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碳小车结构设计方案

合集下载

《S型无碳小车设计》

《S型无碳小车设计》

3
结构设计及参数选择
3
结构设计及参数选择
3
结构设计及参数选择
3
结构设计及参数选择
3
结构设计及参数选择
转向拨杆的设计转向拨杆的端面小球直径10mm,杆长60mm,杆直径3mm,杆面有螺纹便于调节球面与凹槽轮的长度,引起转向轴的轻微偏转。这种设计把转向机构与微调机构整合在一起,设计简单、机构轻巧、灵活方便。凹槽轮的设计凹槽轮的宽度由拨杆小球的球面直径和前轮转向的最大角度决定。在实际的运动中无碳小车的转向角度,参见图3-2
3
结构设计及参数选择
3
结构设计及参数选择
3
3
3
3
3
3
4
仿真结果
Thank you
谢谢观看
无碳小车
3/6/2022015-12-8
目录
1
2
3
4
1
课题内容
1
课题内容
2
整体设计思路
2
整体设计思路
2
2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凸轮机构曲柄摇杆
2
整体设计思路
齿带槽凹槽轮
3
结构设计及参数选择
轨道的设计无碳小车按正弦曲线行走,路线近似于“S”型,在行驶轨迹确定的情况下,小车的行驶路径不变,对路径的研究设计,可以大概确定小车行走路程,初步断定车轮的半径,转向轮的最大角度。无碳小车在宽度为2000mm的赛道上行驶,中间的障碍物相隔100mm,为了不让无碳小车越出赛道,避免无碳小车与障碍物碰撞,拟定出一下路线图参见图3-1:

无碳小车结构设计报告_4

无碳小车结构设计报告_4

无碳小车结构设计报告一、设计概述根据题目要求,为达到“8”字绕行的目的,无碳小车应实现两个功能:重力势能的转换和周期性的转向。

据此可以将小车分为驱动机构和转向机构两部分。

驱动机构要求能量损耗小、传动比准确,优先选用齿轮机构。

转向机构因为轨迹重复性要求高,采用齿轮和拉杆结合控制前轮转向来满足小车走周期性“8”字要求。

二、设计方案1.小车以钢板做的底板为主体,上面安装三根吊挂重物的立杆。

2.使用滑轮机构将重块的能量通过细绳以转矩的形式传递到输入轴。

3.输入轴通过一级齿轮传动将能量传到驱动轴,带动驱动轮并驱使小车向前运动。

4.输入轴转动一圈,带动转动的大齿轮转动四分之一,使与之啮合的小齿轮转动二分之一,用连杆机构链接,使前轮走了一个圆时实现转向,从而小车走了“8”字形运动。

三、相关计算驱动机构转向齿轮(控制方向)转向机构(控制周期)1主动轮2驱动轮3主动轮4从动轮传动比2.5:1传动比1:2 主要零件尺寸:前轮半径后轮半径驱动1半径驱动2半径转向3半径转向4半径转向1半径转向2半径5mm 50mm 35mm 14mm 35mm 14mm 30mm 30mm厚度为10mm 厚度为6mm 设为转角30度,两个障碍物的距离为300毫米:设为小车的轨迹半径为x,则150*150-75*75=16875,对其开方约得130毫米。

由此可知,小车的轨迹为3.14*2*130*2=1632.8毫米,车轮要转5圈,所以轴的周长为2毫米才能保证小车在理论上转了8圈。

四、整体装配图五、作品创意1.优化各零件布局,降低小车重心2.三根立杆防止小车运行中重块摞动3. 不用其它额外的传动装置,直接由动力轴驱动轮子和转向机构,此种方式效率高、结构简单。

在不考虑其它条件时这是最优的方式。

4.曲柄连杆面积所受压力较小,且面接触便于润滑,故磨损减小,制造方便,已获得较高精度;两构件之间的接触是靠本身的几何封闭来维系的,它不像凸轮机构有时需利用弹簧等力封闭来保持接触5.小车机构简单,单级齿轮传动,损耗能量少六、心得与体会在设计无碳小车的环节中,我们在此过程当中反复探索、不断前进。

无碳小车—结构设计方案5页

无碳小车—结构设计方案5页

㈠无碳小车设计思路根据本届竞赛题目对无碳小车(以下简称:小车)功能设计、徽标设计的要求,我们首先确定如下的设计思路:1、根据能量守恒定律,物块下落的重力势能直接转化为小车前进的动能时,能量损失最少,所以小车前进能量来源直接由重物下落过程中减少的重力势能提供为宜。

2、根据小车功能设计要求(小车在前行时能够自动避开赛道上设置的障碍物),小车前进的路线具有一定的周期性;考虑到小车转向时速度有损失,小车前进的线路是命题设计要求的最优解。

