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产品与公共选择理论
公共产品理论与公共选择理论关系之辨析

公共产品理论与公共选择理论关系之辨析【摘要】本文旨在对公共产品理论与公共选择理论的关系进行辨析。
在分析了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在首先概述了公共产品理论和公共选择理论的基本概念,然后通过对两者的区别和联系进行分析,揭示了它们在政策制定和公共事务管理中的重要性。
在强调了深入理解公共产品理论和公共选择理论关系的重要性,并探讨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通过本文的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公共产品理论和公共选择理论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与作用,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和启示。
【关键词】公共产品理论、公共选择理论、关联、区别、联系、深入理解、未来研究方向1. 引言1.1 研究背景公共产品理论与公共选择理论是政治经济学领域的两大重要理论,对于我们深入了解政府的角色与功能,以及公共政策的制定与执行具有重要意义。
而对于这两个理论之间的关系,既有相互补充的一面,也有相互竞争的一面,因此需要我们对其进行深入的辨析和理解。
在当今社会,公共产品的供给与选择机制一直是学术界和政策制定者关注的焦点。
在实际的公共政策制定中,我们往往会面临资源有限、需求多样、利益冲突等问题,如何更好地进行资源配置和决策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通过对公共产品理论与公共选择理论的关系进行深入研究,可以为我们提供更全面、系统的分析框架,从而更好地指导公共政策的制定和执行,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公平公正。
本文拟对公共产品理论与公共选择理论之间的关系展开辨析,并探讨其在实际政策制定中的应用与意义。
通过对这两大理论的深入探讨,希望可以为我们提供更清晰的思路和更有效的方法,以应对当前社会面临的各种挑战和问题。
1.2 研究意义公共产品理论和公共选择理论是政治经济学中两个重要的理论框架,对于我们理解政府干预经济、公共政策制定等方面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深入研究公共产品理论与公共选择理论的关系,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对于学术研究来说,深入探讨公共产品理论与公共选择理论的关系可以进一步完善理论框架,扩展研究视野,促进学科的交叉融合。
公共物品与公共选择理论

公共物品与公共选择理论公共物品(public goods)是指为整个社会或群体提供的,无法通过排除某些人或群体而被消费或使用的物品或服务。
公共物品的供给和消费具有特殊的性质和挑战,也引发了一系列的公共选择理论(public choice theory)。
一、公共物品的定义与特点公共物品具有两个主要特点: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
非竞争性意味着一个人的使用不会减少其他人的使用量,例如公园的草坪可以供多人同时享用;非排他性意味着无法将某些人排除在公共物品的使用之外,例如广播电视的节目可以被所有人收听。
基于上述特点,公共物品往往无法通过市场机制有效供给。
由于公共物品不具备排他性,供应者无法向消费者收费,因此市场往往无法提供足够的激励来生产这些物品。
此外,公共物品的非竞争性特征也导致了“免费骑车悖论”,即人们倾向于免费搭乘公共交通工具,导致过度拥挤。
二、公共选择理论的基本原理公共选择理论是指通过运用经济学方法研究政治和公共行政中的决策过程和结果,其中包括对公共物品的供给和决策制定的分析。
公共选择理论的核心观点是,政治决策者和公共行政机构的行为往往受到私人利益驱动,而非公共利益。
政治决策者追求权力和地位,公共行政机构追求预算和资源的增加,这导致了决策过程中的利益博弈和权力斗争。
因此,公共物品的供给和决策制定往往会受到政治因素的干扰。
另外,公共选择理论还提出了收益递减效应。
