疼痛诊疗学第八章头面部痛
头面部疼痛诊疗规范

头面部痛诊疗规范一、概述头面部疼痛是临床上最常见疾病之一,导致头面部痛的原因极为复杂;仅头痛多达300余种。
头痛中以紧张性头痛发生率最高,其中而偏头痛是原发性头痛中较为常见的一种,具有反复发作的特点,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及工作质量。
应用IHS诊断标准调查发现,美国女性偏头痛的患病率为17.6%,男性为6%。
在欧洲国家和世界大多数国家,偏头痛也具有相似的高患病率,而我国的患病率较低。
全军脑血管病流行调查组1986年在全国除台湾、香港及澳门外的各省、市、自治区抽样调查发现我国偏头痛的患病率为9852/10万,男女之比为1:4,发病高峰在25-29岁。
疼痛是一种复杂的现象,伤害性刺激仅是引起疼痛的因素之一。
心理学及人类学的研究表明:至少在人类,疼痛不是身体损伤程度的简单反映。
感知的疼痛的质和量,还取决于以往的经验和记忆、对疼痛的原因和后果的认识、甚至所受的教育在疼痛的感知和反应中亦起重要的作用。
因此,疼痛是病理生理、心理、文化修养、生活环境等诸多因素,经神经中枢对这些信息的调整和处理,最终得出疼痛的感受。
疼痛会受恐惧、抑郁、焦虑、文化背景、宗教信仰和所处的状态(如职业状况、经济状况和人际关系等)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慢性疼痛造成劳动能力丧失,产生大量社会和经济问题,仅美国一年损失数十亿美元。
恰当的定性诊断是治疗疼痛的重要步骤,其主要目的是做出正确的诊断,进而制定针对患者导致疼痛病因治疗和合理的疼痛症状治疗。
通过疼痛定性诊断可以确定疼痛的性质、强度、分类、部位和范围等特点。
我院开展的诊治范围:偏头痛、紧张型头痛和丛集性头痛,颈源性头痛(枕神经痛,耳神经痛等),三叉神经痛。
二、头面部痛分类头面部痛包括头痛和面痛,头痛指眉弓、耳孔、及枕外隆突连线以上部位的疼痛。
面痛:指眉弓与耳孔连线以下、下颌下缘以上和耳朵以前的疼痛按其有无明确病因,大致将其分为原发性头痛和继发性头痛两大类。
原发性头痛主要包括偏头痛、紧张型头痛和丛集性头痛,继发性头痛(颈源性,外伤、感染和肿瘤)。
疼痛诊疗学课件:面痛facial pain

疼痛诊疗学讲义
三叉神经痛的特点
以面部三叉神经一支或几支分布区内, 骤然发生的闪电式剧烈面部疼痛为特征,患 者常描述成撕裂样、触电样、闪电样、针刺 样、刀割样、或烧灼样剧痛。以三叉神经第2、 第3支发生率最高。疼痛以面颊、上颌、下颌 或舌部最为明显。在上唇外侧、鼻翼、颊部、 舌等处稍加触动即可诱发,故称“扳机点”。
上海长海医院
疼痛诊疗学讲义
三叉神经痛的特点
三叉神经痛的发作常无预兆,疼痛历时数秒 至数分钟。突发突止,间歇期正常。重者发作 时在床上翻滚,并有自杀念头。每次发作时间 由几秒钟到几分钟不等。在夜间发作减轻或停 止。一般神经系统检查无阳性体征。此病需要 注意与牙痛相鉴别。当出现一侧面部发作性剧 痛时,要想到有三叉神经痛的可能。三叉神经 痛患者有时可有一年以上的发作间隙期
疼痛诊疗学讲义
面痛
facial pain
上海长海医院
疼痛诊疗学讲义
三叉神经痛trigeminal neuralgia
三叉神经痛是一种独特 的慢性疼痛性疾病,是指在 三叉神经分布区域内出现短 暂的、阵发性的、反复发作 的电击样剧烈性疼痛,或同 时伴有面肌痉挛,本病好发 于中老年人,40岁以上患者 占70%-80%,女性多于男 性。
上海长海医院
上海长海医院
疼痛诊疗学讲义
三叉神经痛的诊治思路
1.部位 2.疼痛性质 3.发作时间 4.诱发因素 5.扳机点 6.表情和动作 7.患者情绪 8.神经系统检查,排除继发性因素 9.治疗反应
