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数的性质(6)

合集下载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小数的意义和性质】知识点整理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小数的意义和性质】知识点整理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小数的意义和性质】知识篇姓名:1、小数的意义和读写法①小数的产生:在进行测量和计算时,往往不能正好得到整数的结果,还需要把一个单位平均分成10份、100份、1000份等较小的单位来量,从而产生了小数。

②小数的意义:把单位“1”平均分成10份、100份、1000份……取其中的1份或几份,表示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份之几……的数,叫小数。

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可以用小数来表示,表示十分之几的小数是一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的小数是两位小数、表示千分之几的小数是三位小数……。

小数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分别写作0.1、0.01、0.001……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10。

口诀:小数意义好理解,它与分数很亲密。

分母是10、100、1000……小数位数一、二、三……小数单位来计数,0.1、0.01、0.001……要记牢。

提醒:小数是十进制分数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小数点后面有几位数字就称为几位小数。

整数部分是0的小数叫做纯小数;整数部分不为0的小数叫做带小数。

☆小数和分数的转化方法:(1)分母是10的分数可以用一位小数表示,小数点后面一定有一位小数。

它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

(2)分母是100的分数可以用两位小数表示,小数点后面一定有两位小数。

它的计数单位是百分之一。

(3)分母是1000的分数可以用三位小数表示,小数点后面一定有三位小数。

它的计数单位是千分之一。

小数的数位顺序表解读:小数由、和组成。

⑴、数位顺序表中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10。

⑵、小数部分的数位是十分位、百分位、千分位……最高位是十分位,没有最低位;整数部分的最低位是个位,没有最高位;个位和十分位的进率是10;没有最大的小数,也没有最小的小数。

整数○小数⑶、没有最大的一位小数,最小的一位小数是0.1。

举例:(1)6.378的计数单位是(0.001),6.378中有(6378)个千分之一(0.001)。

《小数的性质》教学设计模板(通用6篇)

《小数的性质》教学设计模板(通用6篇)

《小数的性质》教学设计模板〔通用6篇〕《小数的性质》教学设计模板〔通用6篇〕《小数的性质》教学设计1[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上册第34~35页。

[教材简析]这局部内容结合现实的情境,通过自主观察、比拟和归纳,引导学生在众多数学现象中体验并发现小数的性质。

例4联络学生熟悉的“购学惯用品”情境引入,激起学生进展比拟的需要,再通过用不同方法对橡皮和铅笔单价的比拟,使学生初步体验小数末尾添上0,小数的大小不变。

“试一试”那么借助直尺图使学生再次体验小数末尾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在此根底上,引导学生综合、归纳两组等式的特点,从而发现小数的性质。

例5及相应的“试一试”那么是突出小数性质内涵——“0”在小数末尾的专项教学,同时学习应用小数的性质,进展化简和改写小数的方法。

[教学目的]1、使学生在现实的情境中通过猜测、验证以及比拟、归纳等活动,理解并掌握小数的性质,会应用小数的性质改写小数。

2、使学生经历从日常生活现象中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方式,积累数学活动的经历,开展数学考虑的才能。

观察、比拟、抽象概括才能,3、在活动中使学生初步感悟数学知识间的内在联络,同时浸透事物在一定情况下可以互相转化的观点。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引发冲突1、谈话:数的王国里有许多神奇的现象,如不起眼的“0”,表示什么意思?〔一个也没有〕别小看这个“0”,它的作用可大着呢。

看,在整数5的末尾添上一个0,这个数发生了什么变化?添上两个0呢?〔屏幕依次出示一组数:5,50,500〕我们再从右往左看,500去掉一个0,发生了什么变化?2、引发猜测:假如在一个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又会怎样?猜猜看。

〔学生自由发表,可能出现两种意见:①受整数末尾添“0”的思维定势,认为小数大小也会随之变化。

②由钱数等生活经历认为小数大小不变〕谁的猜测正确?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证明?〔举些例子〕[设计意图:从对“整数末尾添上或去掉‘0’引起大小变化”的考虑,进而引导学生关注小数末尾的0,引发猜测。

四年级下册《小数的性质》教学反思(通用6篇)

四年级下册《小数的性质》教学反思(通用6篇)

四年级下册《小数的性质》教学反思(通用6篇)您现在的位置:范文先生网>心得体会>教学反思>四年级下册《小数的性质》教学反思四年级下册《小数的性质》教学反思2020-05-26教学反思四年级下册《小数的性质》教学反思(通用6篇)作为一名人民老师,我们的工作之一就是教学,通过教学反思能很快的发现自己的讲课缺点,教学反思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四年级下册《小数的性质》教学反思,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四年级下册《小数的性质》教学反思1 今天和孩子们一起学习了《小数的性质》这一节课,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小数的产生和意义》和《小数的读写法》的基础上学习的一节课。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理解小数的性质,并会运用小数的性质解决一些实际的问题。

