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观客观题题库及答案

合集下载

科学发展观试题 (4)

科学发展观试题 (4)

科学发展观试题一、选择题请根据题目选择正确的答案,并将字母标号填入括号中。

1.科学发展观是党的一项基本思想战略,于2004年提出的。

以下哪一项是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a.经济发展优先b.人民利益至上c.人与自然和谐共生d.政治领导强化( )2.科学发展观的基本立足点是:a.发展b.人民c.创新d.社会稳定( )3.科学发展观强调发展要坚持以下哪个导向?a.以经济增长为中心b.以科学技术进步为核心c.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d.以国家安全为前提( )4.科学发展观强调科学发展要体现以下哪个基本要求?a.经济效益优先b.社会效益优先c.生态环境效益优先d.人民利益优先( )5.科学发展观明确提出要坚持以下哪个根本原则?a.在物质利益和道德约束之间选择b.在现实情况和理想境界之间抉择c.在价值目标和发展手段之间平衡d.在稳定和变革之间权衡( )二、判断题请判断以下题目的正误,并将正确答案填入括号中。

1.科学发展观是党的一项基本思想战略,于2002年提出的。

( )2.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经济发展。

( )3.科学发展观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 )4.科学发展观无关政治领导强化。

( )5.科学发展观强调发展要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

( )三、简答题请简要回答以下问题。

1.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是什么?2.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立足点是什么?3.科学发展观强调的主要导向是什么?4.科学发展观强调科学发展要体现哪些基本要求?5.科学发展观明确提出的根本原则是什么?请在下方按Markdown文本格式回答以上问题。

一、选择题答案1.c2.a3.c4.d5.c二、判断题答案1.错误 (×)2.错误 (×)3.正确 (✓)4.错误 (×)5.正确 (✓)三、简答题答案1.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即要注重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生态保护的协调统一,追求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立足点是发展。

科学发展观试题及答案 (3)

科学发展观试题及答案 (3)

科学发展观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科学发展观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布局和发展战略的科学指导,它体现了以下思想:()A. 发展是硬道理B. 创新是第一动力C.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D. 和谐是最高境界答案:A. 发展是硬道理2.科学发展观提出的总任务是()。

A. 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B. 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C.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D. 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答案:B. 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3.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

A. 发展B. 创新C. 协调D. 绿色答案:C. 协调4.科学发展观强调的经济发展是要质量、效益和效力三个结合,重点要实现()。

A. 善保平稳较快发展速度B. 善用、优化和节约资源C. 善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D. 善解民生问题答案:B. 善用、优化和节约资源二、判断题1.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确立的指导思想。

答案:正确2.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创立者江泽民主席提出并正式确立的。

答案:错误3.科学发展观提出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调以科技创新为核心,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答案:正确4.科学发展观的核心要求是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改革开放,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答案:错误三、问答题1.科学发展观的意义是什么?科学发展观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布局和发展战略的科学指导,具有重要的意义。

它对于解决中国在经济、科技、社会等方面面临的问题,推动现代化建设和社会进步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科学发展观强调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注重人的发展和社会的和谐,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了科学的指导。

2.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什么?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坚持以人为本,推动人的全面发展。

即将人的需求与国家和社会发展相结合,促进人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

–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注重整体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的统一。

即在发展过程中注重经济、社会、环境等各个方面的协调发展,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科学发展观试题及答案

科学发展观试题及答案

科学发展观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什么?A. 发展B. 以人为本C. 社会和谐D. 经济增长答案:B2.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什么?A. 快速增长B. 全面协调可持续C. 平衡发展D. 稳定优先答案:B3. 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A. 统筹兼顾B. 改革开放C. 自力更生D. 科技创新答案:A4.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在哪个重要会议上?A. 中共十六大B. 中共十七大C. 中共十八大D. 中共十九大答案:B5. 科学发展观强调的发展是哪一类型的发展?A. 粗放型B. 集约型C. 外延型D. 内涵型答案:B二、多项选择题6. 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包括哪些方面?()A. 发展是硬道理B. 全面发展C. 协调发展D. 可持续发展答案:B, C, D7. 科学发展观强调的发展理念包括哪些?()A. 创新B. 协调C. 绿色D. 开放E. 共享答案:A, B, C, D, E8. 科学发展观在实践中需要坚持的原则包括哪些?()A.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B. 四项基本原则C. 改革开放D. 社会公平正义E.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答案:A, C, D, E三、简答题9. 简述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意义。

