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雀东南飞随堂练习题及答案
孔雀东南飞同步练习题及参考答案PPT共50页

孔雀东南飞同步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1、战鼓一响,法律无声。——英国 2、任何法律的根本;不,不成文法本 身就是 讲道理 ……法 律,也 ----即 明示道 理。— —爱·科 克
3、法律是最保险的头盔。——爱·科 克 4、一个国家如果纲纪不正,其国风一 定颓败 。—— 塞内加 5、法律不能使人人平等,但是在法律 面前人 人是平 等的。 ——波 洛克
谢谢!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51、 天 下 之 事 常成 于困约 ,而败 于奢靡 。——陆 游 52、 生 命 不 等 于是呼 吸,生 命是活 动。——卢 梭
53、 伟 大 的 事 业,需 要决心 ,能力 ,组织 和责任 感。 ——易 卜 生 54、 唯 书 籍 不 朽。——乔 特
《孔雀东南飞》同步练习(含答案)

《孔雀东南飞》同步练习一、选择题1.下列对古代文化常识判断有误的一项是()A.“初七及下九”中的“下九”指农历每月十九,是妇女们结伴嬉游的日子。
B.“六合正相应”中的“六合”指表示月建的地支与表示日辰的地支相合。
C.“黄昏”“夜半”“人定”“鸡鸣”“平明”五个词均为古代表示时间段的名称,若按时间先后为序,可排列为:黄昏、人定、夜半、鸡鸣、平明。
D.“往昔初阳岁”中的“初阳岁”指冬至以后,立春以前。
二、选择类2.下列各句中的“见”字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见犯乃死A.君既若见录B.府吏见丁宁C.渐见愁煎迫D.黄泉下相见3.下列加点词从词义上看分类正确的一组是()①便可白公姥②贵贱情何薄③昼夜勤作息④蹑履相逢迎⑤仍更被驱遣⑥我有亲父兄⑦何不作衣裳⑧逼迫兼弟兄⑨勿复怨鬼神⑩否泰如天地A.①⑥⑧⑨/②③④⑤⑦⑩ B.①②④⑥⑧⑨/③⑤⑦⑩C.①⑥⑧/②③④⑤⑦⑨⑩ D.①③⑥⑧/②④⑤⑦⑨⑩4.下列选项中,每句都含有古今异义现象的是()A.共事二三年处分适兄意蹑履相逢迎何方圜之能周兮B.可怜体无比自可断来信伶俜萦苦辛怨灵修之浩荡兮C.汝岂得自由叶叶相交通摧藏马悲哀剑阁峥嵘而崔嵬D.槌床便大怒便利此月内哽咽不能语不抑耗其实而己5.下列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故:仍旧B.贫贱有此女,始适还家门适:刚刚C.否泰如天地,足以荣汝身否:坏运气D.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谢:告诉、告知三、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
“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
十七为君妇,心中常苦悲。
君既为府吏,守节情不移,贱妾留空房,相见常日稀。
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
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
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妾不堪驱使,徒留无所施,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
”府吏得闻之,堂上启阿母:“儿已薄禄相,幸复得此妇,结发同枕席,黄泉共为友。
共事二三年,始尔未为久,女行无偏斜,何意致不厚?”阿母谓府吏:“何乃太区区!此妇无礼节,举动自专由。
孔雀东南飞练习题

孔雀东南飞练习题一、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孔雀东南飞》是一首____朝的长篇叙事诗,全诗共____行。