上海长海医院
疼痛诊疗讲义
三叉神经痛的治疗
1.药物治疗:卡马西平;苯妥英钠;麻醉性镇痛 药;中医中药. 2.神经阻滞 3.手术治疗 4.放射治疗 5.物理治疗 6.注射治疗 目前没有真正超过药物治疗更满意的治疗方法
《疼痛诊疗学》(第二版)教学大纲

《疼痛诊疗学》(第二版)教学大纲《疼痛诊疗学》(第二版)共有19章,大课安排讲授11章(20学时),见习安排讲授8章(12学时)。
目的要求分三级:了解、掌握和熟悉;讲授要求统一分为一般介绍和重点讲解。
第一章绪论第二章疼痛的基础知识一、目的:1、了解疼痛诊疗学的概念与范畴、疼痛诊疗学发展史。
2、了解疼痛的机制和分类。
3、熟悉疼痛诊断与治疗的基本方法。
4、掌握疼痛的测量与评估。
二、讲授内容:一般介绍疼痛诊疗学的概念与范畴、疼痛诊疗学发展史以及疼痛的机制和分类。
重点讲解疼痛诊断与治疗的基本方法以及疼痛的测量与评估。
三、时间安排:2学时,大课讲授。
第三章疼痛的诊断学基础一、目的:1、熟悉疼痛性疾病的理学诊断。
2、掌握疼痛性疾病的影像学诊断。
3、了解疼痛性疾病的实验室诊断。
二、讲授内容:重点讲解疼痛性疾病的理学诊断和影像学诊断。
一般介绍疼痛性疾病的实验室诊断。
三、时间安排:2学时,大课讲授。
第四章疼痛的药物治疗一、目的:1、掌握疼痛治疗常用药物的分类、主要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的注意事项。
2、熟悉疼痛治疗常用药物的不良反应及禁忌证。
二、讲授内容:重点讲解疼痛治疗常用药物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的注意事项。
一般介绍疼痛治疗常用药物的不良反应及禁忌证。
三、时间安排:2学时,大课讲授。
第五章神经阻滞疗法一、目的:1、掌握神经阻滞疗法的概念、作用机制、适应证、禁忌证和并发症。
2、熟悉临床上常用的神经阻滞方法的操作方法、适应证、并发症及注意事项。
二、讲授内容:重点讲解神经阻滞疗法的概念、作用机制、适应证、禁忌证和并发症。
重点讲解三叉神经、膈神经、肩胛上神经、椎旁神经、腰大肌间沟、坐骨神经、星状神经节阻滞疗法的操作方法、适应证、并发症及注意事项。
三、时间安排:2学时,大课讲授。
第六章病人自控镇痛术第七章疼痛的其它治疗方法一、目的:1、掌握病人自控镇痛原理、PCA的临床应用以及PCA的优缺点。
2、了解病人自控镇痛的分类及技术参数3、掌握疼痛的物理疗法和局部阻滞疗法。
头、面部疼痛的诊断与治疗

。
:
头 痛相 反 8 5 %一 9 0 % 为 男性 ; ② 以 一 侧眼为 中 心 的持 续性 针 刺 样 烧 灼 样 及 搏 动性 疼 痛 ; ③ 疼
、 ,
痛 ③ 外 伤性 头 痛 ④ 疮病性 头 痛
1
.
3
鼻腔
、
口
。
腔 疾 病 引 起 的 头 面 痛 此 两种 为
,
、
颈 外动 脉 区 偏 头痛
混 合性 头 痛 丛 集性 头 痛
面 部 疼 痛 的 疾病 并 掌握 其诊 断 要 点 国 际 疼 痛
研究会
( 1 98 6
I
、
I A SP ) (
:
对头 面部疼痛的分类如下
、
年)
慢 性 发 作性 偏 头 痛 慢 性 丛 集性 头 痛 伴 有 三 叉 神 经 痛 的 丛 集性 头 痛
1~
③ 钝痛 严重 时 出 现 跳 痛 ④ 焦 虑 忧 郁 运 动
; ;
,
;
、
、
、
日
。
饮酒 可 使 疼 痛 加 剧 ⑤ 头 痛 发 作 多 在 睡 眠 后 ⑥
有 时 出 现 压 痛 及 硬 结 ; ⑦ 几 乎每 日有 头 痛 ; ⑧ 严 重 者 可 出现 恶 心呕 吐 ; ⑨ 镇 静 药 抗 忧 郁 药 有 效 镇痛 药 多 无效
1
.