答案: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时期提出的一种发展理念,它强调以人为本,追求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对于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它要求我们在发展中必须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同时要注重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实现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10. 如何理解科学发展观中的“以人为本”?答案:科学发展观中的“以人为本”是指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必须始终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这意味着在制定和实施发展战略时,要充分考虑人民群众的需要和利益,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和水平,确保人民群众在国家发展中享有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四、论述题11. 论述科学发展观在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应用及其面临的挑战。

科学发展观试题及答案

科学发展观试题及答案

科学发展观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

A. 发展B. 以人为本C. 协调发展D. 可持续发展2.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

A. 创新B. 发展C. 稳定D. 改革3.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

A. 全面发展B. 协调发展C. 可持续发展D. 快速发展4. 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

A. 实事求是B. 科学决策C. 民主集中D. 依法治国5.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在()。

A. 党的十六大B. 党的十七大C. 党的十八大D. 党的十九大6. 科学发展观强调的是()。

A. 经济建设为中心B. 政治建设为中心C. 社会建设为中心D. 文化建设为中心7. 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

A. 只注重经济增长B. 只注重社会发展C. 只注重环境保护D. 统筹兼顾,协调发展8.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为了解决()。

A. 经济危机B. 社会矛盾C. 环境问题D. 所有上述问题9. 科学发展观的实践基础是()。

A.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B.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C. 全球化D. 信息化10. 科学发展观的最终目标是()。

A. 实现现代化B. 实现共同富裕C. 实现社会和谐D. 实现可持续发展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1. 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包括()。

A. 发展是硬道理B. 以人为本C. 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D. 统筹兼顾12. 科学发展观强调的“五个统筹”包括()。

A. 统筹城乡发展B. 统筹区域发展C. 统筹经济社会发展D. 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13. 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在发展中要()。

A. 注重发展速度B. 注重发展质量C. 注重发展效益D. 注重发展结构14. 科学发展观的实践要求包括()。

A. 坚持以人为本B. 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C. 坚持统筹兼顾D. 坚持改革创新15. 科学发展观的实施原则是()。

A. 坚持发展是硬道理B. 坚持以人为本C. 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D. 坚持改革创新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6. 简述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容。

科学发展观试题及答案

科学发展观试题及答案

科学发展观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于()提出的。

A. 2001年B. 2003年C. 2005年D. 2007年2.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

A. 经济发展B. 社会进步C. 人的全面发展D. 环境保护3. 科学发展观要求经济社会发展要以()为中心。

A. 增长速度B. 政府计划C. 人的全面发展D. 利润最大化4. 科学发展观的实质是()。

A. 增长速度B. 稳定发展C. 以人为本D. 绿色发展5. 科学发展观强调()。

A. 社会公平B. 稳定发展C. 党的领导D. 国家利益二、问答题1. 请简要解释什么是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共产党的一种重要指导思想,强调发展要以人为本,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促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的协调发展,推动国家进步和人民幸福。

2. 科学发展观的主要特点有哪些?科学发展观的主要特点包括: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思想,注重人的全面发展;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注重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的协同发展;坚持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推动发展方式转变;坚持依法治国,构建和谐社会;坚持党的领导,落实党的各项决策部署。

3. 科学发展观在实践中的体现有哪些?科学发展观在实践中的体现有: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致力于保护环境;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深化改革开放,激发市场活力;加强社会建设,提高民生福祉;加强党的建设,保持党的先进性。

4. 科学发展观对于中国发展的意义是什么?科学发展观为中国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指导。

它强调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推动中国经济社会实现更高质量、更可持续、更公平、更协调的发展。

同时,科学发展观注重生态文明建设和人的全面发展,促进国家现代化建设和人民幸福,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

5. 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科学发展观?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践行科学发展观,具体做法包括:关注个人发展和他人发展的平衡,注重个人素质与综合能力的提升;保护环境,积极参与环保活动;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维护社会稳定;关心弱势群体,推动社会公平正义;增强党性修养,积极参与党组织的活动。