2. 诗中描述了主人公刘兰芝与____的爱情故事,最终因____而悲剧收场。
3. 刘兰芝在诗中被称为“____”,象征着她的美貌与贞烈。
4. 诗中通过____的描写,展示了刘兰芝的高洁品质。
5. “孔雀东南飞”这一意象在诗中象征着____。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孔雀东南飞》的作者是谁?A. 李白B. 杜甫B. 王维D. 无名氏2. 刘兰芝与焦仲卿的爱情故事发生在哪个朝代?A. 唐朝B. 宋朝C. 汉朝D. 明朝3. 刘兰芝在诗中被比喻为哪种动物?A. 孔雀B. 凤凰C. 鹤D. 鹿4. 诗中刘兰芝的丈夫焦仲卿的职业是什么?A. 官员B. 士兵C. 农民D. 商人5. 诗中刘兰芝最终选择了什么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A. 投河自尽B. 服药自尽C. 悬梁自尽D. 饿死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请简述《孔雀东南飞》中刘兰芝的性格特点。
2. 请分析《孔雀东南飞》中焦仲卿的形象。
四、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1. 论述《孔雀东南飞》中所反映的社会现实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2. 分析《孔雀东南飞》的艺术特色,包括诗歌结构、语言风格等方面。
五、翻译题(每题5分,共10分)1. 将以下诗句翻译成现代汉语:“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
”2. 将以下诗句翻译成现代汉语:“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
”六、诗歌创作题(20分)1. 请以《孔雀东南飞》为灵感,创作一首现代诗歌,主题为“爱情与自由”,不少于8行。
七、综合分析题(10分)1. 结合《孔雀东南飞》的故事情节,分析刘兰芝与焦仲卿的爱情悲剧是如何产生的,并探讨其对当代社会价值观的启示。
请注意:本试卷练习题仅供参考,具体答案需根据《孔雀东南飞》原文内容进行解答。
(完整版)孔雀东南飞同步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孔雀东南飞同步练习题及参考答案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A.哽咽(yè) 遗(wèi)施否(fǒu)泰络绎(yì)B.伶俜(pīnɡ)磐(bān)石窈(yǎo)窕公姥(mǔ)C.白鹄(hú)赍(jī)钱彷(pánɡ)徨龙幡(fān)D.葳蕤(ruí) 鲑(ɡuì)珍踯(zhí)躅晻晻(yǎn)【解析】A.否,pǐ;B.磐,pán;D.鲑,xié。
【答案】C2.下列加点的词与现代汉语意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①却与小姑别②适得府君书③可怜体无比④汝岂得自由⑤五里一徘徊⑥举言谓新妇⑦哽咽不能语⑧昼夜勤作息⑨便复在旦夕⑩既欲结大义⑪本自无教训A.①③⑩ B.②⑦⑧C.⑤⑦⑨ D.④⑥⑪【解析】①退出来;②刚刚;③可爱;④自作主张;⑥发言;⑧只指工作;⑩婚姻;⑪教养。
【答案】C3.下列各组多义词中,对意义相同的两项判断正确的是()①a.儿已薄禄相b。
嬉戏莫相忘c。
黄泉下相见d。
会不相从许②a.相见常日稀b。
君既若见录c.渐见愁煎迫d。
府吏见丁宁③a。
阿母谢媒人b。
多谢后世人c。
谢家来贵门d.谢家事夫婿A.①bd ②bd ③cd B.①ad ②cd ③acC.①ac ②ad ③bd D.①bc ②ac ③bc【解析】①a,命相;b、d,单指一方;c,互相。
②a,见面;b、d,我;c,被。
③a,拒绝;b,告诉;c、d,辞别。
