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典寓言童话故事【三篇】

合集下载

中国寓言故事有哪些

中国寓言故事有哪些

中国寓言故事有哪些一般都是虚构而成的,却蕴含着深刻的,这需要学生们去品味其中的内涵。

我国就有不少优秀富有哲理的寓言故事,中国寓言故事有哪些?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中国寓言故事,希望大家喜欢。

中国寓言故事篇1:楚人渡河楚国人准备偷袭宋国,进军的线路是打算渡过澭河抄近道走,以便趁宋国人在没有防备的情况下一举获胜。

楚国经过周密谋划,先派人到澭河边测量好水的深浅,并在水浅的地方设置了标记,以便偷袭宋国的大部队能沿着标记顺利渡河。

不料,澭河水突然大涨,而楚国人并不知道这个情况。

部队在经过澭河的时候依然照着原来作的标记渡河。

加上又是夜间,结果,士兵、马匹大批地进入深水、漩涡,使楚军措手不及。

他们被湍急的澭河水搅得人仰马翻、惊骇不已。

漆黑中,澭水里人喊马嘶、一片混乱,简直像数不清的房屋在倒塌一般。

就这样,楚国军队被淹死1000多人,侥幸没死的也无法前进,只好无功而返。

先前,楚国人在设置标记的时候,当然是正确的。

如果河水不涨,他们是可以依照标记渡河的。

可是后来,情况变了,由于河水暴涨,水位升高了许多,而楚国人在不了解变化的情况下仍按原来的线路渡河,当然只能惨败。

情况是在不断变化的,人的认识也应该随着客观情况的发展变化而变化。

人们必须随时根据新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否则就会吃亏、跌跤。

中国寓言故事篇2:药商竞富有三个从外地来的商人都在同一个集市上卖药材。

第一位药材商专门从产地购进货真质优的上等药材,根据进价定售价,差价不大,从不谋取暴利。

按理说,这种诚实商人应该先富起来,可他的生意萧条,铺面冷清,只有少数知根底的人来买他的药,只能勉强维持生计。

第二位药材商对质优质劣的药材都收购进来,售价随顾客的意愿而定,出价高就给优等品,出价低就给劣等货。

因为选择余地较大,利润有大有小,所以生意总的说来还比较好,综合效益还比较可观。

于是,两年以后,这位药商成了一名殷实的小财主。

第三位药材商则专门去大量收购价廉质劣的药材,然后略作加工,再换上精美的包装,俨然是一种名牌精品的派头,可售价并不比另两家高多少,有时顾客还价或者添加一点的要求往往也能得到满足。

中国寓言故事大全

中国寓言故事大全

中国寓言故事大全中国寓言故事是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寓意深刻、形象生动、语言简练而著称。

这些故事在传承着中华民族的智慧和道德观念的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深刻的启迪和教益。

下面,我们就来一起了解一些中国寓言故事。

1. 《愚公移山》。

相传古时有一位名叫愚公的老人,他家门前有两座大山挡住了去路,愚公决心要把两座大山挖掉。

人们都说他疯了,但是愚公却义无反顾地开始了挖山的工作。

终于,上天感动了,派出神仙来帮助愚公,把两座大山挪走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只要有毅力和决心,就能战胜困难。

2. 《鹬蚌相争》。

有一天,一只鹬和一只蚌在海滩上争吵起来,鹬说蚌占了自己的地盘,蚌说鹬想要吃掉自己。

最后,两只动物把事情告诉了一只乌鸦,乌鸦告诉它们不要争吵,结果两只动物不听劝告,最后被一只渔夫捉走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相争是没有好处的,只有和平相处才是最好的选择。

3. 《老鼠嫁女》。

有一只老鼠嫁女,它想找一个有权有势的人家,最后找到了一只猫,猫答应了,但要求老鼠给它一只老鼠做伴娘。

老鼠答应了,但是在婚礼上,猫一口把老鼠吃掉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警惕那些虚伪的人,不要轻易相信别人。