科学发展观考试参考卷

科学发展观考试参考卷

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25分)1. 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

A. 全面发展B. 协调发展C. 可持续发展D. 以人为本2.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

A. 发展B. 改革C. 稳定D. 和谐A. 科学发展观强调全面发展B. 科学发展观要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C. 科学发展观主张以速度为中心D. 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4. 实现“五个现代化”中,排在首位的是()。

A. 工业现代化B. 农业现代化C. 国防现代化D. 科技现代化A. 全面发展B. 协调发展C. 独立发展D. 可持续发展二、填空题(每题5分,共25分)6. 科学发展观是在党的______大上提出的。

7. 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______。

8. 实现“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包括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______。

9. 科学发展观强调,要着力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努力实现______的发展。

10. 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过程中,要始终把______作为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三、简答题(每题15分,共45分)11. 简述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

12. 如何理解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13. 请阐述如何在实际工作中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四、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14. 论述科学发展观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关系。

15. 结合我国实际,谈谈如何在新时代背景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五、案例分析题(30分)16. 材料:某城市在推进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一度追求GDP增长,导致资源过度开发、环境污染严重。

近年来,该市转变发展观念,坚持科学发展观,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调整产业结构,实现了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问题:(1)请分析该市过去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0分)(2)结合科学发展观,谈谈该市如何实现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20分)一、选择题答案1. D2. A3. C4. D5. C二、填空题答案6. 十六届五7. 统筹兼顾8. 生态文明建设9. 又好又快10. 人民群众利益三、简答题答案11. 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立场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科学发展观试卷试题及标准答案.doc

科学发展观试卷试题及标准答案.doc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 1 分,共80 分)1、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 A .主要B.建设C.最新(C )成果。

2、科学发展观提出的根本依据是(B )。

A .贫困悬殊B.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3、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A )。

A .发展B .和谐 C.稳定4、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B )。

A .食品安全B.以人为本C.精神文明C.环境污染5、(B)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

A .突出重点B.统筹兼顾C.平等对待6、“建设科学发展新港城,增创跨越发展新优势”是连云港市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 A )。

A .主题B.目标C.措施7、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C)为主题。

A .政治B.文化C.发展8、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是( C)。

A .环境良好B.大家幸福C.发展进程要有持久性、连续性9、我们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所追求的发展,就是要努力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 A ) 发展。

A .科学B.飞速C.和平10、(C)是科学发展的永恒动力。

A .教育发展B.医疗改革C.创新11、 (B )是当代中国共产党全部理论和全部实践的中心内容。

A .民主革命 B.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C.现代化建设12、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是(C)。

A .如何发展 B.为谁发展C.“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13、十七大会报告在论述文化建设方面,首次明确把文化作为(B)提出来。

A .国防实力 B.国家软实力 C.发展动力14、我党提出“立党为公”中的“公”的意思是(C )。

A .全体党员的利益 B.公家 C.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15、又好又快发展是(A)的本质要求,是在经济工作中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

A .科学发展观B .政绩观C.人生观16、深刻认识科学发展观,就是要努力从( A) 的结合上不断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全党教育人民。

A .理论和实践B .内涵和要求 C.革命和建设17、我市实施以港兴市科学发展战略,明确了“一体两翼”建设组合大港的整体布局,一体是指( A )现有港湾,突出枢纽功能,南翼是指规划建设中的埒子口和灌河口港区,北翼是指规划建设中的海头和柘汪港区。

科学发展观试题全部答案(最终定稿带选项)

科学发展观试题全部答案(最终定稿带选项)

