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期中语文试卷
天津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含答案)

天津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各题。
中国,是茶的故乡,亦是茶文化的发源地。
茶乃是中国对人类文明史的巨大贡献,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骄傲,是我国的“国饮”。
客家擂茶,以其古朴见奇趣,以保健显奇效,自古___,是中国最古老的茶道之一。
关于擂茶的起源,则说法不一,许多人以为,擂茶是客家人流迁过程中的特产。
()唐宋时,随着客家人南迁而流传下来。
《玉林诗话》所载一首古诗描述了当时江南民间喝擂茶的风情:“道旁草屋三两间,见客擂麻旋点茶”。
斗转星移,___,元末明初以后,擂茶在中原和其他地区已渐趋灭迹,只有赣南、闽西、粤东、湘南、川北及台湾、香港等地的客家人至今保留着食擂茶的习俗,并不断地发扬光大。
以前,客家民间有“无擂茶不成客”的谚语。
擂茶曾经是客家人经常用来招待客人的食物,现在变成客家最带本土特色的美味小吃。
干绿茶、香菜、新鲜薄荷、炒米等以及各类时令蔬菜为原料,擂成茶泥。
喝擂茶时,将擂好的茶泥放在擂钵里用开水冲泡后再倒入少许茶油,冲泡好的擂茶可谓___。
端起一碗擂茶,先品再闻,香气浓,茶味纯。
喝下它,不仅能生津止渴,清凉解暑,而且还有健脾养胃,滋补长寿之功能。
需要说明的是,根据不同的地域,比如山区、平原和沿海片区,客家擂茶从取用食材、制作方法和佐料搭配上又各有特色,这就跟当地客家人的生活环境和饮食习惯___了。
可以说,擂茶是客家先民在漫长岁月里创造出的饱含自然哲思的养生佳肴。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闻名遐迩沧海桑田秀色可餐息息相关B.如雷贯耳沧海桑田秀色可餐休戚相关C.闻名遐迩岁月变迁色味俱佳息息相关D.如雷贯耳岁月变迁色味俱佳休戚相关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其实,中原地区早已有食擂茶之习俗,然后才形成了客家民系。
B.其实,客家民系尚未形成之前,中原地区早已有食擂茶之习俗。
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试卷语文答案

一、基础知识与运用(每小题2分,共20分)1. C2. D3. B4. A5. D6. C7. B8. A9. D10. C二、现代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5分)11.(1)通过描写主人公的动作和心理活动,表现了他在面对困境时的勇敢和坚韧。
(2)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人生比作一场马拉松,强调了在人生旅途中要持之以恒,不断追求进步。
12.(1)文章通过对比主人公在困境中的坚持和放弃,突出了坚持的重要性。
(2)作者认为,只有坚持才能克服困难,实现人生价值。
13.(1)文章通过描写主人公在困境中的努力和奋斗,表达了作者对人生道路的思考。
(2)作者认为,人生就像一场马拉松,只有坚持不懈,才能到达终点。
14.(1)文章通过对比主人公在困境中的表现,强调了勇敢面对困难的重要性。
(2)作者鼓励读者在面对困境时,要勇敢地站起来,坚持自己的信念。
三、古诗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5分)15.(1)望岳(2)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3)这首诗通过描写泰山的雄伟壮观,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16.(1)滕王阁序(2)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3)这句话通过描写落霞、孤鹜、秋水等景物,表现了滕王阁的壮丽景色。
17.(1)长恨歌(2)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3)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爱情的执着和永恒的追求。