【答案】A4.对下面句子中“书”字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①十六诵诗书②视历复开书③适得府君书④人多以书假余⑤相如顾召赵御史书曰⑥读其书未毕,齐军万弩齐发A.①②同 B.③④同C.⑤⑥同 D.都不同【解析】①书经,②历书,③书信,④书籍,⑤写,⑥文字。
【答案】D5.下列各句的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仍更被驱遣 B.汝是大家子C.为仲卿母所遣 D.渐见愁煎迫【解析】B项是判断句。
《孔雀东南飞》同步练习(含答案)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孔雀东南飞》同步练习(含答案)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2.《孔雀东南飞》同步练习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含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往昔初阳岁,谢家来贵门。
/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
B.贫贱有此女,始适还家门。
/处分适兄意,那得自任专。
C.不久当归还,还必相迎娶。
/仰头相向鸣,夜夜达五更。
D.君既若见录,不久望君来。
/兰芝初还时,府君见丁宁。
2.比较下面两组句子中加线的词语的意思,判断正确的一组是()(1)言既遂矣,至于暴矣(2)静言思之,躬自悼矣(3)相见常日稀(4)及时相遣归A.(1)与(2)意思相同(3)与(4)意思不相同B.(1)与(2)意思相同(3)与(4)意思相同C.(1)与(2)意思不相同(3)与(4)意思相同D.(1)与(2)意思不相同(3)与(4)意思不相同3.下列划线的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A.怨灵修之浩荡兮B.叶叶相交通C.可怜体无比D.黄泉共为友4.下列加点词语的含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①妄不堪驱使②勿复重纷纭③本自无教训④处分适兄意⑤徘徊庭树下⑥蹑履相逢迎⑦踯躅青骢马⑧叶叶相交通A.①④B.⑤⑦C.③⑤D.①③5.下列加线的词与现代汉语意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①却与小姑别②适得府君书③可怜体无比④汝岂得自由⑤五里一徘徊⑥举言谓新妇⑦哽咽不能语⑧昼夜勤作息⑨便复在旦夕⑩既欲结大义本自无教训A.①③⑩B.②⑦⑧C.⑤⑦⑨D.④⑥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据饲养员介绍,动物园内的孔雀长期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飞行天性逐步降低。
对它们进行一定的飞行训练,很有必要。
B.“二度梅”得主、国家一级演员吴凤花,2014年11月30日亮相胜利剧院,演出了她的经典之作《孔雀东南飞》。
C.千古绝唱《孔雀东南飞》是第一首中国文学史上的长篇叙事诗,故事繁简剪裁得当,人物刻画栩栩如生。
孔雀东南飞同步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15)她在守望着一个人的山水,守望着一个她自 己的家么?
1.下列对全文的理解和分析,最恰当的一项是
(7)物竞天择,时代犹如一列火车,轰鸣着滚滚 向前。贫困终被繁华取代,宁静总被喧哗掩盖, 那些没了主人的房屋,虚掩的房门,荒凉的院落, 都似在诉说着一种久已淡去的生活,房前屋后的 柿子树上,挂满红艳艳的“小灯笼”,就连地上 也落了许多熟透的柿子。这些原本代表丰收的累 累果实,在这里忽然受到冷落。 (8)一方石碾,丰碑一样默默地站在时光的怀抱 里。深深的皱纹里记载着多少酸甜苦辣的过往?它 在怀念那些五谷丰登的日子吧,还有那吱吱唱着 的远去的歌谣。我看见空地上面的水井里面装满 了生活的百般滋味。
1.开头两句采用了什么艺术手法?对表达全诗内容 有何作用?