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知识竞答试题一、单选题(每题0.5分,计20分)1、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A以人为本)A以人为本 B.全面、协调、可持续C统筹兼顾 D发展2、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B发展)A统筹兼顾 B发展C以人为本 D全面、协调、可持续3、科学发展观提出的根本依据是(C我国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A国外经验的借鉴 B 领导的价值判断C我国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D综合国力的竞争4、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A农村)A农村 B城市C学校 D公务员5、实现科学发展的政治保证是(A党的基本路线)A党的基本路线 B经济建设C文化建设 D社会发展6、坚持以人为本,就要始终把(B最广大人民的利益)作为党和国家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A领导的价值取向 B最广大人民的利益C个人的利益 D国家的利益7、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性社会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是(A发展循环经济)A发展循环经济 B发展粗放型经济C发展集约型经济 D发展计划经济8、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B服务型政府)A节约型政府 B服务型政府C管理型政府 D计划型政府9、科学发展观是第(D第四代)代领导集体提出的A第一代 B第二代C第三代 D第四代10、(B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基础和关键A协调 B发展C改革 D统筹11、我国未来经济社会的发展要实现(B又好又快发展)A又快又好发展 B又好又快发展C既快又好发展 D不好不快发展12、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B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两手抓C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D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基本矛盾13、科学发展观被写进党章是在党的(C十七大)A十五大 B十六大C十七大 D十四大14、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B统筹兼顾)A发展 B统筹兼顾C以人为本 D全面、协调、可持续15、科学发展观与非科学发展观的分水岭是(B以人为本为核心)★解释:科学发展观与非科学发展观的区别就是一个以“人”为中心,一个以“物”为中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学发展观客观题题库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27分〕1. 关于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和要求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是A. 发展战略B. 发展道路C. 发展模式D. 发展观【D】2. 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A. 科教兴国B. 要用新的发展思路实现更快更好地发展C. 发展D. 发展战略【C】3. 科学发展观的实质是A. 速度至关重要B. 以人为本C. 要实现经济社会更快更好地发展D. 全面、协调、可持续【C】4. 十六届三中全会指出,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核心A. 农民B. 税费改革制度C. 土地家庭承包经营D. 农产品市场体系【C】5.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的要树立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A. 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B. 坚持以人为本C.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D. 实现可持续发展【B】6.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涵是A. 促进和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B. 坚持以人为本C. 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D. 坚持五个统筹【A】7.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是A.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B. 坚持以人为本C. 统筹城乡、区域、经济社会、人与自然、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D.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C】8. 2004年宪法新增内容中最重要的是A. 将三个文明协调发展写入宪法B. 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宪法C.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指导思想写入宪法D. 将“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写入宪法【C】9. 2004年7月1日,正式施行的标准政府行为的一部重要法律是A.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B. 《中华人民共和国依法行政法》C. 《公务员道德标准和依法行政法》D. 《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A】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2004年2月2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指出,要紧紧抓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着力解决A. 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矛盾B. 宏观调控中存在的问题C. 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D. 市场经济秩序中的诚信问题【AC】2.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是指A.树立全面的发展观B. 坚持以人为本,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C. 树立协调的发展观D. 树立可持续的发展观【ABCD】3. 2004年3月14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

以下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表达正确的有A. 关于爱国统一战线的主体描述增加了“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B.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个“文明”协调发展写入宪法C. 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D. 规定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ABCD】4. 要以改革的精神研究和解决党的建设面临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进一步解决好党的建设的历史性课题是提高A. 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B. 党的领导人的知识水平C. 党的法律意识D. 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AD】5.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历史动力是A. 改革开放深化推进的需求B. 处理复杂的国内外局势的要求C.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考验与挑战D. 大量社会问题的存在【ABC】科学发展观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27分〕1. 关于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和要求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是A. 发展战略B. 发展道路C. 发展模式D. 发展观【D】2. 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A. 科教兴国B. 要用新的发展思路实现更快更好地发展C. 发展D. 发展战略【C】3. 科学发展观的实质是A. 速度至关重要B. 以人为本C. 要实现经济社会更快更好地发展D. 全面、协调、可持续【C】4. 十六届三中全会指出,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核心A. 农民B. 税费改革制度C. 土地家庭承包经营D. 农产品市场体系【C】5.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的要树立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A. 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B. 坚持以人为本C.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D. 实现可持续发展【B】6.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涵是A. 促进和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B. 坚持以人为本C. 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D. 坚持五个统筹【A】7.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是A.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B. 坚持以人为本C. 统筹城乡、区域、经济社会、人与自然、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D.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C】8. 2004年宪法新增内容中最重要的是A. 将三个文明协调发展写入宪法B. 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宪法C. 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指导思想写入宪法D. 将“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写入宪法【C】9. 2004年7月1日,正式施行的标准政府行为的一部重要法律是A.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B. 《中华人民共和国依法行政法》C. 《公务员道德标准和依法行政法》D. 《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A】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2004年2月2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指出,要紧紧抓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着力解决【AC】A. 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矛盾B. 宏观调控中存在的问题C. 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D. 市场经济秩序中的诚信问题2.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是指【ABCD】A. 树立全面的发展观B. 坚持以人为本,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C. 树立协调的发展观D. 树立可持续的发展观3. 2004年3月14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

