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新自由主义思潮中的社会福利思想案例

合集下载

新自由主义经济思潮对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影响

新自由主义经济思潮对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影响
21货币市场的可持续性 。银行信贷规模不断增大 , 但规模差距 较大 , 存贷比甘肃较高 。02 年 - 05 年两省银行信贷规模均有较快 的增长 , 陕西资金规模大于甘肃 。2005年陕西存 、贷款余额分别达 到 6549104亿元 、 4042196 亿元 , 同 期甘肃 只有为 2931137 亿元 、 1942183亿元 。甘陕同期存款余额之比平均约为 1 ∶2118, 同期贷款
余额之比平均约为 1 ∶1167。同时 02 年 - 05 年甘肃存贷比依次为 01806、 01807、 01763、 01663, 对 应 的 陕 西 为 01764、 01768、 01709、01617, 均大致呈下降趋势 , 同时 , 陕西同期的存贷比都低 于甘肃 (2005年除外 ) 。
中国新自 由 主 义 者 正 在 经 济 自 由 的 口 号下 , 鼓吹和实现着他们的主张 。这些新 自由主义者的思想内容特征有 :
(一 ) 只相信个人财富 , 不相信社会公 平 。私有化是物质占有的制度基础 , 剥削 获利是财富增加的正当手段 。自由主义的 代表李嘉图认为 “在没有政府干预的情况 下 , 各种自我利益之间的尽可能好的和谐 将自动出现 , 即使不幸的很 , 工人们还只 能永远生活在物质匮乏之中 ”“李嘉图和马 尔萨斯描绘的是一种这样的私人资本主义 , 它哄骗工人说 , 这样的剥削是天经地人的 事情 。” (挪威 G1希尔贝克 N1伊耶 《西方 哲学史 》) 现在的中国新自由主义者正重拾 这 19世纪中期后被抛弃的粗鲁自由主义主 张 , 反对改变贫富分化和给予平民穷人过 多的关注 。所以有人才会说 “目前高级劳 动力市场已经全球化了 。企业高管动辄年
新自由主 义 对 广 大 发 展 中 国 家 的 社 会 福利制度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冲击 。中国在

第四讲自由主义和新自由主义的社会福利思想

第四讲自由主义和新自由主义的社会福利思想

第四讲自由主义、新自由主义的社会福利思想和实践自由主义的(Liberalist)社会福利思想是西方现代社会福利思想的重要流派。

在社会福利领域,传统的自由主义可以追溯到古典主义的亚当·斯密(Adam Smith)、马尔萨斯(Thomas Robert Malthus)、穆勒(John Stuart Mill)以及格林(Green Thomas Hill)、霍布豪斯(Hobhouse Leonard Trelawny)等人的思想。

而在当代的社会福利思想家中,举自由主义大旗者当以哈耶克(Friedrich A Von Hayek)与弗里德曼(Mildun Friedman)为代表。

自由主义社会福利思想举“反集体主义”大旗,以个人主义为核心价值观,积极主张市场经济的自由竞争,反对国家对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干预,认为人的自由是不可侵犯的权利。

自由主义对现代西方工业社会之福利的影响体现在:对制度化的社会福利持否定态度,主张实行剩余式(residual)的社会福利,极力推行志愿主义(Voluntarism),并突出市场与职业福利的作用。

一、古典自由主义社会福利思想从亚当·斯密、穆勒等为代表的自由主义学说是古典自由主义社会福利思想的典型。

他们关于自由的观点深深影响了西方社会福利思想的基本内容,即社会问题是个人责任的结果,它的解决当然应该依靠自己而不是社会和政府。

政府应承担有限的职能,对社会问题进行有限的干预。

他们的思想对19世纪前期的济贫制和19世纪晚期的社会保险制产生了重大影响。

(一)古典经济学派亚当·斯密的社会福利思想亚当·斯密(Adam Smith, 1723-1790)是西方古典政治经济学派的代表人物。

1776年,亚当·斯密的名著《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国富论》)出版。

在福利思想上,亚当·斯密一直是自由主义的一面旗帜。

(1)自由放任的经济经济自由主义思想是贯穿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一书的主线。

论新自由主义社会福利思想及其影响

论新自由主义社会福利思想及其影响

论新自由主义社会福利思想及其影响一、新自由主义概述1、新自由主义的来源自由主义是产生于17世纪英国的一种思潮,长期以来,它对经济思想、社会思想和政治思想都产生过很大影响。