18.(1)庐山谣(2)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3)这句话通过夸张的修辞手法,描绘了庐山的壮丽景色。
四、作文(50分)题目:我的青春梦想答案:我的青春梦想是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
教师这个职业,对我来说,既神圣又充满挑战。
它需要我具备丰富的知识、高尚的师德和无私的奉献精神。
在我眼中,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是学生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
我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学生们在学习中找到乐趣,在困惑中找到答案,在挫折中找到勇气。
我相信,每一个孩子都是一颗闪亮的星星,只要给他们提供合适的环境和条件,他们就能绽放出属于自己的光芒。
高二语文期中考试题及答案

高二语文期中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箴言(zhēn)恣意(zì)踌躇(chóu)B. 蹉跎(cuō)缄默(jiān)旖旎(yǐ)C. 蹉跎(cuō)缄默(jiān)旖旎(nǐ)D. 箴言(zhēn)恣意(zì)踌躇(chú)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他不仅学习好,而且品德高尚。
B. 由于他刻苦学习,因此成绩优异。
C. 这篇文章的中心思想是歌颂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
D. 我们要注意防止不再发生类似的错误。
3.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他像一只猛虎下山,勇往直前。
B. 他的心情像天气一样变化无常。
C. 她的声音如同泉水般清澈。
D. 他的行为让人难以捉摸。
4.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春风又绿江南岸。
B. 太阳从东方升起。
C. 月亮悄悄地爬上了树梢。
D. 星星在夜空中闪烁。
5.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排比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他勤奋学习,刻苦钻研,成绩优异。
B. 春天来了,万物复苏,大地回春。
C. 他热爱生活,热爱工作,热爱学习。
D. 他喜欢音乐,喜欢运动,喜欢阅读。
6.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设问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我们为什么要学习?B. 学习是为了什么?C. 学习是为了提高自己。
D. 我们应该热爱学习。
7.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反问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难道我们不应该热爱学习吗?B. 学习难道不是为了提高自己吗?C. 我们应该热爱学习。
D. 学习是为了提高自己。
8.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夸张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他跑得比兔子还快。
B. 他学习非常认真。
C. 他的成绩很好。
D. 他非常热爱学习。
9.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反复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他热爱学习,热爱学习,热爱学习。
B. 学习,学习,再学习。
C. 他热爱学习,热爱工作,热爱生活。
重庆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含答案)

重庆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现代文阅读Ⅰ在动物世界里有没有相应的解毒办法呢?当然有。
