理想的平面镜,如果考虑了透明度和光线的吸收损耗等因素,成像的规律可能会有一定的变化。
总结以上几点,对于平面镜成像规律的归纳总结就完成了。
实验04 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解析版)

实验四、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目的】: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器材】:两支完全一样的蜡烛、一块玻璃板、一个光屏、火柴、刻度尺【实验步骤】:①将玻璃板垂直置于桌面,在玻璃板的一侧立一支点燃的蜡烛,透过玻璃板观察其另一侧面的蜡烛的像。
②将光屏放在像的位置,不透过玻璃板,直接观察光屏上有无像。
③将相同的未点燃的蜡烛放在像的位置,观察像与蜡烛的大小关系。
④移到蜡烛的位置,观察其像的大小有无变化。
⑤量出蜡烛和像到玻璃板的距离。
【实验数据】:像与物的大小关系物体与玻璃的距离(cm)像与玻璃的距离(cm)物像连线与镜面的关系实像或虚像位置1位置2位置3【实验结论】:平面镜成像特点:1.像和物大小相等;2.像到镜面的距离和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3.像和物的连线与镜面互相垂直;4.平面镜所成像是虚像。
【考点方向】:1、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是:光的反射。
2、镜面的选择与放置:用薄的茶色透明玻璃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便于确定像的位置;由于玻璃板的前后表面均能反射成像,为了减小两个像之间的干扰,玻璃板要薄一些较好。
放置时玻璃板要和纸面垂直,否则玻璃板后的蜡烛无法与像完全重合。
3、像的位置与大小:选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的目的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拿一支没有点燃的相同蜡烛在玻璃板后寻找蜡烛像的位置时,眼睛应在玻璃板前侧从不同角度观察,同时移动玻璃板后面的蜡烛,直到跟前面那支蜡烛的像完全重合,说明:像和物的大小相等。
(1)镜前蜡烛点燃,目的是成像清晰;镜后蜡烛不点燃,替代镜前蜡烛的像,用到了“等效替代法”。
(2)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现象,在镜前反射光线所在的区域可以观察到物体的像,在镜后无法观察到物体的像,因为镜后没有反射光线进入人眼。
即“镜前观察,镜后成像”。
4、多次测量探求规律:要分析像距和物距的关系,就要改变物距并用刻度尺多次测量记录像距和物距,比较得出像距等于物距的结论,多次测量的目的是得出普遍结论。
使用有刻度的方格纸,其目的是便于比较像距与物距的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像和物体大小可能相等。 4. 像和物体大小可能不相等。
还有…………..
7
让我们设计实验验证以上 猜想吧
我们先来设计实验,认真选择器 材……. 哪工协作,进行实验
你能准确放置反射面的位置吗 ?
光线会聚而成的像。
光的直线传播 小孔成像
18
• 像和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 像和物体大小相等 • 像和物体对应点的连线与镜面垂直 • 平面镜成的是虚像
19
√A
B
C
D
20
21
22
23
过错是暂时的遗憾,而错过则是永远的遗憾! 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论语·季氏》 只要面对现实,你才能超越现实。 因果不曾亏欠过我们什么,所以请不要抱怨。 如果你相信自己,你可以做任何事。 人生里面总是有所缺少,你得到什么,也就失去什么,重要的是你应该知道自己到底要什么。追两只兔子的人,难免会一无所获。 不是某人使你烦恼,而是你拿某人的言行来烦恼自己。 要想吸引朋友,须有种种品性。自私小器嫉忌,不喜欢成人之美,不乐闻人之誉的人,不能获得朋友。——马尔顿 生竟然是一场有规律的阴差阳错。所有的一切都变成一种成长的痕迹,抚之怅然,但是却无处追寻。 一个从来没有失败过的人,必然是一个从未尝试过什么的人。
1
2
课堂宗旨
3
请同学上来体验一 下……..
? ① 人照镜子时,镜子中的像( )
② A. 人离镜子越远,像越小; 越近 像
③
越大
④ B. 像的大小不随人到镜子的距离
远
4
5
根据刚才的体验,你能提出
什么 问题或想法 吗?
6
针对你刚才的问题,请说出你 的猜想?
1.像到镜面的距离和物体到镜面的距离 可能相等。
怎样准确 标记 蜡烛和它的像的 位置呢 ? 请把测量结果 记录 在课本第43页 的表格中
9
分析、论证
你们的实验结果和你的猜想 一致吗 ?
像和物体的对应点(如:A、A′)连线与
镜面有何关系?
10
评估、交流
展示成果,进行交流,完善不足, 再接再厉……...
11
探究结论
• 像和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 像和物体大小相等 • 像和物体对应点的连线与镜面垂直
身体健康, 学习进步!
12
13
① 人照镜子时,镜子中的像( )
② A. 人离镜子越远,像越小; 越近像越大
√③ B. 像的大小不随人到镜子的距离远近 而
④
变化
14
平面镜成 虚像
15
(1)、人眼是怎样看到物体的?
16
(2)人眼是怎样看见平面镜成的像?
虚像 是反射光线的 反向延长线 相交形成的
17
实像: 它能呈现在光屏上,是由实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