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叙述句间接叙述句教案

合集下载

初中句式教案

初中句式教案

初中句式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不同句式的构成和用法,提高他们的语法水平。

2. 培养学生运用各种句式进行口语表达和写作的能力。

3. 增强学生对英语句式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二、教学内容:1. 不同句式的定义和特点。

2. 常见句式的转换方法。

3. 句式在口语和写作中的应用。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简单的英语句子,引导学生发现句子的多样性。

2. 新课内容:介绍不同句式的定义和特点,如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等。

3. 实例讲解:通过具体例子,讲解各种句式的构成和用法。

4. 练习环节:让学生进行句式转换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5. 口语表达:鼓励学生运用所学句式进行口语表达,提高他们的口语能力。

6. 写作应用:让学生尝试在写作中运用不同句式,提升写作水平。

7. 总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句式的重要性。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不同句式的定义和特点,让学生明确知识点。

2. 示例法:通过具体例子,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句式的构成和用法。

3. 练习法:让学生通过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4. 交际法:鼓励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口语表达,提高实际应用能力。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了解他们的学习兴趣。

2. 练习完成情况:检查学生练习的完成情况,评估他们的学习效果。

3. 口语表达和写作能力:通过口语表达和写作练习,评价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六、教学资源:1. 教材:选用适合初中学生的英语教材,提供丰富的句式例子。

2. 多媒体课件:制作生动有趣的课件,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句式。

3. 练习材料:提供不同难度的练习题,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4. 口语交流场景:创设各种口语交流场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让学生掌握不同句式的构成和用法,提高他们的语法水平。

同时,培养学生运用各种句式进行口语表达和写作的能力,为他们的英语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直接叙述改为间接叙述”微课教学设计说明

“直接叙述改为间接叙述”微课教学设计说明
教学过程
(PPT出示:《小学句型训练》系列(一)——直接叙述改为间接叙述)
一、直奔主题,出示直接叙述改为间接叙述的要求(PPT出示)
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往往出现把人物对话内容(直接引用)改为第三者转述(间接引用)形式的练习。教参中的要求是:把直接引用中的第一人称“我”,第二人称“你”改成第三人称“他”;把引号去掉,把冒号改为逗号;其他词语根据需要做适当改变。在这项练习中,难点是人称的变换,同学们往往是改不全面或生搬硬套,不看句子的实际情况,造成语句不通顺,意思表达不清楚等错误。那么,人称变换有无规律可循呢?有什么规律呢?
(200字以内)
本教学设计理念和特色重在教给学生方法,六年级的学生理解能力较强,因此采用直接的方法介绍,让学生直观感知,更加容易掌握这种句型的转换。
微课教学设计内容
教学目标
学生通过教学视频学会直接叙述改为间接叙述的方法。
重点难点突破策略
人称变换是有规律的,主要有四种形式,通过例子来讲明怎么变换人称。
对,人称变化是有规律的,主要有四种形式。(PPT出示图片)
二、根据不同的句型,讲解不同的四种方法
1、某人说:“我……。”
(方法:这种类型的句子,在转述时,只要把句中的第一人称“我”改成第三人称“他”,去掉引号,冒号改成逗号就行。)
2、某人对某人说:“我……,你……。”
(方法:在转述中,把“我”改成“他”、“你”指小明,可去掉。)
三、再次明确要求,激发学生闯关的兴趣
同学们,现在让我们再次来复习一遍直接叙述改为间接叙述的要求,齐读一次(PPT出示)。好,现在让我们利用刚才学过的知识,来把以下四个句子变成间接叙述的句子,相信你们一定会闯关成功的!(PPT出示图片)
同学们,看看你们做对了吗?(PPT出示图片答案)

直述句和转述句的教案初中

直述句和转述句的教案初中

直述句和转述句的教案初中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直述句和转述句的概念及用法。

2. 培养学生正确运用直述句和转述句进行表达的能力。

教学重点:1. 直述句和转述句的用法。

2. 直述句和转述句的转换。

教学难点:1. 直述句和转述句的转换方法。

2. 在实际语境中运用直述句和转述句。

教学准备:1. 直述句和转述句的例句。

2. 相关练习题。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直述句和转述句的概念。

2. 提问:直述句和转述句有什么区别?二、讲解直述句和转述句的用法(15分钟)1. 讲解直述句的用法:直述句是直接引用人物的话,用双引号标示,句末的标点放在双引号内。

