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密度与浮力
复习:第七章密度与浮力 2012.4.15.

2、为研究物质的某种属性,同学们找来大小不同的蜡 块和大小不同的干松木做实验,实验得到如下表数据: 实验 次数
1 2 3 4
蜡块 体积V/cm3 质量m/g 10 9 20 18 30 27 40 36
干松木 体积V/cm3 质量m/g 10 5 20 10 30 15 40 20
(1)请你用图像形象地把两种物质的质量随体积变化的情 况表示出来(如图所示)。
9、在远洋轮船的船舷上,都漆着五条“吃水线”, 又称“载重线”,如图所示.其中标有W的是北大 西洋载重线,标有S的是印度洋载重线.当船从北大 西洋驶向印度洋时,轮船受到的浮力以及北大西洋 与印度洋的海水密度ρ1和ρ2的关系,有( ) C A.浮力增大,ρ1=ρ2 B.浮力减小,ρ1=ρ2 C.浮力不变,ρ1>ρ2 D.浮力不变,ρ1<ρ2
7、将石块和木块放入水中,石块沉到水底,木块 浮到水面。则石块和木块受到的浮力相比( ) A、石块的大 B、木块的大 C、相等 D、无法判定 8、如图所示,甲、乙两杯盐水的密度分别为 ρ甲、ρ乙将同一鸡蛋先后放入甲、乙两杯水中, 鸡蛋在甲杯中悬浮,所受浮力为F甲,在乙杯中 漂浮,所受浮力为F乙。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 A、 ρ甲>ρ乙 这是《说 B、 ρ甲<ρ乙 明与指导》 35页的12 C、 F甲>F乙 题 甲 乙 D、 F甲<F乙h1ຫໍສະໝຸດ h2h3h4
h5
1 实验次数 h(cm) 0 F(N) 6.75
2 3 4 8 5.75 4.75
4 10 4.25
5 12 4.25
(1)由实验数据可知, 金属块重 6.75 N,完全浸没时 受到的浮力是 2.5 N.
(2)表中第1次到第3次实验数据,说明了浸在液体中 的物体受到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体积_______(填 有关 “有关”或“无关”);分析表中第4次和第5次实验数 无关 据,说明了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浮力大小与深度 _____(填“有关”或“无关”).
物体的浮力与密度

物体的浮力与密度物体的浮力是指物体在液体中受到向上的浮力作用,而密度则是指物体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
浮力与密度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本文将就这一主题展开论述。
一、浮力的定义和原理浮力是指物体在液体中所受到的向上的力的大小,它是由于液体压力的差异造成的。
根据阿基米德定律,物体浸入液体中所受的浮力等于所排开液体的质量。
阿基米德定律可以用以下公式表示:F浮= ρ液体×V物体×g其中,F浮表示浮力的大小,ρ液体表示液体的密度,V物体表示物体的体积,g表示重力加速度。
浮力的方向总是垂直向上的,而且大小与物体在液体中排开的液体的体积成正比。
因此,当物体的体积增大时,浮力也增加;当物体的体积减小时,浮力减小。
二、物体的浮力与密度的关系物体的密度是指单位体积内所含质量的大小,可以用以下公式表示:ρ = m / V其中,ρ表示密度,m表示物体的质量,V表示物体的体积。
将密度的公式代入浮力的公式中,可以得到:F浮 = (m / V液体)×V物体×g化简后得到:F浮 = (m × g) / V液体可见,物体的浮力与物体的质量以及液体的体积有关,与液体的密度无关。
也就是说,无论物体的密度高低,只要它在液体中所排开的液体质量相同,浮力也是相同的。
三、示例分析以一个直径为10厘米的铁球和一个直径为15厘米的木球为例。
假设两者的质量相同,将它们分别放入水中。
由于木球的体积较大,它在水中排开的水的体积也较大,所受的浮力也就更大。
相比之下,铁球在水中排开的水的体积较小,所以它所受的浮力也较小。
由此可见,不同物体的浮力并不仅仅取决于物体的质量,更重要的是取决于物体所排开液体的体积。
四、应用浮力与密度的相互关系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船只漂浮在水面上。
船的体积相对较大,所以浮力也很大,使得船能够在水中浮起。
此外,游泳中的浮力也是基于相同的原理。
一个人在水中游泳时,身上的空气和体积一起排开水,形成向上的浮力,从而帮助维持人体的浮力平衡。
水的密度与浮力的关系