4. 《狐假虎威》。

有一只狐狸看到一只老虎,它装出一副威风凛凛的样子,吓得其他动物都逃跑了。

结果,狐狸得意忘形,不小心跑到了老虎的领地上,被老虎吃掉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要拿别人的威风来吓唬别人,否则最终会自食恶果。

5. 《卧薪尝胆》。

春秋时期,有一个叫武王的人,他被迫流亡在外,为了报仇,他决心卧薪尝胆,最终成功夺取了王位。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有毅力和耐心,不要轻易放弃,只有经过努力和坚持,才能取得成功。

中国寓言故事不仅是一种文学形式,更是一种文化传承和价值观念的体现。

通过这些故事,我们能够了解到古代人们的智慧和生活态度,也能够从中汲取到人生的道理和哲理。

希望我们能够珍惜这些寓言故事,传承下去,让更多的人能够受益。

中国寓言童话故事精选【四篇】

中国寓言童话故事精选【四篇】

【导语】童话故事的主⼈公不管是动物、植物、还是没⽣命的橡⽪铅笔,它们都能说,能笑,能思考问题,也就是把它们当⼈来写,赋予它们⼈的性格。

童话⾥往往还包含了神奇的魔法、⽆尽的财富、凶恶的怪兽等元素,使故事能够引⼈⼊胜,打动孩⼦的好奇⼼,丰富孩⼦的想象⼒。

下⾯是整理分享的中国寓⾔童话故事,欢迎阅读与借鉴,希望你们会喜欢!【篇⼀】中国寓⾔童话故事:蒙⼈遇虎 蒙地有个猎⼈,⼤⼤⼩⼩的动物打了不少,家⾥有各种各样的兽⽪。

有⼀次,他要去野外办些事情,刚⼀出门,让风⼀吹,颇有些寒意。

于是他⼜返⾝进门,想找件兽⽪挡挡寒,顺⼿抓了⼀张狮⼦⽪,披在⾝上就上路了。

到了野外,蒙⼈越⾛越觉得不对劲。

⼀阵风吹草动,他预感到有事要发⽣。

果然只听得⼀声长啸,⼀只吊睛⽩额⼤虎跳了出来。

蒙⼈⼿边没带什么厉害的武器,⼼⾥暗想:糟糕,要躲也来不及,这下可完了。

于是他⼲脆不逃了,只是闭着眼睛站在原地等死。

再说那只⽼虎,早已饿了多时,⼀见有东西过来,就要往上扑。

可那东西不但役逃,还站住了,在那边远远看着⾃⼰。

⽼虎⼀阵奇怪,仔细看了看,乖乖,原来是只⼤狮⼦!要是打不过可惨了,好汉不吃眼前亏,还是快溜吧! 蒙⼈站了半天,还不见⽼虎来吃他,⼤着胆⼦睁开眼⼀看,⽼虎夹着尾巴在往回跑,⼀闪就不见了,蒙⼈给弄糊涂了。

但⼜⼀想,对了,⽼虎肯定知道⾃⼰是个好猎⼿,因害怕⾃⼰⽽跑掉的。

蒙⼈⾮常得意,丝毫也没往⾃⼰披的狮⼦⽪上去想。

他趾⾼⽓扬地回到家,逢⼈就夸耀说:“连⽼虎都知道我是打猎的好⼿,⼀见了我就马上逃⾛了!” ⼜过了⼏天,蒙⼈⼜要去野外了。

这⼀回,他随便拿了⼀张狐⽪挡风,像上次⼀样,⾛了没多远就⼜碰上了⽼虎。

蒙⼈⼀点不怕,⼤摇⼤摆地⾛了过去。

⽼虎定睛⼀看:哼,我当是什么呢,原来是只狐狸,居然也敢在我⾯前耍威风,⼀定要给它点颜⾊瞧瞧。

⽼虎见是狐狸,连扑都懒得扑,就站在原地斜着眼睛瞧着他⾛过来。

蒙⼈⾛到⽼虎跟前,见⽼虎还不让路,不由⼤怒,⾼声威胁说:“畜牲,见了我还不滚开,当⼼我扒了你的⽪!”⽼虎看他骂了⼀会⼉,不耐烦了,猛地跳将过去,可怜的蒙⼈,就这样成了⽼虎的⼀顿美餐。

