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精神疾病诊断和统计手册第四版》自闭症诊断标准
美国 DSM-IV ADHD诊断标准

DSM-IV ADHD诊断标准
A l或2任一:
1有以下6种(或更多)注意力不集中症状.且至少持续6个月并达到与发育水平不相称的程度:
①学习、做作业或其他活动时,常无法注意细节或因粗心而出错;
②完成任务或做游戏时注意力难以集中;
③与其谈话时常表觋为似乎没在听;
④常不能遵照指导成水能完成作业、手工或工作场所的任务(不属于违抗行为或对指
野未理解);
⑤常难以有条理地完成任务和活动;
⑥常回避厌烦或勉强做需要待续用心做的任务(学校作业或家庭作业);
⑦常将完成任务或活动所需物品丢失(如玩具、铅笔、书、用具);
⑧外来刺激常使其分心;
⑨日常活动常健忘。
2有以下6种(或更多)多动一冲动行为,且至少持续6个月并达到与发育求乎不相称的程度:
多动
①常在座位上表现为手脚躁动不安或扭来扭去;
②常在教室或其他需坐在座位场合离开座位;
③常在不恰当场合乱跑或乱爬;
④难以静F心来完成或从事体闲活动;
⑤常常忙个不停或动个不停;
⑥常说个不停。
冲动行为
①问题未提完脱口说出答案;
②难以等着按次序;
③常常中断或突然闯入他人(如谈话突然插话,游戏中突然闯入)。
B 7岁前出现过某些导致功能确实的多动-冲动行为或注意力不集中症状
C ≥2种场所(如在学校、工作场所或在家)出现了症状性功能受损
D 必须有社会、学校或职业功能受损的明确证据
E 不属于全身发育迟滞、精神分裂或其他精神障碍(如情感障碍、焦虑症、分离障碍、人格障碍)病程症状
感谢下载!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DSM-IV美国精神疾病诊断标准

DSM-IV美国精神疾病诊断标准关于DSM-IV的介绍美国精神病学会(APA)从1952年起制订《诊断与统计手册:精神障碍》(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后来称之为DSM-Ⅰ。
1968年制订了第二版,DSM-Ⅱ。
从1974年着手制订而在1980年正式出版的DSM—Ⅲ特别受到重视,因为它有一整套临床工作用的诊断标准,对于美国的、甚至世界各国的精神病学家说来,不论于临床工作、还是科学研究,都有很大帮助。
1987年APA又修订出版了DSM-Ⅲ-R.但是,精神医学发展迅速,这也已不能适应需要,所以从1987年起就开始着手DSM-Ⅳ的制订。
在历届主席的支持下,APA组织了一个工作班子DSM-IV制订工作组,主席为Allen Frances,副主席为 H.A. Pincus,共有Nancy C. Andreasen与 R.L.Spitzcr等 27名成员。
下设13个起草小组,每组5~12人,各负责起草一个部分。
组长分别是:焦虑性障碍,M.R.Liebowitz;谵妄、痴呆、及遗忘,G.J.Tucker;首次诊断于童年期的精神障碍,D.Shaffer与M.Campbell;进食障碍,B.T.Walsh;心境障碍,A.J.Rush;多轴诊断,J.B.W.Williams;人格障碍,J.Gunderson;月经前精神障碍,J.H.Gold;适应性障碍等,R.E.Hales;精神分裂症, N. C. Andrcasen;性障碍, C.W. Schmidt;睡眠障碍, D.J.Kupfer;物质所致精神障碍,M.A.Schuckit。
每个小组在起草前先广泛复习文献,重新分析已有的资料数据。
起草后,将草稿交50 ~100位顾问专家征求意见(包括我国杨德森教授)。
同时又征询了60多个有关学会(如美国心理学会、美国护理学会等)的看法;也与 WHO的 ICD—10制订小组交流意见、APA 又在 Hospital and Community Psychiatry杂志上辟专栏进行讨论.然后进行了 12次现场测试,共计 70余单位参加,涉及6000余病例。
美国最新自闭症谱系障碍诊断标准解析