3、结构的设计与成本分析、加工工艺设计统筹考虑,力求产品的最优化设计。

4、徽标反映本届竞赛主题:无碳小车㈡无碳小车设计方案以下是具体的设计方案介绍:一、徽标设计(图1)图1(1)设计说明:整个徽标是一个椭圆形的圈,包围着一个车轮,车轮下面写着“No Carbon”的字样。

其中,车轮代表着我们所做的无碳小车。

其后面是由众多抽象的“S”形条纹组成,代表着我们的无碳小车由所要求的“S”形跑到飞驰而出。

其下的“No Carbon”字样简单明了地说明了这届大赛的主题,并且外面的椭圆圈,代表着能量的意识,说明了势能与动能相互转换的过程。

最后,以整体上看,整个图形像一只眼睛。

看着远方,对未来全球实现无碳充满希望。

(2)材料:45钢(3)制作:激光打标机喷漆外圈红色R:255 G:0 B:0 内圈红色R:170 G:0 B:0 “No”R:85 G:85 :B::85 “Carbon”R:170 G:0 B:0车轮R:255 G:85 B:85 “S”R:255 G:85~170 B:0~85二、小车动力、动力—转向、转向系统1、小车的动力系统(图2)(1)方案:根据竞赛命题要求(小车前行过程中完成的所有动作所需的能量均重物损失最少,所以以绳拉力为动力为宜。

拉力作用于锥型原动轮(以下简称:原动轮)上,形成力矩,力矩对该原动轮产生转动效应,通过一系列齿轮的传动,将动力输出,使后轮转动,小车前进。

无碳小车设计

无碳小车设计

无碳小车设计方案
(机械工程学院工业工程10-1 王康王恒斌胡中王)
1、总体方案设计
方案一
1)构架部分
小车采用三轮结构采用(一个转向,两个驱动);
重物落差0.5米物重1kg;
图1
2)转向部分
转向机构与驱动轴相连;
通过凸轮作用前轮转向;
计算传动机构使小车每行驶2000mm转向轮摆动一个周期;
通过计算凸轮的形状,尽量减小转向轮的摆动角度,到达小车绕过更多障碍的目的;
图2
3)驱动
采用卷簧储能,绳子的拉力带动绳轮转动,将能量储存在卷簧上;
重物在下落的过程当中小车不行走,待重物落在小车上后,小车在卷簧的作用下行走,保证小车行走平稳;
采用齿轮传动,并设计单向离合结构,保证在卷簧能量释放完后小车能凭借惯性继续前行,又能避免卷簧反向储能;
方案二
1)构架部分
小车采用三轮结构采用(一个转向,两个驱动);
重物落差0.5米物重1kg;
2)转向部分
小车采用偏心轮(偏心轮由驱动轴通过带传动驱动)带动前轮转向杆实现转向,偏心轮与前轮转向杆采用柔性绳连接。

3)驱动
采用绳轮驱动驱动轴,绳子一端绕在绳轮上,另外一端连在重物上,重物下落通过绳子带动绳轮转动,实现驱动。

图3
3、结构设计见图纸
方案一装配图、零件图
方案二装配图、零件图。

无碳小车型设计方案

无碳小车型设计方案

无碳小车型设计方案无碳小车型设计方案随着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低碳环保已成为现代社会的一个重要趋势。

汽车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其碳排放一直是环保问题的热点之一。

因此,设计一种无碳小车型,成为当代社会亟待解决的问题。

1.设计方案本设计方案的无碳小车型,主要特点是使用太阳能充电,具有零排放、低噪音、节能环保等特点。

其主要结构由车身、底盘、动力系统和控制系统四部分组合构成。

1.1 车身设计无碳小车采用轻量化车身结构,采用纤维复合材料制作,同时采用非常规的车身设计,使车辆在运动中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气动阻力,并且在车辆停车时可以更好地利用太阳能电池板进行充电。

1.2 底盘设计车辆底盘采用铝合金结构,以减轻车辆整体重量。

同时,车辆底盘也要具备良好的稳定性和强度,以保障整车的运行安全。

在设计中还要充分考虑悬挂系统和制动系统的设计,保证车辆在高速行驶、行驶过程中的平稳性和安全性。

1.3 动力系统设计车辆使用太阳能电池板为主要动力源。

使用最新的环保电池,进行技术创新和优化升级,做到电池匹配合理,能够最大限度延长车辆的使用寿命和续航里程。

1.4 控制系统设计车辆采用先进的控制系统,实现动力系统的电力调度,同时实现对车辆动力的精确调整和管理,通过车载气压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等进行实时监控,保证车辆在各种工作状态下高效、稳定、安全地运行。