从教材的编排来看本节课比较简单,从课堂上学生反映来看,本节课是比较成功的,但是也从在很多的不足之处。

本节课教学的有一下几点想法: 1、能够准确把握教材,并且能够灵活的应用教材。

本节课中教材给出的例子是由长度单位引出的,我没有用课本上的例题,而是通过学生熟悉的买东西的情景引入,给出了两个商店,商店1买牙刷2.5元,商店2买牙刷2.50元,问如果你是消费者,你是选择哪一个商店,哪一个商店便宜?让学生来讨论,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发现两个商店的牙刷的价钱其实是相等的。

从而引出课题。

在本环节中学生的参与性很高,学生很有兴趣。

所以我觉得我们应该创造性的使用教材,这样将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2、有效的课堂不是教师备的有多好,讲的有多精彩,重点是学生掌握的怎么样,这样就要求教师对课堂的生成要有一定的灵活的把握。

学生课堂教学中的生成,往往能真实地、有效地反映出学生的思维状态,学生认知的起点,学生的困惑。

教师要充分关注生成,并合理引导学生的生成,课堂教学才能更加真实有效。

在本节课中,通过学生自己动手涂一涂,画一画,写一写,说一说等教学活动来帮助和引导学生进行思维的碰撞,这样,通过学生自己的动手操作真正体会到了小数性质。

《小数的性质》数学教学反思(通用6篇)

《小数的性质》数学教学反思(通用6篇)

《小数的性质》数学教学反思(通用6篇)《小数的性质》数学教学反思篇1由于“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我也是刚接触,在实际应用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也有许多困惑,一切还在摸索中。

而在运用这种全新的模式进行教学后,让我深深的体会到,我以前讲的还是太多了,剥夺了学生思维的权利,其实有许多内容学生完全可以通过自学完成,这样更有利于学生知识的构建,让学生真正的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由原来的要我学变为我要学。

本课的例1,我放手让学生在自学指导下,小组合作完成,结果他们通过小组合作交流中发现了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虽然有些同学说得不够完整,但在其他同学的补充下,也能够自己发现小数的性质。

为了不让学生停留在概念的表面,而能应用于实践中,我让他们独立完成了做一做,又做了判断题,这样他们从理论到实践,真正理解了小数的性质,突破了本课的重点。

在例2和例3的教学中,更是大胆的放手让他们独立自学,从而发现学生在运用小数的性质进行化简和改写时出现的问题,而之后的合作学习和后教就重点处理学生出现的这些问题,这样学生在课堂上就把本课的重、难点吃透了。

课堂检测和课堂作业的完成,也让我更迅速的掌握了本节课学习目标完成的情况,并有针对性的进行辅导。

这节课有成功之处,也存在着一些不足,如在教学中还应适当的增加一些激励性的语言,让学生学得更有自信,还有对于小数的性质的发现处理的还是有些急,应该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也可以举一些自己在生活中见到的例子,如:有的'商品标价就是应用了小数的性质,还可以通过画图举一些例子。

我想这样处理后,接下来的课堂作业完成的情况会更好,而不至于出现有些学生会背概念却不能正确应用概念的现象。

因此今后的教学中,我还要不断的总结反思,灵活运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这种教学模式,以学生的学情定教,从而让课堂教学更有效。

《小数的性质》数学教学反思篇2一、创设故事情境,鼓励大胆猜测。

牛顿说:“没有大胆的猜想,就不会有伟大的发现。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_6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_6

---------------------------------------------------------------最新资料推荐------------------------------------------------------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小数的意义和性质【本讲教育信息】一. 教学内容:小数的意义:分母是 10、100、1000的分数,可以用小数来表示. 小数的性质:小数的末尾添上 0 或者去掉 0,小数的大小不变. 二. 教学重点和难点:1. 理解小数的意义2. 认识小数的计数单位、掌握小数数位顺序表3. 能正确地读、写小数三. 教学过程:(一)小数的意义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几份,100 份,1000 份这样的 1 份或几份是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可以用小数表示。

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二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三位小数表示千分之几 1、意义:(1)0.1 元是怎么回事?1 元就是 10 角,1 角就是十分之一元,用小数表示就是 0.1 元。