中国经典童话故事_童话故事

中国经典童话故事_童话故事

中国经典童话故事关于中国经典童话故事有哪些呢?童话,简单地说,就是在现实的基础上,以丰富的想象力和高度夸张的手法,用一些奇特的情节,编织而成的一种具有浓厚幻想色彩的故事。

下面是小编为您整理的中国经典童话故事,希望能够帮到大家!中国经典童话故事篇一:鲤鱼跳龙门从前有一条大黄龙作恶多端,于是玉姑决心去收拾打黄龙。

那么玉姑有什么方法呢?仙子又是怎样被玉姑所感动到的呢?在很早以前,不知从哪儿飞来一条大黄龙,作恶多端。

它不是呼风唤雨破坏庄稼,就是吞云吐雾残害生灵,把整个村庄搞得乌烟瘴气,不得安宁。

每年六月六日它的生日这天,更是强迫人们献上一百头猪等物供它享用。

如若不然,它就会破坏田园,害得村民们叫苦连天。

在镇上,有一位聪明俊美的小姑娘,名叫玉姑,她下决心,非除掉这条恶龙不可。

有几次,她去找仙子求救,都未找着。

她仍不灰心,继续去找。

这天清晨,她又去找仙子,仙子被玉姑心诚志坚的精神感动了,就出现在她眼前,向她指点说:"离这儿千里之外有个鲤鱼洞,你可前去会见一位鲤鱼仙子,她定能相助于你。

"玉姑辞别仙子,跋山涉水,历尽千辛万苦,来到鲤鱼洞中,找到鲤鱼仙子,说明来意。

鲤鱼仙子对玉姑说:"你想为民除害,这是件大好事,可是必须牺牲你自己啊! 你能这样做吗?"玉姑毫不犹豫地说:"只要是为乡亲们除害,我心甘情愿!"鲤鱼仙子见玉姑这样诚恳坚决,十分满意地点了点头,朝玉姑喷了三口白泉,她顿时变成了一条美丽的红鲤鱼。

小红鲤游回家乡。

这天正是六月六日清晨,她摇身变还原貌,见乡亲们已准备了一百头肥猪。

黄龙见百姓送到盛餐佳肴,早已垂涎三尺,得意地张开大口。

就在这时,玉姑抢先上前,拦住父老乡亲们说道:"大家在此暂停等着,让我前去收拾这个害人精。

"话刚说完,只见玉姑纵身跳下水中,霎时变成一条大红鲤鱼,直朝恶龙口中冲去,一下窜进它的肚中,东刺西戳,把龙的五脏六腑捣得稀烂,恶龙拼命挣扎,浑身翻滚,但无济于事,终于被玉姑制服了。

短篇宝宝童话故事【三篇】

短篇宝宝童话故事【三篇】

短篇宝宝童话故事【三篇】【老农移石】在一块老农的农田当中,多年以来横放着一块大石头。

这块石头碰断了老农的好几把犁头,还弄坏了他的中耕机。

老农对此无可奈何,巨石成了他种田时挥之不去的心病。

一天,在又一把犁头打坏之后,想起巨石给他带来的无尽麻烦,终于下决心了结这块巨石。

于是,他找来撬棍伸进巨石底下,却惊讶地发现,石头埋在地里并没有想象那么深,那么厚,稍使劲道就可以把石头撬起来,再用大锤打碎,清出地里。

刹那间,老农脑海里闪过多年被巨石困扰的情景,再想到可以更早些就把这桩头疼事处理掉,他禁不住一阵苦笑。

从这则寓言故事中,我们可以领悟出企业管理中的道理:遇到问题应立即弄清根源,有问题更须立即处理,决不可拖延。

企业管理活动中,往往会遇到反复出现的问题或不良现象,如若讳疾忌医或拖延了事,积压下来,就必然给企业造成困难,甚至使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无法正常进行,严重时还会威胁到企业的生存。