学会挑选食物,是对抗植物毒素的有效做法。
只要注意观察,你就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长颈鹿并不会在一棵树上吃太久,很快它们就会移动到下一棵金合欢树。
因为,如果只吃一棵金合欢树的叶子,很容易引起中毒。
因为金合欢会“通风报信”。
金合欢含有特殊的化学武器——单宁。
在通常情况下,树叶中的单宁含量并不高,毕竟合成单宁也需要消耗大量能量。
长颈鹿在啃食树叶时,会释放出大量的乙烯,这些乙烯被金合欢感应到,接着金合欢就会提高叶片中的单宁含量。
过量的单宁会影响到长颈鹿的消化系统,降低它们的消化能力,甚至引起死亡。
说到挑选食物,还有一个出名的例子,那就是在澳洲的桉树林中生活的动物,可能你已经猜到了,这个动物就是树袋熊(考拉)。
桉树叶子是考拉的主要食物,但是并非是棵桉树,考拉都会吃。
在澳大利亚分布着约300种桉树,但是考拉仅仅热衷于吃其中的三种桉树的叶子,分别是小帽桉、细叶桉和赤桉。
考拉如此挑选食物是有原因的。
桉树可以说是将化学防御这件事玩到极致的植物之一。
中国南方大片的桉树林根本不需要喷洒农药控制虫害,因为几乎没有动物能够解除桉树的防御武器。
桉树叶片中含有大量的桉叶油,桉叶油中的主要成分桉叶素有着特别的刺激性气味。
虽然稀释过后的桉叶油也可以作为香精添加到人类的食品当中,但在高剂量下,桉叶油仍然有毒。
对于食草动物而言,桉树叶是种“只可远观”的能源宝库。
但是,桉树毕竟是桉树,即便是桉叶油含量稍低,但是终归是有中毒风险的。
为了应对这种高毒性低热量的食物,考拉的应对策略就是少吃多消化。
一只成年考拉每天最多会吃下约400克的桉树叶。
考拉会细嚼慢咽,考拉的进餐时间通常为4~6小时。
考拉吃下去的桉树叶,进入胃肠道之后,其中活跃的微生物不仅能将叶片中的纤维素转化为考拉可以吸收的营养,更可以分解其中的毒素,避免中毒。
最新高二年级第一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含答案)

最新高二年级第一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含答案)考生注意:1.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礼”“礼”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概念之一,它在中国历史的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深刻地影响着中国人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
“礼”的内涵十分丰富。
首先,“礼”强调秩序和规范。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社会的各个层面都有相应的礼仪规范,这些规范规定了人们在不同场合下的行为举止,从而维护了社会的秩序。
其次,“礼”注重道德修养。
礼仪不仅仅是外在的形式,更是内在道德的体现。
通过遵守礼仪,人们可以培养自己的品德,提高自己的道德境界。
最后,“礼”倡导和谐与包容。
礼仪的实施有助于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不同的文化和习俗都可以在“礼”的框架下得到尊重和包容。
“礼”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重要的价值。
一方面,它有助于维护社会的稳定。
在一个有礼的社会中,人们遵守规范,尊重他人,矛盾和冲突就会减少,社会秩序得以维护。
另一方面,“礼”对于个人的成长和发展也具有积极的意义。
它可以培养人的自律、尊重他人和责任感等品质,提高个人的综合素质。
在当今社会,“礼”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礼”所倡导的秩序、道德和和谐等价值观念依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礼”的传统,将其融入到现代社会的建设中,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礼”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唯一核心概念,贯穿中国历史发展始终。
B.中国传统文化认为,“礼”只强调外在形式,与内在道德无关。