西方经济学中的自由主义又被称为经济自由主义。

西方学者将经济自由主义分为古典自由主义和新自由主义。

在西方经济学中,新自由主义是指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以来与国家干预主义相对立的经济自由主义。

在以凯恩斯主义为代表的国家干预主义盛行时,新自由主义长期处于非主流地位。

20世纪70年代,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陷入“滞胀”——即“经济停滞、通货膨胀”、凯恩斯主义出现危机以来,新自由主义从非主流地位上升至主流地位。

其主要理论流派的基本情况为:现代货币学派,代表人物是密尔顿·弗里德曼;供给学派,主要代表人物有阿瑟·拉弗、保罗·罗伯茨等人;此外还有理性预期学派、伦敦学派、弗莱堡学派等。

2、新自由主义产生的原因20世纪70年代,西方经历了两次战后最深重的经济危机,整个西方经济长期陷入“滞胀”,而凯恩斯主义者却提不出有效对策,从而使他们信奉的经济思想陷入危机,走向衰落。

与此同时,新自由主义各种流派已经汇合成一股巨大的潮流,准备迎接资本主义经济矛盾和危机的挑战。

伴随着里根和撒切尔的上台和经济全球化,出现了新自由主义的兴起。

西方经济学家也把这一现象叫做“新古典复兴”。

其原因分析起来有如下几点:凯恩斯主义失灵:凯恩斯的需求管理理论是一种宏观经济理论,其实质是在资本主义制度框架内,对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和经济关系进行调节,以实现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均衡。

由于凯恩斯理论的宏观目标与微观基础存在着不可克服的矛盾,资本主义经济在70年代陷入"滞胀"型危机,一旦发生这种情况,反对凯恩斯宏观理论的新自由主义就会抬头。

美国经济学家大卫·M科茨从资本主义经济结构变迁的角度,阐述了新自由主义兴起的原因。

他认为,“在20世纪70年代,人们接受新自由主义是对那一时期经济不稳定的回应。

新自由主义思潮对我国青年学生的影响与对策

新自由主义思潮对我国青年学生的影响与对策

新自由主义思潮对我国青年学生的影响与对策【摘要】新自由主义思潮在当今社会广泛传播,对青年学生产生了深远影响。

本文首先介绍了新自由主义思潮的定义和在我国的传播情况,然后探讨了青年学生对该思潮的认同度、心理影响、消费观念和就业观念的受影响程度。

接着提出了针对新自由主义思潮的对策,包括教育引导、心理辅导、价值观培养等方面的建议。

最后总结了新自由主义思潮对我国青年学生的影响,展望未来应对措施,并呼吁社会关注青年学生的健康发展。

通过本文的分析,希望能引起社会对于新自由主义思潮在青年学生中的影响的重视,促进青年学生健康成长。

【关键词】新自由主义思潮、青年学生、影响、对策、认同度、心理影响、消费观念、就业观念、社会关注、发展、措施、传播情况、总结、展望。

1. 引言1.1 新自由主义思潮的定义新自由主义思潮是一种在20世纪后期兴起并影响深远的思潮,其核心理念包括市场自由、个人自由和小政府。

新自由主义者认为市场机制能够有效配置资源,主张减少政府干预,提倡私有化和自由贸易。

新自由主义思潮的代表人物包括亚当·斯密、弗里德里希·哈耶克和米尔顿·弗里德曼等。

在新自由主义思潮的理论框架下,市场被视为一种自动调节机制,资源的配置取决于供求关系和价格机制。

政府过度干预会扭曲市场,导致资源配置效率低下和创新动力减弱。

新自由主义者强调政府应该尽可能少地干预市场,允许市场自由运作。

新自由主义思潮在全球范围内逐渐传播开来,对各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在我国,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新自由主义思潮也逐渐在经济、政治和文化领域扎根。