【参考答案】 用了兴的手法;为全诗写下感情的基调,统摄全诗、 引起故事的作用。
2.第二段前边画线的诗句,主要采用了哪种艺术手 法?突出了女主人公的什么性格特点? 【参考答案】 采用了赋的手法;突出了主人公的心灵手巧,多才 多艺,为下文被驱遣做铺垫,引起读者同情。
C、第二段写兰芝诉苦简练而有层次,意在反映她从小聪 明能干,多才多艺,有利于激起读者对其的同情。
D、从选文看,刘兰芝和焦仲卿的婚姻悲剧的根源是焦仲 卿对母亲的言听计从。
E、选文以孔雀起兴,叙述兰芝自诉、自请谴归,仲卿求 情、遭母训斥,兰芝辞别、夫妻分手,充满了浪漫主义色 彩。
DE
4.下列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9.选文中,焦母休掉兰芝的理由是“此妇无礼节, 举动自专由”,你赞同焦母的看法吗?请引述文段 中的有关内容作为依据,来阐述自己的观点。
《孔雀东南飞》练习题及答案

《孔雀东南飞》练习题及答案 《孔雀东南飞》是中国⽂学史上第⼀部长篇叙事诗,也是乐府诗发展史上的⾼峰之作,《孔雀东南飞》控诉了封建礼教的残酷⽆情,歌颂了焦刘夫妇的真挚感情和反抗精神。
以下是店铺为你整理的《孔雀东南飞》练习题及答案,希望能帮到你。
《孔雀东南飞》练习题及答案⼀ 1.下列加点字的注⾳全都正确的⼀项是( ) A.⾃缢(yì) 箜篌(kōnɡ hóu) 公姥(lǎo) 鸿鹄(hú) B.槌床(chuí) 伶俜(línɡ pīnɡ) 踟蹰(zhí zhú) 箱奁(lián) C.葳蕤(wēi ruí) 奄奄(yān yān) 磐⽯(pán) 鲑珍(xié) D.否泰(pǐ) 遗施(wèi) 赍发(lài) 钱帛(bó) 答案:B 解析:A项“姥”应读“mǔ”;C项“奄”应读“yǎn”;D项“赍”应读“jī”。
2.下列句中没有通假字的⼀项是( )A.今若遣此妇,终⽼不复取B.箱帘六七⼗,绿碧青丝绳C.蒲苇纫如丝,磐⽯⽆转移D.⼈贱物亦鄙,不⾜迎后⼈ 答案:D 解析:A项,“取”应写为“娶”;B项,“帘”应写为“奁”;C项,“纫”应写为“韧”。
3.下列加点词意义相同的⼀项是( ) A. B. C. D. 答案:D 解析:A项,愚拙,固执/忠诚相爱,诚挚;B项,仍然/故意;D项,服侍/扶持。
4.下列与例句加点词的⽤法、意义完全相同的⼀项是( ) 例句:及时相遣归A.还必相迎取B.嬉戏莫相忘C.登即相许和D.叶叶相交通 答案:B 解析:A项,你;C项,它,指婚事;D项,交互、互相。
B项和例句的“相”都是指代兰芝,可译作“我”。
5.下列加点词不是偏义复词的⼀项是( )A.昼夜勤作息B.勤⼼养公姥C.否泰如天地D.其⽇⽜马嘶 答案:C 解析:A项“作息”,原意是⼯作和休息,这⾥专指劳作;B项“公姥”,原意指公公婆婆,这⾥专指婆婆;D项 “⽜马”,⽜和马,这⾥与“嘶”搭配,专指马;C项“否泰”,这⾥指坏运⽓,好运⽓。
《孔雀东南飞》练习题及答案

《孔雀东南飞》练习题及答案18、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对诗的内容、语言、表达技艺作简要的阐释。
喜见外弟又言别李益十年离乱后,长大一相逢,问姓惊初见,称名忆旧容。
别来沧海事,语罢暮天钟。
明日巴陵道,秋山又几重。
【注解】:1、外弟:表弟。
2、沧海:比喻世事的巨大变化。
3、巴陵:现湖南省岳阳市,即诗中外弟将去的地方。
19、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山房春事二首(其二)岑参梁园日暮乱飞鸦,极目萧条三两家。
庭树不知人去尽,春来还发旧时花。
(1)这首诗从体裁上看是七言绝句(或绝句),押的韵是。
(2)三四两句运用了什么写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3)这首诗抒发了怎样的感慨?0、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秋词刘禹锡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1)一、二两句表露了刘禹锡怎样的心境?是用什么手法表现的?(2)秋天可写的景物很多,刘禹锡在诗中为什么只写冲天而上的一鹤?有何深意?1、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后面问题。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王维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