美国最新自闭症谱系障碍诊断标准解析作者:殷敏袁茵来源:《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4年第09期〔关键词〕自闭症谱系障碍;DSM;诊断标准美国精神医学学会(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APA)制定的《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DSM)是自闭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ASD)最重要、最权威的诊断标准之一。
《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一版》(DSM-I)于1952年颁布,其中没有关于自闭症的特定描述。
1980年《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三版》(DSM-III)首次将婴儿期自闭症(Infantile Autism)列入其中。
随后在1987年第三版修订版(DSM-III-R)、1994年第四版(DSM-IV)、2000年第四版修订版(DSM-IV-TR)中均对自闭症诊断标准进行了修订,总趋势是对自闭症定义不断修改、诊断标准不断更新,扩大了自闭症的外延与内涵,表现出研究的延续性。
随着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和自闭症研究成果的不断丰富,2013年5月,美国精神医学学会颁布了《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五版》(DSM-5)[1]。
DSM-5继续使用DSM-IV-TR中“自闭症谱系障碍”这一术语,属于“神经发育障碍”(Neurodevelopmental Disorders)类别之一,取代广泛性发展障碍(Pervasive Developmental Disorders,PDD)成为单独一类。
这种分类提升了ASD在《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中的地位。
基于十几年来科研人员、家长、教师和医生的系统实践,DSM-5整合了大量研究成果,结合当前社会发展状况,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ASD理论体系。
同时,DSM-5的颁布对ASD儿童的诊断评估与教育治疗有积极意义。
美国精神病学会(APA)《诊断与统计手册-精神障碍》DSM-Ⅳ

诊断与统计手册:精神障碍DSM-Ⅳ美国精神病学会(APA)美国精神病学会(APA)从1952年起制订《诊断与统计手册:精神障碍》(DiagnosticandStatisticalManualofMentalDisorders);后来称之为DSM-Ⅰ。
1968年制订了第二版,DSM-Ⅱ。
从1974年着手制订而在1980年正式出版的DSM—Ⅲ特别受到重视,因为它有一整套临床工作用的诊断标准,对于美国的、甚至世界各国的精神病学家说来,不论于临床工作、还是科学研究,都有很大帮助。
1987年APA又修订出版了DSM-Ⅲ-R.但是,精神医学发展迅速,这也已不能适应需要,所以从1987年起就开始着手DSM-Ⅳ的制订。
在历届主席的支持下,APA组织了一个工作班子一DSM-IV制订工作组,主席为AllenFrances,副主席为H.A.Pincus,共有NancyC.Andreasen与R.L.Spitzcr等27名成员。
下设13个起草小组,每组5~12人,各负责起草一个部分。
组长分别是:焦虑性障碍,M.R.Liebowitz;谵妄、痴呆、及遗忘,G.J.Tucker;首次诊断于童年期的精神障碍,D.Shaffer与M.Campbell;进食障碍,B.T.Walsh;心境障碍,A.J.Rush;多轴诊断,J.B.W.Williams;人格障碍,J.Gunderson;月经前精神障碍,J.H.Gold;适应性障碍等,R.E.Hales;精神分裂症,N.C.Andrcasen;性障碍,C.W.Schmidt;睡眠障碍,D.J.Kupfer;物质所致精神障碍,M.A.Schuckit。
每个小组在起草前先广泛复习文献,重新分析已有的资料数据。
起草后,将草稿交50~100位顾问专家征求意见(包括我国杨德森教授)。
同时又征询了60多个有关学会(如美国心理学会、美国护理学会等)的看法;也与WHO的ICD—10制订小组交流意见、APA又在HospitalandCommunityPsychiatry杂志上辟专栏进行讨论.然后进行了12次现场测试,共计70余单位参加,涉及6000余病例.2年前,APA出版了一本“DSM-Ⅳ意见选择书”,广泛征求世界各国专家的看法。
dsm iv诊断标准

dsm iv诊断标准
DSM-IV诊断标准。
DSM-IV是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四版的简称,是美国精神病学会发布的
一部用于诊断精神障碍的标准。
该手册通过对各种精神疾病的症状、临床表现和诊断标准进行系统归类,为临床医生提供了一套统一的诊断标准,有助于医生们更准确地诊断和治疗精神疾病。
DSM-IV将各种精神障碍分为了多个类别,包括神经症、心境障碍、精神分裂
症谱系障碍、人格障碍等。
每种精神障碍都有明确的诊断标准,以帮助医生们对患者进行准确的诊断。
在DSM-IV中,每种精神障碍都有详细的描述,包括其典型症状、持续时间、
排除标准等。
医生们可以根据这些描述,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来判断患者是否符合某种精神障碍的诊断标准。
除了诊断标准,DSM-IV还提供了每种精神障碍的流行病学数据、发病机制、
临床特征、并发症、诊断标准的变动等内容,这些内容有助于医生们更全面地了解各种精神障碍。
DSM-IV的发布,标志着精神病学的诊断标准迈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它的出现,使得精神疾病的诊断更加科学化、标准化,有助于医生们更准确地判断患者的病情,为患者提供更有效的治疗方案。
总的来说,DSM-IV作为精神疾病诊断的权威标准,对于精神病学领域的发展
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它为临床医生提供了一套统一的诊断标准,有助于医生们更准确地诊断和治疗精神疾病,为患者的康复和健康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总之,DSM-IV诊断标准的发布,标志着精神病学领域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它为精神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科学的依据,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为精神病学领域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DSM-IV诊断标准19945