所以,对企业管理中出现频率较多的问题,不应回避,而应抓住苗头,及时调查,追根溯源,尽快找出解决的途径和办法。

【小兔装电话】小兔的家里装了一部电话,小兔特别高兴,每天都给森林里的朋友打好多好多的电话。

渐渐的小兔什么事都要依靠电话,不在出家门,每天都在家里打电话,小兔觉得电话能完成所有的事,没必要在出门了。

小兔饿了就打电话到森林餐厅叫外卖,小兔冷了就打电话到梅花鹿阿姨的服装店里,叫梅花鹿阿姨帮忙送过来,小兔变得越来越懒,自从小兔家装了电话后,小兔就在也没有出过家门,小兔变的越来越胖。

小兔听见窗外面的笑声,“咦?这是谁的笑声呢?笑的多开心啊!”小兔这样想着。

小兔忍不住朝窗外看了看,原来是小猴、小鹿、小羊、小猪它们在玩捉迷藏呢!它们笑的可真开心啊!真希望和它们一起玩,小兔再想想自己,自从家里有了电话就没有在和伙伴们一起玩过捉迷藏,想到这里,小兔忍不住的跑出家门,可还没等小兔跑到伙伴们的面前,就摔倒了。

小伙伴们看到小兔,笑着说:“真是一只胖兔子。

短篇睡前寓言童话故事【三篇】

短篇睡前寓言童话故事【三篇】

短篇睡前寓言童话故事【三篇】导读:本文短篇睡前寓言童话故事【三篇】,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公鸡与蚯蚓】公鸡在菜地里刨土寻食,发现一只钻出土面的蚯蚓,一下子将它压在了爪子下。

“嘿,你这个害人虫,专门伤害农作物,今天总算被我抓住,看我一口把你吞了。

”公鸡边说边张开了嘴。

“别别,可别误会,我不是害虫,”蚯蚓连忙为自已申辩:“真正的害虫应当是蝼蛄,是它咬断农作物的根,危害农作物生长;恰恰相反,我有益于农作物,是农作物的朋友。

”“嘿,一看就知道不是个好东西,”公鸡冷笑着:“坏人的逻辑就是自己干了坏事还要嫁祸于人,你就是这样!蝼蛄是啥玩意儿我可不知道,但我确定你是坏人。

”“你说错了,我可从来没干过坏事,不信你可去问别人,”蚯蚓继续辩白:“我能疏松泥土,能增加土肥,我的的确确有功于人类呀。

”“别狡辩了,看你把自己吹嘘得可以,但你骗不了我,”公鸡一下打断蚯蚓的辩白:“你为什么总是躲在黑暗的地里不敢露面呢?这就说明你总在暗处干见不得人的事情,你再申辩也是徒劳,我这就把你吃掉,这也是为农作物除害。

