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置针操作步骤

留置针操作步骤
留置针操作步骤

3. 冲封管

拧开锥头帽,垂直手持冲洗器,排气

将冲洗器的顶端垂直插入BD BD Q-Syte?

2018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拟设赛项规程.doc

2018 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 拟设赛项规程 一、赛项名称 赛项编号:GZ-2018118 赛项名称:护理技能英语翻译:Nursing Skills 赛项组别:高职组 赛项归属产业:医药卫生 二、竞赛目的 通过竞赛,全面考核参赛选手的职业素养、评判性思维能力及临床护理基本技能与操作水平;引领高等职业学校适应行业现状及技术发展趋势,推进护理专业的教育教学改革;搭建校企合作培养高素质护理人才的平台;提升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认可度,培养能够顺利进入护理岗位胜任临床工作的护理人才。 三、竞赛内容 以临床工作任务为导向,按照临床护理岗位工作要求,对患者实施连续的、科学的护理。竞赛分别设置健康评估室、抢救室2 个考评站点。在健康评估室,选手根据赛项提供的案例对患者现状进行评估,列出主要护理问题(至少4 个),并针对首优护理问题列出主要护理措施(至少4 个以上);在抢救室,选手根据案例在四个赛室分别实施右踝关节扭伤包扎、心肺复苏、静脉留置针输液、气管切开护理4 项护理技术操作。案例分析竞赛时长为30 分钟,占总成绩的10%;技术操作竞赛时长为32 分钟,占总成绩的90%。重点考查参赛选手知识应用能力、临床思维能力、技能操作执行能力、沟通交流能力、 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以及团队协作精神和人文素养。 四、竞赛方式 (一)参赛对象 须为咼等职业院校全日制在籍学生;本科院校中咼职类全日制在籍学生;五

年制高职四、五年级学生可报名参加高职组比赛。高职组参赛选手年龄须不超过25周岁,年龄计算的截止时间以2018年5月1日为准。凡在往届全国职业院校护理技能大赛中获一等奖的选手,不再参加本赛项。 (二)组队要求 1.本赛项为个人赛,包括初赛和决赛两个阶段,以团队方式报名参赛。 2.同一院校参赛选手不超过2名,每名选手限1名指导教师。 3.参赛选手和指导教师报名获得确认后不得随意更换。如备赛过 程中参赛选手和指导教师因故无法参赛,须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于相应赛项开赛10个工作日之前出具书面说明,经大赛执委会办公室核 实后予以更换。 4.欢迎境外代表队参赛或到场观赛。 (三)抽签方法 1.由赛项执委会按照竞赛流程召开领队会议,组织各领队参加公开抽签并进行分组,确定各队参赛时段。参赛队按照抽签确定的参赛时段分批次进入比赛场地参赛。 2.各时段参赛队比赛前30分钟到赛项指定地点接受检录。由检录工作人员依照检录表进行点名核对,并检查确定无误后向裁判长递交检录单。 3.参赛选手检录后进行两次抽签加密,加密后参赛选手中途不得擅自离开场。分别由两组加密裁判组织实施加密工作,管理加密结果。监督员全程监督加密过程。第一组加密裁判,组织参赛选手进行第一次抽签,产生参赛编号,替换选手参赛证等个人身份信息,填写一次 加密记录表后,连同选手参赛证等个人身份信息证件,当即装入一次加密结果密封袋中单独保管。第二组加密裁判,组织参赛选手进行第二次抽签,确定赛位号,替换选手参赛编号,填写二次加密记录表后,连同选手参赛编号,当即装入二次加

静脉留置针技术操作规范

静脉留置针技术操作规范 一、工作目标: 正确使用留置针建立静脉通道,减少患者反复穿刺的痛苦。 二、操作要点 1、评估和观察要点:①评估病情、年龄、意识、心肺功能、自理能力、合作程度、药物性质、过敏史等。②评估穿刺点皮肤、血管的状况。 2、遵循查对制度,符合无菌技术、标准预防、安全静脉输液的原则。 3、告知患者留置针的作用、注意事项及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4、患者取舒适体位,选择弹性适当的血管穿刺,正确实施输液前、后留置针的封闭及护理。 5、留置针穿刺:消毒皮肤,留置针与皮肤呈15°~30°角刺入血管,见回血后再进入少许,保证外套管在静脉内,将针尖退入套管内,连针带管送入血管内,松开止血带,撤出针芯,连接无针输液装置,用透明敷料妥善固定,注明置管日期、时间并签名。 6、严密观察留置针有无脱出、断裂,局部有无红、肿、热、痛等静脉炎表现,及时处理置管相关并发症。 7、嘱患者穿刺处勿沾水,敷料潮湿应随时更换,留置针侧肢体避免剧烈活动或长时间下垂等。 8、每次输液前、后应当检查患者穿刺部位及静脉走向有无红、肿,询问患者有关情况,发现异常及时拔除导管,给予处理。

9、采取有效封管方法,保持输液通道通畅。 10、根据药物及病情调节滴速。 三、标准 1、患者或家属知晓护士告知的事项,对服务满意。 2、护士操作过程规范、准确。 四、指导要点。 1、告知患者操作目的、方法及配合要点。 2、告知患者或家属不可随意调节滴速。 3、告知患者穿刺部位的肢体避免用力过度或剧烈活动。 4、出现异常及时告知医护人员。 五、注意事项 1、选择粗直、弹性好、易于固定的静脉,避开关节和静脉瓣,下肢静脉不应作为成年人穿刺血管的常规部位。 2、在满足治疗前提下选用最小型号、最短的留置针。 3、输注2种以上药液时,注意药物间的配伍禁忌。 4、不应在输液侧肢体上端使用血压袖带和止血带。 5、定期换药,如果患者出汗多,或局部有出血或渗血,可选用纱布敷料。 6、敷料、无针接头或肝素帽的更换及固定均应以不影响观察为基础。 7、发生留置针相关并发症,应拔管重新穿刺,留置针保留时间根据产品使用说明书而定。