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政策与新自由主义的基本理念相契合,使得新自由主义思潮在我国获得了一定的传播空间和影响力。

1.2 新自由主义思潮在我国的传播情况新自由主义思潮通过各种传媒渠道广泛传播。

在互联网时代,新自由主义思潮可以通过各种社交平台、新闻网站、博客等传播给更多的人群。

新自由主义的社会福利思想

新自由主义的社会福利思想

新自由主义的社会福利思想新自由主义是一种经济思潮,旨在通过市场机制和自由竞争来调节社会和经济活动。

其社会福利思想强调市场的有效性,主张让市场自发地提供公共福利,而不依赖于政府的干预。

新自由主义的社会福利思想最早由经济学家弗里德里希·哈耶克于20世纪40年代发起,并在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得到广泛传播和实施。

他提出,个体自由和自主选择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关键要素,市场机制能够根据供求关系自动调整资源配置,从而实现最大化的福利效益。

新自由主义认为,政府的干预会导致资源分配不均、效率低下和市场失真。

因此,它主张减少政府的规模和干预,推动市场的自由化和私有化,以增加经济效率和创造力。

它认为,市场机制可以更好地满足个体的需求和利益,通过竞争激发创新和发展,从而提高整体的福利水平。

新自由主义的社会福利思想追求公平与效率的统一。

它认为,每个人都应该享有自由选择和机会,但并不承诺结果的平等。

它将个体的责任和自由作为经济活动的中心,主张个体通过自己的努力和能力来追求成功和富裕,而不依赖于政府的救济。

它认为,通过个体的竞争和自主选择,社会将创造更多的财富和机会,最终实现社会福利的提升。

新自由主义的社会福利思想也承认,市场存在局限性和失灵现象,需要政府进行必要的调节和纠正。

它主张政府在市场经济中扮演有限的角色,主要是确保竞争的公平性、市场的透明度和制度的稳定性。

政府应该提供基本的公共物品和服务,同时保护弱势群体的权益,并建立社会安全网以应对市场的不完全性和不确定性。

然而,新自由主义的社会福利思想也受到了一些批评和争议。

有人指出,市场并不总能够实现最优福利分配,会导致贫富差距的扩大和社会的不公平。

此外,新自由主义忽视了环境和公共品的价值,过分强调个体的利益而忽视了整体的福利。

还有人认为,新自由主义的政策导致了经济的不稳定和金融危机。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一些学者提出了修正和补充新自由主义的观点。

例如,社会市场经济理论主张在市场机制的基础上建立起包容性和可持续发展的社会福利体系,通过有针对性的政策干预来弥补市场失灵的问题。

新自由主义思思潮中的社会福利思想

新自由主义思思潮中的社会福利思想

新自由主义思思潮中的社会福利思想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和市场经济的崛起,新自由主义思潮成为了近几十年来的主流政治经济理论。

新自由主义的核心理念是追求市场经济的自由和个人权利的自由,主张减少政府干预,提倡市场竞争。

其中包括了对社会福利的思考和重新定义。

本文将从新自由主义思潮中的社会福利思想方面进行论述。

首先,新自由主义对社会福利的理念是以个人自由和财产权为核心。

新自由主义认为,个人有权自由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和社会行为,而国家的干预会限制个人的自由权利。

因此,社会福利政策应该以保护个人财产权和个体自由为前提。

其次,新自由主义认为,市场经济可以提供最高效的资源配置和经济增长。

他们认为,市场的竞争机制可以促使企业提高效益和创新能力,从而实现经济的增长和财富的积累。

因此,新自由主义主张将市场经济视为社会福利的主要来源,而不是通过政府的纳税和再分配政策来实现。

第三,新自由主义认为,社会福利应该通过经济增长和创造就业机会来实现。

他们主张通过减税和降低政府开支来激发经济活力,从而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他们认为,就业是解决贫困和提高生活水平的最有效途径,因此,社会福利应该以就业为核心。