C.“礼”思想有助于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对个人成长也有积极意义。
D.在当今社会,“礼”已经完全失去了现实意义。
湖北省新高考协作体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2024—2025学年度上学期高二期中考试高二语文试卷(答案在最后)考试时间:2024年11月13日上午9:00—11:30试卷满分:150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黑色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中国传统水墨画与西方古典油画不同,对于画面中空白的认识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在中国画家的认识中,画面里的留白,要让人产生对空间的联想,那里面有云烟、有雾气、有山峦、有溪水,甚至有牧童哼着乡间小调牧牛的场景。
然而,这些丰富的虚景又通通被缥缈的水雾笼罩在了“空白”之中,让人浮想联翩。
这便是中国画留白“意到笔不到”的魅力。
中国画的留白淋漓尽致地表现了“无生于有,有生于无”的老庄思想,由此亦可窥见中国道家及禅宗哲学所带来的深远影响。
明代画家董其昌曾以禅言艺,将中国画分为南北二宗,尤其推崇南宗的顿悟,认为其参悟方式同文人画的雅逸士气相契合。
其中,从“看山是山”到“山在心中”的透悟过程,也点明了化眼前之有为无,方能达智慧神明之心境。
留白还有一个非常优雅的别名——“余玉”,以布白凸显灵动,以虚空诠释丰盈,类似音乐演奏中某一刻的“悄然无声”。
恰如其分地处理画面中的留白,不仅可以营造画面的审美意境和作品氛围,体现艺术家独特的审美情怀,还反映出艺术家对蕴于宇宙万物之中的“道”的解读。
这正是中国画与西方绘画在本质上的差异。
中国画的创作和鉴赏都讲究“气”。
在历代画论中,皆以“气韵”作为品评作品的重要标准。
南北朝绘画理论家谢赫在“六法论”中提到的重要法则“气韵生动”,即画面中必须有“气韵”才可能变得生动。
高二语文期中考试卷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都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悲壮(bēi zhuàng)颠簸(diān bǒ)振奋(zhèn fèn)B. 招摇(zhāo yáo)漫不经心(màn bù jīng xīn)调皮(tiáo pí)C. 沉着(chén zhù)摧枯拉朽(cuī kū lā xiǔ)潇洒(xiāo sǎ)D. 妩媚(wǔ mèi)毫不犹豫(háo bù yóu yù)震撼(zhèn hàn)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越来越丰富,但精神生活却相对贫乏。
B. 为了提高我们的学习成绩,我们必须刻苦学习,否则就不能取得好成绩。
C. 这篇文章的语言生动形象,内容丰富,对于我们了解历史有很大的帮助。
D. 她是一个非常勤奋的学生,每天晚上都熬夜学习,所以她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3.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在这个关键时刻,他毫不犹豫地承担起了责任,展现了他的担当精神。
B. 面对困难,我们不能退缩,而应该迎难而上,勇往直前。
C. 这本书的内容非常丰富,涵盖了各个领域的知识,对于我们拓宽视野有很大的帮助。
D. 他的演讲非常精彩,语言幽默风趣,赢得了在场观众的阵阵掌声。
4. 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这座城市的绿化工作做得非常好,街道两旁绿树成荫。
B. 他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这得益于他的勤奋努力。
C. 这部电影讲述了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让人久久不能忘怀。
D. 她的舞姿优美,仿佛在翩翩起舞,让人陶醉其中。
5.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我很喜欢看书,尤其是历史、文学和科学方面的书籍。
B. 他的声音洪亮,仿佛在向人们传递着一种力量。