静脉留置针试题

安全留置针操作比赛理论复习题 1、静脉输液操作的目标? 答案:成功穿刺、安全留置、血管保护。 2、静脉输液常见的并发症有哪些? 答案:静脉炎、渗出、堵管、感染、空气栓塞、肺水肿。 3、发生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RBSI)的因素? 答案:医护人员的手卫生、患者皮肤消毒不严、患者血源性传播、导管在穿刺前被污染、输液接头被污染、药液被污染。 4、常见静脉炎的种类? 答案:化学性静脉炎、机械性静脉炎、细菌性静脉炎、血栓性静脉炎。 5、化学性静脉炎的预防措施? 答案:合理选择血管,充分的血液稀释、合理选择输液工具、加大溶液稀释量、减慢输液滴速、消毒待干等。 6、机械性静脉炎的常见原因? 答案:导管材质过硬、导管型号选择不当、固定不牢、快速及大量输液。7、穿刺前为什么要转动针芯? 答案:因为软管与针芯紧密贴合,穿刺前要转动针芯可便于送管或拔针芯顺利,确保穿刺成功。 8、使用留置针的好处? 答案:减少穿刺次数,保护病人血管,不易损伤,保证输液顺利和安全,配合多次用药,提高疗效,减少病人费用、减轻病人痛苦。 9、常见静脉血流量? 答案:手背至肘部静脉:<95ml/min 肘部至肩部静脉:100-300ml/min 锁骨下静脉:1-1.5L/min 上腔静脉:2-2.5L/min 10、堵管的常见原因? 答案:过度活动,体位变化导致导管异位、冲管不充分导致血栓形成、多种药物混合产生药物沉淀 11、留置针的留置时间? 答案:72-96小时。 12、留置针的穿刺角度? 答案:15-30度。 13、选择静脉和导管的基本原则 答案:①选择最适合病人病情及疗程需要的输液工具 ②选择粗、直、血流量丰富、避开关节和静脉瓣 ③在满足治疗输液需求的前提下,选择最小型号的导管 14、WHO对安全注射的定义? 答案:对接受治疗者无害、减少医护人员的职业伤害、不使废弃物对他人造成伤害。 15、安全留置针的概念?

静脉留置针相关知识

静脉留置针相关知识 静脉留置针(Venous Retention Needls)又称套管针,1964年由美国B-D公司生产,其作为头皮针的换代产品,在欧美国家普及使用。 优点: 保护血管(静脉留置针外套管柔韧性大,不易损伤血管壁而引起外渗,其渗漏率非常低)减轻病人痛苦(静脉留置针减少了病人血管穿刺次数,对血管损伤小,有效的保护血管。 减少了静脉血栓的形成及对血管的破坏) 感觉舒适 合理用药 提高工作效率 提高护理质量 型号选择:在满足病人输液治疗前提下,选择最小型号,最短的套管针。一般成人输液用18—20G,儿童用22—24G,输血宜用16G。 选择血管:选择粗直,弹性好,血流丰富,避开静脉瓣和关节。 消毒皮肤: 消毒范围为8*8cm。 扎止血带:消毒范围上方10cm,不宜过紧,不宜超过2分钟。 固定:以穿刺点为中心,用无菌透明敷贴无张力横行固定,双手大鱼际肌向穿刺点两侧轻压敷贴10~20s,可通过热传导增加敷贴粘性,减少卷边、中间起皱褶。U型固定延长管,肝素帽固定在穿刺点上方,可减少留置针回血、堵管等置管并发症,延长置管时间。肝素帽置于敷贴上缘0?5~1cm固定(封管后肝素帽高于针头的前端),与血管平行,便于连接输液头皮针、封管,不压迫静脉。不宜将肝素帽固定于敷贴表面,以减少局部摩擦,增加牢固性,亦不宜贴于皮肤上过高位置,以免延长管成角折叠影响通畅度,同时不利于病人保护。

封管与护理 1、目的:将残留的刺激性药液冲入血流,避免刺激局部血管保持静脉通畅;避免下次连接输液时软管头端血液凝固,造成堵塞。 2、正压封管方法:边推注药液边退针的方法拔出注射针头。 3、封管液体: 等渗盐水:5-10ml,6-8小时冲管一次。 稀释肝素溶液:每毫升含肝素10-100单位(一般用1.25万u/支加入生理盐水500mL,冰箱0℃~4℃保存有效时间24h),用量2-5ml。抗凝作用持续12小时以上。不宜使用肝素病人,不能用肝素封管。 4、正确冲、封管步骤: 何时封管?输液结束、外出检查。 冲管方法—脉冲法:推一下停一下,在导管内造成小漩涡,使生理盐水在导管内形成小漩涡,有利于把导管内的残留药物冲洗干净(冲洗液的最少量应为导管和附加装置容量的2倍)。 方法一:消毒肝素帽,将针头斜面留在肝素帽内少许推注封管液剩0.5-1ml时一边推封管液一边拔针,推注速度﹥拔针速度,关闭小夹子,关闭小夹子时,不要触及导管内侧 方法二:推注封管液剩0.5-1ml时,先关小夹子,再拔针头。 注意: 封管时,要将肝素帽抬高30-45°,不可将肝素帽和针头放在同一水平上推注(成功的封管:拔出封管针后留置针前端即针尖有一个水滴)。 封管方式:SAS(H): S 生理盐水→A 给药→S生理盐水或H 稀释肝素液。 冲管时间:输液前、后;两种药物输注之间。(特别是高粘滞药物或血液后)

静脉留置针的操作规范与注意事项

静脉留置针的操作规范与注意事项 一、操作规范 1、用物带至患者床旁,对床号、姓名,向患者解释 2、将输液瓶挂于输液架上,打开导管针外包装,戴手套。 3、选择血管。在穿刺点上方10cm处扎压脉带,按常规进行局部皮肤消毒,待干。 4、取出导管针,去除针套,转动针心使针头斜面向上。将已备好的静脉输液器的头皮针刺入肝素帽内,注意排尽空气,关闭输液器开关。 5、针头与皮肤呈15~300角穿刺,见回血后,降低角度再将穿刺针推进0.2~0.5cm。穿刺。嘱患者握拳,左手绷紧皮肤,右手以拇指和食指夹紧导管针的护翼。右手固定导管针、左手拔出针心0.5~1cm,左手将外套管全部送入静脉,松压脉带,嘱患者松拳。 6、抽出针心,用专用敷贴固定导管针,在敷贴上写上患者姓名、留置日期和时间,然后固定肝素帽,取出压脉带。 7、脱手套,再次查对无误后,在输液卡上记录时间、滴速并签名。根据医嘱和病情调节输液速度(参考静脉输液法) 8、助患者卧于舒适位置,整理床单位,按皮内注射法处理用物,洗手。 9、向患者交待注意事项。根据情况进行健康教育。 10、封管:当液体输完后进行封管。 ①常规消毒肝素帽。 ②将抽有封管液(生理盐水和肝素液生理盐水)的注射器针头刺入肝素帽内。 (肝素液的配制浓度:1支肝素1.25万U稀释于125~1250mL生理盐水中,即每毫升含10~100U肝素,用量5mL,严格掌握封管液的维持时间,一般生理盐水维持6~8小时,稀释的肝素溶液维持12小时)。 ③边推注封管液边退针。 ④用夹子将留置针硅胶管夹好。 11、再次输液。 ①常规消毒肝素帽:松开夹子,将抽有生理盐水的注射器针头刺入肝素帽内,先抽回血,再推注5~10mL生理盐水。 ②然后将输液器头皮针刺入肝素帽内,打开调节器调节滴速进行再次输液。 ③观察穿刺部位有无红肿,在完整敷料表面沿导管走向触摸有无触痛。