然而,新自由主义的社会福利思想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争议。

首先,新自由主义的市场理念可能会导致资源和财富的不平等。

市场经济的自由竞争机制会使得优势企业越来越强大,而较弱的企业可能会被淘汰。

这可能导致贫富差距的进一步扩大,增加社会不公平现象。

其次,新自由主义对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的重视程度相对较低。

由于强调市场机制和个人自由,新自由主义对于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的重要性有所忽视。

这可能导致一些弱势群体无法获得基本的社会福利,增加社会的不稳定性。

此外,新自由主义的社会福利思想也存在着忽视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由于新自由主义强调经济增长和利润追求,对环境资源的过度消耗和破坏成为了难以避免的问题。

这给社会带来了环境问题的严重挑战,影响了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第七章 新自由主义的社会福利思想

第七章 新自由主义的社会福利思想



(2)负所得税的概念
含义:划定一条收入线,收入高于这条线 的人,高出的部分按一定比例向政府交税; 低于这一条线的人差额的部分按一定比例 从政府得到补贴。 对一个家庭的两个衡量标准:
收支平衡的收入标准 确保最低收入标准

① ②

(3)弗里德曼认为,负所得税可以达 到以下福利目标:
他可以使用公共基金集中用于穷人 ② 它将穷人当作认真尽职的人来对待,而不 是当作无能的、受国家保护的人来对待。 ③ 它使穷人有自助的动力

布坎南1919年10月2日生于美国田 纳西州的穆尔弗里鲍尔。他1940年 毕业于田纳西州师范学院,获理学 学士学位。并在田纳西大学完成了 一年的研究生课程,1941年获文学 硕士学位。1948年,他在芝加哥大 学获得哲学博士学位。1986年因把 经济方法运用于政治过程的研究所 取得的杰出成就填补经济学研究领 域空缺所作出的重大贡献而获诺贝 尔经济学奖。

菲利普斯曲线是用来表示失业与通货膨胀 之间交替关系的曲线。 通货膨胀率高时,失业率低;通货膨胀率 低时,失业率高。




弗里德曼:失业与通胀不可替代理论 (1)失业与通胀的替代关系是短暂的,长 期内两者之间没有关系。 (2)失业率是由影响劳动供给与需求的实 际条件决定的。——“自然失业率”

自由主义的核心价值观:认同个人自由与个人选 择。
1.自由主义的起源:17世纪欧洲资产阶级 革命时期,约翰〃洛克的自然权利说。 “人们……生来就享有自然的一切同样的 有利条件,能够运用相同的身心能力,就 应该人人平等,不存在从属或受制的关 系”;“人们既然都是平等和独立的,任 何人就不得侵害他人的生命、健康、自由 或财产。”( 洛克:《政府论》)

论新自由主义社会福利思想及其影响

论新自由主义社会福利思想及其影响

论新自由主义社会福利思想及其影响一、新自由主义概述1、新自由主义的来源自由主义是产生于17世纪英国的一种思潮,长期以来,它对经济思想、社会思想和政治思想都产生过很大影响。

西方经济学中的自由主义又被称为经济自由主义。

西方学者将经济自由主义分为古典自由主义和新自由主义。

在西方经济学中,新自由主义是指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以来与国家干预主义相对立的经济自由主义。

在以凯恩斯主义为代表的国家干预主义盛行时,新自由主义长期处于非主流地位。

20世纪70年代,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陷入“滞胀”——即“经济停滞、通货膨胀”、凯恩斯主义出现危机以来,新自由主义从非主流地位上升至主流地位。

其主要理论流派的基本情况为:现代货币学派,代表人物是密尔顿·弗里德曼;供给学派,主要代表人物有阿瑟·拉弗、保罗·罗伯茨等人;此外还有理性预期学派、伦敦学派、弗莱堡学派等。