、
。
1
三 叉 神 经 痛 为 三 叉 神 经 区 内反 复发 生 短
, 。
.
:
慢性 紧张性 头 痛 伴 有 功 能 障碍 的 颖 下 领 关 节 痛 颖 下 领 关 节 骨关 节 炎
颗 下 领 关节 风 湿 性 关 节 炎
班
第八章 头面部痛

E. 难以用其他疾病解释。
紧张型头痛的病程诊断标准
✓ 偶发性TTH:平均每月发作<1日(1年<12日) ✓ 频发性TTH:至少3个月每月发作1-14日(每年
>=12日,<180日) ✓ 慢性TTH:至少3个月每月发作>=15日(每年
变的头痛及面痛 12)因精神疾病的头痛
3. 颅神经痛、中枢性原发面痛以及其它头痛 13)颅神经痛、中枢性面痛 14)其它头痛、颅神经痛、中枢性或原发性面痛
——第11 届国际头痛学会发表的国际头痛分类修订版
第二节 偏头痛
定义: 发作性神经-血管功能障碍导致反复
发生的偏侧或双侧头痛
偏头痛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下,颞浅,枕大、小等
偏头痛的治疗
❖ 预防期治疗:
(1)β肾上腺素受体阻滞剂:如心得安。 (2)抗癫痫药物:如丙戊酸钠、托吡酯。 (3)抗抑郁药物:如阿米替林。 (4)钙离子通道阻断剂:如氟桂利嗪。
第三节 紧张型头痛
❖又称紧张性头痛、肌紧张性头痛、精神肌源性头 痛、应激性头痛、普通头痛、特发性头痛、精神 性头痛
诊断
❖丛集性头痛的诊断主要根据临床表现。目前尚无 一种仪器及化验室检查可作为诊断丛集性头痛的 依据
❖诊断应根据国际头痛学会的诊断标准
丛集性头痛的诊断标准(ICHD-2)
A 至少有5次符合B~D标准的头痛发作 B 剧烈的单侧眼眶、眶上和(或)颞部疼痛,未经
治疗持续15~180分钟 C 头痛伴有疼痛侧的至少下列一项体征
3.其他类型的偏头痛 (1)眼肌瘫痪型偏头痛 ❖ 多有普通型偏头痛史 ❖ 反复发作后出现头痛侧脑神经麻痹,Ⅲ最常见,
第八章头面部疼痛

偏头痛的预防
降低发作频率,减轻发作程度,减少功能损害,增加急性发作期治疗的 疗效。
预防性治疗的原则: ①排除止痛药物的滥用; ②循证选择疗效确切且不良反应少的药物; ③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加量; ④在4-8周内综合评估疗效; ⑤应选择足够的疗程,一般为3-6个月; ⑥确立正确的预防期望,有助于提高治疗的顺应性。
头面部痛
您的了解
头面痛是一种疾病 头面痛就诊的科室 头面痛治疗的选择
机制:可能血管病变,脑膜刺激,肌肉异常 收缩,神经病变,血中致痛物质 病史相似 查体结果非特异
正确分类——重要!