留置针安全知识试题

留置针操作比赛理论复习题 1、静脉输液操作的目标? 答:成功穿刺、安全留置、血管保护。 2、静脉输液常见的并发症有哪些? 答:静脉炎、渗出、堵管、感染、空气栓塞、肺水肿。 3、发生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RBSI)的因素? 答:医护人员的手卫生、患者皮肤消毒不严、患者血源性传播、导管在穿刺前被污染、输液接头被污染、药液被污染。 4、常见静脉炎的种类? 答:化学性静脉炎、机械性静脉炎、细菌性静脉炎、血栓性静脉炎。 5、化学性静脉炎的预防措施? 答:合理选择血管,充分的血液稀释、合理选择输液工具、加大溶液稀释量、减慢输液滴速、消毒待干等。 6、机械性静脉炎的常见原因? 答:导管材质过硬、导管型号选择不当、固定不牢、快速及大量输液。 7、穿刺前为什么要转动针芯? 答:因为软管与针芯紧密贴合,穿刺前要转动针芯可便于送管或拔针芯顺利,确保穿刺成功。 8、使用留置针的好处? 答:减少穿刺次数,保护病人血管,不易损伤,保证输液顺利和安全,配合多次用药,提高疗效,减少病人费用、减轻病人痛苦。 9、常见静脉血流量?

答:手背至肘部静脉:<95ml/min 肘部至肩部静脉:100-300ml/min 锁骨下静脉:1-1.5L/min 上腔静脉:2-2.5L/min 10、堵管的常见原因? 答:过度活动,体位变化导致导管异位、冲管不充分导致血栓形成、多种药物混合产生药物沉淀 11、留置针的留置时间?答:72-96小时。 12、留置针的穿刺角度?答:15-30度。 13、选择静脉和导管的基本原则 答:①选择最适合病人病情及疗程需要的输液工具 ②选择粗、直、血流量丰富、避开关节和静脉瓣③在满足治疗输液需求的前提下,选择最小型号的导管 14、WHO对安全注射的定义? 答:对接受治疗者无害、减少医护人员的职业伤害、不使废弃物对他人造成伤害。 15、安全留置针的概念? 答:“安全”是指杜绝可能的血液的接触和针尖扎伤的可能性,安全型留置针必须具有防止血液接触和针刺伤的设计。 16、输注何种液体时,输液接头需要每24小时更换? 答:输血、胃肠外营养(TPN)。 17、INS标准规定冲管时冲管液的最少量? 答:导管及其附加装置容量的2倍。 17、冲管液的种类?答案:生理盐水。

留置针知识竞赛题

第一部分:不定项选择 1.渗透压多少为等渗溶液?( A ) A.240-340mosm/L B.280-300mosm/L C. 250-350mosm/L D. 340-450mosm/L 2.以下哪些是高渗溶液?( BCDE) A. 0.9%氯化钠溶液 B. TPN C. 10%GNS 溶液 D. 甘露醇 E. 3%氯化钠溶液 3.研究证明渗透压>600mOsm/L 的药物,可在多长时间内造成化学性静脉炎?( B ) A.12小时 B.24小时 C.48小时 D.72小时 4. pH 是衡量液体酸碱度的指标,正常体液的pH 值为( D ) A.7.25-7.35; B.7.45-7.65; C.7.35-7.65. D. 7.35-7.45 5.小儿输液最常见并发症?( C )A.静脉炎 B.感染 C.渗出 D.堵管 6.为减少老年静脉损伤,应做到:( ABCD ) A.尽量选择细且短的导管; B.选择较粗的静脉;C.较好的固定; D.减少穿刺次数 7.病人情况评估应包含:( ABCD ) A.病人文化程度; B.年龄和性别; C.活动情况和配合程度; D.皮肤状况和过敏史 8.静脉选择的原则为:( ABC ) A .粗、直的静脉B .有弹性的静脉C .不易滑动D .关节 处大静脉 9. 外周静脉短导管置管经常选择静脉有:( AD ) A.头静脉 B.肘正中静脉 C.贵要静脉 D.手背静脉 10.以下静脉直径正确的是( ABCD ) A 头静脉 6MM B 贵要静脉 8MM C 锁骨下 19MM D 上腔静脉 20MM 11.不同部位的血管回血流量不同,以下正确的是( ABD ) A 手背和前臂静脉 1-95ml/min B 肘部和上臂静脉 100-300ml/min C 锁骨下静脉 0.5-1L/min D 上腔静脉 2-2.5L/min 12.在静脉输液中,以下哪些与内膜损伤有关 ( ABCD ) A 血小板聚集 B 导致静脉炎 C 内膜疤痕或增 厚,导致穿刺失败 D 内膜增厚导致回血流量减少,输液速度减慢 13 静脉输液常见的并发症有哪些?( ABCD ) A . 堵塞 B. 穿刺失败 C. 渗出/坏死 D. 静脉炎 14. 按照INS 指南标准,静脉炎描叙正确的有哪些? ( ABCDE ) A .可分为0~IV 级,其中0级没有症状。 B .输液部位发红伴有或不伴有疼痛---I 级症状 C .输液部位疼痛伴有发红和/或水肿----II 级症状 D .含III 级症状,可触摸到的条索状静脉大于1英寸, 有脓液流出----IV 级症状 E.含II 级症状,条索状物的形成,可触摸到条索状 静脉----III 级症状。 15.按照INS 指南标准,渗出分级描述正确的有哪些?( ABCD ) A .1级__皮肤发白,水肿范围最大直径小于1英寸,皮肤发凉,伴有或不伴有疼痛。 B .2级—皮肤发白,水肿范围最大直径在1到6英寸之间,皮肤发凉,伴有或不伴有疼痛。 C .3级—皮肤发白,水肿范围最小处直径大于6英寸, 皮肤发凉,轻到中等程度的疼痛,可能有麻木感。 D. 4级__皮肤发白,半透明状,皮肤绷紧,有渗出,皮 肤变色有瘀斑,肿胀,水肿范围最小处直径大于6英寸,呈可凹性水肿,循环障碍,轻到中等程度的疼痛,可为任何容量的血液制品,发泡剂或刺激性的液体渗出。 16. 输液治疗的最佳临床实践包括哪些? ( ABCDEF ) A. 程序化操作 B. 减少针刺伤 C.减少劳动强度 D.减少穿刺次数 E. 减少并发症 F.减少病人费用,提高病人满意度 17.以下哪些情况属于职业暴露?( ABCD ) A.血液喷溅到医务人员的眼镜、鼻腔、口腔等粘膜 B.接触病人的粪便或尿液 C.被血液污染的利器刺伤 D.配置化疗药时不使用生物安全柜 E.与乙肝、艾滋病病人握手、拥抱和一同进餐 18.WHO 对安全注射的定义是:( ABC ) A.对接受注射者无害 B .不使医务人员的意外事故增加 C.不使废弃物品对他人构成危害 19.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BCD ) A .所有的导管在输液前都可能会有一些回血 B. 应用A-C-L 导管维护最佳实践标准是减少静脉输液相关并发症的解决方案 C. 导管回血与导管留置的过程和部位等因素相关,无回血意味着导管功能下降 D .通过抽回血判断导管通畅是必须的 20.导管腔内堵塞的原因有:( ABC )A. 血栓性 B .药物沉积 C .机械性