2、新自由主义产生的原因20世纪70年代,西方经历了两次战后最深重的经济危机,整个西方经济长期陷入“滞胀”,而凯恩斯主义者却提不出有效对策,从而使他们信奉的经济思想陷入危机,走向衰落。

与此同时,新自由主义各种流派已经汇合成一股巨大的潮流,准备迎接资本主义经济矛盾和危机的挑战。

伴随着里根和撒切尔的上台和经济全球化,出现了新自由主义的兴起。

西方经济学家也把这一现象叫做“新古典复兴”。

其原因分析起来有如下几点:凯恩斯主义失灵:凯恩斯的需求管理理论是一种宏观经济理论,其实质是在资本主义制度框架内,对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和经济关系进行调节,以实现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均衡。

由于凯恩斯理论的宏观目标与微观基础存在着不可克服的矛盾,资本主义经济在70年代陷入"滞胀"型危机,一旦发生这种情况,反对凯恩斯宏观理论的新自由主义就会抬头。

美国经济学家大卫·M科茨从资本主义经济结构变迁的角度,阐述了新自由主义兴起的原因。

他认为,“在20世纪70年代,人们接受新自由主义是对那一时期经济不稳定的回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自由主义主要流派及其 代表人物的主要观点
• 广义的新自由主义包括以哈耶克为代表的伦敦学 派,以弗里德曼为代表的现代货币学派,以卢卡 斯为代表的理性预期学派,以布坎南为代表的公 共选择学派和以拉弗、费尔德斯坦为代表的供给 学派。
伦敦学派
• 代表人物:哈耶克 • 观点:明确主张自由化,强调自由市场、自由经营,而且 坚持认为私有制是自由的根本前提。 • “只有由于生产资料掌握在许多个独立行动的人的手里, 才没有人有控制我们的权利,我们才能够以个人的身份来 决定我们要做的事情,如果所有的生产资料都落到一个人 手里,不管它在名义上是属于整个“社会”的,还是独裁 者的,谁行使这个管理权,谁就会有全权控制我们。”
新自由பைடு நூலகம்义产生的背景
• • • • 凯恩斯主义面临的挑战 全球经济联系的增强 社会结构的变化 福利国家面临的困境
新自由主义的哲学理念
• 个人主义的价值观。在人和社会的关系中,强调个人是主体, 是社会生活的推动者,个人不是社会活社会目的的手段。个 人有着一些与生俱来的不可剥夺的权利,其中最重要的是个 人的自由权,个人应该享有尽可能广泛的自由。 • 反功利主义的个人权利论。个人的权利和社会的效益相比较, 权利是第一位的,是更重要的,个人权利不能被集体的目标 或者效益所否定。 • 对经济不平等的辩护。市场经济的竞争必然导致人与人之间 的不平等,如果对市场分配的结果进行人为的改变反而损害 个人的权利和自由。 • 必须限制国家的作用。承认国家的必要性,但是认为国家是 用来保障个人自由的手段,其职责就是保障个人自由和权利 的实现,所以国家又必须受到限制。
消极的自由
• 代表人物:洛克,诺奇克,亚当·斯密,哈耶克 • 观点:强调个人自由或选择的绝对性;自由应该 定义为消极的和受法律保障的,即禁止对私人领 域特别是私人财产的干预行为,以避免个人受专 横的压迫;同时,个人可以自由地做任何法律和 社会没有明确禁止的事情 • 因而,主张消极自由的思想家们总是强调,保护 个人自由比追求社会公平更重要
新自由主义的主要思念、理论观点
• 经济理论方面:新自由主义继承了古典自由主义理论的自 由经营、自由贸易的思想,并走向极端,大力宣扬“三 化”。1、自由化;2、私有化;3、市场化。 • 政治理论方面:新自由主义特别强调和坚持三个“否定”。 1、否定公有制;2、否定社会主义;3、否定国家干预。 • 战略和政策方面:新自由主义极力鼓吹以超级大国为主导 的一体化。经济全球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和 一个自然的历史过程。但经济全球化并不排除政治和文化 的多元化,也更不等于全球经济、政治、文化一体化。新 自由主义并不是一般的鼓吹经济全球化,而是着力强调要 推行以超级大国为主导的经济、政治、文化一体化,即全 球资本主义化。
积极的自由
• 代表人物或思想:边沁,罗尔斯,功利主义 • 观点:反对社会不平等,主张社会正义。在他们 看来,只有平等的自由才是真正的自由,才能使 每一个人的权利得到保障。 • 表现:经济学上的表现就是采取积极的措施来保 障个人收入和生活安全;在政治学上的表现就是 主张公平的社会正义观。 • 正是这些鼓吹积极自由主义的思想,与社会民主 主义思潮一起 ,对推动现代社会福利的发展发挥 了重要的作用。
2、把政府开支的重点转向经济效益高的领域和有利于改善收入分配的领域。
新自由主义的定义
新自由主义是在继承资产阶级古典自由主义经济理论的基础 上,以反对和抵制凯恩斯主义为主要特征,适应国家垄断资 本主义向国际垄断资本主义转变要求的理论思潮、思想体系 和政策主张。 新自由主义与古典自由主义经济理论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并 且通过凯恩斯革命的反革命而著称于世;“华盛顿共识”的 形成与推行,则是新自由主义从学术理论嬗变为国际垄断资 本主义的经济范式和政治性纲领的主要标志。
附:华盛顿共识及其争议
附:华盛顿共识及其争议
1990年,美国国际经济研究所在华盛顿召开一个讨论80年代中后期以来拉美 经济调整和改革的研讨会。经过讨论,与会者在拉美国家已经采用和将要 采用的十个政策工具方面,在一定程度上达到共识。