国际头痛学会对头面部疼痛的分类
第一部分: 原发性头痛
1. 偏头痛 2. 紧张型 3. 丛集性和其他三叉自主神经性 4. 其他原发性
或酸痛。 同时伴有上颈部疼痛、颈部压痛、颈部僵硬、或活动时上颈部疼痛、
活动受限,多有头、颈部损伤史。
52
颈源性头痛概况
1983年Sjaastad提出颈源性头痛 1990年国际头痛委协会(IHS)颁布颈源性头痛的分类标准 1995年Bogduk指出颈椎退行性变,颈椎间盘变性突出和肌肉痉
第二部分:继发性头痛
5. 头部和/或颈部外伤 6. 颅脑及颈部血管疾病 7. 非血管性颅内疾病 8. 某种 药物或药物戒断 9. 感染 10. 内环境失调 11. 颅骨、颈部、眼、鼻、鼻窦、 牙齿、口腔或其他头面部结构的疾病 12. 精神疾病导致的头痛
第三部分:脑神经痛、中枢性原发性面部疼痛以及其他头痛
CH的诊断标准
CH的治疗
发作时头痛剧烈,以预防为主。 氧气疗法
药物治疗:舒马曲坦;阿米替林;碳酸锂;美西麦角;维拉帕米;
尼莫地平 神经阻滞
疼痛诊疗学笔记

疼痛诊疗学第3版第一章绪论【目的要求】掌握疼痛和疼痛治疗学的概念。
熟悉疼痛诊疗学的范畴。
熟悉疼痛的分类。
了解疼痛诊疗学的发展史。
1. 疼痛的定义组织损伤或潜在的组织损伤相关的一种不愉快的躯体主观感觉和情感体验,同时可伴有代谢、内分泌、呼吸、循环功能和心理学等多系统的改变。
2. 疼痛诊疗学的概念疼痛学是现代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又是麻醉学的分支学科。
是研究和阐述疼痛及各种疼痛性疾病发生发展规律、诊断和处理的一门新学科。
3. 现代医学的五大生命体征呼吸、体温、脉搏、血压、疼痛。
4. 疼痛诊疗的范畴⑴非癌性慢性疼痛①肌肉及软组织慢性疼痛②骨关节疼痛③头痛④神经病理性疼痛⑤创伤后慢性疼痛⑵急性疼痛①急性创伤性疼痛②术后疼痛③分泌痛④内脏痛⑶癌性疼痛5. 疼痛的分类⑴根据疼痛发生部位分类①按器官、系统:驱体痛、内脏痛、中枢痛②按躯体部位:头痛、胸痛、下肢痛等⑵根据疼痛的性质分类刺痛、灼痛、酸痛⑶根据疼痛的病因分类①伤害性疼痛②炎性疼痛③神经病理性疼痛④癌痛⑴精神(心理性)疼痛⑷根据疼痛的持续时间分类急性痛、慢性痛第二章疼痛的基础理论与知识【目的要求】熟悉疼痛的周围神经机制。
熟悉疼痛的中枢机制。
1. 疼痛的两个成分⑴伤害性刺激作用于机体所致的痛感觉⑵机体对伤害性刺激的痛反应2. 疼痛的外周机制⑴初级传入纤维⑵伤害性感受器伤害性感受是引起伤害性疼痛的唯一机制。
⑶外周敏化产生炎性疼痛和一些神经病理性痛(如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机制。
3. 初级传入纤维/感觉传入神经元⑴结构:外周端,胞体,中枢端①躯体初级传入纤维的胞体位于背根神经节(DGR)。
②内脏初级传入纤维胞的体位于DGR,也有部分位于交感神经节或源器官。
⑵分类① Aβ 纤维:有髓,传导速度最快,为低阈值机械感受器。
② Aδ 纤维:有髓,传导速度快,为低、高阈值机械或温度感受器。
③ C 纤维:无髓,传导速度慢,为高阈值机械、温度和化学感受器。
4. 伤害性感受器的分类与分布⑴伤害性刺激:对正常组织有损害的刺激。
头面部疼痛

等。 7.中枢神经系统异常放电,主要指头痛型癫
痫。
第六页,编辑于星期一:点 九分。
(三)头痛鉴别诊断的一般思路
头痛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中仔细的问诊是非常重要 的。在询问病史的同时应注意病人的表情和举止 行动,以判断患者是否可能有全身疾病,并在此 基础上进行仔细的临床检查,包括一般体格检查, 神经系统检查,精神方面的检查、五官检查,必 要的辅助检查,也是非常必要的,如:CT、 MRI、DSA、脑脊液检查等。