静脉留置针的穿刺技术及方法

静脉留置针的穿刺技术及方 法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静脉留置针的穿刺技术及方法 浅静脉留置针在临床上已广泛应用,具有减少血管损伤,利于定时给药和抢救等[1],减轻患者反复穿刺的疼痛感,减少护士穿刺操作次数,提高工作效率,化疗患者也可降低药物外渗的可能,被广大患者及护理人员所接受。 1.穿刺前护理人员准备 用肥皂水清洗双手及戴口罩,一般采用六步洗手法。正确的洗手可预防外源性污染,减少感染的机会。 2.用物准备 型号合适的留置针、3M透明敷贴、棉签、安尔碘、3条9cm的胶布,备好输液的药液、一次性输液器,连接输液器并排尽空气,检查并打开留置针,然后再将输液管针头直插入留置针管的肝素帽内,再次排尽空气(这样可防止进针后留置针管内有空气)。 3.穿刺血管的选择 选择粗直、弹性好的静脉,避免选用靠近神经、韧带、关节及硬化、受伤的静脉。如有血栓性静脉炎则血管穿刺不易成功,即使成功了也不易通畅。另外,患皮肤病及感染处禁忌穿刺置管[2]. 4.做好卫生宣教 置管前护士应将静脉留置针应用的目的、意义告诉患者及其家属,让其了解有关静脉留置针的护理知识、常见的并发症及其预防措施,避免置管肢体过度活动,置管期间注意保持穿刺部位干燥、清洁,禁止淋浴等,以便积极配合,预防感染、堵管、液体渗漏等并发症的发生。睡眠时注意不要压迫穿刺的血管;更衣时注意不要将导管勾出或拔出;穿衣时先穿患侧衣袖,再穿健侧;脱衣时先脱健侧衣袖,后脱患侧。要密切观察穿刺部位有无红肿或水肿、疼痛等不良反应,如有不良反应应及时通知护士。 5.穿刺方法 按常规选择血管及消毒注射部位后,先旋转松动留置针外套管,以15°~30°角行静脉穿刺,进针速度宜慢,见回血后再沿血管进1~2cm,然后右手拇指和中指固定针芯,以食指背侧面轻轻弹送外套管,边置入外套管边退针芯,直到外套管送入为止,左手紧固定穿刺部位血管,这样血管不易滑脱,也不易穿破血管,穿刺成功率较高。证实回血通畅后用3M透明敷贴将针眼处针翼周围皮肤覆盖并固定,贴膜勿将肝素帽与输液器针头连接处盖住,用一条胶布固定肝素帽及皮肤,胶布分别固定针柄及延长管。 6.封管液的选择

留置针简要知识点

静脉治疗知识试题 1.皮肤分成、、三层,感染发生在皮下组织可快速播散。 2.静脉壁分为; ; 三层,跟疼痛有关系的是中膜跟静脉炎有关系的是内膜跟静脉瓣形成有关系的是内膜,穿刺时穿刺外膜会有突破感。 3.血液的PH值为,PH 为强碱性,PH 为强酸性。 4.血液的渗透压为mOsm/L ,等渗标准线是mOsm/L ;mOsm/L中文读法毫、摩尔/升,毫渗透摩尔/升,毫渗透分子量/升(简称毫渗量/升);渗透压根据其成因可分成和。 5.人体血液正常pH值为,小于为强酸性,使用强酸性药物在无充分血流下静脉内膜组织明显改变,大于为强碱性,使用强碱性药物,会使内膜粗糙后,血栓形成可能性。 6.药物渗透压越高,对静脉刺激越大,其中低度危险小于mOsm/L,中度危险mOsm/L,高度危险是大于mOsm/L,24 小时内可以造成化学性静脉炎。 7.临床上常见的PH值偏酸性的药物有、、、 、、等。属于碱性药物的有、等。属于高渗药物的有、、等。 8.中华护理学会静脉输液护理专业委员会年成立,年月出版了《输液治疗护理实践指南与实施细则》。专委会先后织翻译了