1、加强财政纪律,压缩财政赤字,降低通货膨胀,稳定宏观经济形势; 3、开展税制改革,降低边际税率,扩大税基。 4、实施利率市场化; 5、采取一种具有竞争力的汇率制度; 6、实施贸易自由化,开放化市场; 7、放松对外资的限制; 8、对国有企业实施私有化; 9、放松政府的管制; 10、保护私人财产权。
新自由主义发展历程
分期 背景 主张
(1)自由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 哈耶克、米塞斯与波兰经济学家兰格
创立时期 过渡;(2)俄国十月革命、苏 关于经济计算问题的大论战。新自由 (20C1920-30S) 维埃政治和计tr划经济建立 主义登上历史舞台。
冷落与雕琢时 期(20C1930- 反大危机引致国家干预的兴起 70S)
期间思想进行系统化的经院修炼。
勃兴时期 (20C19701990S)
反对国家干预上升到一个新的系统化 经济滞胀,撒切尔主义与里根主 和理论化高度,是凯恩斯革命的反革 义兴起。 命。又称之为保守主义。
“华盛顿共识”;苏联剧变及新 全球蔓延时期 自由主义在全球的蔓延;拉美国 贸易经济自由化、市场定价、消除通 货膨胀和私有化。 (1990S以来) 家转型
新自由主义思潮中的社会福利思想
自由主义的定义
• 自由主义是一种意识形态、哲学,以自由作为主
要政治价值的一系列思想流派的集合。更广泛的, 自由主义追求保护个人思想自由的社会、以法律 限制政府对权力的运用、保障自由贸易的观念、 支持私人企业的市场经济、透明的政治体制以保
障少数人的权利。
自由主义的核心价值观:认同个人自由和个人选择 自由主义的现代价值目标是:自由和平等 • 但是对于这两个目标在自由主义价值体系中的顺 序与地位,自由主义内部历来存在分歧,由此产 生了个人自由和社会平等两种不同的偏重,虽然 这种偏重不否定自由主义的核心价值观,但是这 种分歧导致了不同历史时期的自由主义思想的两 种对立的理论取向:或者主张消极的自由,或者 主张积极的自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