同时在车载系统中配备智能导航系统、语音控制系统等,方便驾驶者使用。

2.实施方案建立一个以太阳能充电为主要能源的无碳小车型生产工厂,采用纳米技术、智能化技术、智能制造技术以及信息技术等现代先进技术手段,同时采用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和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制定严格的标准和流程控制,以保证车辆质量和安全性。

其中,生产工厂将建立一个以能源开发、生产、运输、存储、销售及售后服务为一体的动力系统实验室,以保障太阳能动力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为市场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

另外,在无碳小车型的使用过程中,需要建立完善的充电站网络,通过互联网与车辆控制系统进行连接,实现自动化充电,方便车主使用。

无碳小车结构设计方案

无碳小车结构设计方案
③在转向机构设计完成之后,估算周期路径长度,合理设置传动比以及小车行走的距离。
④进行三维建模,装配,消除干涉,改进车体大小。软件之中进行仿真,分析小车路径,对装配进行修正。⑤在UG
⑥制作二维工程图。(小车结构以及工程图纸见图纸页)
2、小车出发定位方案
小车对准障碍物的一侧,并向障碍物一侧旋转一定的角度。小车在制作后会经过多次调试,最终确定小车出发的最佳位置。
3、总结和体会
在这次无碳小车设计过程中,我们体会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和尺寸、计算精确度的重要性。在这时长三周的专业实践设计过程中,我们小组先是各自发挥自己的长处,
设计出不同的方案,并且最终定下了最好的方案。在精确计算各部分尺寸之后,我们开软件的建模,装配,作二维图的过程,而且为ug始使用UG软件绘图。我们大家熟悉了不过设计过程初期我们也遇到了一点麻下学期毕业设计的顺利进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烦,陈寒松老师对我们的方案指出错误、提出建议,给我们指明了方向,让我们小组少走了很多弯路。
江苏大学专业综合实践
小车照片The car photos
- 1 -
江苏大学专业综合实践
结构设计方案Structure Design Scheme
目项
无碳小车一组
1、设计思路命题的结构设计要求是给定一重力势能,根据能量转换原理,设计一种可将该重力
该自行小车在前行时能够自动避开赛势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转换为机械能并可用来驱动小车行走的装置。的重块铅垂下降来获得,1Kg 4道上设置的障碍物。给定重力势能为焦耳,用质量为
,重块落下后,须被小车承载并同小车一起运动。先将重物卷起至最高2mm落差400±处,将小车放置起点,重物落下时,带动线轴转动,通过齿轮传递给后轮以及轮盘。小
”线。具体步骤:车行驶,轮盘通过横杆来驱动前轮转向,按预先设计的角度行走“S①每个人自行设计方案,画出机构简图,对比方案优劣,选择最优方案。

8字无碳小车

8字无碳小车

驱动原理:绳拉力为动力。将物块下落的势能 尽可能多的转换为小车的动能,进而克服阻力 做功。物块在下落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要与小 车发生碰撞,碰撞过程必然要有能量损失,所 以要解决的问题:1下降过程中,尽可能的降 低下落的速度;2在将要下降到小车时,改变 转速比,使物块减速下落,进一步减少碰撞损 耗。
解决方案 小车的匀速运动过程


传输功率=转矩X角速度 ,通过一系列的齿 轮,带轮,转轴产生转速比,使作用在后 轮的转矩和阻尼转矩平衡,物块低速匀速 下落。 在整个过程中,重力势能完全转换为小车 运动过程的损耗。使小车行进的更远.
3.细节设计
车身 车轮 轴承 以减小小车重力和阻力为目的

无碳小车设 计说明
1.构架部分 2.传动结构
(转向部分 驱动部分)
3.细节说明 4.体会
装配爆炸图
1.构架部分
小车采用三轮结构(1个转向,2个驱动)
重物落差0.5米物重1kg.
2.传动结构
转向机构与驱动轴相连
小车的转向轮周期性的摆动 计算传动机构,利用后轮转轴上安放多个不
同半径的齿轮以及转向齿轮处的活动结构调节 8字轨迹的大小,实现轨迹间距可调性
4.体会
从这次的大赛中学到许多课本上学不到的东西, 领悟了许多平时不理解的东西,相信大家都对 这次比赛体会很深。最后,我真心希望我们学 院能够更加重视有关创新设计方面的大赛,学 院在管理、督查方面多下功夫,鼓励我们的学 生去思考、去想象、去创新、去设计、去制造、 去参赛。
与此同时也希望我们的学生能够更加努力去学习课 本上的理论知识,尤其是机械原理、机械设计、工 程力学方面的知识,这些知识在设计方面太重,切不可将两者脱离联系。李 老师给我们说过纯理论的东西根本不能用,希望我 们系的学生在学好理论知识的同时能够多去思考, 多去实践,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发展真理,真正的 做到学有所长、学有所用,而不是只会简单的应付 考试罢了!