美国静脉输液护理学会(INS)编写出版的《输液治疗护理实践标准》(2002版和2006 版) 9.静脉输液治疗的护理目标包括:、、 10.静脉输液治疗主要应用于;;;; ;等六个方面。 11. 静脉输液常见的并发症包括: ; ; , 。 12.真正意义的安全型留置针应该包括以下两方面的功能: ; . 13.静脉输液工具可分成和两大类,其分类的依据是输液工具的末端是否到达腔静脉。 14.PICC的中文全称是经外周穿刺的中心静脉导管,其保留时间可长达年。 15. 头皮钢针的留置时间是不超过小时:标准外周静脉留置针时间是到小时,PICC留置时间是周到年,超出标准时间留置,静脉炎的可能性会增加。 16.应用止血带的目的是增加静脉充盈度,但应注意扎止血带时间不超过分钟,松紧以能放入两横指为宜。 17.常用的皮肤消毒剂有:,, . 在消毒液进行皮肤消毒,应等待消毒剂风干后再进行血管穿刺. 18.留置针封管液可用1-100单位的肝素液或生理盐水,儿科患者应使用1-10单位∕毫升浓度的肝素盐水封管液. 更推荐用不含防腐剂的生

护士技能大赛理论考试题库_50项护理_技术操作理论

护士技能大赛理论考试题库-50项护理技术操作理论 1. 打开无菌包之前应检查有无破损、潮湿、消毒指示胶带是否变色及其有效期。 2. 打开包后的干镊子罐、持物钳应当 4 小时更换。已打开的溶液有效使用时间是 24 小时。无菌盘有效期为 4 小时。 3.测腋温的测量时间是 5-10 分钟,测量口温时间是 3 分钟,测量肛温时间是 3 分钟。 4.测量血压计时,协助患者采取舒适卧位,保持血压计零点、肱动脉与心脏同一水平。 5.尿潴留患者一次导出尿量不超过 1000 毫升,以防出现虚脱和血尿。 6. 使用简易呼吸器时,氧流量应调节至 8-10 升/分,每次送气 400—600毫升,频率 10—12 次/分。 7.心外按压时 ,按压幅度应使胸骨下陷 4-5厘米 ;按压时间:放松时间为 1:1 ;按压频率为 100次/分 ;胸外按压:人工呼吸为 30:2 。 二、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 1.关于洗手的指征叙述错误的是:(E) A无菌操作前后。 B直接接触患者前。 C直接接触患者后。 D穿脱隔离衣前后。 E处理污染物品前 2.无菌持物钳的使用错误的是(B) A不能夹取未灭菌的物品, B取远处物品时,应当速去速回(连同容器一起搬移到物品旁使用)。 C使用无菌钳时不能低于腰部。 D标明打开日期及时间。 E不能夹取油纱布。 3.需要一名护士测脉搏,另一名护士听心率,测量1分钟脉搏的是(A) A脉搏短绌

B间歇脉 C洪脉 D奇脉 E速脉 4. 戴手套时的操作哪项不妥( D ) A未戴手套的手不可触及手套的外面 B戴手套的手不可触及未戴手套的手 C戴手套的手不可触及另一手套的里面 D戴手套后如发现有破洞,应当立即再戴一只手套 E脱手套时,应翻转脱下。 5.取用无菌溶液时最先检查的是(A) A名称 B是否变质 C有效期 D是否浑浊 E瓶盖有无松动 6. 使用无菌容器时,那种做法不妥(D) A不可污染盖面。 B不可污染容器边缘。 C不可污染容器边缘面。 D记录开启的年月日(日期、时间) E有效使用时间为24小时 7. 长期观察血压的患者做到“四定”:正确的是( C ) A定人员、定部位、定体位、定血压计。

留置针静脉输液技能竞赛理论相关知识要点

留置针静脉输液技能竞赛理论相关知识要 点 全市留置针静脉输液技能竞赛 理论相关知识要点 1、导管的连接装置可导致0.4% 的污染机会,增加连接装置,污染概率将成倍增加。尤其是较长时间的留置导管。研究表明,导管留置时间超过一周后,由于输液接口导致的相关感染占51% 。 2、在整个输液系统中,导管型号、置管部位与血液感染具有相关性,使用单腔导管患者导管相关性血液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使用双腔导管的患者。 3、溶液放置3~5h,细菌可呈对数增长。 4、针头越大,配液时液体中产生的胶屑就越大;通常临床加药用的针头型号9~12,也就是说加药时针头切下的瓶塞微粒最大直径可达1200um,而人的毛细血管直径平均为7~9um,所以瓶塞微粒一旦进入人体则不能通过一般的毛细血管,将引起血管栓塞。 5、以穿刺点为中心环形消毒,由内向外旋转涂擦,消毒面积不小于5 cm X5 cm (如用无菌敷料覆盖穿刺部位,其消毒面积应不小于无菌敷料面积) 。 6、对于年龄v 2个月的婴儿不建议使用氯己定消毒皮肤。 7、避免对新生儿使用碘酊,因为它对新生儿甲状腺有潜在影响。 8、静脉推注或滴注持续刺激性药物、发疱剂药物、肠外营养液、 pH 低于5 或高于9 的液体或药物,以及渗透压大于600mOsm/L 的液体等药物

时,避免使用头皮钢针,以防止发生渗出引起的组织坏疽。 9、外周中等长度导管比外周短导管发生静脉炎的危险性低,比中心静脉导管发生感染的危险度低。一般保留7~49d。 10、外周短导管置入时间>72h 发生血栓性静脉炎和导管细菌定植的发生率会增加。 11、中心静脉置管时可首选锁骨下静脉。 12、脂质液体[包括全合一营养( TPN )]需在24h 内输完,否则弃去。 13、输全血或成分血时,输血装置和附加过滤器应在每一个单位全血或成分血输入后更换1 次,或每4h 更换1 次,如怀疑被污染或系统完整性受损时,应立即更换。 14、单纯的脂肪乳输注建议在12h 内输完,最长也不能超过24h 。 15、扎止血带的时间不宜过长,以防止出现局部血液循环障碍,扎止血带 40~120s 进行静脉穿刺为最佳的穿刺时间。 16、外周短导管置入时间>72 小时发生血栓性静脉炎和导管细菌定植的发生率增加。 17.所有被血液污染的一次性物品和锐器应丢弃在不透水、防穿透、不能打开的锐器盒中并定时更换。 18、经手接触传播是医院感染的最重要途径。 19、WHO 感染控制指南建议手卫生可采用洗手或手消毒剂揉搓,但并没有指出哪种方法更具有优势。 20、配药时,微粒污染与穿刺橡皮塞次数成正比。 21、液体污染的程度与针头插入瓶塞的角度、次数、针头大小、注射器使用时间有关。 22、无菌物品存放架应距地面高度20—25cm,离墙5—10cm,距天花板50 cm。 23、可用于穿刺部位消毒的有乙醇、氯已定、络合碘、碘酊。 24、头皮钢针穿刺消毒面积不小于 5 cmX5 cm ,留置针穿刺消毒 面积不小于8 cmX8 cm,中心静脉置管消毒面积不小于10 cm x 10cm。 25、美国已立法禁止使用桡静脉腕部作为穿刺位置。 26、选择穿刺工具应在满足治疗前提下选择管径最细,长度最短,管腔最少的导管。 27、适于放置PICC 的静脉是头静脉、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 28、纱布敷料常规每48 小时更换一次,透明敷料至少每7天更换一次。 29、中心静脉置管时可首选锁骨下静脉。