四川省成都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 含答案)

四川省成都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逻辑,是有效思维的判断标准。
要进行有效的思维训练,必须讲逻辑。
语文教学该如何讲逻辑?重要的是要让逻辑思维训练和学习任务紧密结合,向教学过程自然渗透。
文本解读常常需要在语境中推断词义,这种方法运用得好,既是语言文字的积累和运用,又是逻辑推理的示范或训练。
如《史记·刺客列传》中写荆轲竭力劝说燕太子丹允许他取樊於期的人头献给秦王时,有这样一句话:“诚得樊将军首与燕督亢之地图,奉献秦王,秦王必说见臣,臣乃得有以报。
”句中的“乃”翻译为“就”还是“才”?翻译为“才”在语意上是说得通的,但是,仔细推敲,就会发现不甚合理:“才”表示必要条件,即没有樊於期的人头就肯定杀不了秦王,但有了樊於期的人头也未必杀得了秦王;“就”表示充分条件(有了前面的条件就一定有后面的结果),即有了樊於期的人头就一定杀得了秦王(当然,这也意味着要杀秦王可能未必要取樊於期的人头)。
荆轲面对“不忍”的太子,一定要勾画出杀秦王高度可能的愿景才行,从这一点来看,翻译成“就”要比“才”合理。
在文本解读中抓住几例像这样的逻辑推理和学生探讨,不仅能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还会有助于他们养成好的阅读习惯和心态。
一段话在字面的意思之外可能还隐藏着重要信息,想要捕捉到这些信息,往往需要细致的逻辑推理。
例如:“(四叔)说我‘胖了’之后即大骂其新党。
但我知道,这并非借题在骂我:因为他所骂的还是康有为。
”(《祝福》)根据这段话,可以推理出关于“我”和四叔的重要信息。
首先,“我”是新党或支持新党的人;其次,四叔不仅守旧而且消息闭塞。
根据“所骂的还是康有为”的“还”字,可推知康有为等人在当时已算不得新党了。
这点在《祝福》开头的第一句话“旧历的年底毕竟最像年底”中便可得到印证,有新历才谈得上“旧历”,而启用新历是辛亥革命之后的事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年级语文学科试卷一、选择题1.(本题3分)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鲁迅曾区分两种读书方法:一种是“看非看不可的书籍”,那必须:一种是“消闲的读书——随便翻翻”。
前者目的在求知,不免;后者意在消遣,自然更可体味到读书的乐趣。
至于获益,则实在。
A.费尽心机正襟危坐难以名状B.费尽心机道貌岸然难分轩轾C.劳神费力正襟危坐难分轩轾D.劳神费力道貌岸然难以名状2.(本题3分)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金山和焦山本来都是江中的岛屿,如今金山与北固山一样和陆地相连了。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①这里的好处是静中寓动,幽深中见雄伟②山巅的郑板桥读书处——别峰庵也是游人流连的地方③朝暾月色,断崖石壁,以及晓风涛声,都曾博得古人赞美④焦山在江中,面对象山,背负大江,漫山修竹,终年常青⑤而今吾人登临此山,望滔滔大江东去,巨轮渔艇往来,则又有一番意境⑥而山寺中的明代木结构建筑与石坊,山间的摩崖石刻,更为此山生色不少A.④③⑥①②⑤ B.④③⑤①⑥② C.⑤①④③⑥② D.⑤①④②③⑥3.(本题3分)下列各句中,诗句与节日不对应...的一项是()A.年年乞与人间巧,不道人间巧已多。
(七夕节)B.棹影斡波飞万剑,鼓声劈浪鸣千雷。
(端午节)C.雨中禁火空斋冷,江上流莺独坐听。
(重阳节)D.月色灯山满帝都,香车宝盖隘通衢。
(元宵节)4.(本题3分)下列选项中,对漫画意图的理解最贴切的一项是()A.嘲讽不加调查先入为主的看法。
B.批评砍伐树木破坏生态的做法。
C.讥刺违反规定吸烟作业的工人。
D.调侃头脑简单听人指挥的莽汉。
二、文言文阅读(本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甲】上欲废太子,立戚夫人子赵王如意。
大臣多谏争,未能得坚决者也。
吕后恐,不知所为。
人或.谓吕后曰:“留侯善画计策,上信用..之。
”吕后乃使建成侯吕泽劫留侯,曰:“君常为上谋臣,今上欲易太子,君安得高枕而卧乎?”留侯曰:“始上数在困急之中,幸用臣策。
今天下安定,以.爱欲易太子,骨肉..之间,虽.臣等百余人何益?”吕后强要曰:“为我画计。
”留侯曰:“此难以口舌争也。