”公鸡再也不说什么,一张口就把蚯蚓给吞下去了。

——如果不明辨是非,不分青红皂白,一味只凭自己的主观臆想办事,那么,就是办错事了还可能自以为正确,公鸡的表现就是一个例子。

【猴子耍木棍】峨嵋山上的猴子们头脑灵活摹仿性强,见到新鲜事总要跟着学。

一天,它们发现有的游客行走山路时总喜欢手里拿根木棍,感到很好奇。

于是纷纷攀爬上树折下树枝当木棍,学着人样拿在手中。

可是这木棍作何用途呢?猴子们你瞪着我我望着你,个个搔首挠腮的,谁也弄不明白。

这时,领头的猴子建议说,就把木棍拿在手里挥舞着玩耍不也很有趣吗?建议立即得到响应。

这群天性好动的猴们个个兴高采烈地舞棍弄棒玩得很开心。

可不久就争吵了起来,这个不小心砸了那个头,那个不依不饶追赶着报复,最后大打出手闹得不可开交,个个都被打得头破血流鼻青脸肿。

终于玩厌了,猴子们纷纷把木棍丢弃一旁大声责骂说:“呸!什么破玩意儿,一点用途都没有!没啥好玩的不说,还害得我们兄弟不和骨肉相残!”“这真是自作自受能怪谁呢?”木棍见了直摇头:“你们不去了解事物的本质特性然后合理利用它,而一味只凭表面现象加以摹仿,终究难成大事!你们都看清楚了,那些行路人用我作支柱,靠我的扶持走山路,有时还让我替他们壮胆防身。

中国经典寓言故事(精选5篇)

中国经典寓言故事(精选5篇)

中国经典寓言故事(精选5篇)1.中国经典寓言故事墨子在经过一家染坊时, 看见工匠们将雪白的丝织品分别放进热气腾腾的染缸里, 浸泡良久后取出, 在晾晒时就变成不同颜色的织物了。

工匠们工作得十分辛苦而认真。

墨子仔细地观察了染丝的全过程后, 顿有所悟, 不觉长叹一声, 自言自语地说: ”本来都是雪白的丝织品, 而今放到青色颜料的染缸里浸泡后就变成了青色, 放到黄色颜料的染缸里浸泡后就变成了黄色。

所用的颜料不同, 染出来的颜色也随之不同。

如果我们将白丝先后放到五种不同颜色的染缸里各染一遍, 它就会改变五次颜色了。

如此看来, 染丝的时候, 人们就不能不谨慎从事啊。

”接着, 墨子又从染丝的原理引伸开去, 进一步产生联想, 从而深深地感到, 其实在人世间, 不仅是染丝与染缸的颜料有关, 即使是一个人、一个国家, 不也存在着一个会染上什么颜色的问题吗?这则寓言提醒人们, 对于一个涉世未深、纯洁无瑕的青少年, 当他身处五颜六色的社会大染缸之中时, 一定要牢记”近朱者赤, 近墨者黑”的真理, 择善而从, 以促使自己更健康地成长。

2.中国经典寓言故事鲁哀公对拜见他的庄子深有感慨地说: “咱鲁国儒士很多, 唯独缺少像先生这样从事道术的人才。

”庄子听了鲁君的判断, 却不以为然地持否定态度: “别说从事道术的人才少, 就是儒士也很缺。

”鲁哀公反问庄子: “你看全鲁国的臣民几乎都穿戴儒者服装, 能说鲁国少儒士吗?”庄子毫不留情地指出他在鲁国的所见所闻: “我听说在儒士中, 头戴圆形礼帽的通晓天文;穿方形鞋的精通地理;佩戴五彩丝带系玉玦(jue)的, 遇事清醒果断。

”庄子见鲁王认真听着, 接着表示自己的见解: “其实那些造诣很深的儒士平日不一定穿儒服, 着儒装的人未必就有真才实学。

”他向鲁王建议:“您如果认为我判断得不正确, 可以在全国范围发布命令, 宣布旨意, 凡没有真才实学的冒牌儒士而穿儒服的一律问斩!”鲁哀公采纳了庄子的谏言, 在全国张贴命令。

经典童话寓言故事【三篇】

经典童话寓言故事【三篇】

【导语】寓⾔故事的语⾔不同于其他⽂学体裁,夸张但⼜独具幽默讽刺意味,寓⾔故事主要是靠故事的吸引⼒来表达其内在的寓⾔道理,所以语⾔运⽤相较于其他的⽂学体裁更具有独特的魅⼒。

下⾯是整理分享的经典童话寓⾔故事,欢迎阅读与借鉴。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故事】 战国时候,赵国要去攻打燕国,燕国派谋⼠苏代去劝说赵王。