护理部联合工会举办静脉留置针操作比赛

护理部联合工会共同举办静脉留置针操作比赛为提高我院护理技术操作水平,规范外周静脉留置针操作流程,保证患者静脉输液治疗的安全、有效,2015年4月24日,由护理部联合工会共同举办的静脉留置针操作比赛在员工培训中心拉开了帷幕。此次活动也是我院护理部为庆祝5?12国际护士节而举办的特别活动。 此次比赛受到各临床科室的积极响应,经各科室选拨、推荐共产生出62名参赛选手。由护理部主任黄美凌、副主任陈丽萍监督,科护士长、教学督导组成员等12名专家担任评委。比赛共包含3个项目:理论考核、病例讨论和实际操作,以期考核选手的综合能力,其中实际操作采用参赛选手自带“病人”的真人操作方式;分两轮进行:第一轮选手们集中进行理论考核,第二轮按照赛前的抽签顺序分批次进行实际操作并现场提问选手随机抽取的病例。为保证比赛的公正、公平,赛前对所有评委明确操作规范及扣分细则;科学分配选手及评委,避免选手及评委来自同一科室。 比赛在黄美凌主任宣读比赛规则后正式开始,现场气氛紧张却忙而不乱,井然有序。经过7个小时的紧张角逐,全部参赛选手比赛完毕。比赛结果将随后公布。此次比赛呈现出两个亮点:一是参赛选手整体水平较高,绝大部分选手动作娴熟,穿刺一针见血,留置针U形固定规范、正压封管动作规范等反映了选手们扎实的基本功;二是体现了广医三院较好的人文关怀和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理念,输液操作流程中需要护士不时地与病人沟通、解释、安慰、宣教等,比赛中选

手们姿态落落大方、表情自然、宣教到位等,展现了护士良好的礼仪和人文素养。 参赛选手进行理论考核 参赛选手向评委进行病历汇报

参赛选手向评委进行病历汇报 参赛选手进行实际真人操作考核

技能竞赛实施方案设计

开发区医疗机构业务技能竞赛实施方案 各街道、民营医院: 为了切实提高我区医疗机构的医疗服务能力,增强医务人员的业务素质,提高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更好的为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保驾护航。经研究决定,卫生局将在今年举办一系列由街道医院和民营医院共同参加的业务技能竞赛。竞赛实施方案如下: 一、目标任务 通过组织技能与理论大赛,在我区卫生系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充分调动广大医务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激励全区医务工作者学业务、练技能,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提高操作技能,以确保医疗安全,促进全区医疗服务质量的提升。 比赛严格遵循“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各位参赛选手要按照重在参与,重在学习、重在提高的要求,发扬顽强拼搏精神,努力赛出好成绩、赛出好水平、赛出好风格,充分展现出我区医疗行业的良好风貌和过硬本领,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加快捷、优质、安全的医疗服务。 二、组织管理 主办单位:卫生人口计生局 参赛单位:街道医院及各民营医院 参赛人员:各医院从事临床、护理工作的医务人员 技能参赛人员:各单位医生、护士各 3名。 理论参赛人员:各单位医生、护士各 3名。 三、竞赛步骤 第一阶段:赛前动员阶段(技能:2014年3月份;理论知识:2014年7月

份) 由参赛单位具体负责 第二阶段:选拨赛阶段(技能:2014年4月份;理论知识:2014年8月份)各医院根据实施方案要求认真组织、积极调度,全员参与,开展岗位练兵活动,组织好本单位的比赛选拔活动。 第三阶段:决赛阶段(技能:2014年6月份;理论知识:2014年9月份)各单位组织代表队统一参加比赛,技能比赛时间初步定于6月下旬,(具体比赛时间地点另行通知),参赛人员及领队人员名单于6月10日前报局卫生处,理论知识比赛时间初步定于9月中旬,(具体比赛时间地点另行通知),参赛人员及领队人员名单于8月31 日前报局卫生处, 四、竞赛方法 (一)竞赛内容 1、医疗技能操作包括(个人项目每项100分,总分300分):考核组在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的技能操作题中任选三个项目作为竞赛固定项目。 2、护理技能操作包括(个人项目每项100分,总分300分):考核组在技能操作题库中任选三个项目作为竞赛固定项目(操作题库见附件)。 3、理论考试内容(总分100 分):医疗、护理题库内容(2014年5月下旬发放),考试时间 90 分钟。 (二)、评分及决赛名次 技能操作比赛由评委当场评分,个人名次为选手个人总成绩;团体名次为所有选手成绩总和,决赛名次按总成绩高低决定。 理论知识比赛由评判组阅卷评分,个人名次为选手个人成绩;团体名次为所有选手成绩总和,决赛名次按总成绩高低决定。