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
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1)此诗的首联与颈联写景,诗人描绘的是一幅怎样的图景?(2)尾联连用两个典故,诗人将比做,又将比做,表达了诗人。
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辛弃疾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1)这首词运用了的手法,突出地渲染了一个字。
(2)作者在“识尽愁滋味”后为什么反倒“欲说还休”?为什么在“欲说还休”之后忽然“却道天凉好个秋”?《孔雀东南飞》练习题答案 1、C、A、A、B、D、A 、C、B—13略14、嘱咐后世的人,要以此为戒,千万不要忘记。
15、这个女子的行为并没有什么不正当,为什么招致苛责呢?16、虽然与府吏约好了,(但)同他永远没有机会见面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孔雀东南飞随堂练习题及答案一、基础知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羁鸟(jī) 否.泰(pǐ) 鹄.舫(hào)赍.钱三百万(jī)B.公姥.(mǔ) 踯躅.(chú) 吐哺.(bǔ) 腰若流纨.素(zhí)C.伶俜.(pīn) 三匝.(zā)青骢.(zōng) 纤.纤作细步(xiān)D.葳蕤.(ruí) 晻.晻(yǎn) 槌.床(chuí) 狗吠深巷中(fěi)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汝岂得自由..自由:自作主张B.举手长劳劳..劳劳:劳作的样子C.纤纤擢素手擢:引、伸出D.何时可掇.掇:拾取3.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古今意义全都相同的一项是A.可怜..体无比人生几何..B.叶叶相交通..复得返自然..C.共事..二三年依依..墟里烟D.黄泉..共为友脉脉..不得语4.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词类活用分类正确的一项是①相见常日.稀②交广市.鲑珍③仕宦..于台阁④昼夜..勤作息⑤千万不复全.⑥足以荣.汝身⑦乌鹊南.飞⑧暧暧远.人村A、①④⑦/②③/⑤⑧/⑥B、①③⑤/②⑥/④⑦⑧C、①④/②⑥/③⑧/⑤⑦D、①⑥/②⑤⑦/③④⑧5.对下列各句中“相”字的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①相见常日稀②儿已薄禄相③誓不相隔卿④及时相遣归⑤久久莫相望⑥还必相迎取⑦会不相从许⑧蹑履相逢迎⑨叶叶相交通⑩不得便相许A、①③④/②⑥⑧/⑤⑦⑩/⑨B、①⑤⑨/②/③④⑥⑦⑧⑩C、①③/②④/⑦⑧/⑤⑥/⑨⑩D、①③⑤/⑩/②④⑥⑦⑧⑨6.对古代文化常识判断有误的一项是A.“初七及下九”中“下九”指农历每月十九,在汉代,是妇女欢聚的日子。
B.“六合正相应”中的“六合”指十二地支两两相合的意思,“履至尊而制六合”中“六合”指天地和东南西北四面,实指天下。
C.“黄昏”“夜半”“人定”“鸡鸣”“平旦”五个词均为古代表示时段的名称,若按时间先后为序,可排列为:夜半、鸡鸣、平旦、黄昏、人定。
D.“往昔初阳岁”中的“初阳岁”是指冬至以后,立春以前。
二、课内阅读(一)阅读《孔雀东南飞》中的两段文字,完成7~10题。
新妇谓府吏:“感君区区怀!君既若见录,不久望君来。
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蒲苇纫如丝,磐石无转移。
我有亲父兄,性行暴如雷,恐不任我意,逆以煎我怀。
”举手长劳劳,二情同依依。
……府吏谓新妇:“贺卿得高迁!磐石方且厚,可以卒千年;蒲苇一时纫,便作旦夕问。
卿当日胜贵,吾独向黄泉!”7.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感君区区..怀区区:真诚挚爱的意思B.性行..暴如雷性行:性情和行为C.逆.以煎我怀逆:不顺从D.二情同依依..依依:恋恋不舍的样子8.两段文字中都用了“磐石”和“蒲苇”作比喻,刘兰芝和焦仲卿二人所用的比喻,意思相同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第一段诗中刘兰芝“我有亲父兄,性行暴如雷,恐不任我意,逆以煎我怀”几句诗的含义和作用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第二段诗表现了焦仲卿怎样的心理变化,这样写有什么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文学常识填空与名句默写26.《孔雀东南飞》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_____________,也是我国古代最优秀的民间叙事诗。