2. 讲解转述句的用法:转述句是将人物的话转述出来,不用双引号,句末的标点放在句号后面。

三、直述句和转述句的转换(15分钟)1. 引导学生分析直述句转换为转述句的方法:a. 去除双引号。

b. 改变标点符号。

c. 调整句子结构。

2. 引导学生分析转述句转换为直述句的方法:a. 添加双引号。

b. 调整句子结构。

c. 改变标点符号。

四、练习与反馈(15分钟)1. 让学生分组练习直述句和转述句的转换。

2. 教师选取部分学生的练习进行点评,指出其中的错误并进行纠正。

五、巩固与拓展(15分钟)1. 让学生运用直述句和转述句进行句子仿写。

2. 教师选取部分学生的句子进行点评,指出其中的优点和不足。

六、总结与布置作业(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直述句和转述句的用法及转换方法。

2. 布置作业:让学生运用直述句和转述句进行一段话的写作,明天上课时进行分享。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直述句和转述句的用法,以及直述句和转述句的转换方法,使学生掌握了直述句和转述句的基本用法。

在练习环节,学生通过分组练习和句子仿写,进一步巩固了直述句和转述句的应用。

但在教学过程中,发现部分学生对直述句和转述句的转换方法掌握不够熟练,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练习和指导。

直述句改转述句教案

直述句改转述句教案

直述句改转述句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直述句和转述句的概念及区别。

2. 培养学生将直述句改写为转述句的能力。

3. 提高学生运用语言表达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直述句和转述句的定义及特点。

2. 直述句改转述句的步骤和方法。

3. 转述句在实际应用中的注意事项。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直述句改转述句的方法。

2. 难点:转述句在实际应用中的准确性。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直述句和转述句的概念及改写方法。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例句,引导学生进行改写练习。

3. 实践法:让学生动手改写句子,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直述句和转述句的概念及应用场景。

2. 新课讲解:讲解直述句改转述句的方法和步骤。

3. 案例分析:分析典型例句,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改写方法。

4. 课堂练习:学生分组进行句子改写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5. 总结与拓展: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布置课后作业,拓展学生知识。

教学评价:通过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评价学生对直述句改转述句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活动设计1.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直述句和转述句在日常交流中的应用,分享彼此的经验和感悟。

2. 角色扮演: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不同场景下直述句和转述句的运用,增强实际应用能力。

七、教学资源准备1. 课件:制作直述句和转述句的定义、特点和改写方法的课件。

2. 例句素材:收集一些直述句和转述句的例句,用于课堂讲解和练习。

八、教学评价设计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角色扮演等环节的参与情况,评价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 练习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评价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九、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的反馈和自己的教学体会,调整和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关注学生需求: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内容和活动的设计,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初中直接引语与间接引语教案

初中直接引语与间接引语教案

初中直接引语与间接引语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的概念。

2. 培养学生正确运用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进行表达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英语语法的认识和运用水平。

二、教学内容1. 直接引语(Direct Speech)定义:引号内是人物的原始话,说话人的语气、语调等可以表现出来。

用法:用于表现人物的真实情感和语气。

2. 间接引语(Indirect Speech)定义:不使用引号,将人物的话转述出来,通常用第三人称。

用法:用于叙述故事情节,节省篇幅,避免重复。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区分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的定义和用法。

2. 难点:如何在实际写作中灵活运用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

四、教学方法1. 实例分析法:通过分析经典文学作品中的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让学生理解其用法。

2. 实践训练法:让学生通过写作练习,运用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提高实际运用能力。

五、教学步骤1. 引入新课:简要介绍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的概念。

2. 实例分析:分析文学作品中的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让学生感受其用法。

3. 讲解要点:详细讲解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的定义和用法。

4. 实践训练:布置写作练习,让学生运用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

5. 课堂讨论:分享学生的写作成果,讨论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的运用技巧。

6. 总结反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对学生的写作进行评价和反馈。

六、教学活动1.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在实际写作中的运用,分享各自的见解和经验。