苏代就给赵王讲了这样⼀个故事:⼀只⼤蚌在河滩上晒太阳,它刚刚张开贝壳,⽔鸟鹬就伸出长嘴去啄蚌⾁,蚌连忙收紧贝壳。

将鹬的长嘴夹住了。

鹬鸟⽣⽓地说:“今天不下⾬,明天不下⾬,我看你怎么活下去?”蚌也毫不让步地说:“今天不放你,明天不放你,我瞧你也活不成!”正当鹬和蚌闹得不可开交的时候,被⼀位渔翁发现,他毫不费⼒就把它们捉住了。

苏代告诉赵王,赵国攻打燕国就如同鹬蚌相争,两国都得不到好处,⽽强⼤的秦国就会像渔翁⼀样得到便宜。

这个故事后来被概括成了成语“鹬蚌相争,渔翁得利”,⽤来⽐喻争夺的双⽅互不相让,结果两败俱伤,让第三者得到了利益。

【狡兔三窟的故事】 战国时期,齐国相国⽥⽂,号孟尝君,门下养了三千宾客,其中有⼀个门客叫冯谖(xuān),是个很有才能的⼈,但⼀直没有受到孟尝君的重视。

⼀天,孟尝君召集宾客,问道:“我在薛地放了不少债,谁能为我去收取本利?”别⼈还没开⼝,冯谖抢着说:“我愿意去。

”孟尝君点头同意。

冯谖⼜问道:“我收完了债,要给您买些什么回来?”孟尝君随⼝说:“先⽣看我家中缺什么,就买什么吧。

” 冯谖带着债券来到薛地,他召集⽼百姓,把债券核对后,放⽕烧了。

他对⽼百姓说:“孟尝君体谅⼤家的苦处,命令我将所有的债券⼀概免除!”借债的百姓⽆不感激涕零。

冯谖见到孟尝君后,诉说了⼀切,孟尝君很不⾼兴。

⼀年后,齐王罢免了孟尝君,三千宾客都跑了。

冯谖劝他去薛地居住,孟尝君的车⼦⾛到离薛地还有⼀百⾥的地⽅,薛地的⽼百姓就前来迎接。

孟尝君叹了⼝⽓说:“先⽣为我买了‘义’,我今天才算真正见到了。

”冯谖说:“狡兔三窟,⽅能免除⼀死,如今只有⼀窟,还不能⾼枕⽽卧,让我再为您凿两个窟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经典寓言童话故事【三篇】
一场大雨过后,蜘蛛从树枝上探出头来,准备重新织一张网。

过了一会儿,网织好了,蜘蛛很高兴,因为它知道,只要有网,自己便能不费吹灰之力获得一顿美餐。

于是它快速地爬到了一边的角落,等候着猎物来自投罗网。

果然,没过多久,一只蚊子就出现了。

它忙着搜寻自己的午餐,
根本没有注意到前面致命的陷阱。

它撞上了那网,挣扎了一小会儿就
精疲力尽,不动了。

蜘蛛敏捷地顺着丝网爬过来,试探地用细长的脚趾触动了一下
猎物,见蚊子真的放弃抵抗了,就吐出一圈圈的粘丝裹住自己的午餐,像晾干的腊肉挂在蛛网边上。

蜘蛛对自己的狩猎水平向来很自豪,因
为当其他家伙还在满天飞、满地爬寻找食物的时候,自己却能够坐在
一边,等待猎物主动上门给它吃。

它甚至认为,在所有的虫族中,自
己是最有本事的,爬得看得最远,是最值得他人敬佩的。

不过,它很快就为它的高傲付出了代价。

一天,一粒小灰尘落到了蜘蛛的身上。

这粒灰尘像一根针一样,弄得蜘蛛很不舒服。

它很想甩掉那灰尘,于是就准备打几个滚弄掉灰尘。

正在它准备这么做的时候,它突然停住了,心想:“我不过高贵
的蜘蛛啊!如果被虫子看见我在地上打滚,不就威严扫地了吗?如果这
事情传开了,别的虫子肯定会说‘这蜘蛛居然为了摆脱一粒小小的灰
尘而在地上打滚,太不像话了!’不行,绝对不能那么做。