水的密度与浮力的关系水是一种常见且重要的物质,它的密度与浮力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水的密度是如何影响物体的浮力的,以及这个关系对于我们生活中的一些应用。
密度是一个物体内部质量的度量,可以简单地表示为物体的质量除以其体积。
而浮力是指在液体中被浸没的物体所受到的向上的力。
密度和浮力之间的关系可以通过阿基米德定律来解释,该定律由古希腊科学家阿基米德在公元前3世纪提出。
根据阿基米德定律,一个物体在液体中浸没时所受到的浮力大小等于该物体排出液体的体积乘以液体的密度。
简而言之,浮力取决于物体排放液体的体积和液体的密度。
因此,物体在水中的浮力与水的密度直接相关。
当物体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时,物体会浮在水面上。
这是因为水的密度大于物体的密度,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于其自身的重力,所以物体会向上浮起。
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浮力。
造成这种浮力的原因是水分子对物体施加的向上压力,从而抵消了物体自身的重力。
相反,当物体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时,物体会沉入水中。
这是因为物体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物体受到的浮力小于其自身的重力,所以物体会沉入水中。
这一现象可以用泰勒定律来解释,该定律规定了浮力与物体密度的关系。
我们可以利用密度和浮力的关系来解释一些现象和应用。
例如,如果我们将一个密度小于水的物体放入水中,物体会浮起来,这就解释了为什么船在水中能够浮起来。
船体的密度相对较小,水的密度相对较大,因此船体受到的浮力大于其自身的重力,从而能够浮起。
此外,密度和浮力的关系还可以用于解释气球在空中飘浮的原理。
气球中充满了轻气体,气球的密度远小于空气的密度,因此气球受到的浮力大于其自身的重力,从而能够飘浮在空中。
在生活中,我们还可以利用浮力来测量物体的密度。
通过浸没物体在水中的体积和水的密度,我们可以计算出物体的密度。
这种方法被广泛应用于实验室和工业生产中。
综上所述,水的密度与浮力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浮力取决于物体排放液体的体积和液体的密度。
阿基米德原理教案

阿基米德原理教案阿基米德原理教案阿基米德原理教案1第七章密度与浮力第四节阿基米德原理(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认识浮力。
2、经历探究浮力大小的过程,知道阿基米德原理。
二、课型与课时:科学探究型课2课时三、重点:在探究浮力的过程中,怎样引导学生去猜想。
难点:设计探究浮力大小的实验。
四、教学准备:弹簧测力计、石块、细线、溢水杯、烧杯、水。
五、教学思路:本节课的教学顺序没有按照课本的顺序来,因为在“什么是浮力?”后,探究阿基米德原理比较好。
从阿基米德洗澡的故事提出问题,再教学生进行猜想,可以直奔主题,且猜想也能很好的实施。
中间可以不要对“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内容进行过渡。
但“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内容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训练学生的思维,可以作为第二课时的内容进行。
本节内容分两课时进行:第一课时,内容是浮力的概念和探究浮力的大小。
关于浮力的大小要经历提出问题、猜想、、设计实验与收集证据、评估、交流等环节。
第二课时,探究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和无关。
这要经历分析论证、实验验证两个环节,主要是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六、教学过程:1、引入新课师:同学们平时都喜不喜欢听故事呀!生:喜欢。
师:今天,在上新课之前先给同学们讲一个故事。
相传,20xx多年前古希腊的亥尼洛国王做了一顶金王冠。
但是,这个国王相当多疑,t他怀疑工匠用银子偷换了王冠中的金子。
国王便要求阿基米德查出王冠是否是由纯金制造的,而且提出要求不能损坏王冠。
阿基米德捧着这顶王冠整日苦苦思索却找不到问题的答案。
有一天,阿基米德去浴室洗澡,当他跨入盛满水的浴桶后,随着身子进入浴桶,他发现有一部分水从浴桶中溢出,阿基米德看到这个现象头脑中马上意识到了什么,便高呼:“我找到了!我找到了!”他忘记了自己还光着身子,便从浴桶中一跃而出奔向王宫。
一路上高呼:“我找到了!我找到了!”科学家们发现真理时的喜悦是让人无法想象的,他这一声高呼便宣告了阿基米德原理的诞生。
第七章密度与浮力