2. 案例分析:分析更多文学作品中的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引导学生掌握其运用技巧。

七、课堂练习1. 编写短文:让学生运用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各写一段短文,描述一个日常生活中的场景。

2. 互评互改:让学生互相交换习作,进行评价和修改,提高写作水平。

八、拓展学习1. 让学生收集运用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的优秀作文或文章,进行欣赏和分析。

2. 推荐相关书籍或资源,让学生课后进一步学习和提高。

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教案

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教案

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教案一、引言引语在写作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可以增加文章的可读性和信服力。

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是两种常见的引语形式,它们在使用方式和表达上有所不同。

本文将对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进行介绍,并提供相关的教案。

二、直接引语的使用直接引语是直接将原话或原文引用出来的形式,常常使用引号将其包裹起来,并给出具体的来源。

直接引语的使用可以使读者更加直观地了解说话人的原始意图和表达方式。

例如:1. 原文:小明说,“我喜欢足球。

”直接引语:小明说:“我喜欢足球。

”2. 原文:他说,“我会努力学习,争取取得好成绩。

”直接引语:他说:“我会努力学习,争取取得好成绩。

”三、间接引语的使用间接引语是将原话或原文转述为自己的话,并不使用引号进行标注。

间接引语常常用来陈述他人的观点、意见或陈述的事实,并且常常会发生语态和时态上的变化。

例如:1. 原文:小明说,“我喜欢足球。

”间接引语:小明说他喜欢足球。

2. 原文:他说,“我会努力学习,争取取得好成绩。

”间接引语:他说他会努力学习,争取取得好成绩。

四、以下是一份针对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的教案,旨在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这两种引语形式。

教学目标:1. 学会辨认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2. 掌握使用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的正确形式和用法;3. 能够转述直接引语为间接引语。

教学内容:1. 教师向学生解释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的概念,并给出具体的例子;2. 学生进行语法练习,辨认句子中的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3. 学生进行转述练习,将给定的直接引语转变为间接引语;4. 教师对学生的答案进行讲解和评价。

教学步骤:1. 教师简要介绍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的概念,并说明它们的区别;2. 教师给出一些例子,让学生观察并判断是直接引语还是间接引语;3. 学生进行语法练习,辨认句子中的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4. 学生进行转述练习,将给定的直接引语转变为间接引语;5. 学生讨论和对比各自的答案,并进行纠正;6. 教师对学生的答案进行讲解和评价,强调正确的用法和注意事项。

直述句改转述句教案

直述句改转述句教案

直述句改转述句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直述句和转述句的概念及区别。

2. 培养学生将直述句改为转述句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写作的准确性和表达的多样性。

二、教学内容:1. 直述句和转述句的定义及特点。

2. 直述句改转述句的步骤和方法。

3. 转述句的应用练习。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直述句改转述句的方法和步骤。

2. 教学难点:转述句的正确使用和表达。

四、教学准备:1. PPT课件。

2. 相关练习素材。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直述句和转述句的例子,让学生初步感受两者的区别,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直述句和转述句的概念及特点:解释直述句和转述句的定义,分析它们在表达上的差异。

3. 教授直述句改转述句的方法和步骤:1) 找出直述句中的说话人和说话内容。

2) 确定转述句的人称和时态。

3) 调整句子结构和词语。

4) 检查转述句的准确性。

4. 转述句的应用练习:让学生分组练习,将直述句改为转述句,互相交流和讨论。

5. 课堂小结:6. 布置作业:让学生课后完成一些相关的转述句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策略与方法:1. 采用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例句讲解直述句和转述句的区别及转换方法。

2. 运用实践操作法,让学生动手练习,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3.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共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七、教学步骤:1. 第一步:讲解直述句和转述句的概念及特点。