”于是,它
便无视了灰尘。

不过谁也不会想到,这微小的灰尘居然“吃掉”了蜘蛛。

原来
那不是个简单的灰尘,而是一个霉菌孢子。

它落到蜘蛛身上后,很快
就被蜘蛛湿润的身体“激活”了。

霉菌孢子伸出了成千上万的细丝,
刺入了蜘蛛的身体。

蜘蛛很快就被霉菌释放出的消化液融化掉了。

不可一世的蜘蛛就这么简单地被小小的灰尘弄死了。

又是一场大雨过后,蜘蛛的尸体爆开了,从中释放出了成千上
万的孢子。

那些孢子纷纷飘向天空,准备去寻找下一个受害者了。


蛛不知道,这场悲剧实际上能够不发生的,只要它肯在地上打个滚。

有时大人也跟蜘蛛似的,心里有了灰尘也不掸掉,最后搞得一
团糟。

如果他们肯降低身份放下架子,在地上打个滚,把烦恼统统抛掉,重新站起来,相信他们一定能看到雨后的彩虹。

【乌龟的爬行术】
乌龟的行速以缓慢著称,它总是驮着笨重的甲壳一步一步爬行着,一点也不着急。

乌龟的好友兔子看了心里难受,跑来劝它:“我说龟大哥呀,你
怎么老是这样慢吞吞的爬行呢?你理应向别人学些新技术才对,比如你
能够向青蛙学跳跃,向鸵鸟学竞走,或者干脆向我学奔跑,这样,你
的速度不就快多了?”
“何必费心呢?”乌龟不紧不慢地回答:“此爬行术乃我祖上所传,岂可轻易更改。


兔子大不以为然:“事物在发展,技术在更新,怎么能因循守旧
一成不变呢?更何况你这爬行术实在落后,再不变革就难以适合时代潮
流了。


乌龟一点也不着急:“此术虽说落后,祖宗能用我又何必改呢?
再说了,慢有慢的好处,俗话说得好啊—‘激进冒险守旧保险。

’”
“怎么会保险呢?”兔子有些急了:“万一出现紧急情况,凭你
的爬行速度能跑得脱吗?”
“这更不成问题了。

”乌龟哈哈一笑,颇为自负地说:“凭我这
身坚硬的甲胄,遇有危险,脑袋往里一缩,不就万事大吉了?”
“即使如此终非上策,你还是学些新技术吧,免得误事。

”兔子
显得很无奈。

“不碍事,不碍事!”乌龟看着兔子焦急的样子,笑呵呵地说:“爬行虽慢总能前进,只要方向没错,终能达到目标。

况且先贤们
‘欲速则不达’的至理名言,我不过时刻铭记在心不敢有丝毫忘记啊!”
“这……”兔子无言以对,只好悻悻离去。

因为乌龟墨守陈规固步自封,既不听别人劝说,又不肯向他人学习,使得这爬行术世代相传,所以至今速度还是以“慢”闻名于世。

【勤俭的猴子】
有一只猴子,从人那里学会了勤俭,明白“浪费等于犯罪”的道理。

一个大清早,猴子早餐时捧着一颗猕猴桃,不小心从手上滑落了,滚进脚下的乱石堆。

“不能浪费”,猴子脑子里马上冒出这个念头。

于是动手搬开面上的一块石头,不料那颗猕猴桃一下子滚进了石缝中。

赶紧抱开一块大石头,没有,再抱开一块,还是没见着。

肯定掉在最
下面去了,猴子信心十足地一定要捡回那颗猕猴桃。

太阳已经当顶,猴子全身大汗淋漓,肚子早就停止了咕咕叫,也
没有了饿的感觉,身旁小山似的石块被它从左搬到右彻底翻了个遍,
终于找到了那颗猕猴桃。

搬移的石块挡了道,在太阳下山之前,猴子还得把小山似的石块
搬回原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