典型例题解析
解法二:若铁球是实心的,则 m铁=ρ铁· 铁=7.9 g/cm3×100 cm3=790 g V ∵m球<m铁 ∴球是空心的 790g - 624.1g 3 空心部分体积ΔV=(m铁-m球)/ρ铁= =21 cm
7.9g/cm3
解法三:若球为实心的,则 V铁=m球/ρ铁=
.
12.一切浸入液体的物体都要受到液体对它的____,浮 力的方向总是_____的。(浮力的定义) 13.浮力产生的原因:浮力是由于周围液体向上和向下的 ____ 而产生的,即F浮=F向上-F向下。(浮力产生的原因) 14.阿基米德原理:浸入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 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用公式表示为 F浮=G排=____。浮力的大小只跟液体密度和_____有关。 (阿基米德原理) 15.弹簧测力计下挂着一个物体,当物体逐渐浸入水中时,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逐渐减小,物体受到的浮力逐渐____ 。 将一空心的金属球浸没在水中并上浮时,随着露出水面的 体积逐渐增大,球所受的浮力将逐渐减小,球所受的重力 ____,当球浮在水面静止时,所受浮力等于它的重力。 (判断浮力的大小)
22.物体浸没在液体中时;如果F浮<G物, 物体下沉;如果F浮>G物物体上浮;如果F浮 =G物,物体_____。(根据物体的浮力与重 力判断浮沉)
23.同一个球分别放在水中和煤油中都能浮在液面上, 球在水中受到的浮力等于在煤油中受到的浮力,球浸入水 中的体积_____球浸入煤油中的体积。 (根据浮力判断V排的大小) 24.浮力的应用:轮船、舰艇(即利用空心的原理增大 可利用浮力)、潜水艇、气球和飞艇。某轮船的排水量是 7×106kg,船自重为2.45×107N,则这艘轮船最多只能装载 ______吨的货物。(浮力的应用:轮船) 25.体积是400cm3的塑料盒漂浮在水面上,其中有1/4 的体积浸在水中,那么盒受到的浮力是_______N (g=10N/kg)(根据阿基米德原理计算浮力 )
第七章 密度与浮力

第七章 密度与浮力一、质量(m )1. 质量的概念:物理学中把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做物体的质量。
2、质量是物体的一个基本属性,与物体的状态、形状、所处的空间位置无关。
3、质量的单位:国际单位Kg ,常用单位 t , g , mg 。
4、单位换算:1t=1000Kg 1Kg=1000g 1g=1000mg5、 能估测日常生活中常见物体的质量。
一个鸡蛋的质量约50g 、一枚大头针约80mg 、一个苹果约 150g 、 一头大象约 6t 、一只鸡约2kg 6. 知道测量物体质量的常用工具是天平及托盘天平的各部分的名称和作用。
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测量工具:案秤、台秤、杆秤,实验室常用的测量工具托盘天平,也可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物重,再通过公式m=G/g 计算出物体质量。
二、学习使用天平和量筒1、天平的使用(1)使用天平时,应将平放在水平工作台上。
(2)使用前,将游码移至称量标尺左端的“0”刻度线上,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针尖对准分度标尺中央的刻度线。
注:①若指针偏左,平衡螺母右调;若指针偏右,平衡螺母左调(左偏右调,右偏左调)例:如左图所示,此时,平衡螺母应该向 (左、右)调②调完平衡后不能移动天平的位置,不能将两托盘对调,否则要重新调节天平平衡 ③若指针左右偏转的格数相同,此时天平也是平衡的(3)左物右码。
添加砝码应从大到小,添加到加上一个最小砝码太多,减去一个最小砝码太少,此时应调节游码(注:不能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标尺的中线处。
(4)读数:物品质量=砝码总质量+称量标尺示数值。
(砝码在称量标尺上的示数以左边刻度线为准)例:如右图所示,物体的质量是 g注:若左码右物,此时物体的质量m=托盘上砝码总质量-游码在称量标尺上的示数(5)取放砝码必须用镊子夹取,不能用手捏。
不能超过量程。
例:小明同学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操作情况如图所示,请指现其中的三处错误:(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量筒和量杯的使用(1)作用:测液体的体积(2)要会选择量程不同量筒,提高测量精确度。
密度与浮力——物理