顾上有不能致者,天下有四人(指商山四皓,秦末四个著名的隐士。
)。
四人者年老矣,皆以为上慢侮人,故逃匿山中,义不为汉臣。
然上高此四人。
今公诚能无爱金玉璧帛,令太子为书,卑辞安车,因使辩士固请,宜来。
来,以为客,时时从入朝,令上见之,则必异而问之。
问之,上知此四人贤,则一助也。
”于是吕后令吕泽使奉太子书,卑辞厚礼,迎此四人。
四人至,客建成侯所。
(选自《史记·留侯世家》) 【乙】当韩之亡,秦之方盛也,以.刀锯鼎镬待天下之士,其平居无罪夷灭者,不可胜数。
虽有贲、育,无所获施。
夫持法太急者,其锋不可犯,而其势未可乘。
子房不忍忿忿之心,以匹夫之力而逞于一击之间;当此之时,子房之不死者,其间不能容发,盖亦危矣。
千金之子,不死于盗贼,何哉?其身之可爱,而盗贼之不足以死也。
子房以盖世..之材,不为.伊尹、太公之谋,而特出于荆轲、聂政之计,以侥幸..于不死,此圯上老人之所为深惜者也。
是故倨傲鲜腆而深折之,彼其能有所忍也,然后可以就大事。
故曰:“孺子可教也。
”(选自苏轼《留侯论》) 5.(本题3分)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与现代汉语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A.留侯善画计策,上信用..之B.骨肉..之间,虽臣等百余人何益C.子房以盖世..之材D.以侥幸..于不死6.(本题3分)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虽.臣等百余人何益虽.有贲、育,无所获施B.以.爱欲易太子子房以.盖世之材C.人或.谓吕后曰云霞明灭或.可睹D.不为.伊尹、太公之谋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今公诚能无爱金玉璧帛,令太子为书,卑辞安车,因使辩士固请,宜来。
(3分)(2)来,以为客,时时从入朝,令上见之,则必异而问之。
(4分)(3)其身之可爱,而盗贼之不足以死也。
(2分)8.选文中可以看出留侯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结合文章简要概括。
(3分)三、诗歌鉴赏(本题10分)阅读下面两首宋词,完成小题。
青玉案·元夕辛弃疾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临江仙·都城元夕毛滂①闻道长安灯夜好,雕轮宝马如云。
蓬莱清浅对觚棱②。
玉皇开碧落,银界失黄昏。
谁见江南憔悴客,端忧懒步芳尘。
小屏风畔冷香凝。
酒浓春入梦,窗破月寻人。
注:①词人毛谤晚年,因言语文字坐罪,罢秀川太守之职,待罪于河南杞县旅舍。
本词即写于词人羁旅河南之时。
②觚棱:宫殿的屋脊。
9.请分析辛词开头“东风夜放花千树。
更吹落,星如雨”三句在全词中的作用。
(4分)10.毛词的下片抒发了词人哪些思想感情?请简要概括。
(3分)11.两首词都运用了对比手法,请作简要分析。
(3分)四、句子默写12.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本题8分)(1)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_____________。
(庄子《逍遥游》)(2)_____________,夕揽洲之宿莽。
(屈原《离骚》)(3)扪参历井仰胁息,_____________。
(李白《蜀道难》)(4)沙上并禽池上暝,。
(张先《天仙子》)(5)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_____________。
(苏轼《赤壁赋》(6)了却君王天下事,_____________。
(辛弃疾《破阵子》)(7)离愁渐远渐无穷,。
(欧阳修《踏莎行》)(8),只有香如故。
(陆游《卜算子》)五、现代文阅读(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本题15分)母亲的小木匣王举芳母亲说:“小木匣的锁坏了,你给我换一个吧。
”我接过母亲手中那把带着岁月锈迹的锁说:“行,下班后我去修锁匠那里看看。
”还没下班,接到多日未见的同学电话,说他来出差,想见面聊聊。
我想锁早一天买晚一天买没事儿,下班后便拉着同学一起吃晚饭。
吃完饭还没到家,单位领导打来电话,让我明天出差一周。
出差回来,妻小声对我说:“咱妈那木匣子里装的是什么宝贝啊?”“咱妈能有啥宝贝?”“整天走着坐着都抱着那个木匣子,仿佛里面有天大的秘密。
”妻努努嘴示意我,“喏,你看,睡觉都抱在怀里呢。