DSM-IV美国精神疾病诊断标准DSM-IV美国精神疾病诊断标准正道心理咨询网关于DSM-IV的介绍美国精神病学会(APA)从1952年起制订《诊断与统计手册:精神障碍》(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后来称之为DSM-Ⅰ。
1968年制订了第二版,DSM-Ⅱ。
从1974年着手制订而在1980年正式出版的DSM—Ⅲ特别受到重视,因为它有一整套临床工作用的诊断标准,对于美国的、甚至世界各国的精神病学家说来,不论于临床工作、还是科学研究,都有很大帮助。
1987年APA 又修订出版了DSM-Ⅲ-R.但是,精神医学发展迅速,这也已不能适应需要,所以从1987年起就开始着手DSM-Ⅳ的制订。
在历届主席的支持下,APA组织了一个工作班子DSM-IV制订工作组,主席为Allen Frances,副主席为H.A. Pincus,共有Nancy C. Andreasen与R.L.Spitzcr等27名成员。
下设13个起草小组,每组5~12人,各负责起草一个部分。
组长分别是:焦虑性障碍,M.R.Liebowitz;谵妄、痴呆、及遗忘,G.J.Tucker;首次诊断于童年期的精神障碍,D.Shaffer与M.Campbell;进食障碍,B.T.Walsh;心境障碍,A.J.Rush;多轴诊断,J.B.W.Williams;人格障碍,J.Gunderson;月经前精神障碍,J.H.Gold;适应性障碍等,R.E.Hales;精神分裂症,N. C. Andrcasen;性障碍,C.W. Schmidt;睡眠障碍,D.J.Kupfer;物质所致精神障碍,M.A.Schuckit。
每个小组在起草前先广泛复习文献,重新分析已有的资料数据。
起草后,将草稿交50 ~100位顾问专家征求意见(包括我国杨德森教授)。
同时又征询了60多个有关学会(如美国心理学会、美国护理学会等)的看法;也与WHO的ICD—10制订小组交流意见、APA又在Hospital and Community Psychiatry杂志上辟专栏进行讨论.然后进行了12次现场测试,共计70余单位参加,涉及6000余病例。
孤独症诊断标准

常用的诊断量表
• 注:对于孤独症儿童,到目前为止,没有 一个合适的量表可以确诊。 • 一、儿童ABC量表(53可疑/67确诊) • 二、儿童期孤独症评定量表( >30) • 三、儿童感觉统合能力发展评定量表 • 四、波特其量表
ABC量表 ABC量表
• 《自闭症行为量表》——ABC量表,由KRUG于 1978年编制,表中列出57项自闭症儿童的行为特 征,包括感觉能力(S)、交往能力(R)、运动 能力(B)、语言能力(L)和自我照顾能力(S) 五个方面。要求评定者与儿童至少共同生活3-6周, 填写者与儿童生活至少半年以上的教师。评分时, 对每一项作“是”与“否”的判断。“是”评记 “∨”符号,“否”不打号。把“是”的项目合 计累分,总分≥31分为自闭症筛查界限分;总分 >53分作为自闭症诊断界限分(参考值) • 原作者提出该量表的筛查界限分为57分,而诊断 分为67分。
• 53 纠缠在一些复杂的仪式行为上,就像缠在 魔圈里(如走路要走一定的路线,饭前或做 什么事前一定要把什么东西摆在什么位置, 或做什么动作,否则就不睡不吃。 4 • 54 经常毁坏东西(如玩具、家里的一切用具 很快就给弄坏了) 2 • 55 在2岁半以前就发现孩子发育延迟 1 • 56 在日常生活中至少用15个但不超过30个 短句进行交流(不到15句也打“∨”) 3 • 57 长时间疑视一个地方(呆呆地看一处) 4
46 一遍遍重复一些声音或词 3 47 瞪着眼看人,好像要看穿似的 4 48 重复别人的问话或回答 4 49 经常不能意识所处的环境,并且可能对 危险的环境不在意 2 • 50 特别喜欢摆弄、着迷于单调的东西或游 戏、活动等(如来回地走或跑,没完没了 地蹦、跳、拍、敲) 4 51 对周围东西喜欢 嗅、摸或尝 3 • 52 对生人常无视觉反应(对来人不看) 3 • • • •
国外诊断自闭症的标准