它是汉乐府叙事诗发展的高峰,也是我国_________诗歌发展中的重要标志。
原题为_________________。
最早见于南朝陈代徐陵编《玉台新咏》卷一,是以真人真事为基础创作的。
沈归愚称之为“古今第一长诗”,与北朝民歌________及唐代韦庄的《秦妇吟》并称为“乐府三绝”,前两者并称____________。
27.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指如削葱根,_____。
,精妙世无双。
(《孔雀东南飞》)(2)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
(《孔雀东南飞》)(5),人生几何!譬如朝露,。
(《短歌行》)(6)慨当以慷,。
何以解忧?。
(《短歌行》)(7)山不厌高,。
,天下归心。
(《短歌行》)(8)少无适俗韵,。
,一去三十年。
(《归园田居》)(9),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
(《归园田居》)《孔雀东南飞》综合能力测试题一、基础知识1、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伶俜..(líng píng) 足下蹑.(niè)丝履B.踯躅..(zhízhú)虽与府吏要.(yāo)C.否.泰(fǒu)耳著明月珰.(dāng)D.遗.施(yí)交广市鲑.珍(xié)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含义解释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莫令.事不举(让)便言多令.才(美好)B.故.作不良计(故意)大人故.嫌迟(特地)C.幸.可广问讯(幸亏)幸.复得此妇(希望)D.徒留无所施.(用处)留待作遗施.(施舍)3.选择加点字的意义相同的两句()A.便可白.公姥 B.堂上启.阿母 C.云.有第三郎 D.幸可广问.讯4.选择与“自名秦罗敷”中“自”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举动自.专由 B.自.可断来信 C.本自.无教训 D.物物各自.异5.选择与“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所用修辞方法不同的一项()A.烟笼寒水月笼沙 B.秦时明月汉时关C.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D.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6.下列有关本诗的理解与评价,有误的一项是 ( )A.“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是民歌常用的托物起兴的手法。
B.《孔雀东南飞》是保存下来的最早的一首长篇叙事诗,也是古乐府民歌的代表作之一。
C.《孔雀东南飞》的作者是南朝的徐陵。
D.乐府是汉武帝时设立的官署。
它收集整理的诗歌,后世称为“乐府诗”,或简称“乐府”。
7.选出没有通假字的一项()A.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 B.箱帘六七十,绿碧青丝绳C.未至二三里,摧藏马悲哀 D.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8.诗中极力渲染郡守家操办婚事的热闹豪华气派,其作用是什么?分析有误的一项()A.目的是造成紧迫感,使矛盾进一步激化B.目的是与后面的悲剧结局形成强烈对比C.表现刘兰芝不为富贵所动的崇高品格和坚贞不移的节操D.目的是侧面揭露郡守的剥削罪行9.《孔雀东南飞》是保存下来最早的一首__________,它与北朝的民歌《___________》合称“_________”。
原题是《_____ _______》,收入南朝人________编的《___________》中。