3.鼻源性:急慢性鼻炎、鼻窦炎、鼻中甲肥大或 偏曲等;
4.咽喉源性:急慢性喉炎、鼻咽癌转移; 5.口腔、颌面部疾病:牙髓炎、颞颌关节疾病等。
第十一页,编辑于星期一:点 九分。
(三)排除颅内器质性病变引起的头痛
1.颅内感染; 2.颅内占位病变; 3.颅脑外伤; 4.脱髓鞘病变。
第十二页,编辑于星期一:点 九分。
c. 有症状性头痛的表现,但偏头痛首次发作与症状性头痛在时间上 无明确的关系。
第二十一页,编辑于星期一:点 九分。
(3)其它类型的偏头痛:
1.基底动脉型偏头痛:其先兆源自脑干 或双侧枕叶,有下列2个或2个以上的症状, 包括视觉症状、构音不清、眩晕、耳鸣、 听力减退、复视、共济失调、意识障碍等。
头面部疼痛
第一页,编辑于星期一:点 九分。
一、头痛
头痛是内科系统疾病中的常见的症状,它 可以是单一疾病,也可以是躯体某些器质 性疾病的信号或并发症。并在门诊所有就 诊病人中可占到40%之多。其中最常见到 的是偏头痛和紧张型头痛。
第二页,编辑于星期一:点 九分。
(一)头痛的解剖学基础
1.颅外对疼痛敏感的结构 a.颅外动脉, b.颅外肌肉, c.颅外末梢神经 d.颅外骨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诊断标准
• 不同性质的头痛只要满足偏头痛分型中的诊断标 准均可诊断为偏头痛。
• 如头痛不符合无先兆偏头痛特点,则诊断为伴非 偏头痛性头痛的典型先兆,先兆也可以不伴有头 痛,为不伴头痛的典型先兆。
无先兆偏头痛的诊断标准
A,至少有5次发作符合B~D项标准 B,头痛发作持续时间为4~72小时(未经治疗或治
治疗
• 一般治疗 • 发作期和急性期病人应避免疲劳和精神紧张,保
持安静,充分卧床休息。 • 避免声光刺激。 • 节制饮食,不吃刺激性食物。 • 戒烟,戒酒。
药物治疗 急性期用药: • 曲坦类药(5-HT受体激动剂)
舒马曲坦(英明格)、佐米曲坦(佐米格)。
• 麦角碱类 酒石酸麦角胺,双氢麦角胺等。 • 非甾体类抗炎药
肉毒毒素可阻止神经与肌肉间神经递质(乙 酰胆碱)的传递而产生松弛性麻痹。临床用于治 疗偏头痛、眼睑痉挛、面肌痉挛等。
第三节 紧张型头痛
• 是颈部和头面部肌肉持续性收缩而产生的头部压迫 感、沉重感或紧箍感。
• 最近分类方法将紧张型头痛分为发作性紧张型头痛 和慢性紧张型头痛两个亚型。
病因与病理生理
D,在先兆症状同时或先兆症状发生后60分钟内出现头 痛,头痛符合无先兆偏头痛诊断标准的B~D项
E,不能归因于其他原因
• 一旦先兆中出现肢体无力,称偏瘫型偏头痛,如 某家属中有类似发作,则诊断为家族型偏头痛, 否则诊断为散发性偏瘫性偏头痛。
• 当先兆中有两项以上症状提示后颅窝受累且同时 没有肢体无力表现时,诊断为基底型偏头痛
• 脑神经痛、中枢和原发性颜面痛和其他头痛。
头痛的发生机制:
1. 血管病变:血管收缩、痉挛与扩张,偏头痛病人头 痛发作前颅内动脉收缩,产生皮层缺血,造成视觉 障碍等先兆症状,随之,颈外动脉系统扩张,产生 头痛发作。
2. 脑膜刺激:炎症、出血
3. 肌肉异常收缩:头颈、肩部肌肉异常收缩
4. 神经病变
5. 血中致痛物质作用:5-羟色胺、缓激肽、前列腺素
自行发作减少。
神经阻滞疗法
神经阻滞疗法用于头痛急性期效果良好,配合药物 能迅速缓解头痛。
1. 星状神经节阻滞 或置管、超激光照射。
2. 眶上神经和枕大小神经阻滞
3. 颞浅动脉旁痛点阻滞
4. A型肉毒毒素治疗
A型肉毒毒素是肉毒梭菌产生的一种神经毒 素,它是已知毒素中毒力最强的毒素,微克量的 毒素即可使人中毒死亡。
与其他头痛一样,紧张型头痛的真正病因目 前不清楚,一般认为与下列因素有关:
(一)肌肉因素 骨骼肌持续性收缩,发生继发性缺血,致痛
物质产生增多,从而引起疼痛。
(二)血管因素