2. 第二步:教授直述句改转述句的方法和步骤。

3. 第三步:转述句的应用练习。

4. 第四步:课堂小结。

5. 第五步:布置作业。

八、教学评价:1. 学生对直述句和转述句的概念理解程度。

2. 学生将直述句改为转述句的能力。

3. 学生对转述句在实际写作中的应用掌握情况。

九、教学拓展:1. 引导学生思考直述句和转述句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 让学生尝试运用转述句进行写作,提高写作水平。

十、教学反思: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分析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针对性地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直接引述改为间接转述的教学设计

直接引述改为间接转述的教学设计

《直接引述句改为间接转述句》的教学设计教学的重点:通过学习,让学生掌握直接引述句改为间接转述句的方法。

教学的难点:如何把一些特殊的直接引述句改为间接转述句。

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汉语真是奇妙的语言,同一个意思往往有不同的表达方式,比如,引述别人的话有两种方式:一种是使用引号引出人家的原话,叫做直接引述句;另一种是用自己的话把人家的话转述出来,叫做间接转述句。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如何把直接引述句改为间接转述句?二、把直接引述句改变为间接转述句的方法:1、改变标点,把提示语前的冒号改为逗号,2、改变双引号内人称代词,第一人称“我”改为他(她);其他人称,指代谁就写谁的名称或称呼。

3、然后把表示直接引用的双引号删去。

例如把直接引述句:他们异口同声地说:“我们要认真学习。

”改为转述句改为:他们异口同声地说,他们要认真学习。

4、如果提示语在中间或在句末的句子,要把提示语调整到句首后,再按以上方法进行改动。

如:“我家乡在美丽的高州。

”小明说。

改为:小明说,他家乡在美丽的高州。

三、把特殊的直接引述句改变为间接转述句的方法:把直接引述句改变为间接转述句一般用上面的方法,但是遇到一些特殊的句子,就得注意:1、人称指代不明时可以用“某某叫某某做什么”的格式改写。

如:老师对小明说:“你把作业抱到办公室去。

”改为:老师叫小明把作业抱到办公室去。

2、还有些句子的双引号中是反问句,要先改成陈述句,再把句子改为转述句。

如:我对着父亲说:“那个拉车的怎么能光着脚拉着车在路上走呢?”步骤一:我对着父亲说:“那个拉车的不能光着脚拉着车在路上走。

”步骤二:我对着父亲说,那个拉车的不能光着脚拉着车在路上走。

四、同学们,,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直接引述句改为间接转述句的方法吧!五、通过学习,我们掌握了直接引述句改为间接转述句的方法,下面请同学们拿出纸和笔,按照刚才学习的方法检测一下自己吧!1、闰土告诉我:“走路的人口渴了摘一个瓜吃,我们这里是不算偷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直接叙述句间接叙述句教案
直接叙述句间接叙述句
直接叙述句:把某人的直接描述出来。

如:李老师说:“同学们学不好,我不安心。


间接叙述句:把某人说的话通过第三人陈转述出来。

如:李老师说,同学们学不好,她不安心。

一直接叙述句改为间接叙述句
方法技巧:
把直接叙述句改为间接叙述句要做到三改一不改。

1 改换人称,将对话中的人称代词(如“你”“我”“我们”等)改成“他”或“他们”。

2 改动标点,将冒号改为逗号,双引号去掉。

3 适当地调整词语,使语句通顺。

4 不改变句子的意思。

强化练习:
1 他摸了摸嘴,好像回味似的说:“我吃过了。


2 蔺相如说:“秦王我都不怕,会怕廉将军吗,”
3 小花对小丽说:“你可以拿我的小人书看。


4 妈妈告诉女儿:“明天我和你去公园玩。


二间接叙述句改为直接叙述句
1 改换人称,将对话中的人称代词(如“他”“他们”等)改成“你”或
“我”“我们”。

2 改动标点,将逗号改为冒号,加上双引号。

3 适当地调整词语,使语句通顺。

4 不改变句子的意思。

强化练习:
1赵王告诉蔺相如,要蔺相如带着宝玉到秦国去。

2小明对妈妈说,他今天考试考了100分。

3老师对小华说,她把他的书包缝好了。

4老师说,他亲身体会到,一个国家能够举办一次奥运会,该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事情。

5小红对大家说,她的理想是长大了做一名
救死扶伤的医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