10.《孔雀东南飞》是__________,“乐府”最初是汉代设置掌管音乐的机关,后来就把一种民间流传的诗歌叫____________,简称______________。
汉乐府民歌继承了《诗经》的______________传统,对后世文学有深远的影响。
11.《孔雀东南飞》通过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婚烟悲剧的叙述,揭露了封建___________和封建____________摧残青年男女幸福生活的罪恶,歌颂了他们忠贞不渝的_____________和对压迫的_____________精神。
12.乐府,作为诗体名称,除指汉乐府诗外,也称魏晋至唐代可以入乐的诗歌和后人仿效乐府古题的作品。
宋元以后的词、散曲和套曲,因配合音乐,有时也称乐府,如苏轼的《东坡乐府》,这里的“乐府”是指______________:又如元代乔吉说:“作乐府亦有法:凤头、猪肚、豹尾。
”这里的“乐府”是指______________。
13.诗歌第二段,是刘兰芝向焦仲卿的长篇倾诉,对于这诗段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由“十三”到“十七”年龄的列举,是古代诗歌惯用的“赋”的写法,不一定是年龄的实指。
B、“织素”和“裁衣”代指女工,“箜篌”和“诗书”反映着文化,从中可表现出刘兰芝的教养。
C、“守节”不同于封建礼教的守节,但也表现出刘兰芝对焦仲卿唯母亲命是从的怨恨之情。
D、兰芝“徒留无所施”,“及时相遣归”的表白虽是违心之辞,但从中也可看出她所特有的刚强。
14.刘兰芝离开焦家时,有一段对她的外貌和装扮的铺陈描写,对这段描写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着意的妆束意在掩饰被休的屈辱并试图打动焦仲卿。
B、细致的描写,表现人物的沉着,冷静和刚烈的性格。
C、铺陈使人物形象更加完美,显示出她被休的不合理。
D、用横向、夸张的铺陈,赞美刘兰芝的“精妙世无双”。
15.对下面有关刘兰芝的一段语言描写,理解分析正确的一项是()“昔作女人时,生小出野里,本自无教训,兼愧贵家子。
受母线帛多,不堪母驱使。
今日还家去,念母劳家里。
”A、兰芝满怀悲愤,自责语言全是反语,用以讽刺凶恶的婆婆。
B、兰芝企图于责备自己感化婆婆,以求得到破镜重圆的希望。
C、兰芝语气虽然委婉,好像是自责,实际充满对被压迫的怨气。
D、兰芝对婆婆的态度仍不失大度得体,其自责是出于礼节。
二、阅读理解(一)阅读下面诗句,完成16~18题“著我绣夹群,事事四五通,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
腰若流纨素,再著明月珰。
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
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
”16.这几句话采用的写法是什么?不正确的一项是()A.排比和比喻 B.夸张和渲染 C.排比和铺陈 D.比喻和起兴17.刘兰芝临别梳妆时“事事四五通”,其原因是什么?选出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临别时故意精心修饰,表现兰芝的沉重、冷静、镇定自若,突出“精妙世出双”这点。
B、临别时有意精心打扮,以博得焦母的好感,促使焦母放弃遣归。
C、借此延缓别离时的到来,反映兰芝痛苦矛盾的心情。
D、本想精心修饰、禁不住心焦意乱,不得不“事事四五通”。
18.作者写刘兰芝在离开焦家之前的精心打扮,其作用是()A、表明刘兰芝强作镇静,以掩饰自己内心的矛盾、痛苦和悲伤。
B、表明不屈服于封建礼教的迫害,有意表现一个强者的形象。
C、补叙刘兰芝的美丽,表现她冷静、镇定外柔内刚的性格特点。
D、表明刘兰芝刻意掩饰,怕回到娘家让母亲瞧不起。
19.对下面诗句解释说明分析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焦仲卿的话,表明他忠于爱情。
)B.“不嫁义郎体,其往欲何云?”(刘兰芝母亲的话,劝说兰芝面对现实,再嫁而求新的归宿。
)C.“吾意久怀忿,汝岂得自由!”“吾已失恩义,会不相从许!”(焦母的话,表现她的残暴、刻薄。
)D.“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
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
”(刘兰芝的话,点出辛苦劳动,仍受婆婆刁难。
一个“故”字,既显示了焦母的故意挑剔,也显示了兰芝对险恶世情洞若观火。