:称 量 法
阿基
、
米德原理
平衡法
、
。
二 、
绺计 算
薰麓 徽 溉 注
意
:(
1
)浮
力
是
浸
入
液
体
的
物
糨体
受
到懈液
体
的…支
持 力蛐
施
,
翟篙彗麓 (2 )阿基 米 德 原 理一 也 适 用 于 气镳体 ,P 气搬是 浸 入 气…体 的 密撼度 。
蒜 箍糕蒜燮
董翥囊嚣 纛蕃盖 =
;t~
=
NTi
::.:=
” 三三矗姜 ,、 安&
(广 西 北 海沙 岗中学 昊 鲜 萍)
一
…
~
一 。
…
堡 整 窭 篁皇 墨 全 ! 晷 皇 ! (! !尸竺 指兰 物
:
以是 空 心 体 )的
求
:( 1
)球
的质量 ~
(2 ; 一
)空
心
平
均
密度
而
,
不
一
定是该 物体 的物质密度 。
赢棼晶诔颖_
蛹 蕊;矧
妈妈 ,您在 电话莹 说很担心 我 。 我 听着 ,心 里 是 多么 疼 。 不 要担心 我 ,我已 经长 大成人 ,懂得 自己 照顾 自己 了。
2 有一 枚金属制成 的运 动 .
会奖牌
质量是
,
32 04 .
踟Leabharlann (1)你用什么 办法测 出这个奖牌所 用金属 的体积 ? 写 出
所用 的器材及 简要 的步骤 。
(2 )若测得体积是
36 .
em
。
,
则所用金属 的密度是 多少
水的密度和浮力

水的密度和浮力水是地球上最常见的物质之一,具有独特的性质。
其中,密度和浮力是水的两个重要属性。
密度是指物质的质量与其体积之比,而浮力则是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向上的推力。
本文将深入探讨水的密度和浮力的原理、应用以及相关实验。
一、水的密度密度是衡量物质"浓稠程度"的物理量,通常以"ρ"表示,单位是千克/立方米。
对于纯净的水而言,其密度约为1000千克/立方米,即1克/立方厘米。
密度的计算公式为:密度 = 质量 / 体积其中,质量是指物质的重量,体积则是物质所占据的空间大小。
在实际测量中,我们可以通过秤重和体积计算的方式来确定物质的密度。
除了基本的计算方法外,水的密度还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
例如,温度是影响密度的主要因素之一。
一般来说,水的密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这是因为水在升温过程中分子之间的运动加剧,间隙增大,导致密度减小。
二、浮力的原理当一个物体浸没在液体中时,液体对物体会产生一个向上的推力,这个推力称为浮力。
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所处液体的密度和物体所占据的体积有关。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物体在液体中所受到的浮力等于所排除液体的重量。
换句话说,浮力与被浸没物体的体积成正比。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一个密度较大的物体会下沉,而密度较小的物体则会浮起来。
三、浮力的应用浮力的应用广泛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例子:1. 船只的浮力:船只能够漂浮在水面上是因为船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从而使得船所受到的浮力大于其自身的重力,使得船能够浮在水面上。
2. 潜水:在潜水过程中,潜水员会穿上气密的潜水衣以及潜水靴,并带上重物作为配重。
通过改变配重的重量,潜水员可以控制自身的浮力,从而在水中上浮或下沉。
3. 气球的浮力:气球由于内部充满气体,使得气球的密度小于周围空气的密度,从而产生较大的浮力,使气球能够飞起来。
四、水的密度和浮力的实验为了更好地理解水的密度和浮力,我们可以进行简单的实验来观察和验证相关原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密度与浮力
体
积
⎪
⎪
⎨
质
量
⎪
⎩
⎪
⎨
⎧
密
度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七章密度与浮力
【知识脉络】
密 度 与 浮 力
浮
力
⎪⎩
⎪⎨⎧物体浮沉条件
⎪⎪⎪⎪⎪⎪⎩
⎪⎪⎪⎪⎪⎪⎨⎧应 用
1、轮船:漂浮时,F 浮=G 船 ----------- 满载时船排开水的质量叫做排水量
2、潜水艇:浮力一定时,通过改变自身的重力来实现浮或沉
3、气球和飞艇:因为浮力大于重力而上升,到一定高度,浮力变小,等于重力时逐渐停止,不再上升
4、密度计:漂浮时,F 浮=G
5、盐水选种:饱满的种子重力大,G > F 浮,下沉
6、煮饺子:
7、钢铁制造的轮船为什么能浮在海面上而不沉到海底?
要使密度大于水的物体,浮在水面上,可以做成空心,以排开更多的水。
⎪⎩⎪⎨⎧①向水舱充水,G > F 浮,下沉
②从水舱排水,G < F 浮,上浮
⎪⎭
⎪
⎬⎫F 浮不变 ⎩⎨⎧①生饺子,G > F 浮,下沉
②熟饺子,体积膨胀,浮力变大,F 浮>G ,上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