由于公共物品的非排他性,参与决策和供给的人数越多,个人对公共物品的边际效益越小,因此个人的投入和参与意愿也会减弱。
这导致了公共物品的有效供给面临困境。
三、公共物品的供给和决策制定为了解决公共物品的供给问题,政府往往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政府通过税收、公共预算和政策干预等手段来提供公共物品,并进行决策制定。
然而,正如公共选择理论所指出的,政府行为也往往受到利益驱动。
政府决策往往受到选举周期、利益集团的影响,而非完全基于公共利益。
因此,政策制定的过程需要通过制衡和监督机制来保证公共物品的有效供给。
03公共产品与公共选择理论

A得到5单位面包效用 B得到8单位面包效用 总效用=13单位 A和B每人都得到7单位面 包的效用 总效用=14单位合作均衡
(二) 公共选择理论
1、公共选择:就是通过集体行动和政治过程来 决定公共物品的需求、供给和产量。它是对资源 配置的非市场选择,即政府选择。 研究:政治市场上的主体(选民、利益集团、政 党、官员和政治家)的行为和政治市场的运行。
(交易对象:公共品;交易特点:非自愿性、不平等 性和强制性)
前提:经济人假设:非商品化
人都是理性行为者,其行为的目的是谋求私利的最大化。 政治领域中的人,即政治家、文官及其他国家(政府)代理人同 私人经济中的是人一样的,都是“经济人”,均以追求个人利益 最大化为目标。 政治家追求选票最大化,选民追求投票净利益最大化,执行决策 的政府官员追求预算最大化。
混合产品的提供
方式:公共提供与市场提供相结合。可以是政府
兴办,以收税的方式无偿提供或以收费的方式 有偿提供(如桥梁、公路);也可以是民办官 助,政府通过补贴进行一定的补助。 原因:其不完全的非竟争和非排他性使两种提 供方式的结合更具有效益上的优势。 决策中需关注的问题:收费的难易程度及收费损 失的大小;外部效益的合理评价;收费标准的 制定等。
非竞争性
公共品范围的扩展
按照受益范围的不同,公共品可以分为地方公共品、 国家公共品、区域公共品和国际公共品(全球公共品, global public goods)四个层次。 国际公共品的受益范围更广,不仅惠及包括发达国家 和发展中国家在内的世界上多个地区的若干国家甚至 所有的国家,而且惠及富裕或贫穷的不同人群,还关 系到不同的世代,既关乎是否满足当代人的需求,也 关乎后代人的利益。 Todd Sandler根据国际公共品是否满足两个基本特 性,将其分为纯国际公共品和准国际公共品两类。但 实际生活中的纯国际公共品很少,主要是指完全符合 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国际公共品,其受益者包括所 有的国家、群体和世代,如臭氧层保护、知识等。实 际生活中常见的大都是准国际公共品,它们不完全满 足非排他和非竞争的性质,但具有广泛性的趋势
公共事业管理 之 第二章公共事业管理的理论基础

公共产品的基本特征:非排他性与非竞争 性。
(二)公共产品的外部效应
外部效应是公共产品在生产与消费过程中附加给外部环境 的额外的成本或效益,而生产者或消费者本人却未支付这 部分成本,或没有享受到这部分收益;
就结构实体来说,公共事业管理系统包括 管理主体系统和管理客体系统。
思考、交流:
看了相关理论之后你的思考?
个人理性的选择导致集体的非理性结局。
《麦吉的礼物》:
新婚不久的吉姆和德儿,很是穷困潦倒。除了德儿那一 头美丽的金色长发,吉姆那一只祖传的金怀表,便再也没 有什么东西可以让他们引以为傲了。虽然生活很累很苦, 他们却彼此相爱至深。每个人关心对方都胜过关心自己。 为了促进对方的利益,他们愿意奉献和牺牲自己的一切;
只要私人利益与社会利益出现不一致时,就会存在某种外 部效应;
外部效应按照其对外部的影响分为两大类,即正外部效应 和负外部效应;
正外部效应也称为收益的外部化,如教育。 负外部效应是指某些产品的生产或消费会使生产者或消费者以外
的社会成员遭受损失却无法得到补偿,也称为成本的外部化,比 如环境污染、拥挤的公路或桥梁。
结论:
要让社会避免陷入集体非理性的困境,有 必要建立一套协调个体选择的制度安排。
集体行动逻辑
1965年,曼瑟尔·奥尔森(Mancur Olson)出版《集 体行动的逻辑》一书,运用经济学关于经济人及其行 为的假定,论证了个人理性不是集体理性实现的充分 条件这一著名论点;
他反驳了其他集团理论关于具有相同利益的个人组成 的集团总是会试图增进集团的共同利益的论点;
做法:要遵循八项原则:清晰界定边界、占用和供 应规则与当地条件保持一致、集体选择的安排、监督、 分级制裁、冲突解决机制、对组织权的最低限度的认 可、分权制企业。