1元是 100 分,1 分就是一百分之一元,用小数表示就是 0.01 元。

(2)0.1 米呢?0.01 米呢?1 米平均分成 10 份每份是 1 分米,也就是十分之一米。

可以用小数表示每份长度为 0.1 米。

1 米平均分成 100 份每份是 1 厘米,也就是百分之一米,可以1/ 6用小数表示每份长度为 0.01 米。

(3)一个为 1 的正方形怎么表示 0.1?首先:1 表示一个整体,把正方形看作整体 1,平均分成 10 分,表示其中的一份。

2、练习:6 角=( 0.6 )元 9 毫米=( 0.009 )米 1 克=( 0.001)千克 33.333:第一个 3 表示 3 个十,第二个 3 表示 3 个 1,十分位上的 3 表示 3 个十分之一。

也可以表示 3 个 0.1,百分位上的 3 表示 3 个百分之一,也可以表示为 3 个 0.01,千分位上的3 表示 3 个千分之一,也可以表示为 3 个 0.001。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小数的性质和大小比较小数的性质课堂ppt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小数的性质和大小比较小数的性质课堂ppt
表示方式
小数通常用小数点来表示,小数点后的数字表示小数的部分 。例如:0.1表示整数部分是0,小数部分是1。
小数的分类
• 按照位数:小数可以分为有限小数、无限小数和循环小数。 • 有限小数:小数点后位数有限的小数,例如:0.37。 • 无限小数:小数点后位数无限的小数,例如:0.11111111...。 • 循环小数:小数点后位数无限,但有重复数字的小数,例如:0.333333...。 • 按照正负:小数可以分为正小数、负小数和零。 • 正小数:大于零的小数,例如:0.5、0.78。 • 负小数:小于零的小数,例如:-0.2、-0.45。 • 零: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的特殊小数。
小数的作用
科学计算
在科学计算中,小数被广泛使用,例如测量、统计、工程计算等领域。
日常生活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经常使用小数来描述某些事物的数量或程度,例如身 高、体重、温度等。
02
小数的性质
小数的性质介绍
1 2
小数的基本性质
小数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小数点的移动规律
小数点每移动一位,数值会相应地扩大或缩小 10倍。
部分。
表达方式不同
02
小数通常用小数点后保留几位数字的形式来表示,而整数则直
接用阿拉伯数字表示。
范围不同
03
小数的取值范围比整数大,因为小数的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都
可以取不同的值。
小数与整数的联系
小数是整数的扩展
小数可以看作是整数的扩展,因为小数是由整数和分数组成的。
小数可以转化为整数
通过移动小数点位置,小数可以被转化为整数,或者通过四舍五 入的方法被近似为整数。
测量
小数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例如 在测量时,通常使用小数来表示精 确的长度、重量、速度等。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小数的性质》说课稿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小数的性质》说课稿

《小数的性质》说课稿一、说教材1.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第九册第三单元认识小数第三课时,“小数的性质”(课本第37-38页,例4-例6).2.教材所处地位:本节是系统学习小数的开始,为后面学习小数四则计算做了必要的准备,起铺垫作用。

3.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现实的情景中通过猜想、验证以及比较、归纳等活动,理解并掌握小数的性质,会应用小数的性质化简或改写小数。

(2)学生经历从日常生活现象中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方式,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发展数学思考的能力。

4.教学重点:掌握小数的性质。

5.教学难点:理解小数的性质。

二、说教法通过直观、推理让学生充分感知,然后经过比较归纳,最后概括小数的性质,从而使学生从形象思维逐步过渡到抽象思维,进而达到感知新知、概括新知、应用新知、巩固和深化新知的目的。

三、说学法通过本节教学使学生学会运用直观的教学手段理解掌握新知识,学会有顺序地观察问题、对比分析问题、概括知识及联想的方法。

四、教学程序(一)情景导入激趣揭题(课件出示)唐僧师徒一起去西天取经,有一天,他们口渴了,唐僧要把三根甘蔗分给三个徒弟吃,事先他把甘蔗分别装进三个袋子里,上面标注着长度:0. l00米、0.10米、0.1米,馋嘴的八戒抢先一步说:“我的肚子大,我吃长的。

”说着拿了注有“0.100米”的袋子。

沙和尚好不服气,上前对师傅说:“八戒好吃懒做,长的应该让给大师兄悟空吃。

”悟空笑了笑说:“两位徒弟别吵了,无论哪个袋子都一样呀!”唐僧听了悟空的话,微笑着点了点头。

同学们,你们知道为什么师傅对悟空的话点头微笑呢?这是因为大师兄悟空掌握了小数很重要的性质,学习了这节课,我们就知道其中的奥秘了”。

(板书:小数的性质)这样的设汁,旨在把枯燥的数学知识贯穿在小学生喜闻乐道的故事中,引发起学主的学习兴趣,点燃他们求知欲望的火花,从而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为主动探究新知识聚集动力。