国外诊断自闭症的标准自闭症是一种常见的神经发育障碍,其特征包括社交交往和沟通能力的缺陷,以及重复性行为和兴趣。
在国外,诊断自闭症的标准主要由美国精神病学会(APA)和世界卫生组织(WHO)制定,这些标准通常被全球范围内的医生和研究人员所采纳和使用。
首先,根据APA的《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DSM-5)》,自闭症谱系障碍(ASD)是一个统称,包括自闭症、亚氏症、儿童期解体障碍和广泛性发育障碍。
DSM-5对ASD的诊断主要依据以下几个方面的表现,社交互动和沟通的困难、限制性、重复性行为和兴趣、以及症状在早期发展阶段就出现。
此外,DSM-5还强调了对ASD的不同严重程度进行划分,包括支持性沟通、需要支持的沟通、需要很大支持的沟通,以及需要极大支持的沟通。
其次,WHO的《国际疾病分类(ICD-10)》也对自闭症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和诊断标准。
ICD-10将自闭症列为一种儿童期精神障碍,其主要特征包括严重的社交互动和沟通障碍,以及限制性、重复性行为和兴趣。
与DSM-5相似,ICD-10也强调了自闭症的不同严重程度,包括严重自闭症、普通自闭症和轻度自闭症。
除了以上两种主要的诊断标准外,国外还有一些其他的评估工具和标准,如《社交沟通问卷(SCQ)》、《儿童自闭症评估量表(CARS)》等,这些工具和量表可以帮助医生和研究人员更准确地评估和诊断自闭症。
总的来说,国外诊断自闭症的标准主要由APA的DSM-5和WHO的ICD-10制定,这些标准对自闭症的特征、严重程度和诊断方法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和规定。
同时,还有一些其他的评估工具和量表可以作为辅助工具使用。
对于国外的医生和研究人员来说,熟悉这些诊断标准和评估工具,对于准确诊断和有效干预自闭症患者至关重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国《精神疾病诊断和统计手册第四版》自闭症诊断标准美国“精神疾病诊断和统计手册第四版”(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 Fourth Edition)的自闭症诊断标准简介如下:自闭症的诊断标准
A、下面(1)、(2)、(3)三个大项中,共符合6小项(或更多)。
其中(1)大项中至少占 2 小项,(2)和(3)中至少各占 1 小项:
(1)在社会性交互方面存在本质性的缺损,至少表现出下面 4 项中的 2 项:
①在运用多种非语言行为来调控与他人之间的交互行为方面,存在明显的缺损。
这些非语言行为,包括:眼神对视、脸部表情、肢体语言和手势
②没有发展出和正常儿童发展水平相应的同龄伙伴关系
③缺少自发地和他人之间寻求分享快乐、兴趣或成就的行为(比如,对于自己感兴趣的东西,不会展示给别人看;不会携带;不会指给别人看)
④缺少社会性或情感的交互行为(比如,不会活跃地参加简单的社会性游戏;喜欢独自活动;或者即使活动中涉及他人,也是把他人作为工具或者寻求“机械的”帮助)
(2)在交流方面存在本质性的缺损,至少表现为如下 4 项中的 1 项:
①在口语方面存在发展延迟,或者没有语言(同时,不会试图采用其他交流方式来弥补,比如手势或者模仿)
②对于有足够语言能力的个例,不能主动发起或维持与他人的对话
③存在刻板、重复的语言使用现象,或者存在异常的语言
④缺少和正常孩子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多样化的假想性游戏,或者社会装扮性游戏
(3)存在局限性的、重复而刻板的行为、兴趣和活动,至少表现出如下 2 项:
①沉湎于一种或多种局限的、刻板老套的兴趣中,且在强度和专注程度上都是异乎寻常的
②明显僵化地遵循某些特定的、没有实际功能意义的常规性行为或仪式性行为
③存在重复、刻板的肢体怪癖行为(比如,手或手指的拍打、扭曲;复杂的全身肢体动作)
④对物体的部件有持久的沉迷
B、 3岁之前,在如下至少一个领域中表现出发展迟缓或者功能异常:
①社会性交往
②正常用于社会性交流的语言
③象征性或想象性游戏
C、这种异常无法更好地用Rett's(雷氏)障碍症或儿童瓦解性障碍症来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