公共产品理论与公共选择理论关系之辨析

科技广场2007.654素质的普遍提高,带来个人和社会的长远利益是无法估计的。
然而,这些公共产品是生产私人产品不愿提供的,有些则是私人部门不能提供的。
与多数人的利益直接相关的公共产品,虽然有着非常广泛的社会需要,但因它们本身的性质,使得相关的供求市场无法较好形成。
政府,作为社会公共利益的代表者,理所当然地应该承担起提供公共产品的重任。
政府通过优惠政策,或者倾斜政策,甚至通过安排公共部门的生产,将市场的缺陷填平补齐,从而积极推进市场的发展。
2.1公共物品与市场效率公共物品是社会必需的,但是它的消费者中存在一个特殊的问题,即搭便车。
也就是说每个人都希望他人为公共物品的供给支付成本,而自己无偿享用。
假定有一个生产者,像提供私人产品一样来供给公共物品,他会发现,没有人会成为该产品的购买者而支付价格。
因为公共物品的消费既然不具有排他性,那么,只要有这种公共物品出现,每个人都可以从中无偿受益。
公共物品的场合,由于人们的“经济人”本性,具有搭便车的主观动机,而公共产品的“非排它性”特点,使搭便车成为可能。
2.2公共物品供给中的“囚徒困境”由于公共物品很强的外部性,市场不仅失去效率,而且根本就不存在供给。
假设二楼有两家住户,在楼梯口安装一盏灯的成本是24元,每家住户从路灯得到的好处等价于20元。
这样,如果两家住户如实表示对路灯的需求意愿,他们将平摊路灯费用,从而各自的净效用是8元。
但如果一家表示不需要路灯而期望另一家安装。
安装的一家将承担全部的成本,其净效用为-4元,而另一家则得到净效用20元。
见上图,显然,这一博弈的占优战略均衡是两家都不安装路灯,而安装路灯并平摊成本这一较优结果却出现不了。
从而出现公共物品中的“囚徒困境”。
于是市场供给公共物品遇到一个难题; 从效率角度出发,公共物品应该免费提供,但是,如果免费,又无法支付公共物品的生产成本,这时就需要政府制定相应的公共政策来规范公共物品。
公共产品理论的结论是,中国现行公共品供给制度是从计划经济体制沿袭下来的,其显著特征是政府及其公共部门的过度垄断,在这一规模庞大的领域,市场和私人部门的效率功能没有得到有效发挥。
公共物品与公共选择理论教学课件

公共选择的困境与解决方案
3. 利益冲突
不同利益集团间可能存在冲突,影响决策的公正性。
4. 搭便车问题
个体可能存在搭便车的心理,导致公共物品供应不足。
公共选择的困境与解决方案
1. 完善信息收集机制
通过调查等方式了解公民的真实需求。
2. 强化监督机制
对政策执行过程进行监督,确保公平公正。
公共选择的困境与解决方案
扩展应用领域
加强跨学科研究
该理论的应用领域可以 进一步扩展,例如在城 市规划、环境保护、医 疗卫生等领域,可以结 合实际情况,运用该理
论解决实际问题。
公共物品与公共选择理 论可以与政治学、社会 学等学科进行交叉研究, 探究公共政策制定和执 行的内在逻辑和影响因
素。
创新研究方法
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 等技术的发展,可以运 用新的研究方法和技术 手段,对公共物品与公 共选择理论进行实证研 究和模拟分析,提高研 究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垃圾分类政策案例
总结词
垃圾分类政策是公共选择理论在环保领域的 具体应用。
详细描述
垃圾分类政策旨在提高市民环保意识,促进 资源回收和减少垃圾处理压力。政府在制定 和实施垃圾分类政策时,需要充分考虑市民 的意愿和利益,通过公共选择理论来平衡各 方利益,实现政策目标。
医疗资源分配案例
总结词
医疗资源分配是公共选择理论在医疗领域的实际应用。
定义
1. 集体性
2. 非市场性
3. 外部性
公共选择是政治学中研究公共 物品和服务的供给、需求与管 理的理论。它主要关注个体在 社会中的集体选择行为,以及 这些选择如何影响公共物品的 供应和使用。
涉及的是集体决策和行为,而 非单一个体。
3.公共产品理论

汶川灾区重建
私有银行
三、公共产品的有效供应
举例:一栋楼住着10户人家,该楼一共 有五层楼,假设要在楼门口装一个防盗 门,试想一下,哪个楼层的居民承担的 费用应该最多?为什么? 请列举出至少5种纯公共产品,俱乐部 产品
庇古模型
三、公共产品的有效供应
公共产品的局部均衡分析
三、公共产品的有效供应
二、公共产品的提供
公共产品的智猪博弈 假设张李两家,需修一条公路,修路成本为4,每家分担2, 路修好后对张家福利为10,对李家福利为1.