”我望向坐在躺椅上睡着的母亲,果然,她的双手妥帖地把小木匣搂在胸前。
这个小木匣是外公做的。
外公是个木匠,那年有人拿了木材给外公,请他给即将出嫁的女儿做两个柜子。
柜子做完,外公用下脚料做了这个小巧玲珑的木匣。
外公虽是木匠。
但外婆是个病身子,加上上有老、下有小一大家子的吃喝,没有余钱给就要出嫁的母亲买木材做嫁妆,小木匣成了母亲唯一的陪嫁。
母亲欢喜地抱着空空的小木匣走出外公的家,进了奶奶家的老宅子,开始了另一段人生。
记忆中,母亲总把小木匣放在自己的枕头边,上面的小铜锁一直是锁着的。
少年的我对小木匣充满了幻想与好奇,终于趁母亲不在家,用锤子把小铜锁砸开,迫不及待地打开小木匣,里面除了一股淡淡的松木香味儿,什么也没有。
母亲回家后很生气,一把拉过我,摁在床边,照着我的屁股啪啪狠劲儿打,边打边说:“让你起邪心。
今天不让你长记性,以后你也会对别人的东西起邪心。
人,不能对别人的东西起歪心和邪心,你知道不知道?你说你记住了没……”那顿打啊,我的屁股都被打开花了,好长时间都得趴着睡觉。
小木匣也不总是空空的。
刚参加工作那年,我喜欢上了一个女孩。
女孩喜欢书和苹果,我想用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赢得女孩的芳心。
母亲拿出小木匣,拿来两个红红圆圆的苹果洗净、擦干放进去。
把我给女孩买的书放在苹果上面。
十几天后打开小木匣,里面的书散发着淡淡的苹果香。
我把带着苹果香的书送给女孩,女孩望向我的眼神充满了欣喜与娇羞。
后来女孩一家南迁,我的恋情就如风筝一般断了线。
“锁买来了吗?”母亲醒了。
“没,我明天一定买。
”说完这话又过了四五天,我才去买了锁。
母亲很高兴,没有责备我的拖延与忽略。
小木匣上了锁,母亲依然一刻不离地抱着它。
“我跟你说,我那天看见老王头和咱妈一起逛街,两人聊得挺热乎。
你说咱妈是不是黄昏恋了啊?”妻说。
“咱爸去世快二十年了,咱妈要真找个老伴,我还真同意。
”妻说:“我也同意。
”“妈,我看王叔挺好的,哪天请他到家里来吃饭吧。
”我试探着对母亲说。
“你王叔一点都不好。
哦,我是说他可悲惨了,儿子儿媳要抢他的银行卡,这不,他说让我给他保管着。
我说可不能放在我这里,我让他约了他的儿子儿媳,我去和他们谈了。
我告诉他们,如果他们再欺负老王头,就让老王头和他们脱离关系,然后把所有的钱和房产全部捐出去。
我会陪老王头一起和他们战斗到底。
他们都吓坏了。
我这像不像你们说的‘女汉子’啊?”母亲笑了。
过了一会儿,母亲抚摸着小木匣严肃地说:“我的小木匣,不能装别人家的东西,装别人家的东西,沉啊。
”母亲走得很突然,却很安然,就那么抱着小木匣在躺椅上睡着了,再也没能叫醒。
母亲离世一个月后,我让妻拿出小木匣放在桌子上,小木匣在母亲的抚摸和时光的浸润里闪着光。
我轻轻扭动钥匙,打开小木匣,一股说不出的厚重味儿扑面而来。
里面放着我和妻的结婚证。
“妈这是怕我们离婚,把我们的结婚证藏着,日夜抱着……妈……”妻禁不住哭泣起来。
妻用泪眼望着我说:“我们再也不要一吵架就说离婚好不好?”“嗯。
”我的眼睛也开始潮湿。
小木匣里本应装着属于母亲的故事,而普通平凡的母亲一辈子没有秘密。
妻擦干泪,郑重地把结婚证放回小木匣里,锁好,放在了枕边。
(选自《时代文学》) 13.(本题3分)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A.少年的“我”因为好奇,偷偷打开母亲的小木匣,母亲把“我”打了一顿,可见母亲教子之严。
B.普通平凡的母亲一辈子没有秘密,她怕我们离婚,竟然把结婚证藏在小木匣中,体现母亲之爱。
C.母亲的小木匣里究竟装着什么宝贝呢?这一疑问贯穿全文,文章的最后揭示了谜底,凸显主题。
D.文章采用倒叙和插叙的手法,叙述了母亲与小木匣之间的故事,情感真挚,读来让人唏嘘感动。
14.文章中写妻说看到老王头和母亲逛街的情节有何作用?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6分)15.文章以“母亲的小木匣”为题有什么妙处?(6分)(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本题15分)思想的方法主要有三种:逻辑的方法、体验的方法与玄思的方法。
读书要能应用思想方法,才不会做书本的奴隶。
以下讨论怎样用思想的方法来读书。
逻辑与数学相依为命,逻辑方法即是应用数学的方法来研究思想的概念,来理解自然与人生的事实。
逻辑方法的目的在能给我们有普遍性、有必然性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