小动脉受压、收缩,导致肌肉缺血和疼痛,说 明血管运动调节异常是产生头痛的原因之一。血管 扩张剂,能明显减轻部分病人的症状;但有40%病 人症状加重。
第八章 头面部痛
西安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95%的女性一生中有 过头痛的体验 。
• 美国约有78%的女性、68%的男性患过头痛。
• 头痛的分类:
• 原发性头痛:自发性疾病,多为功能障碍而无结 构损害,是最常见的头痛类型。
• 继发性头痛:是局部器质性损害或全身疾病引起 的一种症状,包括感染,颅内肿瘤,脑血管疾病 等。
疗无效) C,头痛至少有下列特点中的两项:1、单侧性,2、
搏动性,3、中度或重度疼痛,4、头痛因爬楼梯 或其他类似日常体力活动而加重。 D,头痛间期至少有下列中的一项:1、恶心和或呕 吐,2、畏光和怕声 E,不能归因于其他疾病
有先兆偏头痛诊断标准
A,至少与两次符合B~D项标准的发作 B,先兆至少有下列各项的一种表现,但没有运动无力
• 头痛常为持续性,整天或常年头痛,但疼痛程度 可有变化。
发作性紧张型头痛的诊断标准
A,头痛发作至少有10次符合下列B~D标准,具体分 型根据此类头痛的发作频率分为: 偶发性紧张型头痛:平均每月头痛发作不到1天 频发性紧张型头痛:至少3个月每个月头痛的发 作1~14天
(三)精神因素
几乎所有病人都有明显的焦虑,74%的病人显 著情绪紧张,35%表现为忧郁,说明精神因素占重 要的地位。
临床特点
• 紧张型头痛好发于青年人,女性发病率显著高于 男性,没有明显家族史。
• 临床特点是:
• 发作性紧张型头痛主要表现为两侧颞部钝痛和束 带样紧箍感,也可以同时出现枕部、顶部和全头 痛。
预防性药物主要有β受体阻滞剂、抗癫痫药、 抗抑郁药、钙通道阻断剂。
1. β受体阻滞剂 普萘洛尔、美托洛尔等; 2. 抗癫痫药 卡马西平、加巴喷丁等; 3. 抗抑郁药 阿米替林、百忧解等; 4. 钙通道阻断剂 氟桂利嗪、尼莫地平等;
注意: ☆ 连续服用3月以上才能判断预防效果; ☆ 服用预防药物9—12个月后停药观察,偏头痛可
临床特点
• 头痛为发作性,间歇期无症状。
• 头痛大多为一侧性,也有两侧头痛同时出现,疼痛 常局限于额部、颞部及枕部,也可放射至颈部、肩 部。
• 疼痛开始时或严重头痛者多呈搏动性剧烈疼痛,然 后可转为持续性钝痛。
• 有先兆症状的偏头痛在头痛出现前可有先兆症状。 如视野缺陷,乏力,面瘫、呕吐、心律增快等。
• 世卫组织将最严重偏头痛定为最致残的慢性病 之一。
病因及病理生理
• 偏头痛的确切病因及病理生理尚不太清楚,多数 学者认为,主要是血管和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紊乱, 遗传因素也起作用。
• 血管及神经功能异常 • 大脑功能异常 动物实验观察大脑皮层广泛抑制
与偏头痛先兆症状相似表现,影像示同侧脑桥背 外侧活性变化。 • 遗传因素 90%患者有家族遗传史
症状 1、完全可逆的视觉症状,包括阳性症状或阴性症状 2、完全可逆的感觉症状,包括阳性症状或阴性症状 3、完全可逆的功能障碍
C,至少有下列各项中的两项
1、同向视觉症状或/及单侧感觉症状 2、至少一个先兆症状逐渐发展的过程5分钟,和
(或)不同先兆症状接连发生,其过程5分钟 3、每个症状持续5~60分钟
头痛诊断的程序
详细询问病史和体检
有无值得警惕的发现 无
考虑原发性头痛、推 敲有无不典型之处
无
明确原发性头痛的类型
有 有
结合辅助检查判断有无 引起继发性头痛的疾病
有
无 明确继发性头痛类型
第二节 偏 头 痛
• 偏头痛是临床常见的原发性头痛疾病,其发病 率约为15%,女性多于男性。
• 偏头痛是一种发作性、多种症状同时存在的疾 病,头痛常常限于一侧头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