修 修 张 家不 修
李 家
不修
8,-1 10,-3
6,1 0,0
最终结果:张家修,李家不修。 由此可见:公共产品由市场提供是无效的。
公共产品的免费搭车问题
当一个集体内只有少数几个人时,就筹集资金和公 共产品提供的数量问题达成一致的资源出资支付就 能够有效运行。在小群体内部,个人之间相互了解, 并且关于每个人从公共产品中获得收益的信息掌握 比较充分。任何个人想隐瞒其实际边际收益的企图 都会很容易被发觉。修建一个村落的小桥 参与公共决策的人数增加,在一个大的群体中,人 们不太可能完全掌握其他人关于公共产品的真实边 际收益的信息。会促使人们隐藏自己的真实偏好, 个人理性造成机体非理性。 解决办法:强制征税
排 他 性
二、公共产品的提供
公共产品提供的囚徒困境: 假设有张李两家,需修一条公路,修路成本为4,每家分担 2,如果有路对每家的福利为3. 李 家 修 不修 修 1,1 -1,3 张 家不 0,0 3,-1 修
最终结果:两家都不修。 公共资源的悲剧。
公共产品的提供犹如囚徒困境,采取不合作的态度,免费搭车 现象严重。 走出囚徒困境的办法:重复博弈和机制设计
第三章 财政学 公共产品理论

• (3)利益集团的行为
• 利益集团通过支持政府官员和议员的竞选 活动而最终影响政府的政治决策。
• 利益集团对竞选活动的影响主要依靠的是 利益集团的财力优势,如对竞选人提供政 治捐款等。
• 四、公共产品与公共需要的关系
– 公共需要是社会公众在生产、生活和工作中的 共同的需要,但不是普通意义上的人人有份的 个人需要或个别需要的数学加总。 – 公共产品是满足公共需要的物质手段。
第二节 公共产品的提供和生产
• 一、公共产品提供的一般分析:
– 从公共产品的特征进行分析。
• 市场提供公共物品的效率损失: • 1)搭便车问题(free rider problem): 由于公共产品具 有非竞争性和非排斥性,人们也不会去购买。 • 2)公共产品的成本往往大大超过个人从公共产品中得到 的好处,这使得个人不愿购买公共产品。 • 3)个人的购买决策以他本人的边际效用与边际成本相等 为依据,而不考虑其他人从这个产品中的得益,因此即使 个人愿意购买公共产品,它的提供量会大大低于效率所要 求的提供量。
• (2)选民行为 • 公共选择理论认为,人们在投票过程中, 往往不是真实地反映他们的偏好,而是有 自己的策略选择,其行为方式有两种:一 是隐瞒偏好;二是策略性投票,即投票者 个人或联合体在投票时所做的有利于自己 的各种战略。 • 将个人偏好转化为社会偏好的过程中,研 究公共选择者的行为就显得 (1)政党行为 (a) 执政党是为了再次当选而行动,在野党是为了 在选举中击败执政党夺取权力而行动。 (b) 政党的数目受选举规则的影响,表现为两个方 面:一是多数制下,每个政党都会争取过半数选 票以确保当选;二是比例代表制下,同时允许有 多个代表,即由获票数最多的几位候选人当选, 在席位分配中,各参选政党的席位多少根据得票 的多少而定。可能会出现多数党联合组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非竞争性
公共品范围的扩展
按照受益范围的不同,公共品可以分为地方公共品、 国家公共品、区域公共品和国际公共品(全球公共品, global public goods)四个层次。
国际公共品的受益范围更广,不仅惠及包括发达国家 和发展中国家在内的世界上多个地区的若干国家甚至 所有的国家,而且惠及富裕或贫穷的不同人群,还关 系到不同的世代,既关乎是否满足当代人的需求,也 关乎后代人的利益。
保持数量不变,把每个人 的“支付意愿”相加得到 价格。
垂直加总. Vertical summation
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
P DD=DA+DB
P0 PB PA O
SS E
DA
Q0
Q1
G DB
Q
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
同一供给水平下,不同消费者的满足程度不一。 消费者所愿支付的公共产品价格不同(对税收
原因:其不完全的非竟争和非排他性使两种提
供方式的结合更具有效益上的优势。
决策中需关注的问题:收费的难易程度及收费损
失的大小;外部效益的合理评价;收费标准的 制定等。
4、各种产品的提供
私人产品的市场提供
方式:私人价格支付(等价交换) 原因:具有竞争性和排他性 决策中需关注的问题:效用(利润)极大化
私人产品的有效提供 Efficient Provision of Private Goods
• 导出总需求
• 每个人的需求曲线表示对一单位边际商品的支付 意愿
许多传统上认为的公共品并不严格满足非排他性和非 竞争性 ——高速公路,拥挤时具备竞争性
许多传统上不认为是商品的物品具有公共品的特征 信心、社会信用体系,法律和秩序 知识 收入分配 政府本身也是公共品