留置针相关知识

留臵针目的: 1,为病人建立静脉通路,便于抢救,适用于长期输液病人。 2,补充电解质,维持酸碱平衡,增加血容量,维持血压,改善微循环。 3,输入药液,达到控制感染、利尿等治疗疾病的目的。 4,补充营养,供给能量,促进组织修复,增加体重,获得正氮平衡。 注意事项: 1,更换透明贴膜后,要记录穿刺日期。 2,静脉套管针保留时间可参照使用说明。 3,每次输液前、后应当检查病人穿刺部位及静脉走向有无红、肿,询问病人有关情况。发现异常,应及时拔出导管,给予处理。 4,封官液可用生理盐水、肝素液等。 血管通路装臵的选择和植入 ◆根据治疗方案、治疗时间、留臵时间、血管的完整性、患者的意愿以及护理装臵现 有资源,选择适宜患者血管通路需要的导管类型 ◆在满足治疗方案的前提下,选择管径最细,长度最小的导管 ◆应该是所需的创伤性最小的装臵 ◆疗程在1天以内,液体量不多,无刺激性药物、毒性药物输注时,可选用钢针 ◆躁动不安病人的输液疗程有时虽然短,但应选用留臵针,以确保安全输液 ◆翼形钢针的使用应该仅限于短期或单剂量的给药 ◆成人慎用经外周静脉短导管进行胃肠外营养的外周给药 ◆应首选留臵针:每天输液量>1000ml ◆输液时间>6小时 ◆疗程在2-14天, ◆疗程在14-30天首选深静脉导管 ◆疗程在30天以上或输注刺激性药物、毒性药物者应首选PICC ◆疗程在2天以上需要快速输注者或输注刺激性药物者应首选CVC ◆外周静脉——短导管,少于1周的治疗 ◆外周静脉——长导管,持续1-4周的治疗 ◆用药的顺序: 先输入高渗或刺激性强的药物,后输入等渗或刺激性小的药物 ◆化疗药、血浆、全血、TPN输注前后要用生理盐水冲管 ◆每次输液前要用生理盐水冲管 止血带的应用 距穿刺点6cm 时间<2min,伸入1指 规范各种穿刺的皮肤消毒范围(INS) ◆头皮钢针穿刺的皮肤消毒范围是:5×5cm ◆浅静脉留臵针穿刺的皮肤消毒范围是:8×8cm ◆深静脉穿刺的皮肤消毒范围是:12×12cm ◆ PICC穿刺的皮肤消毒范围是:大于15cm

静脉留置针试题

安全留置针操作比赛理论复习题 1、?静脉输液操作得目标? 答案:成功穿刺、安全留置、血管保护。 2、静脉输液常见得并发症有哪些? 答案:静脉炎、渗出、堵管、感染、空气栓塞、肺水肿。 3、发生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RBSI)得因素? 答案:医护人员得手卫生、患者皮肤消毒不严、患者血源性传播、导管在穿刺前被污染、输液接头被污染、药液被污染。 4、常见静脉炎得种类? 答案:化学性静脉炎、机械性静脉炎、细菌性静脉炎、血栓性静脉炎。 5、?化学性静脉炎得预防措施? 答案:合理选择血管,充分得血液稀释、合理选择输液工具、加大溶液稀释量、减慢输液滴速、消毒待干等。 6、?机械性静脉炎得常见原因? 答案:导管材质过硬、导管型号选择不当、固定不牢、快速及大量输液。 7、穿刺前为什么要转动针芯? 答案:因为软管与针芯紧密贴合,穿刺前要转动针芯可便于送管或拔针芯顺利,确保穿刺成功。 8、使用留置针得好处? 答案:减少穿刺次数,保护病人血管,不易损伤,保证输液顺利与安全,配合多次用药,提高疗效,减少病人费用、减轻病人痛苦。 9、常见静脉血流量? 答案:手背至肘部静脉:<95ml/min 肘部至肩部静脉:100-300ml/min锁骨下静脉:1—1、5L/min 上腔静脉:2—2、5L/min 10、堵管得常见原因? 答案:过度活动,体位变化导致导管异位、冲管不充分导致血栓形成、多种药物混合产生药物沉淀 11、留置针得留置时间? 答案:72—96小时、 12、留置针得穿刺角度? 答案:15-30度、 13、选择静脉与导管得基本原则 答案:①选择最适合病人病情及疗程需要得输液工具 ②选择粗、直、血流量丰富、避开关节与静脉瓣 ③在满足治疗输液需求得前提下,选择最小型号得导管 14、WHO对安全注射得定义? 答案:对接受治疗者无害、减少医护人员得职业伤害、不使废弃物对她人造成伤害。 15、安全留置针得概念?

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方法和技巧

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方法及技巧 摘要:探索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方法及技巧,提高穿刺成功率,减少患儿因反复穿刺造成的痛苦及恐惧,减轻家长因担心穿刺困难而产生的焦虑,提高治疗和抢救的效率,提升家长对护理操作技术的满意度,提高工作效率。 关键词: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技巧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医疗护理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小儿静脉输液是临床给药的重要途径之一,是临床治疗、抢救最常用的技术操作[1]。由于婴幼儿血管细,加之其家长对操作要求高,操作过程中患儿不合作,易出现穿刺失败,很容易引起家长的不满,既影响护士情绪,也影响医院声誉[2]。静脉留置针作为头皮针的换代产品,因能高效率保持静脉通畅,减少反复穿刺的痛苦,得到了患儿家属和护理工作者的青眯。但因小儿好动,不配合,血管细,弯曲等多方面原因,其成功率较成人低[3]。自2007年以来,我院总结了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和留置方法,提高了穿刺成功率,得到了家长的好评,现将方法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入住我院需静脉输液治疗的患儿:共48例,年龄3个月~4岁。 1.2材料选用江西洪达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的24G静脉留置针,3M透明敷贴,一次性注射器,可来福接头等。

1.3方法 1.3.1准备工作备齐用物后输液管头皮针直接穿刺于留置针“Y”型管一端的肝素冒上,排出留置针导管内空气,拧紧另一端肝素帽,以防松动脱落。 1.3.2选择血管选择较粗、直、清晰且富有弹性,易于固定的头皮或手、足静脉,可选择额正中静脉、耳后静脉,颞浅静脉、上肢前臂桡静脉、前臂尺静脉,下肢内踝静脉、足背静脉等,避开静脉瓣及关节,皮肤不完整处的静脉。如果四肢末梢凉,循环差,看不清也摸不到血管可采用保暖或热敷的方法使血管充盈、扩张,然后再穿刺,这样穿刺成功率较大。 1.3.3穿刺方法及技巧护士热情接待患儿,哄逗,抚摸,关爱患儿,向家长讲解静脉输液的相关知识,消除患儿的恐惧及陌生感,使患儿尽量配合操作。选择头皮静脉:剃净毛发,使用碘酒严格消毒,消毒范围要大于穿刺点5cm,由内向外擦拭。为了避免静脉炎的发生,必须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助手护士固定患儿体位,教会家长协助方法。穿刺前再次排气,轻轻转动针芯转柄部,使针芯针尖部斜面向上,左手绷紧穿刺点皮肤,右手持紧蝶翼,沿血管走向缓缓刺入,见回血后,再平行进针2~3cm,助手一手固定患儿头部,一手绷紧血管下方的皮肤,操作者右手向后退针芯,同时左手将外套管送入血管内,这样一退一进将外套管全部送入血