以下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表达正确的有【ABCD】A. 关于爱国统一战线的主体描述增加了“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B.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个“文明”协调发展写入宪法C. 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D. 规定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4. 要以改革的精神研究和解决党的建设面临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进一步解决好党的建设的历史性课题是提高【AD】A. 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B. 党的领导人的知识水平C. 党的法律意识D. 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5.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历史动力是【ABC】A. 改革开放深化推进的需求B. 处理复杂的国内外局势的要求C.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考验与挑战D. 大量社会问题的存在科学发展观具有以下几个主要内涵和基本要求。

之一,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根本任务是发展社会生产力。

【精练1】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表达的哲学观点主要是〔〕A.万事万物是联系的B.内因是事物发展的关键C.抓住事物发展过程的主要矛盾D.经济是社会的基础【精练2】以下党的会议最早提到要以恢复和发展经济作为党的工作中心的是〔〕A.七届二中全会B.中共八大C.十一届三中全会D.中共十四大之二,坚持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

经济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也是社会发展的根本保证;社会发展是经济发展的目的,也为经济发展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必要条件。

社会发展包括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的发展,也包括社会就业、社会保障和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等。

【精练3】《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假设干问题的决定》指出,加快建设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要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坚持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逐步做实个人账户。

加快建设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机制体系的主要哲学依据是〔〕A.意识能正确反映事物B.重点是两点中的重点C.要不失时机地促成飞跃D.物质决定意识【精练4】随着新中国的成立,中国的民主法制建设也开创了新纪元。

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颁布于〔〕A.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B.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C.“文革”时期D.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之三,坚持城乡协调发展。

我党历来重视“三农”问题,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城乡差距、工农差距仍呈现不断扩大的趋势。

我们必须站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高度研究和解决“三农”问题,实行以工促农、城乡互动、协调发展。

【精练5】以下关于现阶段我国农村发展的表述不正确的选项是〔〕A.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B.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全国的现代化C.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城乡差距逐渐缩小D.“三农”问题不光是经济问题,也是重大政治问题【精练6】建国后?熏我国农村生产关系的变革、调整经历了四大步骤。

这四个步骤的先后顺序是〔〕①农业合作化②土地改革③人民公社化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A.①②③④B.②①③④C.②③①④D.①③②④之四,坚持区域协调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各地区都有很大发展,但地区发展的差距也在不断扩大。

逐步促进地区协调发展,不仅是重大的经济问题,也是重大的政治问题;不仅关系现代化建设全局,也关系社会稳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精练7】从经济常识角度看,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进西部大开发和东北地区的振兴表达了〔〕①社会主义的本质②我国能够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目标④国家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A.①③④B.①②③④C.②④D.①②③【精练8】20世纪50年代,毛泽东关于建设我国中西部地区的思路主要反映在〔〕A.七届三中全会上的讲话B.《论十大关系》C.中共八大政治报告D.庐山会议的讲话【精练9】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重工业建设项目主要集中在〔〕A.东北地区B.华北地区C.华东地区D.西南地区之五,坚持可持续发展。

这就要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也就是既要考虑到当前发展的需要,也要考虑到未来发展的需要。

【精练10】2001年8月,我国第一个国家工业生态园区在广西贵港市成立。

它采取一种循环经济模式,形成两条工业生态链:甘蔗→制糖废料制造酒精→酒精废液制造有机复合肥;甘蔗制糖→蔗渣造纸→黑液碱回收。

废料的回收利用既创造了经济效益,又保护了生态环境。

这表达了〔〕A.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着事物的性质B.矛盾双方在一定的条件下向其相反的方向转化C.矛盾是推动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D.量变到达一定程度就会引起质变【精练11】在我国古代农业发展的过程中,以下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到当时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是〔〕A.圩田B.井田C.更名田D.屯田之六,坚持改革开放。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都必须锐意推进改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