2、公共物品的特征
消费的非竞争性 受益的非排他性
国防、外交、治安等最为典型。
消费的非竞争性
某一个人或厂商对公共产品的享用, 不排斥、不妨碍其他人或厂商同时享用, 也不会因此而减少其他人或厂商享用该种 公共产品的数量或质量,就是说,增加一 个消费者的边际成本等于零。
受益的非排他性
即在技术上没有办法将拒绝为之付款的 个人或厂商排除在公共产品的受益范围 之外,或者说,任何人都不能用拒绝付 款的办法,将其不喜欢的公共产品排除 在其享用品范围之外。
的支付意愿不同),导致公共产品供给水平不 同。
公共产品有效(原支付价格的加总)供给的关
键是社会成员诚实地按实际享受程度支付税收 加总。
混合产品的提供
方式:公共提供与市场提供相结合。可以是政府
兴办,以收税的方式无偿提供或以收费的方式 有偿提供(如桥梁、公路);也可以是民办官 助,政府通过补贴进行一定的补助。
方式:公共无偿提供 原因:其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使市场提供
无法实现社会资源的最优配置
公共提供中需关注的问题:公共物品的规
模;政府管理成本;税收效率损失等
公共产品的有效提供 Efficient Provision of Public Goods
数量相同,但每个人的支 付意愿( willingness-topay)不同
Todd Sandler根据国际公共品是否满足两个基本特 性,将其分为纯国际公共品和准国际公共品两类。但 实际生活中的纯国际公共品很少,主要是指完全符合 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国际公共品,其受益者包括所 有的国家、群体和世代,如臭氧层保护、知识等。实 际生活中常见的大都是准国际公共品,它们不完全满 足非排他和非竞争的性质,但具有广泛性的趋势
典型实例:面包与取暖
3、公共物品的分类
纯公共物品 混合品(准公共物品)
拥挤性的准公共物品:公园、公路、公共图书馆等
排他性的准公共物品:教育、医疗等
判别公共产品的步骤
该。物品的消费 是非竞争性吗?
否
是排
他性的?
是 进入纯私 用品分析
是
从技术上看,该 物品是排他的吗?
是
排他的成本很高吗?
否
纯私人产品
1.排他成本较低 2.由私人公司生产 3.通过市场分配 4.通过销售收入融资
非 排
例子:公共公园,公共游泳池,海洋
他 里的鱼,拥挤的不收费道路,地下水
性 ,森林
例子:食品,鞋子,电脑,拥挤的收费 排
道路
他 性
纯公共产品 1.很高的排他成本 2.直接由政府生产或与政府签约的私 人企业生产 3.通过公共预算分配 4.通过强制性税收筹资
第三章、公共产品与公共选择理论 (一) 公共产品理论
1、公共产品与私人产品
公共产品与私人产品是相对应的。用于满足私 人个别需要的产品,称之为私人产品;用于满 足社会公共需要的产品,称之为公共产品。
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的区别
私人产品是由私人部门提供的用于满足私人
需要的产品和劳务。在消费过程中具有竞争
例子:国防,不拥挤的不收费道路, 公共电视,公平的收入分配,环境保 护,基础科学
准公共产品(俱乐部产品) 1.含外在性或具自然垄断性质的产品 2.私人企业生产 3.通过含补贴或矫正税收的市场分配 4.通过销售收入筹资
例子:学校,交通系统,预防接种,有 线电视,高尔夫球俱乐部,不拥挤的收 费道路,电话服务,电力系统
• 私人物品:保持P不变,把各人的需求量加总, 得到总需求。
• 称为水平加总 Horizontal summation
私人产品的有效提供 Efficient Provision of Private Goods
私人产品的有效供给
P
DB
P1
G
DA
E
P0
SS
DD=DA+DB
O
QA
QB Q0
Q
公共产品的政府提供
性和排他性的社会产品。
私人产品:X=
n
∑Xi
某种私人产品的总量(X)是n个消费者
所拥有或消费该产品数量(Xi)的总和。
公共产品:X=Xi
任何一个消费者所能消费和支配的公共产品的
数量( Xi ),即是该公共产品的总和。
公共品和私人物品
公共品可以变成私人品 ——无线电视信号屏蔽 ——产权界定
进入公共产权资源分析否Fra bibliotek市场失灵即该物品属于
纯公共产品,也就是说,
这种物品必须由国家预算
是
来提供。
否
该物品属于排他性-非竞争性物品,
例如电影院、不拥挤的道路或桥梁等
竞争性
准公共产品(公共池塘资源)
1.产品利益由集体消费但受拥挤约束 2.由私人公司或直接由公共部门生产 3.由市场分配或直接由公共部门分配 4.通过销售收入融资或通过税收筹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