开展品管圈活动提高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率

开展品管圈活动提高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率 朱田芳 摘要:目的:讨论开展品管圈活动对提高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率的影响。方法:成立品管圈小组对2013年10月至12月的住院患者使用静脉留置针的116名患者开展品管圈活动,对调查后导致静脉留置针穿刺失败因素进行干预。结果:干预后护士使用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率明显提高。结论:通过开展品管圈活动有利于提高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率。 关键词:品管圈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率 静脉留置针又称静脉套管针,是由特殊材料制成。外套管较柔软,胶体活动方便,便于留置。减少反复穿刺带给患者的痛苦。它广泛应用于临床,外科化疗患者较多,留置针使用广泛。多年以来,提高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率,一直是护理工作的重中之重。外科对使用静脉留置针穿刺失败原因进行了分析。采取了穿刺前预防,穿刺中指导,穿刺后生效。的品管圈活动,提高了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率,预期效果指导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段资料:选择2013年10月至12月使用静脉留置针输液后126例患者为对照组,男65例女46例,年龄36岁至82岁,2014年1月至3月使用静脉留置针穿刺的98例为观察组,男51例女47例,年龄32岁至78岁均为化疗患者,查找静脉穿刺失败的原因,然后制定出具体措施和解决方案。 1.2方法 成立品管圈:成员包括1名主管护理担任团长,两名组长,四名责任护士,担任组员,全名为,爱心圈,圈徽为7只手托一颗爱心,意为,通过品管圈,7个组员的共同努力,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减轻患者的痛苦,为患者奉献爱心,团长全权负责活动的规划,每月组织开会一次,汇报工作,讨论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2.实施步骤: 确定活动主题,鼓励每个组员根据临床工作经验,提供最需要的解决问题,然后进行,打分,最后确定得分最高的,提高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率,被列为本次活动的主题,选题理由:提高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率,可以减少反复穿刺的带来的痛苦。保护血管减少静脉并发症,减少医患纠纷,融洽护患关系。 原因分析,经过组员讨论分析归纳总结,提出导致静脉穿刺失败的原因,与外界环境,病人血管的条件,穿刺用具的选择,穿刺方法和部位,以及穿刺后用法技巧。针对以上原因,制定出了三个提高静脉留置针成功率的解决办法 干预措施: 穿刺前预防: 静脉留置针的选择:选用,型号小、细、短的留置针。将相对小的,静脉留置针,进入血管内,从而减少血管阻力,减少静脉炎的发生。 穿刺部位的选择,从远心端向近心端选择,宜选用粗直弹性好,无静脉瓣,避开关节处,易于固定的静脉,患者血管条件不好时,应在穿刺前,嘱咐患者热敷穿刺部位三十分钟,促进静脉扩张,易于穿刺。, 环境的选择:温度适宜光线充足,保持病房的温度在22到24摄氏度,相对湿度在百分之44到55之间。

留置针产品知识考试题目

2014年留置针产品知识要点 1)给药途径包括:经口给药,经皮给药,肌肉注射,皮下注射,静脉注射治疗与骨髓腔内注射; 2)静脉注射治疗包括: 短期静脉留置针:翼状注射针(蝴蝶状),外周静脉留置针 (PIVCs),中线导管 长期静脉留置针:中央静脉导管针 (CVCs),经外周静脉置管得中央静脉导管(PICCs) 3)静脉注射治疗中血管穿刺针得选择: ?留置时间小于一周选择:外周静脉留置针 ?留置时间在1至4周:中线导管 ?留置时间大于4周小于一年时,选择PICC; 4)静脉留置目得: ?静脉注射治疗:水化治疗,药物治疗,血液制品,营养输注 ?诊断性应用:化学分析,毒物分析,微生物分析,血液学分析 ?可视化病理学检查: X线, CT扫描(计算机断层显像),MRI扫描(磁共振显像) 动脉留置目得:血流动力学监测动脉血压(创伤性),血气监测, 血pH值监测 5)外周静脉穿刺过程包括:患者评估及教育,开始操作前准备,穿刺点准备,导管置入,开始治疗; 安全静脉留置针得结构包括(从针尖依次到针尾):针尖斜面,透明导管,固定翼,安全防护夹,针座, 推送板,回血腔,可移除得排气塞, 6)外周留置针得使用目得: 静脉留置针:输血,静脉输液治疗 ,间断性静脉给药,预防性地建立安全得静脉通路 动脉留置针:间歇性采血,有创性(动脉内) 动脉血压测定,配合高压注射器使用 ,放置血管通道器材6)24G型号——1500ml/小时 —用于儿童与老年患者 —用于静脉直径较小得任何患者 22G型号——2000ml/小时 —大多数成人常规静脉治疗使用得标准型号 —可用于成人输血治疗 20G型号——3500ml/小时 —成人输血治疗时推荐使用 —用于较小手术患者 —用于肥胖患者 18G型号——4000ml/小时 —用于较大手术患者 —用于较大创伤患者 —用于所需输液速度超过4000ml/小时得患者 7)不同G针得标识颜色:14G 棕黄色,16G灰色,18G,绿色,20G,粉红色,22G,蓝色,24G,黄色; 8)贝朗留置针使用后部磨切斜面; 更宽得刺入角度选择范围,以提高困难穿刺情况下得置管成功率 使得置管过程更加舒适 静脉切口为“V”型或三尖型,而不就是传统得“柳叶”型,使得导管更易置入,减轻血管撕裂伤, 也使切口处止血更为迅速 9)双侧穿刺针尖进入静脉后,继续前行而刺破了对侧静脉壁。诱发因素: ?在整个导管置入过程中始终绷紧皮肤 ?穿刺得刺入角度过大 ?针尖得刺入速度过快 ?没有等瞧到回血就继续穿刺 10)可移除排气塞功能包括:使导管“漂浮”起来,在置管过程中直接采血, 提高回血得血流速度,血糖监测 10)Trim Length就是指:从针尖斜面根部到套管前端之间得距离 11)双回血技术 ?穿刺针回血,证明穿刺针头位于静脉之中 ?导管回血,证明导管位于静脉之中 ?通过在导管芯与回血储存室中见到回血,以确证穿刺成功 ?不必反复拔除与重插入穿刺针以确定导管置入成功,改进了置管操作 12)聚氨酯(PUR) ?在血流中会软化 ?对血管解剖得顺应性较高 ?防止绞缠/ 可自动复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