机械设计大赛无碳小车设计说明书

机械设计大赛无碳小车设计说明书

目录前言第1章、绪论 (4)1.1 参赛主题 (4)1.2 功能分析 (4)1.3 设计方法 (4)第2章、轨迹和行走机构选型与计算 (6)2.1 轨迹和行走机构选型 (6)2.2 轨迹参数计算 (7)第3章、控制机构选型与计算 (10)3.1 控制机构选型 (10)3.2 放大机构的设计 (12)3.3 凸轮的设计 (13)第4章、传动机构选型与计算 (16)4.1 传动机构选型 (16)4.2 齿轮系的设计 (16)4.2 尺寸参数校核 (17)第5章、动力机构选型与计算 (19)5.1 绕绳轮安装位置分析 (19)5.2 力分析 (20)5.3 前轮转向阻力矩的计算 (23)5.4 弹簧劲度系数的计算 (23)5.5 尺寸参数的获取 (23)5.6 质量属性参数的确定 (26)5.7 参数的计算 (27)5.8 绕绳轮最大半径的确定 (29)第6章、微调机构简介 (30)第7章、误差分析与效率计算 (31)7.1 误差分析 (31)设计误差 (31)参数误差 (31)加工与装配误差 (31)7.2 传动效率的计算 (32)动力机构效率的计算 (32)传动机构效率的计算 (33)控制机构效率的计算 (34)第8章、仿真分析 (35)第9章、综合评价与改进方案 (37)9.1 综合评价 (37)9.2 改进方案 (39)第10章、参考文献 (40)第11章、附录 (40)11.1 机构运动简图与装配图 (40)11.2 小车三维装配图与爆炸图 (42)第1章、绪论1.1 参赛主题第三届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大赛的竞赛主题为“无碳小车越障竞赛”。

这次竞赛包含两个竞赛项目。

第一个项目与往届竞赛相同,为小车走“S”形线路绕杆。

竞赛项目二为小车走“8”字形线路绕杆。

通过商量,我们选择的竞赛项目为项目二。

1.2功能分析根据本次竞赛规定,竞赛项目二是小车在半张标准乒乓球台(长1525mm、宽1370mm)上,绕相距一定距离的两个障碍沿8字形轨迹绕行,绕行时不可以撞倒障碍物,不可以掉下球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①每个人自行设计方案,画出机构简图,对比方案优劣,选择最优方案。
②确定方案之后,进行数据计算近似模拟小车路径,算出小车车轮的偏角,设计转向结构设计。
③在转向机构设计完成之后,估算周期路径长度,合理设置传动比以及小车行走的距离。
④进行三维建模,装配,消除干涉,改进车体大小。
⑤在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G软件之中进行仿真,分析小车路径,对装配进行修正。
产品名称
无碳小车
共 3 页
第 1 页
组别
第一组
小车装配图
比例
第 页
江苏大学专业综合实践
共 页
⑥制作二维工程图。
(小车结构以及工程图纸见图纸页)
2、小车出发定位方案
小车对准障碍物的一侧,并向障碍物一侧旋转一定的角度。小车在制作后会经过多次调试,最终确定小车出发的最佳位置。
3、总结和体会
在这次无碳小车设计过程中,我们体会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和尺寸、计算精确度的重要性。在这时长三周的专业实践设计过程中,我们小组先是各自发挥自己的长处,设计出不同的方案,并且最终定下了最好的方案。在精确计算各部分尺寸之后,我们开始使用UG软件绘图。我们大家熟悉了ug软件的建模,装配,作二维图的过程,而且为下学期毕业设计的顺利进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不过设计过程初期我们也遇到了一点麻烦,陈寒松老师对我们的方案指出错误、提出建议,给我们指明了方向,让我们小组少走了很多弯路。
江苏大学专业综合实践
小车照片
The car photos
江苏大学专业综合实践
结构设计方案
StructureDesignScheme
项 目
无碳小车一组
1、设计思路
命题的结构设计要求是给定一重力势能,根据能量转换原理,设计一种可将该重力势能转换为机械能并可用来驱动小车行走的装置。该自行小车在前行时能够自动避开赛道上设置的障碍物。给定重力势能为 4 焦耳,用质量为 1Kg 的重块铅垂下降来获得,落差 400±2mm,重块落下后,须被小车承载并同小车一起运动。先将重物卷起至最高处,将小车放置起点,重物落下时,带动线轴转动,通过齿轮传递给后轮以及轮盘。小车行驶,轮盘通过横杆来驱动前轮转向,按预先设计的角度行走“S”线。具体步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