(二)讲授新课1、教学例4,初步感知(1)出示例五情景图,两位同学购买学习用品后在交流购物情况,你从图中能获取哪些信息?(小明:“我买1枝铅笔用了0.3元”。

四年级下册数学一课一练 第6讲 小数的性质 沪教版(含答案)

四年级下册数学一课一练 第6讲  小数的性质 沪教版(含答案)

第6讲小数的性质(一)针对上节课的内容进行复习和提问,检查和讲解上次课的课后巩固作业(二)(二)上次预习思考内容讨论分享温故知新:根据本讲学过的内容,预习填空1.填一填。

1米3分米=( )米 1.47米=()米()分米()厘米4元3角5分=( )元10.09元=()元()角()分参考答案:1.3 1 4 7 4.35 10 0 92.比较大小:填“>”或“<”832 ()799 624 ()6214说说怎样比较整数的大小?参考答案:> < 先比较数位的多少,数位越多,这个整数就越大,如果数位相同,先比较最高位,最高位大的整数就大,最高位相同,比较下一位,依次类推。

新课先知:思考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

1.把它们都化成以厘米为单位的数,然后再比较大小。

0.9米=90厘米,1.2米=120厘米,1.15=115厘米,0.88米=88厘米。

因为( )厘米>( )厘米>()厘米>()厘米,所以,1.2米>1.15米>0.9米>0.88米。

参考答案:120 115 90 882.模仿比较整数大小的方法:先比较( )部分,()部分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整数部分相同就比较()部分,小数部分第一位上的数大这个数就(),如果第一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第二位上的数……直到比出大小为止。

参考答案:整数整数小数大预习检测:在( )填“>”、“<”或“=”0.2()0.02 0.15()0.51 0.35()0.4 0.08元( )0.11元 2.03分米()1.94分米参考答案:> < < < >教法说明:引导学生回顾整数的大小比较,总结比较方法,通过单位换算,比较长度单位,总结小数的大小比较的技巧和方法。

此互动探索会初步涉及到“类比”的方法,比较当中找到问题的关键,为后期的学习做准备。

例题1:比较大小3.85 2.855 0.951 0.8532 21.57 9.67教法说明:首先要求学生掌握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的方法,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来回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会自学】
1、比较0.30与0.3的大小
你认为这两个数的大小怎样?它们有什么不同之处?
2、你用什么办法来比较这两个数的大小呢?
在两个大小一样的正方形里涂色比较。
A.左图把1个正方形平均分成几份?阴影部分用分数怎样表示?用小数怎样表示?
B.右图把同样的正方形平均分成几份?阴影部分用分数怎样表示?用小数怎样表示?
C.从左图到右图有什么变了,什么没变?
3、小数中间的零能不能去掉?能不能在小数中间添零?
4、整数有这样的性质吗?
【点拨导思】
从数位顺序表上能够看出,在小数的末尾添零或是去零,其余的数所在数位不变,所以小数的大小也就不变。
把整数改写成小数形式,在整数的个位右下角点上小数点,再添上“0”。
小数的末尾(后面)添零,它的大小不变。
【我会探究】
1、学生展示两个正方形图形,以比较0.30和0.3的大小。
2、分组归纳总结小数的性质,强调是小数的末尾不是小数点的末尾。
3、讨论小数中间的零能不能去掉?能不能在小数中间添零?
【反馈测评】
下面的数中,那些“0”能够去掉?
3.90.3001.8000500
5.7800.0040102.02060.06
2、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究性和挑战性,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主动参与教学活动
重点、难点
掌握小数学过程
教师活动预设
学生活动预设
【准备诱发】
师:板书三个“1”,让学生判断是相等的,接着在第二个1后面添写上一个0,在第三个1的后面添写上两个0,板书写成:1、10、100,提问:这三个数相等吗?(不相等)你能想办法使它们相等吗?
下面的每组数中,一共能够去掉多少个“0”?这些0都在什么位置?
(1)3.090.3001.80005.00
(2)0.000412.00260.06500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用小数的性质能够做到哪些?
改写小数的依据是什么?
【我能达标】
化简下面各小数:
0.401.8502.9000.50600
0.09010.83012.0000.070
连线。把相等的数用直线连起来。
10.0120.144.80050.001.60
5010.01016.04.04.8
智力游戏。谁能只动两笔,就能够在5、50、500之间划上等号
课后反思:
第二学期导学案集体备课活页
学习内容
小数的性质
课时
1
课型
预习、展示
反馈
教材分析
使学生明确小数的产生和意义,小数与分数的联系,小数的计数单位,小数的性质,从而对小数概念有更清楚地理解。
学习目标
1、利用迁移规律,让学生从形象思维逐步过渡到抽象思维,通过直观推理、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让学生知道小数的性质,提升学生使用知识实行判断、推理的水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